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和转喻中认知突显的对比分析

隐喻和转喻中认知突显的对比分析

一、引言

传统修辞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一种修辞现象,没有清楚地界定隐喻和转喻的概念范围。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两种不同的认知过程,隐喻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类事物,其主要功能是理解;转喻主要实现其所指功能,即用一个概念实体来替代另一个概念实体。国内外一些学者(如蔡晖;束定芳;刘正光;John A.Barnden等)从隐喻和转喻的理据来源、结构和功能、运作机制、区分标准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从认知突显角度出发,基于隐喻和转喻产生的认知理据,对隐喻和转喻思维形成中的认知突显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

二、隐喻与转喻的认知理据

赵艳芳认为,隐喻的形成是基于两事物间的合成相似。在隐喻结构中,将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相提并论,是因为在认知领域人类对其产生了相似联想。即隐喻是以事物间的相似性联想为心理基础、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认知方式。例如:

(1)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在例(1)中,施喻者将“运动员”喻为“离弦的箭”。前者属于人的范畴,后者属于工具的范畴。“离弦的箭”具有速度极快的特点,在赛场上奔跑的运动员其速度也非常之快,施喻者将这两个不同事物的特点进行了相似性联想,将事物的特点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了另一个认知域,从而构建了这个隐喻。然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是绝对的,相似性是相对的,这种相似性关系并非纯粹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共同点,而是通过认知主体对事物的主观感知加上对事物本身的客观特征或特性的融合而构成的合成相似。

与隐喻不同,转喻是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型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的认知过程。因此,转喻的两个主要特征是邻近性和突显性。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转喻是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一个突显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在转喻中转体和转喻目标是一种替代的关系,转体代表了本体的某一典型特征。例如:

(2)White hair should be respected.

从例(2)可以看出“白头发”被用来替代“老人”。“白头发”是“老人”的鲜明特征之一,相对于“老人”这个整体,“白头发”是突显的、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提及这一特征,听话者自然能联想到“老人”这一转喻目标。

转喻与隐喻

转喻与隐喻之相关概念剖析 转喻(Metonymy)是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密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转喻是认知的一个基本特征,人们利用某事物熟知的或容易感知的方面来代替该事物整体或其他方面。一般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不是无限的认知数据库,对事物认识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事物用一个准确的术语或专有的解释去描述,而是通过大脑的创造性,把自己已有的认识与面临的新的认识对象结合起来,加以对照,找出公共的特性,用旧有的思想去解释、认识眼前的新事物,这种用一事物去指称另一相关的事物就叫做转喻. 凸显原则: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更加容易注意到事物的典型特征,也就是认知心理学中的凸显原则,而转喻就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这一凸显原则。一个事物、一件事情往往都是复杂的,具有很多属性,而人在认识的过程中最容易被该物最突出的、明显的、容易记忆和理解的、留下深刻印象的属性所吸引,即凸显性。立足于这一突出的特性,我们就会以其为参照点,在该领域内(或同一认知模式里)激发另一成分。同时也可以说,,转喻是一个思维过程和投射过程,是一种描述事物的修辞方法,就是把抽象的思维概念具体化的过程,只是这一过程是前一事物对照引出后一事物,从原有的经验结构、认知思维到语言表达的结果。关联原则:转喻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现象,其实质上是一种联想认知,遵循关联原则,也就是要理解转喻就必须依靠语用推理。例如:He is fond of the bottle。他喜欢喝酒。用bottle装酒的瓶子,表示wine酒,二者之间有相关联性,用容器代表了所装的物体。这种例子是相当多的,如:head头代指动物的数量,刀剑代指战争等等。这种关联性往往能帮助我们表述认识的更多的事物,但人的认识又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所以就会有从A→B→C的关联渐递过程。因

