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
2024年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一册语文标准教案

2024年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一册语文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一册语文,具体内容为第一章《拼音与汉字》第三节《声母、韵母和声调》。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声母、韵母和声调概念,以及它们在拼音中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母、韵母和声调基本知识,能正确拼读音节。
2. 培养学生运用拼音进行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母、韵母和声调正确发音及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声母、韵母和声调拼写规则,提高拼音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与拼音相关小故事,激发学生对拼音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声母、韵母和声调概念,以及它们在拼音中作用。
3. 随堂练习(15分钟)播放PPT,展示一些声母、韵母和声调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口头练习。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如何正确拼写声母、韵母和声调。
5. 课堂小结(5分钟)6. 互动环节(10分钟)让学生上台演示,正确拼读音节,提高他们实际操作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强调作业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声母、韵母和声调概念及作用。
2. 声母、韵母和声调拼写规则。
3. 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选择正确声母、韵母和声调填空。
2. 答案:(1)bā(巴)、mì(米)、fēi(飞)、dì(地)、tīng (听)。
(2)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多写,提高拼音水平,为学习汉字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教师可以推荐一些拼音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是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是例题讲解深度和清晰度,接着是教学难点处理,然后是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是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实质性。
年人教版培智生活语文上册教案

年人教版培智生活语文上册教案2022-2022学年生活语文教案第一部分入学教导智力障碍儿童不同于正常适学儿童,他们注重力簇拥,智力、语言进展迟缓滞后,多数同学都伴有先天性的疾病。
初入学时,年龄跨度7到10岁不等,虽然年龄同正常孩子相仿甚至更大,但他们的智力年龄普遍不到3岁;他们半数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学前教导或家庭启蒙教导,几乎都是在村里面闲养着长大;他们语言能力很差,三分之一的同学除了会叫爸妈不会说别的话,还有一部分同学只会发出啊啊的怪叫;他们生活能力也差,无数同学根本不会自立上厕所,也不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个别同学甚至不知道吃饭。
生疏的小学、学习、生活环境足以让他们产生恐惊感和排斥感,孩子们总是哭闹不止,不肯意进课堂,随地大小便、大哭怪叫、咬人打人等怪异心情和异样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入学后直接开展教学活动根本不现实,也正是如此,入学第一个月,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特别需要开展一些生活技能培养、生活习惯养成的入学教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不行少。
通过为期一月的入学教导能使智力障碍儿童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环境,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做好预备工作。
1、按照同学的身高排好固定的座位,并且告知同学这是他们的座位,只要在教室就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提出室内要求,不能在老师大吵大闹,不能任意离开自己的座位。
将每一个同学的姓名,根据座位位置写在黑板上,协助同学铭记自己的座位。
2、练习点名要答到,教师叫同学的姓名时,同学要说到、或者举手,协助同学们相互认识,老师自我介绍,同学能说出“董教师”,为师生互动做预备。
3、练习上课问好和下课再见,在喊起立时,加上手势的辅导,同学能说出“教师好”和“教师再见”。
以上三点为其一周,主要协助同学能在教室里面坐住,认识教师和学生。
4、练习站队,根据同学的身高为他们排好固定挨次的队列。
并且要求同学拉住前面学生的衣角,教师带领学生认识校内环境,熟悉厕所,宿舍和餐厅,知道男生女生上不同的厕所,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厕所。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2

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雷卫华2018年9月第二单元个人生活4、人教学目标:倾听与说话:A:能听懂词语、句子;能自己看图片说出“人”“头”“手”;能说出句子“这是头”“这是手”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说出“人”“头”“手”,能说填空式句子“这是头”,“这是手”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a”识字与写字:A:独立认识生字“人”B:在老师帮助下认识生字“人”C:感知生字“人”阅读:A:能独立读出生字、词语“人”“头”“手”B:能跟读生字、词语“人”“头”“手”C:感知生字、词语“人”“头”“手”综合性学习:A:理解“人”“头”“手”的词义,知道“人”是我们自己,“头”和“手”分别是什么在哪里B:知道“人”“头”“手”的词义,知道“头”和“手”分别是什么在哪里C:感知“人”“头”“手”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读“人”“头”“手”,认识生字“人”,说句子“这是头”“这是手”难点:认识生字“人”,说句子“这是头”“这是手”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人”教学目的:听懂词语,学习认读,认识生字教学过程:一、课前常规1、上课起立,师生问好。
