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白描手法再现人物形象
浅谈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浅谈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白描手法的运用浅谈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白描手法的运用《背影》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浅谈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浅谈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白描手法的运用摘要:《背影》以极高的白描技巧,把父亲对儿子诚挚的爱、儿子对父亲感恩的心、父子情深的感人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白描父爱感恩父子情深朱自清的《背影》自问世以来,历经近九十个春秋,一直被视为现代经典散文收录在中学、大学语文课本中。
《背影》以其质朴醇厚的父子深情、典雅文质的语言、准确纯熟的白描手法,拨动了千百万人的心弦,净化了几代人的灵魂。
作者以一千三百多字的一个生活片断,在忠实朴素的叙述中,让内心深处情感的潮水尽情地流淌,不仅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从技巧极高的白描中感悟到那诚挚无言的父爱。
作者那发自肺腑的对老父亲的真情告白,使我们不能不惊叹人间的真情在《背影》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时至今日每每读来,无不激起内心情感的共鸣。
父亲的背影,对于儿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但朱自清写的则是那特定场合使他极为感动的浮雕式的背影。
朱自清先生无愧为一位白描高手,寥寥数语、轻描淡写,就把中国式父亲对儿子的那无可复加的爱、儿子对父亲感恩的心、父子情深的感人画面表现得酣畅淋漓,让我们叹为观止。
1 运用白描的手法表达诚挚的父爱《背影》中,朱自清没有写父爱的一件件琐事,只是通过父亲的背影,用白描手法,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诚挚的父爱。
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是全文情感的凝聚点,作者抓住“父亲是个胖子”的特定体形,通过一连串艰难的动作,特别是爬月台时描写的,不只在于传形,而更主要的在于传神。
父亲年纪大身体发胖,行动困难,必须“努力”爬月台,而那“攀”、“缩”、“倾”的动作,不仅显示了父亲行动的艰难,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一个父亲为了子女而无怨无悔的心,一份让子女永远也回报不了的爱、报答不清的情。
专题05 白描手法-【帮作文】初中语文之从课文中学习写作

二、技法点拨
1.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寥的 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 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2.外貌描写,要表现本质。 如鲁迅的《孔乙己》:“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 补,也没有洗。”运用白描手法,犹如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尽露,尽传 神态。 再比如《故乡》,“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 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 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运用白描,寥寥几笔,生动的刻画了一 个尖酸刻薄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形象。
5.场景描写,要表达气氛。 《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运用白描 手法,“天”“云”“山”“水”都是白的,一片苍茫。只用一个“白”字就 写出了水天相接,云山一色的景象。叠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 部动了起来,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痴迷的境界,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 然一体的感受,更能衬托出上下一白、水天一色、磅礴浩渺的壮观之美和天地 苍茫的浩大气象。袁鹰的散文《白杨》开头一段:“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 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清晰,都是浑黄 一体。”这一段是景物描写,采用白描手法。这两句就描写出了戈壁滩的特征, 为白杨提供了生活的特定环境,这对表现白杨树的高大、生命力强的特点,起 到了很强的衬托作用。
3.白描手法有什么作用?.
用于事件叙述,能使人感到线条清晰,言简意赅。用于外貌描写,能 穿透人物外貌触及本质、灵魂。用于动作描写,能使人物内心情感的表露 更准确。用于语言描写,能表达人物内心,展现情操、品质。用于景物描 写,能使其内涵更丰富,使语言更有嚼头。用于场景描写,能烘托气氛,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善于运用——白描技法

