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合集下载

解析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研究对策

解析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研究对策

解析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研究对策作者:王亮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09期摘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能体现出国家整体的艺术修养,也能实现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渴望,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竞争能力。

解析当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和发展前景,通过综合的分析及研究,提出解决对策,促进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Resolve the Status of Arts Education in Public Colleges and CountermeasuresWANG Liang(Taojiang County Radio and Television Bureau, Yiyang, Hu'nan 413400)Abstract College Public Art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College Public Art Education, which reflects the country's overall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but also to achieve the college's desire for art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mselves and improve self-competitiveness. Resol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art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quality in China.Key words public college; public art education; status; countermeasures1 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1)缺乏教育理念的理解。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上述课程。其他学校应该努力创造条件, 通过2到3年的努力尽快予以开设。
各高等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 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应将任意性选修课程 纳入学分管理。
通知内容
通知内容
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 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对《课程方案》实施工作的领 导,及时总结经验,对《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及时告我部 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 的主要途径。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课程目标
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 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 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 发展。
请将本通知转发给本地区所属普通高等学校。 附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教育部办公厅 二○○六年三月八日 附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 指导方案
课程性质 课程目标
课程设置 保障
课程性质
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 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初探

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初探
空间 的辅 助教育 作用也 不 容忽 视 。近年 来 , 我 国校
园公共艺术 的建设虽然有 了很大的改善 , 但在许多 方面 仍然 存在很 多 问题 。
一、大学 校 Fra bibliotek公共 艺术 的调 查分 析
调查 方法 : 问卷调查 、 实 地拍 摄 。调查 范 围 : 建 大 校本部 内校 园公 共艺 术 ( 雕塑、 绘画 、 水景 等 )
代 表 性的 大学 着手对 其校 内公 共 艺术进行 调研 。 分析 总 结 大学校 园 内公 共 艺术所 存在 的 问题 , 并概 括 出校
园公 共 艺术建设 和发展 的新 方向 。 关键词 : 校 园; 公 共 艺术 ; 调 查
中图分类 号 : J 5 2 5
文 献标 识码 : A
范 鼓励 建筑 学 院的学 子 是再 合 适 不过 了( 图2 ) ; 建 筑 学 院前面 还有个 简 陋 的房屋 , 它 基本 上 是用 竹篾
校园公共艺术现状却不容乐观。 我 国是一个有千余 所大学的教育大国,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 不 但 要求 教师 在教 室 中传 道授 业解 惑 , 而 且校 园公 共
第3 6 卷 第 7期
2 0 1 5年 7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 S c i )
V0 1 . 3 6No . 7
调 查结 果 :在 5 0个 调 查 样 本 中 ,男性 占 5 8 . 1 %,女性 占 4 1 . 9 %,总 体上 男性 人数 略 高 于女 性 。根据对学校师生的采访 了解 , 大多数同学认同 学校的公共艺术是学校 的亮点 ,具有很强的代 表 性、 文化性和地区性。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前大片 草坪上的一组雕塑, 是利用废弃了的炼钢车间的链 条、 轮子与车板组合而成 , 其本身的材质是钢质的, 由于长期的氧化作用 , 表面 已是锈迹斑斑 , 走到近 处便 可 见 粗 壮链 条 表 面 的钢 皮 已经 慢慢 脱 落 。 由 此, 我们可以联想到它所经历 的风风雨雨 ; 在建筑 学院门口前面有一个刘鸿典教授的具象雕塑 , 作为 “ 建筑四杰”的直系传人放在建筑学院门口作为典

