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生命教育团体辅导 4学时
生命教育培训

04 生命教育的实践案例
学校开展的生命教育活动
课程设置
学校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 课堂教学传授生命知识,引导学生认 识生命、珍惜生命和热爱生命。
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开展各种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如野外生存训练、急救技能培训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命的脆弱和 可贵。
家庭开展的生命教育活动
强化社会支持
生命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参与。 应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和支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生命教育涵盖了从出生到死亡的各个阶段,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等方面 ,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生命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提高个体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的 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促进个体与自我、他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
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生命教育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CONTENTS
• 生命教育概述 • 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 • 生命教育的实施方式 • 生命教育的实践案例 • 生命教育的挑战与展望
01 生命教育概述
生命教育的定义
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类生命全过程的综合性教育,旨在帮助个体了解生命的意 义、价值和目的,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提高生命质量。
社会环境中的生命教育
社会宣传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通过各种渠道 进行生命教育的宣传,提高公众 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社会实践
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各种社会实践 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 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命的
7生命教育团体辅导

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我的美丽人生)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对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我们引用河南大学刘济良教授的观点,即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
(刘济良:《教育育人的生命》,载《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当前大学生生命关爱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引发我们对生命教育关注的重要线索。
首先,部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十分淡薄。
他们不了解生命是怎样产生的,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最终将要走向何处。
其次,对于生命价值缺乏理解。
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环境相对来说大多是比较优越的,家长的呵护、社会的关爱使许多学生不了解生存的困难,不懂得生命的可贵与来之不易。
许多大学生觉得生活没有意思,每天都很“郁闷”,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生活的价值是什么。
第三,对死亡认识片面。
由于我国传统的对“死”的避讳,很多家长和老师也对此避而不谈。
所以导致学生对死亡不具备科学的认识。
许多学生认为死亡是可怕的、恐怖的;有人甚至认为死亡后灵魂还会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还有的认为人死之后许多愿望就能实现了,一切痛苦都可以消失了,这种想法极易使大学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即生死是很神秘的、很可怕的、需要逃避的。
启发大学生热爱生命、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帮助他们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自杀率,而且更能够帮助大学生创造更有价值的大学生活。
一、活动方案设计二、活动过程与操作1、泡泡糖操作:团体领导者喊“泡泡糖”,大家要回应“粘什么”,领导者随机想到身体的某个部位以及规定一个数字,比如说“三个左手”,成员就要三人一组把左手相接触。
而没有找到同伴的人要被罚。
生命教育团体训练方案

生命教育团体训练方案团体名称:美丽人生团体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了解生命的价值,更有价值地体验生命的美好,对死亡形成客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规划生命。
团体人数:30人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20分钟,共三次大学生生命教育团体训练方案第一次聚会缘分天空活动1、我的名片目的:成员相识准备:便利贴30张、笔操作:1、发给每位成员一张便利贴,请他们在上面填上自己的个人信息,相当于他们的名片,可以填写真实姓名、昵称、座右铭或是兴趣爱好等,尽量突出自己的特点。
2、填写好后请成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3、介绍完毕后,为加深了解,请成员将名片放在一起。
每个人从中挑选出一张,去认识名片的主人,循环几次。
活动2:鸡对鸭讲目的:增进成员熟悉程度准备:两个纸盒,一个便条本操作:1、成员每个人发一张纸。
每个人在纸上针对另外某个人写下问题,例如:小王的头发为什么这么短?等等,写完后丢在一个纸盒里。
2、每个人轮流抽,如果抽到自己写的就丢回重抽。
随意想一个答案写在另外一张纸上。
答案丢在另外一个纸盒里,问题自己留着。
3、问题抽完,答案写完后,开始玩:每个人轮流,先念出自己手中拿的问题,再从纸盒中抽一张答案,念出来(抽到自己写的答案丢回重抽)注意:要问“为什么”型的问题,以因为开头进行回答。
活动3:组员承诺目的:形成团队规则和目标准备:为每位成员准备便利贴,笔、大白纸1、请成员写下自己对于团体的祝愿和希望达到的目的。
2、成员写完后说出自己写的内容,然后将便利贴贴在墙上的某个位置。
3、最后由团体领导者带领成员根据大家的愿望卡商量出团体的规则、目标等,写在大白纸上。
(1、要求团队承诺按时参加活动,中途不得退出、迟到、早退2、要求团队遵守约定,积极主动参加活动,不向团队外成员透露个人隐私等信息3、相互尊重、理解、接纳)第二次聚会生命历程活动1:兔子舞目的:活跃气氛,增进成员之间的了解与接触时间:5分钟准备:兔子舞的音乐操作:全体成员搭肩围成圈,大家一起唱兔子舞的旋律或大声念出节拍,一起跳兔子舞活动2:观看生命起源录像目的:了解生命起源操作:播放生命起源录像,请成员一起观看,看完后讨论。
生命教育团体辅导