白描 用 于环 境 、场 景描 摹 . 通 讯 名篇 ‘ 如 英肇 登 上地 球之 巅 》 的开头 .以 龊简 练 的文 字勾 勒 出了 五 月 的珠蜂 的环 境和 景 色 : “ 穆 朗玛 银 色的 山 峦 间开始 升 起浓 密 的 白 色云 珠 雾 ,绒 布河 上 的冰 层破 碎 了 ,奔 腾而 下 的激 捞 擅 击着 £ 岩 石 ,发 出响 亮 的 水 声 ,冰 土松 软 了 。 山坡 上枯 黄 的野 草 丛 中 又 吐 出 淡 绿 色 的嫩 芽 ,矫健 的 喜 马拉 雅
在 新 闻 精 品写 作 中 怎样 运 用 白描技 法 ? 体 上有 大 哪些形式? 简 练 几笔 ,话 龙活 现地 勾 勒 出人物 肖像 ,是 白描
3 4
个 公 安 战士抓 特 务 的完 整 故事 ,有声 音 ,有 动作 ,有 形 象 .有 情景 ,不 仅 写 出了 公安 战 士那 机智 勇 敢和 高 超 的对 敌 斗争 艺术 ,也逼 真地 反 映 出 了敌 人的 狡 猾 、 胆怯 和 心 虚 。读 者看完 这 个 故事 ,无不 对上 海 的哨 兵
不施 浓墨 重 彩 ,不 加烘 托 渲 染 ,更不 用 曲笔和 陪 衬 , 而是 以叙 述 的语 言进 行 单 —描 写 :这 样 ,在字 里 行 间 显露 出 的 风格 质朴 自然 ,情 真意 切 。因而 ,出 就使 所 记 事 实 的 真 实 性 得 到 恰 到 好 处 的 表 现 。二 是 简 练传
殊环 境 中的 形 象和 举动 。在 一篇 题 为 《 海的 哨 兵) 上 的 优 秀 特 写 中 ,作 者 在描 绘 解 放 初 期 公 安 战 士 的机
智 、 勇敢 和 高 超 的 对 敌 斗争 艺 术 时 ,便 运 用 白描 笔
妙惟 肖地 勾勒 出形 象 来 。 运 用 白描 手 法写 人 ,主 要通 过 人物 的 语言 行动 来 表 现人 物 的思 想 感情 和 性格 特 征 ,而 不 用 曲折 的情 节 和 细致 的 心理描 写 ;用 来写物 ,主要 是 对具 体 对 象抓
人物白描手法举例

人物白描手法举例
人物白描手法是一种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人物形象的手法。
以下是一个使用人物白描手法的例子:
小明,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身材瘦削但结实。
他的皮肤因为长时间在户外运动而显得黝黑,但眼神却明亮有神。
他的头发乌黑浓密,总是整齐地梳成了马尾辫。
他的笑容总是那么灿烂,仿佛阳光一般温暖人心。
小明的性格十分机灵活泼,他总是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新事物。
他的思维敏捷,常常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他善于与人沟通,总是能够用幽默的语言化解尴尬的气氛。
在学习上,小明非常努力。
他总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并不满足于此,总是在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体育方面,小明也表现出色。
他热爱运动,尤其是篮球。
他总是能够在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为球队赢得胜利贡献力量。
总的来说,小明是一个全面发展、充满活力的年轻人。
他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
用白描的方法写作文

用白描的方法写作文那是个乞丐。
她大概30来岁,眉间脸上却满布着岁月的沧桑。
她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中微微颤抖。
又一阵风吹起过,她把怀中的婴儿搂紧了些。
那大概就是她的儿子吧,用两张被子裹着,依偎在他母亲的怀里。
或许说,是母亲偎依在他身上,她紧紧地靠着孩子,搂得很紧,恨不得把自己的体温分给孩子一半,却忘却了自己依然坐在这冰冷剌骨的地上,自己还在颤抖……这时,又一阵北风带着落叶从我们身旁呼啸而过,简至草佛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异常凄厉猛烈。
她打了个寒颤。
但是,指着她把孩子用被子又纤妍了些,然后,没半点迟疑地脱掉自己的一件外衣,轻轻地砌在孩子的身上。
她的身子例如晚秋之叶,捏得难受,但眼间却是能够驱赶炎热的温暖,她凝视着孩子睡著的脸,脸上显露出来暖暖的微笑,眼底就是无穷的羡慕,无穷温暖流……她揽住孩子,从地上东站起至,步步走远了……只是那怀里的孩子还在睡觉,仿佛全然不知他遭遇的困境,还是他也明白,他永远也不能炎热,因为无论存有多小的风,他母亲也能够替他遮盖,还给他的,只有温暖。
参考鲁迅的《药》:1.华大妈在枕头底下缴了半天,拿起一包洋钱⑵,交予老栓,老栓直奔了,樱木的放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2.“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⑷,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文学中的白描是文学创作中描写手法之一。
也是中国文学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的描写手法。
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要求作家准确的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而鲁迅的小说是白描的典范作品。
鲁迅曾说:“白描却没有秘诀。
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作文秘诀》)鲁迅不愧为白描圣手,他的作品,也不愧是白描的杰作。
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
巧用“白描”展现人物特征