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四大问题

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四大问题
作规程 》中明确规定高校应 当按照 国家及相
后 ,缺 乏 文 化 修 养 ,不 重 视 艺 术 文化 教 育 。于 综合 院校 来讲 ,艺 术生 很少 ,而 大 部 分 非艺术 生也 很 少接触 或爱 上艺 术而 选
择公 共艺 术课 的学 习 ,公共艺 术教 育在 这 里没 有市 场 。这就 造成 了高 校公 共艺 术教
表面化教学 目标 的错误指 引,在 内容上 ,老 师常采用说教式 的走马 观花 和 “ 填鸭式 ”的 灌输 ,认 为只把简单 的技术 、浅显的知识讲 给学 生听 就算 完成任 务 、达到 教学 目标 要 求 ,平谈 无趣 ,甚至庸俗 ;在课堂上 ,往往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边缘化是指公共艺术教
面纱 ”极 大吸引学生 去求知 ,师生在 一种很 自然的互 动中不断增 进情感 交流。然而随着
关部 门颁布 的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开设相应课 程并进行教学 。然而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公共艺术教育并未被落到实处。 我 国公共艺术教育 不受重视 由来 已久。
因传统教育体系束缚及应试教育影响 ,自中 小学就不重视艺术教育 。中小学教育 以文化 课为重点 ,以 “ 升学率”为 目标 ,目的不是 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领导 、老师 、学生及家
综 合论 坛
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四大问题
杨 庆 平 ( 黄河科技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河 南 郑州 4 5 0 0 0 0)
摘要 :当前高校 公共艺术教育发展 面临很 多问题,如对公共 艺术教 育教 学的重要 ・ t  ̄ - 4 L i g . ; 6 足 ,尚未形 成科 学合理的课 程体 系,师资 队伍 不均衡 、结构不合理
等。总结概括为四大问题 :边缘化、表面化、平庸化和低能化。
关键词 :高校公共 艺术教 育;边缘 化;表 面化 ;平庸化 ;低 能化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及对策分析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及对策分析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艺术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文化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该文从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教学思维、优化师盗结构、革新课程体系三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艺术教育;普通高校;课程设置;一.艺术教育概述艺术教育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追求一般的教育学功效。

从概念中可知,艺术教育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艺术教育,另一方面是普通艺术教育。

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显然属于后者,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文化素质以及创新能力。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1.部分学生对美术的认知不够深入一方面,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主要面向非美术专业的学生。

在选择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渴望学习美术知识,追求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但其中也有部分学生以积累学分或者以娱乐消遣为目的。

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对于美术类课程的学习,只需要交一篇论文就可以轻松取得学分。

这种片面的认知导致他们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足够的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

由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为公选课程,学生的美术基础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从未接受过美术基础性教育,这导致其对艺术教育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认为艺术教育只是单纯地欣赏艺术作品或画几幅画。

这难以实现艺术教育的目的,也丧失了艺术教育的意义。

2.师资队伍结构与教学内容不合理首先,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队伍是保证公共课程质量的前提。

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师由专业的美术教师兼职担任。

一些专业的美术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对专业技巧的相关教学,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专业美术课程教授,忽视了公共美术课程的育人理念。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摘要: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学习艺术理论、鉴赏艺术作品、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味,提高人文素质;了解、吸收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化;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大学生选修课一、艺术教育的意义艺术教育是其它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的。

有知识并不等于有修养。

美育,特别是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手段。

所以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何东昌)。

新时代,要求大学生具备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的栋梁,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建设的成败和民族的兴衰。

把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高校的培养目标。

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是提高高校艺术教育水平和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的核心。

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促进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开展具有着重要意义。

1、有利于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艺术高校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

大学生精力充沛,理解力强,容易吸收知识和接受新鲜的事物。

公共艺术课程门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学生通过选修、学习,能了解更多更广文化艺术,既可开阔视野,又可通过他们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艺术教育能通过感性的艺术,作用于人的意识,把德育的内容有机地融化在艺术的意象形式中,润物无声地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得到提升,有效发挥德育的功能。

它可以通过作品的介绍、欣赏作品或是名曲名段等,如戏曲鉴赏课程,有反映历史题材的《空城计》、《霸王别姬》等作品,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有演绎许多动人爱情故事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等作品,都是纯真的、引人深思、感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同样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作者:花澍林来源:《公关世界》2024年第10期摘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持续性发展和优化,能从多维角度入手,强化文化传承,实现五育并举,加强对学习者的科学化培育。

