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研究:姜文简介
姜文——不是男神是酒神

姜文——不是男神是酒神很多人和我一样,对姜文最初的认识是“这是一个好演员”,所以当年第一次看《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确实有不小的惊艳,因为整个作品细腻流畅,手法成熟,后来再看他的《鬼子来了》,对姜文作品的平均水平有了一个基本的界定之后,才开始慢慢的把他从心中的“中国好演员”这个LIST,挪到了“中国好导演”这个LIST里面去。
但他依然是我名单上可看可不看的好导演。
我本身并不迷恋他在《阳关灿烂的日子》里描绘的那种浪漫和少年情怀,《鬼子来了》也不是我喜欢的题材,如果说那时候“可看”的原因,是因为对国产片整个的水平的一个好奇心和期许,对他这个人到没有过多的想法。
而真正让我对姜文刮目相看,开始觉得这个导演本身特别有意思,值得琢磨的作品,恰恰是他的那部被很多人批评的《太阳照常升起》。
从《太阳照常升起》开始,我突然感觉姜文似乎找到了什么,他好像山谷里四处乱转的小男孩,突然在某个大树根下发掘到了一个秘密,于是把他揣在兜里,带到了人间,又埋在了自己的作品里。
这种秘密形成了一种神秘的魅力,又好像是巫术,蛊惑了很多人的心,让观众着了魔一样,虽然看不懂这部电影,但又能够感受到被吸引。
而这些在他之前的电影作品中是没有的,虽然那也是非常成熟的好作品,但那些作品中是没有秘密的(我指的不是让观众看不懂。
),这个秘密也一直埋在他后面的两部作品中,其实不管是夸他的还是骂他的观众,都感觉到了,这个秘密让一部分人爱他,也惹怒了很多人,后者的恼羞成怒其实并非完全是因为看不懂他的电影,而是因为他以这秘密而带来的巨大魅力,这让他们感到气愤。
于是把他生硬而肤浅的解读为自恋狂,荷尔蒙分泌旺盛的直男癌,皇帝,男神,毛粉,红卫兵……反对者们试图这样消解他的魅力,如果不能挖出他的宝藏,就用误读把他掀翻在地,但事与愿违的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人为去消解的就是“魅力”这种东西。
喜欢王家卫的人别人再怎么批评也会去看,对姜文也一样。
我一直是带着一个疑问看姜文近几年的电影的,这个老男人的魅力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我在最近看了《一步之遥》之后恍然大悟的。
编导课程导演介绍之姜文

•
1986年,谢晋拍摄《芙蓉镇》,年龄显小的姜文和刘晓庆 大量精彩的对手戏,23岁的姜文就能不在当时最有号召力的 “第三代”导演谢晋合作的确是件丌简单的事情。之后姜文 还和秦怡演出了中法合拍影片《花轿泪》里年龄跨度极大的 角色,换言之,出道没几年的姜文就不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女 演员潘虹、刘晓庆、秦怡有过精彩合作
•
丌到三十岁,已主演六部代表作:《末代皇后》、《芙 蓉镇》、《红高粱》、《本命年》、《春桃》和《大太监 李莲英》。这几部影片,再加上他在九十年代末期主演的 《秦颂》及《有话好好说》,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今影坛影 帝的地位。姜文除了在表演艺术上一再证明他独特的创造 能力,在电影编导斱面也丌断显示出其丌凡的艺术才华。 1994年他自编自导的第一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将 几位少年在文革年代的成长不欲望,开放舒畅的展现出来, 影片获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奖,多项台湾电影金马奖大 奖。
鬼 才 导 演 姜 文
(姜文的电影)没有刻意走向世界,却成为世界围 观中国精神的样本,影响着中国的气质和迚程。
——《南方周末》
简介
• 姜文(1963年1月5日—),中国电影演员、电影导演。 河北唐山人。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84年毕 业于中戏,同年迚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主演了《家庨大 事》、《高加索灰阑记》等优秀剧目。凢借电影《芙蓉镇》 和《春桃》荣获两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成为百 花奖叱上最年轻的影帝获得者。导演作品包括《阳光灿烂 的日子》、《鬼子来了》、《让子弹飞》等。其中导演的 《阳光灿烂的日子》摘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92年,可能是命中 注定的,在聊天之后,王 朔送给姜文一本新出刊的 《收获》,上面发表了他 的一篇新小说:《动物凶 猛》。那晚上姜文一口气 看完了这篇6万字的小说, 激动得彻夜难眠,并且下 决定一定要把这部小说拍 成电影。王朔拒绝了姜文 让他做编剧的邀请,只能 选择亲自动笔的姜文改稿 之后的剧本多达9万字,并 且有了一个新的名字: 《阳光灿烂的日子》。
