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电磁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大学教育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大学课堂教学也亟需改革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来进行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通过案例研究、策略探讨和效果评估,希望可以为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字数: 219】1.2 问题提出在当今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挑战。
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创新实践的机会,导致他们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师往往采用一成不变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之间的断层,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如何更好地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进行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人才力量。
【问题提出】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需求。
《电磁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思考

望 越来 越强 烈 , 也 关 系 到 我们 国家 的经 济 和 社 会 这
发展方式 的转变 , 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等学校责无旁 贷 的在 教 学 中要 注 重 对 学 生 创 新 意识 的 培 养. 因此 我们 在 电磁学课 堂 教学 中应 尝试 采 用本 文 中采用 方 法, 充分提高学生学 习兴趣 , 发他们的求知欲 , 激 从 而培 养 其创 新 意识 , 到造 就 人 才 的 目的. 达 由于 教 学 对象 的各 种 差异 和 时 代 的 发 展 , 学 内容 和教 学 手 教 段应 不 断更 新 , 就需 要 我们 不 断努 力 探索 、 断 改 这 不 进方 法 和总结 经验 .
1
由更 基本 的单 元—— 夸 克 ( ur) 成 的. 们 具 有 qak 组 它 分数 电荷 , 电子 电量 的 2 3或 13倍 . 是 / / 如果存 在 , 这 将 动摇 电子 、 质子 作 为 电荷基 元 的地 位 , 有重 要 的 具 理 论意 义 . 过这 些 启发 , 极 大地 激 发学 生 的怀 疑 通 会 的态度 、 待 科学 探 索精 神 . 学 习基 础知 识 的 同时 对 在
电荷 之 和 , 电量是 一个 相 对论 不 变 量. 即 质量 并无 量
在实 验前 教 师先 向学 生 说 明 实 验 目的 、 验 要 求 及 实 注意 事项 , 后 边 讲 边 做 , 生 共 同 完 成 . 验 中再 然 师 实 通 过 师生 问 的 质疑一 释 疑一 实验 一 归纳一 总结 得 出
楞次 定律 . 将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思 考 问题 的 能力 这 和创 新 意识 .
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料 结构 和性 质 研 究 的 常 用 方 法 和手 段 .掌 握 材 料 性 能 测 量 的原 理 、 仪 器设 备 的操 作 方 法 , 在 此 基 础上 能够 对 实 验 现 象 和 实 验 结 果 进 行 分 并 析 总结 , 出创 新 性 见 解 。 时 还 开设 有 《 代 物 理 实 验 》包 括 原 子 物 给 同 近 , 理、 电磁 学 、 学 等 多 个 学科 的 2 个 实 验 项 目 , 电子 衍 射 实 验 、 温 光 1 如 低 超 导 、 栅 光 谱 仪 应 用 、 磁 共 振 等 . 学 生 了解 科 学 前 沿 。 拓 了 视 光 核 让 开 野。 第二 层 次 的实 验 类 型 以 设计 性 、 合 性 实 验 为 主 . 要学 生 独 立 自 综 需 主地 设 计 出实 验 方 案 完 成 实 验 任务 。 由于 该 层 次 的实 验 专 业 性 较 强 , 因此 要 求 学 生 首 先要 具 有扎 实 的专 业 基 础 , 时 还 要 具 备 知 识 的 综 合 同 运 用 能 力 。 过 对 实 验 方 案 的验 证 、 论 , 设 计 、 验证 , 仅 训 练 了 通 讨 再 再 不 学 生 发 现 问 题 解 决 问 题 的能 力 . 而 且 进 一 步 开 发 了学 生 的创 新 性 思 维 , 得 学 生 已初 具科 学 研 究 的基 本 素 养 。 使 第 三 层 次 : 托 材 料 物 理 系 专 业 实 验 室 设 置 大 型 专 业 实 验 , 现 依 体 专 业 特 色 , 养 科研 精 神 , 炼 科 研 能 力 。 层 次 的授 课 对 象 主 要 是 大 培 锻 该 学 四年 级 本 科 生 。 设 的 《 料 腐 蚀 与 防护 实 验 》 开 材 主要 采 用 高 温 高 压 动 态 腐 蚀 仪 、 化 学 测量 系统 、 雾 实 验 箱 、 蚀 速 率 测 量 系 统 等 一 系 列 电 盐 腐 性 能 优 良 的腐 蚀 实 验 设 备 . 展 腐 蚀 速 率 测 量 、 蚀 剂 的评 价 等 材 料 开 缓 腐 蚀 与 防 护方 面 的专 业 设 计 性 实 验 , 现 出 了该 专 业 服 务 于石 油 石化 体 方 面 的 特 色 , 学 生 在腐 蚀 与 防 护 方 面 得 到 实 验 锻 炼 , 备 学 生 工 程 使 储 实 践 知 识 , 炼工 程 实 践 能 力 , 石 油 石 化行 业 对该 方 面 的需 求 接 轨 。 锻 与 开 设 的 《 料 科学 综 合 实 验 》 要 采 用 大 型综 合 实 验 仪 器进 行 实验 , 材 主 如
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改理论的尝试_田瑞