隐喻和转喻中认知突显的对比分析

隐喻和转喻中认知突显的对比分析 一、引言 传统修辞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一种修辞现象,没有清楚地界定隐喻和转喻的概念范围。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两种不同的认知过程,隐喻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类事物,其主要功能是理解;转喻主要实现其所指功能,即用一个概念实体来替代另一个概念实体。国内外一些学者(如蔡晖;束定芳;刘正光;John A.Barnden等)从隐喻和转喻的理据来源、结构和功能、运作机制、区分标准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从认知突显角度出发,基于隐喻和转喻产生的认知理据,对隐喻和转喻思维形成中的认知突显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 二、隐喻与转喻的认知理据 赵艳芳认为,隐喻的形成是基于两事物间的合成相似。在隐喻结构中,将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相提并论,是因为在认知领域人类对其产生了相似联想。即隐喻是以事物间的相似性联想为心理基础、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认知方式。例如: (1)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在例(1)中,施喻者将“运动员”喻为“离弦的箭”。前者属于人的范畴,后者属于工具的范畴。“离弦的箭”具有速度极快的特点,在赛场上奔跑的运动员其速度也非常之快,施喻者将这两个不同事物的特点进行了相似性联想,将事物的特点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了另一个认知域,从而构建了这个隐喻。然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是绝对的,相似性是相对的,这种相似性关系并非纯粹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共同点,而是通过认知主体对事物的主观感知加上对事物本身的客观特征或特性的融合而构成的合成相似。 与隐喻不同,转喻是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型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的认知过程。因此,转喻的两个主要特征是邻近性和突显性。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转喻是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一个突显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在转喻中转体和转喻目标是一种替代的关系,转体代表了本体的某一典型特征。例如: (2)White hair should be respected. 从例(2)可以看出“白头发”被用来替代“老人”。“白头发”是“老人”的鲜明特征之一,相对于“老人”这个整体,“白头发”是突显的、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提及这一特征,听话者自然能联想到“老人”这一转喻目标。

转喻与隐喻的概念及其两者的关系-心理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转喻与隐喻的概念及其两者的关系-心理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隐喻和转喻的概念 从人类社会的语言实践来看,在日常的交际语言及诗词歌赋中都会运用隐喻或转喻来表达感情。从认知语言学来看,它不仅是人类表达语言的主要表现,也是最为基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更是扩展词义的实现要素。通常来讲,隐喻以及转喻都被视为修辞学中的两种手段,之前的主流语言学家将隐喻与转喻划入到语言异体形式。但是,从认知语言学来看,隐喻以及转喻表达属于人类语言表达现象,也应将其纳入在语言研究中。它们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两种最基本的语言认知方式。 语言学在解释语言时运用了与众不同的理论,认为隐喻和转喻是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效途径,并且在日常生活的语言沟通

以及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隐喻将相似性当成了自身的认知基础,从而为人类认识宇宙万物以及自身之间搭建关联域。 而且出现了两个有密切关联的概念域,其中之一为始源域,也可以被称作始发模型,其二为目标域,也可以被叫做目的模型.目标域或始源域在形成关联是相互而存在的,而且分别形成了各种的概念网络体系,包括了人类在认知该事物之前的经验以及概念。从隐喻来看,目标域以及始源域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形成了关联,它的决定性因素是人脑中的认知语境。人类系统化的认知结构形成了认知语境,它涵盖了语言上下文、直接场合、社会心理表征以及知识等。与目标域(本体)相对比而言,说话者或听话者要要更为熟悉隐喻的始源域(喻体)。但是,在二者形成关联以及发生互动反应的过程中,就很容易激活与日常观念相关的联想系统。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人们通常比较熟悉的事物映射到人们不太熟悉的事物上(在结构与内容方面)。这样一来,隐喻就可以为人们深入把握目标域的特点以及结构提供较大帮助,人类的认知功能也因此而形成。隐喻在此过程中具有创造性、能动性特征的过程,它表现为人们利用所熟悉的事物,从而不断认识、把握未知事物,深入理解已知事物的活动。从此处可以看出,隐喻这种独特的认知结构系统涵盖了动态以及静态特征两种。在这两个个概念域基础之上而机械能的关联与投射活动,使得人们能够更为深刻地认识人类社会自身以及外部世界。以下用实例说明:(1)论争是战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探析 隐喻与转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和转喻不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推理过程,渗透到了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本文從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标签:隐喻转喻认知语言学 一、形式与功能 自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创立之后,形式主义语言学便成为语言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流派。形式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天赋论,把语言能力看成是人具有的一种生物属性,一旦接触了适当的语言事实就有一套语法演化出来。而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系统是适应人类的需要而发生、发展的,因此,语言现象的解释必须到语言的功能中寻找。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根本区别可以归结为对有机体之间的语言现象的强调,即强调人的谈话总是在相互之间进行这一现象,而非仅仅强调人能说话这一机体内的能力。因此,这一取向决定了两者研究中心的差异。 功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社会、认知、语用、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代表进行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全新的导向。它主要包括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这构成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认知语法主要用“象征单位”和“识解”分析语言的各个单位,从语素到句子。传统上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应用最广的修辞手段,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学语言现象。随着认知语言学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转喻和隐喻不仅仅是语言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和推理过程。当代认知语言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影响着我们的知识结构。 二、隐喻的认知分析 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体系和认知方式,它已经渗透到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隐喻表达在词的层面上包括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等等。隐喻思维在语言学功能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对隐喻的意义理解(语义和语用)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多义词的意义理解和新词的创造上。以多义词为例,相似性是隐喻的出发点,建立这种相似性的途径就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类在不同事物之间辨识或创造共享特征或联系的过程。因此,从根本上讲,隐喻是将一种事物理解和表达为另一种事物的认知过程。从理解的角度,隐喻思维对多个义项的发展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英语中“bank”一词,意义依次为:银行、河岸、赌本、道路拐角处的护堤。“银行”作为该词的基本义,含义是“安全之处”,由此引申发展,体现了隐喻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新词汇的创造过程也离不开隐喻思维,隐喻的认知本质在词汇的创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新

