隐喻的认知研究

隐喻的认知研究

隐喻基本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会出现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文章分析了隐喻的特点,分析了有关隐喻研究的理论框架,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隐喻的理解,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标签:隐喻;认知;理解

隐喻以多种形式广泛地存在于语言交际中。在日常的对话、广告、报纸文章、科学论文、哲学文章、小说以及诗歌中都可以见到隐喻。隐喻基本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隐喻把词或句子作为重点,把篇章作为框架。它是人类认知的结果和工具。隐喻是否存在以及它应该如何被解释都要取决于篇章。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理解,并讨论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1. 文献综述

隐喻,英文为“metaphor”,来源于希腊语的“metaphora”, 意为“carrying across”, 即“由此及彼”的意思。这就隐含着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传统的解释为“两种相似的事物间的比较”[1]。

对于隐喻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对隐喻最早进行研究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名著《诗学》和《修辞学》中,他指出“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用类比字。”他认为“隐喻是基于事物相似之处的一种比较,是附加于语言的装饰品,它的作用是使得语言变得美妙”[1]。他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个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对比关系。隐喻的主要功能是修辞作用,主要用于文学作品。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Lakoff和Johnson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将隐喻的研究引入认知领域,认为隐喻除了是语言现象,本质上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体现了一个语义创新和生成的过程[2]。

国内以系统得认知语言学为视角研究隐喻的历史是很短暂的。1994年,赵艳芳《隐喻的认知基础》和林书武的《隐喻:其认知力及语言结构》的发表,使得学者们开始注意到国外隐喻的认知研究。此后束定芳(1996,2000)、胡壮麟(1996,2004)、蓝纯(1999)等发表了许多元与隐喻认知研究的论文。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隐喻作了具体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尽管零零星星也涉及到了其表现形式及其功能,可始终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

2. 隐喻研究的理论框架

隐喻是在相似的基础之上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的观点被人们广为承认。对隐喻的研究也从其传统的文学批评和修辞领域扩展到众多与认知科学相关的重叠领域,如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哲学等。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最为重要的隐喻认知理论是“概念隐喻理”,它与

认知语言学相关。这个理论认为,隐喻是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它在本质上是认知的,不是修辞格,不是简单的语言的产物,它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我们赖以进行的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实质上是隐喻性的[3]。

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不是语言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人们不能不借助于隐喻而抽象地去思维。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现象,隐喻使我们用一种更具体或更形象的方式去理解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隐喻的主要特征——普遍存在性,系统性,文化一致性以及由不变性原理控制的隐喻的产生机制——在存在关联和认知关联的作用下,从始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概念化映射(conceptual mapping)。这种映射是不对称的,是单向的,也就是,从具体事物到抽象事物的映射。始源域的结构只有一部分与目标域相映射。一个特定的目标域概念能够从不同的始源域接受隐喻映射,看起来也学彼此不协调。隐喻映射不是任意的,而是以事物为基础的,存在于物质与文化世界之中[3]。

然而,隐喻的功能要么是理解要么是评价。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暗示了对隐喻的解释需要更多的认知方面的努力,而不仅仅是对转喻的解释。正如Warren所认为的那样,对于隐喻而言,目标事物的一个特点会使人联想起源事物的一个特点。目标事物与源事物一定是分属两个范畴,但却拥有一个或多个特点。发掘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得对隐喻的解释更加丰富,因此,对隐喻的解释会因人而异。

3. 隐喻的理解

隐喻的实质是理解,借助于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隐喻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是可以准确的,因为在人的认知系统中有隐喻存在。近期对隐喻在语言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指出,引喻理解通常在两个层面上进行:(a)与隐喻有关的具体的概念层面;(b)那些概念的语义范围的层面。

Lakoff 与Johnson(1980) 认为,人们的证据的多数来自词或短语的意义,来自人类有经验而产生的认知。他们阐述了人们是怎样用像“时间就是金钱”这样的系统隐喻来理解正常的概念是很重要的。他们得出结论,隐喻允许人们用一个领域的经历去理解另外一个领域的经历。这也暗示了隐喻的理解发生在人生经历的各个领域,而不是孤立的概念[2]。

(1)理解的两个层面

说话者经常不直接说出他们的意思,这就需要听话人透过说话人所说的话发掘出他的真正意义。即使是最简单的话语也能传达深层的含义。隐喻是一种主要的非字面表达的形式。前面已经提到,应该注意两个层面的非字面的表达的理解。一个是,听话人要听懂说话者的意思。这个是“解释”层面。在逻辑的基础上,掌握说话人的意思是很必要的,但仅此是不够的。如果解释说话人的意思就是理解非字面表达出来的语言的意思,听话人也就从句子的表面意思发掘出说话人所要

表达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非字面表达的作用也就与他们表达出来的含义没有什么区别了。另外一个层面是元语言意识,在这个层面上,理解不仅要构建说话人的意思,而且要记住句子的字面意思,发掘出字面意思与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的区别[4]。只有运用元语言意识,听话人才能识别出非字面表达的隐喻。研究者发现,说话人的意思在非字面表达中与字面表达中没有什么不同,而只是在表达的效果上有所不同[5]。

(2)上下文对隐喻理解的作用

在二十世纪晚期的心理语言学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对长久以来人们认为的“隐喻理解需要特殊的思维活动”这一观点的质疑。认知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在充分的上下文环境中,听话人能够毫无困难地理解隐喻[6]。听话者或阅读者很少孤立地碰到隐喻,而经常是在谈话中或文章中遇到,隐喻只是语篇的一小部分。这种语篇的上下文会提供一个概念框架,有助于理解。

