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热力学总习题课
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三章 热力学习题

基本概念和规律
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M pV = RT M mol R=8⋅31 J·mol-1·K -1 或 p = nkT
称为普适气体恒量;
n为分子数密度。 2 .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2 p= 3 2 ⎛1 2 ⎞ n⎜ m v ⎟ = nε ⎝2 ⎠ 3
3 . 理想气体的温度公式
压强和温度 的统计意义
7 .掌握准静态过程中功、热量、内能诸概念. 8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并能熟练地运用它计算 理想气体在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内 能变化量. 9 .明确循环的概念,理解热机循环和致冷机循环 中的能量转换关系;掌握卡诺机正循环效率和卡诺 机逆循环致冷系数的计算;会计算一般热机效率. 10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及其等价性;了 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11 .理解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理解宏观实际过程 的不可逆性;了解热力学概率与实际过程进行方向的 关系. 12 .了解熵的概念.了解玻尔兹曼熵公式及熵增加原 理;理解克劳修斯熵公式的意义,并用来计算熵变.
i CV = R 2
C
p
i+2 = R 2
比热容比: γ = C V
Cp
理想气体的等值过程、绝热过程和多方过程公式
过程 特征 过程方程 等体V=常量 等压p=常量 等温T=常量
p = 常量 T V = 常量 T
pV = 常量 pV γ = 常量
吸收热量
M CV (T2 − T1 ) M mol M C p (T2 − T1 ) M mol
绝热 dQ=0 V γ −1T = 常量
p T
γ −1
−γ
= 常量
0
M CV (T2 − T1 ) M M mol CV (T2 − T1 ) M mol p1V1 − p2V2 或 γ −1 −
(完整版)大学物理热学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
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 (A) m kT x 32=v (B) m kT x 3312=v (C) m kT x /32=v (D) m kT x /2=v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
根据理想气体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的平均值 (A) m kT π8=x v (B) m kT π831=x v (C) m kT π38=x v (D) =x v 03.温度、压强相同的氦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ε和平均平动动能w 有如下关系:(A) ε和w都相等 (B) ε相等,w 不相等 (C) w 相等,ε不相等 (D) ε和w 都不相等4.在标准状态下,若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V 1 / V 2=1 / 2 ,则其内能之比E 1 / E 2为:(A) 3 / 10 (B) 1 / 2 (C) 5 / 6 (D) 5 / 35.水蒸气分解成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内能增加了百分之几(不计振动自由度和化学能)?(A) 66.7% (B) 50% (C) 25% (D) 06.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n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的总平动动能(E K /V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质量ρ,分别有如下关系:(A) n 不同,(E K /V )不同,ρ不同 (B) n 不同,(E K /V )不同,ρ相同(C) n 相同,(E K /V )相同,ρ不同 (D) n 相同,(E K /V )相同,ρ相同7.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A) 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 温度、压强都不相同(C)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D)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8.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1)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2)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3)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4)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大学物理化学1-热力学第一定律课后习题及答案

热力学第一定律课后习题一、是非题下列各题中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在定温定压下,CO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CO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不变。
