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读后感

合集下载

《P.E.T.父母效能训练养育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孩子》读后感

《P.E.T.父母效能训练养育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孩子》读后感

《P.E.T.父母效能训练:养育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孩子》读后感《P.E.T.父母效能训练:养育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孩子》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所著的一本关于亲子教育的书籍。

这本书将P.E.T.(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课程引入中国,为广大家长提供了一套科学、实用的育儿指南。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戈登先生对于亲子关系的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

他以丰富的实例和明确的教育原则,向我们传授了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培养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孩子。

书中提到了许多关键概念和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戈登先生强调了倾听、尊重和理解对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他教导我们如何通过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和重视。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解决冲突的技巧和策略。

戈登先生教导我们不要把孩子当成对立面,而是与他们合作解决问题。

他鼓励我们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共同找到解决方案。

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还提到了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戈登先生认为,孩子应该学会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依赖于外界的惩罚和奖励。

他提出了“自我决定”和“自我评价”的概念,帮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理解到了作为父母的责任和重要性。

我们不仅仅是孩子的养育者,更是他们的导师和榜样。

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爱与尊重的成长环境,引导他们成为富有责任感和思考能力的人。

总的来说,《P.E.T.父母效能训练:养育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孩子》是一本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育儿指南。

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教养的书,更是一个关于人际关系和情感发展的指南。

无论你是新手父母还是有经验的家长,这本书都能够给你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

我衷心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阅读这本书,将其中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我们的孩子创造更美好的成长环境。

《PET父母效能训练》书评【精选】

《PET父母效能训练》书评【精选】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1.书籍简介《P.E.T.父母效能训练》介绍了一种亲子高效沟通的方法,可以指导父母科学育儿,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2.作者简介托马斯·戈登,美国执业心理学家,他创建的“戈登方法”举世闻名。

这一方法起初用于改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后来发展为一种可以帮助多数人改善人际关系的沟通模式。

3.读后感帮助父母走出管教孩子的误区,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管教难题。

孩子不愿上学,不愿收拾房间,不愿和父母沟通等,都让父母焦虑不已。

父母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有效地管教孩子呢?今天在我们要分享的这本书《P.E.T.父母效能训练》里,就能找到答案。

“P.E.T.”是“父母效能训练”的简称,在本书中,作者介绍了效能父母解决亲子问题的方法,指导父母科学育儿,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好,接下来我们说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

我将从三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父母效能训练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效能父母处理沟通障碍的方法;第三部分:效能父母解决亲子冲突的途径。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父母效能训练的必要性。

在餐馆里,有孩子非常闹腾,随意用筷子敲击盆碗,家长怎么说都不听劝;在公园里,有孩子不听话,荡秋千非要插队;在火车上,有孩子任性地跑来跑去,大喊大叫。

往往在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在心里责怪他们的父母。

因为子不教,父之过,我们通常会把孩子的问题归结为父母教育的问题。

其实,这种论断是不妥当的,没有谁天生就会做父母,父母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品格高尚的孩子的过程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

而且父母都是凡人,不可能做到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无条件地容忍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问题没有被解决,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亲子关系。

当父母无法真正地接纳孩子的言行时,往往会表现出愤怒、不满等负面情绪。

虽然父母也是出于关心的目的,但天生对父母情绪敏感的孩子会觉得难以接受,甚至会影响到心理健康。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篇一: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读后感当今社会培训机构的内容五花八门,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慷慨解囊,而且跟风现象亦相当普遍,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

然而我们往往都容易忽视一个现实,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经验和技能都相当匮乏,我们学习了如何当父母吗?只有当我们承认及正视自己的不足,并且愿意装备自己,才能更有效与孩子沟通,去了解孩子的心意,从而更好地去带领孩子成长。

引领孩子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同时人生其实又非常短暂,看似矛盾的观点就这样非常真实的并存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端正了态度,才能觉得带领孩子成长的过程是短暂且享受的。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是父母学习育儿的一本很棒的书,里面有新的理念、案例分析及沟通技巧,看完此书,本人觉得受益颇丰,下面就与大家分享部分心得。