上下文在隐喻理解中起重要的作用的观点有很高的价值。隐喻不再被简单地认为是修辞工具。没有必要再用什么理论去解释隐喻的理解与字面的意义是怎样不同的。一些学者用心理学证据证明在字面意思与隐喻意义之间没有显著的区别[5]。人们在争论是什么使得隐喻变得特殊起来。Gibbs 和Gerrig认为隐喻意义的理解是在理解的产物中,而不是过程中形成的[3]。

隐喻的理解可能会受到限制,这不是由于不成熟的相似感知技能,而是由于所涉及的领域的知识的匮乏造成的。隐喻理解需要我们承认世界上的事物被划分为不同的范畴。隐喻的理解被看作是一个隐喻语言输入与语言和其所产生的环境背景之间的互动过程。传统的隐喻理解理论认为对任何非字面意思的正确理解都是要通过一系列强制的步骤[5]。

心理学家们重视上下文对隐喻理解的作用。在通常的试验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在没有语言环境或上下文的情况下被要求解释一些隐喻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们觉得隐喻的理解很难,于是认为隐喻的理解是一种复杂的技能,要在年长的孩子或青年时期的早期培养。

一些研究表明,学龄前的儿童能够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解释隐喻语句。当然,这些隐喻使用的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词语。当隐喻中所涉及的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时,孩子们能够利用他们的背景知识来为他们提供理解隐喻的深层含义所必需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通常不需要有其他的上下文提供额外的信息。Keil的试验结果也证实了背景知识对于隐喻理解的重要性[3]。

总地来讲,这些试验有以下两个结果:一是即使是学龄前儿童也能够利用语言或语境的信息理解隐喻;二是如果能提供上下文信息,理解隐喻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4. 结论

隐喻理解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涉及了要依赖语言输入及其发生的环境。未来的研究需要侧重于什么样的环境信息最有可能影响隐喻理解以及儿童们所使用的环境信息来构建隐喻意义的过程。从认知角度来研究隐喻,不仅符合隐喻本身的特点,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同时也拓展了隐喻研究的视野,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有着重大的的意义。

[参考文献]

[1]Ortony A. Why metaphors are necessary and not just nice[J]. Educational Theory, 1975,(25), : 45—53.

[2]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Yu, N. Body and emotion: Body parts in Chinese expression of emotion. Pragmatics and Cognition, 10(1/2), 341—367.

[4]Olson, D. R., & Hildyard, A. (1983). Literacy and the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of literal meaning. In F. Coulman & K. Ehrlich (Eds.), Writing in focus. New York: Mouton.

[5]Gibbs, R. W. (1984). Literal meaning and psychological theory. Cognitive Science, 8, 274-304

[6]Gerrig, R., & Healy, A. (1983). Dual processes in metaphor understanding:Comprehension and appreci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 and Cognition, 9, 667-675.

隐喻——人类的认知工具

隐喻——人类的认知工具 隐喻的认识论转向传统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是比喻辞格的一种类型,与明喻相对,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把本体直接说成喻体。它是一种语言运用的现象,属于发生在词语层次上的修辞方式。隐喻一直沿着这一传统前进,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得到人们的认同。尽管有一些西方学者,包括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对隐喻的认知功能作过一些论述,但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到了20世纪30 年代,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 L.A.Richards )开始在句子层面上加以考虑,真正突破了隐喻的修辞论局限,并且认为隐喻在人类语言中无处不在,是人们进行思维的工具。自此,隐喻的认知论成为学者的热门话题。 隐喻普遍存在于语言之中。认知语言学家把人类的语言整体看作是一个充满隐喻的符号系统。借鉴其他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在更广阔的语言环境中寻找隐喻意义的支点。Lakoff 和Johnson 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中说:“隐喻无处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它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的基础上的。”语言是思维的参与者,它自身也是思维的结果,思想在思维的过程中产生,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人类的认知在思维系统中得以加工,隐喻隐身于思维,通过语言这一形式来认识周围的世界。 隐喻的三种类型隐喻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迎合到另一个概念域,因此,概念系统是通过隐喻

的方式建立起来的。隐喻是人类形成概念系统的基本手段,它在语言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Lakoff 和Johnson 把它们概括为三种类型: 1 本位隐喻本位隐喻是利用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感知的基本经验来理解那些抽象经验,比如,思想,观念,行为等。人们经常谈到这样的例子:“通货膨胀正在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平”。其中的通货膨胀被看作是一个实体,这是人们把物价上涨的实体化,实体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抽象的经验被表达的具体生动。如果把大脑的思考实体化为机器,我们就可以得到许多有关大脑和机器联系的表达,比如:“我的脑子不转了”,“我脑子好像生锈了”等。最典型的应该是Reddy(1979)提出的著名的导管隐喻,也被称作容器隐喻。他把语言看成导管或者容器,交际过程中,发话人将意思感情放入语言中,受话人则从语言中把发话人的意思取出来。隐喻建立的基础来自我们的身体经验,人体具有容器的特征,它既可以装入东西,也可以排出东西。 2 方位隐喻方位隐喻跟空间位置有关,空间位置的感知是人的基本能力。人类参照相对于自身的空间位置,如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中心- 边缘等形成的一套概念系统,这些方位是人体直接经验的体验。以上下为例,根据蓝纯统计研究的结果,汉语中绝大多数的“上”都有隐喻义,与之相关的隐喻义是:处于较好的状态为上,数量较大为上,时间较早为上,社会地位较高为上。 3 结构隐喻结构隐喻是用一个类别概念结构来构造另一个类别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隐喻在汉语阅读中的认知加工机制研究

