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塑剂()

合集下载

塑料添加剂的常用类型和作用_概述及解释说明

塑料添加剂的常用类型和作用_概述及解释说明

塑料添加剂的常用类型和作用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塑料添加剂是指添加到塑料中的化学物质,其目的是改善塑料的性能、加工过程和最终产品的品质。

塑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建筑材料、农业、医疗等领域。

通过使用适当的添加剂,可以调整塑料的硬度、柔韧性、耐热性、阻燃性等特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塑料添加剂进行详细介绍:概述塑料添加剂的概念和背景,以及它们在不同类型塑料中的分类;重点讨论常见类型的三种塑料添加剂:增塑剂(塑化剂)、阻燃剂以及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同时还会给出这些添加剂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最后总结常见的塑料添加剂类型和作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不同类型的塑料添加剂及其作用,在选择和使用塑料时能够根据需求对添加剂进行合理的投入。

通过对各种常用塑料添加剂的解释和说明,读者将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化学物质在塑料制品中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并为塑料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本文也将探讨未来塑料添加剂的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提供科技创新方向。

2. 塑料添加剂的概念:2.1 定义和背景:塑料添加剂是指在塑料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塑料性能、提高加工工艺或满足特定应用需求而向塑料中添加的一类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改变塑料的机械性能、耐热性、阻燃性、稳定性等特性,并且通过调整配比和合理使用可以实现不同的效果。

开始于20世纪初期,随着塑料行业的发展壮大,塑料添加剂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塑料添加剂的分类:根据功能和作用特点,塑料添加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包括增塑剂(又称塑化剂)、阻燃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2.3 塑料添加剂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塑料添加剂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可以改善塑料材料的可加工性、增强其机械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提升其防火安全性能等。

因此,塑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建筑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包装材料等行业。

增塑剂的定义和分类(精)

增塑剂的定义和分类(精)

一、增塑剂的定义和分类凡是添加到聚合物体系中,能增加聚合物塑性、柔韧性或膨胀性的物质叫做增塑剂。

一般均为高沸点液体或低熔点固体,主要为前者。

增塑剂分类的方法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增塑剂进行分类。

1、按化学结构分类增塑剂可分为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磷酸酯类、环氧化合物类、聚酯类、烷基苯磺酸酯类、含氯增塑剂类、以及其他类。

2、按相容性分类分为主增塑剂和辅助增塑剂。

凡能和树脂充分高度相容的增塑剂称为主增塑剂,或称溶剂型增塑剂。

它的分子不仅能进入树脂分子链的无定形区;也能插入分子链的结晶区。

因此它不会渗出而形成液滴、液膜,也不会喷霜而形成表面结晶。

这种主增塑剂可以单独应用。

而辅助增塑剂一般只能进入树脂无定形区域而不能进入分子链的结晶区,也叫做非溶剂性增塑剂,它必须与主增塑剂配合使用,否则会出现渗出或喷霜现象。

3、按分子结构分类按分子结构来分类,增塑剂可分为单体型和聚合型两大类。

单体增塑剂有固定的组成,绝大部分的增塑剂都属于此类。

其相对分子量在300~500之间。

聚合型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00~6000之间。

只有聚酯型和聚氨酯型等少量增塑剂为聚合型增塑剂。

4、按作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

内增塑剂是在聚合过程中加入第二单体,能进行共聚,对聚合进行改性。

因此内增塑剂实际上是聚合物分子的一部分;另一种情况是在聚合物分子链上引入支链,由于支链在分子结构中的存在,降低了聚合物链与链之间的作用力,也降低了分子链的规整性,从而使分子链之间互相移动的可能性增加,即增加了聚合物的塑性。

外增塑剂一般为低分子量的化合物或聚合物。

将其添加到需要增塑的聚合物中,可增加聚合物的塑性。

外增塑剂通常是高沸点、难挥发的液体或低熔点固体,不与聚合物起化学反应。

和聚合物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在升高温度时的溶胀作用,与聚合物形成一种固体溶液。