浅析隐喻与转喻

浅析隐喻与转喻 不管是语义学还是语用学,隐喻和转喻都随处可见,是相当重要的手段,这两个概念既可以理解成词义的派生手段,也可以理解成理想认知模型,接下来我们就这两个概念具体讨论其含义,分类和异同。 在《简介》一文中,把隐喻看做像似性的一个子范畴研究,Peirce符号三元组合的概念其中一类是图像,指示和象征,可以解释为跟其他某物相似从而代表这一事物的事物即可成为图像,这里把隐喻归于图像符号所分的三小类之一来理解(映像符,拟像符,隐喻符),隐喻代表着最高,最抽象的像似性,描写一事物跟他事物的平行关系从而体现出被描写事物的代表性特点,例如Language is a road map of a culture.(It tells you where its people come from and where they are going)。从语义学词义的层次来看,隐喻属于派生层,通过比喻、类推、联想、想象等手段完成。He is a pig.他简直是头猪(他是一个像猪一般的人。猪这个词有派生出比喻一个人肮脏,好吃懒做之义)。 文中把隐喻像似性分为语法隐喻,约定俗称隐喻和诗歌隐喻三类,我觉得最值得一提的是诗歌隐喻,正是因为这种可以类比想象的“由此及彼的运动”让诗歌语言富有魅力,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增加了诗歌语言的耐读性,例如张爱玲《谈音乐》中“南美洲的曲子,如火如荼,是浪漫的春天的吵嚷”,由想象构成了纯粹的情感宣泄的空间。约定俗成隐喻也有很多,例如:life is a game. 语法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把事件、活动、情绪、思想等转化为实体(entity)(Lakoff & Jonson,1980)。语法隐喻不是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例如,(1)The brakes failed. (2)brake failure,其中的the brakes是表示参与者的名词,failed 则是表示物质过程的动词,但在(2)中句子转化成了名词短语。 接下来我从四个方面来简析我对转喻的理解。一,转喻是用某物的一个部分或一个因子来代表其整体。例如.Grey hairs should be respected.老人应受到尊重(用grey hairs白发,表示old people老人);二,语言是认知的一个有机组成,对语言结构的描写必须表明其认知过程,Lakoff认为转喻是认知的一个基本特征,通俗的说即人们用一事物来指称另一个相关的事物就是转喻。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的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例如:樱花在冷风细雨中凋谢。这里说的是2002年世界杯日本队输给了土耳其队,众所周知樱花是日本的国花,用樱花来替代日本队抓住了日本的这一凸显特征,“樱花”从具体的一种花卉空间转指日本国家男子足球队心理空间,体现了概念整合的理论。三,转喻是是抽象概念具体化的结果,其思维过程具有高度凝练性和创造性,例如:Digging your own grave,这里掘坟墓值得是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在干蠢事(将抽象的行为和后果具体化为掘坟墓)四,转喻是一种联想认知,必须通过语用推理来理解,转喻从本质上就是一种语用推理。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笔要比剑更锋利。我们可以推理出pen笔,表示article文章,通过剑的锋利说明文章的影响力大。

