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岩溶注浆试验专项方案设计
岩溶注浆试验施工方案

路基坑道注浆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20414—20032、《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3、《路基设计图》D4K455+064.02~D4K456+0004、晋豫鲁铁路通道股份有限公司《路基岩溶注浆管理办法》二、工程简介D4K455+290~D4K455+415段(深路堑)下部有一道长约170m,宽度2—3m,高度为0。
5—2m的坑道,设计资料显示坑道内局部有坍塌,部分段落淤塞,坑道为弧形走向,位于路基面以下2—9m(越往前进方向坑道距离路槽面越浅)。
坑道地质为弱风化砂岩(σ0=600Kpa),距离民房距离约50m。
处理方式和原则:采用注浆加固,注浆孔间距为5m,合计26个孔位(计划先导孔3个,为小里程方向的连续3个)。
按照“探灌结合”的原则,首先实施先导勘探注浆孔,然后根据先导孔资料确定注浆段落、深度及注浆参数,进行岩溶发育地段的整治处理.二、施工设备、材料和人员①施工机具:地质钻机1台,注浆机1台,拌浆机一台、挖掘机一台,250KW发电机一台,搅拌式贮浆桶2只,止浆塞、筛网、注浆管.②人员配置③施工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42。
5(约40吨);中粗砂(约15立方),粉煤灰若干。
三、施工准备①施工现场设有电力线,就近搭接。
②施工用水采用水车由发鸠山出口直接运送到现场,现场设置临时水池或水箱储备。
③现场搭设水泥棚,要求做好防排水.④本地段为路堑,要求开挖至路槽并探孔核对设计资料.⑤施工人员、机械和材料进场并进行报验.四、试验方案1、先导孔的钻探和地质核查,走向孔位主要以ZJZK—3、ZJZK—12、ZJZK-18、ZJZK-23作为主要点,主要作用是核对坑道走向、地质情况、坑道大小。
2、先导孔注浆工艺试验拟定水泥砂浆配比:水:水泥=0.8:1.0。
可以适当掺加粉煤灰,粉煤灰掺入量不宜大于30%。
根据先导孔进行注浆,注浆压力宜为0。
2-0。
5Mpa,初期采用自流注浆。
路基溶洞注浆试验方案.doc

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项目第4标段溶洞路基注浆试验方案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省连怀公路第4标项目部二O一二年七月一日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袖阀管注浆施工工艺2(一)灌浆设计 (2)(二)施工异常情况处理 (2)三、施工组织6(一)工期要求 (6)(二)人机料安排 (6)(三)工程施工安排 (7)(四)工程质量管理 (9)四、施工安全环保管理10一、工程概况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公路项目起点位于粤湘两省交界的南风坳,与在建的二广高速公路湘境永州至兰山段设计终点顺接。
本合同段起于广东省连州市西岸镇鹅江村,接第3标段终点,起点桩号K29+700,经石兰寨﹑东村后在西岸镇东侧设置西岸互通,在过水塘上跨X388沿X390南行,经麦田村,在奎池东陂河进入连州镇;终于东陂河南岸,接第5标段起点,终点桩号K38+100,路线全长8.4km。
全部为整体式路基,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
本标段共有桥梁9座,其中大桥1座,中桥2座,小桥5座,分离式汽车天桥1座。
本标段K35+594~K35+633路堤处山前冲洪积平原地貌地段,表层为第四系覆盖土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碎石土、淤泥质土,土体松软,结构松散,强度及承载力极低;下伏基岩为中-微风化灰岩、炭质灰岩,岩质较硬,强度较高,部分地段灰岩上部有全-强风化砂岩层呈不连续状分布。
本段整体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值分布杂乱,多见凹陷状、闭合状异常分布,异常数量众多,规模较大,延伸深度较大,推测该段岩溶强烈发育,主要为中大规模全充填或半充填溶洞,沿垂直方向延伸深度较大,溶洞埋深较浅,顶板厚度较薄,多呈串珠状、多层状分布,岩溶地质灾害对线路设计施工影响较严重。
根据钻孔揭露情况,路面范围内地基中的溶洞顶面均有一定厚度灰岩,且较完整,路面出现大面积塌陷的可能性不大,但为了防止溶洞内充填的粉质粘土在地表水长期渗透作用下流失,造成地表塌陷,决定对该路段溶洞进行路面范围钻孔注浆的处理方案,采用袖阀管注浆施工。
路基岩溶注浆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2.工程概述 ..............................................................................3.工程自然特征与地质特征.................................................................4.资源配置计划 ..........................................................................4.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计划:..............................................................4.2.劳动力配置计划......................................................................4.3.机械、设备配置计划..................................................................5.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5.1.注浆试验............................................................................5.1.1.试验目的........................................................................5.1.2.注浆试验工艺流程................................................................5.1.3.试验施工方法....................................................................5.2.施工准备............................................................................5.2.1.