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现代企业战略管理
习题册参考答案-《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第四版)习题册》-A27-4033

第一章现代企业管理概述第一节企业和企业管理一、填空题1.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化大生产方式大规模产销活动2.营利生产要素商品或服务3.营利商品流现金流4.工场手工业时期工厂制时期现代企业时期5.组织性经济性商品性营利性独立性6.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7.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被指挥预定的目的8.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文化管理阶段9.计划指挥控制10.生产流通服务二、单项选择题1. A2. B3. A4. C5. C6. A7. C8. D9. B10.D三、多项选择1.ACD2.ABC3.ABD4.ABC5.ABCD四、简答题1. 一般而言,企业有五种特征:(1)组织性;(2)经济性;(3)商品性;(4)营利性;(5)独立性。
2. 企业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内容。
3.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企业管理进入了文化管理阶段。
文化管理是在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以人为本的文化,通过人本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4. 一般而言,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标准化工作。
(2)定额工作。
(3)计量工作。
(4)信息工作。
(5)规章制度。
(6)员工培训。
5.略五、判断题1.错误。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2.错误。
企业自负盈亏是指企业或经济组织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对自己的经营成果好坏及盈亏承担全部或相应的经济责任的一种经营原则。
3.正确。
4.错误。
实行大规模的集中劳动,采用大机器高效率生产,实行雇佣工人制度,劳动分工深化,生产走向社会化是工厂制时期的特征。
5.错误。
法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六、案例分析题略第二节现代企业制度一、填空题1. 运营管理2.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公司3. 产权经营权4. 政府与企业的社会职责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分开5. 公司制6. 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7. 出资者所有权企业法人财产权8. 直线领导机构职能机构9. 决策权指挥权10.总经理负责制二、单项选择题1. C2. B3. A4. A5. B6. C7. D8. B9. A10.C三、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CD4. AC5. ABD四、简答题1.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的一套科学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企业战略管理》第二章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

2023年2月7日星期二
高等院校“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
主要内容
2.1 企业愿景 2.2 企业使命 2.3 企业战略目标
核心概念
组织愿景(organizational vission ) 组织使命(organizational mission ) 组织目标(organizational objectives)
• 国外学者关于愿景的描述,例如:
• 国内学者关于愿景的描述,例如:
2023年2月7日星期二
高等院校“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
2.1 企业愿景
• 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本书采用狭义 的愿景概念,对愿景概念作如下表述:
• 愿景(Vision)是组织(企业)根据目前所处的 状况确立的未来发展目标而描绘的理想蓝图。它 是综合组织使命、发展规划、实现目标途径的认 识结果,是一个组织的最高层用来统一组织成员 思想和行动的宣言,亦是最高层回答“我们代表 什么?”“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组织?”的承 诺。
• 【战略专栏2-1】 企业愿景宣言举例
2023年2月7日星期二
12 高等院校“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
2.1 企业愿景
• 列出一些公司有效的愿景宣言例子。
2023年2月7日星期二
13 高等院校“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
2.2 企业使命
• 2.2.1 企业使命的概念
• 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
——亚伯拉罕·林肯
If we know where we are and something about how we got there, we might see where we are trending —— and if the outcomes which lie naturally in our course are unacceptable, to make timely change.
