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看图讲述《小熊过桥》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熊过桥》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熊过桥》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故事中的基本情节并通过语言表述,了解语境中的语言意义。
2.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和动力。
3.培养幼儿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了解词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教学内容:《小熊过桥》教学重难点:如何通过故事情节和图片帮助幼儿掌握单词和短语。
教学准备:语言卡片,故事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出故事主题“小熊过河”,与幼儿聊一聊去哪里可以看到小熊,例如:动物园、公园等。
二、故事讲述(15分钟)1.读故事梗概:今天小熊要去找他的妈妈,但是小熊面前有一座大木桥,他不知道怎么过去。
路过的老鼠说:“小熊,我可以帮你过河,你只要付给我一根胡萝卜就可以了。
”小熊想了想,把胡萝卜给了老鼠。
可是老鼠并没有帮小熊,而是吃掉了胡萝卜走了。
接着小熊又遇到了青蛙,青蛙也说可以帮小熊过河,只要小熊付给她一只虫子就可以了。
小熊不情愿地把虫子给了青蛙,但青蛙也没有帮助小熊,青蛙把虫子也吃掉了走了。
最后小熊遇到了鸟妈妈,鸟妈妈见小熊孤单,还不会过河,就主动带小熊一起过了河,小熊找到了妈妈。
2.故事图片展示:通过故事图片向幼儿展示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三、单词和短语练习(15分钟)1.教师给幼儿出示语言卡片,让幼儿说出卡片上的单词或短语,并把卡片放在故事图片相应的位置。
2.让幼儿组成小组,通过模仿角色表演的方式,表达单词或短语含义。
例如:“老鼠,我可以帮你。
”、“胡萝卜”等。
四、语言活动(20分钟)1.看图说话:让幼儿根据图片内容,想象故事中的细节,发挥想象力,运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带着表情说话:根据图片上角色的面部表情,模仿他们的感受,让幼儿通过表情和语言的搭配,感受和表达故事角色的感情。
例如:当小熊找到妈妈时,可以热情欢呼“妈妈,我找到你了!”。
五、总结(5分钟)巩固幼儿所学内容,再次回顾故事情节,强化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在听说基础上掌握了一些单词和短语,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语言公开课故事教案:小熊过桥

大班语言公开课故事教案:小熊过桥一、故事简介本次语言公开课教案所讲述的故事是《小熊过桥》。
讲述了一只小熊想要过河,但是河中间有一座危险的桥,小熊需要克服它通过过去。
在过程中,小熊遇到了很多麻烦和困难,但是最后还是成功的过了河。
这个故事的主题是勇气和决心。
学生们通过这个故事可以了解到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坚持走下去,勇敢面对问题。
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语言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理解关于小熊想要过河的故事。
2.学生能够描述和表达小熊在过桥时遇到的麻烦和困难。
3.学生能够运用本课所教授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在小组内或者组成一定语言长度的句子来表述小熊的故事。
2. 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表现出团队合作和互相支持的态度。
2.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和任务中主动参与,努力发挥个人能力。
三、课前准备1.教师在讲解故事前应该熟悉故事情节和相关的单词。
2.准备一个带河流和桥的模型,让学生更加真实的理解故事情节。
3.打印故事文本,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可以跟着阅读。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故事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模型中的河流和桥,让学生尽心准备,准备用英文来描述模型。
第二步:导入单词和词汇1.学生通过带有图片的词汇卡学习相关的单词。
2.教师通过奖励和游戏的方式巩固学生所学的词汇。
第三步:听故事1.教师讲述故事情节,让学生跟随阅读文本。
2.通过带有图片的不同场景模型,让学生更加真实的理解故事情节。
第四步:阅读故事1.教师让学生阅读故事文本,让学生更加熟悉故事情节,并得到进一步的练习。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故事中的场景并提问让学生回答。
第五步:小组讨论1.教师指定小组讨论题目。
2.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发表小组内的讨论内容。
第六步:小熊游戏1.教师设计一个小熊游戏的环节,让学生分组竞争。
2.每个小组用英语描述小熊在游戏中克服困难的情况。
大班语言公开课故事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

大班语言公开课故事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公开课故事教材第四章《桥梁的故事》,详细内容为《小熊过桥》。
通过该故事,让幼儿了解桥梁的结构特点及作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桥梁的意义和作用。
2. 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桥梁的结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故事课件:《小熊过桥》2. 桥梁模型3. 画纸、彩笔、剪刀等绘画材料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桥梁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桥梁的用途。
2. 故事讲述(10分钟)教师播放课件,讲述故事《小熊过桥》,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小熊过桥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桥梁。
5.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熊过桥》2. 桥梁结构特点:稳固、承载、跨越3. 桥梁作用:连接两岸、方便通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画自己心中的桥梁,并简单描述其特点。
答案示例:我画的桥梁是一座斜拉桥,它有两个高高的塔,还有许多绳子拉住桥面。
这座桥很稳固,可以让行人和车辆安全通行。
2. 扩展作业:与家长一起收集桥梁的图片,了解不同类型的桥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小熊过桥》让幼儿了解了桥梁的结构特点及其作用,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实地观察,了解生活中的桥梁,激发幼儿对桥梁的兴趣。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大班语言教案看图讲述《小熊过桥》

大班语言教案看图讲述《小熊过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故事》,详细内容为看图讲述《小熊过桥》。
