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细菌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细菌》教案

第二节细菌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方面⑴知道细菌发现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谁?⑵通过观察并能区分不同细菌种类的形态、特征和大小。
⑶能够说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并知道不同细菌其营养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方面⑴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教师讲解,给学生提供比较直观、形象的认识,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⑴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观念,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发现不仅仅需要知识的积累,还有毅力、自信心的考验。
⑵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⑶通过细菌分裂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明白讲究个人卫生的道理,并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
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达到自主建构的目的。
四、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有关细菌发现过程、细菌形态、结构和生殖等有关的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放大镜学生: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二节细菌(一)、细菌的发现(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1.细菌的形产杆菌螺旋菌球菌2.细菌的结构:a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DNA)b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芽孢3.细菌的营养:异养(三)、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检测案1、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C)A.细菌能够引发人的疾病,细菌是对人类有害的一种生物B•细菌没有成行的细胞核,就是没有细胞核C.细菌在自然界中帆布广泛,无处不有,不出不在D.细菌可以通过产生芽抱繁殖后代。
2、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什么为标准?(D)A球菌B杆菌C螺旋菌D芽抱3、对细菌芽抱的描述,正确的是(C)A芽抱的含水量高,抗热性弱B细菌以形成芽抱的形式进行繁殖C芽抱从结构上看实质还是细菌D芽抱是由细菌细胞壁裹上厚壁而成4、细菌的发现得益于(A)A科学家的勤奋观察B观察者的细C显微镜的出D细菌分布十分广泛其营养方式为只能是_异养__。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PPT课件

B.巴斯德 D.达尔文
答案 B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 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第二节 细菌
栏目索引
3.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乙瓶的瓶口是拉长 呈S形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
图5-4-2-1 A.氧气的有无 B.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 C.细菌的有无 D.烧瓶容量
环境而形成的休眠体。 例 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芽孢就是孢子 B.芽孢是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生殖细胞 C.霉菌菌落表面呈现的红、褐、绿、黑等颜色是芽孢的颜色 D.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第二节 细菌
栏目索引
解析 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芽孢最主 要的特点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 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抗性。芽孢不是生殖细胞,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 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霉菌不能形成芽孢。 答案 D 点拨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栏目索引
第二节 细菌
2.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菌是单细胞个体,每个细菌都能独立生活。 (2)细菌的基本结构
栏目索引
第二节 细菌
栏目索引
例2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 (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和叶绿体 C.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D.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 解析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 胞核(DNA相对集中的区域)等,细菌的细胞质中没有叶绿体。
第二节 细菌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一 细菌的发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4.2 细菌

的巴氏消毒法;
微生物学之父
细菌的发现史
原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 度越低,细菌繁殖越慢;温度 越高,繁殖越快。但温度太高, 细菌就会死亡。不同的细菌有 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热、 耐冷能力。
温度控制:60~80℃
结果:即杀死细菌又不破坏 食物风味
细菌的生殖
细
(A.1_)__D写_N_A出__下;列B.细结__构_胞_的_膜_名_;称C:._细__胞__壁__; D.__荚__膜___;E._细__胞__质__;F._鞭__毛____。 (2)图中A是没有成形的_细__胞__核__,
它是DNA集中的区域。
(3)图中__F__(填字母)能帮助细
菌在液体中游动。
圆 底 烧
细菌不是自然
瓶
发生的,只能
鹅
由原来存在的
颈
炉
细菌产生
烧
火
瓶
细菌的发现史
巴斯德鹅颈瓶实验
一年后 结论:细菌是由原 来已经存在的细菌 产生的
一天后
问题:为什么一年后巴斯德要把将鹅颈烧瓶的鹅颈敲 碎呢?