美国亚利桑那州 从砂岩上泻下的瀑布
六十以後才明白: 應該在適當時候去放下,滾滾紅塵只是一個幻象。
美国迈阿密 麦克阿瑟大桥的色调来自夜总会发出的粉红色和紫色
六十以后才明白: 岁月匆匆带走了美貌鲜颜的同时增益了宽容和平易的傻笑。
加拿大 福克斯的秋天红叶
六十以後才明白: 人是孤單地來到了這個世界,也要孤單地離開。
孟加拉 美格纳河上的帆船
六十歲以後才明白: 真正的友情是如此的珍貴; 知己是如此的難得。
美国新墨西哥州 沙丘鹤在水面的倒影
六十以后才明白: 每一个人都是天然的教育者,要真誠的對待每一個人。
美国亚利桑那州 大峡谷里的仙人掌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赵晓川
六十歲以後才明白: 這個世界是如此的神秘和美麗。
按鍵換頁
美国旧金山
清晨的阳和雾霭笼罩在金门大桥上
六十歲以後才明白:一片樹葉是如此的充滿著智慧。
美国华盛顿 每年3月底到4月上旬的的樱花节
六十歲以後才明白: 要珍惜我眼前的一切景像,因為它可能會永遠地消失。
南极洲 女王岛
生
命
的
过
往
左手叙事
如果生命只剩一年,你最希望做的事情? 如果只剩下一周呢? 只剩下一天呢?
无论生活给了你什么,
都请善待生命,
让生命之花怒放枝头!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粉红色的滑翔伞在沙漠上的投影
六十以后才明白: 绝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凡事都需要一点一点地去做, 人生要一步一步地走,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看透了这些, 就会从容淡定。
西太平洋 帕劳的岩石岛
六十以后才明白: 得到的可能已经失去,失去的也许正在身边围绕。 得不到已不再令人嚮往,把握现今,顺其自然, 好好享受才最重要。
生命教育 团辅方案--高中心理健康

《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方案一、团体辅导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育人环境发生了变化,中学生漠视生命,自杀、伤人等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时代呼叫必须对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一些自然灾害、各种意外事故都可能夺去一些人鲜活的生命,使脆弱的生命防不胜防。
对于现有的一些中学生,无视父母情感,无视社会责任,甚至无视父母亲赋予自己的生命,这种现象的确让人难以接受,也难以理解。
所以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很有必要,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
通过生命教育可以让中小学生知道生命是父母赐予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能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责任意识。
从事生命教育的肖敬在《浅谈生命教育读本》中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让青少年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示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匡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心明日生命之发展。
二、团体目标1. 让成员认识到生命有限性、惟一性,从而学会珍爱生命。
2. 让成员学会感恩,懂得生命承载的责任。
3. 尊重生命,建立和谐的生命关系。
4. 让成员试着追求生命的意义及价值。
三、团体性质:发展、教育与成长性团体四、团体对象:高中生五、团体活动频率及次数为期三周,每周两次,共六次,每次一个半小时。
六、团体成员甄选标准海报招募,填写生命教育报名表,服从团体辅导的原则,在自愿参预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同质性成员。
需要30人。
七、地点场地宽阔、肃静、舒适的室内环境、或者肃静、安全的室外环境八、活动原则:自愿与引导结合,发展与预防相结合九、活动设计理论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惟一性,从而思量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 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生命主题团体辅导