2、日期星期天气。
二、新课导入出示图片“第二单元个人生活”,他们在干什么?(洗脸、刷牙、洗手)这些都是和每个同学息息相关的个人生活内容,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人”也就是我们自己的一篇课文。
三、教授新课1、出示课题,“4 人”并带着同学们读课题。
2、出示课文图一,引导学生看图,图一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她就是一个人,领读词语“人”。
教师指着图片,领读词语“人”,并且逐个教读。
3、游戏“找一找”,利用课本中前3课的图片,教师说“人”,让同学们找一找指一指?及时表扬找的对的同学,老师再带领同学熟读词语“人”,学习说“这里有人”、“这里没有人”。
4、出示词语“人”,让学生熟悉字形,巩固生字“人”。
5、出示图三,让学生看图说“人”,老师指着图片说出句子“这是人”,6、认识生字“人”。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4

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雷卫华2018年9月第四单元自然与社会10、太阳月亮教学目标:倾听与说话:A:能听懂词语、句子;能自己看图片说出“太阳”“月亮”,能说出句子“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说出“太阳”“月亮”,能说填空式句子“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o”识字与写字:A:独立认识生字“月”B:在老师帮助下认识生字“月”C:感知生字“月”阅读:A:能独立读出生字、词语“月”“太阳”“月亮”和句子“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B:能跟读生字、词语“月”“太阳”“月亮”和填空式句子“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C:感知生字、词语“月”“太阳”“月亮”综合性学习:A:理解“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B:知道“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C:感知“太阳”“月亮”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读“月”“太阳”“月亮”,认识生字“月”,说句子“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难点:说句子“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太阳”教学过程:一、课前常规1、上课起立,师生问好。
2、日期星期天气。
二、新课导入出示第四单元自然与社会图片,同学们看图,说一说图片上都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太阳同学们在玩耍,有月亮同学在睡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自然有关的课文。
三、教授新课1、出示课题,“10 太阳月亮”并带着同学们读课题。
2、出示课文图一,引导学生看图,里面是什么?(太阳月亮)。
老师带着同学读图片下的词语“太阳”,,老师说明,太阳能带来光和热。
教师再指着图片,领读词语“太阳”,并且逐个教读。
3、游戏“找一找指一指”,出示图二,教师说“太阳”,让同学们找一找指一指?及时表扬找的对的同学,老师再带领同学熟读词语“太阳”。
4、出示词语“太阳”,让学生熟悉字形,巩固词语“太阳”。
四、画一画太阳学习画一个圆作太阳,加上多条直线,是太阳光。
培智一年级语文教案

培智一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培智语文》第一册第三章《有趣的声音》,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声音、声音的来源、生活中的声音、声音的描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基本概念,知道声音的来源。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声音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 学会运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声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声音,了解声音的来源,学会描述声音。
难点:用词语描述声音,观察和感知生活中的声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各种声音的录音带、图片、卡片。
学生准备:画笔、画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各种声音的录音,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认真聆听,猜一猜是什么声音。
2. 讲解声音的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卡片,讲解声音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声音的来源。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学会用词语描述声音。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选择一个声音进行描述。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趣的声音,并将它们画出来。
6. 分享与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自己的作品,描述所画的声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声音》2. 内容:声音的概念声音的来源声音的描述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请你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一个你认为最有趣的声音,用词语描述它,并将它画出来。