隐喻\转喻与词义发展

隐喻\转喻与词义发展 隐喻和转喻认知方式对词义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词义发展的结果是产生了大量的一词多义现象,多义现象既包括不同义项又包括不同词性。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发展以相似性为基础,并且依赖人的类比思维;而转喻性词义的生成和发展则以相邻性和突显性为基础。隐喻和转喻认知方式在词义发展中共同作用,互为补充,并存在交叉现象。隐喻和转喻对词义发展产生影响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标签:隐喻转喻词义发展相似性相邻性 一、引言 词义发展是任何语言中都存在的普遍现象,词义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产生了大量的一词多义现象。Taylor(1995:105)指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多义词词义范畴的特征是拥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义,使不同的多义项附属在同一词上。张志毅、张庆云(2001:95)提出,词的多义结构是以一个核心义位为中心,含有一个或几个共同的义素,带有整体性的语义聚合体。王文斌(2007a:258)认为,一个词在产生之初只有一个初始意义,其他多义项是通过引申得到的。我们赞同以上的观点,认为根据词义发展,词义可以分为基本义和引申义。基本义指词汇的原义,一般是指具体的、人类最初认识事物的意义;引申义指从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基本义和引申义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这些有联系的词义构成了这一词的意义范畴。那么词义是如何发展的?引申义是如何产生的?赵艳芳(2001:36)提出多义现象(包括不同义项和不同词性)是通过隐喻和转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李瑛、文旭(2006)认为转喻和隐喻是词义发展的两种主要方式。曲占祥(2007)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隐喻和转喻在词义延伸中的作用,也认为隐喻和转喻思维使词义延伸成为可能。本文聚焦于隐喻性词义和转喻性词义的生成和发展,分析隐喻和转喻认知方式的作用机制、两种认知方式在词义发展中的关系,并进一步解释了这两种认知方式对词义发展产生作用的动因。 二、隐喻、转喻认知方式与词义发展 (一)隐喻认知方式对词义发展的作用机制 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对一事物的理解是基于对另一事物的理解,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理解(Lakoff &Johnson,1980:36)。也就是说隐喻是人类借用事物某一领域的认知来解读另一领域的认知(王文斌,2007a:229)。隐喻之所以能被构建是因为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相似性。相似性是隐喻赖以存在的基石,所以在隐喻性词义的发展过程中,相似性起着重要作用,是基本义与隐喻义、隐喻义与新的隐喻义产生关系的基础。相似性又包括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王文斌,2007a:238)。物理相似性指人们可视、可嗅、可听、可味、可触等物质世界之间的相似性,可以直接感觉到。而心理相似性是指必须通过人们的抽象思维概括和创建的相似性。在隐喻性词义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既要借助于物理相似性,又要

