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洛_庞蒂自然研究中的身体之思_王亚娟

合集下载

《2024年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研究》范文

《2024年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研究》范文

《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是二十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思想、理论框架及其在现代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梅洛·庞蒂的哲学背景梅洛·庞蒂的哲学思想深受存在主义、现象学和结构主义的影响。

他试图通过重新审视身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揭示人类存在的本质。

他的哲学思想关注的是身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塑造我们的感知、认知和行为。

三、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思想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了身体在主体间性关系中的核心地位。

他认为,身体不仅仅是感知和行动的工具,更是主体间性关系的基石。

身体通过感知、运动和情感等方式与他人产生互动,形成主体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涉及到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还涉及到个体与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塑造。

四、理论框架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身体感知:身体通过感知与外界进行互动,形成对世界的认知。

这种感知不仅仅是简单的反应,而是包含了身体的情感、记忆和经验等因素的复杂过程。

2. 身体运动:身体通过运动与他人产生互动,形成主体间的关系。

这种运动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运动,还包含了情感、意图和认知等因素的参与。

3. 主体间性关系:主体间性关系是建立在身体感知和运动的基础之上的。

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形成主体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动态的,不断受到个体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五、理论在现代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在现代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传统哲学中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重新审视了身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为现代哲学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其次,它强调了身体在主体间性关系中的核心地位,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梅洛-庞蒂与海德格尔之间“缺失的对话”

梅洛-庞蒂与海德格尔之间“缺失的对话”

作者: 王亚娟
作者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出版物刊名: 哲学动态
页码: 43-5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0期
主题词: 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存在”问题;对话;社会文化现象;“此在”;“自然”;构成规律
摘要:尽管在其现象学路径中,梅洛一庞蒂更多地谈到胡塞尔,但与此同时,他和海德格尔一样关注“生存”和“存在”问题。

早期梅洛一庞蒂从身体性、肉身化主题出发,这类似于海德格尔从“此在”(Dasein)的优先性出发,作为目标的“存在”则藏而不露;中期梅洛一庞蒂从语言、社会文化现象出发,“存在”依然藏于隐蔽之处;后期他从“自然”出发对肉身所作的阐明最终是为了说明“存在”本身。

正如其所描绘的“世界不是我掌握其构成规律的客体,世界是自然环境,我的一切想象和一切鲜明知觉的场。

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

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

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哲学论文>> 美学>> 论文正文→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作者:王岳川发布时间:2003-4-30-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在20世纪的现象学思潮中,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以其严谨的哲学体系,和对问题的相当深入的探讨,成为一代现象学大师。

他对"身体"的现象学分析,对"现代艺术"的关注,使得他的理论延伸到一个全新的领域,至今仍有其不可忽略的意义。

庞蒂的哲学是以"知觉"为其研究中心的。

知觉研究意味着知觉构成了一切知识的基本层次,对知觉的研究必须先于所有其它层次的研究。

知觉研究与语言研究紧密相关,当知觉运用于社会领域,即言语和语言的时候,凝视和言说就必得面对整个社会形式的关联结构。

换言之,在交往以及交往的变态关联中进行考察,这种关联势必包含着不可忽略的文化现象,尤其是"言语和语言"的文化现象。

庞蒂对现代社会寄予希望,相信社会改造很大程度上是人的感性或知觉的改造。

这一看法使他相当重视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因为只有美学和艺术才可以重新煅打人的知觉,而使人以全新的方式去重新审视世界和自我。

一主体身体与自我自由在《知觉现象学》的结尾部分,梅洛-庞蒂已经提出了关于"人的解放"和人在历史行动中"发展"等一系列的思想。

这一思想到了他的中后期,尤其是他的《辩证法的历险》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他认为,人的解放和自由隐藏在人类意识的能力中,个人建立起来的意义领域是自由世界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自由与主体性密不可分。

