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DOC)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导论部分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当代西方哲学思潮大体上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潮.●西方文艺理论——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两大思潮:人本主义——西方文论发展史1.象征主义:高度重视人的个性、个体的心灵活动和重建个体的精神史(瓦莱里)2.意象派:强调诗歌意象应表达诗人感情与理性的“复合”(庞德)3.表现主义:艺术是抒情的直觉和表现的理论(克罗齐)4.精神分析:“无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弗洛伊德)5.现象学6.存在主义文论科学主义——西方文论发展史1.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以科学方法研究文学的“内在问题”其目标是研究文学的内在规律,掲示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即文学中的语言形式和结构2.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文论3.结构主义、符号学、叙事学两大转移:当代西方文论在研究重点上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历史性转移➢第一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从二三十年代起,随着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派的崛起,西方文论研究的重点开始发生悄悄的变化,即从以作家研究为主逐步转向以作品研究为主。
如俄国形式主义只关心文学作品本身的语言形式和结构,而不关心有关作家的生平与心理,英美新批评的“意图谬见”说和“感受谬见”说把文学作品与作家、读者两方面的联系一刀切断,只孤立地研究文学作品本身筝到了结构主义, 更是把文学文本作为唯一的研究对象,罗兰・巴尔特声称,作品诞生“作者死了”作者意图与文本无关。
➢第二次则是从重点研究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在重点研究文学作品的同时, 已开始关注读者的接受问题,如英伽登认为读者也参与了文学作品的创造,萨特也对读者的再创造给予高度评价。
结构主义文论后期也开始注意读者的阅读问题口到六七十年代的解释学和接受理论,则完成了当代西方文论第二次研究重点的转移,即从作品文本转到读者接受上来。
两个转向:1.非理性转向2.语言论转向。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论文(全文)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论文一、横向打通文论要点与柏格森认为笑是“镶嵌在活的东西上面的某种机械刻板的东西”,介绍他的生命哲学,“笑”的理论更易吃透。
讲“精神分析学说”的文论,就必须介绍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人格是一个整体,指人的个性构成,与通常所指的人的品质有所区别。
人格整体包括3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自我、超我。
人格中的3个部分彼此交互影响,在不同时间内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的支配作用。
与本我、自我、超我相对应的是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理想原则。
如果只介绍“潜意识”、“俄狄浦斯情结”、或者梦的理论,没有精神分析理论基础的介绍就显得很突兀。
对荣格“原型”理论的认识必须在弗洛伊德个人“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引进“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分析心理学”的“原始意象”、“自主情结”等文论要点就会迎刃而解。
再如,解构主义文论,罗兰·巴特是从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反思走向解构主义的。
他在《S/Z》中开宗明义:“从每个故事里抽取出它的模型,以这些模型再建立一个巨大的叙述结构,然后(为了验证)又回到任何一部作品上去:这件任务使人力倦神疲,而且索然寡味,因为文本因此而失去了差异。
”而德里达是从语言学出发,反对逻各斯(语言)中心主义,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色。
这里须适当介绍索绪尔的语言学知识。
在索绪尔看来,语言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就具体语言符号而言,能指是随意的,与所指没有必定的联系。
任意性、差别性局限于能指领域。
语言优于文字,文字的首要用途是记录语言。
德里达认为“所指”领域同样存在任意性和差别性,语言并不优于文字。
为此,他解构了逻各斯中心主义,达到反传统的目的,说明“所指”世界构成一个流动的意义指涉过程,它也是不确定的。
至此,德里达在深广的背景下,打开了解构主义的大门。
“言虽不能言,非言无以传”,他后来自造“分延”(differnce)、“播撒”(dissemintion),“踪迹”(trce)等新词也正是以自己的理论为基础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女性主义批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女性主义批评165.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概述:①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持续发展。
②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结果,因而有着较为鲜明的政治倾向。
③它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诸多批评流派如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体现了鲜明的开放性,增强了其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与女性阅读等。
(2)主要主张与研究领域有:①要求以一种女性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中对女性形象的歪曲更是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②努力发掘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新评价文学史。