隐喻在汉语阅读中的认知加工机制研究 汉语是一门富含隐喻的语言,隐喻是指用一个语义领域中的概念来说明另一个 语义领域中的概念。例如,“打破沙锅问到底”,其中“打破沙锅”是实义词语,而“问到底”则是一个隐喻。在汉语阅读中,隐喻的理解需要读者进行一定的认知加工,下面将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探讨汉语阅读中的隐喻理解。 一、隐喻的构成机制 隐喻由两个成分构成,即隐喻源和隐喻目标。隐喻源通常是一个比喻领域或主题,它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背景,使得人们能够将其与隐喻目标(通常是现实中的某个事物)联系起来。例如,“打破沙锅问到底”中,“打破沙锅”就是隐喻源,它比喻 了一种强烈的、不留余地的解决方式;而“问到底”则是隐喻目标,它表达了这种解决方式的结果。 二、隐喻的认知加工过程 隐喻的理解需要读者进行一定的认知加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选择性注意 读者在阅读中会对注意的信息进行选择,隐喻源往往是需要主动选择的信息。 例如,当读者阅读到“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如果没有将“打破沙锅”作为比喻源来注意,就无法理解隐喻。 2. 配置性加工 读者需要将隐喻源和隐喻目标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具有新意的表达。这个过程 又被称为“隐喻转喻机制”。例如,在“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个隐喻中,读者需要将“打破沙锅”与“问到底”连接起来,进而把“问到底”解释为“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隐喻的影响因素

隐喻理解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读者的认知水平、阅读背景、语言能 力等。尤其是对于不同背景下的读者,会出现认知上的差异。例如,当读者在阅读一个专业领域的语言时,由于在专业领域中存在特定的隐喻,其理解效果可能会优于普通读者。 四、对隐喻理解的启示 隐喻的理解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语义映射,任何一个阅读者对于同一句话的隐喻 理解都是不完全一致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隐喻理解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因此,语言表达者需要在使用隐喻时,要考虑受众的差异性;而读者在阅读时也需要注重对隐喻源的选择性关注,以更好地完成隐喻的认知加工。 综上所述,隐喻是一个涉及多种认知加工机制的语言现象,它突破了语言的定义,使得一些表面上没有直接关系的概念之间产生了意义上的联系。未来,隐喻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语言的本质和人类认知的机制。

浅谈隐喻认知以及隐喻翻译

浅谈隐喻认知以及隐喻翻译 隐喻在视觉艺术、文学、演讲和其他表达形式中都是经常被使用的语言工具。它们可以激发读者或听众的想象力,增强语言表达的表现力。然而,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下,隐喻的理解和翻译可能会有所不同。本文将探讨隐喻的认知和翻译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隐喻的认知 隐喻是一种将某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比较方式。它们可以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来传达信息,强调其相似性和关联性,尤其是当与实际情况相比时,以便更清晰地解释某些复杂的概念。在隐喻的措辞中,表示被比较对象的是“喻体”,而被比喻对象的是“喻义”。例如,我们经常听到“生命是一段旅程”这种说法,这是一种强调人类的一生是一种旅程的隐喻。 隐喻的理解需要读者或听众理解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那么,在认知隐喻时,我们大脑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呢?现代的认知科学认为,隐喻的理解是基于比喻模型的,这意味着我们首先将被比较的人或物进行编码或”估值”(如判断它们的高度、颜色、大小等),接着将喻体的特征与喻义进行比较,并在喻体中找到与已知语境相关的“义项”或“共鸣”,以此来完成隐喻的理解。与此同时,当我们对语言进行理解时,我们的大脑会根据我们的经验、知识和文化背景,来理解这些隐喻,并产生

相应的联想。因此,读者或听众所理解的隐喻可能因其经验、文化和教育背景而各不相同。 二、隐喻翻译的挑战 由于隐喻依赖语境的环境,难以轻易地将其直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事实上,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隐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在进行隐喻翻译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文化差异 在进行隐喻翻译时,不仅需要了解目标语言和文化的背景,还需要对原文隐喻所涉及的文化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在西方文化中,常用的隐喻可能在东方文化中无法完全理解,反之亦然。例如,“Is it raining cats and dogs?”这是一种常用的英语 隐喻,意思是“下大雨”。但是,如果翻译成中文,直译的话, 可能会被理解为猫和狗从天上落下来了。因此,隐喻的翻译需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并进行适当的转换。 2、语言习惯 由于语言和表达习惯的不同,一个隐喻常用于一种语言中,但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没有类似的表达方式。例如,在英语中,“butterflies in my stomach”是一种常用的比喻,常用来描述紧 张或兴奋的情感,但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类似的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翻译人员需要寻找适当的比喻或直接翻译成一个类似的表达,以保持隐喻的表现力。 3、隐喻重复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 现代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是一个研究古老语言学以及语言与概念之间关系的新兴话题。隐喻理论认为,当我们说话时,我们在更大的概念范围内通过引用和比喻的形式来传达我们的意思。因此,我们认为隐喻是一种有趣而有用的语言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彼此之间的思想和表达,甚至是我们与他人之间有效沟通的关键。 隐喻理论建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语言学大师史蒂夫马斯特斯(Stephen C.Mast)提出的观点之上,他认为语言可以分为三种:类比型,拟语型和转喻型。在他的给出的角度中,类比型表达的是实际的对象,拟语型表达的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转喻型表达的是另外一种更为抽象的概念。例如,当我们说“我看不到未来”时,我们实际上在用转喻将未来比作是一个看不见的东西,而不是用类比或拟语直接表达出来。 自马斯特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以来,隐喻理论便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他们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些学者认为隐喻的作用在于使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有些学者则认为隐喻是用来传达非话语内容,例如情绪、情感等。 隐喻理论还被用于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例如在媒体中隐喻被用于传达对某些事件或行为的论述,它可以影响人们对事件或行为的态度和反应,更容易帮助我们理解话语背后所暗含的意思。 此外,隐喻理论还可以用于研究语言的同一性和变异性。具体