企业战略管理 (第二章)

•
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的核心就是运用自身的竞争优势、利用环境机会实
现战略目标。竞争优势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和动态性;
•
协同优势:是通过一定的途径,有效地组合运用企业能力和优势,实现
更大的价值。业务组合多的企业更容易产生协同优势。协同优势需要通过某 些战略乘数实现,战略乘数是对协同优势杠杆支点和杠杆作用大小的衡量;
整体业务组合的改变和发展速度的提高。
• •
衰退型战略:抑制某些业务的发展,甚至减缓企业的发展,实现业务
的调整避免发展风险。 退出型战略:对业务组合进行较大规模的变革,退出某些关键业务。
公司层战略的内容•Biblioteka 决定整体的业务组合和核心业务
恰当的业务组合可以利用竞争优势,要淘汰没有前景的业务、培育未来 业务。战略需要确定核心业务,不当的业务增加会导致核心竞争力丧失。 • 决定战略业务单位及对各战略业务单位的资源分配方式和分配次序 核心业务关系到企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统一安排,其他资源分 配给业务单位,但要提出使用效果要求,决定使用效果评价、考核方式 和制度,业务单位之间的协调由公司层战略确定。
第一节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战略管理的概念 (1)概念:战略管理是对确定战略和实现战略目标过程的管理。狭义的战略
管理概念包含四项关键战略要素:
• • 资源配置 业务组合
•
•
竞争优势
协同优势
(2)析释: • • •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以战略的概念和本质为基础: 战略是关于企业总体发展方向和对实现这一发展方向的途径的规划 这一概念提示:战略的核心是认识企业的性质和本企业的特征,并追
点决定对职能业绩的衡量方式;
职能战略的协调 • • • 对关键战略决策所涉及的若干职能确定共同发展的安排; 决定对职能业绩的衡量评价方式; 建立跨职能协调机制;
习题册参考答案-《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第三版)习题册》-A27-9868

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概述第一节企业和企业管理一.填空题1. 社会化大生产发展 指挥 协调 预定的目的2. 企业的产权制度 企业的组织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3.营利 商品流 现金流4.工场手工业时期 工厂制时期 现代企业时期5.生产 流通 服务二.单项选择题1.A2.B3.A4. C5.C三.多项选择题1.ABC2.ACD3.ABCD4.ABC5.ABD6.ABCD7.ABC8.ABCD四.简答题1.提示: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是以赢利为目的而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经济组织。
2.提示:企业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内容。
企业只有具备这些基本功能,才能实行有效的管理,达到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
3.提示: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企业管理特点是,从经济的定性概念发展为定量分析,采用数理决策方法,并在各项管理中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
五.判断对错并改错1.提示:错误。
企业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2.提示:正确。
3.提示:错误。
英国阿克莱特在克隆福特创立了第一家棉纱工厂是在工厂制时期。
4.提示:错误。
采用大机器高效率生产,实行雇用工人制度,是工厂制时期的特征。
5.提示:错误。
经济组织要成为法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有:依法成立,拥有独立支配的财产,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实训题(略)第二节现代企业制度一.填空题1. 组织 运营 管理2.资产结构 产权结构3.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制公司4.所有权 产权 经营权5.政府与企业的社会职责的分开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 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二.单项选择题1.A 2.B 3.C 4.D 5.B 6.A 7.C三.多项选择题1.ABD2.ABCD3.ACD4. AC5.BCD6.ABD四.简答题1.提示: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的一套科学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企业战略管理 第2章 确立战略使命与愿景

利润、投资回报、股价上升率、收入增长
35
财务目标的例子
每年以15%的比率提高每股收益
把投资收益率从15%提高到20%
每年提高每股股息5%
努力使股票增值
保持正现金流量
36
战略目标的例子
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
在质量或顾客服务或产品性能方面超过主要 的竞争对手
实现较低的整体成本水平
38
GE 的企业目标
在公司所有业务市场上成为第一或第二位, 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39
3M 公司
公司每年收入的30%必须来自最 近4年的新产品。
40
福特汽车公司的企业目标
通过以下行动满足顾客:
高质量的轿车和卡车 开发新产品 降低向市场推出新车型的时间 改进工厂和生产流程的效率 与员工、工会、经销商和供应商协同工作
“增加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目标不单一,产品 需求弹性不足时两目标有矛盾。
“2001年增加15%的广告费支出”:广告费支出 增加只是活动而不是目的。 “成为行业研究开发领域先驱及技术领先者”: 范围太宽不明确而难以操作。 “成为行业中最盈利企业”:最盈利的标准与水 平是什么? 32
目标表述要求
19
战略意图的作用
指出企业长期追求的
特定的地位
作为员工发挥最大努
力的战斗性口号
发出取得成功的深刻
的承诺
20
英特尔公司的“战略转折点”
1980s中期以前
业务集中于储存器
1980s中期以后
放弃了储存器业务 选择了新的战略愿景
成为个人电脑业的著名的微处理器供应商 使得个人电脑成为工作场所和家庭的重要工具 成为驱动个人电脑技术发展的领导者
企业管理概论教案详案

企业管理概论教案详案第一章:企业管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企业管理的定义与功能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理解企业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1.2 教学内容企业管理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企业管理的功能与目的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企业组织结构类型及其特点企业文化的内涵与重要性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企业管理?教师讲解: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与功能案例分析:知名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文化特点小组讨论: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对企业管理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对企业组织结构与文化的认识第二章:企业战略管理2.1 教学目标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过程了解企业战略的类型与层次学习企业战略管理的方法与技巧2.2 教学内容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企业战略的类型与层次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与方法企业战略管理的前沿理论与实践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是什么?