③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作家的创作状况。
④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权主义的写作方式。
(3)现实背景:①女权主义批评与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第二次女权运动的高涨,直接引发了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②在要求男女平等、争取妇女权利的妇女解放运动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女权主义批评应运而生,首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主流文学的男性文学作品中的大量性别歧视和女性作家作品受到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等现象,并对之加以批判。
③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就是这样依托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发展起来的,反之又为女权政治运动提供了独特的思想武器,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4)思想来源:①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权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的多方面启示。
②女权主义批评还继承了一些重要先驱者的理论创造(5)主要代表是英国的弗吉尼亚•沃尔夫和法国的西蒙•德•波娃。
(6)影响评价:①从总体上看,女权主义批评顺应了西方社会妇女解放运动逐渐深化的趋势,对父权制社会给予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其批评研究的成果也有许多新的创造和拓展,做出了独特贡献而占据一席重要之地。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创立文艺理论独立体系的是(A)A、亚里斯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席勒2、属于狄德罗著作的是( D )A、《诗艺》B、《诗学》C、《悲剧的诞生》D、《绘画论》3、华滋华斯呼呈诗人采用语言( C )A、贵族B、书面C、日常D、古典4、布瓦洛 ( C )人物理论为后来的典型化人物理论作了有力的铺垫A、个性化B、独特化C、类型化D、共性化5、莱辛认为诗歌运用的 ( B ) 符号A、自然B、人为C、天然D、抽象6、在柏拉图看来,创作的动力是( D )A、理性B、想象C、幻想D、灵感7、提出“意图廖见说”的是( B )A、俄国形式主义B、英美新批评C、语义学D、精神分析学派8、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角应( A )A、由顺境转入逆境单B、由有逆境转达入顺境地C、处于顺境D、处于逆境9、歌德认为,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 ( A )的掌握和描述。
A、个别B、一般C、共性D、集体10、俄国形式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D)A、《词语的复活》B、《散文理论》C、《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D、《作为手法的艺术》1. 简述转向解构的巴尔特的文本理论和文本阅读理论答:文本理论:从来不存在“原初”文本,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文本这种“复数”特点导致文本意义的不断游移、播撒、流转、扩散、转换和增殖,文本本身只是开放的无穷无尽的象征活动。
文本阅读理论:(1)阅读“文本”需转喻式思维;(2)判断“文本”间的区别,要依据它们不同的能指意指的活动路线与意义播撒过程;(3)阅读“文本”是一种创造的双重“游戏”。
2. 德里达论文字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答:文字学:意为关于“字符”的“科学”。
德里达认为传统语言学刻意用口说的话即言语来压制书写的话即文字,从而阻碍了文字作为一门科学的建构。
肃清言语加诸文字之上的阴影,是解构主义的当务之急。
“逻各斯中心主义”:德里达称西方自柏拉图以来以言语直接沟通思想而贬抑书写文字的传统为“逻各斯中心主义”,它的另一个名称就是“语言中心主义”。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一、直觉主义直觉主义是20世纪初对西方现代派文学产生极大影响的一种哲学思潮,它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柏格森。
柏格森直觉主义中所强调的创造性、非理性,以及直觉和无意识等问题,都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反复突现的重要理论问题,而且对意识流创作手法的崛起,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意识流就叙事的角度由外在的观察转入内心的体验和发现而言,不妨说是柏格森直觉主义的一个延续。
二、柏格森的艺术即直觉说柏格森在《形而上学导论》(1903)中区分了直觉和理性分析这两种认知世界的方式。
柏格森强调艺术的非功性。
他认力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大都为物质需要和实用功利所束缚,有鉴于人总是用功利的艰光来看世界,以致视而不见对象的鲜明的个别性,而只看到它们可被复述的部分。
这不仅对于物,而且还包括了我们对他人的和我们自已的情感的感知,即所见的只是那非个人的、抽象的一面。
这佯艺术便成为一种心灵的感知。
艺术抛弃了对事物的实用态度和抽象取义的现成方法,而见出对象原生原长的内在生命,直接面对一个扫去面纱的世界。
所以,艺术的目标总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因此是一种直觉。
艺术作为直觉意味着鲜明的个别性。
柏格森认为就精神状态而言,人所见的不过是它的外在表现,即人人相通的、可为言语一劳永逸加以表达的普通的一页。
艺术家的心灵在于能以直觉超越理性,在其最高的境界上可统万端为一体,无论是物质世界的形色声貌,抑或内心生活中最细微的变化,都能如其本然地感知其个别性。
总的来看,柏格森关于唯一真实时问的心理时问即绵延的观点,虽然是意识流创作手法的直接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但他的直觉主义哲学对文学和艺术产生的影响要大于意识流一端。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与克罗齐的“直觉一表观”悦虽然有内在相通之处,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差别。
