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黄河湿地保护调查

合集下载

三门峡:为湿地野生动物筑起安全家园

三门峡:为湿地野生动物筑起安全家园

33三门峡:为湿地野生动物筑起安全家园□ 张艺凡 张树魏漫步在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段,成群的大天鹅、黑鹳、白头鹤、中华秋沙鸭等鸟类嬉戏觅食,悦耳的鸟鸣声此起彼伏、绵绵不绝,俨然一幅万羽竞翔、鸟唱水吟的天然图画。

近年来,三门峡市积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以保护湿地野生动物为抓手,大力开展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段生态保护工作,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立法依规保护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段涉及灵宝、陕州、湖滨、渑池、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经济开发区等6个县(市)区,是全国候鸟基本迁徙路线、觅食地、越冬地,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地位。

保护区内分布有野生植物1121种,野生动物1066种,昆虫582种,鱼类84种,脊椎动物486种,鸟类279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大鸨、白头鹤、中华秋沙鸭等9种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疣鼻天鹅、灰鹤、为更科学地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和救助,该市对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升级改造,购置超低温冰箱、药品冰柜、冰柜、无影灯、手术台和焚烧炉,完善救护设备;派人到国家、省野生救护中心跟班学习,更新救护车辆,进一步提升了野生动物救护水平。

2021年以来,全市共救助野生动物34只,其中,救护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只,救护大天鹅、红腹锦鸡、雀鹰、长耳鸮、大白鹭、白骨顶鸡、豹猫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9只,救护小麂、雉鸡、獾等其它“三有”动物4只。

宣传营造氛围该市充分依托“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白天鹅保护宣传日”等活动,开展主题日宣传,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公众“关爱湿地、保护天鹅”的意识。

在2021年的宣传活动中,全方位、多渠道开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影院、进商场”宣传活动,在全市设立大、小型宣传牌69块,先后设立咨询台20余台次,展出野生动物摄影作品500余幅、宣传版面100余块,发放各类宣传彩页5万余份,发送大天鹅保护短信120万条,使“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这张城市名片更加亮丽,更加响亮。

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工作方案

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工作方案

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三门峡段重点调查工作方案为了查清我国湿地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情况,根据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和市林业局安排部署,为确保调查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调查总体要求本次调查以全省为一个总体,采用遥感判读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三门峡黄河湿地保护区(包括湖滨、灵宝、陕县、渑池)承担保护区内的重点调查。

二、工作内容重点调查:是指对列入河南省重点调查湿地名录的湿地斑块由技术支撑单位提供统一区划的图面资料以及湿地分布和面积等数据,并进行技术指导。

保护区进行对自然环境要素、水环境要素、野生动植物以及保护管理、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威胁等状况的内外业调查。

(《河南省湿地资源调查实施细则》附录3:表4.3-表6.22)三、调查精度要求(一)外业调查的允许误差1、样地位置:坐标与记载内容相符,其坐标误差不得大于30 m。

2、主要湿地自然生态特征,包括湿地类、湿地型、地貌、土壤、湿地植被主要种类、类型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等因子不应有错。

3、保护、利用和受威胁状况记录准确。

4、其它调查因子填写正确、无遗漏。

四、调查准备工作(一)组织管理河南省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段湿地资源调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段湿地资源调查领导、组织、协调等工作;建立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调查队,负责完成各项调查工作。

各机构组成人员及具体职责为:1、领导小组组长:张斌强副组长:李树拉、王慧技术负责人:李益香、董睿龙成员:牛文梅、李书亮、韩栋栋、李发学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研究决定湿地调查有关重要问题,筹措湿地调查配套资金,审定和发布湿地调查成果进度。