导演姜文介绍

我 最 喜 欢 的 导 演
中 文 名: 姜文 别 血 国 名: 姜小军 型: B型 籍: 中国
血
型: B型
姜文
代表作品: 芙蓉镇、红高粱、寻枪、让子弹飞 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 职 业: 电影演员、导演、编剧、监制
出 生 地: 河北唐山
出生日期: 1963年1月5日
配
偶: Sandrine Chenivisse(前妻)
才华峥嵘
不到三十岁,已主演六部代表作: 《末代皇后》、《芙蓉镇》、《红 高粱》、《本命年》、《春桃》和 《大太监李莲英》。这几部影片, 再加上他在九十年代末期主演的 《秦颂》及《有话好好说》,奠定 了他在中国当今影坛影帝的地位。 姜文除了在表演艺术上一再证明他 独特的创造能力,在电影编导方面 也不断显示出其不凡的艺术才华。 1994年他自编自导的第一部作品 《阳光灿烂的日子》,将几位少年 在文革年代的成长与欲望,开放舒 畅的展现出来,影片获威尼斯影展 最佳男主角奖,多项台湾电影金马 奖大奖。
▪ 中国远征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95) ▪ 金婚风雨情 ( 2009) ▪ 北京人在纽约 ( 1994)
▪ 鬼子来了 ( 2000) ▪ 关云长 ( 2010) ▪ 末代皇后 ( 1986) ▪ 我和爸爸 ( 2003)
▪ 清宫风云 ( 2005)
出演电视剧▪ 长河东流 ( 2004)
▪ 大宅门 ( 2000)
导演电影 ▪ 鬼子来了 ( 2000)
▪ 太阳照常升起 ( 2006) ▪ 上河图 ( 2012)
姜
▪ 让子弹飞 ( 2010) ▪ 阳光灿烂的日子 ( 1994)
文
作
品
主
要
姜文这位1963年出生于河北唐山的 性格汉子,早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 演系,随后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曾 经主演过《家庭大事》等部分口碑不错 的优秀剧目。十多年后,姜文又被调入 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研究所工作。姜文 在影坛才华峥嵘显露于1993年,这也是 他首次自编自导: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荣获了第五十 一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新加坡 第八届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美 国《时代周刊》曾经将其评为“九五年度 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榜首,以及九六 年度的荣誉评定。
姜文导演创作特色

姜文姜文原名姜小军,中国著名电影演员、电影导演。
他和葛优以及陈佩斯被认为是中国三大实力派艺人的代表人物之一,又被港台许多人士形容为内地“张学友”。
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24岁即凭借在《芙蓉镇》中的表演获得了1987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
作为导演的姜文亦获得较多肯定,他擅长在电影中加入特有的幽默风格,并以此反映某些时代现实。
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被《时代周刊》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抗战题材影片《鬼子来了》在2000年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了评审团大奖;2010年末上映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二十余个。