施工现场........................................................................5.2.2.施工设备........................................................................5.3.施工方法............................................................................5.4.注浆前设备调试......................................................................5.5.浆液配制............................................................................5.6.注浆 (9)5.6.1.注浆管路系统的试运转............................................................5.6.2.注浆顺序........................................................................5.7.不同类型溶洞注浆方法 (10)5.7.1.填充较少的溶洞注浆..............................................................5.7.2.填充量较多的岩溶注浆............................................................5.7.3.当遇有较大溶洞或注浆出现异常情况时..............................................5.7.4.适合如下条件时应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5.8.注浆结束标准........................................................................5.9.施工过程控制........................................................................6.质量控制与要求 ........................................................................7.质量保证措施 ..........................................................................8.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措施.................................................................8.1.安全保证体系........................................................................8.2.安全管理............................................................................8.3.人员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基岩溶注浆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2.工程概述...........................................................................3.工程自然特征与地质特征 .............................................................4.资源配置计划.......................................................................4.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计划: ...........................................................4.2.劳动力配置计划 ...................................................................4.3.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5.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5.1.注浆试验 .........................................................................5.1.1.试验目的.....................................................................5.1.2.注浆试验工艺流程 .............................................................5.1.3.试验施工方法.................................................................5.2.施工准备 .........................................................................5.2.1.施工现场.....................................................................5.2.2.施工设备.....................................................................5.3.施工方法 .........................................................................5.4.注浆前设备调试 ...................................................................5.5.浆液配制 .........................................................................5.6.注浆 ........................................................................ -9 -5.6.1.注浆管路系统的试运转 .........................................................5.6.2.注浆顺序.....................................................................5.7.不同类型溶洞注浆方法 ........................................................ -10 -5.7.1.填充较少的溶洞注浆 ...........................................................5.7.2.填充量较多的岩溶注浆 .........................................................5.7.3.当遇有较大溶洞或注浆出现异常情况时 ...........................................5.7.4.适合如下条件时应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 ......................................5.8.注浆结束标准 .....................................................................5.9.施工过程控制 .....................................................................6.质量控制与要求.....................................................................7.质量保证措施.......................................................................8.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措施 .............................................................8.1.安全保证体系 .....................................................................8.2.安全管理 .........................................................................8.3.人员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岩溶注浆施工方案

L1XDK18+787.5~L1XDK19+312.5 段为岩溶路基,需要进行岩溶注浆,路堤地段加固范围至路堤坡脚外5m,路堑地段加固范围至侧沟平台外边缘。
路堤地段注浆孔布置采用梅花形布置,路堑地段为正方形布置,L1XDK18+787.5+970、L1XDK19+180~+312.5 段每隔50m 布置一排先导孔,L1XDK18+970~L1XDK19+180 段每隔15m 布置一排先导孔。
1、施工便道本段便道利用L1XDK18+500~L1XDK19+400 段路基便道。
2、施工用电施工用电全部采用发机电自发电。
3、材料(1)注浆用水泥采用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为P.C32.5,水泥保持新鲜,不超过出厂日期3 个月,受潮结块者不得使用。
水泥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并附有水泥出厂报告。
(2)符合国家质量要求的波美度为38°~43°的水玻璃,模数2.4~3.0。
(3)对选购的水玻璃进行稀释直至符合要求的浓度备用。
4、机具设备机具设备进场必须进行报验,报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注浆设备主要包括钻机、注浆泵、搅拌机、混合器、止浆塞、筛网、注浆管、孔口盖及配套仪表等(2)辅助设备与机具:①机动小翻斗车、手推车、铁锹等生产用小型工具。
②水准仪、经纬仪、倾斜尺、水平尺、测绳等检测工具。
5、人员配备本段岩溶注浆安排技术员1 名,工班长一位,安全员1 名,试验员1 名,作业人员20 人,负责该段岩溶路基注浆加固处理施工。
主要工种配备表序号工种人数工作内容1 组长2 负责指挥协调各工序操作,控制加固质量2 钻机工 6 正确控制钻机成孔,检查维修机械3 浆液配置搅拌工4 浆液的配制及搅拌4 司泵 2 统计材料用量,记录泵送时间5 电工 1 负责电器设备的安装和安全使用6 普工 3 固结套管,清洗输料管道等7 记录员 2 负责施工记录、兼质量检查员工作6 、作业条件(1)施工场地预先平整,并沿钻孔位置开挖沟槽和集水坑。
路基岩溶注浆施工方案设计

目录1、编制依据...................................................................................................... - 4 -2、工程概述...................................................................................................... - 4 -3、工程自然特征与地质特征......................................................................... - 5 -4、工程准备及临时设施 ................................................................................. - 5 - 4.1、征地及拆迁情况.. (5)4.2、生产、生活临建设施 (5)4.3、供水、供电 (6)4.4、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6)4.5、技术准备 (6)5、施工组织及人员配置 ................................................................................. - 6 - 5.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安排如下:. (6)5.2、劳动力配置计划 (7)6、施工机具、设备配置及试验设备 ............................................................ - 8 - 6.1、施工机具、设备配置 (8)6.2、主要试验、测量、检测仪器 (8)7、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 - 10 - 7.1、施工前进行先导孔的目的 . (10)7.2、施工准备 (10)7.2.2、施工设备....................................................................................... - 10 -7.2.3、计量设施....................................................................................... - 11 - 7.3、施工方法. (12)7.4、注浆前设备调试 (12)7.5、浆液配制 (12)7.6、注浆 (13)7.6.1、注浆管路系统的试运转............................................................... - 13 -7.6.2、注浆顺序....................................................................................... - 13 -7.6.3、填充较少的溶洞注浆................................................................... - 14 -7.6.4、填充量较多的岩溶注浆............................................................... - 14 -7.6.5、当遇有较大溶洞或注浆出现异常情况时 .................................. - 14 -7.6.6、适合如下条件时应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 ........................ - 14 - 7.7、注浆结束标准. (14)7.8、拔管、回填 (15)7.9、施工过程控制 (15)8、质量控制与要求....................................................................................... - 16 -9、质量保证措施........................................................................................... - 18 -10、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措施.................................................................... - 19 - 10.1、安全保证体系.. (19)10.2、安全管理 (19)10.4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20)10.4.1、文明施工 .................................................................................... - 20 - 10.4.2、环境保护措施 ............................................................................ - 20 -DK122+054.05~DK122+870段路基岩溶注浆先导孔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关于京沪高铁铁路杭州至宁波段路基岩溶注浆先导孔施工交底会的会议纪要》;2)、南京至宁波铁路NASZ-5标(路)-54施工图;3)、业主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4)、NASZ-5标工程指挥部总体性“施工组织设计”;5)、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6)、我单位拥有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7)、《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8)、《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
路基岩溶注浆试验专项方案

鲁南高速铁路临沂至曲阜段LQTJ-3标段路基岩溶注浆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鲁南高铁LQTJ-3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七年五月目录1、编制依据及范围ﻩ11、1 编制依据ﻩ11、2 编制范围 (1)2、工程概况 (1)3、整治设计原则及试验目得 (2)3、1 整治宽度ﻩ23、2 整治范围及深度 (2)3、3 试验目得ﻩ34、岩溶注浆试验参数得初步选定 (3)4、1 注浆压力......................................................................................... 34、2 浆液配合比ﻩ34、3 注浆深度 (3)4、4 注浆范围ﻩ35、施工布置 (3)6、岩溶注浆施工 (4)6、1 设备配置ﻩ46、2 人员配置 (4)6、3施工准备..................................................................................... 46、4工艺流程 (5)6、5 注浆工艺 (6)7、注浆检查ﻩ87、1 瞬态面波法检测 (8)7、2电测深法剖面ﻩ87、3 压水试验检测ﻩ87、4 注水试验检测 (9)8、附表 (9)岩溶注浆工艺试验施工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及范围1.1编制依据(1)《路基岩溶整治设计图》;(2)鲁南高速铁路有限公司路基岩溶注浆管理办法(试行);(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TB10751-2010);(4)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5)《铁路工程地地质钻探规程》(TBJ10014-2012);(6)《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8)《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9)《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10)本项目所在地水文、气象、地质及现场勘测获得得资料1.2编制范围DK245+280~ DK245+448、2、DK246+380~DK246+471、22、DK249+600~DK249+755、DK250+385~DK250+695、DK250+955~DK251+585路基岩溶整治长度1354、42m。
路基岩溶注浆试验专项方案