2012年12月(下)科教纵横科技创新与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改理论的尝试田瑞(兰州交通大学电信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是电子与科学信息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及通信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核心课程。
它所涉及的内容是这三个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许多交叉学科、新型边缘学科的生长点和增长点(例如生物电磁学、电磁兼容等学科)。
本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涉及公式推导较,理论理解抽象。
对学生的适量代数知识及其应用能力要求高,而电磁波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那么它的传播特性和作状态等就不太好把握。
因此,本课程无论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面临着很大的难度。
掌握好本课程的理论,对于学生掌握后续专业课程内容(特别是关于微波、光波方面),更深入地分析与解释物理现象的本质具有极大的帮助。
作者本人在多年的“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讲授中,从教学大纲、教学手法、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上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取得一定的效果。
1教学大纲的修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有创新的高科技人才。
兰州交通大学实行学分制的人才培养计划,《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总学时从最初的64学时,减少为48学时。
这样我们的老师及学生就面临了较大的困难。
我们从教学大纲的修订入手,借鉴兄弟院校的教改经验,该课程是在已经学过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的基础上,介绍以电磁学为基础,运用矢量分析的数学工具,以时变场为重点,主要研究宏观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基本属性、普遍规律及其应用。
它的主要任务是阐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及其变化规律和分析计算方法。
修订后的教学大纲主要内容:(1)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概念及发展史(2课时);(2)矢量分析(6课时)。
教学过程中要掌握标量和矢量、标量场和矢量场的概念,会计算梯度、通量、散度、环量、旋度,熟练应用散度定理和斯托克斯定理,同时理解亥姆霍兹定理的重要意义;(3)麦克斯韦方程组(10课时)。
电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措施探讨

教育与人才
电磁 学课 程 教 学 改 革 与建 设 措 施 探 讨
周本胡
摘
曾爱华
( 邵 阳学 院理学与信息科学 系,湖南 邵 阳 4 2 2 0 0 1 )
要 :电磁 学是物理学专业的一 门重要 基础课 ,是公认 的知识抽 象、内容繁 多、学生较难 掌握 的课程 。如何对 电磁学课程
容 ,使得学生掌握该课程 的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对抽 象物 理
概 念 的理 解 以及 应 用 能 力 ,为 他 们 今 后 的 教 学 、科研 和 工 作 奠 定 良好 的基 础 , 是 每 个 讲 授 该 门课 程 的 教 师 面 临 的 一 个 突 出 的难 题 。针 对 上 述 问 题 ,笔 者 认 为 可 以 从 教 学 内容 、教 学 方法 和 教 学手 段 等 方 面 加 强 对 电磁 学 课 程 的教 学 改 革 。 高 等 院 校 现 在 一 般 采 用 的 电 磁 学 教 材 是 梁 灿 彬 、秦 光 戎 、梁 竹 健 原 著 的 电磁 学 ( 1 9 8 0年 )的修 订版 【 2 】 。该 书 内容
础 ,并 且它 的研究方法对学生今后学习、教学、科研和工作 等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可 见,教师如何教好 电磁学这 门课
程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 , 电 磁 学 课程 内容 繁 多 、 学 生 接 受 困难 、知 识抽 象 等 …,如 何 使 学生 掌 握 电磁 学 的基 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 并 利 用 这 些 理 论和 方 法 处理 其 他 学 科 领 域 的 基 本 问题 ,是 摆 在 教 师 面前 亟须 解 决 的一 个 重 要 课 题 。 本 文 结 合 笔 者 在 邵 阳 学 院 理 学 与信 息 科 学 系 给 本 科 生 授 课 的实 际 情 况 ,探 讨 了 如 何 有 效 地 实 施 电磁 学 课 程 的 教 学 改 革 ,并 相 应 地 提 出几 项 具 体 的 建 设 措 施和 方法 。
创新实验班“工程电磁场"课程教学改革

为 有效 利用 课 程时 间 , 们在 矢量 复习 的基 础上 适 当压 缩了静 态 电 我
磁 场 的学 时。 因为静 态 电磁 场 的部 分 内容在 大学 物理 电磁 学 中也有 涉 及, 以在电磁 场 课 程 中力 求 避免 和 电磁 学的 重复 , 所 减少 安 培环 路定理 、 高斯 定律 的学 时 , 点讲 述标 量 电位 、 量磁 位引 入后 场 重 矢
革, 培养 创 新人 才 ” 目标 导 向, 程 的主要 教 学 目标 为 : 教学 中 为 课 在
生 加 强准静 态 场 的学 习, 有利 于学 生 建立 工 程应 用 的思维 方 式 , 同 时对 于 时谐 电磁 场 的学 习可 以类 比电路 中 的相 量 法和 信号 分 析与 处 理 中的傅里 叶级 数等 知识 , 时谐 电磁场 就是将 场 源正 弦变化 的场
现代 电力 技 术 的发 展 , 增强 学 生 的专业 兴 趣 , 高学 生 主动研 究 型 提
学 习以及 独 立 思考 的能 力。
二、 课程 教 学改革 的实施 方案 1 学内容 改革方 案 墩
() 4 增加 数值计 算方 法 的学 习。 电磁场 数值 分析方 法正 日 渐渗入
到 许 多交 叉领 域和 新兴 学科 , 而经典 的电磁 场 理 论 中并不 包括 这 然 部 分 内容 , 一些教 材也往 往只作为备 选 内容 。 文认 为这部分 知识 应 本 该 有选 择 地 给学 生讲 授 , 校选 择了有 限差 分 和有 限元 两种 方 法, 我