《末代皇后》饰演:溥仪上映时间:1986年《芙蓉镇》饰演:秦书田上映时间:1987年《红高粱》饰演:我爷爷上映时间:1988年《春桃》饰演:刘向高上映时间:1988年《本命年》饰演:李慧泉上映时间:1990年《李莲英》饰演:李莲英上映时间:1991年《阳光灿烂的日子》饰演:成年马小军上映时间:1995 《秦颂》饰演:嬴政上映时间:1996年《宋家皇朝》饰演:宋查理上映时间:1997年《有话好好说》饰演:赵小帅上映时间:1997年《鬼子来了》饰演:马大三上映时间:2002年《寻枪》饰演:马山上映时间:2002年《绿茶》饰演:陈明亮上映时间:2003年《天地英雄》饰演:李校尉上映时间:2003年《我和爸爸》饰演:警察上映时间:2003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饰演:作家上映时间:2004年《茉莉花开》饰演:孟老板上映时间:2006年《太阳照常升起》饰演:老唐上映时间:2007年《建国大业》饰演:毛人凤上映时间:2009年《让子弹飞》饰演:张牧之上映时间:2010年《关云长》饰演:曹操上映时间:2011年2014年12月18日,姜文新作《一步之遥》公映一、姜文电影的历史观1、历史的个人化。
姜文拍摄的四部电影像是描写了一个自己的成长史,《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对青春的回忆,到《鬼子来了》里对人性的思索,以及《太阳照常升起》中梦境中的塑造,直至《让子弹飞》中他想要表达的晚年的落寞,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写照。
姜文导演电影的风格

浅析姜文导演电影的风格【摘要】作为一名备受关注的电影导演,姜文的电影与同时期其他导演的作品相比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其作品中所折射出的电影作者性和浓郁的形式主义风格以及他个人的时代记忆都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观影者。
本文以姜文执导的四部电影为文本,从话剧艺术样式、电影符号、英雄主义情结等几个方面对姜文电影进行简要的阐释,将姜文电影独特而柔情的内蕴加以揭示,从而分析出其电影中的风格。
【关键词】电影作者论;姜文;话剧风格;符号学一、话剧艺术样式对电影风格的浸透由于早期出演话剧的缘故,姜文导演的电影都深受话剧元素的浸透。
作为一个以出演话剧而渐入电影领域的导演来说,话剧无疑成为一种对电影表现力起推波助澜作用最有力的“助手”。
话剧由于受到舞台限制和场面调度的困扰,因此对人物的表现上就多运用中、近景和特写镜头,这就造成了画面空间感的压缩,降低了对背景的要求。
由于观看话剧时的视野、视线的受限,表演者需“放大”面部表情的表现力,夸张化的表情才能够使得观众清晰地去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剧情的发展。
《鬼子来了》作为一部黑白为主色调的电影,就更加注意光影的运用。
尤其电影中的室内戏比较多,这就使得画面的景别受限,姜文也刻意的营造着一种老电影的感觉,使画面的暗影部分较多,这就减少了对背景的要求。
当神秘人将鬼子和汉奸交给马大三后,他与村子里的男人们商讨的这个场景,就有明显的话剧的艺术特点:人物面部的特写,摇曳不定的灯光中夸张的表情,黑暗的环境,这就与话剧表演中的追光效果相同,这样的表现方式使得画面人物形象比较清晰饱满。
在之后的段落中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每一次的村民“聚首”都是相同的表现手法。
当把鬼子和汉奸抓到碉楼下面的暗道后,马大三去找“六爷”唱念做打的一出好戏也在上演了,马大三和六爷商讨的过程以及六爷到暗道准备砍头的情节都有很强的形式主义风格,这也是话剧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法。
在他的电影中对话剧元素的运用并不是偶然,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梁老师被打住院时墨镜女的表白,那夸张的表演,疯狂的台词都带着话剧的影子。
导演姜文

导演影片4《让子弹飞》
——一气呵成的疯狂嚣张 《让子弹飞》是2010年上映的一部 电影,本片是姜文导演的第四部电 影作品,主要演员有姜文、周润发 、葛优、刘嘉玲和陈坤等。电影改 编自四川作家马识途的长篇小说《 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一节。 上映日期为2010年12月16日,成为 和观众见面最早的贺岁片。 《让 子弹飞》首周票房1.7亿,打破了 《唐山大地震》1.6亿元的国产片 首周票房记录。截至《让子弹飞》 下档的2011年2月底,该影片的总 票房为6.59亿元,位列华语电影票 房排行榜的亚军(第一是唐山大地 震6.73亿)。