"主体性"观念是与"时间性"紧密相联的。

主体具有一种"出神性质",而时间的出神性质和禀有时间性的主体的出神性质具有内在同质性,因而主体不仅是在时间中,而且承受着时间并经历着时间。

他被时间所渗透,他也是时间的意义过程本身。

梅洛-庞蒂与自然

梅洛-庞蒂与自然

作者: 勒诺·巴尔巴拉[法][1];王亚娟(译)[2];钱捷(校)[3]
作者机构: [1]巴黎第一大学;[2]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3]不详
出版物刊名: 现代哲学
页码: 57-66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知觉;表达;本体论;自然
摘要:自然课程与梅洛-庞蒂对本体论突破所做的修正相符合,因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把对自然的追问深植于知觉现象学之后的思想运动中。

在他看来,知觉现象学所通向的对语言表达的分析展现了意义作为建制(institution)的定义,梅洛一庞蒂将它理解为使表达自得(appropriation expressive)的开放系列肇始的东西。

正是这种建制理论使对被感知事物的分析转向自然反思的方向:被感知事物是区别于被制定的事物(l'institue)的自然事物。

自然是“非构造的,非制定的”,因此是表达的源泉。

本文认为以下四个命题可以用来概括自然哲学:(1)“全体并不比部分更不真实”;(2)存在一种否定的实在,因此在存在和虚无之间不存在二择一;(3)自然事件并不具有惟一的时空定域;(4)只有作为发生性的普遍性。

梅洛庞蒂的感性知觉近现代哲学中的身体与意识关系

梅洛庞蒂的感性知觉近现代哲学中的身体与意识关系

梅洛庞蒂的感性知觉近现代哲学中的身体与意识关系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是20世纪法国哲学家,也是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对身体和意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感性知觉的概念,为近现代哲学中身体与意识关系的探讨开辟了新的思路。

一、梅洛庞蒂的身体与意识观梅洛庞蒂认为,身体与意识是密不可分的。

身体是我们体验世界的媒介,意识则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知。

身体不仅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基础,还通过感性知觉使我们能够直接与世界接触。

梅洛庞蒂认为,意识是以身体为基础的,并且身体和意识是统一的整体。

二、感性知觉的意义与特点感性知觉是梅洛庞蒂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我们通过身体的感知与世界进行直接的接触和交流。

感性知觉使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超越理性思维和概念的局限。

感性知觉具有情感性、身体性和情境性等特点,它使我们能够直接体验到事物的实在与真实,而不仅仅是通过思维和概念的间接表达。

三、身体与意识的互动与联系梅洛庞蒂认为,身体和意识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身体通过感性知觉使意识能够感知和理解世界,同时,意识通过思考和理性的活动也对身体产生影响。

身体和意识的互动使我们的存在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意识不仅是身体的附属物,也是身体的一部分。

四、身体与意识的界限与超越梅洛庞蒂的观点突破了传统哲学中身体和意识的二元对立。

他认为身体和意识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限,而是一种动态的统一与交融。

身体和意识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无法将两者完全分离或割裂。

梅洛庞蒂强调,意识的存在是通过身体来实现的,而身体也通过意识的参与才能完整地感知和理解世界。

综上所述,梅洛庞蒂的感性知觉理论深化了对身体与意识关系的理解。

他认为身体与意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身体的感性知觉,我们能够直接与世界进行接触和交流。

感性知觉使我们超越了理性和概念的界限,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地认识事物。

身体和意识的互动与联系使我们的存在变得更加丰富和完整,而身体与意识之间的界限也被超越和打破。

《2024年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研究》范文

《2024年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研究》范文

《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是二十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理论关注的是身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分析其理论背景、核心观点以及应用价值。

二、理论背景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是在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象学强调对事物进行直接的、直观的体验和感知,而存在主义则关注人的存在和意义。

在这种背景下,梅洛·庞蒂提出了身体作为主体性的基础,并探讨了身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核心观点1. 身体作为主体性的基础梅洛·庞蒂认为,身体是主体性的基础,是主体与世界之间的桥梁。

身体不仅仅是物质的载体,更是主体感知和体验世界的工具。

身体具有感知、运动和情感等多重属性,这些属性使得身体成为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主体。

2. 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梅洛·庞蒂认为,主体之间不是孤立的、分离的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这种关系体现在人的日常交往中,人的感知、语言和行动都是主体间关系的体现。

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即每个主体的感知和体验都会受到其他主体的影响。

3. 知觉的主体性梅洛·庞蒂强调知觉的主体性,认为知觉不仅是感官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更是主体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

