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损伤及预后

新生儿脑损伤及预后
新生儿脑损伤及预后

早产儿脑损伤常见类型

早产儿脑损伤常见类型 十月怀胎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面孕育的时间,没有满足这个时间的称之为早产。之所以宝宝要怀胎十月是因为宝宝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来在妈妈肚子里发育,发育完全的健康胎儿才能健康的降生,更好的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一旦早产很可能出现脑损伤。那么,早产儿脑损伤常见类型都有哪些? 早产儿脑损伤常见类型都有哪些 首先,新生儿的年龄。新生儿脑损伤的发生主体是新生儿。新生儿的年龄是在指出生前到1岁之间。也就是说不在这个年龄范围之内的都不是新生儿脑损伤。其次,导致新生儿脑损伤的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新生儿脑损伤,所以在怀孕期间照顾好自己及生下孩子后请照顾好孩子。 双拇指内收,手紧握拳,上肢收敛、内旋。不注意看人,不注视眼前的人脸及玩具。反应迟钝,叫名无反应,不能微笑及逗笑。头不稳定,颈不能竖立,头左右摆动。躯干硬性伸展或全身发软,有非对称性姿势。 早产儿脑损伤怎么办 如果真的检查出了早产儿的确患有脑损伤时,父母的责任就十分重大了,因为孩子今后能否治疗成功,跟家庭的因素有很大关系。父母要经常观察孩子的动向,买一些音乐碟子到家里用DVD放出来,来刺激孩子的耳部功能。 还要多牵着他行走,要多动,切勿让他整天躺着、坐着,是很不利于治疗的;还要经常与孩子进行对话,尽管你知道他听不懂,但也要触发他的语言功能,避免脑损伤给他造成视听障碍。所以,家庭中的康复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在进行家庭训练的同时,也要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并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采取医生的一些相应措施,定期服用药物;而且父母要绝对地避免过度治疗,担心这个医院不好,那个医院不好,到底都没有个很好的治疗方案,很少拖延脑损伤的治疗而造成后遗症。早产儿有可能会出现不健康的表现,脑损伤是其中一种病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早产儿都会出现这种情况,现代人的营养充足,医学发达,所以只要在妈妈肚子里是健康的,早产也不一定会让宝宝有什么不健康的情况发生,所以只要宝宝健康,爸爸妈妈也不必过于多虑。

脑损伤 (1)

脑损伤 脑损伤是由暴力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一种严重创伤,死亡率在4%—7%之间,重度脑损伤的死亡率更高达50%—60%。脑损伤可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大类,前者指脑组织与外界不相交通的损伤,通常属于闭合性脑损伤;后者指脑组织与外界相交通的损伤,有头皮颅骨开裂,并有脑脊液和(或)脑组织外溢时,属于开放性脑损作 脑损伤,暴力作用于头部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有脑震荡、脑挫伤、脑干损伤及颅内出血等。头部受击时的状态对于损伤的程度与后果关系密切. 分类 闭合性脑损伤 闭合性脑损伤按损伤程度与损伤部位不同,可分为脑震荡、脑挫裂伤和脑干损伤。 脑震荡指头部外伤后短暂的脑功能障碍,伤后昏迷短暂,一般于数分钟或30分钟内恢复清醒,伤后数日内可有轻度头痛、恶心、呕吐,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脑挫裂伤是暴力造成脑组织形态上的破损,患者昏迷时间较长;根据脑组织破损的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如四肢瘫痪、口眼歪斜和失语等;伴发颅底骨折时,易出现相应部位的颅神经损伤,如嗅神经、动眼神经和面、听神经损伤等;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有头痛和脑膜刺激征;损伤引起脑水肿、导致急性颅内压增高时患者头痛加剧,昏迷加深,甚至出现生命使体征改变,严重者也可引发脑疝形成。 脑干损伤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由外力直接引起,伤后立即出现症状,后者是由于脑疝时发生移位的脑组织压迫脑干所致,脑干损伤患者表现为伤后持续昏迷、强直、瞳孔大小多变、双眼同向凝视或眼球分离、多数脑神经麻痹和双侧锥体束征等。 开放性脑损伤 开放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与闭合性脑损伤类同,但有以下特点:原发意识障碍较轻;伤道出血,有脑组织和脑脊液外溢;颅内压增高症状较轻,脑局灶症状较重,颅内可有异物存留,易发生颅内感染;远期癫痫发生率较高。 诊断:头颅CT更能简便、快速和正确地判断伤情 处理方法 颅内血肿患者处理