不管你是否同意,你都必须承认“父母是人不神”,我们常常以父母的高姿态教育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似乎我们做的有多么好,孩子才需要接受教育改变自己,没有意识到我们其实更加需要接受教育,我们是人不是神,既然如此就一定有缺点,一定有成长的空间,我们习惯用高标准去要求孩子,但我们自己却做不到,我们不是伟人,却一味希望孩子成为伟人。

通过《父母效能训练手册》的学习,我高兴自己不用再扮演高标准父母,而是将自己真实展示给孩子,摘掉面具做真实的自己真好呀!当很多缺点裸露出来的时候,孩子们看到我们也有如此多的不足,并且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克服改正时,我相信不是更难教导孩子,反而是更加靠近孩子,我们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距离拉近了,孩子们更愿意分享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一起寻求探索解决的方法。

纵然这个过程有一万步的距离,但每天前进一小步也远比在原地踏步强,我愿意勇敢地带领孩子们一起向一万步进军。

在处理问题时《父母效能训练手册》强调先确定是“我”(父母)问题,还是“你”(孩子)问题,即遇到问题不要急着评论、批判或指正,而是冷静下来想想问题的归属方是谁?只有清楚知道“我”(父母)问题,还是“你”(孩子)问题,才能找到“病根”在哪,对症下药。

《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

《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

《父母效能训练》读后感《父母效能训练》是一本非常实用且富有启发性的育儿指南。

作者托马斯·戈登以他丰富的经验、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思考,向家长们提供了一套非常有用的工具,帮助他们建立更有效的亲子沟通方式,改善家庭关系,并培养出具有责任心的孩子。

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是P.E.T.(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父母效能训练),其主要目标是为父母们提供一种能够帮助他们与孩子建立深入沟通的方法。

与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P.E.T.强调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父母进行合作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将更容易理解父母的期望,同时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从而打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环境。

本书以生动的故事、实用的例子和明确的指导原则,为父母们提供了一系列实践技巧和工具,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其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作者如何引导父母们改变传统的惩罚方式,并提出了一种替代性的解决方法——有效的非暴力沟通。

通过倾听、表达和合作,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自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依赖惩罚来控制他们的行为。

此外,本书还特别强调家长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只有在成为理性、平静和负责任的父母之前,我们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

因此,作者鼓励父母们深入思考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并努力改进自己,以便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们的成长。

读完《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它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作者提供的许多技巧和方法在我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学会了更加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也意识到通过合作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会更加有效。

这本书不仅给我带来了启示,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帮助我成为一位更好的父母。

总的来说,我强烈推荐《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给所有的家长。

不管您的孩子处于哪个年龄段,这本书都会给您提供非常实用的指导,让您能够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pet父母效能训练第一章的读后感

pet父母效能训练第一章的读后感

pet父母效能训练第一章的读后感摘要:一、介绍PET父母效能训练的概念和背景二、读后感的主要内容概述三、PET父母效能训练的核心理念和实用技巧四、对亲子沟通的启示和应用正文:提起PET父母效能训练,或许许多人尚感陌生。

其实,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在1962年创建的一套父母训练课程。

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清楚地界定问题、积极的倾听、完整的表达及没有输方化解矛盾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觉成长能力,同时让父母在过程中获得自我心灵成长,实现家庭关系的和睦。

最近,我有幸阅读了PET父母效能训练的第一章,并对其中的理念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在我眼中,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亲子沟通的指南,更是一本引导我们重新审视亲子关系的启示录。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传统观点在解决问题时的方式方法,以及这种方式方法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书中强调,父母在解决问题时,应避免将问题归咎于孩子,而是要明确问题所在,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

这种方式让我深感赞同,认为这是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基石。

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PET父母效能训练的实用技巧。

例如,重复孩子的言语以表示理解和关注,避免用强制力解决问题,以及让孩子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等。

这些技巧让我深感实用,并迫不及待地在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中进行实践。

总的来说,PET父母效能训练第一章的阅读让我对亲子沟通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运用书中所教授的技巧,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也能让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孩子的成长都是我们最关心的事。