隐喻与转喻的对比研究——王朝阳

隐喻与转喻的对比研究——王朝阳 隐喻与转喻的对比研究 王朝阳 在以语言反映新事物时,人们往往通过隐喻或转喻,用心里更为熟知的事物或者现象名称来表达新的事物和新现象。因为借此方式,人们就不需要再造新的词汇,记忆也无需增添新的负担。可是此称谓又能够成为联结相似或相关事物的纽带,从而解释新事物,再以符号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认识世界中。因为人类对于一些新的事物总能产生联想,并从新旧两个事物中找出一定的关联性。以此看来,隐喻和转喻的重要性就变得更为明显了。当语言中没有隐喻和转喻时,它的表达也就只局限于直观和具体事物和现象。 隐喻是以事物间的相似联想为心理基础,从一个领域投射到另一个领域的认知方式,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的描述;转喻是以事物间的邻近联想为基础,在同一认知域内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的指称。 一隐喻和转喻的中西方研究情况对比 西方隐喻和转喻研究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说过“隐喻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种’作属,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年版)。Lakoff 和Johnson(1980)在主客观互动的基础上,从经验主义角度提出概念隐喻。Croft认为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自上世纪90年代起,转喻作为与隐喻同等重要的认知方式,成为西欧认知语言学家的研究焦点,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在国内关于隐喻的理论研究较多,主要从修辞隐喻,认知隐喻,语法隐喻等方面来入手,研究的角度有简评国内隐喻的发展(孙启耀,伊英莉,2002;马菩,2003),隐喻的解释(陈治安,蒋光友,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多模态隐喻与转喻是人类理解和表达概念的重要方式。在语言中,隐喻和转喻的应用广泛,并且经常以多种方式出现,包括语音、语义、视觉和空间等多个维度。这些不同的维度共同为人们构建了一个认知框架,用于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概念。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来探讨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语音维度 语义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它表达了词汇、短语或句子的意义。当人们理解隐喻和转喻时,语义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当一个人说“她像一个天使一样善良”时,这个隐喻的含义是将这个女人的善良和天使联系起来,并通过这个联系来增强善良的品质。同样,当一个人说“这个会议是一场闹剧”时,这个转喻的含义是将这个会议与一出荒诞的闹剧联系起来,从而暗示它的无效和无用性。总的来说,语义是理解隐喻和转喻的必要基础。 视觉维度 视觉信息是人类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视觉信息在多模态隐喻转喻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当一个人描述他的工作状况“我像一只老鼠一样地爬行在这个大楼的角落里”时,这个绰号的意义来自于我们对老鼠爬行的形象的视觉印象,进而创造出一种比喻之间的类比关系。同样,当一个人说“我们必须倾听每个组成部分的声音,以建立一个完整的和谐音乐”时,这个转喻可以通过视觉形象来表达。我们可以将一个组成部分比作乐队中的一个乐器,然后通过视觉来想象它的声音和位置,从而形成转喻的含义。 空间维度 总结 多模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知世界和理解语言的重要方式。在理解隐喻和转喻时,各种维度的信息都是相互作用的,不能单独考虑。虽然我们可以从语音、语义、视觉和空间维度来分析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但这些维度本质上是相互关联的,很难进行严格的分类。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注重将这些维度整合在一起来理解多模态隐喻转喻,才能对其真正理解并且从中受益。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隐喻和转喻作为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对于人类语言和思维活动起着重要 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多模态研究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在认知过程中 的作用。本文将从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入手,探讨其对人类认知过程的影响。 一、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概念 隐喻是指用一种事物或概念来指代另一种事物或概念的修辞手法,通过暗示和比喻的 方式来传达信息。转喻是指用本来具有某种含义的词语或短语,来指代与其相类似或相联 系的新概念或新词语,通过这种方式来传达信息。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则是指在多种感知模 态下运用隐喻和转喻来传达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方式。 1. 视觉隐喻和转喻 在视觉感知中,人们常常通过图像、图表和符号等形式来传达信息。视觉隐喻和转喻 通过视觉图像的比喻和暗示,来传达抽象概念和情感体验。用火焰的形象来隐喻热情,用 花朵的形象来转喻美丽。在广告、设计和艺术作品中,视觉隐喻和转喻被广泛运用,通过 视觉形象来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这种形式的认知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抽象概 念和情感,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对于人类认知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多模态隐喻和转喻 可以丰富人们的认知体验。通过不同感知模态的运用,隐喻和转喻可以在视觉、听觉和触 觉等方面传达信息,使人们从多种感知角度来理解和感受抽象概念和情感体验,促进认知 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可以提高人们的信息处理效率。通过多种感知方式 的联合运用,隐喻和转喻可以使信息更加直观、生动和易于理解,促进信息的记忆和传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可以促进人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多种感知方式的结合运用,隐喻和转 喻可以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促进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表达。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方式 隐喻(metaphor)是一种认知方式,通过将一种概念或对象与另一种概念或对象相比较,来传达一种意义。隐喻通常被视为是基于语言的,但事实上,它也可以跨越多种感官模态(modalities)进行表达。多模态隐喻(multimodal metaphor)涉及到将语言、图像、声音等多种感官模态结合起来,来传达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意义。 多模态隐喻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实现,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图像和文字的组合来表达。例如,一张图片中的人物可以被隐喻为一个特定的概念,而图像中的背景则可以传达另一个概念。这种组合可以进一步丰富隐喻所传达的意义,因为它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对比。 除了图像外,声音和其他感官模态也可以用于多模态隐喻。例如,一段音乐可以传达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可以与语言中的概念相对应,从而形成多模态隐喻。声音和图像的结合也可以产生强大的效果,例如电影中的音效和配乐可以帮助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多模态隐喻的另一个例子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应用,它提供了一个更加沉浸式的体验。虚拟现实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触觉等多种方式模拟真实情境,并与语言和文本结合使用。这种组合可以产生更加深刻和真实的认知体验,从而更加有效地传达隐喻所携带的意义。 多模态隐喻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教育领域,特别是在较弱的受众中,例如孩子和认知障碍者中。多模态隐喻可以通过组合多种感官模态来促进学习和理解。例如,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组合来解释一个概念,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它。此外,多模态隐喻还可以帮助记忆,因为它们提供了多个感官通道来回忆和记忆。 总之,多模态隐喻是一种强大的认知方式,它结合了多种感官模态来传达更加深刻和丰富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概念,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隐喻的应用领域还会继续扩展。