生命主题团体辅导生命主题团体辅导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探索和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并通过与他人分享经验和情感来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生命主题团体辅导的定义、历史背景、应用领域、特点及优缺点。
一、生命主题团体辅导的定义生命主题团体辅导是一种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个体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信仰和意义,并通过与他人分享经验和情感来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它强调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以及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共同体验的重要性。
二、历史背景生命主题团体辅导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由心理学家伊拉·普罗斯克(Ira Progoff)提出。
他将其称为“日记写作工作坊”,并在1970年出版了《日记写作工作坊手册》(The Intensive Journal Workshop Handbook)。
这种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演化为今天的生命主题团体辅导。
三、应用领域生命主题团体辅导适用于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人际关系问题等。
它也可用于个人成长和发展,帮助人们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并与他人分享经验和情感。
四、特点1. 注重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生命主题团体辅导强调个体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认知和接纳,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信仰和意义。
2. 通过与他人分享经验和情感来实现个人成长:生命主题团体辅导鼓励个体与他人分享经验和情感,并通过共同体验来实现个人成长。
3. 基于存在主义哲学:生命主题团体辅导基于存在主义哲学,强调个体对自己的责任和选择权,并鼓励其探索生命中的意义和目标。
4. 强调整合性:生命主题团体辅导注重整合个体内部不同方面(如身体、情感、思想等),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帮助其实现整体性的发展。
五、优缺点1. 优点:(1)能够帮助个体探索自己内心世界,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2)通过与他人分享经验和情感来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3)注重整合个体内部不同方面,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帮助其实现整体性的发展。
生命教育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生命教育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2010-06-08 20:10:09| 分类:杏树林|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主题:珍爱生命乐观生活时间:90分人数:一、暖身活动目标:活跃现场气氛,让大家互动起来内容:1、好邻居①所有人围坐成一个圆圈,一人站在圆心。
②辅导员宣布规则:有站在圆心的人随机问圆圈里的人(比如说XX),你喜欢我吗如果XX回答喜欢,则XX周围相邻的两个人就要起身互换位置,在互换位置的时候,站在圆心的人就有迅速的插到XX周围相邻的两个位置之间,这样XX周围相邻的两个人有一个就没有座位,那么就由他表演一个节目或作自我介绍,然后就由他站在圆心,游戏开始下一轮。
③如果a回答不喜欢,则站在圆心的人将会继续问a:“那你喜欢什么”。
如果XX回答我喜欢戴眼镜的人,则场上所有戴眼镜的人都必须离开自己的座位寻找空座位,而站在圆心的人需要迅速的找一个位置,这样没有找到位置的人就需要由他表演一个节目或作自我介绍,然后就由他站在圆心,游戏开始下一轮。
④XX如果回答不喜欢之后,还可以回答例如我喜欢男人,那么全场的男人必须全部换位,如果XX是男的,他自己也要换位。
为了增加难度和趣味性,还可以回答,我喜欢穿白袜子等不被人马上发现的细节。
2、大树与松鼠①事先分组,三人一组。
二人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一个圆圈;一人扮松鼠,并站在圆圈中间;②指导员喊“松鼠”,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他的大树;培训师或临时人员就临时扮演松鼠并插到大树当中,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
③培训师喊“大树”,松鼠不动,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重新组合成一对大树,并圈住松鼠,培训师或临时人员就应临时扮演大树,落单的人应表演节目。
④培训师喊“地震”,扮演大树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合,扮演大树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松鼠也可扮演大树,培训师或插其他没成对的人亦插入队伍当中,落单的人表演节目。
二、主题活动:情感是人与人交往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强烈的感情尤其是负面的情绪会在人与人之间有如病毒一样传播开来,下面就来做这个小游戏让大家明白什么是情感病毒。
团体辅导方案---珍惜生命