管理和协调湿地调查的日常事务,研究提出重要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向领导小组报告,负责定期召开全省湿地调查联系会议,组织全省湿地调查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组织全省湿地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调查队伍由管理处和各管理站抽调或借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黄河三门峡湿地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黄河三门峡湿地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供 试 样 品选 自黄河 湿 地 国家 级 自然保 护 区 _ 一 门峡 段 青龙 坝库 区和 天鹅 湖 两 个 观 测 点 ,分 别 于
21 0 0年 1 O月 、0 0年 l 21 2月 、0 1年 3月 和 2 1 21 0 1
年 5月 四个 时 间点 从 上述 两 个 观 测 点 采 集 黄 河 水 样. 四次 采样 地点保 持一 致
菌落形 态 1. . 2优势 菌对 四环 素敏感 性测 定 2
微 生物 降解 污染 物 的作 用 我 国对 湿地微 生物 的研
究起 步 较晚 多集 中于人工 湿地 中微 生物 的研 究 , 对
天 然湿 地微 生物 研究 的报道 相对 较少【 - 河南 5 88 K 16 P )
黄河 湿地 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三 门峡段全 长 2 5公里 . 0
多样性最丰 富、 生态服务价值最 大的生 态系统[2- 。 15 6 V 30 2
象 . 湿地 水体 微生 物多样 性进 行监 测和 评价 对
1材 料 及 方 法
11供 试 样 品 .
微生 物 是湿地 生 态 系统 中重要 的 生命 体 , 为湿 地 பைடு நூலகம்作
生 态 系 统 的分 解 者 推 动 了湿 地 生 态 系统 的物 质 循 环 和 能 量 流 动[ 12: 生物 在湿 地 生 物 多 样 性 维 2 82 微 ] -) ( P 护、 生态 平衡 等方 面均起 着 十分重要 的作 用 ” 8 s) 。 研 究 湿 地生 态 系 统 微 生 物对 了解 湿 地微 生 物 多 样 性 及 深 入 探讨 湿 地 生 态 系统 结 构 和 功 能具 有 非 常
1. . 1湿地微 生 物平板 菌落计 数 2 将 混合 均 匀 的菌悬 液 梯度 稀 释 . 选取 合适 稀 释 度进行 平板 涂布 , 每一 浓度 均设三 个重 复 细菌 , 放

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和生态评价初探

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和生态评价初探

·89·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0期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和生态评价初探王保星1,2,关燕雯1,2,何 冰1,2,郭俊刚1,2,侯 华1,2(1.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陕西渭南 714000; 2.陕西省河流湿地重点实验室, 陕西渭南 714000)摘要:对保护区自然生态质量和保护管理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对深刻认识保护区保护价值,科学制定保护区发展战略与保护管理措施,促进保护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考察结果,参照国家林业局有关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和有效管理评价标准,对保护区自然生态质量和保护管理做出全面评价。

关键词:保护区;自然和生态;管理;评价1 自然生态质量评价1.1 生物多样性陕西黄河湿地是我国中、西部国际候鸟的主要栖息地之一,是我国内陆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丰富,尤其是湿地鸟类资源丰富。

区内物种多度丰富,相对丰度较高,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组成成分与结构较为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1.2 典型性保护区的典型性体现在两处:一是区内有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尤其是鸟类资源,保护和科研价值极大;二是地理位置特殊。

保护区位于中纬地带,居我国大陆中部,地处关中平原东端,黄河、渭河、洛河交汇处,是内陆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是我国中、西部国际候鸟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1.3 稀有性保护区所在的黄河中游和下游过渡地段,生态区位独特,同时又是候鸟迁徙中线的重要节点,良好的自然生态为候鸟迁徙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生态区位重要。

保护区湿地面积大,湿地中浮游生物种类繁多,生物量大,生态系统完整。

保护区是我省鸟类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地区。

在冬季候鸟越冬期间,鸟类数量最多时达40多万只,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的6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的16种,省级重点保护的12种。

1.4 自然性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绝对自然性的生境已不多存在。

三门峡库区湿地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三门峡库区湿地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三门峡库区湿地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易雅宁孙晓懿王富强来源:《人民黄河》2021年第03期摘要:研究湿地水化学特征对湿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三门峡库区湿地为典型研究区域,采用2018—2019年三门峡水库蓄泄期间4次采样数据,结合三角图、Gibbs图等水化学方法分析了三门峡库区湿地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门峡库区湿地水体呈弱碱性,蓄泄期间pH值从潼关到三门峡大坝变化较小,在天鹅湖湿地处出现最大差值,表现为天鹅湖湿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不同时期TDS沿程呈减小趋势,泄水期天鹅湖湿地稀释作用明显;蓄水期溶解氧、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均高于泄水期的;离子浓度随大坝蓄泄期水位变化而变化,蓄水期离子浓度高于泄水期的,主要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HCO-3,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Na-Ca型;三门峡库区湿地水化学特征受硅酸盐岩风化作用和蒸发盐岩溶解影响,此外蓄水期城市生活废污水排放对库区湿地水化学有较显著影响。