往历史上看,克罗齐的直觉即表现即艺术的观点,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心赋形式于物的传统;柏格森直觉主义则更使人想起柏拉图的诗歌迷狂说。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文论,把艺术活动与生命现象联系起来,强调艺术的个性、不可重复性和独特性等,反对仟何机械化、公式化倾向,有一定的合理性;把主客交融无间的“直觉”状态看作艺术的至境也不无道理;从生命的机械化来探讨喜剧性也有独到之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原型批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原型批评93.原型批评是什么?(1)发展概况:①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的弗莱,曾一度与马克思主义批评和精神分析批评在西方文论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②原型批评在60年代达到顶峰,对文学研究尤其是中世纪文艺复兴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然而70年代以后随着结构主义的兴起而逐渐失去影响。
(2)主要主张:①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
②原型批评试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并强调作品中的神话类型,认为这些神话类型同具体的作品比较起来是更基本的原型,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
(3)影响评价:①原型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以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为基础,在文学观念上,弗莱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社会历史观的影响,使其原型批评呈现出一种整体性文化批评的倾向。
②在方法论上,原型批评还吸取了斯本格勒的历史有机循环发展论和早期结构主义的一些理论。
③此外,原型批评虽然反对新批评,但其理论仍带有一定程度上的文学自足论的痕迹。
94.詹姆斯•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是什么?(1)弗雷泽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以研究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从巫术到宗教再到科学的发展而著称,他的人类学理论的影响主要来自巨著《金枝》。
(2)其主要理论主张有:①金枝国王习俗与宗教模式:金枝国王习俗指的是当部落首领精力衰竭之后就应该被杀死吃肉喝血,这一传统的目的是为了把老首领的力量继承下来,而这一习俗发展出了许多的宗教,许多宗教的中心人物都是一位以青年男子形象出现的神,代表各个季节中的繁衍尤其是农作物的丰收,因此人们把神的躯体和血液与农作物的良种主要产品即面包和酒等同起来,形成了吃肉喝血的宗教仪式,而这种宗教的核心就是祭奠这位神的死亡与再生。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导论:当代西方文论概观一.当代西方文论1.当代西方文论的时间跨度为20世纪初至今,范畴主要为文学理论。
2.19世纪,西方文论在实证主义、意志主义等思潮影响下,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文学创作实践为基础,突破了古典主义文论的束缚,形成以浪漫主义(含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含自然主义)为主流的文学理论和批评;20世纪,西方文论在现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冲击下,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实践的推动下,形成了不同于19世纪文论的、具有鲜明反传统倾向和20世纪新特点即当代性的文学理论。
两者的区别是时代性、世纪性的。
3.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表现主义,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精神分析批评,直觉主义与意识流,语义学与新批评派,现象学、存在主义与荒诞派,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解释学与接受理论,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
二.当代西方哲学两大主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1.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根本特点是把人当做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哲学问题。
其起点是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瓦莱里、庞德)和表现主义(克罗齐),另有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直觉主义(柏格森),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包括荒谬派)(萨特、海德格尔),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解释学与接受主义。
2.科学主义: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其思想基础在本世纪主要是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包括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英美语义学与新批评派(瑞恰兹),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解构主义。
三.两次转移:1.二三十年代,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与新批评派,结构主义)。