而PET父母效能训练,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和实践方法。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我们就能够成为更好的父母,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同时也实现自身的成长。

最后,我想说,PET父母效能训练的第一章只是个开始,还有更多的知识和技巧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学习。

父母效能心得(大全)

父母效能心得(大全)

父母效能心得(大全)第一篇:父母效能心得(大全)参加父母效能课堂的收获父母效能课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重要的学习经历,很庆幸在周六的时间能有机会来参加父母效能课程,解决了很多正在困扰着我的问题,也帮助我能成为一个更加合格的老师。

作为幼儿老师我们常常把“尊重幼儿”“与孩子平等相处”挂在嘴边,在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尊重幼儿”却从未像现在这样,被“尊重”二字深深的震撼。

父母效能训练营,让我更懂孩子了,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需要,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这些话经常在理论书中出现,但往往到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多数是童年时父母和老师对待我们的方式。

参加了这次课程,让我能更加容易的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帮方助孩子建立更好的生活习惯,改正孩子的行为问题。

张教授讲到的许多法,由于更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应用到工作中也很有效。

最重要的是,把属于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学习、选择、交往、失败,是孩子自己的权利。

课程中,有一部分内容是情绪的调节,张教授通过角色表演,让我们作为第三者看到许多我们日常会发生的情绪问题,教我们换位思考,更能体会他人的感受,有效的沟通,减少矛盾。

情绪管理,教会了妈妈们,怎样处理自身需要和孩子需要之间的关系,通过换位思考,让妈妈们更能接纳孩子的行为,接纳的行为多了,发生的冲突自然就减少了,亲子关系也会更和谐,甚至对于家庭关系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是老师的必修课,对于一班吵吵闹闹的孩子,对于他们各自不同的需要,有时难免会有情绪,应用了情绪管理的方法,能够在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快速的调节自己从情绪中走出来,更能减少由于自己的情绪对他人的影响,这让我可以成为一个更温和的人,更能倾听他人的人。

对于父母效能课程,期待了很久,虽然由于身体原因只上了三节课,但对我的提升很大,并且意犹未尽,每次的两个半小时都是精华,每次结束大家都不愿意离开,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学习。

pet父母效能训练第一章的读后感

pet父母效能训练第一章的读后感

PET父母效能训练第一章的读后感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品格。

而《PE 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提供了一系列深入浅出的教育理念和具体实践方法,帮助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第一章:理解父母效能训练的重要性什么是父母效能训练父母效能训练(P ar en t al Ef fe ct iv en ess T ra in in g,PE T)是建立在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基础之上的一种家庭教育方法。

它以培养孩子自尊、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为目标,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父母改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父母效能训练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教育方式不仅影响孩子的成长,也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父母效能训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效能训练强调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通过主动倾听、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支持和合作的家庭环境。

2.提高父母教育技能:父母效能训练教授父母一系列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父母更好地处理家庭教育中的各种挑战。

通过提高父母的教育技能,可以提高教育的效果,培养出更加自信和有能力的孩子。

3.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父母效能训练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自制能力和社交技巧,帮助孩子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通过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支持,孩子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品格。

结语父母效能训练是一门有益于家庭教育的学问,它强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通过提高父母的教育技能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父母更好地教育孩子。

读完本书的第一章,我对父母效能训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我相信通过学习和实践父母效能训练,我将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支持和合作的家庭环境,培养出自信、有能力的孩子。

父母效能训练第五章读后感

父母效能训练第五章读后感

父母效能训练第五章读后感
这一章啊,感觉就像是一个育儿的秘籍大揭秘。

它提到的那些方法,不像是那种高高在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大道理,而是特别接地气的东西。

比如说,它讲了如何处理孩子的问题。

我就想到自己以前,孩子一有点啥事儿,我就像个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要么就直接按照自己的老一套来,根本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能接受。

就像有一次,孩子不想写作业,我就只会在旁边干着急,然后吼他:“怎么还不写,赶紧写!”结果呢,孩子一脸委屈,还跟我对着干。

看了这章才明白,我这就是完全没找对方法嘛。

书里告诉我们得先了解孩子的感受,这就像是要先找到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我就寻思,以前咋就没想到呢?孩子也是个有想法有感受的小大人了,我要是能先听听他为啥不想写作业,是因为在学校累了,还是觉得作业太难了,再对症下药,那肯定比我在那儿干吼强多了。