鲁南高速铁路临沂至曲阜段LQTJ-3标段路基岩溶注浆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鲁南高铁LQTJ-3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七年五月目录1、编制依据及范围 (2)1.1 编制依据 (2)1.2 编制范围 (2)2、工程概况 (2)3、整治设计原则及试验目的 (4)3.1 整治宽度 (4)3.2 整治范围及深度 (4)3.3 试验目的 (5)4、岩溶注浆试验参数的初步选定 (5)4.1 注浆压力 (5)4.2 浆液配合比 (5)4.3 注浆深度 (5)4.4 注浆范围 (5)5、施工布置 (6)6、岩溶注浆施工 (6)6.1 设备配置 (6)6.2 人员配置 (7)6.3 施工准备 (7)6.4 工艺流程 (7)6.5 注浆工艺 (8)7、注浆检查 (11)7.1 瞬态面波法检测 (11)7.2 电测深法剖面 (11)7.3 压水试验检测 (11)7.4 注水试验检测 (11)8、附表 (11)岩溶注浆工艺试验施工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及范围1.1编制依据(1)《路基岩溶整治设计图》;(2)鲁南高速铁路有限公司路基岩溶注浆管理办法(试行);(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TB10751-2010);(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5)《铁路工程地地质钻探规程》(TBJ10014-2012);(6)《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8)《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9)《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10)本项目所在地水文、气象、地质及现场勘测获得的资料1.2编制范围DK245+280~ DK245+448.2、DK246+380~DK246+471.22、DK249+600~DK249+755、DK250+385~DK250+695、DK250+955~DK251+585路基岩溶整治长度1354.42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南高速铁路至曲阜段LQTJ-3标段路基岩溶注浆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鲁南高铁LQTJ-3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七年五月目录1、编制依据及围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围 (1)2、工程概况 (1)3、整治设计原则及试验目的 (2)3.1 整治宽度 (2)3.2 整治围及深度 (2)3.3 试验目的 (3)4、岩溶注浆试验参数的初步选定 (3)4.1 注浆压力 (3)4.2 浆液配合比 (3)4.3 注浆深度 (3)4.4 注浆围 (3)5、施工布置 (3)6、岩溶注浆施工 (4)6.1 设备配置 (4)6.2 人员配置 (4)6.3 施工准备 (4)6.4 工艺流程 (5)6.5 注浆工艺 (6)7、注浆检查 (8)7.1 瞬态面波法检测 (8)7.2 电测深法剖面 (8)7.3 压水试验检测 (8)7.4 注水试验检测 (9)8、附表 (9)岩溶注浆工艺试验施工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及围1.1编制依据(1)《路基岩溶整治设计图》;(2)鲁南高速铁路路基岩溶注浆管理办法(试行);(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TB10751-2010);(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5)《铁路工程地地质钻探规程》(TBJ10014-2012);(6)《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8)《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DL/T5055-2007);(9)《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DL/T5148-2012);(10)本项目所在地水文、气象、地质及现场勘测获得的资料1.2编制围DK245+280~ DK245+448.2、DK246+380~DK246+471.22、DK249+600~DK249+755、DK250+385~DK250+695、DK250+955~DK251+585路基岩溶整治长度1354.42m。
取试验段为DK245+300~ DK245+400;DK249+600~DK249+700;DK250+485~DK250+605;DK251+050~DK251+150。
2、工程概况DK245+280~ DK245+448.2段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d1+e1)粉质粘土(膨胀土),基岩局部出露,为寒武系中统夏组(∈2jz)灰岩,于基岩中分布第四系全新统洞穴堆积层(Qca)黏性土全充填溶洞。
DK246+380~DK246+471.22段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d1+e1)粉质粘土(膨胀土),基岩局部出露,为寒武系中统夏组(∈2jz)泥页岩。
DK249+600~DK249+755段覆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a1+p1)粉质粘土、沙类土,第四系上更新统(Q3)粉质粘土、砂类土,基岩局部出露,为寒武系中统夏组(∈2jz)灰岩。
DK250+385~DK250+695、DK250+955~DK251+585段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Q4d1+e1)粉质粘土,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d1+e1)粉质粘土,下伏奥陶系中下统马家沟组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八陡石段五阳山段(Q2mbd)灰岩和奥陶系中下统马家沟组五阳山段泥晶灰岩(Q2+1mw)交替互层。
本路基段为丘陵地貌,地形起伏大。
第四系上覆土层,分部普遍,含较多砂粒及风化岩屑,基岩局部裸露。
沿线多为树林及耕地,表层薄层耕植土,含植物根系。
交通便利。
本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
本段无明显地表水,仅在雨季时沟渠形成季节性水流。
本段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裂隙水,埋藏深,在勘察期间、勘察深度围未揭露。
1.岩溶该段碳酸盐地层经过长期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形成了丰富的地下岩溶岩溶形态。
如溶孔、溶隙、溶洞等,结合调查测绘综合评价:本段岩溶属中等发育,易塌陷。
2.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埋藏较深。
水质类型为HCO3 Na Ca 型水、HCO3 SO4 Ca Mg型水及HCO3 SO4 Ca 型水,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TB10005-2010),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氯盐环境时水中PH值、SO4、Cl、Mg、侵蚀性CO2等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