2. 答案示例:声音:鸟叫声描述:清脆悦耳画作:一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声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声音描述的掌握程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感官体验,如味道、触感等,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声音的选择和播放方式。
2. 例题讲解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用词语描述声音。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1

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雷卫华2018年9月我上学了(入学教育单元)教学目的:1、让一年级新生知道自己上学了,建立“我是小学生”的意识。
2、熟悉学校场景和重要人物,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学习生活和行为规则。
教学重点:1、让学生知道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名称。
听懂“上课”“下课”等教学指令。
2、结合上课、下课的语言环境学会使用“老师好”“老师再见”。
3、熟悉学校场景,学习学校生活和行为规则。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看图学习“我是小学生”。
2、告诉学生坐自己的座位。
3、学习点名答到。
教学过程:1、根据学生的身高排好固定的座位,并且告诉学生这是他们的座位,只要在教室就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提出室内要求,不能在教师大吵大闹,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座位。
将每一个学生的姓名,按照座位位置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牢记自己的座位。
2、发给学生课本,说明这是生活语文课本。
3、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图上有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并学说“我是小学生”。
4、练习点名要答到,老师叫学生的姓名时,学生要说到、或者举手,帮助学生们互相熟悉,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能说出“董老师”,为师生互动做准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并学说“这是我的学校”。
2、学习点名答到。
教学过程:1、练习点名要答到,老师叫学生的姓名时,学生要说到、或者举手,帮助学生们互相熟悉,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能说出“董老师”,为师生互动做准备。
2、复习看图说话“我是小学生”3、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图上有些什么?4、引导学生理解并学说“这是我的学校”。
5、教学生说出学校的名字“京山特校”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说“我上一年级”2、帮助孩子快速排好班级队伍。
教学过程:一、点名答到二、复习看图说话“我是小学生”,“这是我的学校”。
三、引导学生看图,图上有什么?学说“我上一年级”。
四、练习班级排队1、选出领队员2、除领队员外其他小朋友按个子高矮排队3、集体走楼梯、过走廊,要排好队靠右边走,把左边空出来,供别人用,以免挡住别人的通道。
2024年培智学校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复习精彩教案

2024年培智学校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复习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培智学校语文第一册,主要复习汉语拼音部分。
具体章节为:第一至第五章,涉及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等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汉语拼音知识,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拼音进行字词拼读和句子朗读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汉语拼音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调的准确发音,易混淆音节的区分。
教学重点:声母、韵母、声调的认读,整体认读音节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拼音卡片、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用拼音卡片、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儿歌,引导学生跟唱,感受拼音在歌唱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复习声母、韵母、声调知识,讲解发音要领。
(2)通过卡片展示,对比易混淆音节,引导学生准确发音。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拼音卡片,学生快速认读。
(2)学生分组进行拼音接龙游戏,提高拼音运用能力。
4.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用拼音卡片拼出不同的词语,比一比哪个小组拼出的词语最多。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声母、韵母、声调表格。
2. 易混淆音节对比表。
3.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拼音写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动物、颜色等词语。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水果是苹果(píng guǒ),动物是小狗(xiǎo gǒu),颜色是蓝色(lán s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发音准确性,加强对易混淆音节的区分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拼音知识,阅读拼音读物,提高阅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声调的准确发音,易混淆音节的区分。