关键词:河流湿地;水化学特征;控制因素;三门峡水库Abstrac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tland water chemistry for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wetland. Taking the Wetland of SanmenxiaReservoir as a typical research area, using the sampling data of 4 times during the impoundment period and drainage period of Sanmenxia Reservoir from 2018 to 2019, the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tland of Sanmenxia Reservoir were analyzed by using hydrochemical methods such as triangle plots and Gibbs plo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in the wetland of Sanmenxia Reservoir is weakly alkaline, and the pH value changes little from Tongguan to Sanmenxia dam during the storage and drainage period, during the discharge period, which is influenced by Swan Lake wetland.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it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dilution effect of Swan Lake wetland in the drainage period is obvious; the DO, ORP, and EC contents are shown to be higher in the impoundment period than that in the drainage period. The ion concentration changes with the water level in the dam impoundment period. The ion concentration in the impoundment period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drainage period. The main cation is Na+, the anions are mainly HCO-3 and the water chemical type is HCO3-SO4-Na-Ca. Changes in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tland of Sanmenxia Reservoir are affected by the weathering of silicate rock and the dissolution of evaporative salt rock. In addition, the discharge of the municipal sewage during the impoundment period also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hydrochemistry of the wetland in the reservoir area.Key words: river wetlands;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control factors; Sanmenxia Reservoir濕地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健康的湿地水循环系统在水文调节和净化水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度影响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冲突与协调——以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冲突与协调——以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关键词 : l =f峡湿地 自 然保护 区; 社区和谐 ; 问卷调查 中图 分 类 号 : 3 X6 文献 标 识 码 :05— 5 9
The Co li ta o di to t e o o i v l p e ta d Ec l g c l nf c nd Co r na i n be we n Ec n m c De e o m n n o o ia
Pr t c i n - o e to -A s fYel w v r W e l n t e Re e v n a Ca e o lo Ri e ta d Na ur s r e i S nm e x a n i
HOU Xio e’, AN En y a HUANG- n 。 HUO a g we’ a -li F - u n , 。 Yig , Xin — i
Absr c :T e d v lp na ttsq o o h a mexa Yelw ie eln tr sⅣeWeersac e v t a t h e eo me tlsau u fte S n n i l o R v rW t d Naue Ree r ee rh d b a
i d q e t n a r u v y T e r s l s o e h tmu h p o r s a d t t e e f t ft ee a tma a e n . f l u s o n ie s re . h e ut h w d t a c r g e s h s ma e wi h f r o e r lv n n g me t e i s h o h
w t n e o r e , c n mi u p t n tb l y a d u b a c d d sr u in o e e t a s d b n io me t h n e , s el d rs u c s e o o c o t u sa i t n n a n e it b t fb n f sc u e y e v r n n a g s a a i i l i o i c w l a e i e t a k o r tc in c n co s e s si xs ew e h e e v n o el sr sd n s l c fp oe t o s iu n s , t l it t e n t e r s r e a d c mmu i e eo me t Ac od n o le b n t d v lp n . c r i g y t h b v r b e ,s me s g e t n ,s c s p a n n u c in la e s s i ni c l ,c mmu i o ma a e n , o t e a o e p o l ms o u g si s u h a l n i g f n t a a c e t a l o o o r i f y n t c — n g me t y c n u t g p oe so a r i ig e t b i i g c lgc l o e s t n o d ci r fs in l tan n , sa l h n e oo ia c mp n a i me h n s n s o c a im a d a s g u l a r e e s o n r ii p b i wa n s t n c

黄河口湿地研究报告

黄河口湿地研究报告

黄河口湿地研究报告篇一:黄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情况汇报黄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情况(XX年8月6日)湿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黄河口湿地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渤海淤积而成,是我国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生态区域,也是我国及世界大江大河三角洲中具有较高自然保护价值的河口生态景观,在我国及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境域大部是黄河百余年来携沙填海冲淤而成的新生陆地。

在黄河独特水沙条件和渤海弱潮动力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全市湿地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多样,环境典型独特。

全市湿地总面积930万亩,占山东省湿地总面积的34.6%,其中陆域湿地702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8%。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市东北部,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保护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230万亩,其中核心区87万亩,缓冲区20万亩,实验区123万亩,分南、北两大区域:南部区域位于现行黄河入海口,面积157万亩;北部区域位于1976年改道后的黄河故道入海口,面积73万亩。