外增塑剂性能全面,生产和使用比较方便。

本模块讨论的增塑剂是指外增塑剂。

5、按工作特性来分类增塑剂可分为通用型和特殊型两种。

塑化剂事件

塑化剂事件

塑化剂的预防与减少
• 一、据联合报提醒,如果您常化妆,搽保养品,就要注意 做好卸妆,清洁工作,如果您经常使用发胶,那么要记得 清洁头发,至少洗头两遍,如果您使用香水,那么记得要 多喝水,增加新陈代谢。 • 二、另外台湾台北大学专家(康健杂志)指出,在日常生 活中要注意5个方面,来避免塑化剂的污染: • 1、买东西不要只贪便宜——如果有不符合行情的价格时, 往往是添加物业者及食品加工业者在暗中活动,利用添加 物降低材料品质。 • 2、少吃动物性脂肪——许多有毒化学物质用脂肪的形式 在食物链穿梭,少吃动物性脂肪如奶油、起司牛肉、羊肉 等肉类,可以大幅降低人体受到环境激素干扰的机会
概念
• 中文:增塑剂,英文:Plasticiser,主要作用是削弱聚合 物分子之间的次价健,即范德华力,从而增加了聚合物分 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性,即增加了 聚合物的塑性,表现为聚合物的硬度、模量、软化温度和 脆化温度下降,而伸长率、曲挠性和柔韧性提高。 • 增塑剂按其作用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内增塑剂和外 增塑剂。内增塑剂实际上是聚合物的一部分。一般内增塑 剂是在聚合物的聚合过程中所引入的第二单体。由于第二 单体共聚在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中,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 有规度,即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例如氯乙烯- 酯酸乙烯共聚物比氯乙烯均聚物更加柔软。内增塑剂的使 用温度范围比较窄,而且必须在聚合过程中加入,因此内 增塑剂用的较少。
• 3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不锈钢填充柱:1M X3m mI. D,固定液SE -3 0 10 %,S h i m a L i t e W ( A W - D M C S ) 60~8 0 目。程序升温: 2 5 0℃(0min),20℃/min 290℃(7min)。检测器温度: 270℃,气化温度:2 6 0 ℃。N 2 流速:3 2 m l / m i n , H 2 流速:20ml/min,Air 流速:300ml/min。进样量: 3µl。 • 4 定量方式的确定 由于塑料中增塑剂成分复杂,为了使D E H P 不受其它成 分的影响,本方法选用了程序升温方式,并采用外标法定 量

增塑剂

增塑剂

35
4.水分 一般的增塑剂是不溶于水的,但因酯型增塑 剂等的极性较大,所以能吸收和溶解微量的 水。 这些微量水的存在会促进增塑剂的分解。
36
5.重金属和无机物 在增塑剂中常含有极微量的重金属和无机物。 重金属是自动氧化的催化剂,会促进增塑剂 的分解。 离子性物质的存在是导致增塑剂体积电阻降 低的原因。
加量而控制塑化程度,是常用的增塑剂,通常所说的增塑
剂即指外增塑剂。
16
2. 按相容性可分为主增塑剂和辅助增塑剂
主增塑剂——与基础高分子材料(树脂、生胶) 相容
性较好,其分子不仅能进入高分子材料的不定型区,而 且能插入结晶区,也称“溶剂型增塑剂”,可单独使用。 辅助增塑剂——与基础高分子材料(树脂、生胶)相 容性较差,其分子只能进入高分子材料的不定形区,而
必须削弱其分子间力,并破坏结晶区。
12
2. 增塑剂的增塑原理 关于增塑剂的增塑原理,历史上曾提出多种理论观点,目前被普遍接 受的提法是: 高分子材料的增塑,是由
于材料中高聚物分子链间聚集
作用被削弱的结果。即增塑剂 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
+ -
+ -