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感知小熊过桥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图片内容。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能够流利地讲述故事。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分享观察和讲述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图片内容,流利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熊过桥的故事图片、教学PPT、挂图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挂图展示小熊过桥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看,小熊在干什么?它遇到了什么困难?”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故事图片,讲解小熊过桥的过程,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观察一张图片,讨论并描述图片内容。
然后请各组代表进行分享。
4. 小组讨论(5分钟)5. 全班分享(5分钟)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熊过桥》2. 板书内容:小熊过桥的过程描述图片的词语各组分享的讨论成果七、作业设计(1)用画笔和水彩画出小熊过桥的情景。
(2)用文字描述小熊过桥的过程。
2. 答案:描述文字示例:“小熊想过桥,可是桥很窄,它有点害怕。
后来,它遇到了好朋友小鸟,小鸟鼓励它,小熊终于鼓起勇气过桥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类似情景,鼓励幼儿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和描述。
如:观察其他动物过桥、过马路等场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的内容和结构。
2024年大班语言精彩教案看图讲述《小熊过桥》

2024年大班语言精彩教案看图讲述《小熊过桥》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故事《小熊过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幼儿勇敢面对困难,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讲述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图片:《小熊过桥》故事图片一套。
2.PPT:制作与故事内容相关的PPT,方便幼儿观察。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学场地,便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邀请幼儿自由发言,谈谈自己见过的桥梁。
2.引导幼儿关注桥梁的特点,如形状、结构等。
(二)观察图片,讲述故事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小熊、桥梁、水流等元素。
2.教师根据图片内容,讲述《小熊过桥》的故事。
3.讲述完毕后,邀请幼儿复述故事内容,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三)分组讨论,解析故事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代表负责汇报讨论成果。
a.小熊为什么想过桥?b.小熊在过桥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c.小熊是如何解决困难的?d.故事中蕴含了哪些道理?(四)实践活动,体验故事1.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拟小熊过桥的过程。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1.教师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1.在本次活动过程中,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2.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得到了锻炼?3.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是否得当,是否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1.在讲述故事时,注意使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2.在分组讨论环节,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3.在实践活动环节,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勇敢面对困难,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熊过桥》(二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熊过桥》教案名称:小熊过桥班级:大班教学目标:1. 学习和巩固日常交际用语,并能在游戏中运用。
2.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小熊玩偶、桥模型、画笔。
2. 教材:《小熊过桥》故事。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 (10分钟)1. 引入故事:与孩子们一起回顾《小熊过桥》的故事情节。
2. 提问:让孩子们回忆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
步骤二:教授新知 (15分钟)1. 展示图片卡片:展示卡片上的日常用语,教授并帮助孩子们理解。
2. 角色扮演:将孩子分为几组,每组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利用教授的日常用语进行角色扮演。
步骤三:游戏活动 (20分钟)1. 安排游戏规则:将桥模型放在教室中央,让孩子们分成两个队,一队扮演小熊,一队扮演动物。
2. 游戏开始:小熊从桥的一端站起,动物从桥的另一端站起,小熊和动物轮流说出一个日常用语,然后小熊从桥上走过去,动物则不能移动。
如果小熊说错了用语或者被动物抓住,轮到动物走过桥。
两队轮流进行,直到所有的小熊和动物都过桥为止。
3. 游戏结束:统计哪个队的小熊和动物过桥的数量最多,表扬获胜队伍。
步骤四:总结 (10分钟)1. 让孩子们总结游戏过程中的一些交际用语,并将其写在黑板上。
2. 引导孩子们回顾游戏中的团队合作和表达的重要性。
步骤五:拓展延伸 (5分钟)1. 绘画活动:让孩子们用画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桥,鼓励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
2. 复习练习:从卡片中抽取日常用语让孩子们进行口头回答。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故事导入以及游戏活动的形式,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积极参与并运用所学的日常用语,增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绘画活动和口头复习练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整体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也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熊过桥》(二)教案标题: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小熊住山洞》适用年龄:3-5岁活动时长:45分钟教案目标:1. 学习与使用有关动物、山洞和家的词汇。
大班语言精品教案看图讲述《小熊过桥》

大班语言精品教案看图讲述《小熊过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看图讲述》,详细内容为《小熊过桥》。
