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融合手术与传统减压手术治疗复杂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对比
椎间孔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s t e n o s i s i n B e r i n g L u h e Ho s p i t a l A f i f l i a t e d t o C a p i t a l Me d i c l a U n i v e s r i t y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s t u d y o b j e c t s a n d d i v i d e d i n t o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s t u d y ro g u p a c c o r d i n g t o d i f f e r e n t s u r  ̄c a l m e t h o d s , w i t h 4 2 p a t i e n t s i n e a c h ro g u p . P a t i e n t s i n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椎 间孔 减压 治疗 腰 椎 管狭 窄症 的 临床 效果 。 方 法 抽 取 2 0 1 2 年 9月 ~ 2 0 1 4年 5 月 到首 都 医科 大学 附属 北京 潞河 医 院实 施诊 治 的 8 4 例 椎 间孔 型腰 椎 管狭 窄症 患者 作 为研 究对 象 。 基于 手 术方 法 的不 同 . 将 其
1 5 年 7 月 第1 2 卷 第2 1 期
椎 问孔减压治疗腰 椎管狭窄症 的效 果
袁 鑫 王彦辉 陈学明 于振山 崔利宾 许崧 杰 刘亚 东 祁文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脊柱外科 . 北京 1 0 1 1 4 9
前O D I 评 分为 ( 3 1 . 6 8  ̄ 9 . 2 6 ) 分, 术后 O D I 评分 为 ( 1 9 . 4 4 ± 2 . 6 1 ) 分; 研究 组 手术 时 间 为 ( 6 0 . 3  ̄ 1 5 . 4 ) m i n , 住 院 时 间为
腰椎后路内固定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PPT课件

疼痛控制方法分享
药物镇痛
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镇痛药物, 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以缓解术
后疼痛。
物理治疗
如冷敷、热敷等物理治疗方法,可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尝试,有助于减 轻疼痛。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心理调 适减轻疼痛感受。
功能锻炼指导建议
早期康复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锻炼 ,如床上翻身、四肢关节活动等 ,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
注意事项
在麻醉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麻醉史、过敏 史等相关情况;同时,在麻醉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 体征,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03
手术步骤详解
体位摆放和切口设计
体位
患者取俯卧位,腹部悬空,以减少术中出血。
切口设计
根据病变节段和手术入路选择合适的切口,一般选择后正中切口,以病变节段为中心,上下各延伸23个棘突长度。
出院后6个月随访
全面评估患者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依据。
05
临床效果评价与案例分析
临床效果评价指标介绍
01
02
03
04
疼痛缓解程度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或 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 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的变化。
神经功能恢复
采用神经功能评分量表,如 Frankel分级或ASIA评分,评 估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内固定技术
使用金属棒、螺钉、钩等 内固定装置,将相邻的椎 骨连接起来,增加脊柱的 稳定性。
优点
能够有效地纠正脊柱畸形 、恢复脊柱生理曲度和稳 定性,缓解疼痛症状。
椎管减压术原理及目的
原理
通过切除部分椎板、关节突等结 构,扩大椎管容积,减轻对脊髓 和神经根的压迫。
环形减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

环形减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作者:陈中林平曹杨邢进峰倪东亮【关键词】环形减压术【摘要】目的观察双侧多节段腰椎板间环形减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方法对36例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行双侧多节段腰椎板间环形减压术。
结果随访1. 5〜6年,36例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均得到缓解,32例有反复发作腰痛者29例明显好转,23 例术后腰痛症状消失,30例下肢神经根性痛全部消失,25例皮肤感觉减退者23例恢复,16例趾背伸肌力下降者14例恢复。
按照Nakai评分标准:优25例,良5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达83.3%。
结论双侧多节段腰椎板间环形减压术安全、简便,可最大限度减少脊柱不稳定性,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腰椎椎板间减压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症在老年人中较多见,因脊柱退变导致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韧带肥厚而造成椎管狭窄,从而压迫神经,产生腰腿痛症状,但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也不同。
由于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及退变腰椎的代偿性再稳定等特点,可采用不同于青壮年患者的手术方式,以椎管减压为主。
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双侧多节段腰椎板间环形减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36例,经随访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62〜78岁。
