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单 课前用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去年8月份,我参加了在江西南昌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NOC比赛微课程评优项的决赛,在决赛环节参赛教师需要展示某年级、某学科中构成某一学时教学设计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以及与《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相配套的微视频;下面谈谈我设计参赛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能给以后想要参加这项比赛的老师们一些帮助。
首先应该明确,微课程是要为翻转课堂教学服务的,为微课程制作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需要在课前一起发给学生,供学生在家中自主学习时使用。
微课程并不需要包含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只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或一部分重点或难点,课前只要求学生能通过观看微视频,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学习任务即可。
什么是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呢?对于教师来说,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表单形式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
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所必须完成的任务的载体这是noc活动主办方提供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模板法建议和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等四个子项。
通过学习指南设计,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主题和达成目标的要求,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达成学习目标。
同时,学生通过了解教师关于课堂学习形式的设计,发现在家自主学习与将要进行的课堂学习的关系,从而主动完成自主学习。
因此,学习指南是集中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智慧和教学领导力的项目。
我以自己2015年的参赛作品《金属钠的性质》为例给大家谈谈我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的一些思路:1、课题选择微课程的选题一般选择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等。
我选择《金属钠的性质》这个课题,是因为金属钠是高中化学新课标要求掌握的重要的金属单质,学好本节内容对学生以后学习其它金属元素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也能为今后学习元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以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2、达成目标需要注意达成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
我觉得学习目标应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在学习完本节微课程之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或水平,简单地说,教学目标是给老师看的,而学习目标是给学生看的,学习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和课堂自主学习任务单

(1)x²-4x-7=0 (2) 2x²-2x+1=0
(3)5x²-3x=x+1 (4)x²+17=8x
(5)x²+4x+8=2x+11 (6)x(x-4)=2-8x
三、困惑与建议:
课堂合作学习任务单
辛冲一中黄勇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一、课题名称:21.2.2公式法
3、用配方法解“ax²+bx+c=o(a≠0)”
3、一般地,式子________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bx+c=0根的________,通常用希腊字母___表示它,即______________。
※由上可知, 当_____时,方程ax²+bx+c=o(a≠0)有两个_________;
当_____时,方程ax²+bx+c=o(a≠0)有两个_________;
当_____时,方程ax²+bx+c=o(a≠0)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时,方程ax²+bx+c=o(a≠0)的实数根可写为:___________的形式,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o的求根公式
把各系数直接代入求根公式,从而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
3.学习方法建议:(1)视频学习自学课本,掌握基本知识点。
(2)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4.课堂学习形式报告:
二、自主学习任务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自主学习任务单与微视频的使用

自主学习任务单与微视频的使用作者:尹冬梅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17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运用微视频和自主学习任务单让孩子们课前学习,课上展示汇报提升。
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大胆放手,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微视频,探究得到了知识,获得了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课前利用微视频和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学,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设计有效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以表单形式呈现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
教师在设计任务单时,把孩子们能够自己学会的内容,都放在了“学习任务”里自己学习,例如:1.知识链接(1)以前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关于平行四边形你知道哪些知识呢?(2)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呢?他们的面积公式是什么?(3)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数一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行四边形是在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可以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是学习平行四边形的上位知识,把握学生知识背景,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探究方法,建立表象,从而请学生通过猜想、操作、验证等方法结合微视频的指导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2.观看微视频,学习新知识(1)找数学信息,提问题。
(2)根据微视频的要求暂停视频,先独立进行操作: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看平行四边形能转化成你学过的什么图形?(3)观察拼成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4)算一算,平行四边形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推导与计算,就是本节课要探究的知识,为了侧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课前教师利用微视频让孩子们自学课本例题,探究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结合视频提示,先暂停视频,探究平行四边形如何转化成长方形的拼法,先独立思考,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而后观看视频中老师预设的拼法,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视频中教师预设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有三种。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单模板

2、课文冲刺
1.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
2.我不明白的问题:
3、课外拓展
这篇课文中有那些相关知识我还要了解?
我查阅到的资料:
四、小练笔(学习课文后的收获)
西海小学语文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学生姓名: 家长评价: 老师评价:
1.课题名称:
2.从这篇文章的课题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想知道些什么?
一、基础过关
1.我会读(读3遍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我会认(标注课文中不认识的字,认过课文中所有二类字。)
3.我会写(认真观察依照笔顺书写课文后田字格内的生字,做到规范、正确。)
认识乘法—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1)一共有几只蝴蝶?□×□=□( )
(2)一共有几本书?□×□=□( )
(3)自己再提出一个问题,并写出算式。□×□=□( )
4.(1)6乘5写作:( )×( );7乘4写作:( )×( )。
(2)4×3 读作:; 2×8 读作:。
(3)两个乘数都是7,积是49,乘法算式是( )×( )=( )。
3.学习方法建议:《认识乘法》是新知识点,在学习时,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要积极参与一些游戏活动,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认识乘法》是学生刚接触到的新知识点,所以,在教学时,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学习形式:
《认识乘法》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乘法》
2.达成目标: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让学生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的。会读写乘法算式,能与同学合作交流、解决一些简单的乘法问题,初步体验到乘动,激发兴趣。利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连加计算题,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点,通过分一分、摆一摆、议一议。有效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新知识起点,明确了探究方向。
(2)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充分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使学生感知到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
(3)体会感悟,学习新知。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同数连加算式。同时体验到“100个2相加加法算式”真长啊,写起来会非常麻烦。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的想法,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乘法的求知欲。
英语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三、学习任务:
1、认真观看视频至少两次。
2、找出视频中风景画包含了哪几种颜色,并记录在预习本中。
3、把记录在预习本中的颜色单词用英语翻译出来。(不懂的可参考单词表)
4、找出你身边各种物体的颜色。
5、画一幅图画,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6、(附加)尝试用英语读出颜色的单词。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仁爱PEP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Let’spaint
Let’sLearn(第二课时)
2、达成目标:
通过观看色彩丰富的风景画微课视频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让学生先体验颜色的多彩,激发学生内心对颜色和画面的赞美之情,引导他们用英语介绍作品及周围的颜色。
《解决问题的策略》自主学习单