导演影片3《太阳照常升起》
——颠倒魔幻现实的难解意味
♣
影片总体分为4部分:
♣第一部分:疯。开篇就是一段鲜花丛生的美丽铁道,以及疯妈 的脚,以及疯妈买鞋,疯掉,建小石屋; ♣第二部分:恋。唐老师与女医生有染,而女医生又暗恋着林老 师,林老师因误被认为摸了女人屁股而上吊自杀; ♣第三部分:枪。这一部分是连接两个故事的很大的形式接点, 唐老师拿着林老师给他的枪和妻子被下放到疯妈的村子,到的那 天正是疯妈消失的那一天,后来唐妻与疯妈儿子作爱被唐发现, 唐要杀了那小子; ♣第四部分:梦。这是分别是疯妈故事的开头和唐老师故事的继 续,以及全影片的最终结局。
Film art
导演影片3《太阳照常升起》
——颠倒魔幻现实的难解意味
跳跃的节奏、跳跃的故事、绚烂的色彩, 姜文把过多的信息、饱和的情感、漫溢的空 间统统放入这部结构和节奏都非常西化的作 品中。《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反映人性欲 望之中各种极致境界的电影,它同时具备让 人心魂驰荡的梦幻色彩、天才不羁的想象力、 以及一种趣味盎然的猎奇性。一个香格里拉 式的村庄、一所南洋风格的学校、和一片色 彩炫烈的新疆戈壁,把几个荒诞可幽默、浪 漫迷人、同时又令人震惊的爱情故事巧妙地 链接起来将影片分成四个部分,整个故事最 大的悬念豁然揭开时,它带来的震撼力是持久 的、惊心动魄的,并且还有迷幻药一样的过 瘾效果.
《阳光灿烂的日子》电影分析

导演简介
姜文
姜文,河北唐山人,1963年出生在唐山的姥 姥家,童年在唐山度过。父亲是参加过抗美援朝 的军人,母亲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从老叶家 回到父母身边后,又辗转到过贵州、湖南。10 岁时全家才迁到北京定居。四处迁移的生活和部 队的特殊环境对姜文产生了很大影响。 1984年毕业于中戏表演系。凭借电影《芙蓉 镇》和《春桃》荣获两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导 演作品包括《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 《让子弹飞》等。其中《阳光灿烂的日子》摘得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景别
景别直接决定影片的风格。近景、特写等小景别突出 戏剧性,彰显细节,容易把观众带入戏剧化情境当中。 相反,全景、远景等大景别则用来减弱人为的戏剧化 倾向,把观众带入朴实自然、生活气息浓郁的非戏剧 化情境中。 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运用了大量的中景、近景、 特写等景别,特别是特写镜头比较多。 特写镜头主要是起强调、突出表现对象的作用,给观 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本身就 是一部强烈主观化的电影,所以姜文用了大量的近景、 特写镜头来表现、渲染自己的情感、情绪和激情。
·傻子路路 外号“古伦木”,这个名字源于 当年流行的一部外国电影中的一 句台词。傻子整天歪斜着身子骑 在一根大木棍上,当人们叫他一 声“古伦木”的时候,他就回答 一句“欧巴”。这个人物除开始 因为他被人欺负引起马小军和 “六条”的几个孩子打架外,实 际上是一个与影片叙事无关的人 物。
他好像一个“神”,注视着片中每个人的悲欢离合和种种 变迁,他是影片中每个人“阳光灿烂的日子”的见证。 影片最后,当中年时代的马小军们坐在卡迪拉克车上,洋 洋得意地喊他的时候,他酣畅淋漓地骂了一句“傻B”。 观众或许会觉得奇怪:怎么又出现“古伦木”了?这实际 上是勾起了人们对过去五彩缤纷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回忆 和赞美。
姜文

2.人物综述法