新生儿脑损伤及治疗

新生儿脑损伤及治疗 什么是新生儿脑损伤 新生儿脑损伤这个名词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见到一些智力发育不全、行动异常、有视听障碍等问题的孩子,他们不少都是新生儿脑损伤患者。那么,究竟什么是新生儿脑损伤呢? 新生儿脑损伤是指出生前到1岁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包括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婴儿期危重疾病或创伤所留下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目前从临床数据显示,新生儿脑损伤常见的表示有神经发育异常、中枢性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癫痫、视听障碍等等。 经了解,新生儿脑损伤的发病率在宝宝人群中其实并不高,但它却是一个范围很广的疾病,有很多的原因都能导致新生儿脑损伤。不过随着中国现在的孕期的保健措施以及中国大多数家庭对小孩疾病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医疗设备对新生儿治疗的完善后,现在新生儿脑损伤发生率也明显有所降低。 妈妈网百科提醒广大新爸新妈们,一旦发现自家宝宝相对同龄宝宝有明显的异常行为,最好要到医院进行详细坚持,排查病因,并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新生儿脑损伤原因 患有新生儿脑损伤的宝宝,其产生的后遗症不管是对自身生存质量还是家庭和谐方面都有比较严重的影响,所以如果准爸准妈们在怀孕后能多了解一些新生儿脑损伤原因,这对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新生儿脑损伤原因是什么。 专家表示,造成新生儿脑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如早产、低体重、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核黄疸、严重感染性疾病、低血糖、脑瘫、脑发育不全、多胎,以及母亲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重度贫血或严重心肺疾患等等这些都是。不过,根据临床数据显示,常见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由于缺氧或者缺血造成脑损伤,主要是怀孕期间或者出生过程中造成的,这一类是目前新生儿脑损伤中比例最高的,大概达到60%到70%。 2、可能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造成感染,产生的新生儿的脑损伤。比如家庭有宠物狗、猫,可能接触到一些弓形虫,或者是一些肝炎病毒,这些病毒到了体内,在怀孕早期可以对胚胎形成比较大的影响,会造成脑损伤。

