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管理(Design – Management)模式
DBB模式

设计-招标-建造模式(Design-Bid-Build,DBB)是一种传统的模式,在国际上比较通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和采用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的合同条件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按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方式进行,只有一个阶段结束后另一个阶段才能开始。
采用这种方法时,业主与设计机构(建筑师/工程师)签订专业服务合同,建筑师/工程师负责提供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文件.在设计机构的协助下,通过竞争性招标将工程施工任务交给报价和质量都满足要求且/或最具资质的投标人(总承包商)来完成.在施工阶段,设计专业人员通常担任重要的监督角色,并且是业主与承包商沟通的桥梁。
DBB模式的优点是:参与项目的三方即业主、设计机构(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在各自合同的约定下,各自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着义务。
因而,这种模式可以使三方的权、责、利分配明确,避免了行政部门的干扰。
缺点:设计基本完成后,才开始施工招标,对于工期紧的项目十分不利;项目周期长,业主管理费较高,前期投入较高;变更时容易引起较多的索赔,业主在控制造价和工期方面信心不足;出现工程质量事故后,责任不易清楚辨别,设计和施工相互推诿,业主得不到充分保障;业主与工程师、施工方之间协调比较困难;施工方无法参与设计工作,设计的“可施工性”差;变更频繁,会导致索赔较多。
建设管理模式即CM(Construction Management)模式,就是在采用快速路径法进行施工时,从开始阶段就雇用具有施工经验的CM单位参与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来,以便为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且随后负责管理施工过程。
CM管理模式优点:①可自由选定建筑师(工程师);②完善的管理与技术支持;③在招标前确定完整的工作范围和项目原则;④预先考虑施工因素,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可以节省项目投资。
缺点:①在明确整个项目的成本之前,投入较大;②CM经理不对进度和成本作出保证;③业主进行项目管理会导致风险增加;④索赔和变更的费用较高。
PPP、EPC、PMC、DB、DBB、CM、BOT工程名词解释

PPP、EPC、PMC、DB、DBB、CM、BOT工程名词解释PPP民间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务管理的模式统称为公私(民)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
具体是指政府、私人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间合作关系的一种特许经营项目融资模式。
由该项目公司负责筹资、建设与经营。
政府通常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达成一个直接协议,该协议不是对项目进行担保,而是政府向借贷机构做出的承诺,将按照政府与项目公司签订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
这个协议使项目公司能比较顺利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而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的扶持力度将直接影响贷款的数量和形式。
采取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民营企业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及有效运营。
PPP模式适用于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报慢的项目,包括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部门,电力煤气等能源部门以及电信网络等通讯事业等。
PPP不管是在发达国度或发展中国度,PPP模式的应用越来越遍及。
项目成功的关键是项目的参与者和股东都已经清晰相识了项目的所有风险、要求和机会,才有可能充分享受PPP 模式带来的收益。
1、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在初始阶段就共同参与论证,有利于尽早确定项目融资可行性,缩短前期工作周期,节省政府投资;2、可以在项目初期实现风险分配,同时由于政府分担一部分风险,使风险分配更合理,削减了承建商与投资商风险,从而降低了融资难度;3、参与项目融资的私人企业在项目前期就参与进来,有利于私人企业一开始就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4、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参与扶植和运营,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供给服务;5、使项目参与各方整合构成计谋联盟,对协调各方分歧的好处目标起关键作用;6、政府拥有一定的控制权。
1、对于政府来说,如何确定合作公司给政府增加了难度,而且在合作中要负有一定的责任,增加了政府的风险负担;2、组织形式比较复杂,增长了管理上协调的难度;3、如何设定项目的回报率可能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各阶段设计管理流程

