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税务筹划》课程教学大纲

2.《税务筹划》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2G055003英文名:T a xp l a n n i n g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先修课程:税法、会计学原理学分:3学分课时:45课时教材:王兆高,税收筹划,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写,《税法》,经济科学出版社;二、本课程地位和性质税务筹划是需要具备了税法和财务会计知识之后开设的一门课程,其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拟强。
该课程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税收筹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明白税收筹划在金融理财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该课程的重点是各具体税种的税收筹划,特别是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等理财相关的税收筹划。
四、授课方法税务筹划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拟强,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主要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方法,辅之以学生为主进行案例的讨论,重点培养学生对税收筹划的理解和税收筹划方法的运用能力。
五、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税务筹划(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税务筹划概述一、纳税筹划基础知识二、纳税筹划的概念三、纳税筹划与偷税、抗税、骗税、避税的区别四、纳税筹划的原那么五、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第二节纳税筹划的开展一、我国税制改革的基本趋势及引发的纳税筹划的开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税收筹划的界定、税收筹划与偷(逃)、欠税、抗税、骗税、避税的区别以及税收筹划的作用难点:税收筹划的界定、税收筹划与偷(逃)、欠、抗、骗、避税的区别第二章企业纳税风险管理(3课时)教学内容:一、纳税风险的概念二、纳税风险的分类及产生原因三、纳税风险的分析与控制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纳税风险的概念、纳税风险的分析与控制难点:纳税风险的分析与控制第三章增值税的筹划(6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增值税概述一、增值税的纳税人和税率二、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三、应纳税额的计算四、出口货物退(免)税五、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和纳税申报六、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第二节增值税的筹划一、增值税的特点和筹划思路二、纳税人身份的选择三、购销业务的增值税筹划四、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利用五、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筹划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纳税人的身份选择、计税依据的安排、税率的适用、出口退税的筹划难点:纳税人的选择、计税依据的安排、出口退税以及临界点的计算第四章消费税的筹划(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消费税概述一、消费税的纳税人二、税目与税率三、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四、出口货物退(免)税五、纳税地点和纳税申报第二节消费税的筹划一、消费税的特点和筹划思路二、利用计税依据进行筹划三、利用消费税的相关政策进行筹划四、涉税处理时的纳税筹划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纳税人的选择、计税依据的安排、税率的适用难点:税率的适用第五章营业税的筹划(6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纳税人概述。
《税收筹划学》课程教学大纲

《税收筹划学》课程教学大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税收筹划学》课程的建设过程充分反映出政府、社会对税收筹划认识不断发生转变的过程。
1994年的税制改革之后,社会上对于税收负担的加重存在着自然的规避心理,出于对税收筹划这种现象在很多方面还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当时,由于政府对税收筹划的态度还不明确,学院并没有广泛地进行教学探索,但在研究生阶段展开了对于税收筹划的探讨,进行了有关讲座,在师生之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在1996年,我院研究生冯绍伍同学等就自行出版了《企业税收筹划》,在全国理论界、企业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影响。
这充分说明学院的教育能力与水平。
伴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强,学院在1998年起,开始在本科生阶段(重要是大四),进行税收筹划的专题讲座,为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创造条件,当时担任讲座任务的是李大明、艾华等教师,他们一直从事着税收筹划的教学探索,并激励着年青老师在这个领域的不断研究,在1999——2003期间,李大明、艾华、薛钢等老师不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税收筹划理论与实践的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影响,也为以后的教学创造了条件。
2003年,我院开设了财政学(税收筹划方向),第一次进行税收筹划专业的创新,将税收筹划第一次列入到正式的教学体系中来,当年,李大明教授获得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税收筹划学》的编著授权,也充分反映了教育部对我院该课程教学水平的高度认可。
2004年,伴随着我院税务专业恢复申请的进行,税收筹划课程正式作为必修课成为税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
2007年,我院注册税务师方向获批,税收筹划课程也列入税收专业课程体系之中。
二、课程介绍1、本课程在专业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税收作为财政手段是政府用以弥补市场不足的重要工具,具有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积极作用。
税收政策法规体现着政府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引导,鼓励或制约着纳税人的投资与经营活动,使之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
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GS0562课程中文名称:纳税筹划课程英文名称:Tax planning课程性质:限选课程学分数:2课程学时数:32授课对象:会计学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税法、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一、课程简介《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等学生一门重要的选修课。
本课程以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及法规为依据,结合现行的财务会计、金融投资、经济法规的规定,借鉴国内外税收筹划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系统阐明税收筹划的概念、特点、原则等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重点介绍企业在投资决策、生产经营、成本核算以及其它方面的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从事理财工作者和具有一般经济知识的自学应考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进行税收筹划的理论基础,以适应处理纳税人理财管理工作的需要,旨在提高学生对国家税收政策法规及其相关经济法规精神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一)税收筹划概述1、纳税人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税收与企业的关系,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三)纳税人的义务,纳税人的法律责任。