知觉是主体与世界之间的互动过程,是主体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

因此,知觉的主体性是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理论应用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对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该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其次,该理论对于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也具有启示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人的存在和意义,以及人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对人的影响。

《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研究》范文

《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研究》范文

《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在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理论旨在探讨身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主体间的互动与交流。

本文旨在探讨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思想、研究方法及其在现代哲学中的重要性。

二、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思想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认为,身体与主体是密不可分的,身体是主体存在的基石。

身体不仅是一个物理实体,还具有感知、认知和情感等多重属性。

同时,主体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他人共同存在的主体间性。

在主体间的互动中,身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身体与认知的关系梅洛·庞蒂认为,身体是认知的源泉。

我们的认知活动离不开身体的感知和运动。

身体与外界的互动为我们提供了认知的基础。

此外,身体还具有情感属性,我们的情感体验也是认知的一部分。

因此,在研究认知时,必须考虑身体的作用。

四、主体间的互动与交流梅洛·庞蒂强调了主体间的互动与交流的重要性。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的身体不仅是一个感知和运动的工具,还是一种交流的媒介。

通过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姿势等非语言方式,我们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互动和交流不仅影响了我们的认知,还塑造了我们的身份和价值观。

五、研究方法梅洛·庞蒂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他通过观察和描述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揭示了身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主体间的互动与交流。

他的研究方法强调了从经验出发,关注人们的实际生活体验,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推理。

六、身体主体间性理论在现代哲学中的重要性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为现代哲学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

它挑战了传统的二元论思想(即身心分离),提出了身心一体的观点。

这一观点为我们理解人类的存在和认知提供了新的视角。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笔记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笔记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笔记
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是法国哲学家,他的知觉现象学是他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下面是关于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一些笔记和概念:
1. 身体性:梅洛庞蒂认为,人的知觉与身体紧密相连,我们通过身体与世界进行感知和理解。

身体被理解为一个主动和感知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

2. 意义与感知:梅洛庞蒂认为,感知不仅仅是外界输入的信息,而是我们通过感知将世界赋予意义。

我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感觉,而是主动地对感觉进行解读和理解。

3. 语言与知觉:对于梅洛庞蒂来说,语言并不是知觉的源头,而是从知觉中产生的。

语言是我们对感知经验的表达,但感知经验本身可以超越语言的界限。

4. 环境与空间:梅洛庞蒂强调环境和空间对于我们的知觉和理解的重要性。

我们的感知经验受到环境的影响,并且通过环境中的空间来定位和理解事物。

5. 感知与身体动作:梅洛庞蒂认为,感知和身体动作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通过身体的动作来与世界进行互动,并通过这种互动来获得更深刻的感知。

这些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思想。

他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感知经验和与世界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在他思想的早 — —肉身化主题— — —的优势而获得表达 ” 来说首先由于其中一个主题— 期阶段,以 《行为的结构》 和 《知觉现象学 》 为代表, 他尝试从心理学和格式塔生理 学角度对肉身化主体进行还原, 知觉的意向性通过本己身体的知觉体验被说明 。 在
《知觉现象学》 中,本己身体在世之中的处境意味着 “我的身体通过运动形成了一个开 ④ — — —即 “身体图式” ,其中知觉、身体和世界联动起来。然而身体与世界的 放空间” 联动关系并不是它们在空间的排列, 而是我的身体生活在物体之中, 它在运动中具有 联系物体的普遍能力。身体通过运动所具有的这种朝向物体的能力即为身体的意向性 。 对梅洛 - 庞蒂而言,用身体意向性取代意识意向性, 以身体主体取代意识主体, 这体 现了他与胡塞尔的意识哲学的区别: 意识只能是一种被体现的主体的意识, 它只有与 身体结合才有 “出场” 的机会, 被感知的世界不再是由主体所构成的意义的统一, 而 是肉身化寓居的场所。 然而,梅洛 - 庞蒂在这一阶段对身体的还原并不彻底: 虽然身体作为主客之间的 中介阻止理智主义者将客体的确实性归之于我思的确实性 , 身体的活生生的体验也不 , “我思 ” 能被还原为意识行为的构成活动; 但是他反对将身体的描述界定为实在论的 并没有完全从身体中被排除出去。 在 《知觉现象学 》 的第三部分, 现象学的描述重返 “沉默的我思” ( cogito tacite) ,世界被隐含地理解为一个实在本身 ; 这个隐含地被设定 的实在要求我思作为基础来决定现象 。 他最终将现象界描述为否定一切反思的非与反 思 ( l’ irréfléchi) 本身; 然而,非与反思是对反思的再反思, 他始终没有逃离反思秩 序的优先性。如此,梅洛 - 庞蒂对理智主义和实在论的双重否定滑向了对二者的双重