婴幼儿脑损伤0-36个月的康复方法

婴幼儿脑损伤0-36个月的康复方法 婴幼儿脑损伤综合征(以下简称脑损伤)是指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因素所致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已有临床异常,尚不能诊断为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以下简称脑瘫)或未明确为其他脑功能障碍者。此综合征中已有明确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的称为脑瘫。 由于近年临床认识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脑瘫的诊断都明显提前,如2004年国外一大组报告,脑瘫4个月内诊断的占77.4%,6个月内占87.0%,1岁后仅6.5% 。同年我国昆明全国小儿脑瘫专题讨论会强调脑瘫应早期诊断,虽然有代表提出生后3个月内诊断有一定难度,但一般到6个月时大多数诊断即可作出。 研究表明,脑瘫诊断早晚直接影响到对脑瘫强化训练的开始时间,而开始时间不同预后相差甚远,1岁后开始训练的脑瘫,只能减轻残疾;6个月前开始应用正确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功能训练,可使多数孩子康复到基本正常,重症也能最大限度减轻残疾,对发生脑瘫等严重疾病几率更大的高危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还可明显降低脑瘫发生率、减轻脑瘫程度。本人吸收国内外各家方法精华,通过10余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高危儿脑损伤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程序,现介绍如下: 一.按发育规律进行功能训练 1. 0-3个月 (1)视、听、触信息刺激:从出生后就开始觉醒时用语言、玩具、图卡、音乐等进行视、听刺激。用亲切的目光注视、一直伴有语言的交流及用图卡、实物等提高认知能力也应贯彻在以后。注视红球不好的,每天多次用红光手电引导注视(注意需要眼科处理情况的早期发现)。听反应差的加强声音刺激(注意需要耳科处理情况的早期发现)。触觉刺激主要采用抚触、捏脊、婴儿体操等。视、听、触信息刺激不仅是提高智能、建立良好情绪的重要方法,也是运动功能训练的基础。 (2)前庭功能训练:可采悬吊被单内左右側翻、荡悠,举高高,摇篮/摇床,转椅,充气大球训练[4]等。这个月龄充气大球训练可进行俯卧及仰卧球上的颠、滚。孩子俯卧球上,操持者扶压双大腿,亦可有助手协助扶持双臂。颠弹大球同时和孩子亲切交流,待孩子放松后,上下、左右、顺时针、逆时针滚动大球3-5分钟,再翻成仰卧同法进行。俯卧/仰卧球上的颠、转,不仅可向前庭系统输入水平头正位各方向转动的信息,也促进头部控制及躯干抗重力伸展。 (3)身体翻转及头部控制:扶持双腿/双臂由仰卧翻到側卧,用语言、玩具引导孩子翻成俯卧,左右交替;翻成俯卧后引导肘支撑及头部控制。头部控制训练还可采拉坐及抱立位等。 (4)手握物:扶持双手中线相碰,将小物放在手中促手握、放。 我国感觉统合失调小儿比例较高,如有报告1622名学龄儿童感觉统合严重失调占12.94%。脑损伤、脑瘫感觉统合失调的比例就更高。感觉统合训练多与游戏相结合,不仅正常孩子愿意接受,更是需要长期训练脑损伤、脑瘫孩子的理想途径。欣喜游戏可以激发孩子放松地参加反复进行的训练。近年美国出版的脑瘫专著已将感觉统合治疗(Sensory integrative therapy)列为脑瘫主要治疗项目之一[。 感觉统合失调是多因素促成,婴儿发育早期各种感觉信息输入不够是主要因素之一。在科学育婴中,目前我国对视、听、触及本体觉的信息刺激已比较重视,前庭觉信息的输入还不够,因此在育婴中应加强前庭信息的输入。前庭系统由内耳的两个前庭感受器、脑干、小脑、前庭神经核组成,和大脑也密切相关。内耳的两个前庭感受器是重力感受器和运动感受器。当头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重力感受器中的小碳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 松原市中心医院儿科孔宪萍 目录 1 新生儿出生前后的血糖变化 2新生儿低血糖的定义及分类 3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 4低血糖性脑损伤的机制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 5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影像学表现 6低血糖脑损伤的预防 低血糖是新生儿疾病中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国外资料显示,正常足月儿低血糖发生率为1%=5%,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低血糖发生率为15%-25%。国内研究显示,低血糖发生率在早产儿中为17.49%,低出生体重儿中为27.08%,小于胎龄儿为22.22%。大部分健康新生儿早期出现暂时性低血糖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而持续或反复发生低血糖却有可能导致神经细胞死亡,遗留认知障碍、视觉障碍、枕叶癫痫、脑瘫等后遗症。目前准确的低血糖定义及临床开始干预的血糖值3争议,新生儿低血糖出现脑损伤的血糖阈值和损伤机制仍不清楚,所以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还缺乏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有时很容易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混淆。现将国