2、税收筹划的概念与意义:税收筹划的概念,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节税的区别,税收筹划的意义。
3、税收筹划的特点与原则。
4、税收筹划的分类。
本章重点:税收筹划的概念与意义。
本章难点:税收筹划的特点与原则。
本章教学要求:本章是税收筹划的导言,它概述税收筹划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能够理解税收筹划的定义,掌握税收筹划的特点和原,了解税收筹划的原则,熟悉税收筹划的分类等。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概貌有所了解,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影响税收筹划的相关因素1、税收制度因素:税收负担水平,税负弹性,税收优惠,各国税制差异2、会计制度因素:会计制度与税收筹划,会计制度模式,会计制度规定。
3、企业组织形式因素: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4、投资形式和汇率制度因素:投资形式,汇率制度5、经济法律制度因素:法律制度对税收制度影响,经济法律制度对税收筹划的影响。
《纳税筹划》教学大纲.doc

学分:8《纳税筹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纳税筹划 课程适用专业:会计 学时:48课程类型:理论 课程适用层次:中技一、课程目的、性质和任务1、 目的与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学完本课程后,应 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全面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2) 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之后,能够对实践中存在的问 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办法。
了解企业稅收筹划的基本内容和常用方法,主要着重于现行主要税种的稅收筹划 方法的研究,重点掌握增值税、营业稅、消费稅、企业所得稅的稅收筹划。
2、 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懂得合理地进行纳税筹划与偷逃税等违 法行为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纳稅人作为纳稅义务的承担主体,也应享有相应的权利,其 中合法的节稅和合理的纳稅安排就是其权力之一。
使学生熟悉常见稅种的稅收优惠政 策,掌握如何帮助企业理解和运用这些稅收优惠政策,以提高企业的理财能力;掌握经 济生活中纳税筹划的一些方法与技巧。
3、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4、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中国稅制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纳税筹划概述第一节纳税筹划的意义了解纳稅筹划的概念,特点,掌握纳税筹划的原则,了解纳税筹划的作用。
第二节税筹划的主要方式熟悉稅筹划的主要方式:即合理避税方式、合法节税方式、税负转嫁方式。
第二章纳税筹划的操作技术第一节纳稅筹划的操作平台熟悉常用的纳税筹划的操作平台,包括价格平台、优惠平台、漏洞平台、弹性 平台和规避平台,了解各种操作平台的不同点;掌握转让定价的方法、优惠平台筹划的 方法、漏洞平台的筹划方法、弹性平台的筹划方法、规避平台的筹划方法。
第二节纳稅筹划的技术手段熟悉八种纳稅筹划技术手段的特点:即免稅、减税、稅率差异、稅项扣除、税 额抵免、退税、分劈和延期纳税等的特点及要点;掌握八种纳稅筹划手段的具体应用。
第三章增值税纳税筹划第一节增值税的基本内容熟悉增值稅的纳稅人、征稅范围和计稅依据、稅率(基本稅率一一法定稅率17%,低稅率一-优惠稅率13%,小规模——工业6%,商贸4%,简易征收率一-6%、4%), 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收筹划教学大纲 模板

《税收筹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3042006 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52 学分:4第一部分相关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性质:《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它是近代新兴的一门边缘学科,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依据现行税法,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对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进行旨在减轻税负的谋划和对策。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税收筹划基本理论的同时,掌握各税种的基本筹划方法和操作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税法、将企业税收问题置于企业经营策划情景之中,使企业经营筹划更合理、更有效率。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税收筹划理论、方式方法、手段和技巧等基本原理。
(2)熟悉现行主要税种的税收筹划方法。
(3)掌握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三、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作业练习、课堂讨论等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教学。
重点:税收筹划基本原理的掌握和主要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以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的筹划方法和存在的空间。
难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相关课程:税法、税务会计等五、学时分配总学时:5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为39学时,实验教学时数为13学时。
六、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测验及作业等)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教材与参考书1、使用教材:计金标编《税收筹划》(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主要参考书:(1)王红云编《税法》(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盖地编《企业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第三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第二部分课程内容第一章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4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点;熟悉税收筹划的分类、税收筹划的原则;掌握税收筹划产生的原因、税收筹划实施的条件和一般流程。
《纳税筹划》教学大纲

《纳税筹划》教学⼤纲中央⼴播电视⼤学会计学专业(开放本科)《纳税筹划》教学⼤纲第⼀部分⼤纲说明根据中央⼴播电视⼤学会计学专业、⼯商管理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及有关规定制定本⼤纲。
⼀、课程性质纳税筹划是随着经济体制改⾰的不断推进和中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纳税⼈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形势应运⽽⽣的⼀门课程。
作为⼀门新兴的学科,纳税筹划涉及税收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等多学科的内容,是⼀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纳税筹划是在对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公司组织结构、筹资形式、投资⽅向及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等途径,或通过对纳税⼈个⼈具体情况的分析,为纳税⼈提供合理的纳税建议,以合法减轻纳税负担的⼀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从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出发,在介绍纳税筹划基本⽅法的基础上,以我国现⾏税制中的主要税种为研究对象,分别介绍筹划的思路与技巧。