病程3个月〜5年,平均1年5个月。
患者均有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32例有反复发作的腰痛,18例有单侧下肢神经根性痛,12 例有双侧下肢神经根性痛,25例有单侧小腿或足背皮肤感觉减退,16 例有单侧趾屈曲或背伸肌力下降。
患者术前均行腰椎MRI检查。
椎管狭窄处前后直径狭窄均超过25%, 15例单个节段狭窄,21例2〜3个节段狭窄,I度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6例。
1.2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后路正中切口,显露棘突及双侧椎板至关节突,分别切除上、下椎板约0.3〜0. 5cm,切除增厚的黄韧带,对椎板下的黄韧带做潜行切除(环形减压),沿神经根出口方向进行根管减压直到神经根完全暴露,彻底松解神经根粘连,对神经根卡压过紧的患者,可用高速电磨减压。
经后路手术减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早中期疗效分析

[ 关键词 ]腰椎 ; 椎管狭窄; 减压术, 外科
[ 图分 类号 ]R8.7 中 615
[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 编 号 ]10. 0(o00_ 1- 00 772l)5 51 3 2 o 0 部 位 、 度及 范 围 , 了解 鉴别 是 否 合 并脊 髓 内 占 程 可
位 及脊髓 变性 。( ) 4 术前 常规 备 同型 浓红 4 U, 血
13 手术 方法 . ( ) 纯 减 压 患 者 ( 组 ) 全身 1单 A : 麻醉 或硬 膜外麻 醉 下 单 纯开 窗 、 椎 板 、 椎板 切 半 全 除减 压椎 管扩大 成形术 , 除关节 突关 节宽度 小于 切 13 清 除 硬 膜 囊 后 方 、 板 问及 椎 管 侧 方 的黄 韧 /; 椎
状 。其 中单 节段腰 椎 管狭 窄 L L 4、 55例 、5、 11 L S O 例; 多节段腰 椎 管 狭 窄 I L 4、 5合 并 I S ) 0例 ; 5、 1 2
神经 根管 彻底减 压 ; 除 突 出 椎 间盘 , 一 步对 腰 摘 进
椎管 狭窄 区域 的侧 隐窝及神 经根 管充分 减压 , 安装
1e 但 无椎 弓根钉 固定 及 植 骨融 合 。 ( ) 弓根 m, 2椎
内 固定患 者 ( B组 ) 应 用全 身 麻 醉 , 者俯 卧于脊 : 患 规 保守治 疗 6个 月 以上 无 效 而接 受 手 术 治疗 。男 1 5例 , 2 女 0例 ; 龄 ( 1 5 3 6 ) ; 程 6月 年 6 . 6± . 6 岁 病
第3 5卷 第 5期 21 0 0年 l 0月
贵 阳 医 学 院 学 报
J OUR NAL OF GUI YANG E CAL M DI COLLEGE
改良单侧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的价值分析

改良单侧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的价值分析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肌无力和感觉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此类患者,改良单侧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改良单侧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的价值进行分析。
一、治疗效果改良单侧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是通过融合椎体间的植骨物质,稳定椎体,减轻椎间盘压力,从而缓解症状。
手术方式相对较小创伤,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有效解除患者的疼痛症状,减轻下肢放射痛,恢复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二、经济价值改良单侧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虽然是一种昂贵的手术方式,但从长远来看,它可以减少患者长期治疗所产生的费用。
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减少了长期用药和康复治疗的费用支出。
手术后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可以更快地回归社会生活和工作,减少了因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
三、心理价值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在长期疼痛的折磨下,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和压力等心理问题。
经过改良单侧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的治疗,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心理问题也随之得到缓解。
患者恢复了信心和乐观的心态,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四、社会价值改良单侧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的价值还体现在社会层面。
手术的成功治疗能够减轻医疗资源的负担,减少了患者长期卧床治疗的床位占用,为医疗机构节约了一定的成本。
患者康复后能够恢复工作,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减少了社会的养老负担,增加了社会的生产力。
改良单侧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广泛的价值。
它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长期的治疗费用,还能够减轻社会的医疗负担,增加社会的生产力。
该手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比较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比较
吴汝 平 赵钢 生 赵品益 赵 胜 春
【 摘要 】 目的 床疗效 。方法
对 比研 究经椎 板 间隙撑开潜行 减压术 与全椎板切 除减压术 式治疗退 变性腰椎 管狭窄症 ( DL S S ) 的临
2 0 0 5年 1月 至 2 0 1 2年 1 2月 我 院收治 的 8 0例 退变性 腰椎 管狭窄症 患者 ,根据治疗 方法 的不 同分 为治
1 . 2 . 2 治疗 组
采 用全椎 板切 除减压 术 式 ,采用腰椎 后
路 切 口 ,显 露 全 椎 板 ,咬 除 致 椎 管 狭 窄 相 关部 分 ,使 硬 膜 囊 充 分 解 除 压 迫 ,余 处 理 同对 照 组 。 1 . 3 术后处理 术 后 常 规 卧床 3 ~4周 ,逐 步 锻 炼 腰 背 部
上 正规保 守治疗症 状无 明显改善者 予手术 治疗 。 1 . 2 . 1 对 照组 采 用经椎 板间 隙撑 开潜行 减压术 ,连续