但目前高校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缺少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并未抓住时代发展机遇。

分析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性及公共性特征,了解其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

从多维角度入手,助推高校公共艺术持续性发展和优化,既能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又能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站位,使其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核心渠道。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引言目前,我国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此阶段助推公共艺术教育持续性优化和创新,提升学习者审美能力,助推文化传承,既能提升国民素质,也能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助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因此,我国在素质教育优化和创新阶段,需持续性关注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将其融入于不同学科,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继而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束缚,着重培养学习者审美力和欣赏力,使其成长为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特征(一)教育性公共艺术教育具备教育性特征,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挖掘学习者潜力,增强学习者能力,使学习者的能力得到好的发展。

不同个体的发展态势不同,因此教育模式也会有所区别。

当前,艺术教育会着重培养学习者的文明感,提升其创造力,希望以此助力其全面发展,使其正确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旨在助推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会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加强学生智力开发,也会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时遵循美育发展规则。

学习者可在了解美育知识时,从他律转化为自律,进而提升审美意识与欣赏能力。

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鼓励学习者用心感受艺术、感受爱。

分析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性特征,可发现公共艺术教育具备较强的育人功能,只有助力其功能发挥,才能真正推动高校担负立德树人使命,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的实践教学 主要体 现在利
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艺术作 品 ,学生通 过眼睛来接受美 、感受 美、 体 会美 , 树立 审美 观念 , 提高人文素养 , 但是 由于学 生不 能深 入生活 , 因此使公共艺术教育显得不那 么生 动。 正如李政道所说:
的地域化 、 多元 化提供 了更 广阔 的空 间 , 同时 , 也 使不同 的地 方
土艺 术的地域性特征 , 教学 内容与地域性没有关联 , 在对地域性
文化 的开发和利用上还 比较落后。 地方高校在 进行艺术 教育时应 以地方美 术资源 为依托 , 在 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适 当的安排一些带有地域 特色 的本土 民间物
人文素质 的培养 , 博物馆恰恰是这一薄弱环节最好的补充 。地方
★注 : 本文 系信 阳师范学院 2 0 1 1 年青年基金项 目。 项 目编号: 2 0 1 1 0 g 。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 育存在 的 问题 与对策