+ -
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作用
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 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的结
14
2.2 增塑剂的分类
1. 按引入方式分类 2. 按相容性分类 3. 按适用性分类 4. 按化学结构分类
15
2.3 增塑剂的分类
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 按引入方式可分为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 内增塑剂——以共聚或接枝的方式引入高分子材料的 增塑剂,也可称“键合型增塑剂”,其优点是物理持久性 高,但存在难实施、适用性小等缺点,故不常用。 外增塑剂——以添加的方式引入高分子材料的增塑剂, 也可称“添加型增塑剂”,其突出优点是便于灵活调整添

2024年通用型增塑剂(DOP)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通用型增塑剂(DOP)市场发展现状

通用型增塑剂(DOP)市场发展现状前言通用型增塑剂(DOP),全称为二(2-乙基己基)酞酸二丁酯,是一种常用的增塑剂。

它具有优异的增塑效果,在塑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通用型增塑剂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其市场发展的因素。

市场规模与趋势通用型增塑剂市场目前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2019年全球通用型增塑剂市场规模达到XX万吨,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万吨。

市场需求的增加主要受到塑料制品产业的发展推动,尤其是包装、建筑和汽车行业的需求增长。

增塑剂市场的竞争格局通用型增塑剂市场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

市场上主要的增塑剂供应商包括公司A、公司B、公司C等。

这些公司在产品质量、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竞争,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新进入市场的厂商也对市场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增塑剂的应用领域通用型增塑剂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包装行业是增塑剂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据了市场的较大份额。

其次是建筑行业和汽车行业。

增塑剂在这些领域中被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如包装膜、管材、地板、汽车内饰等。

市场发展影响因素通用型增塑剂市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环保要求的提升对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塑料制品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关注,因此市场对环保型增塑剂的需求增加。

其次,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影响到市场的稳定发展。

此外,行业政策、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等因素也会对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发展趋势与建议通用型增塑剂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将推动增塑剂市场的发展。

其次,环保型增塑剂将成为市场的发展方向。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环保型增塑剂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增塑剂。

此外,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也将推动市场的发展。

建议相关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

结论通用型增塑剂市场目前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市场竞争激烈。

增塑剂

增塑剂

目录增塑剂的分类及介绍 (2)(一) 按同PVC树脂的相容性来分类 (2)(二)根据溶解性来分类 (2)(三) 根据添加的方式来分类 (2)(四)根据应用性能来分类 (2)(五)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来分类 (3)(六) 根据化学结构来分类 (3)1. 邻苯二甲酸酯类 (3)2. 脂肪族二元酸酯类 (3)3. 磷酸酯类 (4)4. 脂肪族—元酸酯类增塑剂 (4)5.柠檬酸酯类增塑剂 (4)6. 环氧增塑剂类 (4)7. 石油磺酸苯酚酯类 (5)8. 聚酯增量增塑剂 (5)9. 反应型增塑剂 (5)(一) 邻苯二甲酸酯类 (6)(二) 磷酸酯类 (8)(三) 脂肪族二元羧酸酯 (12)(四) 多元醇酯 (17)(五) 环氧增塑剂 (21)(六) 氯代烷烃增塑剂 (22)(七) 柠檬酸酯增塑剂 (25)(八) 苯多羧酸酯类增塑剂 (29)(九) 聚酯增塑剂和聚合物型增塑剂 (32)(十) 反应型增塑剂 (35)增塑剂的分类及介绍(一) 按同PVC树脂的相容性来分类根据增塑剂同PVC树脂相容性的大小,可以把增塑剂分成主增塑剂、副增塑剂和增量增塑剂三类。

主增塑剂有良好的同PVC 树脂的相容性,质量相容比例可达到1:1,能在PVC中单独使用; 副增塑剂质量相容比例低于1:3 (增塑剂:树脂),一般不在PVC中单独使用,需在适当的主增塑剂下配合使用;增量增塑剂与树脂基本上无或极少有相容性,其质量相容比例低于1:20 (增塑剂:树脂),使用这类增塑剂得到的增塑效率是很有限的,但可以改善某些性能,降低价格。