( )2. d U = nC V,m d T这个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VT过程均适用。
( )3. 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 )4. 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 )5. 稳定态单质的∆f H(800 K) = 0。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后的括号内:1. 理想气体定温自由膨胀过程为:()。
(A)Q > 0;(B)∆U < 0;(C)W <0;(D)∆H = 0。
2. 对封闭系统来说,当过程的始态和终态确定后,下列各项中没有确定的值的是:( )。
( A ) Q;( B ) Q+W;(C ) W( Q = 0 );( D ) Q( W = 0 )。
3. pVγ = 常数(γ = C p,m/C V,m)适用的条件是:( )(A)绝热过程;( B)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D)绝热可逆过程。
4. 在隔离系统内:( )。
( A ) 热力学能守恒,焓守恒;( B ) 热力学能不一定守恒,焓守恒;(C ) 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 D) 热力学能、焓均不一定守恒。
5. 从同一始态出发,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 A )可以到达同一终态;( B )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C )可以到达同一终态,但给环境留下不同影响。
6.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作绝热膨胀时,则:( )。
( A )焓总是不变;(B )热力学能总是增加;( C )焓总是增加;(D )热力学能总是减少。
7. 已知反应H2(g) +12O2(g) ==== H2O(g)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r H(T),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大学物理-热学习题课和答案解析

2V
D)n 相同,(EK / V )相同,ρ相同。 nm 不同
8、给定理想气体,从标准状态( P0 V0 T0 )开始作绝热膨胀,
体积增大到3倍,膨胀后温度T, 压强P与标准状态时T0 、
P0的关系为:
√ A)T
(1) 3
T0
P
(1) 3
1
P0
B)T
(
1 3
)
1T0
P
(1) 3
P0
C)T
( 1 ) 3
了。则 根据热力学定律可以断定:
① 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吸了热。
② 在此过程中外界对理想气体系统作了功。 ③ 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 ④ 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了热,又对外作了功。
√ A) ① ③ B) ② ③ C) ③ D) ③ ④ E) ④
7、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
i RT
2 ( E )
(Q) p Cp,mRT
(Q )T
RT
ln
V2 V1
( A)
Q0
E CV ,mT
pV
RT
CV ,m
iR 2
CP,m
CV ,m
R
i2 2
R
循环过程:
热机效率
卡诺热机效率
A Q吸 Q放 1 Q放
Q吸
Q吸
Q吸
卡 诺
A Q吸
1 Q放 Q吸
1 T2 T1
卡诺致冷系数
2kT m
2RT M mol
平均速率:
v 8kT 8RT
m
M mol
4、能量均分原理: 每一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为: 一个分子的总平均动能为: 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
《大学物理学》热力学基础练习题

合肥学院《大学物理Ⅰ》自主学习材料《大学物理学》热力学基础一、选择题13-1.如图所示,bca 为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b1a 和b2a 是任意过程,则上述两过程中气体做功与吸收热量的情况是( )pa2(A)b1a 过程放热、作负功,b2a 过程放热、作负功;c(B)b1a 过程吸热、作负功,b2a 过程放热、作负功;1b(C)b1a 过程吸热、作正功,b2a 过程吸热、作负功;VO (D)b1a 过程放热、作正功,b2a 过程吸热、作正功。
【提示:体积压缩,气体作负功;三个过程中 a 和b 两点之间的内能变化相同,bca 线是绝热过程,既不吸热也不放热,b1a 过程作的负功比b2a 过程作的负功多,由Q W E 知b2a 过程放热,b1a 过程吸热】13-2.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态 A 变到平衡态B,且他们的压强相等,即P P 。
A B问在状态 A 和状态 B 之间,气体无论经过的是什么过程,气体必然( )p (A)对外作正功;(B)内能增加;(C)从外界吸热;(D)向外界放热。
AB【提示:由于T T ,必有A B E E ;而功、热量是A BV 过程量,与过程有关】O13-3.两个相同的刚性容器,一个盛有氢气,一个盛氦气( 均视为刚性理想气体) ,开始时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同,现将 3 J 的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到一定的温度,若氢气也升高到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氢气传递热量为( )(A) 6 J ;(B)3 J ;(C)5 J ;(D)10 J 。