巧用“白描”展现人物特征很多同学写作文,特别是在表现人物时,喜欢对人物采用精雕细刻的、全方位多方面的描写,认为这样才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对人物描写越细,人物形象却越模糊;对人物刻画越多,人物性格却越不鲜明。
其实写人不必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最突出的一点,采用“白描”的手法,就能把人物写“活”,把人物活灵活性地呈现出来。
白描,就是用朴素、洗练的笔法,将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
“白描”一词,源于绘画,是指在人物画中,用墨线勾勒,不着颜色,不加渲染的画法。
后人将这一技法借用到文章里,成为一种重要的描写方法。
这种方法很少用繁复的形容词和修饰语,笔墨淡雅,甚至不着色,但形象鲜明,构图真切,让人一看就能抓住特征。
很多有名的大作家都是使用白描手法的高手。
比如鲁迅先生,他在《孔乙己》一文中,这样描写孔乙己的形象:“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在这段文字中,没有比喻的修辞,几乎也无过分形容、修饰的词语,只有如实写来,寥寥几笔将一个风烛残年的落魄文人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原因就在于这个人物的特征非常突出,非常鲜明,像穿长衫,却又脏又破,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花白胡子,都是乱蓬蓬的,这些都是穷困潦倒又不失体面的读书人的特征。
作者抓住这些特征,简单勾勒,就呈现出这个人物的形象,给人以逼真的感觉。
再如他的《藤野先生》一文中:“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就这么简单的几笔介绍,一个学者的形象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也极擅长使用白描手法来写人。
比如他的散文名篇《背影》即是如此。
巧用白描手法再现人物形象

巧用白描手法再现人物形象同学们,现在我给大家讲讲怎样用白描的手法写人。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片段吧: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他便用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藤野严九郎的……”……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他问.“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鲁迅先生采用白描的手法,几笔勾勒就入木三分地将一个正直的学者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在我们眼前。
在叙述添改讲义一事时,鲁迅先生以简洁的语言,描写出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表现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那么,什么是白描,我们怎样用白描的手法来写人呢?白描,原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只用墨线勾勒人物形象的画法。
而白描的写作手法是指在写作中借用白描的画法,通过简洁的语言、洗练的笔法,传神地描写出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再现出人物的形象。
用白描的手法写人切忌浓墨重彩、过分渲染以及用铺张的辞藻来描写。
它没有琐碎的外貌描写,没有精心的心理刻画,没有太浓的褒贬色彩,也没有故意作文章的痕迹,一切都显示在人物的行动和朴素的语言中。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篇同学的佳作以加深理解吧。
小淘气米米下午,我去舅妈家玩,正巧舅妈要外出,让我帮她照看4岁的米米,我满口答应了。
舅妈走后,我看到米米正在床上玩堆积木,便打开电脑,玩起QQ飞车来。
简洁传神的白描手法