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这是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大部分湿地成陆时间只有二三十年,是国家重点保护的16处具有国际意义的湿地之一;第二,这是东北亚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每年迁徙经过的鸟类多达450万只,素有“鸟类天堂”的美誉;第三,这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拥有种子植物393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116种。

黄河口独特的地形地貌和生态资源,形成了以奇、特、旷、野、新为主要美学特征的壮丽景观。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黄河下游先后22年出现断流,造成黄河口湿地大面积退化萎缩,湿地质量和生态功能严重下降。

为恢复扩大湿地资源,提高湿地生态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近年来,我们把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摆上重要位置,遵循“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以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修复建设为龙头,统筹抓好全市湿地系统的统一规划和保护利用,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湿地之城生态之城,取得了重大进展。

黄河保护调研报告

黄河保护调研报告

黄河保护调研报告黄河保护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历史,也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带和生态环境。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黄河,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黄河保护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深入访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通过与相关部门、专家学者、黄河流域居民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黄河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同时,我们还前往黄河流域的若干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黄河的水质、生态状况等。

三、调研结果1. 黄河保护取得积极成效: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黄河的水质明显改善,水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此外,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黄河保护,相关部门和机构也加强了管理和监管。

2. 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尽管黄河保护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例如,水污染问题依然存在,河岸的生态环境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此外,黄河流域的土地退化现象严重,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3. 缺乏综合管理机制:调研发现,黄河保护中存在很多部门和机构之间协作不够,缺乏一个统一的综合管理机制。

这导致黄河保护工作效率不高,部门间的职责划分不清晰,信息和资源共享有限。

四、建议改进措施为了更好地保护黄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政府领导和监管:政府应该加大对黄河保护工作的领导和监管力度,加强对各个部门和机构的指导和协调,确保黄河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建立综合管理机制:建立一个统一的综合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加强协作和信息共享,提高黄河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 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应该继续增加对黄河保护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用于黄河水质改善、生态修复等工作。

4. 加强河岸生态修复:采取措施修复黄河河岸的生态环境,加强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减少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

5. 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和调控,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开发方案,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 物 8 7种 ,其 中保 护 鸟 类 15 6 7 种 。近 年 , 门峡市对 黄河湿 地不 三
断加 大管理和 保护力度 , 周边群 众
的保护意识 也不断增 强。 保护区 内
等 鸟类 已有 百余 只 。 到冬 季 , 每 黄
河 大 面积 结 冰 ,此 时正 是 白天 鹅 在 库 区越 冬 的 时 间。 由于 岸边 和 河 面被 封冻 , 白天 鹅 觅食 困难 。为
管理 站下设保 护监测 点 , 主要 负责
部 分 乡镇 ,对 三 门峡 黄河 湿 地 的
保 护情 况进 行 了调研 。
湿地 概 况
黄 河 湿地 是 东 北亚 内陆 和环
西太 平洋 鸟 类迁 徙 的 重要 “ 中转 站 ”越 冬地和 繁殖 地 , 、 对物 种保存
湿地 生 态环 境 和 野生 动 植 物 的保 护 管理 工 作以 及 保护 区 内 野生 动
站基 础设 施 建设 , 2 0 于 0 6年设 立
其二 ,三 门 峡黄 河 库 区 3 5 3
米高 程以 下的 滩涂 虽然 已全 部 被 征用 为 国有 土 地 ,但有 关 部 门没
了疫 源疫 病 监测站 ,配备 专职 工
作 人员负 责 监测信 息 的收 集和 报
有很 好地 管理 利用 ,以致 形成 多 年来 群众 自由耕 作 的事 实 。 现在 , 要想 收 回来是 有 困难 的 。如果 划 归湿 地管 理处 管理 ,也 需 政府 出
鸟 受伤 、 生病 的情 况 时有发 生 。近
年 ,保护 区管理 部 门 和野 生 动 物 救 护 站 的工 作 人员 救 护 的 白天 鹅