【提示:等体过程不做功,有Q E ,而M iE R TM 2mol,所以需传 5 J 】13-4.有人想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则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的是()pp绝热等温绝热等体等温绝热Op 等()AV Op()B等压V 绝热绝热体等温绝热OOVV ()C()D【提示:(A) 绝热线应该比等温线陡,(B)和(C)两条绝热线不能相交】热力学基础-1合肥学院《大学物理Ⅰ》自主学习材料13-5.一台工作于温度分别为327℃和27℃的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之间的卡诺热机,每经历一个循环吸热2000J,则对外做功()(A)2000 J ;(B)1000 J ;(C)4000 J ;(D)500 J 。
大学物理热学练习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热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题:一个物体的质量是1 kg,温度从20°C升高到30°C,如果物体的比热容是4200 J/(kg·°C),求物体吸收的热量。
解答:根据热量公式Q = mcΔθ,其中 Q 表示吸收的热量,m 表示物体的质量,c 表示比热容,Δθ 表示温度变化。
代入数据得:Q = 1 kg × 4200 J/(kg·°C) × (30°C - 20°C)= 1 kg × 4200 J/(kg·°C) × 10°C= 42,000 J所以物体吸收的热量为42,000 J。
第二题:一块金属材料的质量是0.5 kg,它的比热容是400 J/(kg·°C),经过加热后,材料的温度升高了60°C。
求该金属材料所吸收的热量。
解答:根据热量公式Q = mcΔθ,其中 Q 表示吸收的热量,m 表示物体的质量,c 表示比热容,Δθ 表示温度变化。
代入数据得:Q = 0.5 kg × 400 J/(kg·°C) × 60°C= 12,000 J所以金属材料吸收的热量为12,000 J。
第三题:一个热容为300 J/(kg·°C)的物体,吸收了500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多少摄氏度?解答:根据热量公式Q = mcΔθ,其中 Q 表示吸收的热量,m 表示物体的质量,c 表示比热容,Δθ 表示温度变化。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500 J = m × 300 J/(kg·°C) × Δθ解方程得:Δθ = 500 J / (m × 300 J/(kg·°C))= 500 J / (m/(kg·°C)) × (kg·°C/300 J)= (500/300) °C≈ 1.67°C所以温度升高了约1.67°C。
大学物理热学习题课

dN m 32 4 ( ) e Ndv 2kT
v2
对于刚性分子自由度 单原子 双原子 多原子
i tr
(1)最概然速率
2kT 2 RT RT vp 1.41 m
(2)平均速率
i=t=3 i = t+r = 3+2 = 5 i = t+r = 3+3 =6
6、能均分定理
8kT 8 RT RT v 1.60 m
M V RT ln 2 M mol V1
QA
绝热过程
PV 常量
M E CV T M mol
(2)由两条等温线和两条绝热线 组成的循环叫做 卡诺循环。 •卡诺热机的效率
Q0
Q2 T2 卡诺 1 1 Q1 T1
M P1V1 P2V2 A CV T M mol 1
E 0
•热机效率
A Q1 Q2
M E CV T M mol M Q C P T M mol
A Q1 Q2 Q2 1 Q1 Q1 Q1
A=P(V2-V1) 等温过程
A
E 0
Q1 Q2 •致冷系数 e W Q1 Q2
热机效率总是小于1的, 而致冷系数e可以大于1。
定压摩尔热容
比热容比
CP ( dQ )P dT i2 i
8、平均碰撞次数 平均自由程
z
2d v n
2
CV •对于理想气体:
Cp
v z
1.热力学第一定律
1 2 2d n
二、热 力 学 基 础
Q ( E2 E1 ) A dQ dE dA
准静态过程的情况下
4. 摩尔数相同的两种理想气体 一种是氦气,一种是氢气,都从 相同的初态开始经等压膨胀为原 来体积的2倍,则两种气体( A ) (A) 对外做功相同,吸收的热量 不同. (B) 对外做功不同,吸收的热量 相同. (C) 对外做功和吸收的热量都不 同. (D) 对外做功和吸收的热量都相 同. A=P(V2-V1)
大学物理第五版 热力学习题课

3 ,定
p,m=
5
2
R 。
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开始分别经过等压、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开始分别经过等压、
等体及等温过程, 等体及等温过程,若气体在上述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等温 相同,则气体对外界作功最多的过程为____________ 相同,则气体对外界作功最多的过程为____________。
热 力 学
习 题 课
第12章 提要
掌握两方面内容: 掌握两方面内容: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压强、 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二、理想气体的压强、能量计算 1、气态方程; 、气态方程;
m′ pV = RT M R ( K=N A
)
N n= V
1 2 2 p = nmv = nεk 3 3
2、气体的压强 、
5 5 ∆E2 = R(T3 −T2 ) = ( pV3 − p2V2 ) 3 2 2 5 2 2 = ×(1.01×32×10 − 4.04×2×10 ) J 2 3 = 6.06×10 J
过程II气体吸热 过程II气体吸热 II
Ι
( p1 , V1 )
ΙΙ
p3 = p1
O
V
Q2 = W2 +∆E2 = 4.85×103 J+ 6.06×103 J =1.09×104 J
;
P = P =100Pa ; B c
