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团圆》读后感
团圆绘本读后感

团圆绘本读后感《团圆绘本》读后感。
《团圆绘本》是一本以团圆为主题的绘本,它讲述了一个家庭因为各种原因而分离,最终在团圆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重新团聚的故事。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温暖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家庭团聚的温馨和幸福。
读完这本绘本,我深深被其感动,也对家庭团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父子,他们因为工作和学习的原因分隔两地,无法在平常的日子里团聚。
但是在团圆节这一天,他们终于有了机会相聚。
这一天,父亲早早地赶回家,为儿子准备了丰盛的团圆饭,而儿子也给父亲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他们一起吃饭、聊天,度过了一个温馨而快乐的团圆节。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向读者传达了家庭团圆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家庭无法在平常的日子里团聚,这让人们更加珍惜团圆的时刻。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生日,家人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幸福。
而这种幸福,也是我们应该珍惜和努力去争取的。
另外,这本绘本还让我感受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亲情。
父亲为了能和儿子团聚,不惜放下工作,早早地回到家里。
而儿子也用心地准备了礼物,表达了对父亲的爱和感激。
这种亲情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而忽略了家庭,而这本绘本正是在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家庭都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也是我们最重要的依靠。
通过这本绘本,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团圆的幸福。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亲情也越来越被忽视。
但是当我们真正体会到团圆的幸福时,就会明白家庭的重要性。
团圆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传递。
只有在家人团聚的时刻,我们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和温馨。
总的来说,《团圆绘本》是一本温馨而感人的绘本,它通过一个小故事,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了家庭团圆的重要性和幸福。
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珍惜家庭,珍惜团圆的时刻,让爱和温暖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希望通过这本绘本,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让团圆的快乐永远伴随着我们。
绘本团圆读后感

绘本团圆读后感绘本《团圆》读后感。
《团圆》是一本感人至深的绘本,它讲述了一只小兔子为了寻找失散的家人而历经千辛万苦的故事。
这本绘本以其简洁的文字和温馨的画面,向读者展示了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幸福。
读完这本绘本,我深深被它所表达的情感所打动,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家人和团聚的时刻。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名叫小兔子的动物,它和家人因为一场大雨而失散了。
小兔子在茫茫的大雨中四处寻找家人,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但是小兔子并没有放弃,它一直坚信着家人就在不远处等待着自己。
最终,小兔子顺利找到了家人,家人也因为小兔子的坚持而感到十分欣慰和感动。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小兔子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坚定的信念。
即使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小兔子也没有放弃寻找家人的希望,这种坚持和勇气让人感到十分敬佩。
同时,故事也告诉我们家人团聚的幸福和重要性,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家人在一起,就能够克服一切。