摘 要: 高 校 公 共 艺 术 课 以其 特 殊 的 艺 术 教 育 形 式 成 为 对 大 学 生 进 行 美 育 教 育 的 主 要 方 式 , 也 是 高 校 进行 素质 教育的 主要 手段 。将地 方文化 艺术 资源融 人地 方高校 公共 艺术 教 育课中 , 不仅 有利于 丰富 地方高校 公共 艺术 教育课 程资 源而 且还有 利于 形成艺 术教 育的地 方特色 。
来, 从而使公 共艺术教 育更加完善 , 资源更丰 富 , 教学 形式也 更 加丰富。当学生面对着带有历史性 的艺术展品时 , 在欣赏它的同 时也可 以获得艺术 的知识 与教育 的启迪 ,同时博物馆也 实现 了
参 考 文献 : 【 1 】 周 宪. 文化 表征 与文 化研 究[ M】 . 北 京: 北 京 大 学 出版 社 . 2 0 0 7 . 2 1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n H a mo i u v l p n f r n o sDe eo me to Co l g a e Pu l tEd c t n i h i o i c le it b i Ar u a i n An u c o Pr vn e
QI Ya g N n
电影艺术能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 它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体 , 是吸收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艺
术 。借 助银幕 画面 , 生不仅 能够 通过人物 形象 、 学 自然 和社会 环境 , 同影 片 中的人 物产 生共 鸣 , 而且还 能
够从中受到各种文学艺术的熏陶, 探究银幕画面背后的隐喻 , 感悟镜像世界中的智慧。高校公共艺术教
7 3
育应将电影艺术教育纳入到大学艺术教育体系之中, 将之作为大学生选修课或必修课 。高校应选择 中 国电影百年间的优秀影片 , 兼及国外优秀影片以供学生观赏和评析 。艺术教育要注重现代 阐释方法的 运用, 结合西方现代文论和中国古典文论 的知识 , 多角度、 多层次地鉴赏电影。一部好 的影视作品就是 本难得的教科书 ,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经常性 地欣赏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 使学生从 中认识到美与
( p rme to t ,W e tAn i De at n fArs s hu Unie st v riy,Lua 3 01 'n 2 7 2,Chn ) i a
Ab ta tTh am o iu e eo m e to u l r d c to a ea h e e yo e c mi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dfi sr c : eh r n o sd v lp n f b i a te u ain c nb c iv d b v r o n i — p c h f c h e , osa tfo eb sst e pp c t h i eb o bnn t h d c t n 1 h r ce — u is t tr r m t a i ok e a ewi t et yc m i igwi t ee u ai a a a tr h h m h o c
p b i r d c to n An u o i c . u l a te u a in i h i c Pr v n e Ke r s A n u ;a te u a i n;h r o i u e e o m e t y wo d : h i r d c to a m no sd v lp n
维普资讯
第2 2卷第 3期
20 0 8年 6月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报( 社会 科 学版)
J OUR NAL OF HE EI F UNI R I C VE S TY OF TE HNO OGY ( o il c n e ) L S c i cs aSe
“ 艺术因其具备有助于人格健康发展 的矫正作用 , 它对于人类的生存与未来 的特殊意义正在突 现 。[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以它独特的育人功能 , , , 能够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 有助于增进学 生对其他科学 的了解 , 并帮助他们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基本能力 , 因而有助于他们成功地立足于社会 。

丑、 善与恶, 这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高校应通过艺术教育 , 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 从 而激发 他们 为美好 的理想 而奋斗 和追求 美 、 创造美 的热情 , 而培养 他们树 立崇 高 的人 生理想 和科学 进
收稿 日期 :0 71- 3 2 0—11
基金项 目: 安徽教育厅人文社科项 目( 0 7 K 3 ) 2 0S 3 0
作者简介 : 秦 杨 (9 9 , , 1 6 一)女 安徽六安人, 讲师 。
维普资讯
第 3期

杨: 安徽 省 高校公 共 艺术教 育的和谐 发展
it s o if r n r s n u p r e y t e s in ii u rc l m y t m , t u tv t h r e s i f d fe e t a t ;a d s p o t d b h c e t c c r iu u s s e c f o c li a e t e a t r —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与社会 需求相适应
现代社会 对于人 才 的要求更 高 , 高校公 共 艺术教 育应与 时俱进 , 结合 社会发 展 的要 求 和当代青 年的 审美趣 味 以及 现代 大学生 的特点 , 才能充分 发挥 艺术教 育 的作用 , 高校艺 术教育 也才能 和 当代 大学 的素 质教育相 辅相成 , 和谐 发展 。
俱进 , 才能使公共艺术 教育 的未来和谐发展 ; 在科学的课程体 系的支撑下 , 挖掘地域 文化艺术资源 , 建立对外 交流平台 , 安徽省的公 共艺术教育将会有美好的未来 。
关键词 : 安徽 ; 艺术教育 ; 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 6 2 3 G 4 .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083 3 (0 8 0—0 20 10 —6 4 2 0 )30 7—3
s u c so rac lu ea de t biht ec m mu ia inp af r ma n n e f l u u efrt e o re f e ut r n sa l h o a s nc to lto m ye d i awo d ru t r o h n f
Vo. 2 No 3 12 .
J r 0 8 u L2 0
安徽 省 高校 公共 艺 术 教 育 的和 谐发 展
秦 杨
271) 3 0 2 ( 西学 院 艺术 系 , 徽 六安 皖 安

要: 安徽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只有克 服困难 , 脚踏实地从基础抓起 , 结合不同艺术门类的教育特色 , 与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