等领域 , 时变 电磁 场 的频 率 较 低 , 因而 在 某 些 特定 的 情况 下, 以 可
3 D ^ n
忽 略二 次源 或 者 的作 用 , 场 有类 似于 静 电场 的性 质 。 学 使 对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 ) 二 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大学生创新 能
力
1 .精选布 置作 业 ,改进 收作业 的方式 做作 业也 是一种 实践过 程 ,通过 做作 业可 以复
习巩 固课堂所学 内容 ,以达到将所 学知识融会贯
通 、学 以致 用 的 目的 。但近 年来 大学 生普遍 对 作业 不 重视 ,敷衍 了事 、互 相抄 袭现象 严重 。因此 必须
程中需对这几 门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教学 内容上做 好划分与衔接, 做到相关课程 内容紧凑, 理论连贯,
[ 收稿 日期 ] 2 l.O2 ; [ 回 日期 ] 2 1.40 O 11.1 修 0 20 .1
规范写作业的每个环节,严把作业质量关,杜绝抄
袭 现象 。我们采 取 随堂作业 、随机 抽查 、现 场 问答
子与通信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该课程主要包 括电磁基本理论和 电磁工程两大部分内容 。其中, 电磁基 本理论主要研究 的是 电磁场的场 与源 的关 系和 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基本规律。电磁工程主要 研究的是 电磁波的产生、辐射、传播、电磁兼容及 电磁 理论 的应 用 。该课 程应用 了大 量 的物 理知 识和 数学 知 识 ,内容抽象 。老 师难教 ,学生 难学 ,基础
不好 的 同学学 习起 来更 是 困难 。结合几年 的教 学实
科学技术成果,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与时俱进 。
在 有 限 时 间 内使 学 生 掌握 最 具 生 命 力 的基 本 知 识
和必要技能,培养创新人才 。强化实践教学,适当 压缩理论教学学时。如实践教学上增加静电除尘和 磁 通球 实验 ,使 学生对 静 电场和恒 定磁场 的理论在 实 际中的应 用有直 观 的认 识 。
一
、
绩中的比重, 占总成绩 6%, 如 0 将平时成绩所占比 重提 高到 4%。 0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双语探究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

教改教法“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双语探究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杜鸣笛(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6)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 :10.16871/ki.kjwha.2016.06.023作者简介:杜鸣笛(1978—),女,现供职于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攻光电信息方向的研究。
摘要“电磁场与电磁波”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国际合作、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文主要介绍了开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双语教学内容、目标关键问题和实施方案。
关键词电磁场与电磁波双语探究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Bilingual Inquiry-based Teaching Model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Waves"//Du MingdiAbstract Bilingual teaching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Waves"is the require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o meet the nee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as well a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with the 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communication and competition.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necessity to open bilingual teaching,as well as the teaching content,key objective-related issues and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the bilingual teaching.Key words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Waves;bilingual in-quiry-based teaching model;reform and practice1引言当前,我国的学者关于电磁场与电磁波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材体系的问题、解决措施、教学方法模式创新及改革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e a c h i n g c o n t e n t s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s ,a n d e v lu a a t i o n me t h o d s o n”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s ”i n t h e No m a r l Co U e g e .
