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网络技术支撑研究
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开启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新篇章

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开启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新篇章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建立及其对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深远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化转型已成为图书馆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启动,不仅标志着图书馆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本文将从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概念、特点、建设进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其对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推动作用,并探讨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通过对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深入研究,旨在为图书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概述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是中国图书馆事业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它标志着我国图书馆从传统的服务模式向智慧化、数字化、网络化服务模式的历史性转变。
该体系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图书馆资源、服务、管理和空间的智慧化,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建设,旨在构建一个覆盖全国的、互联互通的、高效便捷的图书馆服务网络。
在这个体系中,各级各类图书馆通过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实现资源的共享、服务的协同和管理的创新。
该体系还注重发挥图书馆在文化传承、知识创新、社会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图书馆事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
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建设,不仅是对图书馆自身的一次深刻变革,更是对全社会信息获取、知识传播、文化传承方式的一次重大创新。
它将为广大读者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阅读生活,为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智慧图书馆转型的关键要素在迈向智慧图书馆的新征程中,几个关键要素尤为突出,它们共同构成了智慧图书馆转型的核心力量。
首先是技术创新。
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正在深度改变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和服务方式。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能够实现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推荐、空间的智能布局和优化等,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的...

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及设计摘要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快速获取显得越来越重要。
而作为办学三大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承担着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重任,主要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并保证能为终端客户快速查询目标信息。
为了更好的发挥图书馆的功能,有必要建立起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全自动化图书馆管理系统。
本文根据广东院校多校区的情况,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组织需求, 业务流程,数据流程的全面详细分析,建立起系统的逻辑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借助适当的理论和技术,设计了系统数据库的概念结构和逻辑结构。
开发过程综合运用了“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瀑布模型”的过程建模,结构化系统,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相结合的开发方法。
昀终建立起管理系统的物理模型。
在 Windows NT 网络操作系统环境中,选用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作为数据管理系统,以 PowerBuilder 8.0 作为系统开发工具进行程序设计,该物理模型昀终得以实现。
该管理系统还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操作方便快捷、维护简单、通用性强等特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关系数据库,PowerBuilder AbstractInformation is becoming important i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quickly gettinginformation is also becoming important. As the one of the three stanchions ofuniversity,university library,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servicing teaching and scientificresearch,affords lots of information to users and has to make sure to give users whatthey want quickly. So for making bigger contribution