2. 例题讲解:发音要领的详细解释,易混淆音节的对比展示。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3

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雷卫华2018年9月第三单元家庭生活7、爸爸妈妈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三单元《家庭生活》第七课《爸爸妈妈》,课文内容为五个生字、词语“三”“爸爸”“妈妈”“我”“三口人”,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指一指)“我会读”(跟读生字、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仿说句子)“我会认”(认识生字“三”)“我会写”(认识田字格、描写生字),课文绕家庭中“爸爸”“妈妈”“我”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
本班共有12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王凯旋、朱思睿、唐玉鹏、付柳婷为A层,该四名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字;江梦瑶、何润琪、王玉娇、陈旭阳为B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刘哲、刘玉卓、丁豪杰、徐礼锋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
教学目标:倾听与说话:A:能听懂词语、句子;能自己看图片说出“爸爸”“妈妈”“我”,并能说出是“三口人”;能说出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说出“爸爸”“妈妈”“我”,并能说出是“三口人”,能说填空式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o”识字与写字:A:独立认识生字“三”B:在老师帮助下认识生字“三”C:感知生字“三”阅读:A:能独立读出生字、词语“爸爸”“妈妈”“我”“三口人”和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B:能跟读生字、词语“爸爸”“妈妈”“我”“三口人”和填空式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C:感知生字、词语“爸爸”“妈妈”“我”“三口人”综合性学习:A:理解“爸爸”“妈妈”“我”是“三口人”,是一个家庭。
B:知道“爸爸”“妈妈”“我”是“三口人”C:感知“爸爸”“妈妈”“我”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读“爸爸”“妈妈”“我”“三口人”,认识生字“三”,说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难点:说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写生字“一二三”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认读“爸爸”,说句子“这是爸爸”教学过程:一、课前常规1、上课起立,师生问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领域:
1、评量诊断
2、行为干预
3、教学模式
4、个别教学
5、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回归生活、促进发展、分类分层、学科整合、功能补偿、行为干预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5分钟
二、活动体验,生活运用(过程)20分钟
三、分享收获,德育渗透(结束)5分钟
四、个案训练,功能补偿(辅导)10分钟
第1课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人:一家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男孩、女孩二、新授
认识人体几个部位
出示人体图
1、出示头部
指认、几个头?板书,读:头发……
2、出示手
指认、几只手?板书,读:手掌……
3、出示足(脚)
指认、几只足?板书,读:足底……
三、活动
1、听口令,做动作
点点头,摇摇头。
拍拍手,握握手。
踢踢脚,跺跺脚。
2、看动作,练说话
例:杨老师点点头。
3、指认
帖
人-------字卡
头-------帖头------字卡
手-------帖手-------字卡
足-------帖足-------字卡
5、儿歌。
(手指动作)
十个手指头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头。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四、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五、德育:保护身体
第2课耳鼻口目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吗?他是谁?(喜羊羊)他还知道我们班上一共有十名同学,不信,大家数一数。
喜羊羊向大家伸出了大拇指,是给大家来加油鼓励的,他可是一只聪明能干的羊,你们想向他学习吗?(想)那就好好表现吧!
二、感官参与,情感体验
1、口:喝水,说名称,指感官,看图片,读名称,书汉字。
2、耳:听哨子声音,说名称,指感官,看图片,读名称,书汉字。
3、目:看红色粉笔(这是什么?),说名称,指感官,看图片,读名
称,书汉字。
4、鼻:闻大宝气味(什么气味?),说名称,指感官,看图片,读名
称,书汉字。
5、舌:尝棒棒糖味道(什么味道?),说名称,指感官,看图片,读
名称,书汉字。
6、牙:咬饼干,说名称,指感官,看图片,读名称,书汉字。
三、儿歌激趣,寓教于乐
我们一起重新认识了“口、耳、目、鼻、舌、牙”,它们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把它叫做“六官”。
现在大家轻松一下,听一首儿歌《小手拍拍》,边听音乐边学着老师做动作。
四、集体互动,提高认识
现在一起看大屏幕,上面有什么?(气球)数一数有多少个?(10)每个气球背后藏有一个小秘密,你们想知道吗?在揭示小秘密之前,先来看看这是什么?(图片和卡片)
生1:指官
生2:辨图
生3:识字
五、游戏嵌入,操作感知
下面,一起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贴五官》。
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一个人的面部,仔细观察下,它缺点什么?现在,就找几个同学把它贴上去,看贴的对不对?正不正?