《解决问题的策略》自主学习单
组别姓名
一、自主探究,寻求策略
小组活动(一)有条理地整理条件。
(5分钟)
学习提示:(1)写:自主整理条件,思考为什么这样整理?
(2)说:交流展示,比一比谁整理得好?好在哪里?
小组活动(二)有条理地分析并解决问题。
(8分钟)
学习提示:(1)想:分析数量关系。
(2)写:列式解答并检验。
(3)说:交流展示,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答:桃树和梨树一共有棵。
二、回顾反思,内化策略
三、独立解答,运用策略
1、列表整理条件并解答。
答:杏树比梨树多棵。
2、组内互批、互助,并说说解题思路。
3、数据统计,组内反馈。
4、回顾整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想一想,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应该怎样解答?
回顾解题过程,想想解决问题时经过了哪几步,运用了哪些策略?。
自主学习任务单(定稿)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课堂学习任务书
班级
一、目标与方法 1.达成目标: (1)正确默写出八个生字。 (2)借助流程图,背诵诗歌。 (4)发挥想象,创作诗歌片段。 2.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法 二、学习任务 ㈠自学检测 1.听写生字:
姓名
2.同学互读小诗 ㈡进阶作业 1.借助流程图,背诵诗歌。
想变成什么 雨滴和小鱼 蝴蝶和蝈蝈 星星和新月 荷叶 为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为什么“我”最后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㈢协作创作 春天来了,假如你能变,你想变成什么呢?(模仿课文第 2、3 自然段)先个人创作,然后在小 组中选出代表作品,讨论修改。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2.达成目标:通过观看微视频、朗读课文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学习任务,达到: (1)能准确读出梭、嬉、热、透、游、眨、柄、伞、着、戏十个生字。 (2)能按照笔画顺序的正确方法书写戏、伞、柄、眨、热、透、着、游八个生字。 (3)能够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 (4)了解创作诗歌的基本方法,学会想象。 3.学习方法建议:标停顿法、画流程图法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第一环节(检测):诗歌朗读,听写本课生字。 第二环节(进阶):借助流程图,背诵诗歌。 第三环节(合作):小组合作,创作诗歌片段。 第四环节(展示):小组展示,师生评价。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微视频,读诗歌,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1.把书后第 122 页、123 页的生字读三遍,读好后给自己加颗星。 自己加☆:☆☆☆ 2.给生字注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密度以及应用(复习课)
2.达成目标:
①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熟悉密度的计算公式和影响因素。
②会用天平、量筒测量物体的密度。
3.学习方法建议:
观看微课视频,结合课堂笔记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提出自学过程中的困惑,留待课堂与同学、老师讨论。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解决不了的由老师点拨。
二、学习内容
1、对于公式ρ=m/v 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如图所示的是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像。
由图像可知,A 、B 两种物质的密度ρA 、ρB 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
A .ρ
B >ρ水>ρA
B .ρB >ρA >ρ水
C .ρA >ρ水>ρB
D .ρ水>ρA >ρB
3、右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A .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4、一个质量为0.25 kg 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 ,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 ,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 1.0×103kg/m 3
B.1.16×103kg/m 3
C. 1.75×103kg/m 3
D. 1.2×103 kg/m 3
物质 密度(Kg.m -3) 物质 密度
( Kg.m -3) 纯水 1.0×103 冰 0.9×103 煤油 0.8×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铜 8.9×103 水银 13.6×103 铅 11.3×103 m /g V /cm 3 10
20
30 40 0 10 20 30 40 A B
5、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A.20g,1.0×103kg/m3B.60g,0.8×103kg/m3
C.60g,1.0×103kg/m3D.20g,0.8×103kg/m3
6、冰的密度是0.9×103 kg/m3,合_____g/cm3,质量为900 g的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为__________kg,体积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请在下列数值后写上合适的单位:
(1)一本书的质量约为300__________;(2)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104_____;
(3)氧气的密度是1.43__________;(4)铅的密度是11.3__________.
8、铁的密度是7.9×103 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 ____.
9、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10、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3,老醋的密度是g/㎝3。
三、困惑与建议(提示:此项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