在读完《团圆》之后,我对家人的珍惜和团聚的时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家庭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而团聚则是家庭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无论是在一起吃饭、散步,还是一起看电视,都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小兔子的坚持和勇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信家人的重要性,不放弃寻找团聚的希望。
绘本《团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更加珍惜家人和团聚的时刻。
同时,它也让我明白了坚持和勇气的重要性。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和关爱家人,同时也会学习小兔子的坚持和勇气,不放弃团聚的希望。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珍惜家人和团聚的时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温馨和幸福。
丰子恺 团圆 绘本 读后感

丰子恺团圆绘本读后感《<团圆>绘本读后感》哇塞!最近我读了一本超级棒的绘本,叫《团圆》。
这本绘本可真是让我感触多多呀!故事里的一家人,爸爸常年在外工作,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
这像不像那些为了生活而奔波,不能常常陪在我们身边的亲人呢?当爸爸回来的时候,我仿佛都能感受到小女孩内心的那种喜悦和激动。
就好像我自己期待了好久好久的礼物终于到手了一样!爸爸一回来,家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啦,这不就是团圆的意义吗?小女孩和爸爸一起贴春联,那场景多温馨啊!爸爸站在梯子上,小女孩在下面帮忙递春联,还不停地问:“爸爸,贴正了吗?”这不就和我们过年时一样吗?大家忙忙碌碌,心里却美滋滋的。
还有包汤圆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
妈妈笑着说:“多包点,大家都爱吃。
”爸爸则一边包一边讲着外面的趣事。
这画面,难道不像冬日里最温暖的阳光,照进了我们的心里吗?小女孩跟着爸爸走亲访友,收红包的时候,那小脸蛋上洋溢的笑容,多让人开心呀!我就在想,我收红包的时候是不是也这么高兴呢?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爸爸又要走了,小女孩把自己最心爱的好运硬币送给了爸爸。
这就好像是把自己满满的爱和不舍都送给了爸爸一样。
这不就跟我们的生活很像吗?有时候相聚很快乐,可分别又那么让人难过。
难道不是吗?我们总是盼着亲人能在身边,可又不得不面对分别。
读完这个绘本,我心里酸酸甜甜的。
酸的是分别的痛苦,甜的是团圆的幸福。
我就想啊,我们一定要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每一刻,因为那都是最宝贵的时光。
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吗?难道我们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吗?我觉得,我们要在能拥有的时候,好好去爱,好好去感受。
这本《团圆》真的太棒啦,它让我懂得了团圆的珍贵,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
我相信,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会有自己深深的感受!。
绘本阅读《团圆》读后感

绘本阅读《团圆》读后感导读:本文绘本阅读《团圆》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绘本阅读《团圆》读后感文/萌妈《团圆》是一本感动世界的图画书,昨日陪萌宝读了这本书,无论是从图画还是内容,看了之后都令人感动。
陪萌宝读完这本绘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团聚、分别;再团聚、再分别……大大小小的团聚和分别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小时候生活的穷山僻壤的山村里,八十年代的农村,农民的生活都不富裕,大部分农民都是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田生活过日子,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什么收入来源了。
我家在我们那个村子了来说是生活较为好点的家庭,由于爷爷是医生,在我刚刚出生没多久爷爷就带着奶奶,叔叔姑姑们离开了农村,到县城里去安身了。
由于爸爸在家里排行老大,爷爷孩子多没有能力供养很多孩子上学,爸爸初中毕业后就担任了家里的重任,爷爷他们离开村子后把爸爸一个人留在了老家镇守家业。
从我记事开始我几乎很少见到爸爸在家,我的童年生活里也几乎没有爸爸的身影,爸爸几乎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到春节的时候才会在家里休息几天。
小时候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过年,是因为不但可以一家团圆,而且整个村子也热闹了,不像平常那样安静祥和的让人觉得冷清。
每年到了过年爸爸都会早早的回来,帮妈妈做些家里的农活,准备过年的年货,每年腊月二十三年小年之后,各家各户都在准备年货,做各种好吃的,帮大人们贴对联,包饺子也是我们最喜欢做得事,整个村子洋溢着热闹的气息,飘荡着过年特有的味道。