滨区 、 渑池 等 4个 县 ( 、 )8 市 区 1 个
乡镇 ,东 西 长 2 5公 里 ,总 面积 0 28 .5万公 顷 , 占河南 黄河湿 地 国家 级 自然保护 区总 面积 的 4 %。 2 保护 区是 以保 护 湿地 生态 系 统 和 湿地
区 、 校 园等形 式 , 断 宣传 保护 进 不 湿 地 、保护 野 生动物 的知 识 和有
关法律 法规 ,宣传湿 地对 人 类生
近 年 , 门峡 林业 行政 部 门 、 三 森林 公 安局 、保 护 区管理 处一 方
面 对 群 众 进行 广 泛宣 传 教 育 , 一 方 面严厉 打 击破 坏湿 地 、破坏 野
社情 民意
。 李 毅
三 门峡黄河湿地保护调查
湿 地 , 仅 为人 类 的 生产 、 不 生
水禽 为主 , 兼具 开展经营 利用和 科 学研 究 、 态旅 游 、 生 自然保 护 教 育 于一体 的 自然 保护区 , 湿地 类型 是
的 自然保护 区 。 三 门峡 黄 河湿 地 因其 特 殊 的
三 门峡 库 区运行 而产 生 的 ,海拔
在 3 5米 以下 的土地 在移 民搬 迁 3 时已全 部被 征用 , 为 国有土 地 , 成 由河务 移 民局管 理 。 但是 , 由于库 区设 计 与 实 际 运 行 之 间 存 在 误 差 ,库 区 水 位 实 际 上 多 在 海 拔
的监 测 ,防 止禽流 感 在保 护 区传 播、 扩散 , 护 区管 理 处加 强监 测 保
增添 了一处美丽 的风 景 。 门峡也 三 因此被 誉为“ 天鹅之城 ” 。
活 提 供多 种 资源 ,而 且具 有 巨大 的环 境功 能 和效 益 , 抵御 洪 水 、 在 调节径流 、 洪 防旱 、 制 污染 、 蓄 控 调 节 气候 、 控制 土壤 侵 蚀 、 淤造 促
陆和 美化 环 境 等方 面 具有 其 他系 统 不 可替 代 的作 用 , 誉 为 “ 被 地球 之 肾” 。那 么 , 南 的 黄河 湿 地 保 河 护 工作 进展 如何 ? 0 1 2月 , 21年 三 门 峡 市 人 大 常 委 会 组 织 人 大 代
3 0米 以 下运行 。在 每年 7月 ~ 2 9 月 泄洪 期 ,黄河 几乎 是在 原 河道
的 位置 上运 行 。 因此 , 片滩 涂裸 大
露, 可种 一季 秋 作物 。 由于多种 原
因 ,河 务移 民局 没有 对这 些滩 涂 进 行利 用 ,而是 由 当地村 组 或群
峡黄 河湿地 管 理处 对在 湿 地 内发
面协 调解 决 。 其三 , 于没有 执 法权 , 门 由 三
告 工 作 。 目前 , 4个 管 理 站 落 实 2 0多名 巡护 人 员开 展监 测工 作 。 监测 站 配备 了 电脑 、传 真 机 等必 要 的办公 设备 ,购置 了防 护
服装 、 手套 、 鞋 、 胶 口罩 、 用喷 雾 农 器 和必要 的药品 、 药械 。在监测 过
表, 深入 陕 县 、 湖滨 区 和灵 宝 市 的
保 护 工 作
参加 调研的代表 们了解到 , 为 加 强管 理 和保 护 ,黄 河 湿 地 保 护 区 三 门峡 各管 理 站根 据 区 域 实 际情 况 , 设定 了 固定 的 巡护 路 线 , 落 实 了巡 护 人 员 ,加 强 了对 重 点 区域 的巡 护和 管 理 ,并认 真做 好 巡 护记 录 。为强化 社 区共管 、 高 提 群 众 的保 护 意 识 和 参 与 意 识 , 保 护 区 管理 处 还聘 请 库 区附 近 热 爱 野 生 动物 的社 区居 民担 任 义 务 巡
产 和生 活 的重 要作 用 。 现在 , 民 市
已把 白天 鹅 当 成 三 门峡 的骄 傲 。
了毒 杀天 鹅事 件 。 场情 况表 明 , 现 如 果 没有 渔 船 和 特 有 的工 具 , 行 凶者 是很 难进 入那个 区域的 。
经过 深入 走访 调 查 ,代表 们
生 动物 资源 的违 法活 动 ,收到 了
护 员 , 助 开 展 宣传 、 护 、 护 协 保 救