教师讲解:企业战略的类型与层次案例分析:知名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小组讨论: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与方法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对企业战略管理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对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分析和评价第三章:企业市场营销管理3.1 教学目标理解市场营销管理的概念与过程掌握市场营销调研的方法与技巧学习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制定与实施3.2 教学内容市场营销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市场营销调研的方法与步骤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制定与实施现代市场营销管理的新发展3.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市场营销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教师讲解:市场营销调研的方法与步骤案例分析:知名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小组讨论: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制定与实施3.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对市场营销管理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对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分析和评价第四章:企业财务管理4.1 教学目标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掌握财务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学习企业财务管理的实务操作4.2 教学内容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财务分析的方法与步骤企业财务管理的实务操作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教师讲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案例分析:知名企业的财务分析与管理实务小组讨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4.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对财务管理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对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的操作与评价第五章:人力资源管理5.1 教学目标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过程理解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的方法与技巧学习员工培训与发展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与步骤招聘与配置的方法与技巧员工培训与发展的策略与实施5.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影响教师讲解: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与步骤案例分析: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小组讨论:员工培训与发展的策略与实施5.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分析和评价第六章:生产与运营管理6.1 教学目标理解生产与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生产过程组织与优化的方法学习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6.2 教学内容生产与运营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生产过程的组织与优化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现代生产与运营管理的发展趋势6.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生产与运营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教师讲解:生产过程的组织与优化案例分析:知名企业的生产与运营管理实践小组讨论: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6.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对生产与运营管理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对企业生产与运营管理实践的分析和评价第七章:质量管理与企业竞争力7.1 教学目标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与方法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认证学习质量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7.2 教学内容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与方法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认证质量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现代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7.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质量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教师讲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认证案例分析:知名企业的质量管理实践小组讨论:质量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对质量管理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对企业质量管理实践的分析和评价第八章: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8.1 教学目标理解企业创新的重要性与类型掌握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知识学习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结合8.2 教学内容企业创新的类型与重要性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知识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结合现代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发展趋势8.