(2)莎士比亚作品中的隐喻、转喻认知识解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隐喻、转喻认知识解 摘要:本文简要地叙述了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观,从认知角度通过实例对莎士比亚作品的隐喻、转喻的识解进行分析,以期使读者能更准确地理解其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隐喻;转喻;莎士比亚;认知识解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牛津英语词典(OED)引用了三万多条来自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句子来解释英语词汇的意义,其主要条目中的大约1900条的第一引语来自莎士比亚作品。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指出莎士比亚创造了大约1800个英语单词和短语。莎士比亚作品不仅丰富了英语的词汇,而且他的作品处处充满隐喻、转喻,而这些充满隐喻和转喻的语言不仅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作品中人物的个性,而且也扩大了英语词汇的内涵,通过对莎士比亚作品中的隐喻、转喻的认知对比研究,可以加深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理解,也能为莎士比亚作品的中文翻译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材料。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莎士比亚作品中的隐喻、转喻的识解作一探讨。 2.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转喻观 认知语言学是在反对以生成语法为首的主流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Experientialist或称体验主义)或非客观主义的经验现实主义哲学。其经验主义认知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embodied),即用来连接概念系统的结构来自于身体经验,并依据身体经验而有意义;(2)思维是想象的(imaginative),因为那些不是直接来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的结果,这种想象力也是不能脱离形体的,因为隐喻、转喻和心

理意象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3)思维具有完型特征(gestalt properties),因此不是原子的。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工具” (F.Ungerer,2001:114),在日常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隐喻的认知基础在于“相似”。这种相似性在人与宇宙万物之间建立起关联域(耿占春,1993: 5),形成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称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 而F. Ungerer 称之为“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一个我们称之为始源域( source domain )(喻体)或称“始发模型”(source model)),另一个我们称之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 )(本体) 或称目的模型(target model)。始源域与目标域形成关联之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自在的概念网络体系,包含着人。 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模型中进行的映射,即同一认知模型中的一个范畴被用来代替另一个范畴。因此,转喻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用一个范畴去激活另一个范畴,这样后者就得到了突出。 心从理学角度出发,转喻是被激活的在场的概念替代不在场的概念,在场的信息蕴涵不在场的信息。不在场的信息依靠解读者启动默认的概念结构来证明和宣告自己的在场。在场的不具有绝对的优先权,它总是与不在场的相关联。在场的和不在场的相互依存。我们认为,人类概念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网络式的相互关系是转喻得以实现的前提。(黄,2007)当概念结构中的某些概念被激活时,与它邻近的概念也有可能随即被启动,正是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人类的转喻思维得以顺利进行。Langacker (2007)精辟地总结了转喻产生的心理学动因:“代体之所以能够代替转喻目标,是因为突显、易感知的代体能提供了解转喻目标的心理通道或激活转喻目标”。换句话说,转喻是通过一个显在的心理实体跟另一个潜在的 1