(二)根据溶解性来分类根据增塑剂对聚合物的溶解性来分类,可以把增塑剂分为溶剂型增塑剂和非溶剂型增塑剂两类。

前者对聚合物有较强的溶剂化作用,可溶解一部分聚合物,而后者的溶剂化作用很小,不能溶解聚合物,只能起溶胀作用。

(三) 根据添加的方式来分类可以分为外增塑剂和内增塑剂,外增塑剂是在塑料配料时加入,而内增塑剂是在树脂合成过程中,作为共聚单体加入,以化学键结合到树脂上去,以提高树脂本身的塑性。

pvc行业 增塑剂 p数定义

pvc行业 增塑剂 p数定义

pvc行业增塑剂 p数定义PVC行业中的增塑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添加剂,主要用于PVC树脂的加工过程中,以改善其可加工性和柔软性。

在PVC制品的生产中,增塑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建筑、电子、汽车、医疗等。

本文将从增塑剂的定义和作用、常见的增塑剂种类、市场趋势和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增塑剂是一类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柔软性的化学物质,能够在PVC 树脂中引起可逆的物理或化学改变,从而使塑料成型过程中的软化和流动性能得到改善。

增塑剂可以分为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两大类。

内增塑剂是指在PVC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与PVC树脂混合使用的增塑剂,如三醋酸三丁酯、磺酸盐等。

外增塑剂是指在PVC树脂加工过程中以涂料、涂层等形式添加的增塑剂,如酯类增塑剂、磺化酚醛树脂等。

增塑剂在PVC行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通过改变增塑剂的种类和添加量来调整PVC树脂的硬度、柔软性、透明性和耐候性等性能。

增塑剂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PVC树脂的可加工性:由于PVC树脂的初始硬度较高,不易加工成型,增塑剂的加入可以降低PVC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其熔融流动性,使其易于加工成型。

2.增加PVC制品的柔软性和韧性:增塑剂的加入可以降低PVC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PVC制品变得柔软且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

增塑剂还可以改善PVC树脂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增强PVC制品的整体韧性。

3.提高PVC制品的耐候性:PVC制品常常需要在户外环境下使用,而PVC树脂本身的耐候性较差。

增塑剂的加入可以增强PVC树脂的耐候性,提高PVC制品的耐候性和耐老化性。

4.改善PVC制品的加工工艺性能:增塑剂的加入可以降低PVC树脂的粘度,减少其在加工过程中的熔体黏附和流动阻力,提高PVC制品的表面光滑度和外观质量。

常见的增塑剂种类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如DOP、DBP)、环氧油酸酯类、环氧酯类、环烷酮类、酯醇类、醚酯类和酚醛树脂等。

这些增塑剂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特性,适用于不同的PVC树脂和加工要求。

增塑剂种类

增塑剂种类

增塑剂种类自从中国进入21世纪以后,精细化工品制作技术日新月异。

增塑剂的更新换代更是一日千里。

增塑剂:(英文:Plasticizer)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剂。

其添加对象包含了塑胶、混凝土、墙壁材料、水泥与石膏等等。

同一种增塑剂常常使用在不同的对象上,其效果往往不相同。

增塑剂种类多达百余种。

使用得最普遍的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领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环氧大豆油、8611等一、86111、基本信息:性质:该品在常温下为浅黄色(接近透明)液体。

溶于烃类、酮类、酯类、高级醇、乙醇、乙醚、矿物油等有机溶剂,酯含量为99%,闪点:195—200该品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聚氯乙烯无毒增塑剂兼稳定剂之一,与PVC树脂相容性好,挥发性低、迁移性小。

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耐水性和耐油性亦佳,可赋予制品良好的机械强度、耐候性及电性能,且无毒性,是国际认可的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化学工艺助剂。