细菌的发现史 中 现代世无纪菌手手术术现现场场
细菌的发现史
• 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 发现了乳酸菌、酵
细菌的发现史
没错,草根逆 袭说的就是我
列文.虎克
放大275倍的显微镜
观察记录
细菌的发现史
单目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
细菌的发现史
电脑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细菌的形态
光学显微镜下细菌
电子显微镜下细菌 电子显微镜下+电脑模拟细菌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才相当于一个小米粒那么大
细菌的形态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PPT优质课件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栏目索引
3.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对培养基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 ) A.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培养基最好采用固体培养基,这样有利于观察 C.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灭菌处理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栏目索引
9.在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琼脂等是为了 ( ) A.使培养基闻起来很香,容易吸引细菌 B.使培养基的表面看起来很黏稠 C.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答案 D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 还有有机物等。而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 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培养细菌或真菌,首先要配制含有营 养物质的培养基。牛肉汁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可以为细菌等生物的生 活提供有机物。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栏目索引
易错点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 例 (2018内蒙古包头中考)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科学的流程 是( ) A.配制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冷却→恒温培养 B.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C.配制培养基→冷却→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冷却→恒温培养 易错答案A 易错原因 知道接种操作可混入杂菌,需要进行灭菌,忽略 了若先接种再灭菌会把刚接种的目的菌也一起杀死。
形态 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霉菌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颜色 多为白色
霉菌菌落有时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3.菌落的培养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栏目索引
特别提示 牛肉汁中富含有机物,可以为细菌、真菌的生长提供营养;高温 灭菌的目的是将培养皿、培养基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及其孢子等杀死,防 止其对实验产生干扰;接种前先冷却培养基是为了防止高温杀死接种的细 菌;恒温培养是因为细菌、真菌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聚焦目标(1)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生本课堂自主预习知识点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1、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这些物质又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
所以,这些微生物的生活方式是异养腐生。
知识点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1、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是寄生生活的,它们能够从活的动植物和人体内吸收现成的营养物资,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
2、细菌引起的疾病有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真菌引起的疾病有手癣等知识点三:与动植物共生1、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这种现象叫作共生。
2、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的共生体,根瘤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体。
合作探究1.每到冬天,森林里铺满一层厚厚的落叶。
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层会不会越积越厚呢?为什么?不会越级越厚,因为自然界中的细菌、真菌等会分解落叶。
2.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是为什么?豆科植物的根上长有根瘤,根瘤中生活着固氮菌,它们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使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增高。
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元素,所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3.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呢?有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的生活有利,有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的生活不利,因此我们应该客观辩证的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
(三)名师点拨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二氧化碳在绿色植物和一些微生物中的循环作用,请据图作答:(1)图中的绿色植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空气中有利的二氧化碳依靠植物的______形成______,被固定在植物体中(3)落叶以及枯枝被子微生物主要分解成______、和______无机盐.它们再被植物利用.(4)图中微生物包括______和______.这些微生物学营______生活.【名师点拨】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识图填空题,涉及植物的分类、光合作用、细菌和真菌等的知识,要求基础知识要掌握扎实,才能灵活应对此类题目。
(完整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材分析:细菌和真菌是组成生物圈的一个成员,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在自然界中对物质循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后,自然也就应该认识细菌和真菌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复述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
能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能力目标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通过计算了解细菌的繁殖特点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教学难点细菌的营养方式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列表法、比较法等形态和结构学生认识细菌的三种形态和细胞结构组成形态和结构并说出它们的功能察识图能力3、细菌的营养给出细菌的细胞结构图、动物和植物的细胞结构图,列出表格,引导学生识图、填表,总结细菌细胞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观察细胞结构图,完成表格填写,总结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培养学生的识图填表,分析归纳等能力。
4、细菌的生殖给出问题:细菌的生活需要营养才能更好的生长,那么它们是怎么繁殖后代的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1,学习细菌的生殖。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61“技能训练"中的计算。
学生阅读课本P61,描述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完成P61“技能训练”的计算,了解细菌的生殖特点.通过计算了解细菌的生殖特点达标测评利用导学案中的习题进行检测。
课堂小结你能告诉我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吗?板书设计第一节细菌一、细菌的发现1、发现细菌第一人:列文·虎克2、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巴士消毒法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1、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2、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鞭毛或荚膜三、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腐生、寄生)四、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作业布置导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思考:1、梨怎么会烂了?2、这是针尖上的细菌,这个图片说明什么?导入语:梨的腐烂是由于细菌将梨中的有机物分解利用了,针尖上的细菌图说明了细菌非常的微小,那这么微小的细菌是怎么被发现的呢?二、明示学习目标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知识点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注意:菌落中的所有细菌或者真菌为同种细菌或真菌)。