各阶段设计管理流程Design management is a critical process in product development, involving various stages of planning, conceiving, and executing design strategies to meet customer needs and business goals. 设计管理是产品开发中的关键过程,涉及计划、构思和执行设计策略的各个阶段,以满足客户需求和业务目标。
At each stage of the design management process, there are unique challenges and consideration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在设计管理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考虑因素。
During the planning stage of design management, it is crucial to conduct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analysis to understand customer preferences, market trends, and competitor strategies. 在设计管理的规划阶段,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以了解客户偏好、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的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The next stage involves idea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where cross-func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brainstorming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generating innovative design ideas. 接下来的阶段涉及构思和概念化,跨职能协作和集体头脑风暴在生成创新设计理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设计管理书籍

设计管理书籍以下是一些关于设计管理的书籍推荐:1.《设计管理师》(Design Management, by Brigitte Borja de Mozota)- 一本关于设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经典著作,涵盖了品牌策略、创新、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内容。
2.《设计换位思考》(Design Thinking, by Tim Brown)- 设计思维是一种用于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本书介绍了如何运用设计思维来改变组织和管理方式。
3.《创新搅局者》(Disruptive Innovation, by Clayton M. Christensen)- 这本畅销书讲述了破坏性创新的概念和原则,并提供了如何应对变革和管理创新的实用建议。
4.《设计管理方法》(Design Management Methods, by Kathryn Best)- 这本书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设计管理方法和工具,包括项目管理、团队管理、质量控制等等。
5.《设计伦理学》(Design Ethics, by Donald Norman)- 设计不仅仅关乎功能和形式,还需要考虑伦理和社会责任。
这本书讨论了设计伦理学的概念和实践。
6.《设计管理之道》(The Designful Company, by Marty Neumeier)- 本书介绍了如何将设计融入组织的战略和决策中,以实现商业成功。
7.《设计团队管理》(Managing Design Teams, by Catharine Fishel)- 这本书为设计经理提供了团队管理的实用建议和最佳实践,包括招聘、指导、激励和发展设计人才。
8.《创新的奥秘》(The Innovator's Dilemma, by Clayton M. Christensen)- 本书探讨了为什么一些成功的公司在面对技术变革时会失败,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来保持竞争优势。
这些书籍涵盖了设计管理的不同方面,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涵盖,可以为从业者提供全面的参考与指导。
设计管理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设计管理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王伟;廖航云【摘要】设计管理作为设计领域和管理领域相交叉所产生的新兴专业,旨在从企业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运用设计管理提升企业商业竞争力.对设计管理的研究对象需要从设计师及其团队、设计创新、设计流程、设计网络、设计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出发,研究方法上重视实证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期刊名称】《创意设计源》【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9页(P31-39)【关键词】设计管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作者】王伟;廖航云【作者单位】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正文语种】中文设计管理(Design Management)所涉及的学科范畴较广,如设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在设计管理中都有所体现。
相对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设计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直到2000年之后,“设计管理”的概念才开始被我国学者关注,然而这一概念也多局限在高校等学术研究领域,并未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目前,我国企业和高校对设计管理的运用和研究大部分是对国外发达国家设计管理的浅层借鉴,对设计管理与设计管理学的理解仍众说纷纭,这种现状对我国企业发展以及学术发展将造成不利影响。
对国外优秀设计管理的研究,我们不应停留在表面模仿的层面,更多地需要洞悉其原理、研究其规律,探索与总结出一套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现状的设计管理研究体系。
本文就设计管理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设计管理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它是从设计部门预期与其客户的关系描述以及在管理和战略的基准上探讨如何将设计融入企业环境而诞生出的新专业方向。
[1]从设计管理最初的建立目标来看,其内容是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以及企业发展战略上的规划,如今这个概念在设计管理的范畴内虽然略显狭窄,但在设计管理的发展史上却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它开始将设计与企业管理相连接,让设计管理开始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
承发包模式总结