8611主要用于聚氯乙烯树脂的加工,还可用于化纤树脂、醋酸树脂、ABS树脂及橡胶等高聚物的加工,也可用于造漆、染料、分散剂等。

广泛用于塑料、橡胶、油漆及乳化剂等工业中。

用其增塑的PVC可用于制造人造革、农用薄膜、包装材料、电缆等。

8611完全可以代替DOP 、DBP 作主增塑剂使用,它在几个重要参数上优于DOP 、DBP 。

它具有增塑剂效率高,毒性低于DOP,热稳定时间长,与聚合物相溶性好,挥发性低,能抑制渗出,增充剂容量大,制品光亮度高等优点。

2、8611用途:可广泛用于人造革、聚氨酯、PVC 电缆料、塑料薄膜、塑料凉鞋、泡沫凉鞋、门窗与车窗封条、PVC 异型材、软板、各种软质、硬质管材、装饰材料、发泡硬板等一切使用增塑剂的产品中,可以降低企业30%以上的生产成本。

3、8611使用特点:1、与DOP、DBP匹配使用效果更佳。

一般使用比例为DOP:8611=1:12、机械性能优于DOP、DBP。

制品耐久性、柔软性优良3、能抑制油脂的渗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助剂的耐久性。 助剂的损失主要通过三条途径:迁移、挥发和抽出。主要与助 剂的 分子量大小,在介质中的溶解度及在树脂中的溶解度有关。 (3)助剂对加工条件的适应性。 某些树脂的加工条件较苛刻,如加工温度高,此时应考虑所选 助剂会否分解,助剂对模具、设备有否腐蚀作用。
3
选用助剂注意事项
(4)制品用途对助剂的制约。 不同用途的制品对助剂的气味、毒性、电性能、耐候 性、热性能等均有一定的要求。 (5)助剂配合中的协同作用和对抗作用。 在同一树脂体系中,有时其中两种助剂会产生“协 同作用”,比单独使用一种助剂的加和发挥的效果功能大 的多。但是如配合不当,两种助剂间产生“对抗作用”, 消弱每种助剂的功能,甚至使某种助剂失去作用,这点应 特别注意,如炭黑与胺类或酚类抗氧剂并用就会产生对抗 作用。
4
第一章 增塑剂
( Plasticizer ) 一、概述
1. 增塑剂定义: 凡添加到聚合物体系中能使聚合物体系的塑性
增加的物质。
2. 增塑作用:
(1)降低聚合物熔体粘度,提高熔体流动性,易于成型加工; (2)提高聚合物柔韧性、弹性和耐寒性等性能,刚性降低 ; 降低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温度。
主要用于聚氯乙烯增塑,占总产量的80%以上,其 他有环氧树脂、醋酸纤维、硝酸纤维等也有少量使用。
四、增塑剂等效用量、效率比值
(1)等效用量:加入PVC中,物理指标弹性模量(温度 为25℃,伸长率为100%)为6.89Mpa时,增塑剂的用 量。DOP为63.5,DBP为54.0。(换句话 :在其它配方 相同时,不同增塑剂达到相同效果所对应的用量称为等 效用量) (2)效率比值: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作为比 较标准( 设值为1 ),其他增塑剂与其相比,达到相同 效果时的比值称为效率比值,效率比值愈小,则表示该 增塑剂的效率愈高!
三、增塑剂的要求
作为一个理想的增塑剂,应该满足助剂基本要求外,尽量 无色、无味、无臭、透明、无毒、价格低廉和高效。 2011年5月24日,“起云剂”风 波,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 酯(DEHP)用于部分饮料产品。 DEHP也是一种普遍用于塑胶材 料的塑化剂。
三、增塑剂的要求
欧盟2005/84/EC指令与 REACH指令列出了六种邻 苯二甲酸盐物质DEHP、 DBP、BBP(邻苯二甲酸丁 苄酯)、DINP、DIDP(邻 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DNO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 酯)进行限制,其中前三种 DEHP、DBP、BBP不得用 于儿童玩具和用品中,在塑 料中的含量每种不得超过 0.1%。后三种DINP、DIDP、 DNOP不得用于能入口的儿 童玩具及儿童类物品中,每 种含量不得超过0.1%。
增塑剂的极性基团与聚合物的极性基团作用(氢键),
发生耦合,破坏了原来大分子之间的氢键或范德华力作用, 使其聚合物分子链间作用力减小,从而增加分子链段的活 动能力。 同时,非极性部分把高分子极性基屏蔽起来。
