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检核和分配以及高程计算

合集下载

4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4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4.776 -5.773
4
5
6
136.742
7
137.329(已知)
+0.561
fh =h测-h理=0.561-(137.329-136.742)=0.561-0.587=-26mm ∑n=53
2.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计算
点号 1 BM.A 1 2 3 BM.B ∑ 辅助 计算 测站数 2 14 9 18 实测高差 /m 3 +3.742 -2.184 +4.776 改正数 /mm 4 改正后高 差/m 5 高程 /m 6 136.742 备注 7
二、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的步骤与 附合水准路线相同。
三、支水准路线的计算
[例] A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其高程HA为45.276m, 1点为待定高程的水准点,h往 和h返 为往返测量的观测高 差。往、返测的测站数共16站,计算1点的高程。
h往=+2.532m
BMA
1
h返=-2.520m
(1).闭合水准路线 理论上:∑h理=0
存 在 误 差
1
2
BM
3 4
∑h测≠0
高差闭合差fh :fh=∑h测-∑h理
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fh=∑h测
(2).附合水准路线
理论上:∑h理= H终- H始 = H2- H1
∑h测≠ ∑h理
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fh=∑h测-∑h理=∑h测- (H终- H始)
点高程相等,以此作为计算检核。
将推算出各待定点的高程填入计算表内
点号 1 BM.A 1 测站数 2 14 9 18 12 53
实测高差 /m
3 +3.742 -2.184 +4.776 -5.773 +0.561

高差闭合差计算原理及公式

高差闭合差计算原理及公式

建筑工程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摘 要: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可以通过计算高差闭合差来检核观测成果的质量。

而高差闭合差这一概念,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中容易混淆。

文章从高差闭合差计算、调整和高程计算三个方面入手, 给出了对高差闭合差理解的思路,以及在控制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平差的新方法。

经实践验证,有益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平差0 前言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必须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水准测量是精确测量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沿线布设临时水准点,从已知点出发,沿闭合路线、附合路线、支路线等三种路线进行水准测量,三种水准路线的区别见表1。

由于支水准路线缺乏检核条件,规定在支水准路线中必须进行往返测量。

这样,在三种水准路线中,终点都是已知点。

表1 水准路线的区别水准路线 起点 终点 起点与终点的位置 备注 闭合水准路线 BM1 BM1 相同 环线 附合水准路线 BM1 BM2 不相同支水准路线BM1BM1相同沿原路线返回。

如:BM1→1→2→3→4→3→2→1→BM1由于仪器(工具)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等测量误差的存在,在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

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经过多测站的观测后,在待测点上必然积累了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多少只有通过多余观测才可得知。

多余观测在这里体现为对终点进行观测。

用终点的实测高程与终点的理论高程去进行比较,从而得知产生了多少误差,这个误差就是高差闭合差。

对水准测量的成果进行检核,当测量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就必须对产生的测量误差,即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这就是控制测量中的平差。

1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相关书目 [1]中,高差闭合差可以定义为:在控制测量中,实测高差的总和与理论高差的总和之间的差值,表示为∑∑-=理测h hf h 。

在外业时,可用该公式检验外业的质量,判断是否结束外业。

高差闭合差计算原理及公式

高差闭合差计算原理及公式

建筑工程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摘 要: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可以通过计算高差闭合差来检核观测成果的质量。

而高差闭合差这一概念,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中容易混淆。

文章从高差闭合差计算、调整和高程计算三个方面入手, 给出了对高差闭合差理解的思路,以及在控制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平差的新方法。

经实践验证,有益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平差 0 前言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必须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水准测量是精确测量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沿线布设临时水准点,从已知点出发,沿闭合路线、附合路线、支路线等三种路线进行水准测量,三种水准路线的区别见表1。

由于支水准路线缺乏检核条件,规定在支水准路线中必须进行往返测量。

这样,在三种水准路线中,终点都是已知点。

表1 水准路线的区别水准路线 起点 终点 起点与终点的位置备注 闭合水准路线 BM1 BM1 相同 环线 附合水准路线 BM1 BM2 不相同支水准路线BM1BM1相同沿原路线返回。

如:BM1→1→2→3→4→3→2→1→BM1由于仪器(工具)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等测量误差的存在,在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

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经过多测站的观测后,在待测点上必然积累了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多少只有通过多余观测才可得知。

多余观测在这里体现为对终点进行观测。

用终点的实测高程与终点的理论高程去进行比较,从而得知产生了多少误差,这个误差就是高差闭合差。

对水准测量的成果进行检核,当测量误差在容许X 围之内就必须对产生的测量误差,即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这就是控制测量中的平差。

1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相关书目 [1]中,高差闭合差可以定义为:在控制测量中,实测高差的总和与理论高差的总和之间的差值,表示为∑∑-=理测h hf h 。