: 《梅洛 - 庞蒂: 颠覆意识哲学的自然之思 》 , 《哲学研究》 [ J] ,2011 年第 10 期, 参见拙作
第 83 - 85 页。
·67·
有任何感受性能在它内部产生。 对梅洛 - 庞帝而言, 这种二元本体论正是造成欧洲文 化危机的根源。 然而二元论在本己身体 ( corps propre ) 的体验之中找不到容身之处: 如同胡塞尔在 《观念 Ⅱ 》 中所援用的触摸的例子 ②: 身体作为双重的存在, 在身体的 体验中模糊了主体与对象的区分, 这正是身体体验区别于意识体验的独特性。 因此, 梅洛 - 庞蒂以肉身主题取代了胡塞尔的意识主题来展开现象学的思考 。 对梅洛 - 庞蒂 而言,身体的现象学不再使体验服从于语言被给予的范畴 , 而是将它引向对身体的本 己意义的纯粹表达; 或者用胡塞尔的公式来说, 即是从身体被给予的方式、 从身体如 何显现开始来思考被给予之物。 实际上,肉身主题在梅洛 - 庞蒂的现象学思想中一直处于首要地位, 他本人也曾 ,“作为对康德或笛卡尔的观念论哲学的反应 , 生存哲学对于我们 明确地表述过这一点
⑥ ( ambiguté , 本文译为 “ ) 。 虽然两 两间性 ” 不透明性……体现了一种本源的暧昧性 ” 间性这种极特殊的性质说明了身体的原始存在模式 , 是梅洛 - 庞蒂摆脱传统形而上学
二元对立的现象学剩余; 然而由于 《知觉现象学》 并没有澄清身体图式中物体状态与我 思之间的隐秘联系,这就为主体性在现象学剩余中的保存留下了空间: 在原初的知觉场 中,身体图式展示了一个融合了身体与事物、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系统,然而这个系统却 — —即本己身体。本己身体作为知觉的主体是所有体 暗含着一个从属于主体的身体中心—
一、自然研究的起因: 身体还原上的不彻底性
梅洛 - 庞蒂对身体问题的思考深受近代哲学笛卡尔主义传统的影响 。 这种理性哲 学为我们揭示了两种存在: 其一是主体即自我意识,它对自我透明、没有任何外在性, 没有任何不透明性能够落入主体之中 ; 其二是对象即外在性, 它没有任何内在性, 没
作者简介: 王亚娟,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流动站博士后 。