二、增塑机理
3、反增塑作用
当增塑剂的用量减少到 一定程度后反而会引起高 分子材料硬度增大、伸长 率减小、冲击强度降低的 现象。 一般认为,反增塑作用 的原因在于少量增塑剂使 高分子链易于移动,促进 了不定形区定向并结晶。
加工改性剂
交联剂
增强剂
填料 成核剂
着色剂
抗菌剂 防霉剂 光降解剂 生物降解剂
2
偶联剂
相容剂
3、选用助剂注意事项
(1)助剂与树脂间的相容性。
通常,助剂只有与树脂间有良好的相容性,才能使助剂长期、 稳定、均匀地存在于制品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如果相容性 不好,则易发生“发汗”或“喷霜”现象。但有时相容性不好, 制品要求不高,仍然可以使用,如填充剂与树脂间相容性极差, 但只要填充剂的粒度小,仍然能基本满足制品性能要求,当然 最好用偶联剂处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1、前言
助剂是指塑料制品在成型加工过程所需要的各种辅助化学
药品,是塑料加工的三大要素之一,它可改善塑料原料的工艺 性能,影响加工条件,提高生产效率,改进制品性能,延长其
寿命,对塑料材料的加工和使用性能的改善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塑料用的助剂品种很多,有十几类,从其化学结构看,有 无机物也有有机物,既有单一物,也有混合物,有低分子物,
二、增塑机理
1、聚合物/增塑剂体系中存在的几种作用力
(1)聚合物分子与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 (2)增塑剂本身分子间的作用力; (3)增塑剂与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
二、增塑机理
2、机理一:体积效应(非极性增塑剂-非极性高分子)
非极性增塑剂主要作用是插入到高分子链之间,增大
分子链间的距离,从而消弱它们之间的范德华力,故用 量(体积)越多,则隔离增塑作用也越大,而且小分子 活动性大,易进入聚合物中,使高聚物熔融粘度降低。
14
五、增塑剂的分类
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按加入方式可分为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 内增塑剂——以共聚或接枝的方式引入高分子材料的 增塑剂,也可称“键合型增塑剂”,其优点是物理持久性 高,但存在难实施、适用性小等缺点,故不常用。 外增塑剂——以添加的方式引入高分子材料的增塑剂, 也可称“添加型增塑剂”,其突出优点是便于灵活调整添
常用增塑剂的增塑效率比值
增 塑剂 癸二酸二丁酯(DBS)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环氧脂肪酸二丁酯 效率比值 0.78 0.85 0.91
癸二酸二辛酯(DOS)
已二酸二辛酯(DOA) 邻苯二甲酸7.9醇酯(DAP)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
0.93
0.9塑机理
2、机理二:屏蔽效应(极性增塑剂-极性高分子)
增塑剂的极性基团与高聚物分子的极性基团相互作用,
替代了高分子链间的氢键与范德华力(取向力),从而 削弱了高聚物链间的作用力,因此增塑剂的效能与增塑 剂的摩尔数成正比,并且还与增塑剂替代高分子链间的 作用力的能力有关。
二、增塑机理
2、机理三:偶合效应(双性增塑剂-极性高分子)
也有高分子物,因此助剂的分类较复杂。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
大类: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着色剂、偶联剂、 抗静电剂、阻燃剂、发泡剂等。
1
2、塑料助剂分类
加工助剂
脱模剂 润滑剂
力学性能助剂
增塑剂 冲击改性 剂(增韧剂)
稳定性助剂
热稳定剂
功能助剂
阻燃剂
光稳定剂
抗氧剂
防雾剂
抗静电剂 发泡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