内外有关新生儿低血糖以及低血糖脑损伤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新生儿出生前后血糖的变化 胎儿在宫内时血糖完全来源于母体,血糖浓度为母体血糖的70%-80%。在切断脐带的几分钟内激素水平发生了极大变化,胰高血糖素和儿茶酚胺类物质迅速提高3-5倍,使糖原分解,高生长激素和皮质醇激活糖原异生,而胰岛素则呈现低分泌状态。出生后30-90分钟后婴儿血糖很快下降并稳定在2.2-5.6mmol/L。此时,新生儿需要通过喂养以及体内的糖原异生、糖原分解、生酮作用维持血糖。由于出生过程的影响,出生后体温较低,基础代谢增高,能量消耗增多,而此时多数孕母乳汁分泌少,缺乏哺乳经验,不能及时满足新生儿生理需要,同时新生儿肝糖原储存不足,肝糖原分解分解及糖原异生能力低下,更关键的是新生儿体内各种激素水平急剧变化,导致生后2-4小时约有8%的新生儿最终发展成为低血糖,并且需要进行干预。 2 新生儿低血糖的定义及分类 目前新生儿血糖正常范围仍无统一标准,主要因为体内血糖与脑血流量、脑内葡萄糖利用率、脑内其他作用底物的吸收和代谢等多种因素有关。有研究对正常足月儿(多为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血糖水平进行Meta分析,报道了新生儿生后72小时的血糖水平,提示由于不同时间段内新生儿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Neonatal hypoglycemic brain injury)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毛健 葡萄糖是人体代谢的最基本物质,是成熟脑正常代谢时唯一的供能物质。脑组织的合理葡萄糖供给依赖于脑的正常灌注和血流调节,尽管发育中脑组织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利用乳酸、酮体及某些氨基酸作为代谢的底物供能,但葡萄糖仍然是脑供能最主要的物质。严重持续的血糖降低或葡萄糖的转运障碍导致脑内葡萄糖严重缺乏,进而出现能量代谢与细胞功能障碍,特定脑区神经细胞水肿坏死。血糖降低引起的临床症状往往是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故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症状常不能与症状性低血糖截然分开,严重的低血糖脑损伤常导致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 一、低血糖的定义 精确的新生儿低血糖定义一直困惑着每一位新生儿医生。尽管Kou等翻阅了36本儿科教科书和征询了178位儿科专家,仍没有得<到一致的答案,低血糖的定义范围从<1mmol/L到<4mmol/L都有。1937年Hartmann 和Jaudon 对286例新生儿和婴儿症状性低血糖进行了研究后提出,血糖在2.22-2.78mmol/L为轻度低血糖,1.11-2.22mmol/L为中度低血糖,而<1.11mmol/L为重度低血糖。他们定义低血糖的立足点是血糖数值必须是持续地偏离生化数值。这似乎与我们现在对低血糖的处理的原则相近,即血糖的定义应考虑到胎龄、多器官的并发症、神经生理变化及临床症状学。 Srinivasan等报道,足月健康新生儿生后2h内血浆葡萄糖降至50-60mg/dl(3.05mmol/L),3~72h升至70mg/dl(3.88mmol/L),3d后可超过80mg./dl(4.44mmol/L),低于其第五百分位的统计学低血糖数值为,0-3h, <35mg/dl(mmol/L);3-24h, <40mg/dl (2.22mmol/L);>24h, <45mmol/dl(2.5mmol/L)。Lubchenco和Bard 报道,足月适于胎龄儿统计学的低血糖数值为54mg/dl(3.0mmol/L),而早产儿为48mmol/L(2.6mmol/L),小于胎龄儿则为44mg/dl (2.4mmol/L)。 实际上,低血糖的定义不应只考虑到生化数值的偏离,还应考虑到低血糖对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Lucas等报道661例早产儿的神经病学预后,血糖低于2.6mmol/L 433例,其中生后不同的天数内反复低血糖(<2.6mmol/L) 104例,18个月时表现有明显的发育障碍,低血糖超过5次以上者,脑瘫的发生危险增加3.5倍。尽管这一研究尚缺乏一定的严密性,可能存在一些其他的混杂因素,但至少可以说明,面对低血糖的严重的不良预后,我们不能根据临床的症状为依据去定义低血糖的生化数值和治疗起点。故目前,血糖低于(血浆) 2.5mmol/L(45mg/dl)应视为低血糖,应密切监护并予以干预治疗。 二、低血糖的病理生理变与脑损伤机制 (一)、低血糖神经生化变化 1. 供能物质的转变与能量产生围生期正常的脑发育需要足够的代谢底物。生理状态下葡萄糖是最基本的供能物质,但在饥饿时酮体可能部分替代葡萄糖维持脑的能量代谢,此外在葡萄糖明显缺乏时,其他有机酸如,乳酸、丙酮酸、氨基酸及脂肪酸等可进入脑内参与供能。血循环中的这些物质进入脑内需特殊的转运载体。葡萄糖转运需要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 protein),即GLUT1, 血脑屏障中的GLUT-1含量与发育成熟度密切相关。酮体、乳酸及丙酮酸载体为单羧酸转运蛋白(momocarboxylate transport protein, MCT-1),即MCT1。代谢底物进入脑内的浓度取决于转运蛋白系统的能力和循环中代谢底物的水平。在新生儿早期,乳酸被转运至脑内的水平相当于或甚至超过其他代谢物质。对新生狗的研究表明,在严重低血糖时乳酸已成为主要的供能物质,占能量供给总量的50%以上,而酮体之一的β-羟基丁酸仅占2%。低血糖时肝脏酮体产生并没有明显增加,反而有衰竭的表现,可见低血糖时的供能的转变中乳酸承担重要角色。 低血糖发生早期脑血流即开始明显增加,在新生儿,血糖低于30mg/dl时,脑血流增加200%,通过增加脑血流,使脑组织葡萄糖转运效率增加。对新生狗的低血糖时脑组织糖的利用研究表明(血糖降低到1.0mmol/L),16个脑区域中11个葡萄糖利用无明显变化,仅枕叶白质和小脑降低30%-45%。葡萄糖的代谢率降低50%,而脑组织氧的代谢率却无明显变化,乳酸的代谢率增加了10倍,ATP及磷酸肌酸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在正常水平。综上,新生儿对抗低血糖脑损伤的主要反映是增加脑血流提高脑葡萄糖的摄取,改变代谢底物维持功能,降低葡萄糖的利用需求,从而达到脑能量代谢的需求。 2. 继发于低血糖的重要代谢改变低血糖脑损伤时代谢改变并非仅仅是能量供给的转变和能量代谢的衰竭,脑内氨基酸水平下降,产氨(NH3)增加,但是大量的兴奋性氨基酸急剧的增加特别是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盐,游离脂肪酸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谷胱苷肽水平下降,而氧化应激增强,产生了大量的活性氧。可见这可能是低血糖脑损伤的重要生化基础。 (二)、低血糖时神经生理变化 低血糖时脑血流增加,增加脑组织葡萄糖的摄取。但持续严重的低血糖时不但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多脏器功能都将受损,特别是发生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进而可发生脑缺氧缺血性损伤。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和脑功能改变与血糖水平的关系。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随血糖水平的持续逐渐降低,将表现出焦虑、反应迟钝直至昏迷,而这时已接近能量衰竭阈值,脑电图表现出等电位,这通常预示着神经元的坏死,这时血糖低于1 mmol/L(0.12~1.36mmol/L)。低血糖的表现于EEG关系见表14-5-1。 表14-5-1 低血糖分期与EEG改变 低血糖表现EEG血糖水平(mmol/L) 正常 焦虑(交感神经兴奋) 正常 波幅增加,频率下降(θ,δ波出 现) >3.5 2-3.5