而言,研究者可以检查语言背景是否会影响人们的比喻理解,从而探究隐喻理解对不同社会语言者而言有何影响。此外,研究者也可以利用隐喻理论研究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以指导语言学习者去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 本文通过介绍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以及隐喻理论在实际社会中的应用,来探讨语言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隐喻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彼此之间的意思,并开拓了一条通向更加有效的沟通的道路,而且还可以用于研究语言的同一性和变异性,以及文化背景对语言理解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研究已经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这是一种研究语言如何表达概念的独特方法。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本质是以认知的形式与其他语言使用者进行交流。因此,语言的本质被认为是以认知的形式进行交流,隐喻就是其中的一种。隐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隐喻是一种表达概念的方法,它通过在不同种类之间建立联系来表达某种思想,这种联系可以通过我们内心里存储的信息获得。 隐喻理论认为,在语言中使用隐喻是对概念的基本理解。它也体现了人们对不同类别之间关系的理解。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使用“he is a lion”来描述一个人,那么此人应该是勇敢,坚强,并有强大的能量。因此,隐喻是一种通过分析已有信息,以语言表达新的概念的方法。 隐喻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人们理解另一个语言使用者的意思。例如,人们可以利用语言中存在的多种隐喻来理解某些被使用者提出的概念。隐喻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创造一种新的概念,或者通过语言来表达一种概念,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某些复杂的概念。 隐喻理论也有一定的边界,比如有语言上的差异,隐喻对使用者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使用者要理解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素养,这样才能使用正确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表达某一概念。此外,使用者还应该了解文化背景,以及接受不同文化的不同观点和解释,这样才能使用正确的表达概念,以及真正理解另一个语言使用者所要传达的

概念。 因此,隐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语言使用者之间沟通意义的方法。它不仅能够提高使用者之间的理解,而且可以更好地表达概念。隐喻理论为拓展语言使用者之间沟通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而这种视角也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表达思想。隐喻理论的研究将为拓展语言使用者之间的沟通提供新的思路、新的视角,从而使语言更加有力。

隐喻的认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219147831.html, 隐喻的认知研究 作者:王佳琪 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第16期 摘要: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和原型范畴理论、意象图式等理论一 起在认知语言学兴起的三十多年内颠覆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对于客观世界的看法。本文首先介绍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隐喻的类型,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隐喻的复杂性、系统性和多层次性。进而考察汉语中的一些经典、常用的隐喻,以此揭示人类思维,主要是汉语语境下的人类思维模式。 关键词:隐喻莱考夫认知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6(a)-0249-02 1 传统的隐喻研究 西方自古有研究隐喻的传统,分别是从修辞学、哲学和语言学这三个层面进行。 亚里士多德首先从修辞学的角度研究隐喻,他认为隐喻是根据一种类比和相似的原则,把一个事物的名称转用于另一个事物。后来和亚里士多德持同一观点的学者丰富了对隐喻的看法,提出了所谓的“替换论”。他们都以相似为重点,认为隐喻是对词语的修饰。比如老年之于生命,相当于黄昏之于白日,因此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将黄昏称为老年或将老年称为黄昏。 柏拉图从哲学的角度看待隐喻,和亚里士多德不同,他对隐喻持批判的态度。他认为哲学探讨的是真理问题,而隐喻是花言巧语,与哲学大相径庭。 最早由理查兹提出的“相互作用”是隐喻研究向语言学方向转变的一个开端,提出话语成分在具体的陈述中互相激活和渗透,即“要旨”和“载体”互相影响对方,形成一种张力,继而形成隐喻现象。“语言是不同领域的交汇点,不仅是认知的表现形式,而且也是它的组成部分。源于日常经验的认知体系构成了语言运用的心理基础[1]。”此后的本旺尼斯特、乌尔曼等人突破了传统修辞学,把隐喻看成一种语义现象放到句子中,并且意识到了两种概念之间的关联存在于人的认知中。 2 隐喻的认知观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被以一种认知的方式重新研究。人们意识到,当人类从具体的概念中逐渐获得抽象思维能力的时候,往往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概念,这种抽象思维能力造就了人类的隐喻语言。其中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隐