2.三四十年代,从重点研究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期)。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什么?2、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点的两次转移是什么?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最重要的两个转向是什么?4、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所呈现的多元发展态势有何具体表现?5、保尔·瓦莱里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6、亚瑟·西蒙斯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7、威廉·巴特勒·叶芝的象征主义诗论是什么?8、艾兹拉·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是什么?9、托马斯·欧内斯特·休姆的意象主义诗论是什么?10、如何评价20世纪初期的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论?11、贝尼蒂托·克罗齐的表现主义诗论是什么?12、罗宾·乔治·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诗论是什么?13、如何评价“直觉—表现”的表现主义诗论?14、俄国形式主义是什么?15、布拉格学派是什么?16、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的研究方法有何特点?17、维克托·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是什么?18、罗曼·奥西波维奇·雅各布森的文学性理论是什么?19、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艾亨鲍姆的科学实证主义文论是什么?20、精神分析批评是什么?2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是什么?22、诺曼·霍兰德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是什么?23、雅克·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是什么?24、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思想是什么?25、威廉·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是什么?26、詹姆斯·乔伊斯的美学观是什么?27、弗吉尼亚·沃尔夫的创作思想是什么?28、语义学批评是什么?29、新批评是什么?30、I·A·瑞恰兹的语义学批评是什么?31、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是什么?32、约翰·克娄·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是什么?33、克林思·布鲁克斯的“细读法”是什么?34、威廉·燕卜荪的复义理论是什么?35、威廉·维姆萨特的新批评理论是什么?36、雷奈·韦勒克的作品结构理论是什么?37、艾伦·退特的张力论是什么?38、R·P·布拉克默尔的姿势论是什么?39、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是什么?40、现象学文论是什么?41、米盖尔·杜夫海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是什么?42、乔治·布莱的现象学批评是什么?43、日内瓦学派是什么?44、存在主义是什么?45、荒诞派是什么?46、罗曼·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是什么?47、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文论是什么?48、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论是什么?49、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理论是什么?50、原型批评是什么?51、詹姆斯·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是什么?52、荣格的原型理论是什么?53、弗莱的原型批评是什么?54、原型批评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是什么?55、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什么?56、卢卡奇的现实主义文论是什么?57、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是什么?58、皮埃尔·马舍雷的结构主义文论是什么?59、吕西安·戈德曼的“发生结构主义”文论是什么?60、特里·伊格尔顿的新马思主义文论是什么?61、法兰克福学派是什么?62、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式幻想艺术论是什么?63、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是什么?64、30年代关于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之争是什么?65、30年代卢卡奇和布莱希特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是什么?66、瓦尔特·本雅明的技术主义艺术理论是什么?67、西奥多·阿多诺的否定性文论是什么?68、赫伯特·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文论是什么?69、埃里希·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文论是什么?70、于尔根·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是什么?71、结构主义文论是什么?72、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理论是什么?73、路易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是什么?74、罗兰·巴尔特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文论是什么?75、茨维坦·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是什么?76、文学符号学是什么?77、恩斯特·卡西尔的符号学是什么?78、苏珊·朗格的符号学是什么?79、艾柯的文学符号学是什么?80、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是什么?81、洛特曼的文学符号学是什么?82、A·J·格雷马斯的文学符号学是什么?83、叙事学是什么?84、海德格尔的解释学理论是什么?85、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是什么?86、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