时间总是给予我们短暂的幸福,年很快就过完了,过了大年初六家里基本走亲访友的事情已经结束,又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爸爸又要出去打工了,小时候每次看到爸爸早早的离家出去打工,我只是有些不舍,希望爸爸能在家里多呆上几天。
直到后来长大了,我才体会到爸爸的艰辛,我的爸爸和《团圆》中的爸爸一样,也是在外面盖房子,爸爸是做土建活的,常年在外帮别人做房子修公路,吃得住的都是临时的帐篷。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由于家里经济紧张,妈妈没有了钱,我上学需要钱,可爸爸又不在家里,我只好亲自到爸爸工地去拿钱。
关于绘本《团圆》的读后感-读后感

绘本《团圆》的读后感-读后感关于绘本《团圆》的读后感-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绘本《团圆》的读后感-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次学校通过图书经费购得了一批制作精良的绘本,每位语文老师有幸先睹为快。
我挑选了这本富有浓郁中国风情的《团圆》。
书名红底黑字,封面上一家三口同睡一间房,一张床,温馨之情溢于言表。
绘本《团圆》20xx年1月第1次印刷,20xx年1月第5次印刷,可见此绘本在图书市场上的销量,可以说是长销书。
曾几何时,“春运”成了上海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在沪求学的莘莘学子,出国深造的海归,他们都希望能赶在除夕前回到自己的家,与家人过一个团圆年。
作者本人也有着这样的情结:小时候时常盼望着能与出门在外打工的爸爸团圆。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得以欣赏到《团圆》中含蓄而隽永的'亲子之情。
作者文字精炼,富有童趣,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爸爸与我们团圆时的种种场面浓缩在20xx年1月23日除夕至1月27日的4天内。
四天里,一枚好运硬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除夕夜,爸爸将好运硬币包进汤圆里,第二天故意让我吃到,当我举着好运硬币时,爸爸比我还开心。
初一拜年的路上,我遇到同学大春,他向我炫耀手里的红包,我觉得这没什么稀奇,反而从兜里掏出好运硬币,它可是寄托了爸爸对我的爱。
初三打雪杖后,我一模口袋,好运硬币不见了,我冲到院子里四处寻找,可仍无所获,爸爸想给我一枚新的,被我拒绝了;当我难过地脱棉袄休息时,好运硬币“叮当”一声落在地上,那晚,我睡得特别香。
初四,爸爸收拾行李得走了,并允诺下次回来给我一个洋娃娃;我拼命地摇头,把那枚攥了很久的暖暖的硬币放到爸爸的手心里,希望爸爸下次回来,仍把它包进汤圆里……原本一枚冰冷坚硬的钱币,在《团圆》中赋予了它柔性与温度。
在我与爸爸的一来一去中,寄托了相互间的牵挂与祝福。
《团圆》读后感

《团圆》读后感:家的温馨与爱的力量在冬日里的一缕暖阳下,我轻轻地翻开了那本充满温情的绘本——《团圆》。
这本由余丽琼老师编写的书,像是一股暖流,缓缓流进了我的心田,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与爱的力量。
《团圆》这本书以一个小女孩毛毛的视角,讲述了她期盼已久的爸爸回家过年的故事。
当爸爸终于带着大包小包出现在家门口时,那份喜悦和激动几乎要溢出画面。
我仿佛能看到毛毛眼中闪烁的泪光,那是对爸爸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爱。
而爸爸呢,也是满脸笑意,眼中满是温柔,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每年春节时与家人团聚的情景。
虽然我们的团聚没有像毛毛家那样跨越千山万水,但那份对家的依恋和对亲情的渴望却是相同的。
每当除夕夜的钟声敲响,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年夜饭,看着窗外的烟花绽放,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这种感觉,就像是书中描绘的那样,是家的温馨,是爱的力量。
书中还描绘了许多温馨的场景,比如爸爸和毛毛一起包汤圆、贴春联、看舞龙舞狮等等。
这些看似平凡的活动,却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和家庭的温暖。
我想起了小时候,爸爸总是耐心地教我写春联、贴窗花,而我则在一旁兴奋地帮忙递浆糊、挂灯笼。
那些美好的时光,如今回想起来,依然让我心生暖意。
此外,《团圆》这本书还让我思考了现代社会中家庭团聚的重要性。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而忽略了与家人的相处。
但是,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家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
我们应该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用心去感受家的温馨和爱的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
总的来说,《团圆》这本书是一本充满温情和力量的绘本。
它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和爱的力量,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这份温暖和力量前行。