硬 膜 外 麻 醉 ,取 后 正 中 切 口 ,从 减 压 节 段 切 断 并 切 除棘 上
韧 带及棘 间韧带 ,放置椎 板 间撑 开器撑开 椎板 ,完整 切除
收治 的退变 性腰椎 管狭 窄症患者 8 0例 。人 选 标 准 :符 合
退变性腰椎 管狭窄症 的诊 断标 准 ;临床主要表现为 中或重
度 下腰 痛 ; 均 行 腰 椎 过 度 屈 伸 位 X 线 片 和 MRI 检查 ; 患 者 知 情 同 意 。其 中男 4 8例 ,女 3 2例 。年 龄 最 小 4 2岁 ,最
如下:
解压 迫 的硬 膜囊 ,进 行彻 底减压 。游离皮 下脂肪组 织填 充
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疗效 王玉树

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疗效王玉树发表时间:2016-05-03T10:11:17.733Z 来源:《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作者:王玉树、王锦富、孙亚明[导读]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分金亭医院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优良率较高,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分金亭医院江苏省宿迁市223900)摘要:目的探析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疗效。
方法将58例腰椎管狭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
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6.55%,对照组为68.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优良率较高,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老年腰椎管狭窄;临床治疗效果老年腰椎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本文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腰椎管狭窄老年患者为研究资料,对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8例均经CT、MRI检查后均确诊为腰椎管狭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
对照组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60-81岁,平均(71.23±6.35)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2.68±1.13)年。
观察组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61-82岁,平均(71.75±6.89)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3.17±1.25)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卧床,避免腰椎受到压迫。
腰椎椎管狭窄症治疗新方法PPT课件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另一种常用治疗方法,主要 包括牵引、按摩、针灸、电疗等手段。通过物理治疗可以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物理治疗的优点在于无创伤、无副作用,适用于轻中度症 状的患者。然而,物理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效果因人而异 ,对于重度症状的患者效果有限。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症状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治疗通常是必要的。手术治疗包括椎 管减压、椎间盘摘除、融合固定等手术方式。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解除压迫、恢复 椎管容积,从而缓解症状。
新方法
适用于各种程度的腰椎椎管狭窄症,尤其对于重症患者效果更佳。
05 新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分析
疗效显著
新方法在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 表现出更高的治愈率和改善率,有 效减轻患者疼痛和恢复神经功能。
安全性高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新方法 的安全性更高,减少了手术风 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操作简便
新方法操作简便,对医生和医 疗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降低 了治疗成本。
腰椎椎管狭窄症治疗新方法PPT课 件
目录
• 腰椎椎管狭窄症概述 • 传统治疗方法 • 腰椎椎管狭窄症治疗新方法 • 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 新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腰椎椎管狭窄症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由于腰椎管内 径变窄,导致马尾神经和神经根 受压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患者年龄68岁,男性,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腰部疼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2年余。诊 断为腰椎椎管狭窄症。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患者
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案例二
患者年龄56岁,女性,因腰部疼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1年余就诊。诊断为腰椎椎管狭 窄症。采用微创治疗,包括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和神经根松解术等,患者症状得到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减压融合手术与传统减压手术治疗复杂型腰
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高锦沛 蔡拉加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 探究减压融合手术和传统减压手术治疗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70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减压手