to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as to be builded base on thecomputer technology,information technology,network technologyMost of the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have more than one campus.According to the fact,the 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tried tobe builded to solve the problem.First,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library,the requestof it,the flow of its businesses,the flow of the datas and build the logicmodle.Second,the concept structure and logic structure of the data-base is designedthrough the theory and the technology..The “TOP-DOW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Waterfall Model,structure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SSA&D),Prototyping andlifecircle approach(LCA) are adopt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system building.Thephysic model is finally buildedThis paper tells how to use the Windows NT network,Microsoft SQL Sverver2000 as the data management system,and PowerBuilder 8.0 as the tool to design.The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old in the paper has powerful function,friendly interface and flexibility. The 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friendly,simple and conventientKeyword: University library,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data-base,Powerbuilder 目录第1章绪论1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11.2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2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简介..41.3.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发展.4 1.3.2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及应用.5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5第2章管理系统的理论技术基础72.1 硬件开发技术..72.1.1 计算机体系结构及网络技术.72.1.2 MFC ODBC数据库开发技术.82.1.3 条形码技术..82.2 开发平台及工具.92.2.1 系统开发平台.92.2.2 系统开发工具.92.3 软件开发基础102.3.1 系统开发流程简介102.3.2 系统开发策略的介绍..112.3.3 系统建模.122.3.4 系统的开发方法.132.4 智能Agent技术.17第3章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调研及分析20 3.1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调研203.1.1图书馆的调研203.1.2 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223.2 图书馆的组织分析243.2.1 图书馆的组织结构243.2.2 图书馆部门职能分析..25 3.2.3 图书馆业务流程分析..28 3.2.4 图书馆数据流程分析..303.2.5 数字字典的分析.313.3 本章小结.32第4章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334.1 数据库系统的介绍.334.1.1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组成.334.1.2 数据库的发展历程334.1.3 数据模型.354.2 数据库的设计.364.2.1 数据库设计流程概述..364.2.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374.2.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38第5章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实现425.1 系统设计概述425.2 系统功能模块化设计435.3 系统实现..485.4 系统的运行环境及其维护工作..565.4.1 系统的运行环境简介..575.4.2 系统的维护工作.57总结与展望58参考文献.60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3致谢.64 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及设计第1章绪论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全信息化时代。
构建网络时代的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

用信息 , 它所 承载的对人们 平等关心 、 关 切的人文 理念在 图
书馆的智慧服务 中永远传承 。
转化为人格 、 气质 、 修养, 潜移 默化 之中提升馆员的 内在 文化
者, 又是知识 的组织加 工者 。图书馆 员不仅为用户提供 经过 筛选 、 加 工的资 源 , 还要从相应 专业知识 角度对信 息资源进
智 慧服务精神 。 让 图书馆一贯奉行的 向所有社会成员平等提 供 信息知识 和资源服务的理念在网络化 、 数字化的支持下成
为现实。“ 以用 户需求为 中心” 的价值定位成为信息服务中的 主流理念 , 推动社会 每一位 成员都 平等 、 自由地取得知识 、 利
在《 图书馆 学五定律》 中明确 提 出图书馆的核心 宗 旨是 智慧 服务 。开发人 的智慧 、 陶冶情操 、 启迪心灵 , 努力满 足人们 1 3
1 . 2 智 慧 馆 员的 多元 化 知 识 结 构
识 源为基础 , 提供 给需求用 户的智能化结 构信息 , 其模 式如
图 1 所 示
为 适 应 智 慧 服 务 的现 实 , 图 书 馆 员 的 知 识 结 构 要 顺 应 时
0
图书馆学刊
2 0 ] 4 年第 2 期