汉语隐喻认知的神经机制研究

汉语隐喻认知的神经机制研究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在人类思维和表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汉语隐喻认知的研究不仅对语言学、认知科学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人工智能、心理语言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隐喻认知的神经机制,以期揭示隐喻产生的认知过程和神经基础。 虽然汉语隐喻认知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关于其神经机制的研究仍存在不足。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隐喻的语言学、语义学、心理学等方面,而对隐喻认知的神经机制尚缺乏深入探讨。已有研究多以西方语言为研究对象,针对汉语隐喻认知的神经机制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深入探究汉语隐喻认知的神经机制,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 语料库建设:建立大型汉语隐喻语料库,涵盖多种类型的隐喻,为后续实验提供数据支持。 脑电实验设计:基于语料库设计脑电实验,考察不同类型的汉语隐喻对认知过程的影响。 行为实验设计:设计行为实验,以反应时、正确率等指标评估被试对隐喻的认知情况。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运用统计分析、可视化技术等探究隐喻认知的神经机制。 通过脑电实验和行为实验,本研究获得了以下实验结果: 不同类型的汉语隐喻在词句生成正确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实体隐喻和空间隐喻的正确率较高,而抽象隐喻的正确率较低。 脑电数据显示,不同类型的隐喻在认知过程中引发了不同的神经反应。实体隐喻和空间隐喻在早期认知阶段引发了较强的神经活动,而抽象隐喻在后期认知阶段引发了较明显的神经活动。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对不同类型隐喻的认知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汉语隐喻认知的神经机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隐喻类型:实体隐喻和空间隐喻的正确率较高,这可能与人们在理解这些隐喻时更容易联想到具体的形象和场景有关。抽象隐喻的正确率较低,可能与人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较大有关。 认知阶段:脑电数据显示,不同类型的隐喻在认知过程中引发了不同的神经反应。早期认知阶段,实体隐喻和空间隐喻引发了较强的神经活动,表明被试在早期阶段更容易理解和处理这些隐喻。后期认知阶段,抽象隐喻引发了较明显的神经活动,表明被试在后期阶段需要更

隐喻的认知研究

隐喻的认知研究 隐喻基本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会出现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文章分析了隐喻的特点,分析了有关隐喻研究的理论框架,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隐喻的理解,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标签:隐喻;认知;理解 隐喻以多种形式广泛地存在于语言交际中。在日常的对话、广告、报纸文章、科学论文、哲学文章、小说以及诗歌中都可以见到隐喻。隐喻基本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隐喻把词或句子作为重点,把篇章作为框架。它是人类认知的结果和工具。隐喻是否存在以及它应该如何被解释都要取决于篇章。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理解,并讨论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1. 文献综述 隐喻,英文为“metaphor”,来源于希腊语的“metaphora”, 意为“carrying across”, 即“由此及彼”的意思。这就隐含着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传统的解释为“两种相似的事物间的比较”[1]。 对于隐喻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对隐喻最早进行研究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名著《诗学》和《修辞学》中,他指出“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用类比字。”他认为“隐喻是基于事物相似之处的一种比较,是附加于语言的装饰品,它的作用是使得语言变得美妙”[1]。他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个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对比关系。隐喻的主要功能是修辞作用,主要用于文学作品。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Lakoff和Johnson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将隐喻的研究引入认知领域,认为隐喻除了是语言现象,本质上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体现了一个语义创新和生成的过程[2]。 国内以系统得认知语言学为视角研究隐喻的历史是很短暂的。1994年,赵艳芳《隐喻的认知基础》和林书武的《隐喻:其认知力及语言结构》的发表,使得学者们开始注意到国外隐喻的认知研究。此后束定芳(1996,2000)、胡壮麟(1996,2004)、蓝纯(1999)等发表了许多元与隐喻认知研究的论文。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隐喻作了具体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尽管零零星星也涉及到了其表现形式及其功能,可始终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 2. 隐喻研究的理论框架 隐喻是在相似的基础之上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的观点被人们广为承认。对隐喻的研究也从其传统的文学批评和修辞领域扩展到众多与认知科学相关的重叠领域,如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哲学等。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最为重要的隐喻认知理论是“概念隐喻理”,它与

认知语言学隐喻研究浅论

认知语言学隐喻研究浅论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隐喻包含两个域,源域和目标域,隐喻又可分为两类,即,基本隐喻和复合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应用研究必将在更多领域展开,而且,它在英语教学上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标签:隐喻;认知语言学;英语教学 一、隐喻与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具现,反过来语言又再影响思维。正如Lakoff 所言“一切影响语言,语言影响一切”。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认知和语言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具有生理和物理基础,它们与我们的身体有关,与我们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有关。所以说,语言是思维的具现,是认知的具现。因此,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思想是思维和语言的身体化。思维和语言的身体化是由思维的基本机制决定的,这些机制包括意象图式、框架、类典型、隐喻、转喻等,其中隐喻最为重要。每一个隐喻的出现,都是思维和语言的点滴发展;每当一个隐喻固化下来,都是思维的语言的意义承载和表达的升华。这样的发展和升华以凝练生动的意象又反过来再次刺激影响着思维和认知,不断循环。语言学习的研究离不开对隐喻的研究,语言教学的过程同样也离不开对隐喻的研究。 二、传统隐喻观与现代隐喻理论 隐喻传统上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是非正常的语言使用,属于文学、修辞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这一传统是由亚里士多德在2500多年前确立的,其影响延续至今。主要的观点为:(1)隐喻是一个语言表达问题,而不是思维问题;(2)隐喻是语言偏离正常的使用,因而不是常规语言的一部分;(3)隐喻表达的是相似性;(4)隐喻没有真值,因为根据传统的语义理论,所有的意义都是字面的,而隐喻是非字面的。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我们绝大多数基本的概念——时间、事件、因果关系、心智、自我、道德等,都是通过隐喻表达的,所以隐喻也常称为概念隐喻。隐喻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隐喻不是一种语言结构,而是一种概念结构。(2)隐喻是一种正常的表达方式。(3)隐喻表达的是相似性,而是跨域映射。隐喻包含两个域:源域和目标域,通过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从而使目标域得到理解。(4)意义不一定是字面的,所以隐喻可以有真值。隐喻可分为两类:基本隐喻和复合隐喻。基本隐喻将我们的主观经验和判断与我们的感知运动经验连接起来,为主观经验提供极其丰富的推论结构、图式和质感。在基本隐喻的获得和使用方面,我们无法做出选择。只要我们正常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就自动的、无意识的获得和使用大量这样的隐喻。基本隐喻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隐喻。复合隐喻本身也可以作为基础,去构成更为复杂的隐喻。因此,隐喻具有层次性,抽象层次越高,就需要更多层次的隐喻。基本隐喻是以身体为基础的,复合隐喻的身体基础通过基本隐喻表现出来。基本隐喻通过三种方式实现身体化:(1)通过对世界的体验,这种经验将

