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 - 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 httpjwczafueducn

Genetics(B)
2.5 40 40
3
专 专 B0803014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3.5 56 56
4
业 业 B0703004 生物信息学(A)
Bioinformatics(A)
2.0 32 32
6
课 核 B0903016 微生物学(C)
Microbiology(C)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
生物信息学(A)
生物技术专业英语
微生物学(C)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植物生理学(B)
发酵工程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
细胞工程原理(A) 天然产物分离与提取
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A) 蛋白质与酶工程 植物育种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专
业
毕
发
业
展
设
课
3
·106·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平台
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总
学时分配
建议
学
学
课程 修读
分 理论 实验 上机 实习
时
设计 学期
X0820001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导论(C) Introduction to Life Science and
1.0 16 16 0
1
Biotechnology (C)
形势与政策、大学体育Ⅰ-IV
微积分Ⅳ
线性代数
计算机与信息应用基
军事理论与训练
马克思主义基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原理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402专业名称: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设基因工程和生物信息两个方向,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学基础,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生命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及生物信息处理能力,并兼备良好的科学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
毕业生具有攻读生物技术相关学科研究生的基本知识或从事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特别是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科学研究、教学、产品研发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重点培养学生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生物信息等主干课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方面的训练。
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酶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重点掌握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生物信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4.了解生物工程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5.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6.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动态;7.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阅读专业文献;8.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和设计,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相关学科主干学科:生物学相关学科:化学、物理、数学四、主干课程植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
五、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军事训练、生产劳动、两课实践、社会实践、教学实习、课程设计(论文)、生命科学前沿教育、生物技术虚拟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
六、学分分配七、学制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九、毕业条件毕业额定学分170(课内)+8(课外)。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及审美情趣,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受到严格科学思维训练,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国家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农畜产品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各类生物高新技术企业和食品药品生产销售企业,从事监督执法、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及相关方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具有生物技术研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3.掌握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基本技术;4.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以及开展创新实验的初步能力;5.熟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国内外研究前沿和最新技术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判断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8.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四、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仪器分析。
五、实践环节(一)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事训练、工程训练、仿真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中国海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大学物理实验 1(48 课时,1.5 学分)
6. 实验室安全(9 课时,0.5 学分)
7.生物化学1 学分)
9.动物生物学实验(32 课时,1 学分)
10.微生物学实验(32 课时,1 学分)
11.细胞生物学实验(32 课时,1 学分)
6.生物统计学(64 课时,3.5 学分)
7.细胞生物学(48 课时,3 学分)
8.分子生物学(48 课时,3 学分)
9.生物技术(32 课时,2 学分)
10.生物技术生产性实验(2 周,2 学分)
11.科研方法论(48 课时,2 学分)
(二)海洋生物技术方向
1.生物化学(64 课时,4 学分)
2.植物生物学(48 课时,3 学分)
二、毕业生能力要求
1.具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具有责任担当、贡献社会、保护环境的意识; 2.掌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定义和解释生物科学中主要概念;能够正确 理解生物技术的原理和适用性;了解现代生物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3.掌握运用生物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 4.具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无机及分析化学
008701102153
有机化学实验
Organic Chemistry Laboratory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大学 008301101033
大学英语 I
College English I
外语 008301101035
大学英语 Ⅱ
College English Ⅱ
008301101037
思想 政治 理论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院二o一一年六月一、招生对象与学制1.教学对象:全日制在校生。
2.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面向生物技术行业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培养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能从事生物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管理、分析检测及辅助研发等岗位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职业面向本专业职业岗位定位为:主要面向生物制药企业、食品和生物产品检验部门、发酵企业和高新生物技术企业,在食品药品与生物制品的生产中从事生产工艺员、生产操作工、产品研发员、分析检验员、质量管理员、产品营销员等岗位工作。