TUSHUGUANXUEKAN N0. 2. 2 O1 4
宜 地调 整 、 扩展 和更新 , 培养优质 、 合理 、 现代 化的复合型人 才。以实际工作为导 向, 注重各学科基础层面知识 的学习 , 以 图书情报学 的专 门性 、 业务性知识 为基础 , 拓展社会科 学 、 自
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探讨

148作者简介:黄美珍(1975— ),女,汉族,广西桂平人。
主要研究方向:阅读推广。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能够满足全社会的文化需求,促进社会的进步。
为了提高全社会的国民素质,国家对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高度重视,目前现阶段我国文化服务主要侧重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公共文化产品上,但大部分服务理念与模式同现在的社会发展需求不同步。
随着各地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设立,尤其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2016年,文化部等部门下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当下对总分馆建设工作予以推进,是有效对公共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的重要举措。
一、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1)具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
图书馆是一种社会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对于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当代互联网发展,信息层出不穷。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去获得信息。
但这样获取的信息方式相对杂乱,获得的知识比较片面。
同时网络上错误的信息对人们思想会产生一定的误导。
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公共图书馆在社会文化进步方面扮演的重要的角色。
所有的公民都可以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信息、增长见识,促进民族素质的提升,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读书能够提高个人修养,公共图书馆的建立,能够促进社会文化的提高。
(2)促进社会的和谐。
公共图书馆在社区内能够提供安全温馨的读书空间。
如可帮助社会相关弱势群体可在社会生活中参与,减少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排斥。
而就读者而言,也不受年龄,性别,国籍的制约,均可对图书馆平等应用[1]。
图书馆的公共性决定了它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水平。
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图书馆的设置不全。
图书馆的设置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如人口密集度、聚集地情况等因素来对规模和数量确定[2-3]。
各地方级文化行政部门应该给予充分的指导,共同协调推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情境建构研究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情境建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化,图书馆作为知识的集散地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其服务模式和功能定位也在逐步演变。
特别是在数字化、网络化的背景下,智慧图书馆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
智慧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对图书馆资源、服务和管理的智能化。
仅仅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并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知识服务需求,智慧图书馆需要向更深层次的服务延伸情境进行建构,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知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旨在探讨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情境建构的相关问题。
文章对智慧图书馆的内涵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智慧图书馆在知识服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文章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当前智慧图书馆在知识服务延伸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情境建构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包括情境感知、情境建模、情境推理和情境应用等关键环节。
文章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情境建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延伸情境建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智慧图书馆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知识服务延伸,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知识服务体验。
也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和参与,共同推动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发展和创新。
二、文献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图书馆已逐渐从传统的文献收藏和借阅服务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变。
智慧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发展的最新形态,其建设与应用已成为国内外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