浅谈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干预

浅谈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干预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治和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治的78例新生儿脑损伤患儿的早期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诊断结果显示,新生儿脑损伤患儿主要表现为中枢性协调障碍(CCD)、发育落后、智力低下、脑性瘫痪、CP+MR、CP+EP症状,接受干预措施后,患者相关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77.27%、100%、62.50%、75.00%、60.00%。0~1岁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41/46),1~2岁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88%(23/32)。0~1岁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1~2岁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脑损伤患儿进行早期诊断,早接受积极治疗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得到改善,促进患儿康复。 标签: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治疗;干预 新生儿脑损伤为儿科临床治疗中常见病症,疾病发生原因主要为新生儿在胎儿期和分娩期受相关危险因素影响导致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脑组织遭受损伤[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育落后、智力低下、感觉异常、癫痫等。新生儿的各种生理机能还处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早期诊断和尽早进行积极治疗,可促进患儿脑损伤症状改善。本次研究主要对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治及干预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治的78例新生儿脑损伤患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男45例,女33例;年龄0~24个月,平均(6.7±2.8)个月。78例患儿均符合以下几点诊断标准:肌张力存在变化情况;中枢运动功能存在障碍;姿势存在异常,临床表现具体为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下降、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癫痫等症状[2]。所有患儿均是在家属知情且自愿的情况下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存在病理性黄疸、重症感染、颅内出血、脑组织缺氧缺血等严重性病症的新生儿首先积极进行临床对症治疗。医护人员对患儿各项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并进行详细记录。患儿要接受家庭监测,医护人员将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表现以文字或口头的形式告知家长,并指导和嘱咐患儿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观察和监测,并将患儿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进行记录。新生儿满月后行门诊高危筛查。所有患儿均接受系统性的临床治疗,以Bobath治疗为主,配合智力开发、水疗、推拿按摩、运动功能训练等康复训练。在治疗期间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适当给予其高压氧治疗,提高患儿脑组织氧含量。78例患儿均接受