VA =Vc =1m3
VB = 3m
3
(1)C—A为等容过程: A为等容过程:
PA TA PTA = ∴Tc = c =100K P Tc c P
A
C—B为等压过程: B为等压过程:
VB TB = Vc T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p ≈ 1.41 v ≈ 1.59 v ≈ 1.73
2
RT
µ
RT
v >v >vp
2
µ
RT
o
v p v v2
v
µ
v :讨论平均平动能 v: 讨论分子的碰撞问题 v : 讨论分子的分布问题 p
2
例:用总分子数N、气体分子速率 和速率分布 用总分子数 、气体分子速率v 函数 f(v),试表达下列各量。 ,试表达下列各量。 1. v > v0 的分子数 2. 一分子 v > v0 的概率 3. v > v0 的分子平均速率
3m 3m PV ; (A) ) 2M 3 (C) nPV ; ) 2
3M 3M PV ; (B) ) 2 M mol
3 M mol (D) ) N 0 PV . 2M [ A ]
8.一瓶氦气 He 和一瓶氮气 N2 质量密度相同 一瓶氦气 密度相同, 密度相同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都处于平衡状态 而且都处于平衡状态,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 而且都处于平衡状态 则它们: 则它们:
(A)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温度、压强都不同。 )温度、压强都不同。 (C)温度相同 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 压强。 压强。 (D)温度相同 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 压强。 压强。 [ C ]
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 当压强降低时,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 当压强降低时 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 Z 和平 的变化情况是: 均自由程λ 的变化情况是 (A) Z (B) Z (C) λ (D) λ 都增大. 和λ 都增大 都减小. 和 λ 都减小. 增大. 减小而Z 增大 减小. 增大而Z 减小
(D)η>η',Q>Q体卡诺循环过 ( 题 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 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图中阴影部 分别为S 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 分)分别为 1和S2,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
(A)S1>S2; (B)S1=S2; (C)S1<S2;
P
S1
o
S2
(A) (1)、(3). (C) (3). (E) (4).
(B) (2)、(3). (D) (3)、(4). [C]
2.(学习指导书 5题)某理想气体分别进行了如图所示 ( 题 的两个卡诺循环: ( ),且两 的两个卡诺循环:I(abcda)和 II(a’b’c’d’a’),且两 ) ( ), 条循环曲线所围面积相等。设循环Ι的效率为 条循环曲线所围面积相等。设循环 的效率为 η,每次 循环在高温热源处吸的热量为 Q,循环 II 的效率为 η', , , 每次循环在高温热源处吸的热量为Q',则 每次循环在高温热源处吸的热量为 , P (A)η<η',Q<Q', a' a b' b (B)η<η',Q>Q', d c d' (C)η>η',Q<Q' , c' o V
[D]
13.在恒定不变的压强下,气体分子的平均 在恒定不变的压强下, 在恒定不变的压强下 与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为 碰撞频率Z 与气体的热力学温度 的关系为 (A) Z与T 无关 无关。 (B)Z与 T 成正比。 (C)Z与 T 成反比 成反比。 (D) Z 与T 成正比 成正比。 [C]
f (v )
o
e
f
V
5.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体积 V1 膨胀到体 积 V2 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B 等压过程; 分别经历的过程是: 等压过程; AC 等温过程; AD 绝热过程 其中吸热最 等温过程;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最 多的过程。 多的过程。 (A)A B ; ) P A (B)A C ; ) (C)A D ; ) (D)既是 A B 也是 A C, o ) V1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B
6.汽缸内盛有一定的理想气体 当温度不变 汽缸内盛有一定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不变 汽缸内盛有一定的理想气体 当温度不变, 压强增大一倍时,该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 压强增大一倍时 该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 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都增大一倍; (A)Z 和 λ 都增大一倍; ) 都减为原来的一半; (B)Z 和 λ 都减为原来的一半; ) 减为原来的一半; (C)Z 增大一倍而 λ 减为原来的一半; ) 增大一倍。 (D)Z 减为原来的一半而 λ 增大一倍。 )
[ B ]
3.如图所示为定量理想气体内能 E 随体积 如图所示为定量理想气体内能 V 的变化关系 则此直线表示的过程为 的变化关系,则此直线表示的过程为 等压过程 E
