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合集下载

【老师必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老师必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解析
导语 点明要素
25《掌声》 26《灰雀》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落实要素 贯穿方法指导
这种单元内 部的横向联系, 形成合力,共 同促进学生的 发展。
交流平台
课外阅读
梳理总结 进一步提炼方法
实践运用
一、教材解析
3.凸显实践性
生活即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 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的主要途 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
一、教材解析
2.螺旋上升
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1~2年级)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统编版教材
二年级下册
默读课文,不要指读
第二学段(3~4年级)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 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第三学段(5~6年级)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 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目标 4.能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转换人称复述
故事片段。
5.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请教
1.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 2.不清楚的地方能及时追问。
那次玩得真高兴
1.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三年级上册
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 文意思。
五年级上册
提高阅读速度
一、教材解析
把握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默读梯度
单元 第一单元 第三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课 3*不懂就要问 9*那一定会很好

2024统编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4统编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内容分析与整合(一)教学内容分析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历史故事、人物传记、革命故事及日常交际和写作训练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文本,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性的光辉与美好品质,同时培养其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情感价值观。

本单元共包括六篇课文:《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口语交际:请教》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以及《语文园地八》。

这些课文不仅在内容上各具特色,而且在教育价值上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本单元完整的教学体系。

《司马光》:通过讲述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展现了司马光的机智与勇敢,引导学生学习在紧急情况下冷静思考、果断行动的品质。

《灰雀》:以列宁与小男孩之间的故事为背景,展现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述了白求恩大夫在战争环境下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故事,体现了医生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国际主义精神。

《一个粗瓷大碗》:通过赵一曼使用粗瓷大碗的故事,反映了革命先烈的艰苦生活和无私奉献精神,引导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口语交际:请教》: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学会如何礼貌、有效地向他人请教问题。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通过一次具体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自己玩得最高兴的一次经历,培养其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园地八》则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总结和拓展,通过字词、句子、段落的学习,以及日积月累的知识积累,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

(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美好品质”为核心主题,通过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本,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美好品质。

这些文本不仅具有深厚的教育意义,而且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

历史与革命故事:《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等课文,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向学生传递了勇敢、机智、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等美好品质。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体备课方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体备课方案
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3、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
4.学生提出自己最想和大家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读书思考,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5.以情导悟,感悟本则寓言给我们的启发。
1、听写词语,强调易错和书写不规范的生字。
3.练习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发展和人物心情的变化
5、教师朗读《狐狸和葡萄>><<狮子和熊>>两则寓言,学生谈谈自己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进行故事复述
4、学生借助注释自主阅读自读课本《诺亚方舟》《潘多拉的匣子》的神话故事,并完成文后习题,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1课时:阅读实践
1、学习连接语,明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要求。
2、回顾、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利用方法自学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深入体会人物特点
3、小组内交流自学收获,交流自己的感想.
4.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追求光明的人,当你吃着鲜美的桃子,看着茂密的桃树林时,你有什么想对夸父说的呢?引导学生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4、学生借助注释自主阅读自读课本<<鲤鱼跳龙门>><<牛郎织女的故事>>,并完成完后习题,在全班交流讨论其中的一个故事,小组内交流读另一则故事的感受。
5、教师领全班朗读自读课本上《神农尝百草》的古文两遍,学生自读译文,并谈谈对神农的认识
1.复述课文
2.写一写自己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提示学生,以拓宽学生写作思路 课文感兴趣的地方 神话想象的神奇 对古人神奇创造力的震撼。
3、课上阅读《鲤鱼跳龙门》《牛郎织女的故事》神农尝百草》并完成相应习题。
课后: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第八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爱”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司马光》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

《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中变得自信的故事。

《灰雀》讲述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动人故事。

本次口语交际意在让学生学会请教。

习作的主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引导学生将自己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经历写下来。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4.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5.在生活中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时懂得向别人请教。

6.积累名言警句。

三、单元重难点:重点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难点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四、单元课时安排:《司马光》1课时《掌声》2课时《灰雀》2课时《手术台就是阵地》1课时24司马光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3.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4.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难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导入: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学生自由讨论。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概述:本组是围绕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将再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

除一个语文园地外,一共选入四篇课文,《女娲补天》《扁鹊治病》《普罗米修斯》是精读课文,《夸父追日》是略读课文。

预计本单元教学14课时。

设计理念: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以“以读代讲、批注式阅读”为重点,在分享阅读的基础上,酌情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说,要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马克思说过,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加以形象化。

可以这样说,我国古代的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优美的神话,已经具备了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上用文艺形式来解释自然现象的萌芽条件。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组教材,除仍然围绕专题注重整合外,还带有总结全册、盘点学习一组课文收获的任务。

应提示学生,本组的学习,必须统览全组,融入感情,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一吐为快,才能更好地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

教学内容:1、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课文:《女娲补天》《扁鹊治病》《普罗米修斯》《夸父追日》。

2、随文拓展阅读《鲤鱼跃龙门》《华佗的故事》《大力神的故事》《精卫填海》。

3、课外拓展阅读《八仙过海》《牛郎织女的故事》《华佗投师》《潘多拉的匣子》。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2、识写生字词,积累生动的语言;3、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诵中积累好词佳句,感悟寓言的寓意以及神话故事的神奇。