工程承发包模式一.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模式1。
概念EPC 又称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模式.是指在项目决策阶段以后,从设计开始,经招标,委托一家工程公司对设计-采购-建造进行总承包.在这种模式下,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总价或可调总价方式,由工程公司负责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费用、质量、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并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
EPC有很多种衍生和组合,例如EP+C、E+P+C、EPCm、EPCs、EPCa等。
2。
适用情况EPC模式主要适用于大型复杂工期紧的生产成套项目,技术含量高的项目,特殊性项目,石油化工、冶金、电站、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工程,或含有机电设备的采购和安装的工程项目。
以下情况就不适合采用:(1)如果投标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资料,以仔细研究和核查业主要求,或进行他们的设计风险评估;(2)如果建设内容涉及相当数量的地下工程,或投标人未能调查的区域内的工程;(3)如果业主要严密监督或控制承包商的工作,或要审核大部分施工图纸;(4)如果每次期中付款的款额要经官员或其他中介机构确定。
3.特点业主将投资意图和要求向EPC承包单位说明,承包商承担后续的全部工作,承担设计风险、自然力风险、不可预见的困难等大部分风险。
业主自己或委派业主代表来管理工程一般采用总价合同。
4.组织结构图5.优缺点采用EPC模式有利于提高项目运作效率和效益,承包方和业主的责权明确,对业主而言,主要提设计构想、技术标准以及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总承包商的监管,承担的风险较小,有利于工程的质量、进度,费用的控制。
承包商则承担了项目的所有工作责任,这大大增大了承包商的经营风险, 总承包商为了降低风险获得更多的利润,可能通过调整设计方案来降低成本,可能会影响长远意义上的质量。
二.分专业分阶段平行承包方式1.概念平行承发包,是指业主将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材料设备采购的任务经过分解分别发包给若干个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并分别与各方签订合同2.适用情况采用这种模式首先应合理地进行工程建设任务的分解,然后进行分类综合,确定每个合同的发包内容,以便选择适当的承建单位。
PDM产品设计方法

PDM产品设计方法PDM(Product Design and Management)是指产品设计和管理的方法。
它是一个系统的设计流程,帮助产品设计师从概念到实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加以管理。
PDM的核心是将产品设计和管理分为不同的阶段,并通过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来引导和支持设计师的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PDM产品设计方法。
1.用户研究:PDM的第一步是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
通过进行用户调研、观察和采访等方法,可以收集到关于用户需求的有效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用户的期望,从而指导产品设计的方向。
2.创意生成:在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师需要进行创意生成。
这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竞品分析、故事板和角色建模等方法来实现。
创意生成的目的是产生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设计概念,为后续的筛选和优化提供选择。
3.概念设计:从创意生成中选出几个优秀的设计概念。
然后,设计师需要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的设计,并通过草图、模型和3D渲染等方法进行展示。
概念设计的目的是让设计师和其他相关人员对设计思路有更清晰的理解,并对概念进行评估和反馈。
4.产品开发:在概念设计确定后,设计师需要进行产品开发。
这包括进行工程设计、制造规划和原型制作等过程。
设计师需要使用CAD软件进行产品建模和分析,确保产品的功能性和可制造性。
5.测试和反馈: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进行测试和评估,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用户需求。
这可以通过进行功能测试、用户体验测试和市场调查等方法来实现。
测试结果将为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反馈。
6.产品推出和管理:在产品设计和开发完成后,设计师需要进行产品推出和管理。
这包括制定市场推广策略、产品定价策略和售后服务策略等。
设计师还需要对产品进行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更新迭代、维护和支持。
1.系统性:PDM方法提供了一种系统的设计流程,使设计师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它帮助设计师将整个设计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并提供相应的方法和工具来支持设计工作。
_4.2工程项目管理模式3