o
V
4.容器中储有定量理想气体 温度为 T ,分 容器中储有定量理想气体,温度为 容器中储有定量理想气体 分 子质量为 m ,则分子速度在 x 方向的分量 则分子速度在 的平均值为:( 的平均值为 (根据理想气体分子模型和 统计假设讨论) 统计假设讨论)
[ C ]
7.下列各式中哪一种表示气体分子的平均 下列各式中哪一种表示气体分子的平均 平动动能?(式中 M 为气体的质量,m 为 平动动能?(式中 为气体的质量 ?( 气体分子的质量, 为气体分子总数目, 气体分子的质量 N 为气体分子总数目 n 为气体分子密度,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为气体分子密度 N0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Mmol为摩尔质量。) 为摩尔质量。)
1 8kT (A) x = ) v 3 πm 3kT (C) vx = ) 2m 8kT (B) vx = ) 3πm
(D) vx = 0 ) [ D ]
5.定量理想气体 vP1,vP2 分别是分子在温 定量理想气体, 定量理想气体 度 T1、T2 时的最可几速率,相应的分子速 时的最可几速率 相应的分子速 率分布函数的最大值分别为f(vP1)和f 率分布函数的最大值分别为 和 (vP2),当T1> T2时, 当 (A)vP1 > vP2 (B)vP1 < vP2 (C)vP1 > vP2 (D)vP1 < vP2 f(vP1)< f(vP2); f(vP1)< f(vP2); f(vP1)> f(vP2); f(vP1)> f(vP2). [ A ]
解:(1)求第二个循环热机的效率: )求第二个循环热机的效率: 两个卡诺循环有什么共同点? 两个卡诺循环有什么共同点? 放热量相同。 放热量相同。
−1
A T2 Q2 η= =1− = 1− T1 Q1 Q1
Q 2 T2 且 = Q1 T1
T2 ∴ Q1 = A1 − T 1 −1 T2 T2 即 Q2 = 1 − ⋅ A T T 1 1
1.按 PV 2 = 恒量 规律膨胀的理想气体 膨 按 规律膨胀的理想气体,膨 胀后的温度为: 胀后的温度为 (A)升高 )升高; (C)降低; )降低 (B)不变 ; ) (D)无法确定. )无法确定
[ C ]
2.标准状态下 若氧气和氦气的体积比 标准状态下,若氧气和氦气的体积比 标准状态下 V1/V2 = 1/2, 则其内能 E1/E2 为: (A)1/2 ; ) (C)3/2 ; ) (B)5/6 ; ) (D)1/3 . )
H2
O2
[ A ]
12.已知氢气与氧气的温度相同,请判断下 已知氢气与氧气的温度相同, 已知氢气与氧气的温度相同 列说法哪个正确? 列说法哪个正确?
(A)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压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 强一定大于氢气的压强。 强一定大于氢气的压强。 (B)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密度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 一定大于氢气的密度。 一定大于氢气的密度。 (C)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 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速率大。 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速率大。 (D)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 方均根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大。 方均根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大。
C D
V2
V
[ A ]
6.(学习指导书 22题)一卡诺热机 当高温热源 学习指导书 一卡诺热机, 题 一卡诺热机 温度为 127°C,低温热源温度为 27°C 时,其 , 每次循环对外作的净功为 8000J,今维持低温 , 热源温度不变,提高高温热源的温度, 热源温度不变,提高高温热源的温度,使其每 次循环对外作的净功为 10000J,若两个卡诺循 , 环都工作在相同的两条绝热线之间, 环都工作在相同的两条绝热线之间, 试求:( )第二个循环热机的效率; 试求:(1)第二个循环热机的效率; :( (2)第二个循环高温热源的温度。 第二个循环高温热源的温度。 第二个循环高温热源的温度
V
(D)无法确定。 [B]
4.(学习指导书 1题)一定的理想气体 分别经 ( 题 一定的理想气体,分别经 的过程,( 历了上图的 abc 的过程 (上图中虚线为 ac 等 温线) 和下图的 过程( 温线),和下图的 def 过程(下图中虚线 df 为 绝热线) 判断这两个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判断这两个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绝热线),判断这两个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v = 3kT / m
2 x
(D)
v = kT / m
2 x
[ D ]
11.如图所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容器用均匀的细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管相连,管中有一水银滴作活塞, 管相连,管中有一水银滴作活塞,大容器装有氧 小容器装有氢气,当温度相同时, 气,小容器装有氢气,当温度相同时,水银滴静 止于细管中央, 止于细管中央,试问此时这两种气体的质量密度 哪个大? 哪个大? (A)氧气的质量密度大 氧气的质量密度大.(B)氢气的质量密度大. 密度大. 氧气的质量密度大 氢气的 (C)质量密度一样大. (D)无法判断. 密度一样大. 无法判断. 无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