第1课时(单元导入)教学目标:1、自读本单元的内容,了解单元主题;感知四篇课文大意;弄清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24 司马光【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资料,介绍文言文1.课件出示(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后,自由朗读,简单交流句子的意思。

3.相互交流说说以上句子和现代语言的不一样,教师小结: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

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

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4.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板书:司马光)。

学生齐读课题。

5.谁能说说自己对司马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评议。

)6.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

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sī tínɡ dēnɡ diē zhònɡ qì chí jiē司庭登跌众弃持皆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司”,翘舌音“众、持”,后鼻音“庭、登”。

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学科)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执教人:备课日期:5月15日审批人: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5个字;正确读写28个新词
2、通过复述和表演把握课文内容,积累生动的语句;背诵2首古诗。
3、收集相关资料;
4、以“假如我会变”为题写作,想一想你想变成什么?展开合理想象,把内容写清楚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正确读写28个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和表演课文。
3、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
单元知识结构
复备栏


本组是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除一个语文园地外,一共选入四篇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是精读课文;《夸父追日》是略读课文。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二是积累生动的语言;三是拓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本组课文的教学思路有三:一是阅读提前,营造阅读氛围。二是精读带路,领略神奇和美好。三是阅读延伸,发挥整合功能。
单元
课时
分配
《古诗两首》2课时
《西门豹》2课时
《女娲补天》2课时
《夸父追日》1课时

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案(精选5篇)

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案(精选5篇)

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案(精选5篇)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3个一类字,会认5个二类字。

理解漫画大意。

2.通过为漫画配上适合的词语,使学生理解每幅漫画的意思,能讲一个完整的幽默故事。

3.培养学生的幽默感,体会漫画带来的愉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12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词卡、字卡、实物投影。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生字,学成语,看漫画,讲故事。

教学过程:一、学习一类字,认读二类字。

痴:书痴、痴狂、如醉如痴、痴心妄想。

偿:如愿以偿、偿还、赔偿、有偿。

贯:全神贯注、一贯。

二、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贯”的上半部分。

三、读成语,理解成语意思。

课后作业:写生字,写成语。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积累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一、完成课后读写词语习题。

二、读名言,理解其中深意,丰富学生积累。

三、拓展课堂知识,引入漫画新题材。

作业:正确书写生字;自主创作漫画。

书痴六幅漫画十二个成语三个一类字及扩词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案精选篇2一、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2、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

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继续学习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三、教学准备:投影、录音(一)谈话导入:1、出示照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

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

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单元总体目标】
1、能正确的认读本单元的生字,做到正确书写生字,积累生动的语言。

2、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丰富的想象。

3、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案重难点:通过朗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想象,识记生字,积累生动的语言。

【单元教案建议】教师在教案时,要适当地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

《古诗两首》:《乞巧》和《嫦娥》,前者蕴含着一个节日,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传说中隔着“天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乞巧意思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嫦娥》一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

建议把学古诗和阅读神话故事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想象其中的意境和情境,在有关的情境中理解事情,表达感情。

《西门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西门豹治邺的事迹,表现在三个方面:调查→除害→开渠。

如果按照故事情节发展变化,可分为:故事发生(邺地田园荒芜、人烟稀少)→故事发展(调查原因、掌握证据)→故事高潮(严办首犯、为民除害)→故事结局(兴修水利、改变面貌)。

课文大量运用人物对话,展开情节,表现人物。

因此,分析体会人物对话是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1 / 17
重要途径。

通过大胆提问,以问题的探究来把握课文内容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能整合课文内容,思考价值比较大的问题共同讨论、探究。

进行角色表演。

课文第二部分故事性强,情节吸引人,适宜进行角色表演。

《女娲补天》:抓住夸张的想象力,抓住想象的大胆和神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人们的情感也附着在他(她)的身上。

一方面是神奇、夸张的想象,一方面是表达造福人类,让世界更美好的思想感情。

体会神奇、夸张的想象力。

《夸父追日》:自学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体现略读的要求,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教案时,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

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工具书解决。

初读课文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

对照原文,可以看出课文出色的改写。

课文把原文中简写的几处神奇的地方,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具体化了。

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体会,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

【单元教案时间】
29 古诗两首……2课时
30 西门豹……2课时
31 女娲补天……2课时
32 夸父追日……1课时
语文园地八……3-4课时教案
2 / 17
新城区小学集体备课活页教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语文年级:三教研组长审批:________ 周次:____份数:_5___ 课古诗两29辅备主备
知识与技、认乞、霄”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过程与方通过读、思、议、想、说、写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入古诗境界。

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情感态度价值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理解古诗内容及表达的情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教案重
教案难而古诗教案中把学生带入情境,教案中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预习要、认真朗读古2查阅相关神话故事
教法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

学法通过读、思、议、想、说、写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进入古诗境界。

教具准备、收集牛郎织女的故事。

21、教案课件、古典音乐。

教案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
修改、补教学过程
充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 2
3 / 17
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乞、板书课题,理乞,组词:乞求、乞丐等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a认二、自主学习,初步感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区别。

(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认读、组词,3出示生字留下伏笔文园地八》中我的发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4三、再读感悟,品味诗学生自读自悟1牛郎织的故事来理解诗意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四、练说促背,趣味识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1传说。

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小组练习3进行比赛2五、识字写乞、,学生练写教师范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12六、拓展阅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4 / 17
教案反思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16 / 17
17 /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