国外认知隐喻识别研究述评

国外认知隐喻识别研究述评 隐喻是指把一种事物用于概括另一种事物。在语言表达中,隐喻常常 是指某个词汇或者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在表面上似乎与字面意义不符,但通过隐含的联系,可以理解它隐藏的意义。而认知隐喻识别是指人 类对于一种隐喻表达的意义有着自然而然的理解能力,并可以快速识 别与之相关的特征。在国外,认知隐喻识别已成为语言交流方面的焦点,很多研究也涉及到汉语隐喻识别方面。 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表明,认知网络系理解 隐喻的根本基础,否则,即使是对表面意义的理解都是无法完成的。 在认知隐喻识别方面,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概念隐喻这一基本概念,他们认为,隐喻借助了概念的“结构转移”来实现概念间的联系,这一过程中,就包含了一定的认知加工机制,而认知隐喻识别研究则 可以奠定此基础从而加深对隐喻的理解。 研究表明,认知隐喻识别可以被归纳为“基础隐喻”和“推演隐喻” 两个部分。其中,基础隐喻是指那些因为我们生活经验而变得自然, 因而无需特别适应的隐喻。例如,我们理解“时间就是金钱”这一由 时间为隐喻来源的比喻,即通过类比得到“时间和金钱都是具有价值的”,这是因为“值”的概念是一种基本而自然的认知结构。而推演 隐喻是指那些难以理解的隐喻,其中不仅仅包括所谓的“推演阶段”,

更加关注的是来自于概念隐喻结构的派生意义的生成过程。例如,一 个人“掉入爱河”这一隐喻表达,可以通过把“感情是水”和“处在 水中会淹死”这两个基础隐喻相结合,得到爱情对象让人心潮澎湃难 以自拔之意义。 在实际的应用中,已经有一系列隐喻相关的应用研究。有关政治选举,有一些研究比如选择选民对候选人的隐喻通常会影响投票决策;在商业 领域,有关于品牌和标识的隐喻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与产品相互沟通。通过对汉语隐喻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隐喻,这不仅有助 于汉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更强化了语言交流能力与文化意识的 培养。 总的来说,认知隐喻识别的提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互联网信息传播、交流,还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因此,我 们需要在认知隐喻识别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例如加强实践性操作、 发掘更多隐喻性、科学性、系统性地研究汉语隐喻。只有这样,我们 才能更好地推进跨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世界变得更加 融洽和美好。

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_焦点及趋势

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_焦点及趋势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比喻性的语言组织来传递思想或观点。隐喻研究作为语言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探讨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和趋势。 首先,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是多样化和跨学科的。隐喻研究涉及到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哲学和文学等多个领域,并结合实验研究、语料库分析和文本解读等方法进行探索。这种跨学科的研究势必会促进对隐喻现象的更深入理解。 其次,隐喻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者关注隐喻的认知机制,即人们是如何理解和产生隐喻的。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模型来解释隐喻理解的过程,包括联结主义模型、构建主义模型和类比模型等。其次,研究者关注隐喻在语言使用中的角色和功能。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它还可以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交互和社会认知。此外,研究者还探索了隐喻的语料库分析方法以及隐喻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变化等问题。 最后,隐喻研究的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向。第一,跨学科研究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随着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进展,隐喻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将会增加,从而更好地揭示隐喻理解的认知基础。第二,隐喻的语料库研究将会更加深入。语料库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大规模的语言数据来验证和拓展现有的理论框架。第三,隐喻研究将会更加关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隐喻差异。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将会更加频繁,研究者将会关注隐喻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和影响。