还有就是关于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也让我挺有感触的。

以前我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或者不满的时候,那真的是像一团乱麻,自己说得糊里糊涂,孩子也听得云里雾里。

这章就像是个语言大师在教我说话,告诉我得简洁明了,还得照顾到孩子的情绪。

这就好比我要给孩子传达一个任务,不能像以前那样说一大堆啰里吧嗦的话,让孩子都不知道重点是啥。

总之呢,这第五章就像是一个及时雨,浇灭了我在育儿过程中的一些莽撞和无知。

让我知道原来育儿是有这么多小窍门的,不是光靠爱就能搞定一切的。

我得好好把书里的这些方法实践起来,争取当个更聪明的家长,和孩子相处得更加和谐,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总是搞得鸡飞狗跳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读后感
篇一: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读后感
当今社会>培训机构的内容五花八门,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慷慨解囊,而且跟风现象亦相当普遍,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

然而我们往往都容易忽视一个现实,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经验和技能都相当匮乏,我们学习了如何当父母吗?只有当我们承认及正视自己的不足,并且愿意装备自己,才能更有效与孩子沟通,去了解孩子的心意,从而更好地去带领孩子成长。

引领孩子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同时人生其实又非常短暂,看似矛盾的观点就这样非常真实的并存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端正了态度,才能觉得带领孩子成长的过程是短暂且享受的。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是父母学习育儿的一本很棒的书,里面有新的理念、案例分析及沟通技巧,看完此书,本人觉得受益颇丰,下面就与大家分享部分心得。

不管你是否同意,你都必须承认“父母是人不神”,我们常常以父母的高姿态教育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似乎我们做的有多么好,孩子才需要接受教育改变自己,没有意识到我们其实更加需要接受教育,我们是人不是神,既然如此就一定有缺点,一定有成长的空间,我们习惯用高标准去要求孩子,但我们自己却做不到,我们不是伟人,却一味希望孩子成为伟人。

通过《父母效能训练手册》的学习,我高兴自己不用再扮演高标准父母,而是将自己真实展示给孩子,摘掉面具做真实的自己真好呀!当很多缺点裸露出来的时候,孩子们看到我们也有如此多的不足,并且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克服改正时,我相信不是更难教导孩子,反而是更加靠近孩子,我们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距离拉近了,孩子们更愿意分享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一起寻求探索解决的方法。

纵然这个过程有一万步的距离,但每天前进一小步也远比在原地踏步强,我愿意勇敢地带领孩子们一起向一万步进军。

在处理问题时《父母效能训练手册》强调先确定是“我”(父母)问题,还是“你”(孩子)问题,即遇到问题不要急着评论、批判或指正,而是冷静下来想想问题的归属方是谁?只有清楚知道“我”(父母)问题,还是“你”(孩子)问题,才能找到“病根”在哪,对症下药。

如果不加以分析就横加干预,那么可能表面看似已经解决问题,其实只是将问题埋得更深,遇到导火线,还是会爆发的。

当然有些问题似乎没有那么容易解决,但也总比埋得更深强吧!
这本书后面部分我还没有研读完,故先将书的前面部分心得记录下来,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一起学习探讨,最后有句话与大家分享就是“希望我们成为影响者,不仅是教育者” 。

篇二: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读后感
净化心灵,提高效能
读书会开到第六期,胡教授突然决定亲自开着车把我们一个个从家里接来,还真有
点受宠若惊呢!原来咱们可爱的教授为自己不能把读书会开出两万元两天的工作坊的效果而内疚甚至焦虑了。