是什么?87、俄罗斯历史诗学批评是什么?88、俄罗斯宗教批评是什么?89、解释学是什么?90、利科的解释学文论是什么?91、接受美学是什么?92、康士坦茨学派是什么?93、斯丹利·费希的感受文体学是什么?94、乔纳森·卡勒的读者反应批评接受文论是什么?95、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文论是什么?96、赫施对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批判有哪些?97、汉斯·罗伯特·姚斯的接受美学是什么?98、W·伊瑟尔的阅读理论是什么?99、如何评价解释学文论?100、解构主义是什么?101、雅克·德里达的结构理论是什么?102、耶鲁学派是什么?103、保尔·德·曼的修辞学阅读理论是什么?104、哈罗德·布鲁姆的“影响即误读”理论是什么?105、希利斯·米勒的解构批评是什么?106、杰弗里·哈特曼的解构主义理论是什么?107、解构批评是什么?108、伯纳德·哈里生与乔纳森·卡勒等人分别是如何评价德里达解构主义的?109、丹尼斯·道诺霍及霍华德·费尔珀林的解构主义批评是什么?110、艾布拉姆斯对解构主义的质疑是什么?111、米歇尔·福柯的后结构主义文论是什么?112、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13、凯特·米勒特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14、锡德妮·简尼特·卡普兰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15、艾伦·莫尔斯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16、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17、伊莱恩·肖瓦尔特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18、茱莉亚·克莉丝蒂娃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19、埃莱娜·西苏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20、露丝·伊瑞格瑞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21、芭芭拉·史密斯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22、苏珊·威利斯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23、迈克多威尔的女权主义批评是什么?124、弗吉尼亚·沃尔夫的女权主义理论是什么?125、西蒙·德·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理论是什么?126、后现代主义是什么?127、丹尼尔·贝尔的后现代社会文化矛盾理论是什么?128、哈贝马斯与后现代主义的论战是什么?129、利奥塔德的后现代主义文论是什么?130、弗·杰姆逊的后现代文化逻辑理论是什么?131、哈桑的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理论是什么?132、威廉·斯潘诺斯的后现代主义诗论是什么?133、让—布希亚德的后现代大众传媒理论是什么?134、新历史主义是什么?135、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是什么?136、海登·怀特的元历史构架是什么?137、后殖民主义是什么?138、爱德华·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什么?139、盖娅特丽·斯皮瓦克对殖民地权力话语的批判是什么?140、文化研究是什么?141、文化主义是什么?142、马修·阿诺德的文化与无政府论是什么?143、F·R·利维斯的利维斯主义是什么?144、理查·霍加特的文化研究理论是什么?145、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是什么?146、结构主义对文化研究的影响有哪些?147、罗兰·巴尔特的大众文化理论是什么?148、安东尼奥·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是什么?149、阿多诺如何论电视与大众文化模式?150、雷蒙·威廉斯如何论两种电视?151、斯图亚特·霍尔的电视意义生产论是什么?152、洪美恩的电视文化研究理论是什么?153、约翰·费斯克的两种电视经济理论是什么?154、赛义德的文化批评理论是什么?155、希利斯·米勒的文化研究理论是什么?156、空间理论是什么?157、米歇尔·福柯的空间理论是什么?158、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是什么?159、爱德华·索雅的第三空间理论是什么?160、麦克·克朗的文学空间理论是什么?161、如何总体评价当代西方文艺理论?162、为什么会产生两大主潮与两次转向?163、燕卜荪的复义理论和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之间有何关联?164、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与克罗齐的直觉主义之间有何关联?165、注重读者阅读接受的文学理论有哪些?166、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方法影响了哪些文学理论?167、将文学活动与生产活动相联系的文学理论有哪些?168、受精神分析学影响的文学理论有哪些?169、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联是什么?170、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史上有哪些理论本身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影响了其它流派?171、显示出“去中心化”的文学理论有哪些?172、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史上的几次重要论战是什么?17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史上的“整体”与“碎片”之间的关联是什么?174、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如何?175、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涉及大众文化的理论有哪些?如何评价?176、关于文学创作的发生机制的动因有哪些理论?177、有哪些文论家提出并应用了细读法?178、新批评派是如何论玄学诗的?179、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是什么?180、文学有机整体观是什么?181、关于艺术家与普通人的差别有哪些论述?182、在艺术作品和审美对象的区分方面,杜夫海纳和英伽登有何区别?183、尤奈斯库是如何反对传统戏剧的?184、如何比较尤奈斯库和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185、结构主义和文化主义的关系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参考书目:《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0.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1.当代西方哲学思潮大体上分为: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两大思潮。