总结起来,隐喻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正在广泛发展。研究人员关注隐喻的认知机制、角色和功能,并借助实验研究和语料库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索。随着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进展,隐喻研究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关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隐喻差异,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上将会更加多样化和深入。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推理过程,渗透到了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本文從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标签:隐喻转喻认知语言学 一、形式与功能 自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创立之后,形式主义语言学便成为语言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流派。形式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天赋论,把语言能力看成是人具有的一种生物属性,一旦接触了适当的语言事实就有一套语法演化出来。而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系统是适应人类的需要而发生、发展的,因此,语言现象的解释必须到语言的功能中寻找。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根本区别可以归结为对有机体之间的语言现象的强调,即强调人的谈话总是在相互之间进行这一现象,而非仅仅强调人能说话这一机体内的能力。因此,这一取向决定了两者研究中心的差异。 功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社会、认知、语用、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代表进行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全新的导向。它主要包括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这构成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认知语法主要用“象征单位”和“识解”分析语言的各个单位,从语素到句子。传统上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应用最广的修辞手段,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学语言现象。随着认知语言学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转喻和隐喻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过程。当代认知语言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影响着我们的知识结构。 二、隐喻的认知分析 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体系和认知方式,它已经渗透到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隐喻表达在词的层面上包括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等等。隐喻思维在语言学功能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隐喻的意义理解(语义和语用)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多义词的意义理解和新词的创造上。以多义词为例,相似性是隐喻的出发点,建立这种相似性的途径就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类在不同事物之间辨识或创造共享特征或联系的过程。因此,从根本上讲,隐喻是将一种事物理解和表达为另一种事物的认知过程。从理解的角度,隐喻思维对多个义项的发展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英语中“bank”一词,意义依次为:银行、河岸、赌本、道路拐角处的护堤。“银行”作为该词的基本义,含义是“安全之处”,由此引申发展,体现了隐喻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新词汇的创造过程也离不开隐喻思维,隐喻的认知本质在词汇的创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新

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中隐喻的认知文体学研究

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中隐喻的认知 文体学研究 摘要: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诗坛上极具代表性的女性诗人,她的自然诗作品深受诗歌爱好者的喜爱,其中隐喻的运用是她作品的重要特征。本文基于认知文体学理论,以狄金森自然诗中隐喻的认知及其形式表现特征为核心,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首先,论述了认知文体学对诗歌研究的重要作用,然后详细阐述了自然隐喻在狄金森诗歌中的表现形式及其蕴含的意义,并分析了狄金森自然诗中隐喻形式、表现及运用策略的变化和发展。最后,进一步探讨了隐喻与意象、隐喻的语言表达和诗意传达等方面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狄金森诗歌的艺术创作特点,增加诗歌理解和鉴赏的层次。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隐喻;认知文体学;形式表现 一、引言 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的一位女性诗人,她是美国文学史 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狄金森的诗作为人们研究美国文学和女性文学以及现代主义诗歌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中,自然诗是狄金森最突出的艺术特征之一。在她的自然作品中,隐喻是运用最为广泛和深刻的修辞手法之一。这些隐喻再现的自

然现象可能起源于常见的事物,例如鸟、草等。但通过隐喻的表现,狄金森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层的情感和思想。本文基于认知文体学理论,对狄金森自然诗中隐喻的认知及其形式表现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她的诗歌创作特点,同时增加诗歌理解和鉴赏的层次。 二、认知文体学理论分析 认知文体学是一个从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提出的跨学科文体学理论。该学理论基于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文本和参与者之间的认知交互过程。在诗歌研究领域,认知文体学强调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作品,更是读者和诗歌之间的认知交互过程。它通过对读者所采用的认知战略进行分析,揭示了诗歌中信息的加工和储存方式,进而揭示了诗歌中的语言、情感、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认知文体学理论的应用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狄金森的诗歌创作,特别是她的隐喻的选择、表现和诗意传达。 三、狄金森自然诗中隐喻的形式表现 1、自然隐喻表现典型形式 自然隐喻体现了自然现象中的非本意意义和象征意义,它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整个文章。狄金森的自然诗歌常常利用生命体验中的自然现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例如,狄金森在《莺鸟》中所使用的隐喻“鲜花的脸”表达对莺鸟惊人美丽的赞叹。这个隐喻中,鲜花的脸描绘了鸟儿的美丽,同时也把美

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分析论文

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分析论文 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分析论文 隐喻是英语和汉语共有的一种修辞现象。在认知功能视角下分析英语与汉语中的隐喻现象,既可以为读者理解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为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打下实践的基础,尤其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互译实践更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因此,有必要结合认知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及其相关问题进行逐一的阐释和说明。 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应该着重关注以下问题的探讨:研究中的语法隐喻观、语法隐喻研究材料的选择、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语法隐喻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一、隐喻及其隐喻观 1. 隐喻 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它广泛地存在于英语和汉语中。在英语中,所谓的隐喻是比喻修辞下的一个分类。即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它不使用like、as 这样的比喻词作为自己的标志,而是通过更为隐蔽的一种方式使语言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呈现出比喻的特点。因此,它被称为隐喻,即一种以“隐蔽”的方式而形成的比喻现象。在汉语的修辞体系中,虽然没有用“隐喻”这一术语来指代这一特殊的修辞现象,但汉语修辞体系中的“暗喻”却与其相当,它们都是以不出现“比喻词”而构成的比喻现象。隐喻的形成可以有多种途径,而其中以语法作为隐喻手段而出现的语法隐喻则是认知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点。 2. 隐喻观 所谓的隐喻观是对隐喻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或者说是对隐喻现象所持的根本性观念。在认知功能语言学中,研究者应该有一种系统化的隐喻观。即所谓的系统化的隐喻观是指隐喻的形成是一种系统化的过程,在隐喻系统化的过程中任何一种语言因素都可以成为隐喻形成的因素。 3. 语法隐喻及其相关研究