Husserl ,Edmund,Ideas Pertaining to a Pure Phenomenology and to a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Second Book. Studies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Constitution [M ] ,Trans. by Richard Rojcewicz and André 1989 ,pp. 152 - 153 ; Cf: Toadvine,Ted,MerleauPonty's Schuwer,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Reading of Husserl [ M] ,Kluwer, 2002 ,p. 17.
梅洛 - 庞蒂自然研究中的身体之思
梅洛 - 庞蒂自然研究中的身体之思
王亚娟 / 文
提 要: 梅洛 - 庞蒂对身体问题的关注贯穿于他的自然研究之中。在自然反 思中,他从感性论、力比多理论以及符号论三重维度展开的身体研究揭示了 世界与身体之间的相互性关系,以及符号主义在人的身体层面上的涌现。它 表明人的身体作为自然存在其本身已经包含了意义的发生,因而那里不存在 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破坏性裂痕。在梅洛 - 庞蒂的现象学旅程中,以身体为根据 的自然研究见证了他从本己身体现象学到肉身本体论转向中的细致变化。 关键词: 人的身体; 自然; 本体论 中图分类号: B81 - 06 文献标识码: A
ingstoke: MacMillan Press, 1989,pp. xivxv.
⑧ ⑨ 瑠 瑏
Lawlor,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xxiv.
·69·
二、自然反思中身体的相互性
如果说梅洛 - 庞蒂早期对身体的界定可以被概述为身体的能动性与意识主体的 构成性之间含混的结合 , 那么当他在法兰西学院讲课的时候 , 他围绕自然展开的系 列课程使他逐渐摆脱了早期在身体问题上的含混性 。 在 《自然 : 法兰西学院课程笔 ) 中 , 他从感性论和力比多理论双重维度展开的身体研究确 记 》 ( 以下简称 《自然 》 证了我与自然以及我与他人的相互性关系 , 并从根本上推进了身体的还原 。 1. 感性论 ( esthésiologie) 的身体 在以 《自然与逻各斯: 人的身体 》 为题的课程中, 梅洛 - 庞蒂在 《知觉现象学 》 的身体研究基础上吸纳了最新的科学尤其是生物学的成果 , 从而形成了对身体的感性 论研究。这一研究借鉴了乌也斯库尔的生境 ( Umwelt ) 概念: 在乌氏那里, 生境作为 瑏 瑡。 在身 有机体以及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表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原初的不可分性 体的感性论解释中,梅洛 - 庞蒂用生境的不可分性来阐明人的身体。 由于人的身体之 上并存着动物性和人性,因而他参照生境概念对身体的解释必然要回应人的身体与动 物身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在他看来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身体的未分性: 由生境所定 — —无论是动物身体还是人的身体都处于与世界的沟通之中 , 它中立于身体 义的身体— 的内部和外部; 身体等同于由其所划定的生境之间的关系, 身体与生境之间不可分。 这种解释区别于胡塞尔使身体下降为身体 —对象的意识, 身体作为一种运动的身体将 身体对象围绕在它的周围。 运动使身体置于与生境之间的不可分性中, 然而一方面动 物的运动无法脱离这一生境,另一方面动物对其身体与生境之间的不可分性毫无所知 , 这使得动物身体根本上区别于人的身体 : 人不仅能够在身体的感觉中觉知生境, 而且 能够通过身体的运动切断身体与生境之间的联系 。 如果说动物身体表现为与生境的同 一的话,那么人的身体由于具有一种主体自识而显示出与生境之间的差异 。 在人的身 体的生境中, 不仅包含了动物性身体与环境之间的不可分 , 而且包含了身体与自我 — — —作为运动所有者之间的不可分。梅洛 - 庞蒂指出 , “认识生境就是看到它与身体零 点有关的差异,认识身体就是看到它与在那里的生境有关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我通过
同小注④,第 119 页。 : 《本体的诠释— — —析梅洛 - 庞蒂现象学的 ‘肉体’ 概念 》 , 《哲学研究》 [ J] ,2011 年 ⑥ 钱捷 第 5 期,第 55 页。
⑤ ⑦
Langer,Monika,MerleauPonty's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A Guide and Commentary [ M] ,BasMaurice,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 M] , Paris: Gallimard, 1945, pp. 491492. MerleauPonty, 同小注④,第 144 页。 Barbaras,Renaud,The Being of the Phenomenon [M ] , Trans. by Ted Toadvine and Leonard
③ ④
M] ,Lagrasse: Verdier, 2001 ,p. 254. MerleauPonty,Maurice,Parcours 1951 - 1961 [ MerleauPonty,Maurice,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 M] ,Paris: Gallimard, 1945 ,p. 165.
梅洛 - 庞蒂围绕身体经验展开的现象学反思在 20 世纪的思想领域产生了非常重要 的影响,然而他有关身体的观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 在他学术生涯的早期, 他致力于 引入一种主—客的知觉层,这作为一个朝向知觉客观性的视域实际上并未处理本体论 问题。此时的现象学还原被认为是导致被体现的主体及其身体图式的还原 , 它将自然 仅仅看作是知觉之可能对象的整体化 , 而自然存在本身的描述意义和确切范围则没有 — —中立化自 被澄清。然而在追问自然的途中, 梅洛 - 庞蒂推翻了现象学的初始运动— 然与自然的知觉以揭示先验的意识 , 并转向了从自然存在开始通向对意识的新的理 解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