是⼀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性教材。
纳税筹划贯穿于企业运⾏或个⼈家庭理财的全过程,是各类⾼校税收、会计、企业管理等专业学⽣的重要课程,也是相关专业⼈员实际⼯作迫切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巧。
⼆、课程任务通过纳税筹划课程的教学,能使学⽣较全⾯地了解纳税筹划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纳税筹划的⽅法与技巧。
在熟悉我国现⾏的税收政策、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的导向,通过对企业各项⾏为的调整,或者个⼈家庭理财⽅案的选择降低⾃⾝的税收负担。
理论联系实际,提⾼学⽣解决企业纳税筹划实际问题的能⼒。
使学⽣养成随时追踪国家税收政策变化信息,并据此调整筹划⾏为与⽅案的习惯,为学⽣将来从事的财务规划与管理⼯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与相关课程的关系纳税筹划必须要有税收理论、税收制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知识作为基础,才能更好地统筹规划,处理好纳税筹划问题。
因此最好安排在上述基础课程之后学习。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纳税筹划课程的教学中系统讲授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思路、⽅法,由浅⼊深,由表及⾥,从实践出发,提出和分析理论问题,培育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学大纲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教学大纲Tax Accounting & Tax Planning课程编号:040563B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学时:48学分:2适用专业:会计、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先修课程:财务会计、税法一、课程的教学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缴纳税款的行为过程已经成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因为税收已涉及到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制约。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与发展的税务会计,是一门跨界学科。
它是集税法与会计为一体的一门专业会计,在会计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税务会计学作为会计学科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成型,并且与管理会计学和财务会计学共同构成了会计学体系。
我国税务会计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在这几年则有了长足的发展。
对于税务会计的认识,美国的汉弗莱·和H·纳什在其所著的《未来会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中阐述到“公司的目标是在税务会计的限度内实现税负最小化及税后利润的最大化。
在永无休止的税务战争中,税务会计只能算是一组‘争战法则’。
”在2001年7月的劳动人事部披露的一份人才需求报告中预测,“会计类中的税务会计师”位居榜首。
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税务会计”课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对外经济贸易、跨国并购的日益增多,对这类人才需求将日趋旺盛。
为了适应社会上对该方面人才的需求,我校会计学院在2002年的教学计划中增设了《税务会计学》课程。
《税务会计学》课程的前导课程应该是《税法》、《会计学》和《财务会计》,与其平行或者后续的课程是《高级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让学习者了解《税务会计学》是会计学科中一门独立的门类,具有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对象;二是,将税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税收的法律、规章、制度与涉税会计核算、涉税会计政策的选择这三方面的内容组合起来,从而构成税务会计学的完整知识体系。
《税收筹划》课程教学大纲

《税收筹划》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税收筹划英文名称:Tax Plan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 税务专业、注册税务师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税法、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二、课程简介税收筹划是一门介于税收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之间的交叉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技能分析应用课程。
它将税收置于企业管理视野,在企业管理中将税收问题纳入管理者管理范围,在现行税法框架下,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各环节进行规划、方案设计。
该课程在商业背景下运用税法和财会基础知识介绍税收筹划基本原理和方法,课程中穿插典型案例,讲述针对我国现行税法的税收筹划技巧,使学生从中获取税收筹划理念、思路、方法和技巧。
Tax planning is a cross-cutting course that refers to the knowledge of tax economics, law and management, which is also an analytical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skills. In this subject, the tax revenue is collocated in the vis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which means that,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 general affairs of tax revenue will be greatly concerned by its managers, whom, in the scope of current tax law, adopt measures to regulate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ctivities.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ax planning in the background of tax law and accounting, which, aiming to clarify the correlative technique, involves various examples of the tax law,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obtain the concept, the idea, the methods and the techniques of tax planning.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该课程主要讲述税务筹划的一般原理,基本思路与方法等内容,要求学生运用税法法理和条文,分析企业生产经营中企业设立、重组兼并、收入分配、营销方式、投融资活动、跨国经营等的税收选择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纳税筹划(taxplanning)
【课程编号】025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程归属】工商管理学院
【学分】 2 学分
【学时】总学时: 32 ;讲授及学术研讨学时: 32
【开课学期】√春□秋
【生效日期】 2010 年 9 月 1 日(为学位分委员会审批通过日期)
【撰写人】
【审核人】
【主要内容】
1.适用学科专业:会计学
2.预修课程:财务会计、税法
3.参考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1.蔡昌著.精解纳税筹划[M].中国市场出版社(第一版).2010(10).