通过观察图片,讲述小熊过桥的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2. 培养幼儿对动词和形容词的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图片、讲述故事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小熊过桥》故事书、卡片、小熊玩偶。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小熊玩偶,以小熊邀请小朋友们过桥的情景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和故事书,生动形象地讲述《小熊过桥》的故事。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故事中的典型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卡片,让幼儿挑选一个场景,运用动词和形容词进行描述。
5. 小组合作(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幅关于《小熊过桥》的画作。
6. 分享展示(10分钟)各小组展示作品,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画作中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熊过桥》2. 故事关键词:小熊、过桥、帮助、感谢3. 描述动词和形容词:摇摇晃晃、小心翼翼、宽宽的、长长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用画笔和彩泥,创作一幅关于《小熊过桥》的画作,并用语言描述画作中的故事。
答案示例:画作描述:小熊过桥时,桥很宽,很长,它小心翼翼地走过去。
桥下有小鱼在游泳,小熊很高兴。
2. 作业要求:作品需包含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场景,描述清晰,语言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小熊过桥》的故事,让幼儿学会了观察图片、描述故事,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给予指导和建议。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小熊过桥》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小熊过桥》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活动背景幼儿园大班(4-5岁)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各种语言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增强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次语言活动选择了《小熊过桥》这一小故事作为教学主题,旨在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引导幼儿在交流中增强自我意识、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1.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本故事(听、说、读)2.能够通过游戏情境,感受故事情节中的情感因素(感受)3.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表达个人看法和想法,培养积极的沟通交流习惯(说、听)4.能够动手制作故事情节中的物品或场景,增强参与度和创造力(动手)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故事绘本和相关道具2.老师准备针对本故事的教学PPT板书3.推动家园共育,为家长传达此次活动目标和任务(课前家长来信,后期家长的接力活动)4.小组制可提前分配活动过程步骤一预热在教室中,老师先讲解有关小熊过桥的故事情节,从中引出本次活动,并鼓励幼儿在听故事的同时思考,看看他们的一个疑问或感想是否与自己的功课有关,这样能够从梦想里醒来,从而有更多的思考。
步骤二故事复述将故事讲解一遍之后,老师再将故事中的重点情境和细节处进行解释说明,如何引导孩子认真观察并生成问题,比如“为什么小熊会想伪装成一只绵羊?”,能够进一步加深孩子的理解和记忆。
步骤三角色扮演老师和小组负责人一起带头,发放小熊、农夫、大灰狼等卡面,安排孩子分组,安排好角色,进行情节再现。
既能丰富了孩子的语言表达,提升了孩子们的故事理解,又体现出了合作意识。
步骤四讨论分享挑出孩子在付出努力时、遇到挑战时、需要学习新东西时,故事中的小熊、农夫、大灰狼等人物的故事情节中的形象,以小组分享的方式来让孩子们分享在学习、成长中的心路历程、殷切的期望、兴趣等情感体验,通过共同思考,具有强迫力和互动力,可以给予孩子更广泛的启发。
步骤五制作桥和羊将故事中的关键场景和人物制作出来,比如小熊跨过那面桥,小熊伪装成了一只绵羊,制作道具的过程能够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想像能力,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加深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语言教案:看图讲述《小熊过桥》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大班语言教案:看图讲述《小熊过桥》
【活动目标】
1.幼儿体会小熊过桥时害怕、紧张的心情,体验小熊过桥以后的胜利心情,培养自信、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2.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并用语言、表情或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3.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欣赏动画、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看图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自制小竹桥、《小熊过桥》课件、图谱、录音机。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的内容,增进自信、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欣赏动画、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看图讲述故事。
【活动难点】
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欣赏动画、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活动过程】
一、幼儿体验过“小竹桥”时害怕、紧张的心情,体会过桥以后胜利的心情,培养自信、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看一场有趣的无声动画片,想看吗?可是我们去看动画片必须要走过一座小竹桥,我们走竹桥时一定注意安全,不推不挤。
幼儿走过“小竹桥”。
第 2 页共 6 页
师:小朋友过桥后心情如何?启发幼儿运用各种形容词表达当时的心情。
师:小朋友还能用自己的表情来表现自己现在兴奋和欣喜若狂的心情吗?(启发幼儿用表情或动作表现心情)
师:可是当大家刚走上桥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师:我们再用表情来表现当时害怕、恐惧、提心吊胆的心情吧。
教师小结: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当时真的很害怕,可是生活中还会遇到同样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自信、勇敢,不怕困难,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本环节通过幼儿体验“过桥”的心情,便于幼儿观察图片中小熊的表情,为下面环节看图讲述故事做好铺垫。
)
二、利用各种形式引导幼儿看图讲述,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1.出示故事图片,发散幼儿思维,培养幼儿观察力。
师:这些图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幼儿讲述。
师:小熊过桥时,乌鸦、河水、小鱼会和小熊说些什么?