绘本团圆读后感(精选30篇)

绘本团圆读后感(精选30篇)绘本团圆读后感篇1这几天,我看了老师推荐的《团圆》这本书。
故事讲的是一个叫毛毛的小女孩,她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才能回家一次,只有过年才能团圆。
大年夜,她和爸爸一起包汤圆、包水饺,爸爸把一枚硬币包在汤圆里,说要是谁吃到了,就能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运。
毛毛吃到了,她开心地把幸运硬币装在身上,不小心丢了一次还伤心哭了一场。
当爸爸要走了,毛毛把那一枚幸运硬币送给爸爸,让它给爸爸带来好运。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毛毛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真希望毛毛也能像我一样一家人每天快快乐乐生活在一起,不要经历离别的痛苦。
春节,原本就是全家团圆的幸福日子。
可是在这个特殊的寒假期间,有许许多多的'医生和护士,春节期间一直没有回家,无法与家人们团聚。
他们为了大家的健康,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冒着生命危险奔赴一线救人。
当我看到,新闻中一位过生日的医生阿姨,她的女儿赶来为她过生日,却只能远远地为妈妈唱生日歌,我的眼泪不由自主流下来了。
我知道,这一刻,阿姨肯定非常想抱一抱自己的女儿,可是疫情把她们分开了。
但我相信,等疫情结束,她们一定会团聚的。
“中国加油!敬爱的白衣天使们,加油!”宅家的我每天都在这样祈祷。
我保证,一定会乖乖宅家认真学习,不出门添乱。
我期盼着每一位白衣卫士都能平安归来,和家人团团圆圆,快乐生活每一天。
绘本团圆读后感篇2原来总以为绘本课时低年级的专利,今天听陈嫦云老师的五年级的绘本课我对它有了新认识。
原来看似简单的绘本自有其不断值得挖掘的内涵在,绘本不单单只是图画书,更是各类艺术的融合。
在陈老师的课上因为有动听、有趣的'故事听,也有颜色鲜艳的图画看,更有许多奇思妙想在里面。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没有负担,即使要画一画,说一说也是快乐的。
然后审视我们有负担的语文课,我就有时傻傻地想:如果我们的课也能像绘本课一样吸引人,孩子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该有多好。
课堂上陈老师的解读是独特的。
团圆读后感_读书笔记400字范文

团圆读后感_读书笔记400字范文当我第一眼看见《团圆》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就升腾起一股暖流,不由自主的被吸引啦。
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团圆读后感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团圆读后感400字篇【1】《团圆》中一枚好运硬币是故事的核心,女孩得到爸爸包在汤圆里的硬币,她高兴极了,紧紧的揣在棉袄的口袋里,在随爸爸拜年的画面中,女孩一直以这枚硬币引以为豪,当年初三,她发现自己的硬币不小心弄丢时,女孩大哭起来。
这是她和爸爸相处的最后一晚,难道这象征着一切的快乐和甜蜜都将消失了吗?后来晚上睡觉的时候,硬币又出现了,女孩带着笑容上床安睡了。
爸爸初四早上走的时候,告诉女孩:下次回来,给你带洋娃娃。
可是女孩却摇头,把好运硬币给了爸爸,这枚硬币象征了在无常的人生聚散中,只要珍惜便不致失落的伦理亲情。
故事用一枚好运硬币画下了美好的句号,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亲情是我们永远不会丢弃割舍的情结,无论身在何处,父母对子女的期盼,子女对父母的思念是永远抹不去的。
这本书虽然是儿童绘本,但却以清晰的画面讲述了感人故事,人的一生聚聚散散,无数个离别,无数个团聚,每一次的离别都期待着下一次的团聚,大大小小的团聚构成了我们人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圆融有爱!团圆读后感400字篇【2】今天我读了《团圆》这本书。
故事讲得是:一个小女孩叫毛毛,她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才能回一趟家,只有过年才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刻。
她和爸爸一起包汤圆,包水饺,爸爸把一枚硬币包在汤圆里,谁要是吃着了,就能在新的一年里给她带来好运。
小女孩吃到了。
她幸福的把硬币装在身上,对她来说:"这比大春的大红包还要珍贵。
"当爸爸要走了,要离开时,毛毛把那一枚幸运硬币送给爸爸,让它给爸爸带来好运。
还对爸爸说:"下次回来,我们还把它包在汤圆里奥。
"毛毛和妈妈目送了爸爸远去。
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妈妈在铁路工作,每当春节人们团圆的日子,也是妈妈最忙的时候。
从我记事起,妈妈已经三个除夕没在家过年了,我很想她,每次妈妈打电话都说:"乖女儿,妈妈在忙工作,不能和你过除夕了,听爷爷奶奶和爸爸的话,妈妈好想你".我觉得妈妈好伟大,她放弃了春节和我们团圆,坚守在工作岗位,把旅客平安送回家团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阅读《团圆》读后感
导读:本文绘本阅读《团圆》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绘本阅读《团圆》读后感
文/萌妈
《团圆》是一本感动世界的图画书,昨日陪萌宝读了这本书,无论是从图画还是内容,看了之后都令人感动。