工作。
地理 位置 , 为河南省湿 地面积 最 成
大 、生 态 系统 类 型多 样 的 重要 地
带 ,是候 鸟迁徙 的重要 停歇地 、 繁 殖地和 觅食地 , 具有重要 的生 态学 价值 。 为更好 地保护这一重 要的生 态环 境和 湿地 资源 ,0 5年 5月 , 20 国家 成 立 了河 南 黄河 湿地 国家 级 自然保 护区三 门峡管理 处 , 设灵 下 宝、 陕县 、 湖滨和渑 池 4个管理 站 ,
高 了三 门峡 黄河 湿地 的知 名度 。
以下 几个 方面 :
其一 ,当地 的经济 收 入水 平
问题 与建 议
三 门峡 黄河 湿地 是 随着 黄河
还 比较低 ,部 分 人想利 用 黄河 滩 涂和 湿地开 展 养殖 、种 植 等多种
经营 以增加 收 入 ,不顾 及 对生 态 环境 的破坏 。
湿地管理处相应的执法职能 ; 健
全 湿地 管理 机构 , 实 工作 队伍 , 充
误 区 。特 别 是要 求周 边群 众不 能 在 湿 地 保 护 区进 行 生 产 经 营 时 , 反 响就相 当 强烈 。 由于人 类活 动 频 繁和 无序 开发利 用 ,白天鹅 及
迁 徙 鸟 类 的栖 息 地 快 速 萎 缩 , 珍
湿 地 保 护 区成 立 以 来 ,定 界 、 立 碑、 树宣 传牌 , 展了 广泛 的宣 传 开 活 动 。社 会 公众对 保 护天 鹅和 野 生 动物有 了 一定 的认 识 ,但对 生 物 多样 性保 护还 存在 着认 识上 的
业 单 位 ,人员 工 资和基 本 建设 经 费未 列入 财政 预算 ,这 也 制约 着
核 定必 要 的工作 经 赞并 纳入 财政 预 算 ;将湿 地 自然 保护 区 范围 内 的 土 地 划 归湿 地 管 理 处 依 法 管
理 ,以便于 对湿 地进 一 步实 行 更 为有效 的保 护 。
贵 的 温 地 生 物 多 样 性 正 逐 步 消
失。
责任 编辑/ 东方 李
RS 00 圈 D 18 .21 J .
很好 的效 果 。截 至调 查 时 ,全 市
在 白天 鹅等 野 生动物 受 伤 、生病 时 , 有热心 市 民主 动参 与救 护 。 总
媒 体对 当地 保护 白天 鹅 的事 迹和 取 得 的成效 进行 了报 道 ,大 大提
已 查处破 坏 野生 动物 案件 1 0多 4 起, 收缴 、 生动 物 4 0余 只 。 放 8
生的 违法行 为 不能依 法 查处 。 其 四 ,湿 地管 理处 是 差额 事
程 中, 坚持 日报告制度 。对可疑 死
亡 的野生 动物 ,均 按程 序送 畜 牧
众 在 这 些 土地 上 种 植 农 作 物 、 经
营 商 品林 、 鱼塘 、 旅游 景 区和 挖 建
部 门进行 鉴定 ,严 防 严控野 生 动
在三 门峡 黄 河湿 地 的管理 工
作 中 还 存在 一 个 相 当大 的 隐患 :
在沿 黄河 南岸 ,一些渔 民名义 上 是以 打鱼 为生 ,实际 上只 要有 利 可 图 , 们什 么 事 都做 。2 0 他 0 6年
1 和 20 2月 0 7年 2月 ,当地 发 生
视 和 电 台 等 媒 体 以 及 宣 传 进 社
三 门峡 黄河 湿地 是 国家级 野 生 动物疫 源疫 病监 测 点 ,设有 灵 宝 、陕县 2个省 级监 测点 以及 双 龙湖 、 湖湾 等 6个市 级监 测 点 。 鼎 为切 实加 强 对野 生动 物疫 源疫 病
认为 ,三 门峡 黄 河湿地 管 理和 保
护 中出现 上述 问题 ,原 因主要 有
物 的疫 情 。在 国家 林业 局组 织 的 野 生 动物疫 源 疫病 监测 督 察和 省 政 府组 织 的禽 流 感 防 控 检 查 中 , 三 门峡黄 河湿 地野 生 动物疫 源 疫 病 监 测站 的组 织领 导 、应 急预 案
开 饭店 等 。 代 表们 了解 到 ,三 门峡黄 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