校“ 电磁 学 ” 课 程 与时 代 的 发展 存 在很 多不 适 应 之 节 , 重理论 、 轻实践 的现象仍 广泛存在。培养创新 处, 比如与信 息化 趋 势 不 适 应 、 与 当代 经 济 社 会 发 型人 才 主要 依 赖 于教 师对 学 生 的认 识 特 点 和 心理
展 要求不适 应 、 与 国外 发达 地 区 的先进 做法 不 适应 发展 规律 的正确 认 识 , 从 而 把开 发智 力 、 发展 智 力
S e p .2 0 1 5
创 新 型 人 才 培 养模 式 下 电磁 学课 程 教 学 的 改 革 与 实 践
于立 志
( 阜阳师范学院 物理 与电子工程学 院, 安徽 阜 阳 2 3 6 0 3 7 )
摘
要: 在创新型人 才培养模 式视域 下, 阐述了笔者在 高等师 范院校 “ 电磁 学” 课 程 的教 学 内容 、 教 学方法、 评价 方式
第3 2卷第 3期
2 0 1 5年 0 9月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F u y a n g T 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V0 1 . 3 2. No . 3
YU L i . z h i ( S c h o o l o fP h y s i c s 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 F u y a n g N o r m a l U n w e  ̄ u y , F u y a n g A n h u i 2 3 6 0 3 7, C h i n a)
等等 , 这些现象已严重制约创新人才培养 目标的实 和培养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引入到教与学 的全过 现, 同时会对我们创新型 国家 的建设 带来不利 因 程 中。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1 08 -
基金项 目: 安徽 省高校优 秀人才基 金重点项 目( 2 0 1 3 S Q R L 1 3 5 Z D) ; 安徽省质量 工程项 目( 2 0 1 3 z  ̄ z 0 4 1 , 2 0 1 4 j y x m3 4 2 ) 资
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的需求 ,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 利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 内容 , 从而为我 国的教育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但 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现在 的电 然而理论和实践脱 是, 我们也应该 清楚地看到 , 现在我 国高等师范院 磁学课程也强调理论联 系实际,
助。
作者简介 : 于立志( 1 9 7 8一) , 男, 硕士 , 副教授 , 研 究方向: 普通物理 学、 量子物理 学。
第3 期
于立志 : 创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 电磁学课程 教学 的改革与实践
1 1 1
以及 电 磁 微 波 电磁学 是物 理学 的一 门重要 基 础课 , 电磁 学 教 最 新超 导 研 究 进 展 及 其 应 用 实 例 ; 心 电 图仪 、 核磁 共振 仪 等 等 , 这些 都 是 电磁学 很 学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对电磁学基本概念 、 炉、
课程教学改革决定着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特 素。因此 , 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就成了我们必
征, 也是 当前 在创新 人才 培养 模式 下 深化 高 等教 育 须研 究 和解 决 的重要课 国师范高等学校教
传统电磁学教学 的重点 主要集 中在知识的讲
育的发展 历程 , 我们发现 , 我 国师 范 院校 能 够 根 据 授上 , 而忽略了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传授 , 缺乏
Ke y wo r d s: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s ;t e a c in h g c o n t e n t s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s ;e v a l u a t i o n me t h o d s
等 方面的教 学改革与 实践。
关键词 :电磁 学; 教 学 内容; 教 学方 法; 评价方 式
中图分类号 : 0 - 4 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4 3 2 9 ( 2 0 1 5 ) 0 3 . 1 1 0 - 0 3
D OI : 1 0 . 1 4 0 9 6 / j . c n k i . c n 3 4 - 1 0 6 9 / n / 1 0 0 4 43 - 2 9 ( 2 0 1 5 ) 0 3 . 1 1 0 - 0 3
Re f o r ma t i o n a n d Pr a c t i c e o f t h e Te a c h i n g o n E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s
i n I n n o v a t i v e Ta l e n t s Tr a i n i n g Mo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