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脑损伤

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脑损伤 石 晶 母得志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 宫内感染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病毒、细菌和原虫可感染子宫腔并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炎症反应是宫内感染致新生儿脑损伤的重要致病因素,不同孕期宫内感染导致不同类型脑损害。临床医师应重视孕期宫内感染的预防,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临床和基础研究,探索宫内感染致新生儿脑损伤的有效干预措施。 关键词: 宫内感染; 脑损伤; 新生儿 Intrauterine infection and neonatal brain damage SHI Jing, MU Dezhi (Clinical Centeral of Pediatrics, 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Sichuan, China) Abstract: Intrauterine infection 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neonatal brain damage and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Viruses, bacteria, and protozoa can cause intrauterine infection which results in neonatal brain damag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s an important pathogenic factor for neonatal brain damage caused by intrauterine infection. Intrauterine infec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pregnancy might cause different types of brain damage in neonates. Clinicia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evention of intrauterine infection during pregnancy.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linical and basic research to explore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for neonatal brain damage caused by intrauterine infection. Key words: intrauterine infection; brain damage; newborn 新生儿脑损伤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出生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病理性损害。严重脑损伤可导致脑瘫、精神发育迟滞、听力和视听损害及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1]。研究显示,胎儿期间一些不良因素的暴露,特别是胎儿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脑损伤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密切相关[2]。 1 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脑损伤的证据 宫内感染是病原微生物进入羊膜腔引起羊水、胎盘、羊膜、绒毛膜、脐带或胎儿的感染[3]。早在20世纪50年代,Eastman等[4]发现宫内感染是导致脑瘫的重要危险因素;1973年Leviton等[5]首次报道了宫内感染细菌内毒素对围生期新生儿脑白质髓鞘化的不良影响;2000年Wu等[6]meta分析显示,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早产儿及足月儿脑瘫密切相关;近年来,一些研究提示宫内感染与精神分裂、自闭症等脑功能障碍密切相关[7]。动物实验研究证实宫内感染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通过孕期实验动物鼻腔内注入病毒、静脉注射Poly I:C、子宫或腹腔内注入脂多糖、子宫内注入大肠埃希菌等构建宫内感染动物模型研究显示,宫内感染可导致新生动物海马、皮质发育不良、脑白质及脑皮质损害,并可导致远期的运动及神经行为缺陷[8]。 2 宫内感染病原体与感染途径 宫内感染通常是多种病原体感染所致,包括病毒、原虫及细菌。宫内感染可发生于妊娠各个时期,感染途径包括:①通过母亲产道上行感染是最常见的宫内感染途径,特别是在孕妇发生胎膜早破时,定植于母亲产道内的病原微生物,如B组链球菌、G?肠杆菌、肠球菌、解脲支原体及病毒可以经阴道上行污染羊水感染胎儿。②血源性感染。母亲感染病原微生物通过血流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大多数病毒感染通过此途径感染胎儿;少部分细菌,如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可通过血源性途径导致胎儿感染。与脑损伤密切相关的嗜神经病毒主要包括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CMV)及单纯疱疹病毒等,胎儿期病毒感染可导致小头畸形、惊厥、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感应性耳聋及视力障碍等。目前认为导致脑瘫最常见的病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5.09.002·专家笔谈·

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进展

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进展 新生儿脑损伤威胁到患儿的生存,影响其以后的行为能力。当前,对于新生儿的颅脑诊断有了新的突破,采用颅脑CT诊断将新生儿的诊断表现进行研究,并以此来提升对新生儿脑损伤诊断正确率。本文从最基本的临床表象来对新生儿的临床诊断进行论述。从而达到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认识,为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相应的研究依据。 标签:新生儿;脑损伤;诊断进展新生儿脑损伤最为常见的是窒息脑损伤,由于窒息脑损伤非常容易造成新生儿出现脑瘫、智力低下、癫痫以及精神行为出现问题[1]。近年来,CT技术、MRI技术不断发展,使得在对新生儿的脑损伤诊断上有了新的突破,尤其在窒息致使患儿脑损伤,从CT表现来看缺氧性窒息脑损伤需要早期诊断,可以为新生儿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为后期治疗提供保障。本文主要针对新生儿的脑损伤诊断过程中的相关临床表现以及判断标准进行论述,为提升新生儿的脑损伤临床诊断提供保障。 1新生儿正常表现以及大脑成型 新生儿的硬膜窦高密度影,表现为边缘锐利、密度较均匀。这种表现象征在新生儿分娩足月和早产儿之间未见差异,患儿脑颅内没有钙化点。脑组织的密度表现为:蛋白质密度偏低,但是遍布范围较大。患儿的脑中枢髓鞘的形成开始于胎儿5个月,足月新生儿的小脑和脑干以及髓鞘部分基底节区形成。新生儿的额、枕、顶、颞等形成开始于新生儿出生6个月之后,足月的新生儿的皮下组织的蛋白质密度较之成人含量较低,但是此时的含量差异却不明显。新生儿脑组织的水分含量较多,而且与胎龄成反比关系,但是小儿脑内含有的蛋白质随着髓鞘的成熟,蛋白质水分下降,而脂质开始增多,新生儿的脑白质CT值为3~38.8Hu。CT表现下,灰白质的分界清楚,各个核团之间不分明,脑回和脑沟显示不清楚,患儿各个脑室之间均有显示,且表现边缘锐利,四脑室宽大清楚,三脑室则表现为线性状,大脑半球紧贴颅壁,证明胎儿和新生儿的大脑发育较之小脑和脑干优先[2]。 2 新生儿脑损伤发病特点 新生儿脑损伤具有成熟依赖性的特点。随着早产儿和低体重产儿的脑室动脉、侧支循环增加与否和胎儿的胎龄和体重增加多少有关。随着周围动脉长穿支、侧支循环不断成熟、增多使得供应皮层下动脉短穿支到出生之后才成熟。低体重产儿和早产儿在脑室周围和脑室的室管膜下以及小脑软膜下的外颗粒由于出现残留而发生基质,极易导致因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脑室周围的静脉系统则迂曲分布,血流速度缓慢,如果出现缺氧或者血压下降,血流方向改变就很容易形成血液瘀滞,此时毛细血管的床压力不断增加,而造成出血现象[3]。 3窒息类脑损伤表现