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企业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教师讲解: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知识案例分析:知名企业的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实践小组讨论: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结合8.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对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对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实践的分析和评价第九章:企业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9.1 教学目标理解企业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掌握企业伦理道德的核心原则学习企业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的实践应用9.2 教学内容企业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企业伦理道德的核心原则企业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的实践应用现代企业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的发展趋势9.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企业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对企业的重要性教师讲解:企业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案例分析:知名企业的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实践小组讨论:企业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的实践应用9.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对企业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对企业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实践的分析和评价第十章: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10.1 教学目标理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原则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与要求学习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策略与实践10.2 教学内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原则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与要求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策略与实践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10.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教师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与要求案例分析:知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实践小组讨论: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策略与实践10.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概念的理解小组报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实践的分析和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入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引入案例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企业战略管理 第二章PPT课件

一、 环境分析的意义、基本步骤 二、 一般外部环境分析 三、 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1
一、环境分析的意义与基本构成
(一)为什么要分析环境 对外部环境的未来变化做出正确的预见,
是战略能够获得成功的前提。但不确定性又是 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
不确定≠不可知
H.Courtney等人在《不确定性之下的战 略》一文中指出,“在低估不确定性情况下产 生的战略,既不能让企业防御不确定带来的风 险,也不能帮助企业捕捉不确定性带来的机 遇,”还会使管理层迁怒于战略规划过程,而 用经验直觉取代战略分析。
26
5、影响供应商威胁的因素 (1)供方产业的集中程度 (2)供方产品无替代品 (3)产业非供方主要客户 (4)供方产品是买方业务的主要投入品 (5)供方集团的产品已经差异化或建立转
换成本 (6)供方集团表现出前向整合的现实威胁 (7)供方信息掌握的程度
13
技术环境分析的意义 1、确定企业研发,战略性技术储备的方
向; 2、判断技术进步的进程; 3、判断相关技术的影响和走势;
14
某医药企业PEST分析:政治 环境
我国正在建立医(院)、药(房)分离 制度和非处方药(OTC)的管理制度。
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取代传统的公费 医疗制度。
我国加入WTO以后,中成药产品的出 口前景将发生变化。
关键:理解产品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9
(四)、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1、人口因素; 2、宗教信仰; 3、文化传统; 4、价值观。
社会文化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往往持久而深远。
10
(五)、技术境
主要考察与企业所处领域的活动直接 相关的技术手段,包括国家对该领域科 技开发的投资和支持重点;该领域技术 发展动态和研究开发费用总额,技术转 移和技术商品化速度,专利及其保护情 况,等等。
现代企业管理第二章计划

2.2计划的类型及影响计划的因素
❖ 计划的类型 ❖ 1.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 ❖ 计划可以按照时间期限的长短分成长期、中
期和短期计划。现有的习惯做法是将1年及其 以内的计划称为短期计划,1年以上到5年以内 的计划称为中期计划,5年以上的计划称为长 期计划。
长期计划主要是方向性和长远性的计划,它主要回 答的是组织的长远目标与发展方向以及大政方针方 面的问题,通常以工作纲领的形式出现。中期计划 是根据长远计划制定的,它比长期计划要详细具体, 是考虑了组织内部与外部的条件与环境变化情况后 制定的可执行计划。短期计划则比中期计划更加详 细具体,它是指导组织具体活动的行动计划,它一般 是中期计划的分解与落实。
在管理实践中,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必须有机地 衔接起来,长期的计划要对中、短期计划具有指导 作用,而中、短期计划的实施要有助于长期计划的 实现。不考虑长期计划目标,仅局限于短期任务的 完成,管理工作实际上也属于一种无目的的行为。 在这方面,滚动计划方法对促使长、中、短期计划 的衔接是十分有效的。
2.战略、战术和作业计划 计划可以按照所涉及的组织活动范围分成战略、 战术和作业计划。在这三种计划性 、单值性和较大的弹性,需要通盘考虑各种确定性 与不确定性的情况,谨慎制定以指导组织的全面活 动。战术计划一般是一种局部性的,阶段性的计划, 它多用于指导组织内部某些部门的共同行动,以完 成某些具体的任务,实现某些具体的阶段性目标。 作业计划则是给定部门或个人的具体行动计划。作 业计划通常具有个体性、可重复性和较大的刚性, 一般情况下是必须执行的命令性计划。