主要参考资料
2.蔡昌著.新会计准则与纳税筹划[M].东方出版社.2006(11).
3.[美]迈伦.斯科尔斯等著.张雁翎主译.税收与企业战略[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01).
4.盖地.税务筹划学[M].中国人民大学版社.2009(11).
5.盖地.税务筹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6.庄粉荣.纳税筹划实战精选百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三版).2010(03).
7.徐泓.企业纳税筹划[M].中国人民大学版社.2010(02).
8.最新税收政策下企业涉税疑难问题处理及经典案例解析[M].经济科学版社.2010(01).
9.蔡昌.税收筹划八大规律[M].中国财政经济版社.2005(02).
10.葛长银等.财税无难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01).
4.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25 学时;学术研讨 7 学时
5.教学目的和任务:
纳税筹划专业选修课是在对税法有所了解的基础上,从定位与思想出发,利用纳税筹划的规律与技巧阐述,解析纳税筹划的运作与案例,借助经营活动中的纳税筹划、管理决策中的纳税筹划、综合纳税筹划的三大独特视角,分别具体解析经营活动中的企业设立、合同签订、技术研发、物资采购、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及企业重组和清算中的纳税筹划等主要内容,并且也分别具体解析管理决策中的融资决策、收益分配及薪酬激励中的纳税筹划等主要内容,进而进行综合纳税筹划,本课程利用纳税筹划的各种理论与技巧为纳税人提出合理的筹划建议,纳税筹划是一门为纳税人合法减轻纳税负担的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充分掌握税收政策、会计理论、纳税筹划理论的基础上熟练地运用纳税筹划的规律、思想及技巧,对各种纳税方案进行分析筹划,以培养学生纳税筹划的理论素养,以提升学生的纳税筹划实践能力。
6.教学内容和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定位与思想(2学时)1.纳税筹划的定位与发展
1.1纳税筹划的界定与定位
1.2 纳税筹划的综述与前沿发展
2.纳税筹划的基本思想(2学时)2.1纳税筹划的基本思想
(战略思想、风险思想、管理思想、设计思想)
2.2纳税筹划的设计思想
(流程思想、契约思想、转化思想)
第二部分规律与技巧
3.纳税筹划的八大规律(2学时)
4.纳税筹划的策略与技巧(2学时)4.1最优纳税方案设计理论与目标
4.2不同视角考察的技巧
4.3纳税方案设计的基本流程技巧
5.新会计准则与纳税筹划(4学时)5.1会计管理对纳税的影响
5.2新会计准则下的纳税筹划空间
5.3税收与会计的协调
第三部分运作与案例
6.经营活动中的纳税筹划
6.1企业设立的纳税筹划(4学时)6.2合同签订中的纳税筹划
6.3技术研发中的纳税筹划
6.4物资采购中的纳税筹划(4学时)6.5生产管理中的纳税筹划
6.6市场营销中的纳税筹划(4学时)
6.7企业重组和清算中的纳税筹划
7. 管理决策中的纳税筹划
7.1融资决策中的纳税筹划
7.2收益分配中的纳税筹划(4学时)
7.3薪酬激励中的纳税筹划
8.综合纳税筹划
9.涉税处理纳税筹划(4学时)9.1税务检查应对
9.2涉水账务调整技巧
9.3纳税风险控制工具
9.4纳税安全自我检测表
9.5纳税设计的风险点
7.考核形式:考试
闭卷笔试(占 90 %);平时考核(占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