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模式、分析与应用

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模式、分析与应用 杨波张辉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 (本文原载《外语研究》2008年第5期) 1.引言 作为人类主要认知识解(construal)和思维方式的隐喻和转喻常常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Jakobson(1960:370)认为,诗歌中存在着相当的融合,“相似性被附加到了邻近性上,转喻带有一点隐喻性,而隐喻带有几分转喻的色彩”。李国南(2001:161-164)也指出,人类的思维过程是极为复杂微妙的心理过程,“邻接联想”和“相似联想”可能交织在一起,同一词项可能兼而有之,例如“笔战”、“蛾眉”和“paper war”、“egghead”。所以,有人认为转喻和隐喻的相互关系就好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存于同一个语言表达形式中,或者共存于隐喻-转喻连续体中,而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国外的认知语言学家非常重视隐喻和转喻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几种相互作用模式。本文从隐喻-转喻连续体入手,然后述介几种主要的相互作用模式,并讨论这几种模式在汉语熟语研究中的应用。 2.隐喻和转喻的基本关系和连续体 2.1转喻是隐喻的基础 要研究隐喻和转喻的相互作用模式,首先有必要重申我们在前一章中提出的关于二者在人类基本认知模式中的基础性地位问题,且转喻甚至比隐喻更为基础。在Lakoff & Johnson(1999)的专著中,转喻被用来解释我们的文化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隐喻的本质,如TIME IS SPACE,因为时间和空间之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的相互联系(correlation),这种联系使得这两个存在根本区别的认知域之间系统性的映射成为可能。Grady(1997)进一步指出,很多概念隐喻都可以用经验中的相互联系来解释。还有学者认为在隐喻与转喻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共同关系,隐喻(如管道隐喻)中深深埋藏着一个或者更多的

汉英习语中隐喻和转喻及其界面的认知对比考察

汉英习语中隐喻和转喻及其界面的认知对比考察 本文所指隐喻和转喻界面即隐喻和转喻的互动。Geeraerts(2002)的棱柱形模式(The Prismatic Model)指出两者的互动有三种形式:连续发生、并行发生和交替发生。本文试图通过该模式中的三种互动形式,考察汉英对等习语隐喻义产生的认知过程及隐喻和转喻的界面问题。 标签:汉英对等习语隐喻转喻界面棱柱形模式 一、引言 习语的语义整体性、搭配固定性及语法不规则性使其成为学者竞相探讨的话题。人们大体从两个视角——传统视角及认知视角对其进行研究。早期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习语特征、分类、来源及翻译等,国外学者主要考察不可分割性、生成性、交际功能及理解过程。传统视角的习语研究虽具重要作用,但其未曾深刻探讨习语的认知过程。认知语言学指出习语可拆分性,并通过隐喻、转喻对其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在习语义产生过程中,人类两种最基本的认知方式——隐喻与转喻并非相互独立,而通常是相互作用的。 二、理论背景 (一)柱形模式 Geeraerts(2002)提出的“棱柱形模式”旨在解释熟语或习语(idioms)和复合词(compounds)的语义。首先要对“组构性”(compositionality)、“同构性”(isomorphism)以及“理据性”(motivation)进行区别。就组构性而言,可从动态及非动态两个角度进行理解。前者认为组构性是一种基于组成成分的语义派生过程(Geeraerts,2002:45);后者则强调词语整体语义与组成成分语义间的一一对应关系。Geeraerts将动态的观点仍称为组构性,将非动态的观点称为同构性。Geeraerts又提出组合性非派生性与聚合性非派生性的区别,后者是指从词语字面义到比喻义的语义扩展的透明性。从字面义到比喻义间的过渡是不透明的,无法根据字面义派生出其比喻义,其“理据影像”(image)已经丧失。这种派生性称为理据性(张辉,2008:6)。由于该模式形状像棱柱,故称其为棱柱形模式。Geeraerts假定每个习语只包含两个词汇,下图中的上下三条聚合线为理据性,前后两个三角为组合同构性。 图1:棱柱形模式 (二)三种互动形式 Geeraerts(2002:454~461)区分了3类隐喻和转喻的互动:连续发生;并行发生;交替(interchangeably)发生。连续发生指复合表达的语义到比喻义包含两个语义延伸,但本文只讨论隐喻、转喻先后发生的情况,而剔除两个转喻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