(3)确立目标 管理者接着就要确定整个企业的目标,也就是规定 计划预期的结果,并且要确定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 做哪些工作,重点在哪里,如何运用战略、政策、程 序、规则、预算等计划形式去完成计划工作的任务 。 目标的选择是计划工作中极为关键的内容,一份成 功的计划不可能出现目标上的偏差。在目标的制定 上,首先要注意目标的价值。各类计划设立的目标 应与企业的使命和总目标有价值上的一致性,这是 对计划目标的基本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第二章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管理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吴国伍子胥练兵的故事。
结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古代战争中这样,在现代商战中同样如此。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的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管理名言: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学者赫伯特?西蒙一、企业战略概述战略一词起源于军事作战领域,毛泽东同志对此有精辟的论述:“……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
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战略思想逐步进入企业经济领域。
【实例】:明确目标的重要性(P23 —P24)结论:经营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企业战略和可量化的发展目标。
1、企业战略的含义企业战略就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对于实现总体目标及根本对策所做出的全局性的、长远的谋化。
思考:策略和战略的区别与联系2、企业战略的特性(1)全局性(2)长远性3)竞争性战略制胜。
企业战略正确与否,是企业胜败的关键。
战略正确,就能取得优势地位,战胜对手,企业不断兴旺发达;战略错误,会使企业受损,严重的甚至破产。
【实例】:海尔集团企业战略P26LG 集团的战略P37(4)稳定性3、企业战略体系企业战略是一个体系,它由企业的总体战略和各方面的分战略构成。
(1)企业总体战略1)定义企业总体战略是指对企业的总体发展及其相应的目标与对策进行谋化,是属于支配地位的战略,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
【实例】:宝钢集团总体战略P242 )分类总体战略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①依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与态势分类a. 攻势战略又称进攻型战略或发展型战略。
它要求企业有雄厚的资源及优良的素质作为后盾。
b. 守势战略又称稳定型战略或维持型战略。
特点是安全经营,不冒风险。
c. 撤退战略又称退却型或紧缩型战略。
常在经济不景气、财政紧缩、市场疲软、遭遇竞争对手的巨大挑战难以维持时,改变经营战略,退出某些市场。
②按照企业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程度分类a. 单一产品战略发展单一产品,提咼市场占有率。
b.主导产品战略以某种产品为主导,兼营多种产品。
c.多种经营战略企业向市场提供不同品质的多种产品和劳务(2)企业分战略1)定义企业分战略是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对企业的某一方面(分战略在发展方向、目标水平、主要对策等与总体战略相互协调一致,并保证总体战略的实现。
)的发展及其相应的目标与对策进行谋划而制定的战略。
2)分类a.市场战略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基础b.产品战略依靠价廉物美的产品去持续地占领市场c.技术发展战略强化技术开发和推广,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
d. 人才战略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
e. 投资战略具体规定企业资金投入的方向、方面及其数额。
f. 竞争战略企业研究市场环境尤其是竞争对手的行动,从而制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谋划。
竞争战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在竞争中的命运。
g. 企业文化战略旨在建立企业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创造企业宽松、和谐的环境,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建设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
举例:日本索尼公司,重视群体作用的价值观念,倡导集体荣誉精神;美国杜邦公司,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尊严的价值观念,推崇独立奋斗精神。
二、企业战略管理1、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广义的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与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
狭义的企业战略管理,是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设定企业组织目标,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保证目标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
我们所指的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对全局性的发展方向做出决策,并通过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保证发展方向得到有力贯彻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如:企业的经营范围、企业规模的扩大或缩小。
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职能是构建一种机制,识辨企业的战略问题。
2、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企业战略管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在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企业明确方向、协同作战。
市场如同“大海”、企业似“轮船”、企业家好比“舵手”,战略就是“指针”,轮船要顺利驶向成功的彼岸,显然离不开“指针”的指导。
2)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市场一体化、世界经济全球化、企业竞争激烈化,因此企业要有战略眼光,立足长远。
(3)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增强战略意识。
对于企业家而言,战略决策正确就是企业的最大功臣;否则就会沦为企业的罪人。
当代的管理者必须具备敏锐的战略眼光与洞察能力。
(4)有利于企业扬长避短,取得竞争优势。
企业的战略选择是建立在对企业系统的剖析和环境分析基础上的,从而有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会,扩大市场份额。
(5)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6)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辨析】:经营管理与战略管理的主要区别P293、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1) 适应环境原则成功的企业战略管理重视企业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使企业能够适应、利用甚至影响环境的变化。