知识服务作为智慧图书馆的核心功能之一,旨在通过智能化技术,提供更为精准、个性化和高效的知识服务,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在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研究领域,已有大量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技术支撑部门的人员配置思考——以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为例

馆 必 须 引进 高 素 质 的 信 息人 才 ,并 有 针 对
表 1 图 书 馆 技 术 支 撑 部 门 与 人 员 配 置 情 况 表
( 馆 、地 市馆 ) 省
部 门人 计算机 成立时 间
单位 部 门 数 专业 ( 月) 年 ( ) ( ) 人 人
事 业 单 位 互 联 的 网络 体 系 ,基 本 解 决 了文 献 资 源 共 建
共 享 、文献 互 阅互询 、馆 际互借 、文献 传递 ……同
时 ,浙 江 省 图 书 馆还 逐 步 建 立 了 以省 图 书 馆 为首 ,1 1 个 地 市 馆 为 成 员 馆 ,超 星 、维 普 、万 方 等 有 关 公 司为 技 术 支 撑 的 浙 江 网络 图 书 馆 。提 供 包 括 图 书 、报 刊 、 音 视 频 等 资 源 在 内的在 线 咨 询 、信 息 资讯 、知 识 导 航
LI 8RARY THEO RY ND A PRAC CE TI
嘉 兴 图 书 馆 外 ,其 它 地 区 图 书 馆 计 算 机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所 占 比例 较 低 。这 可 能 是 由 于 专 业 人 员 进 入 图 书
湖州图书馆 信息技术部 电子阅览部 3 5
自20 年起 ,浙江省公共 图书馆 开始 借助共 享 02
工 程 资 金 及 网络 逐 步 建 立 了馆 内 自动 化 系 统 、V N专 P
网等 ,初 步 实 现 了 全 省 图 书馆 、乡 村 图 书 室 、机 关 、
1 1
()省图 、杭 图、湖图已经将传统 的计算机部分 1
解 为 多 个 部 门 ,人 员 编 制 也 相 对 较 多 ,而 且 分 工 合
211042066_数智驱动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41Internet Technology互联网+技术一、引言数智驱动,即数据智能驱动,数智驱动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在便于对数据资源的利用,通过对各类数据资源进行分析,以实现改善产品质量、基础设施和创新盈利方式模式的目的。
数智驱动与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需求有着高度一致性,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可以充分借助数智技术的力量来保证创新效果和质量。
二、数智驱动简介数智驱动包括数据驱动和智能驱动两部分内容:(一)数据驱动何为数据驱动,从理论层面来解释,其指的是借助互联网或者其他技术手段来采集海量数据,再将采集到的海量数据组织成信息,再对信息做出整合与提炼,进而通过训练和拟合构建起决策模型。
数据驱动,简而言之,便是以数据为中心来做出决策与行动。
数据驱动由浅入深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监测、分析、挖掘和使能,具体如下图所示:图1:数据驱动层次(二)智能驱动智能驱动是指构建基于自学习、自优化认知模型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和智能运行体系,以人工智能赋能各项活动按需自主开展。
三、智慧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征(一)智能网络在高校图书馆创新和改革工作当中,应用智能网络主要体现为构建智能网络体系。
以智能网络体系为助力可以对图书馆所处环境以及所面临的要素威胁进行精准有效的检测,同时也可实时监控网络环境,实现智能防护,同时尽早做好防御准备,以提高网络安全系数。
(二)机器人在智慧型图书馆当中,机器人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数智驱动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成要素,机器人可代替人工来完成各项图书馆基础服务项目,比如,可通过机器人来进行文献归类或者文献借还等任务。
现阶段,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已经逐步引进了机器人设备,这些机器人设备的主要价值之一便是自动接待读者,为读者提供良好服务。
机器人与人工相比要更具优势性,机器人本身得以建立的基础便是数据编程,因此,与人工相比,机器人对于数据的敏感度以及挖掘程度都要更高一些,尤其在数据整合以及智慧服务方面优势体现得更为突出。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研究

图 书 情 报 研 究 N 1 26 9 ・ O・ 9・0 ・5 0
网络环境 下高校 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研 究
叶 莉 (东 育 院 书 广 53 ) 广 教 学 图 馆 州 10 03
摘 要 :高校 图 书馆 信 息 服 务 工作 是 高 校 教 学 和 科研 的 重 要 组 成部 分 , 的发 展 程 度 直 接 影 响 着 高校 教 学和 它 科 研 的 发 展 速 度 。因 此 ,高 校 图 书 馆 信 息服 务 必 须 改 变 传 统 的 服 务 观 念 , 拓 新 的 信 息服 务 市 场 , 开
才 能 在 竞争 中求 生 存 、 改 革 中 求发 展 。 在 关键词:高校 图 书馆 信 息服 务 工 作 读 者 工 作 个 性 化 需 求
2 0世纪 9 年代后 , 0 电子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技术和网 络技术 , 正在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 。一场 新的信息 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 因此 , 校 图 书馆 工 作 人 员 要适 应 和 高 跟 上 这 个 飞速 发 展 的信 息 时代 , 好 信 息 沟通 工 作 、 织 做 组 信息 、 理信息 , 管 把被 动变 主 动 , 入 到教 学 和 科 研 中去 , 深 创新服 务体 系, 促进高校 图书馆业 的发展 。 l 提高信息服务意识 、开展特色 知识信息服 务 随着社会信 息化程度 的提 高和用户对信 息需求具有 全方位性 , 高校 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不能再局限于只 为用 户提供 内容全 面的知 识信 息或知识 咨询服务 , 是要根据 而 用户的信息需求 , 收集各种相关信息 , 并对信息 中包含 的 知识内容进 行整序、 分析 、 综合 处理 后, 以一定的手段 和方 式提 供 给 用 户 , 充 分 利 用 网 络 设 施 和 先进 的 网 络技 术和 并 丰 富 的 网 络 信 息 资源 , 计 划 、 步 骤 地 开展 多层 面 、 形 有 有 多 式 、 方位 的 知 识 服 务 。图书 馆 员 与用 户是 服 务 中最 主 要 全 的两个主体 , 要做好信 息服 务工作, 首先要提 高图书馆员 的服 务 意 识 。在 观 念 上 要 使 馆 员 认 识 到 : 在 的 服 务 不 只 现 是简单地 向读者提供 一些 文献 , 告诉用户什么事实; 而是 在对用户服务 的过程 中, 图书馆 员的角色地位不再是处于 种被 动的角色 。