婴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

婴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 婴儿脑损伤(brain injury)是指出生前到1岁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包括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及婴儿期危重疾病或创伤所留下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表现有行为神经发育异常、中枢性运动 障碍、智力低下、癫痫、视听障碍等。出生低体重是脑损伤的重要因素[1],脑瘫中约30%~40%是出生低体重儿[2,3]。国外报告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g的早产未成熟儿和足月小样儿13.7%~25.1%有残疾,若体重低于1500g则残疾发生率可高达60%~70%[2]。1996年JAMA 杂志报告,体重小于3.5磅(约1500g)发生脑瘫和智力发育迟缓的可能性分别比正常出生体重儿高约60~75倍和8~14倍。先天性感染是造成出生低体重因素之一,出生体重小于2500g 的新生儿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IgM、IgG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出生组,且体重愈低感染率愈高[4];低体重新生儿抗弓形虫抗体IgM、IgG阳性率20%,而正常出生体重组仅2.5%[5]。宫内窘迫及出生时窒息是出生时脑损伤的重要原因,美国统计7.5万脑瘫中,20%由窒息及产伤引起[2];北京1992年统计830例脑瘫,窒息所致占38%[3];我国对窒息儿随访观察到,出生12~14天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小于35分的78.6%,预后不良[6]。先天性感染也是促成窒息的因素,如出生时窒息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为14.3%,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的1.5%[7]。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低血糖昏迷、新生儿重症感染等均是造成新生儿脑伤的重要因素。婴儿期危重疾病或创伤亦可造成脑损伤。 脑损伤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行为神经发育状况及神经系统检查。应用我国新生儿行为神经协作组推出的20项测定法[6]可早期发现新生儿脑损伤。Doman等推出的运动、语言、动手能力、视、听、皮肤感觉发育量表[8],是简便、有效的婴幼儿脑损伤的检测方法[9]。近年研究证实,新生儿视觉[10~13]、听觉[14]、体感[15]、诱发电位检查有助于脑损伤的早期诊断,特别是间隔一段时间后的重复检查,较持续的异常结果是脑损伤的有力证据。颅脑MRI、CT检查是脑损伤、脑发育不全的形态学佐证,尽管新生儿期形态学脑损伤程度与以后出现的功能障碍不一定平行,但大量资料证实脑发育不全及脑瘫多有颅脑MRI、CT异常。 康复医学近年发展较快,国内外大量资料证实,早期进行多方位适量的信息刺激及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可使大部分脑损伤儿恢复到基本正常,如果错过了脑潜能最大、脑可塑性最强的婴儿早期及脑损伤后的康复初期,则较难达到回归到正常儿童行列的理想目标。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因脑损伤所致的残疾,结合我们实践体会,将目前对婴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有效方法介绍如下。