陪萌宝读完这本绘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团聚、分别;再团聚、再分别……大大小小的团聚和分别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小时候生活的穷山僻壤的山村里,八十年代的农村,农民的生活都不富裕,大部分农民都是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田生活过日子,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什么收入来源了。
我家在我们那个村子了来说是生活较为好点的家庭,由于爷爷是医生,在我刚刚出生没多久爷爷就带着奶奶,叔叔姑姑们离开了农村,到县城里去安身了。
由于爸爸在家里排行老大,爷爷孩子多没有能力供养很多孩子上学,爸爸初中毕业后就担任了家里的重任,爷爷他们离开村子后把爸爸一个人留在了老家镇守家业。
从我记事开始我几乎很少见到爸爸在家,我的童年生活里也几乎没有爸爸的身影,爸爸几乎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到春节的时候才会在家里休息几天。
小时候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过年,是因为不但可以一家团圆,而且整个村子也热闹了,不像平常那样安静祥和的让人觉得冷清。
每年到了过年爸爸都会早早的回来,帮妈妈做些家里的农活,准备过年的年货,每年腊月二十三年小年之后,各家各户都在准备年货,做各种好吃的,帮大人们贴对联,包饺子也是我们最喜欢做得事,整个村子洋溢着热闹的气息,飘荡着过年特有的味道。
时间总是给予我们短暂的幸福,年很快就过完了,过了大年初六家里基本走亲访友的事情已经结束,又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爸爸又要出去打工了,小时候每次看到爸爸早早的离家出去打工,我只是有些不舍,希望爸爸能在家里多呆上几天。
直到后来长大了,我才体会到爸爸的艰辛,我的爸爸和《团圆》中的爸爸一样,也是在外面盖房子,爸爸是做土建活的,常年在外帮别人做房子修公路,吃得住的都是临时的帐篷。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由于家里经济紧张,妈妈没有了钱,我上学需要钱,可爸爸又不在家里,我只好亲自到爸爸工地去拿钱。
那是我第一次到爸爸工地去,我到的时候他们正在吃饭,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我的心一下子就被刺痛,那种痛直到现在回忆起来我的心还犹如针扎一样。
那是炎热的夏天,外面三四十度的高温,一群农民工都端着大黄瓷碗,蹲在路边的城墙外大口大口的吃着白色的捞面条,碗里几乎没有菜,那一刻我的泪水如潮水般一下子涌出了眼睛,第一次痛痛的体会了爸爸的艰辛。
后来离开了家上了大学,每到一个地方看到有农民工吃饭的场景,我的心情就久久平静不下来,很多年前的那一幕还一直镌刻在我的心底。
那些年也许很多爸爸都像我的爸爸一样,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到春节才会得以和家人团聚,到了春节
才会与家人重温幸福,春节之后又一次变成了妈妈和孩子的再次守望,又是长长的离别,长长的等待。
也许唯有这样,团圆的日子才显得弥足珍贵。
看到这本图画书的最后一页,当爸爸的背影消失在路的尽头的时候,“我”和妈妈的依然在原地静静的目送着爸爸远去,除了眷恋,我想更多了是一种憧憬吧。
长大结婚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每天在充满快节奏的城市里努力的拼搏,一年里也很少回家,只有到了过年才会回家和家里人团聚。
现在对过年也不像小时候那么期待了,只是想回家看看家里期盼我们一年的老人,他们对我们的期待也许就像小时候我们对爸爸的期待是一样的情结。
婆婆有四个孩子,都是各奔东西,几乎都是每年过年才能与孩子们见上一面,平日里都是各忙各的小家。
记得婚后第一次跟老公回家过年,他们家兄弟四个每年过年都回老人身边过年,一大家子人很是热闹。
公婆也因孩子们都回来过年脸上增添了不少喜悦,婆婆每天忙里忙外的给我们做各种好吃的,也许她这一年来都没有这么累过,我们看得出她虽然累,但是心里是高兴的,一家人团圆带给他们欢乐已经让他们忘记了累。
春节的假期是短暂的,短短的几天团聚,我们很快就又要回到各自的岗位,各奔东西了。
记得第一次在婆婆家过年走的时候,我们已经走了好远,回头望去,婆婆还站在村口的目送着我们,我看到老公回头的那一刻眼里充满了泪水,也许婆婆在那一头早已眼泪浸湿了心底。
春节短短的团聚,带给了父母们下一年新的期盼。
《团圆》中一枚好运硬币是故事的核心,女孩得到爸爸包在汤圆
里的硬币,她高兴极了,紧紧的揣在棉袄的口袋里,在随爸爸拜年的画面中,女孩一直以这枚硬币引以为豪,当年初三,她发现自己的硬币不小心弄丢时,女孩大哭起来。
这是她和爸爸相处的最后一晚,难道这象征着一切的快乐和甜蜜都将消失了吗?后来晚上睡觉的时候,硬币又出现了,女孩带着笑容上床安睡了。
爸爸初四早上走的时候,告诉女孩:下次回来,给你带洋娃娃。
可是女孩却摇头,把好运硬币给了爸爸,这枚硬币象征了在无常的人生聚散中,只要珍惜便不致失落的伦理亲情。
故事用一枚好运硬币画下了美好的句号,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亲情是我们永远不会丢弃割舍的情结,无论身在何处,父母对子女的期盼,子女对父母的思念是永远抹不去的。
这本书虽然是儿童绘本,但却以清晰的画面讲述了感人故事,人的一生聚聚散散,无数个离别,无数个团聚,每一次的离别都期待着下一次的团聚,大大小小的团聚构成了我们人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圆融有爱!