这就是说 , 要把 被动变主动。因为 网络 技术 的发展 ,信息 的交流传播远 比单纯 的告知丰 富得 多, 对 于这 一 点我 们 应该 有 正 确 的认 识 , 起 码 要 意 识 到 在 图 最 书馆 服 务 与 用 户 之 间 存 在 一 种 互 动 的关 系 。比如 , 者 在 读 被 服务中的消极态度 可能会影响 图书馆员 的情绪 , 图书 而 馆 员的态度 、 言语行为或非言语行为也会影响用 户利 用图 书馆的积极性 。在服 务中, 图书馆 员希望用户 能及 时地表 达 自己的需求, 而用户也希望图书馆可能给他们这样 的机 会与空 间。总之 , 只有 图书馆 员与用户 都有 了这样 一种互 动 认 识 才 能 在 服 务 中互 相 配 合 , 互 影 响 , 同 促进 服 务 相 共 水平 的提高 。图书馆员是信息 的检索者和传播者 , 首先 他 要 有 敏 锐 的 信 息 服 务 意 识 , 会 有 自觉 利 用 信 息 的 内在 动 才 力, 对发现和传递信 息才有会 一种积极的对应态度, 为用 户 提 供 卓 越 的信 息 服 务 。 图书 馆 员 的 信 息 意 识 需 要 长 期 的培养和 实践, 要在长 期学 习和 工作 实践 中才能提高和逐 渐 形成信息服务的重要性认识。 2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 务内容 的拓展 () 1 信息服务的广泛性和社会性 。在 网络环境下 , 信 息交流 日益广泛 , 服务对象 日益扩大 , 这使得 高校 图书馆 信息服务呈现鲜 明的社会 化特点 , 读者可以不受地理环境 、 资源机构和时空的限制, 在办公室、 实验 室、 家中甚至在旅 途中通过网络就可 以完成 自己所需文献 资料 的查 阅、 网 对 络 上 资 源 的开 发 等 。其 服 务 内容 的广 泛 性 表 现 在 : 由于 现 代科学技术 的迅速发展 , 息网络把整个地球和人类整合 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从 网络传 输 速率 与计 算机软 硬件 技术 等方面 论述 了网络 技术 的发 展对 新世 纪各 地 图书馆服 务体 系发 展模 式发挥
的意义 ,指 出 了网络技 术在 图书馆 服务体 系建 设 中的作用 ,提 出其对 图书馆服 务 的支撑作用 。
关键 词 :图书馆 ;服务体 系; 网络技 术 中图分类 号 :G 5 22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码 :17 —2 12 1 ) —04 0 62 65 (020 0 3—5 4
图书馆 总分馆体制 的一些组织 形式和管理模式 ,积极
探 索 和 削 弱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障碍 ,希望 能 找 到 建 立 新 的 图 书 馆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体 系 的 途 径 。 经 过 几 年 来 的 发
展 ,这 些 协 同 活 动 运 转 灵 活 方 便 ,效 果 突 出 ,成 为 当 前 区 域 图 书 馆 极 富 活 力 的协 作 形 式 。 这 些 发 展 模 式 跳
更 加 稳 定 、有 序 和 紧 密 ,实 现 和 创 造 出 的功 能 远 远 大
国于 2 0世纪 8 0年代开始重视 和着手建设信息基础设
施 ,到 1 9 9 4年 3月 .测 试 并 开 通 了 6 K p 专 线 ,获 4bs
于 传 统 的 图 书 馆 合 作 和 协 作 关 系 ,是 我 国 图 书 馆 事业 新 的发 展 模 式 这 些 新 的 发 展 模 式 ,是 在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和 网络 技 术 不 断 发 展 的特 定 环 境 中 发 生 的 。2 0世 纪 8 0年 代 的
St dy H t r c n l g f r Li a y S S r ie y tm u O Ne wo k Te h o o y o br r e v c S se
L Yi g U  ̄n
( o gu n Lba , u nd n og u n 5 3 7 ) D n ga i r G a go g D n g a 2 0 ry 1
Ke y wor :l r r ; e vc y tm;n t r e h oo ds i a y s rie s se b ewok tc n lg y
我 国 图 书 馆 之 间 的 协 作 活 动从 2 0世 纪 5 0年代 就
程度上是 由于当Biblioteka 印本文献异 地传递所付 出的高昂成
本 造 成 的 。 当 进 入 2 世 纪 后 ,信 息 技 术 解 决 了 文 献 l 的 复本 问题 ,网络 技 术 方 便 地 解 决 了文 献 信 息 的 异 地 传 输 问 题 ,从 而 使 图 书 馆 服 务 体 系建 设 在 一 些 地 区顺
i ene e h oo y o h e eo me to ir r e vc d n e ntr ttc n lg n te d v lp n f l ay s rie mo e i n w c nu y wa s rb d twa one u ha nene b e tr s dec ie .I s p itd o tt ti tr t tc n lg o l lya mp ra trl n t ep l i ay Ssr ies se c n tucin e h oo c u d pa n i o tn oei h ubi l y c brr evc y tm o sr to .
已经 开 始 并 一 直 在延 续 着 近 些 年 ,图 书馆 协 作 模 式 进 入 “ 速 ” 发 展 时 期 , 出 现 了 上 海 中 心 图 书 馆 模 加 式 、深 圳 图 书馆 之 城 建 设 、佛 山 禅 城 区 联 合 图 书 馆 、 东 莞 的 图 书 馆 集 群 管 理 模 式 、苏 州 城 乡 一 体 的 联 合 服 务 模 式 等 。 全 国 各 地 已开 始 广 泛 借 鉴 发 达 国家 和 地 区
Absr c :I hs p p r r m hea p cso h e eo me to ne n tta s s in rt n o ue ,t r a infc n e o t a t n t i a e ,fo t s e t ft e d v lp n fi tr e r n miso ae a d c mp tr heg e tsg i a c f i
1 网络传 输 速率的变 化
1 有线网络 . 1
网络 起 源 于 2 0世 纪 6 0年 代 的美 国 军 事 领 域 ,我
出 了 以单 馆 为 研 究 对 象 的 视 野 .从 以往 将 单 个 图 书馆 作 为 独 立 系 统 扩 大 为 把 城 市 的 所 有 图 书 馆 看 成 一 个 整 体 系 统 。 同时 ,这 些 发 展 模 式 下 的 图 书 馆 组 成 的关 系
利发展 。信息技术 和 网络 技术 的不断发展 极为重要 ,
不 仅 为 公 共 图 书馆 采 用 BS网 络结 构 的 自动 化 系 统 提 / 供 了网 络 支 撑 、硬 件 支 撑 等 核 心 支 撑 ,其 成 本 的 降 低 也 带 来 了经 济 上 的 可 行 性 。 网络 技 术 的 发 展 可 以具 体 从 网 络 传 输 速 率 、C U处 理 速 度 和 硬 盘存 储 容 量 这 三 P 大 指标 研 究 其 发 展 脉 络 。
・
信 息 资 源 建 设 与 管理 ・
农 业 网 络信 息
AGR CU T RE NE' O f L U / W RK 7 R 阳 刀_l 0 Ⅳ
21 0 2年 第 4期
图 书馆服 务 体 系建设 的 网络技 术 支 撑研 究
卢 毅 锋
( 图 书馆 ,广 东 东 莞 5 37) 东莞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