2.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培养4.细菌和真菌生活必需的条件: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5.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不同;在有机物含量丰富的环境中,细菌、真菌的数量较多。
第二节细菌1.细菌的发现列文·虎克——细菌的发现者,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菌2.细菌来源巴斯德以鹅颈试验通过肉汤腐败现象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细菌)、酵母菌(真菌),提出了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3.细菌的形态细菌十分微小,必须在高倍镜或电镜下才能观察到。
细菌都是单细胞的,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生活的。
4.细菌的结构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和叶绿体。
没有细胞核,只有DNA集中区域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
5.细菌的营养大多数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必须分解现成的有机物获得所需的营养和能量。
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一部分细菌生活在活的生物体内,获取有机物,属于消费者。
少数细菌如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
6.细菌的生殖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20~30分钟分裂一次。
细菌的适应方式: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细菌个体形成休眠体——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细菌个体小、扩散迅速、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第三节真菌1.真菌的种类2.真菌的结构(1)酵母菌的结构:酵母菌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
(2)霉菌的结构:青霉菌孢子青绿色、呈扫帚状(3)蘑菇的结构3.真菌的生殖:孢子生殖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从已死的或腐烂的动植物遗体来吸取营养物质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讲解 细菌

第二节细菌01知识管理1.细菌的发现发现史: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细菌;19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2.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观察细菌: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形态:由于种类的不同而形态不同,其分为三种,一种是球形的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一种是杆形的杆菌,如大肠杆菌;一种是弯曲的或螺旋形的螺旋菌,如空肠弯曲菌。
结构图: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荚膜、鞭毛、DNA。
特点: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营养:细菌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
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生殖: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注意: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有:①细菌的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②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③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④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⑤芽孢小而轻,可随处飘散,落在适当的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
【例1】(广东中考)如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结论是()A.细菌繁殖需要漫长的时间B.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C.细菌由肉汤中原有的细菌产生D.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解析】巴斯德将瓶中肉汤煮沸,使肉汤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营养液(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肉汤未腐败,说明没有微生物进入。
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产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
【答案】 D【例2】(成都中考)人体肠道内的共生菌群中含有大肠杆菌,该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A.营养生殖B.出芽生殖C.孢子生殖D.分裂生殖【解析】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就是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一、细菌的发现
列文虎克和他制造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
精品课件
一、细菌的发现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 镜并发现细菌。
精品课件
新鲜肉汤放几天变质了,大量细菌是怎样产生的?
几天后
一年后
过不去
几天后
细菌是由肉汤 自然产生的
巴斯德
细菌是由原来已经 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自制有机物 (自养)
细 细菌没有叶绿体 不可进行光合作用
菌
的
利用现有的有机物生活
营
(异养)
养
是精品课生件 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三、细菌的生殖
分裂生殖
精品课件
假设你的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 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 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
精品课件
21 22 100×28 23 =25600 24 2n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精品课件
比较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比较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荚膜 鞭毛
细菌细胞 动物细胞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无成形 细胞核
有成形 细胞核
无
无
有的有荚膜
无
有的有鞭毛
无
精品课件
植物细胞 有 有 有
有成形 细胞核
有 无 无
你还记得动物和植物的营养方式有什么 不同吗?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 可进行 光合作用
芽孢:不是生殖细胞 是细菌休眠体!
精品课件
想一想:为什么细菌分布那么广泛?
答:(1)个体微小,易扩散。 (2)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3)有些会形成芽孢,渡过恶劣环境。 (4)芽孢轻且小,四处飘散,能重新萌发。
精品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
细 菌
细菌的发现 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结构
列文·虎克 巴斯德
杆状 球状 螺旋状
细胞壁(荚膜、鞭毛)
细胞膜 细胞质
营养
DNA
异养
细菌的繁殖
分裂生殖
芽孢
精品课件
The end!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球 菌
螺 旋 菌 杆 菌
电镜下的几精种品课细件菌的形态
细菌的结构
DNA(遗传物质)
运动
鞭毛
细胞膜
细胞质
荚膜
特殊结构
细胞壁
保护
基本结构
精品课件
1 细胞壁
2 3 4 5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液泡
6 细胞质
7 细胞膜
8
细胞核
9
细胞质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精品课件
说出细菌与动、植物 细胞相比最大的不同 是什么?
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微生物学之父
精品课件
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放大33倍
细 菌 的 大 小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钉子
精品课件
放大100倍
精品课件
放大200倍
精品课件
放大300倍
精品课件
放大500倍
精品课件
放大1000倍
精品课件
放大15000倍
精品课件
放大30000倍
精品课件
放大70000倍
精品课件
一、细菌的发现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 镜并发现细菌。 2、19世纪,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 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 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精品课件
鹅颈瓶
瓶口又细又 长,这样使 得空气中的 细菌很难通 过这样的瓶 口进入肉汤。
发现了乳酸菌、酵母 菌(真菌); 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 巴氏消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