附《团圆》一书文字内容:
爸爸在外面盖大房子。
他每年只回家一次,那就是过年。
今天,妈妈和我都起得特别早,因为——
爸爸回家了。
我远远地看着他,不肯走近。
爸爸走过来,一把抱起我,用胡子扎我的脸。
“妈妈……”我吓得大哭起来。
“看我给你买了什么!”爸爸赶紧去掏他的大皮箱——哦,好漂
亮的帽子!
妈妈也换上了爸爸买的新棉袄。
吃过中饭,爸爸对我说:“走,剪头去。
剪了头,明年就会顺顺当当的。
”
我坐在椅子上等爸爸。
呀,镜子里的爸爸越来越像以前的爸爸了!
包汤圆喽!爸爸把一枚硬币包进汤圆里:“谁吃到它,谁就会交好运喔!”
这天夜里,爆竹“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
我依偎在爸爸妈妈中间睡着了,迷迷糊糊地,我听见爸爸妈妈在轻轻地说着话,他们说啊说啊……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端上了热腾腾的汤圆,爸爸用勺子喂给我吃。
突然,我的牙被一个硬东西咯了一下。
“好运硬币!好运硬币!”我叫起来。
“毛毛真棒!快收到兜里,好运就不会跑掉喽!”爸爸比我还开心呢。
妈妈给我换上了新棉袄,要去拜年啦!
路上,我遇见大春。
“毛毛,你去哪儿啊?”
“我跟爸爸去拜年!”
“我也是。
看,我有大红包!”
“这有什么稀奇!”我从兜里掏出那枚硬币,“我有好运硬币!爸爸包在汤圆里,给我吃到了!”
大年初二,天阴沉沉的,要下雪了。
一大早,爸爸就忙了起来,补窗户缝、刷新门漆、换新灯泡……
呀,家里一下子变得亮堂堂了。
“走,补屋顶去喽!”爸爸冲我努了努嘴。
太好了,那儿是妈妈从来不准我一个人上去的地方呢!
哈,我看见了大春家的屋顶。
“咦,那边是什么声音啊?” “噢,大街上在舞龙灯呢!”
爸爸直起身子,看了看远处。
“在哪儿在哪儿?”我使劲儿踮起脚尖。
爸爸让我骑到了他的肩膀上:“这回看到了吧?”
“看到了看到了,他们过来啦!”
大年初三,下雪了,下得好大好大!
下午,雪终于停了,大春他们来找我玩。
我们在院子里堆了一个大雪人,然后开始打雪仗。
天快黑的时候,我才回到家里,一摸口袋——啊,不见了!好运硬币不见了!
我冲到院子里,院子里全都是雪,我的好运硬币在哪儿?
“毛毛别哭,我再给你一个。
看,跟那个一样!”爸爸摸出一枚硬币。
“不要不要,我就要那个!”我一边哭一边叫。
晚上,我难过地爬上床,脱棉袄的时候——“叮当”,有个东西掉到了地上。
硬币!我的好运硬币!
“爸爸快来看,好运没丢,它一直在我的身上!”
那天夜里,我睡得特别香……
早上一起来,我就看见妈妈在为爸爸收拾东西——爸爸今天要走了。
爸爸很快就收拾好了,他走到我身边,蹲下来用力抱住我。
他在我耳边轻轻地说:“下次回来,爸爸给你带一个洋娃娃,好不好?”
“不!”我拼命地摇头,“我要把这个给你……”
我把那枚攥了很久的暖暖的硬币放到爸爸的手心里:“这个给你,下次回来,我们还把它包在汤圆里喔。
”
爸爸没说话,他用力地点点头,搂着我不松手……
萌妈,80后宝妈,一个爱生活,爱交友,爱读书,爱分享,爱写文字的妈妈,最大的爱好就是推广亲子阅读陪伴萌宝一起成长,和萌宝一起去看这美丽的世界。
生命的意义是真,是善,是美,更是爱,用心去爱生活,爱亲人,爱朋友,将得到永远的光明和温暖。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