(1)人本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①象征主义(瓦莱里)②表现主义(克罗齐)③精神分析学文论(弗洛伊德)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萨特)⑤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2)科学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①形式主义(俄国)②新批评派文论(英美)③结构主义文论(索绪尔)2.当代西方文论研究重点上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历史性转移:(1)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
(2)从重点研究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
3.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语言论转向。
(1)非理性转向:这主要是就人本主义文论而言。
强调人的情感比理性更重要。
(2)语言论转向:这主要是就科学主义文论而言。
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二次大的转向。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1.前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
2.后象征主义代表: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
3.瓦莱里“音乐化”论的要点:(1)音乐化指: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诗要讲求音乐之美,不仅指节奏感、旋律性,而且要具有音乐那样的协调性、严密性和整体性,要用音乐语言来思维。
例:艾略特的《荒原》即借用交响乐的程式来组织全诗,给人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第一章:《死者葬仪》母题:(无水――死亡)(正题)第二章:《对弈》反母题:(欲――虽死犹生)第三章:《火诫》变异母题:(火――求救)(火象征:太阳、光明、净化)第四章:《水里的死亡》重复母题:(水太多――死)(反题)第五章:《雷霆的活》反重复母题:(天降净水――得救的可能)(合题)(2)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内在的联系:①诗的世界与梦幻世界相似,外在事物的意象与主体的感觉、心情完全和谐、共鸣、交融为一体。
②我们所熟悉的有生命的东西,好像都配上了音乐;他们互相协调形成了一种好像完全适应我们的感觉的共鸣关系。
(3)音乐化还包括:诗的语言的音乐化:诗应做到音韵谐美、节奏合拍,并符合理性和审美的要求,如格律的要求。
4.庞德的“意象”定义:(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超出了西方的传统,接受了许多东方的审美原则,他编译了李白的诗,叫《神州集》。
诗表面是一种形象,没有说理,但实际上却包含着深刻的意蕴。
)(1)“意象”是意象主义独创的核心范畴。
(2)庞德认为:“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出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
”(按:亦释“情结”)。
(3)这个定义包含着意象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内层是“意”,是诗人主体理性与感情的复合或“情结”。
外层则是“象”,是一种形象的“呈现”,两者缺一不可。
例:庞德的诗《地铁站台》中写道:人群中的那些面孔湿漉漉、黝黑枝头的花瓣外层用比喻写出人群中面孔的形象,内层却表现城市生活的易逝感。
2.表现主义1.克罗齐的主要论著《美学原理》、《美学纲要》;科林伍德的主要论著《艺术原理》。
2.克罗齐“直觉-表现”说的主要观点:(直觉、感觉、概念的含义和相互关系)(1)感觉:在实践活动中引起的感触,它是杂乱的、肤浅的、被动的,是直觉的“材料”。
(2)直觉:一种不依靠理性与经验,不证自明的知识能力。
(第六感觉)这种心灵综合能力赋予感觉内容以形式,产生意象;在这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情感和想象的交互运动。
* 直觉是主动的、创造的,他所产生的意象是具体的共相。
(3)概念:普遍性、抽象性的理念,在克罗齐认识论中处于高于直觉的认识阶段。
* 直觉的价值判断是美、丑。
* 概念的价值判断是真、伪。
* 概念包容了直觉,并不扬弃直觉,直觉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立价值。
3.科林伍德对表现情感和激发情感的区分:(1)表现首先指向表现者自己。
表现主义要求,一个表现情感的人以同一种方式对待自己和观众,他使自己的情感对观众显得清晰,而那也正是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
如:一个演员不仅应按要求哭笑,而且应该明白为何哭笑。
(2)艺术创作不应为一般而忽略个别。
科林伍德认为亚里士多德《诗学》所论的创作目的并不是个别的,而是一般的。
真正的艺术只表现个性,这种个性是唯一的、特殊的,不可能类同于另一个个性。
如:于连和拉斯蒂涅都是青年野心家,但他们又都是独特的“这一个”,不可混同。
(3)表现的结果,是使艺术家与欣赏着之间的界限趋于消失。
①艺术并不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情感的表现。
每个能表现自己情感的人都可是艺术家。
②诚如柯勒律治所言:我们知道某人是诗人,是基于他把我们变成了诗人这一事实。
③诗人的语言变成了自己的语言,艺术家能使欣赏者变成表现者。
例:我们在山峰上吟咏李白、杜甫的诗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然而,就首创精神而言,艺术家是独特超凡的。
3.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1.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日尔蒙斯基。