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认知观研究.doc

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认知观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Lakoff、Langacker等为代表的认知学者在对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反动思潮中,异军突起,开启了语言研究的认知时代。1980年Lakoff&Johnson发表的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LiveBy),更是将隐喻解读为根植于人类思维的认知工具,并通过其隐喻概念建构成一个庞大的“隐喻帝国”,从而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隐喻狂热”。 国内学者在跟踪、介绍和引进该理论的同时,较多的是从中国的典籍语料中找寻相关文献,对该理论进行佐证,但是进行理性批判的并不多,从而导致一种“集体失语”的状态。本文试图以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对Lakoff的隐喻理论进行审视和反思。 其中包括对国内外隐喻研究成果的回顾,中西隐喻的对比,对概念隐喻及隐喻认知功能等方面的再思考,明确提出中国本土化隐喻认知观自主创新的观点。在剖析Lakoff概念隐喻过程中发现,其理论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和问题。 比如,隐喻概念理论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其哲学基础——体验哲学的三项原则中的第一项和第三项之间存在着抵牾和悖论;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之间的诸多矛盾无法得到圆满的解释;基本隐喻中的问题;隐喻概念理解中的不合理性;物理文化经验基础与内部结构连贯性的缺陷;隐喻映射机制中的矛盾;隐喻相似性中的矛盾都还存有很多漏洞;Lakoff把隐喻概念扎根于思维,并让人类的行为也渲染上隐喻的色彩,其思维和行为的隐喻性言过其实等。这些论述或者论断都还有待于商榷。 除了上文所说的概念隐喻在实质内容上存在着矛盾和问题之外,隐喻理论的论证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和矛盾使得对西方的这种隐喻理论

隐喻的研究

隐喻的研究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方法,将一个概念或事物用另一个概念或事物来表示,以增加表达的效果和效果的说服力。隐喻是一种常见且广泛使用的语言现象,不仅存在于日常对话和文学作品中,还广泛应用于广告、演讲和政治宣传等领域。 隐喻的研究对于理解语言和沟通的本质至关重要。隐喻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抽象概念和复杂事物,使之更具体和可感知。通过隐喻,我们可以通过将抽象的概念映射到我们熟悉的感官和经验上,来加深我们对一件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例如,我们常常用“时间是金钱”这个隐喻来表达时间的宝贵和重要性。 隐喻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语言背后的思维过程。隐喻的产生需要借助人们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通过比较和类比来创造新的理解和意义。隐喻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的表现。研究隐喻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人类思维的运行机制,并为语言和认知科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隐喻的研究也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文化对隐喻的理解和使用可能存在差异,研究隐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隐喻的研究也为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沟通误解,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果和质量。 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隐喻研究也在此领域得到了广

泛应用。通过对隐喻的理解和分析,计算机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语言的含义和潜在的隐含信息。隐喻的研究为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隐喻的研究对于语言和沟通的理解至关重要。它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语言背后的思维过程,揭示抽象概念和复杂事物的本质,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和质量,以及推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一步研究隐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修辞手法。

中国隐喻认知思想溯源-最新文档

中国隐喻认知思想溯源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隐喻(metaphor)的本质是以某一事物来理解、体验另一事物。钱钟书认为metaphor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隐喻就是汉语中比喻的一种类型,与明喻相对。广义的隐喻相当于汉语中的比喻,对此林书武(1994:62)也有论述。本文所谈中国隐喻兼顾狭义和广义,但在某些语境下为了尊重原著,会使用“比喻”(隐喻的广义)一词。总揽当代隐喻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替代说”、“比较说”、“互动说”和“认知说”。隐喻的“认知说”是划分传统隐喻理论和当代隐喻理论的分水岭。传统隐喻理论强调隐喻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当代隐喻理论冲出了语言藩篱的束缚,强调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也存在于人的思维与日常行为之中,因为“我们赖以思维、行动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隐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Lakoff&Johnson 1980,2003)。雷考夫(La-koff 1987)、约翰逊(Johnson 1987)和特纳(Turner 1989)是系统论述隐喻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从认知角度谈论隐喻,学者们常常追溯到西方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理查兹(Richards)的“互动说”(1936)、雷迪(Reddy)的“传导隐喻”(1979)等。但是中国隐喻历史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的先哲和近贤从庄子、墨

子、孔子到刘勰、朱熹再到钱钟书等都对隐喻认知思想有所论述,本文拟对中国有关隐喻认知思想的精华进行提炼并作为对比和 溯源的切入点,他们是喻体的体验性、概念的映射性、隐喻的认知性、隐喻的文化制约性和非类相比等。 2 中国隐喻认知思想及其溯源 2.1 喻体的体验性 当代体验观强调隐喻的本质是以某一事物(喻体)来理解、体验另一事物(本体),充当喻体的“某一事物”是人类的身体经验,源于人类与周围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身体和身边诸物,然后上天下地。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论语?雍也》)。譬,喻也。――近取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犹是也(朱熹,转引冯广艺2002:18)。“近”体现了“取”喻的体验认知性,从诸身物开始,然后鸟兽草木、上天下地,由近及远,与“取譬不远,吴天不忒(《诗经?大雅?抑》)”相呼应。如,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易传?系辞》)。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体验思想得到了后人的继承和发扬,如,西晋刘勰的“或喻之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和唐代皎然的“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义类同者,进人比兴”等。在刘勰和皎然看来无论是声音、形貌、内心感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