(2) 全过程管理原则战略是一个过程,包括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与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阶段互为支持、互为补充。
(3) 整体最优原则战略管理是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强调整体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
(4) 全员参与原则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调整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企业全体员工的了解、理解、出谋划策、同舟共济。
(5)反馈修正原则战略管理涉及的时间跨度一般在五年以上,因此战略实施通常由一系列中短期计划构成;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环境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企业要不断地跟踪反馈方能保证战略的适应性。
对战略管理的评价和修订意味着新一轮战略管理的开始,因此,战略管理实质上一种滚动式管理。
4、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图示:P32(1)战略分析知己: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分析。
如,生产、技术、财务、研发、管理能力、员工情况。
知彼: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如,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企业所处行业中的竞争状况。
(2)战略选择及评价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企业的经营领域;二是企业特定经营领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
(3)战略实施及控制1)制定职能策略如,生产策略、研发策略、市场营销策略、财务策略。
2)构建企业的组织机构为战略实施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3)挑选合适的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贯彻既定的战略方案。
4)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体系。
将实际成效与预定的战略目标进行比较,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纠正偏差。
5、加强企业战略管理(1)明确战略目标“有志者事竟成” 。
【实例】:P34海尔:“世界500 强”的战略目标方太:“三年翻一番、六年翻两番、十年内成为中国厨具行业第一品牌” 的战略目标(2)做好战略规划将奋斗历程予以规划,调动企业资源,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3)夯实战略基础对“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判断、巩固、发展、保护。
如:可口可乐核心能力在于:秘密配方、品牌;微软公司的核心能力在于:卓越的软件开发能力。
(4)落实战略保障如,现金控制与管理、技术开发制度、筹资与投资决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形象设计等。
(5)科学战略决策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建立科学的战略决策体制刻不容缓。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不能主观臆断,独断专行,形成“一言兴企”“一言亡企”的现象。
美国法律规定:一个公司必须有独立董事和由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
这是美国公司决策成功的关键之一。
我国企业现在也有聘请专家来担任企业的独立董事,或建立各种专业咨询委员会。
6)保证战略执行光有战略是不行的,关键是执行。
企业要科学设置各职能机构,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来保证机构的运行;并建立各级人员的培训、考核机制,保证机构的活力与发展。
7)建立战略评价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如:企业外部有社会评价、政府评价、审计评价、客户评价;企业内部有股东评价、职工评价、内部审计评价等,使企业对实际成效有一个及时的、充分的认识,而不是等出现了问题才来手忙脚乱地来解决。
联想集团公司简介】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 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投资20 万元人民币、11 名科技人员创办。
当时称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
1989 年成立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
联想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机板、手机等商品。
1996 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
联想集团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联想在2005 年5 月完成对IBM 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这标志着新联想的诞生!目前联想的总部设在纽约的Purchase ,同时在中国北京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设立两个主要运营中心,通过联想自己的销售机构、联想业务合作伙伴以及与IBM 的联盟,新联想的销售网络遍及全世界。
联想在全球有19000 多名员工。
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厦门、成都和上海,日本的东京以及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
在2002 年9 月《财富》杂志公布的中国上市企业百强中,联想集团位列第六;2003 年底,作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联想"品牌位列第四,品牌价值达到268.05 亿人民币;2003 年1 月,在《亚洲货币》第十一届"Best-Managed Companies"(最佳管理公司)的评选中,联想获得"最佳管理公司"、"最佳投资者关系"、"最佳财务管理"等全部评选的第一名。
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 年度全球企业500 强排行榜,世界第四大计算机制造商联想集团首次上榜,排名第499 位,年收入167.88 亿【公司历史】国际背景:1981 年,IBM 设想在一个新的层面——个人层面上发展计算能力,以便将信息技术的潜能和生产力从大型机扩展到人们的家庭和工作中去。
1981 年8 月12 日,IBM 正式发布了历史上第一台PC ,从此人类就进入了个人电脑时代。
1992 年一个传奇而响亮的品牌—ThinkPad 诞生了!26 年来,IBM 个人电脑事业部在个人计算领域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其中,作为Think 战略的重要支持部分ThinkVantage 技术(TVT )起了重要作用。
TVT 技术的目标是使Think 品牌下的PC 产品具有自我监控、自我配置、自我优化和自我恢复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户的PC 总体拥有成本,最终帮助客户赢得商业成功。
1984 年,柳传志带领的10 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前瞻性的认识到了PC 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