2.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1)“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他指出文艺的美感特征首先是惊奇陌生的新鲜感。
(2)认为文艺作品的美感只产生于语言、叙述方式、情节构造等形式上的独特性,与内容无关。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延长人们审美感知的过程。
(3)从“本事”到“情节”,必须经过作家的创造性变形,写实主义必须让位于现实主义。
例:什克洛夫斯基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中发现了大量运用陌生化手法的例子。
如他指出,托尔斯泰小说中常常不用事物原有的名称来指称事物,而是像描述第一次看到事物那样去加以描述。
比如,《战争与和平》称“点缀”为“一小块绘彩纸版”,称“圣餐”为“一小片面包”。
普希金为贵族小姐起一个农村妇女化的名字。
这样,就使读者对已熟悉的事物产生陌生感,从而延长对之关注的时间和感受的强度,增加审美快感。
4.(领会)雅各布森论隐喻与转喻:(1)隐喻即依靠相似性的比喻,(聚合)鲜花般的少女。
(2)转喻即依靠邻接性的比喻,(组合)把裙子、辫子比喻少女。
4.精神分析批评1.弗洛伊德的主要论著有:《创造性作家与白日梦》、《<俄狄浦斯王>与<哈姆雷特>》、《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
霍兰德的主要论著有:《精神分析学与莎士比亚》、《文学反应动力论》、《本人的诗歌:文学精神分析学引论》。
拉康的主要论著有:《自我的语言》、《精神分析学的四个基本概念》。
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和“俄狄浦斯情结”的主要观点:本我与“快乐原则”、自我与“现实原则”、超我与“至善原则”;恋母情欲综合感。
恋母情欲综合感:“俄狄浦斯情结”(又译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从其“力比多”理论和格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的第三阶段,即生殖器阶段,儿童身上发出一种恋母情欲综合感。
这种心理驱使儿童爱异性双亲而讨厌同性双亲。
男孩就产生“俄狄浦斯情结”,女孩就产生“厄勒克特拉情结”(又译恋父情结)3.弗洛伊德的“升华说”: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方面,弗洛伊德也持泛性论的观点。
他把性欲看作是文艺创作的动因。
艺术家也和常人一样,由于欲望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便试图在文艺创作中得到感情的宣泄,以获取快乐,因此他们的创作动因就是“性欲的冲动”。
(1)弗洛伊德认为,文艺本质上是人的本能的(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一种“升华”。
(2)这种升华其实是一种转移,即由生物性的发泄转移到高级的文化领域中。
(3)弗洛伊德说:“凡是艺术家,都是被过分的性欲所驱使的人”,但他们的“性的精力被升华了。
”4.弗洛伊德论文学艺术与白日梦的主要观点:“创作性作家本质上是白昼的梦幻者”。
(名解)(1)弗洛伊德把作家与梦幻者、作品与白日梦相提并论。
(2)他把作家分为两类型:一种是像写英雄史诗的古代作家那样,他们接收现成的材料;另一种则是创造性作家,他们创造自己的材料。
他认为这后一种富于想象力、创造力的作家即与“光天化日”之下的梦幻者相似。
(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他认为“小说中所有的女人总是都爱上主人公”,故事中的人物总是“明显地分为好人和坏人”,都不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而是“白日梦的一个必要成分”。
“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我们幼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
)(3)他的这些观点启发作家突破现实生活的界限,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体性。
5. 霍兰德论创作与阅读中人体身份、文化身份和个人身份的主导作用:(1)儿童时代使每一个人发展出一种与他人不同的个人风格或身份主题:科学研究证实,人与人之间的大脑差异源自童年经验,我们能动地观察世界、建构现实,而这一能动过程是受由童年经验发展而来的个人风格和身份主题制约的。
(2)霍兰德认为:所有文学反应都由包括人体身份(如:种族、性别等)、文化身份(如: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等)和个人身份(个人成长史)。
和使我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独一无二的个人历史的那种身份所控制。
例: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的老来俏被区长批评,在外国人眼里是侵权行为,而在中国农村,就是一种不正经的打扮。
6.拉康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语言学阐释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通过“压缩”和“移置”来表现其内容的,拉康则认为这两个概念与隐喻和转喻的修辞过程是相似的。
隐喻是“压缩”,转喻是“移置”。
5.直观主义与意识流1.意识流:(多选)(1)意识流就叙事的角度由外在内的观察转入内心的体验和发现而言,不妨说是柏格森直觉主义的一个延续。
(2)此外,弗洛伊德以无意识为精神的真正实在的、以梦为被压抑的本我得以发泄的主要场所的理论,以及威廉·詹姆斯以流喻意识而强调其绵延不断性的心理哲学,也是意识流的主要理论支柱所在。
2.柏格森的直觉说和绵延说(1)直觉:一种不依靠理性与经验、不证自明的知识能力,它追随对象的内在生命,达到物我统一的至境。
(2)绵延:通过直觉体验到的时间,即“心理时间”。
3.威廉·詹姆斯论意识流的不可分割性:意识中每一个鲜明的意象都是浸染在围绕它们流淌的活水之中。
(单选)4.乔伊斯对阿奎那的美的三要素说的阐述:“完整”、“比例”、“鲜明”。
(多选)6.语义学与新批评1.瑞恰兹的主要论著:《意义的意义》、《实用批评》、《修辞哲学》;艾略特的主要论著:《传统与个人才能》、《玄学派诗人》、《批评的功能》。
2.评派的发展概况:奠基阶段、“南方集团”和“耶鲁集团”。
(多选)3.布鲁克斯论悖论与反讽:悖论:是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格,指的是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
然而正是这样一种悖论语言成了布鲁克斯心目中理想的诗歌语言:“悖论正合诗歌的用途,并且是诗歌不可避免的语言。
科学家的真理要求其语言清楚悖论的一切痕迹;很明显,诗人要表达的真理只能用悖论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