游戏《贴五官》(精细、整体与局部)
六、拓展延伸,提高技能
老师将“六官”自编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1、自编儿歌,发展语言
《六官歌》
开口说话人人夸,耳朵听话记于心
眼睛睁大看黑板,鼻子流涕用纸擦
舌头舔手不卫生,牙齿勤刷身体棒
2、德育渗透,保护身体
同学们,六官对我们非常重要,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六官呢?(学生自由说)下面,这几位小朋友,做得对吗?保护六官,图片判断。
3、知识迁移,生活运用
同学们,除了在课本里我们认识了“口、耳、鼻、目、舌、牙”这6个字,日常生活中,这6个字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找找它们吧!日常生活广告中的字
七、课外巩固,加强练习
1、描六官
2、书写
第3课袜
一、创设情境
视频:某一学生穿袜子
二、图片:袜子:读、认
三、袜子的种类、颜色
四、四季穿着:春夏秋冬
穿着:季节不同,穿着不同;性别不同,穿着不同;年龄不同,穿着不同。
五、穿法:1、多媒体游戏交互:穿(动漫)
2、现场演练穿
六、儿歌《一双袜子》
七、德育:自己穿、勤换洗
八、购物商场“袜”
第4课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视频:鞋城
二、实物展示,认图识字
三、全面了解,增长见识
1、作用:保护、审美
2、结构:面、里、底
3、种类:各式各样
鞋品类鞋有多种分类方法。
①按穿用对象分,有男、女、童等鞋。
②按季节分,有单、夹、棉、凉等鞋。
③按材料分,有皮鞋、布鞋、胶鞋、塑料鞋。
④按工艺分,有缝绱、注塑、注胶、模压、硫化、冷粘、粘缝、搪塑、组装等鞋。
⑤按款式分,头型有方头、方圆头、圆
头、尖圆头、尖头;跟型有平跟、半高跟、高跟、坡跟;鞋帮有高靿、低靿,中统、高统。
⑥按用途分,有日常生活鞋、劳动保护鞋、运动鞋、旅游鞋等。
4、颜色:五颜六色
5、大小:
四、活动体验,生活运用
1、购鞋
2、试穿
3、儿歌
4、穿鞋带
五、分享收获,德育渗透
1、谈学到了什么
2、德育
第5课男女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视频:班中男同学:出示“男”,问多少人?
班中女同学:出示“女”,问多少人?
二、
男:老人、青年人、小孩
女:同上
性别知识宣传图:男女从婴儿到老人
三、活动
1、游戏:看谁笑到最后。
规则:听口令,男生拍手,女生拍手
2、猜猜看:男女区别(图片)
外貌、衣着、打扮、行为
3、问答: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四、谈收获
五、德育: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第6课厕所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视频:男女学生上厕所
二、标志认识
图片1:厕所标志
图片2:场所:公共、商场、公园、社区、学校、家庭……
三、活动
1、游戏:看谁站得对?出示图片:站位
2、判断:上厕所视频:对与错
3、儿歌《上厕所》
四、收获
五、德育:1、讲卫生:便后洗手
2、不准随地大小便。
第7课碗勺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视频:一家人吃饭
二、活动体验
1、出示实物
实物—图片—字(整理:分类)2、游戏(精细)
筷子夹豆到碗里
勺舀水到碗里
3、儿歌《小勺》
三、收获
四、德育
第8课米米饭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视频:淘米、蒸饭
二、新授:
三、米:产程
种类
实物展示
营养、健康
四、活动:
实物——图片——字卡
摘苹果:图片、字卡
同类同篮
五、收获
六、德育
第9课床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月亮升起,睡觉,引出“床”
一、种类
二、结构
三、活动体验
1、从图片中找“床”
2、搭积木床
四、延伸
床上用品
五、收获
六、德育:
1、图片判断对错
2、早睡
3、自指令、看词卡做睡、己整理床铺
第10课早睡早起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太阳、月亮升降,闹钟铃声
听起动作(背景音乐)
一、看图指认、看词指认
二、看图自由说话
三、儿歌
四、收获
五、德育
第11课门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一认
1、种类:铁、木、玻
2、功能
二、写一写
笔画
三、说一说
观察:门上有什么
四、演一演
活动:1、敲门、开门、关门(表演)2、找图片
找词语
五、唱一唱
儿歌
六、判一判
德育:对与错(爱护)
七、谈一谈
收获
第12课窗
教学过程设计:同第11课“门”
德育:安全
第13课爸爸妈妈我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房子:一家人画像(大耳朵图图)一、认一认
图片分割(爸、妈、我)
二、指一指
从多张图片中指出爸、妈、我
三、找一找
图片、字
四、说一说
1、爸爸妈妈工作?
2、看图片(多种、爸爸妈妈爱我之类)
五、演一演
音乐儿歌:我的好妈妈
六、收获
七、德育
第14课扫帚簸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视频
二、认一认
1、图、字
2、种类多样
三、找一找
1、找图片
2、找实物
3、找字卡
四、说一说
1、作用
2、谁用什么做什么?例:杨老师用扫帚扫地。
五、演一演
扫地
六、念一念
儿歌
七、收获
八、德育
判一判
第15课抹布脸盆
教学过程设计:同第1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