四、人才培养规格要求1.职业素质具有爱岗敬业、团队合作、遵章守纪的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意识;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信息和技术的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开拓进取的创业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熟悉生物产品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和生物产品的检验规范;2.职业能力和知识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发酵生产与管理、生物分离与生产、生物检测与分析、酶制剂生产、植物组培快繁、无土栽培生产和工厂化育苗等;具有分离与鉴定食品微生物的能力;具有对生物制品进行感官检测和理化检测的能力;具有通气发酵生产与管理的能力;具有对功能性生物制品发酵生产与管理的能力;具有分离、纯化和生产益农菌的能力;具有生物农药生产与开发的能力;具有植物组培快繁生产与管理的能力;具有无土栽培生产与工厂化育苗的能力;具备跟踪专业技术发展、探求和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六、学时学分分配与毕业条件1.学时学分要求本专业教学计划总学时 2728 学时,其中:公共学习领域课程 440 学时,占 16.13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1976 学时,占72.43 %;拓展学习领域课程 312 学时,占 11.44 %;实践教学共2118 学时,占 77.64 % 。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233
11 38104011
生物制片技术
2 32 0 32 3 3 3
12 38104012 食品安全与化学污染防治 2 32 32
333
13 38104013 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 1 16 16
323
14 38104014 植物学野外实习
2 32 0 32 2 3
15 38104015 动物学野外实习
3.5 56 40 16 4 2 4
3.5 56 40 16 4 2 4
3.5 56 40 16 4 2 4
合计学时: 520
开课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表 3-2 专业教育选修课程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理论
实践
建议 修读 学年
建议 修读 学期
课程门数: 8
遗传学 微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细胞工程 发酵工程 基因工程 酶工程
合计学分: 32.5
学分
学时
理论
实践
建议 修读 学年
建议 修读 学期
周学 时
6 96 66 30 3 3 7
5 80 50 30 3 2 6
4.5 72 48 24 3 2 7
3 48 48
334
3.5 56 40 16 4 2 4
开课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农生学院 数计学院 数计学院
表 3 专业教育课程 表 3-1 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1 38103001 2 38103002 3 38103003 4 38103004 5 38103005 6 38103006 7 38103007 8 38103008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知学院)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较好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系统的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食品、环保、农业、生物制药等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产业经营及其它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本专业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各方面的能力的总体要求:1、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接受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
3、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较高的从事生物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与管理的能力。
2、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1、具备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了解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3、较好的掌握保健食品检测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了解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5、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和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能力和初步的写作能力,达到国家教育部基本要求。
7、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8、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二、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三、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其它实践教学环节等五大板块。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科生物科学专业是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科学研究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2.实践能力:具备科学实验和实践操作的技能,能够独立进行生物学实验和相关实践工作。
3.研究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具备科学研究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4.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领域中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5.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其能够胜任生物科学领域的各类工作。
二、课程设置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生物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必修课程:包括基础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必修课程,确保学生有扎实的生物学基础。
2.实验实践课程:包括实验技术基础、实验设计与实践、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离技术实验等实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3.选修课程:包括生物学分支学科的选修课程,如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前沿等,满足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个人发展需求。
4.综合素质课程:包括社会科学基础、外语、体育等综合素质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三、实践教学1.实验实践:强化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验课程和实验室实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实验设计能力。
2.科研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
学校设立科研实践基地,提供科研项目和导师指导,为优秀学生提供科研实践机会。
3.创新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实习教学1.实习机会:安排学生进行相关企业、研究机构的实习,提供真实工作环境和实际工作机会,使学生了解行业需求和实际工作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生物技术实验操作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在生物科学与技术的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教学、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业务规格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一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3.系统掌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了解生物技术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6.具有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阅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英文书刊,达到CET-4水平;
7.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水平。
三、基准学制四年
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生物学
六、专业主干课程
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发酵与酶工程。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0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程31学分,基础教学课程33学分,专业教学课程36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40学分,素质拓展环节10学分。
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安排表
有关说明:1.周学时一般不高于23学时,最后一学期一般不安排理论教学课程。
2.专业主干课程以★号表示。
3.打△号的课程再另外加一周实践教学环节。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增加每周2课时的实践教学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增加每周1课时的实践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