探讨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干预

探讨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干预 发表时间:2016-02-26T14:06:36.34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8期作者:胡晓萍 [导读] 鸡东县妇幼保健院158200 新生儿脑损伤早期提供诊断和干预治疗能够对患儿的症状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对患儿的康复提供了促进效果。 鸡东县妇幼保健院1582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干预。方法:选择在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78例新生儿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提供干预评价分析。结果:全部患儿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症状都有了显著改善,临床中中枢性协调障碍(CCD)、发育落后、智力低下、脑性瘫痪、CP+MR、CP+EP等有效率为90.91%、77.27%、100%、62.50%、75.00%、60.00%。0到1岁的治疗有效率是89.13%,1到2岁的治疗有效率是71.88%,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新生儿脑损伤早期提供诊断和干预治疗能够对患儿的症状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对患儿的康复提供了促进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治疗;干预 新生儿脑损伤是临床儿科比较多见的疾病,该疾病是新生儿在胎儿和分娩期因为相关危险因素而损失了脑组织 [1]。出生后,患儿表现出智力低下、感觉异常、癫痫等疾病。新生儿的各类生理机能还在发育状态,并不成熟,早期诊断以及积极的治疗能够让患儿的脑损伤症状得到改善。此次我院对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和干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我院的78例新生儿脑损伤患儿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男婴45例,女婴33例,年龄0至24个月,平均(6.7±2.8)个月。78例患儿均符合以下几点诊断标准:肌张力存在变化情况;中枢运动功能存在障碍;姿势存在异常,临床表现具体为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下降、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癫痫等症状[2]。全部患儿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 1.2 方法 如果患儿有病理性黄疸、重症感染、颅内出血、脑组织缺氧缺血等疾病,应该现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护理人员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进行监测,记录。告知患儿家属,患儿的病情,让患儿家属对患儿的异常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新生儿满月后行门诊高危筛查。所有患儿均接受系统性的临床治疗,以Bobath治疗为主,配合智力开发、水疗、推拿按摩、运动功能训练等康复训练。在治疗期间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适当给予其高压氧治疗,提高患儿脑组织氧含量。78例患儿均接受相应治疗1个疗程以上,20 d为一疗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诊断结果显示,新生儿脑损伤患儿主要表现为中枢性协调障碍(CCD)、发育落后、智力低下、脑性瘫痪、CP+MR、CP+EP 症状,接受干预措施后,患者相关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77.27%、100%、62.50%、75.00%、60.00%。0~1岁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41/46),1~2岁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88%(23/32)。0~1岁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1~2岁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于胎儿阶段因为各类因素而出现了脑损伤情况,就会在出生后,有智力低下、癫痫、脑瘫等严重症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脑损伤是新生儿残疾的主要原因。 新生儿因为神经系统在发育状态,其功能充足和代偿能力很强,这个阶段对患儿提供诊断和治疗,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因为新生儿出现脑损伤疾病后的症状不典型不明显,所以很容易误诊和漏诊[3]。诊断的时候,对新生儿脑损伤患儿提供治疗和干预,降低损失后遗症影响,非常重要,需要在其功能组织和大脑代偿能力强的时候进行,才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临床中为患者提供脑损伤诊断的时候,主要是使用颅内超声影像筛查,对新生儿的行为和神经进行测定等方式。新生儿脑损伤的分布比较分散,监测和诊断的难度非常大,所以,患儿接受诊断的时候,医护人员要对患儿提供健康教育宣教,对疑似病例进行筛查,尽早的发现患儿的病症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让他们对新生儿的表现进行观察,可以有助于及时的发现病情。如果新生儿有相关病症表现存在,应该要送至医院接受系统和专业的检查,根据诊断结果来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及时尽早的治疗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前提,能够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4-8]。 此次研究说明,患儿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其临床症状有了很大的改善,患儿接受早期护理的时间越早,那么获得的治疗效果就越理想,其病症改善情况就越好。 总而言之,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诊断难度比较大,需要多留意和观察,而早期诊断对于积极的治疗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健康教育,提供早期诊断治疗和干预,对新生儿脑损伤患儿提供可靠的病情改善,提升其生存质量,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英.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0):32-33. [2]马菲,.不同检测指标在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3):39-42. [3]高传举.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6):65-66. [4] Nagy Z,Lindstrom K,W esterberg H,et al.Diffusion tensorim aging on teenagers,born at term with moderate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J].Pediatric Cardiology,2013,9(26):506-507. [5]夏玉芳.早产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8(31):30-31. [6]李春亮.连续腰椎穿刺治疗超低出生体重儿重度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18例[J].中国医药导刊,2013,11(S1):37-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