• 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姜文对人物塑造进行了 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姜文想要揭示人性的立体复 杂性.但他采用了一种比较少用的方法——人物 综述法。人物综述法就是通过多个人物的鲜明性 格特征来组成某一类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状态。 姜文为了抽取人性的某个侧面,编制了三个女人 的爱情故事。三个女人虽然同样疯狂、偏执、失 去理智,但是她们各自又都有独特的应对爱情的 态度。比如“疯妈妈”执着的爱、林医生狂野扭 曲的爱、唐婶在浪漫的爱消退之后对肉欲的追求 等等,都是女性爱情某个侧面的描写。而这些侧 面汇集在一起,就是对女性复杂的爱情世界的整 体性揭示。这种方法少有人尝试,姜文的成功探 索对于电影的人物塑造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姜文艺术风格
(二)中国电影界的“稀客”:梦 幻进而魔幻电影导演的最鲜明特征,姜文 表示:“我就有意创造出一种梦幻的感觉,就是要把色彩鲜艳的、 平常被人们所遗忘的梦在银幕上呈现出来给人们看。” 《阳光灿 烂的日子》中讲述主人公马小军的故事就是现实与梦幻的掺杂。马 小军并不强壮,不是玩伴中的孩子王,他渴望爱情,却又总是得不 到机会。他想拥有一个美丽的女性朋友,所以他想象了他与米兰的 第一次相遇,他想象米兰躺在床上看着自己的样子,想象自己与米 兰跳舞时的情景。马小军在想象中开展另外一种生活,与他实际生 活中奉行完全不同的处事原则。但这并不矛盾。在青春的岁月里, 因为自己的弱小,我们习惯于用想象来编织美好,甚至打倒强者。 片中的刘忆苦显然比马小军出众,是他们的老大也受女孩欢迎。马 小军和刘忆苦是同一天生日,在生日宴席上,马小军看到刘忆苦和 米兰打情骂俏十分生气,在他的心里充满了愤怒,他先教训了米兰 一顿,然后又和刘忆苦大干了一架。当大家担心酒瓶真插到刘忆苦 肚子里时,马小军手中的碎酒瓶不见了,画面中只有马小军没有凶 器的尴尬的动作,原来这都只是马小军幻想。原来导演给我们讲述 的并不是客观的真实,只是梦幻和现实交错的少年狂想。米兰实际 上只是马小军的一个愿望和梦想,可是现实没有想象中的美好甚至 还透露着血淋淋的残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演姜文的演艺经历
1986年,谢晋拍摄《芙蓉镇》,年龄显小 的姜文和刘晓庆大量精彩的对手戏。 23岁的姜文能与在当时最有号召力的“第 三代”导演谢晋合作的确是件不简单的事。 之后姜文还和秦怡演出了中法合拍影片 《花轿泪》里年龄跨度极大的角色。 出道没几年的姜文就与当时中国最优秀的 女演员潘虹、刘晓庆、秦怡有过精彩合作 。
导演姜文的作品
1994年 导演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 1999年 导演电影《鬼子来了》 ; 2007年 导演电影《太阳照常升起》。
导演姜文的早期人生
1963年1月姜文出生在唐山的姥姥家,童年 便是在唐山度过。 父亲是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母亲则 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 在从姥爷家回到父母身边后,又辗转到过 贵州、湖南。1973年,也就是姜文10岁时, 全家才迁到北京定居。 四处迁移的生活和部队的特殊环境对姜文 产生了不小影响,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他的 社会阅历 。
导演姜文的早期人生
少年时代的姜文相当调皮,爱和人斗智慧。 中学时代,姜文遇见了好朋友英达,在交 往中受到英达父亲英若城的影响,遂喜欢 上了表演(演戏)。 1979年,中学毕业后的姜文报考了北京电 影学院,但没被录取,寄来的公函里勉励 他“安心工作,安心学习”。 第二年姜文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
导演姜文的演艺经历
姜文的导演经历:阳光灿烂
1992年,可能是命中注定,在聊天之后, 王朔送给姜文一本新出刊的《收获》,上 面发表他的一篇新小说《动物凶猛》。 那晚姜文一口气看完了这篇6万字的小说, 激动得彻夜难眠,并且下决定一定要把这 部小说拍成电影。 王朔拒绝了姜文让他做编剧的邀请,只能 亲自动笔的姜文改稿后剧本多达9万字,新 的名字为:《阳光灿烂的日子》 。
1988年,姜文又和“第四代”导演谢飞合 作,出演了《本命年》里的看似“同龄人” 的都市底层青年李慧泉,谢飞的评价是 “姜文聪明、热情又卖力气”。 1989年夏天,姜文和田壮壮开始写《大太 监李莲英》的剧本,他们把自己关在一家 宾馆里商量,四处搜集资料,并走访了当 时活在人世的最后一位清朝太监 。
导演姜文的演艺经历
姜文的导演经历:阳光灿烂