我可没想那么多,超强度的工作已让我精疲力竭,我只顾到会场倒垃圾、吸能量,然后再到学校回收新的垃圾。

不经意间回头看看,发现自己的生活一直在不着痕迹的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一、减少抱怨,静心充电
今年的工作强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记得上次和在广东当校长的同学聊天,我说我的课太多,他问:多少?8节?10节?而实际上我每星期的课是21节,还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段,另外还有>班主任的班会课、活动课之类的至少3节,星期六下午美术班补课,星期天下午学生返校,我这个班主任都必须陪着,更不要说班级的琐事繁多了……所以见我每天看书,同事都很惊讶:你还有这闲情?
想想自己现在效率确实高了。

上一期读书会开始之前,我几乎把一个星期的空余时间都拿来看《父母效能训练手册》和上网了解关于读书会的信息了。

读书会结束,又马上进入期中考的战备状态:一个晚上奋战到十二点出好两份试卷,第二天再利用两节没课的时间编排、校稿、先做一遍、调整版面、打印。

这效率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平时我一份试卷都要三四天,还经常有错误,因为少了先做一遍、再调整版面这个步骤。

等到考完马上用两天的课余时间改完300多份试卷,不再像往年都拖到五一节甚至五一之后还在改。

也就是说我五一节就专事放松心情、陪儿子逛读书馆、陪老头逛逛街、顺便帮忙做点家务。

时间就在24小时连轴转的节奏中一天天度过,忙碌而不急躁。

我明白:抱怨比工作更能损耗能量。

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别让坏情绪把自己拖垮。

二、明确问题归属,>倾听不越权
十几年的教书匠经历,加上我的热情善良,我最大的特点就是好为人师。

只要听到有问题,不管是谁的,不管自己能不能帮上,我都会马上积极参与解决,自然效率底下而且吃力不讨好。

现在我试着学会倾听别人的问题,做一个受欢迎的听众。

那天外甥女又找我聊天,说到日子过得空虚无聊之类的,换在以前,我肯定又是一番苦口婆心:你应该多看书、多充电之类的。

这次我一次次忍住没再说出类似的话,收到了不一样的效果。

她自己找到了方向。

对话附后。

三、还原本色,做真实的自己
一直尴尬于班主任的角色,逃避了多年,最终被校长赶鸭子上架。

我说自己一直不愿当班主任就是因为和领导会产生理念上的冲突。

可这校长却没来由的相信我:你的理念很好啊,我相信只要多沟通肯定没事的。

感动之余我便接了,为了这份信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可是真正做起来就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了。

领导希望我们处处维护他们的权威、在规则操作时无条件的服从并从心里认可,可我根本做不到,于是常常在冲突中摧残自己的心灵。

现在我开始学着表露真实的自己。

学校把外卖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来抓,我一直不理解。

看很多老师自己也不愿去食堂吃饭而且大张旗鼓的长期吃外卖,为什么学生吃就是严重的犯规了呢?学校的理由是学生的安全是由学校负责的。

我一直不认可,我总觉得这里面主要就是受利益驱使。

不过看看别的学校也都这样,我又不好多说,聪明的学生在我暧昧态度的怂恿下外卖吃的越来越嚣张。

领导更是颇有微词。

眼看外卖问题衍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垃圾过多、早读甚至晚自修吃饭问题等等。

我最终决定干涉:我首先声明自己对他们的同情,但是校规如此,我无力改变。

作为班主任,我只有执行权。

学生表示理解,处理问题时便少了很多的抵触心理。

面对厌学,一般老师的做法都是批评指责:偷懒、不负责任……结果是师生隔阂越来越深,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那天我试着放下面具,>收获的是愉悦的心情和学生的信任。

那天亲眼目睹学生对妈妈的苦口婆心厌烦阻止并对妈妈的眼泪无动于衷的情景,我一时感慨良多。

下午放学后在教室里和几个学生聊起来,一聊就聊到了应试教育的问题重重,我很坦诚的谈了自己对应试教育的不认同,也介绍了华德福教育的一些理念和夏山学校的模式。

当学生说到老师打了学生两个耳光时我当即表示了自己的不接受心理。

转眼到上课,我们都觉得意犹未尽。

学生说:能像你这样和我们轻松说笑的老师太少了。

我也体会到了摘下面具和学生交流的快乐。

最后,向胡教授送上最真诚的谢意:因为你的引领,我们一直在慢慢的改变,成长在无痕中从未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