术, 试验组36例采用减压融合手术。术后随访2年,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
VAS评分和椎间隙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试验组JOA评分(24.50±1.8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46±1.56)分(P0.05), 术后试验
组VAS评分(2.18±1.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79±1.06)分(P
【关键词】 减压融合;传统减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7.037
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腰椎退变疾病。有相关研究报道[1], 非手术治疗方法治
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手术主要是单纯神经减压来缓解症状, 但是也有学者
认为减压同时进行脊柱融合术可以使疗效提高[2]。为比较此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 选取本院
70例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4月~2012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70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 采用传统减压手术。年龄45~71岁, 病
程8个月~10年, JOA评分(14.6±4.9)分。试验组36例, 采用减压融合手术。年龄46~70
岁, 病程6个月~11年, JOA评分(14.4±5.0)分。所有患者都符合以上病例标准, 且都进
行过腰椎正侧位和左右斜位的X线、CT以及MRI检查。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和临床
资料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患者均取俯卧位, 在全身麻醉或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①对照组实行传
统减压手术:在棘突正中做纵行切口, 然后逐层切开, 直至椎板和关节突出现。找到病变位
置后清除该部位的棘突和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再清除病变部位的全椎板和增厚的黄韧带,
切除大部分在关节突内侧增生组织, 直至彻底消除神经根管狭窄的因素, 术后应见到狭窄部
位的硬脊膜搏动正常。②试验组实行减压融合手术: 在椎板切除后, 对存在滑脱的患者进行
植入椎弓根螺钉, 连接螺钉, 使椎板复位;对有侧凹畸形的患者, 在畸形处减压彻底后, 要
恢复其矢状平面和冠状平面的平衡;最后在椎间植入自体骨, 用螺钉连接固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3 疗效指标 临床效果的评定采用JOA评分, 总分为29分。JOA评分改善率=[(术后评
分-术前评分)/(29-术前评分)]×100%。评定标注:优:改善率≥75%;良:50%≤改善率
≤74%;中:25%≤改善率≤49%;差:改善率≤24%或者JOA评分低于术前评分。满意率=(优+
良)/总例数×100%。使用VAS评分进行腰痛和腿痛的严重程度评估;X线评价椎间高度以及
滑脱程度变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
±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比较 患者均获得2年时间随访。试验组满意率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 术后试验组JOA评分(24.50±1.8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18.46±1.56)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患者VAS评分和椎间隙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2年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所降
低, 试验组明显降幅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 腰椎管狭窄症已经成为临床上引起腰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3]。有资料显示, 该疾病多发于要脊髓L4、L5节段[4]。这是因为骶骨的固定, 该节段不参
与缓冲作用, 而且腰间的各个方向活动频繁, 容易导致组织增生而使椎间管狭窄[5]。
在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术前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在术后随访
的JOA评分和VAS评分上, 试验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减压融合术比传统减压术在长期临床疗效上具有很大优势, 具有临床应用和
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格勒, 吴超, 哈巴西·卡肯, 等.有限椎板减压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
效分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8, 18(12):905-909.
[2] 陆少磊, 黄公怡.腰椎手术后硬膜外腔瘢痕预防的实验研究.中华骨科杂志, 2001, 21
(4):238-24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李铭, 缪志和, 郑端, 等. 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骨
科杂志, 2012, 15(5):578.
[4] 龙雳. 全椎板切除减压和脊柱内固定术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老年
学杂志, 2013, 33 (10):2419-2420.
[5] 李波, 张宏其, 李劲松, 等.两种减压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中国现代医
学杂志, 2012, 22(6):76-79.
[6] 朱天亮, 吴畏, 林郎, 等.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复杂型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临床骨
科杂志, 2014, 17(5):527-530.
[收稿日期:201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