心理教育训练教程课程考核论文珍惜生命(一)热爱生活,珍重生命1.活动时间:10分钟2.活动目的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回来,我们必须热爱生命,珍重生命。
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会有意义、有价值。
3. 活动准备到网上下载名为《Love life》的公益广告。
4.活动步骤(1)活动导入生命,对每一个生灵都是至关重要的;生命,对每一个有感情的人来说,都是充满爱和泪的。
然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许多年轻人特别是学生们面临着各种心理焦虑和心灵困境。
在无法独自排解缓和心理危机的情况下,一些人选择极端的作法—结束自己的生命来逃避人生现实。
这是多么残忍的事实,今天,要让同学们了解到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有限的,因而生命是可贵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是怎样热爱他们的生命的。
(2)活动过程A.领导者用电脑播放名为《Love life》的公益广告。
B.请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5.活动分享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
生命给我们提供了种种机会:让我们去爱,去学习,去工作,去欣赏花儿的美丽,去聆听鸟儿的歌唱,去仰望天上的星星……生命使我们能够认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领略大自然的五彩缤纷,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
所以,我们应当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吧。
(二)“假如生命还有三天”----生命的宝贵1.活动时间:15分钟2.活动目的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时间是有限的。
从现在开始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遗憾。
3. 活动准备每人一张纸和一支笔4.活动步骤(1)给每位学生发一张纸,每人在纸上写出假如生命只有三天大家会去做的事情。
(2)然后依次向右传,请其他学生写下他们对这位学生的鼓励或建议。
直到这张纸最后落到主人的手里。
(3)每位学生仔细阅读他人写给自己的内心话。
(4)请学生们大声念出自己“三天生命的规划”,并对他人表示深深的感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精神性的存在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然生命而活着,还要追求超越生物性存在的精神性存在。人要规划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价值,指导和提升生物性的存在。正是有了生命的精神性的存在,才使人的生命有了人文意义和价值,有了理性的意蕴和道德的升华。
二、生命教育心理辅导
生命教育心理辅导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生命教育的含义
生命教育是指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生命价值提升,最终使其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生命教育的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体验生命价值。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认识生命现象、感悟生命境界),是一种自我认识及自尊的教育(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和性格,并对各种生命现象持尊重态度和人道关怀),是一种生活教育(在生活中发生,也需要在生活中实践),是一种体验教育(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四)生命的意义
生命意义是关于生命的积极思考,是个人正在努力实现的自己给予高度评价的生命目标。具体说,包括个人存在的意义,寻求和确定获得有价值的目标,并去接近这些目标。
因此,生命的意义在于:
(1)人生最珍贵的宝藏是自己,人生的最大事业是经营自己。
(2)人生最大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就是追求不断的自我发展与成长。
(2)自由与责任并存:人生是自由的,但并不是逃避或为所欲为,自由与责任相随。
(3)独特性与群集性并有:人生的存在就是独一无二的独特性,但人在保有自己的独特性时,还需与他人及自然界来往。
(4)追求人生的意义:人生有寻求人生意义与目的的自然倾向,同时也在寻求个人的完整性。不过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人本身,而存在追求过程中,是个人发展与创造出来的。
《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案
授课内容
生命教育团体辅导(1)
所需学时
2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生命、生命存在的形式;理解生命教育心理辅导的意义;掌握生命教育的内容?
能力目标:能够针对团体成员展开生命教育的活动
德育目标:珍视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命教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辅导的意义
难点:生命的意义
课堂教学进程
课堂教学设计
3.社会性的存在
每个人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参与和融入社会活动中,在与人的沟通、交往和互动中保存自己的生命,追求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正是这种社会性存在使人面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能够有一种生命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使人面对有生有死、有爱有恨、有聚有散、有得有失的有限人生和无奈命运时,有一种豁达的胸怀和安然的态度。
(三)生命的特征
生命的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生命的不可逆性
从胚胎起,生命便一直生长、发育,以至衰亡。它绝不会“倒行逆施”,返老还童。
2.生命的不可再性
生命,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世间常说“人死不得复生”,便道出了这个真理。
3.生命的不可换性
生命为个体所私有,相互不能交换,彼此不可替代。
4.生命的有限性
(三)生命教育心理辅导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目的何在?人的价值与功能为何?人为什么要活着?生与死有何差别……一连串对人生的疑问和困惑就自有人类以来及长期存在着。存在主义论者认为人生并非空无,相反的,人生存在就是最大的意义所在。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有6大命题:
(1)自我有觉察的能力:人可以自省和做决定,因为每个人都具有觉察的能力,能觉察自己。
人的生命有限性表现在3 个方面:第一,生命存在时间的有限,人的自然寿命一般为七八十岁,最多百十来岁;第二,生命的无常性,表现在生老病死、旦夕祸福等不可预测,任何人都逃脱不了死亡,任何人最终必然走向死亡;第三,个体生命不能离群索居,不食人间烟火,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支持和关怀。正是生命的有限性才促使人去努力思考,发奋创造,积极生活去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5)焦虑是人生的一部分:只要是人就不可避免地会焦虑,但它可以刺激成长,也是体验和重建人生的信号,所以我们要面对、忍受和接纳焦虑。
(6)死亡与不存在的觉察:人有生即有死,死亡是不能避免的。也因为人会死亡、不存在,人生才会有价值,所以积极面对死亡,会使人生变得丰富,体验人生的有限,就是人生意义的所在。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个人独特的生命,实践并活出天地人我共在的和谐关系。
(二)生命教育心理辅导
生命教育心理辅导主要辅导学生体验与构建生命的意义,进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而在这样的过程中,辅导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尊与自信、辅导学生反省与确立人生观及价值观、提升对人的关怀,增进学生人际互动能力也都是生命教育的目标。由生命教育的目标、实施内容与实施方式来看,生命教育需要通过许多具体技术,才能达到效果,且重视成员自己的思考、判断能力,促进成员的自我发展。
新课导入:
学习本课程之前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
1.什么是生命?
2.生命存在的形式有哪些?
3.生命教育心理辅导有什么意义,应该从哪些方法对成员进行生命教育?
新课讲授:
第一节 生命教育心理辅导概述
人生是个有始有终的过程。我们每个人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生命的宽度,即实现生命的意义,活出精彩,体现价值。因此,进行生命教育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看来,人生并无固定模式与答案,人生是一种历程,所以要去觉察、去尝试、去体验,毕竟人生是有限的。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现象,积极而对死亡,才不至于使人深陷面对死亡的恐惧与迷失。如同阿德勒(Adler)“自卑与超越”的观念一般,适度的自卑可刺激人努力向上,生命有限性的压力,也可刺激人们创造存在的意义。
一、生命及其意义
珍爱生命,不仅要理解生命的含义、存在形态,还要了解生命的特征和意义。
(一)什么是生命
生命构成了世界存在的基础,世界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精彩。生命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运动等。
(二)生命的存在形态
人的生命存在形式有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三种形态。
1. 生物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