幼儿讲述。
师:请大家想想刚才自己过桥前后的心情变化,再来完整地讲述故事吧。
幼儿较完整地讲述故事。
教师小结:大家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较完整地讲述一个小熊过桥的故事,那到底是这样的吗?请大家欣赏一下小熊过桥的无声动画片吧。
2.欣赏无声动画片,发散幼儿思维,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第 3 页共 6 页
出示图谱,并引导幼儿能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师:刚才我们看动画片时,小螃蟹也看到了,它还画了一幅连环画,请大家观察小熊过桥时小熊、乌鸦、小鱼的动作、表情,再联系自己“过桥”时的心情,再来有感情地讲述这个故事吧。
3.欣赏有声动画片,完整欣赏故事《小熊过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师:刚才的动画片,有只小喜鹊也看到了,它还编出了一个动听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小喜鹊编的故事《小熊过桥》。
师:如果生活中我们的朋友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我们不应该嘲笑别人,而应该给予朋友帮助和鼓励。
4.为无声动画配音。
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为无声动画配音吧。
5.幼儿加上表情、动作表演故事情节。
三、结束环节:播放《小熊过桥》的歌曲,幼儿勇敢、自信地过桥
师:小熊在鲤鱼的鼓励下成功过桥了,让我们给小熊做个榜样,勇敢、自信、不怕困难地过桥,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要勇敢面对困难,争当一名小勇士。
活动延伸:
1.学习歌曲“小熊过桥”。
2.在区角活动中投放头饰,让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
附:小熊过桥
有一只小熊对妈妈说:“妈妈,我好些日子没看见姥姥了,我想去看看姥姥。
”
妈妈说:“好啊,你去的时候,把咱们那束鲜花给姥姥带去,把那
第 4 页共 6 页
一包点心也给姥姥带去!”
小熊抱起点心盒子,拿起那束鲜花,说:“妈妈,我走了!”
妈妈说,“妈,早去早回来,替我问姥姥好!”小熊说:“哎,妈妈再见!”说着就走了。
小熊走着走着,来到一条小河边上。
河上有一座桥。
这桥是用竹子搭的,小熊走到上面就不敢动了,因为走起来左一摇右一晃的,河水还在下边哗哗地响哩!
小熊正害怕,天上飞过来一只乌鸦。
这乌鸦不但不帮助小熊,还吓唬他。
乌鸦高声喊道:“呱——呱——呱——坏啦,坏啦!你们瞧啊,小熊要掉下河啦,小熊要掉下河啦!”
小熊本来就害怕,被乌鸦这一吓唬,就更不敢动了。
他低头一看河水,河水也在笑话他:“哗哗哗哗,小熊小熊,你怎么这么不勇敢哪,小竹桥都不敢过!这么胆小,太没出息啦,太没出息啦!”
小熊一想:乌鸦吓唬我,河水笑话我,这,这可怎么办呢?小熊着急得哭着叫:“妈妈,妈妈,快来呀!”可是,妈妈离这儿远哪,听不见呀。
熊妈妈听不见,可是水里的小鱼儿听见了,他们“扑噜,扑噜”从水里钻出头来,对小熊说:“小熊,小熊,你别害怕,把眼睛往前瞧,别往水下看,你挺起胸,直起腰,迈开步,一二,一二,就过去啦!”
小熊听小鱼儿的话,抬起头,眼睛向前看,挺起胸,直起腰,迈开大步,一二,一二!嘿,真过去了。
过去以后,眼泪还没干,小熊就高兴地笑了。
小熊回过头来,冲着小鱼直点头:“小鱼儿,小鱼儿,谢谢你们了,再见吧!”
第 5 页共 6 页
幼儿教育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6 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