3、地表覆盖层该段地表覆盖层为坡残积粉质粘土,为褐棕色粘土,具有吸水显著膨胀软化,失水急剧收缩开裂的特性,膨胀性为弱-中等。
3、整治设计原则及试验目的3.1整治宽度(1)正线路堑地段一般整治至俩侧路堑测沟平台外侧边缘。
(2)正线路堤地段一般整治至俩侧路堤坡脚外5m;车站站线和联络线路堤,整治至路堤坡脚外5m。
(3)设置路肩挡土墙、路堤挡土墙的地段,整治加固宽度至墙趾以外5m。
3.2整治围及深度1、浅层及开口型溶洞溶洞顶板及覆盖土厚度小于3m时,一般采取揭盖回填浆切片石或混凝土处理。
2.裸露型岩溶为消除地基不均匀性并防止地面塌陷及变形,采用挖除换填或注浆相处理的方案。
当基底存在溶洞时,注浆加固至洞底以下不小于2m。
当基底不存在溶洞时,处理至挖除换填面以下5m。
溶洞顶板厚度大于15m地段一般不做整治设计。
当顶板破碎、溶洞跨度较大时,采取安全顶板厚度法判别确定是否需要注浆整治。
若顶板厚度达不到要求(完整顶板厚跨比不小于0.5,非完整顶板厚高比不小于5.0),则采取钻孔注浆至溶洞底板以下2m。
3.覆盖型岩溶地表覆盖土厚度小于30m地段,以钻孔压密注浆封闭层土石界面(岩土面上3m,下5m),形成隔水帷幕;在加固深度围有溶洞时,则钻孔注浆至溶洞底板以下2m。
上部钻孔采取充填注浆封孔。
4.岩溶极发育或串珠状熔蚀现象严重地段路基采用桩板结构通过。
3.3试验目的通过设计确定的相关注浆加固试验参数,在本区段进行现场注浆试验,总结出适合该段地质情况下合理的工艺性试验参数:注浆孔深度、孔距、注浆压力、浆液配合比、单位注浆量及停止注浆条件等。
并通过注浆后对该段采用压水试验、注水试验、电测深法剖面及瞬态面波法等检测手段,对注浆后土体、岩溶的注浆加固效果及质量进行检测,最后形成适合本工程试验段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以指导后续大面积施工。
4、岩溶注浆试验参数的初步选定4.1注浆压力初步选定为,岩层中不小于0.2~0.3MPa,土层中不小于0.2~0.5MPa,最大不超过1.5MPa。
最终注浆压力值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4.2浆液配合比注浆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液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6:1~1:1,初始水灰比为1 :1,注浆过程中可通过调整粉煤灰掺量改善浆液的可泵性、可灌性,但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30%;当注浆过程中,浆液漏失严重时,掺入水玻璃(水玻璃浓度为40Be,模数2.4~3.4,体积比为1:0.1~1:0.05),当进浆量较大时,应逐步提高浆液的浓度,当遇到空的岩溶通道、较大岩洞和裂隙处,注浆压力持续较小时,可高压充填砂、碎石后,再行注浆。
4.3注浆深度试验区属岩溶中等发育地区,按设计图纸土石分界处基岩面下注浆5m(注DK249+600~DK249+755段8-3-2粗砂层也需注浆)。
若施工中见溶洞,应加固至溶洞底部以下不小于2.0m。
4.4注浆围横断面方向,对于路堤地段,加固宽度为坡脚外5.0m;对于路堑边坡挖方地段,加固宽度为两侧堑脚围以,设有路肩挡土墙、路堤挡土墙地段,整治加固宽度至墙趾以外5m。
5、施工布置(1)注浆点个数:本次试验段拟确定注浆点个数分别为61、100、102、94孔,间距7m,正方形均布。
按设计要求均匀布置在整治段落。
(2)施工平面注浆点布置见《岩溶注浆孔布置示意图》。
6、岩溶注浆施工6.1设备配置1)钻机:配置孔径130mm和91mm地质钻机3台。
2)压浆泵、储料桶各2台。
3)护壁导管采用φ120×4.5无缝钢管。
4)注浆导管采用φ25×3.0花管,孔眼加工长度设置为4.0m,花管孔径6~12mm,孔间距20cm,呈螺旋状分布。
注浆导管采用螺纹连接。
5)止水阀栓塞采用操作方便、止水可靠的机械式止水栓塞。
6.2人员配置每个工点现场配置专业工程师2人,操作工8人。
6.3施工准备1)调查地下管线分布情况,防止钻孔伤及地下管线和当地水井情况,防止污染水源;2)将试验地点场地平整,设置必要的排水坡,防止地表水下渗;3)完成工艺试验段全部孔位放样,并测量、记录孔口地面高程;4)接通施工用水、电,钻机试运行,确保设备能正常开钻;5)准备灌浆用的水泥、河砂、水玻璃等;6)加工注浆用花管、护壁导管等,检测所有注浆设备状态,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转;7)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岗前培训;8)完成全段注浆前物探及静力触探,确定注浆前土体物理指标。
6.4工艺流程图6.4 注浆加固路基施工工艺框图6.5注浆工艺1、钻孔、注浆顺序1)按《岩溶注浆工艺试验布孔图》现场放测孔点。
场地平整并确保排水通畅后,准确测量钻孔前原始地面高程。
2)注浆孔应跳孔施钻,跟孔注浆。
注浆孔施工应自路基坡脚向线路中心的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以保证注浆质量。
3)终孔前须进行成孔冲洗。
对冲洗时返水的钻孔,以冲洗液变清为结束条件。
对溶洞、岩蚀破碎带发育、冲洗时不返水的钻孔,要求流量不小于泵送额定流量的80%,冲洗时间不少于10min。
2、注浆压力与注浆方式选用1)注浆压力初步选定为,岩层中不小于0.2~0.3MPa,土层中不小于0.3~0.5MPa,根据现场实际控制注浆压力,最大压力不超过1.5Mpa。
2)溶洞、土层及无溶洞岩层注浆采用纯压注浆方式,一次注浆到位。
3、注浆孔钻进钻孔方式采用水钻。
桩机就位后,让钻头对准孔心,确保对准偏差不大于50mm,钻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后,即开钻,开钻时,注意保持并经常校核钻杆的垂直度,保证垂直钻孔。
当第一根钻杆钻进后,取出芯样,接长钻杆,继续钻进,直到钻至设计加固深度。
如有塌孔,应采用套管跟进。
当遇岩溶时,应加固至溶洞底部以下不小于2.0m。
钻孔过程中,邀请监理工程师旁站记录地质变化情况,所有芯样摆放整齐,记录表上应详细记录地质变化情况,采用搓条法确定土体物理状态。
当遇溶洞时,应详细记录溶洞深度、填充情况等。
4、注浆1)注浆先外后、自下而上进行,一次性全孔注浆,必要时采用分层注浆。
2)岩层(岩溶)注浆待钻机钻至岩溶中设计标高时,提管至基岩面以上设计注浆界线处,安装到位压浆花管,让止水栓塞在设计注浆界线处密贴孔璧。
然后开始注浆,向孔洞中注纯水泥浆,在终注压力下连续注浆10min的注入量不大于5L/min即停止注浆。
若遇到溶洞,采用循环水洗孔完毕,安装压浆花管,安装到位后,让止水栓塞在设计注浆界线处密贴孔璧。
注浆开始时,根据地质钻孔揭示的溶洞大小,先向溶洞中快速压一定数量的纯水泥浆,然后向洞中灌注中粗砂或水泥浆液(可含碎石),直至溶洞充填后才能进行注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