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片场指导宁静, 这部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通过少年马小军 在青春期放肆不羁的生活、回忆与幻想, 与动荡的时代背景交织在一起。 《阳光灿烂的日子》技惊四座,姜文的导 演才华迅速得到肯定。 用去25万尺胶片的影片创下了1995年中国 最高票房记录,共计5000万人民币 。
导演姜文的演艺经历
1987年夏天,姜文被邀请到了《红高粱》 剧组,面对第一次当导演的张艺谋,同属 虎的二人每晚“侃戏”。 姜文的搭档是师妹巩俐,那批合作者里面 还有顾长卫等。 1988年,张艺谋导演、姜文主演的“第五 代”代表作之一《红高粱》震撼了世界, 勇夺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导演姜文的演艺经历
《阳光灿烂的日子》
出品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1994年) 导演:姜文 编剧:姜文 、王朔 演员:夏雨 .....马小军 宁静 .....米兰 姜文 ----成年马小军 斯琴高娃 ---妈妈 冯小刚.....胡老师 王朔.....小坏蛋 摄影:顾长卫
姜文的导演经历:鬼子来了
《鬼子来了》是1999年由姜文自导自演的电影作 品,是一部反映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犯下滔 天罪行的影片。 影片长达三个小时,剧中男主角马大山是中国一 个偏远村庄的农民,该角色由导演姜文本人扮演。 影片虽取材于作家尤凤伟的小说《生存》,拍成 电影后改动较大。 将原著中描写“军民奋勇抵抗侵略”主பைடு நூலகம்搁置, 着重对准“农民愚昧”和“战争荒诞”的一面, 中心直指国人弱点,将更多忧患意识注入影像故 事。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 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 因为那里是地狱。 1993年,姜文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 在纽约》成为当年最热播的电视剧集,姜 文的表演才华再次得到肯定。 而此前极其谨慎选择剧本的姜文并未接拍 过电视剧。
姜文的导演经历:阳光灿烂
1990年后的那段时期,姜文的兴趣从表演 转向了导演。 尽管他有办法尽自己所能去改变一部影片 的剧本状况,但却很难像导演那样从整体 把握一部影片的风格。 他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做导演了,刘晓庆亦 给了他积极的肯定,他们四处找好小说, 比如池莉的《你是一条河》、苏童的《红 粉》等,但因各种原因没有实现 。
演员姜文的作品
《末代皇后》1985年 《芙蓉镇》1986年 《红高粱》1987年 《春桃》1988年 《本命年》1989年 《狭路情怨》1990年 《李莲英》1990年
• • • • • • • •
《阳光灿烂》1994年 《秦颂》1996年 《有话好好说》1997年 《刺秦》1997年 《鬼子来了》1999年 《寻枪》2002年 《绿茶》2003年 《照常升起》2007年
演员导演档案:姜文
姜文曾用名:姜小军 1963年1月5日出生于中国河北唐山市。 1980年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1984年毕业后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1996年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研究所。 1997年11月,姜文受意大利电影文化界的邀请, 在意大利五大城市举办“姜文主演、导演个人电 影回顾展”。 2003年,姜文受邀成为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
姜文的导演经历:鬼子来了
导演研究:姜文
评价姜文:人如其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姜文是个才华横溢、 个性极强的人(经纪人看男演员:个性)。 因为他的个性和脾气,不了解姜文的行内 人常有关于“姜文难合作”的说法。 其实他是个敬业的艺术家,他的创作欲望 非常强,几乎达到了苛刻的程度。 生活中的姜文,表面上看是个不拘小节的 人,但实际上却是粗中见细,严谨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