简洁传神的白描手法【技法简析】所谓白描,就是不设喻,不加形容和修饰,用质朴的语言,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录下来,给读者以身临目击之感。
换句话说,白描是用叙述的方法进行描写,收到再现实景的艺术效果。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堪称是运用白描手法的典范之作。
文中无论对父亲的语言、动作、表情、神态,还是对事情的交代,都不乏白描手法的恰当运用。
一、对父亲外貌、动作的白描这方面,以“我”望父买橘一段最为典型。
作者不施浓墨,不着重彩,而是用写实的笔触写了当时父亲的体态、穿着,更着力描写了父亲买橘子时过铁路的情形:“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以上文字乍一看平淡无奇,在儿子眼中,父亲的体态不雅,但细细品味,平淡的文字下却蕴藏着一股深情。
没有过多的形容、修饰类的语言,只是实实在在地把当时的情形表现出来,让情感在叙述的字里行间自然流露,这是一种大朴。
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平淡才更见神奇,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二、对父亲简短语言的白描文中写父亲的话语不多,且极为朴实。
仅有的几句也都很简短,但话短情长,并且含有丰富的潜台词。
如送“我”时的四句话:“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担心茶房不周到;“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怕儿子在车上口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关心儿子旅途安全;“进去吧,里边没人。
”――唯恐行李丢失;“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甘愿独自一人承受生活重担的坚强自信的父亲。
这些话再朴实不过了,但却包含着千情万绪。
尽管只是白描,却把一位老父亲对已经成年的儿子的那份怜爱、体贴、依依不舍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白描手法再现人物形象
同学们,现在我给大家讲讲怎样用白描的手法写人。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片段吧:
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他便用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藤野严九郎的……”
……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他问。
“可以抄一点。
”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鲁迅先生采用白描的手法,几笔勾勒就入木三分地将一
个正直的学者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在我们眼前。
在叙述添改讲义一事时,鲁迅先生以简洁的语言,描写出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表现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那么,什么是白描,我们怎样用白描的手法来写人呢?
白描,原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只用墨线勾勒人物形象的画法。
而白描的写作手法是指在写作中借用白描的画法,通过简洁的语言、洗练的笔法,传神地描写出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再现出人物的形象。
用白描的手法写人切忌浓墨重彩、过分渲染以及用铺张的辞藻来描写。
它没有琐碎的外貌描写,没有精心的心理刻画,没有太浓的褒贬色彩,也没有故意作文章的痕迹,一切都显示在人物的行动和朴素的语言中。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篇同学的佳作以加深理解吧。
小淘气米米
下午,我去舅妈家玩,正巧舅妈要外出,让我帮她照看4岁的米米,我满口答应了。
舅妈走后,我看到米米正在床上玩堆积木,便打开电脑,玩起QQ飞车来。
忽然,隐约听到身后有奇怪的滴水声,我扭头一看――啊,米米竟大咧咧地蹲在床边撒起尿来!她没脱裤子,把裤子都尿湿了,还在那里嘿嘿直笑。
我又气又好笑,冲她大声嚷嚷:“笑什么笑?把裤子都尿湿了,还笑!”
我原以为她会收敛一点,谁料她越发得意了,哈哈地大笑起来。
我只好帮米米把尿湿的裤子脱掉,取来干净的裤子准备给她换上。
可她扭捏着,偏不让我给她换,硬要光着屁股,还用手将屁股拍得啪啪响,接着又跳起了“迪斯科”。
没办法,我只好换上一副笑脸,说:“好米米,亲米米,快穿裤子吧!”可她根本不吃我这一套,继续乱蹦乱跳。
一计不成,我又心生一计。
我板起面孔,吼道:“米米,你快穿!再不穿我打你的小屁屁了!”她这才慌忙用手遮住屁股,慢腾腾地走过来,伸出两条小腿让我给她穿上裤子。
这篇习作成功地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在我们面前再现出一个小淘气的形象。
文中虽然没有用浓墨重彩来描写人物的外貌,只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与神态等进行了白描,但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同学们,你们现在掌握了用白描的手法写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