在外业时,可用该公式检验外业的质量,判断是否结束外业。

附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

附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
fh h测 h理 h测 (H终 H始)
(二)分配高差闭合差 1、计算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
对于普通水准测量: fh容 40 fh容 12
L 适用于平原区 n 适用于山区
式中,fh容——高差闭合差限差,单位:mm; L——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 n——测站数 。
2、分配原则
按与距离L或测站数n成正比原则,将高差闭合
A
35.B00M0m1
B
C
BM2 37.464m
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调整与高程计算
(1)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2)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按测站数: vi fh
n ni
v1 fh n n1 0.009
v2 fh n n2 0.005
检核计算:
vi f h
(3)计算各点的高程 1.计算改正后每测段的高差值hi′ hi′=hi+vi 检核式:∑h′=∑h理 2.待定点高程H待i的计算:
1.学会水准路线的布设方法 2.学会水准测量的成果整理 3.掌握附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步骤
复习水准点与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一、水准点和水准线路 (一)水准点
埋设在永久、固定的地点 按等级不同,埋设的要求
不同
水准点
通过水准测量方法获得其高程的高程控制点,称 为水准点,一般用BM表示。有永久性和临 时性两种。
差反号分配到各段高差上。
按距离: 按测站数:
vi fh l li
vi fh n ni
四舍五入后,使: vi fh
(三)计算各待定点高程
用改正后的高差和已知点的高程,来计算各待定点的高 程
1.计算改正后每测段的高差值hi′
hi′=hi+vi 检核式:∑h′=∑h理

水准测量规范

水准测量规范

水准测量水准测量: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

一、二等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须的高程控制。

精度低于四等的水准测量称为等外水准测量。

本节阐述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布设形式、技术要求、选点埋石、外业施测和业计算等有关容。

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称为水准路线。

水准路线每隔一定的距离需要埋设一个固定点,称为水准点。

水准测量的目的就是以已知高程点为起算点,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水准点的高程。

根据已知水准点的情况和测量工作的实际需要,水准路线可以布设成以下三种形式。

(1) 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上。

(2) 闭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一条环形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测定沿线上水准点的高程,最后又回到该水准点。

(3) 支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一条水准路线测定沿线上其他水准点的高程,最后不与任一已知高程点连测。

为了提高成果的精度及其可靠性,规规定支水准路线必须进行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且应限制支水准路线的长度。

(4)水准网二、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各等水准测量对所使用的仪器类型、水准路线长度、不符值或闭合差的限差等都有相应的规定,其中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4-27所列。

三、水准路线选线和水准标石埋设(1)收集资料在确定水准路线布设形式之前,首先要收集已有的水准测量资料,包括水准路线图、水准点“点之记”、成果表、技术总结等。

而且还应到实地调查,确定已知成果可否利用。

(2)图上初步选线在测区已有的地形图上设计拟定的水准路线。

水准路线应尽量选设在地势平坦、土质坚实、施测方便的道路附近,尽量避免通过水滩、沙土、易塌陷易受雨水冲刷的地区。

选线的同时还应考虑水准点的埋设位置。

最后绘制一份水准路线布设图,图上按一定比例绘出水准路线、水准点的位置,注明水准路线的等级、水准点的编号。

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

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

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
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是指在一条附合水准路线上,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起点所测得的高程差的总和。

闭合差是衡量测量精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测量误差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在实际测量中,闭合差的大小与测量精度、仪器精度、观测环境、观测方法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闭合差。

首先,应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

在选择水准仪时,应考虑其精度、稳定性、自动化程度等因素,以确保测量精度和效率。

同时,还应对仪器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其次,应合理设计观测方案。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式和观测点,避免出现盲区和重复观测,从而减小闭合差的大小。

此外,还应注意观测环境的影响。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应尽量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观测,如大风、雨雪等,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最后,应对测量数据进行合理处理。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注意数据
的精度和可靠性,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数据平差和误差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闭合差值。

总之,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是水准测量中的重要指标,对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闭合差的大小,从而提高水准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四等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

四等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

四等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
四等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是指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水准测量时,测量闭合回路的差值。

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精度较低的水准测量方法,其闭合差一般不会太大。

闭合差是通过比较起点和终点的高程值计算得出的。

在水准路线上,首先从起点测量高程,然后通过测量点逐个测量,最后返回到终点处进行第二次高程测量。

测量所得的起点和终点的高程值之差就是闭合差。

闭合差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测量误差的大小。

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较低,闭合差一般在几分米到十几分米左右。

如果闭合差超过了允许误差范围,就需要重新测量或者进行数据处理来减小误差。

附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fh= 。

附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fh= 。

附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fh= 。

摘要:
1.水准路线的闭合差概念
2.附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fh 的计算方法
3.fh 值的意义和应用
正文:
一、水准路线的闭合差概念
水准路线闭合差是指在一条水准路线上,从起点到终点,经过所有测站点的观测高程之和与理论高程之差的绝对值。

这个差值反映了水准路线的测量精度和误差累积情况。

水准路线闭合差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对闭合差,另一种是相对闭合差。

绝对闭合差是指观测高程之和与理论高程的差值,而相对闭合差则是指绝对闭合差与理论高程的比值。

二、附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fh 的计算方法
附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fh 是指在附合水准路线上,从起点到终点,经过所有测站点的观测高程之和与理论高程之差的绝对值。

fh 值的计算方法如下:fh = |Σh 观测- Σh 理论|
其中,h 观测表示观测高程,h 理论表示理论高程。

Σ表示对所有测站点进行求和。

三、fh 值的意义和应用
fh 值是评价水准路线测量精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水准测量的误差情况。

fh 值越小,说明水准测量的精度越高;fh 值越大,说明水准测量的精
度越低。

在实际应用中,fh 值通常用于判断水准路线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精度要求。

如果fh 值超过了规定的限差,则需要对水准路线进行重新测量。

在水准测量中,fh 值的计算和分析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fh 值,可以发现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来源,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测量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