一、DBB模式
这种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 按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方式进行,只有一个 阶段结束后另一个阶段才能开始。采用这种方法 时,业主与设计机构(建筑师/工程师)签订专业服 务合同,建筑师/工程师负责提供项目的设计和施 工文件.在设计机构的协助下,通过竞争性招标将 工程施工任务交给报价和质量都满足要求且/或 最具资质的投标人(总承包商)来完成.在施工阶段 ,设计专业人员通常担任重要的监督角色,并且是 业主与承包商沟通的桥梁。
八、PM模式
项目管理模式 (Project Management ,PM)是 指项目业主聘请一家公司 ( 一般为具备相当实 力的工程公司或咨询公司 ) 代表业主进行整个 项目过程的管理。 这家公司在项目中被称做“项目管理承包 商 ”(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 简 称为 PMC 。
雇佣设计工作人员
招标、签 订合同
设计阶段
连续建设发包方式 雇佣设计工作人员和CM工作人员
施工阶段
单一的施工合同
设计阶段
基 础 工 程 钢 架 工 程 屋 顶 构 筑 设 备 安 装 外 墙 工 程 间 壁 工 程 装 修 室 外 绿 化
施 工 阶 段
分阶段发包的多个施工合同
阶段发包方式
方案 设计
四、BOT模式
BOT广泛应用于一些国家的交通运输、自来水处 理、发电、垃圾处理等服务性或生产性基础设施 的建设中,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BOT模式不仅 得到了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广泛重视和采纳,一些 工业国家政府也考虑或计划采用BOT模式来完成 政府企业的私有化过程。 迄今为止,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进行的BOT 项目 中,比较著名的有横惯英法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 道工程、香港东区海底隧道项目、澳大利亚悉尼 港海底隧道工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管理(Design – Management)模式
设计—管理模式通常是指由同一单位向业主提供设计和施工管理服务的项目管理方式。
设计—管理模式可以通过两种形式实施,如图1-11所示。
业主与设计一管理公司和施工总承包商分别签订合同,由设计一管理公司负责设计并对项目实施进行管理。
该模式通常以设计单位为主,可对总承包商或分包商采用阶段发包方式,从而加快工程进度。
设计一管理公司的设计能力相对较强,能充分发挥其在设计方面的长项;但施工管理能力较差,因此无法有效管理施工承包商。
二、工程项目融资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融资管理模式决定了项目的治理机构,是项目策划阶段的首要工作。
项目融资的概念有两种,广义的项目融资是指“为项目融资”,实施项目的企业或投资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获取项目资金的过程,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狭义的项目融资是指“通过项目来融资”,由项目公司的期望现金收入作为全部还款来源,还款保证仅限于项目资产、项目合同协议下的利益和权益,在严格的法律、合同框架下风险由项目的利益关系人共同承担。
广义项目融资参见本系列教材之四《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的相关内容,这里主要介绍BOT、PFI和PPP模式。
此类模式所覆盖的内容较为广泛,既属于政府授权进行特许经营的狭义项目融资模式,但同时还界定了建设、运营等方面的要求,又属于承发包模式的范畴。
1.BOT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造—运营—移交)有时也称为“特许经营权”(Concession)方式,它是指某一财团或若干投资人作为项目的发起人,从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方政府获得某项基础设施的特许建造经营权,然后由此类发起人联合其他各方组建股份制的项
目公司,负责整个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和运营。
在整个特许期内,项目公司通过项目的运营获得利润,有时地方政府考虑到运营收费(如过路、过桥费)不能太高,可能给项目公司一些优惠条件(如将一片土地给项目公司开发经营),使项目公司降低其运营收费标准。
项目公司以运营和经营所得利润偿还债务以及向股东分红。
在特许期届满时,整个项目由项目公司无偿或以极低的名义价格移交给东道国地方政府。
BOT方式中的各参与方还包括地方政府、各类金融机构、运营公司、保险公司等,它们都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承担各自的职责。
BOT方式的典型结构框架,如图1-12所示。
BOT是一种有限追索权的项目融资(Limited—recourse Project Financing)方式,贷款人只承担有限的责任和义务,债权人只能对项目发起人(项目公司)在一个规定的范围、时间和金额上实现追索,即只能以项目自身的资产和运行时的现金流作为偿还贷款的来源,而不能追索到项目以外或相关担保以外的资产,如项目发起人所在的母公司的资产。
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和采用BOT方式,各国在BOT方式实践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多种引申的方式,如: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建造—拥有—运营—移交);BOO(Build—Own—Operate,建造—拥有—运营);BLT(Build—kase—Transfer,建造—租赁—移交);BT(Build—Transfer,建造—移交)等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