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2020年初三物理第三章 3.1 光的色彩 颜色

第三章3.1 光的色彩颜色(2019)一.选择题1.“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2.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3.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C.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D.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4.关于光现象,下列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与“小孔成像”的形成原因是不一样的B.手机拍摄时所成的像与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都是实像C.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D.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5.英国物理学家牛顿1666年观察到了光的色散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光的色散成因相同的是()A.镜中的人像B.桌面苹果的影子C.月食D.被放大镜放大的图案6.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B.鱼翔浅底一光的直线传播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D.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束B.平面镜中蜡烛的像C.用鱼叉叉水中的鱼D.透过三棱镜的太阳光二.填空题8.光的三原色是指红、蓝、。
一个橘黄色的橙子放在黑暗的房间里,用蓝光照射它,橙子呈现色。
9.2019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如图所示,14时30分许,检阅舰抵达阅兵海域。
舰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红旗(选填“反射”或“吸收”)红光。
激越昂扬的《分列式进行曲》响起,海上阅兵正式开始。
“同志们好!”,统帅的亲切问候是通过传入受阅官兵耳中的。
10.2018年8月31日,余姚上空出现了天文奇观﹣﹣霓虹,如图所示。
“霓”与“虹”是一种相对应的自然现象,都是阳光经过空气中的水珠时发生光的(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什么决定了物体的颜色1

•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比如树叶反射绿光,就显示绿色。如果物 体反射所有的色光,就显示白色。物体吸 收所有的色光,就显示黑色。
•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彩色 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物体相同的色光。
每个人看到的颜色一样吗
• 人眼已经进化为适合在日光下看清东西, 但是日光的颜色会变化,其变化范围从黎 明时的粉红色,到正午的蓝白色,而到黄 昏时又变回了粉红色。
• 当你看见这张照片时,你的大脑正在根据 日光矫正这种色差。所以如果人们认为光 源是蓝色从而忽视蓝色的部分,则他们看 到白色和金色;而如果他们忽视金色的部 分,则他们看到蓝色和黑色。”
• 比如黄色会大幅刺激M和L,而红色大幅刺 激L,绿色大幅刺激M,而红色绿色一起就 同时刺激L和M,对人来说,感受就和黄色 是相同的。
• 视锥细胞对明觉和色觉比较敏感,意味着 能够掌握明亮环境中的视物,负责色彩和 细节。而视杆细胞对暗光比较敏感,意味 着负责昏暗光线下的大体轮廓视物、对色 觉不敏感。当光线接触到这两种细胞时, 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
• 所以无论是裙子问题还是鞋子问题,对于 螳螂虾来说都不在话下,虽然跟它半毛钱 关系没有。
• “蓝黑”还是“白金”
• 灰绿还是粉白
•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 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 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760nm之间,但还有 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380~780nm之间 的电磁波。正常视力的人眼对波长约为555nm 的电磁波最为敏感,这种电磁波处于光学频谱 的绿光区域。
• “简单点来说,认定裙子是蓝黑相间的人, 负责色彩的视锥细胞占了优势;而觉得裙 子是白金相间的人,则是视杆细胞在其中 占到了上风。”
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反射的色光

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反射的色光:它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自己不同的色光.如红色的物体只反射红色光,而吸收其它所有的色光,只见红色;如只有蓝色光照在不透明物体身上,无红色反射,唯一的蓝色又被吸收,所以就成了黑色.
2、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透过它的色光:它允许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透过,吸收与自己不同的色光.如红色的透明物体只允许红色光透过,而吸收其它所有的色光,只见红色;如只有蓝色光照在透明物体身上,无红色透过,唯一的蓝色又被吸收,所以就成了黑色.。
3-1《光的色彩、颜色》知识梳理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3.1光的色彩颜色【知识梳理】一、光源1.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等)、人造光源(灯泡、火把等);自然光源人造光源二、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的发生的原因:不同颜色的光穿过三棱镜时的偏折角度不同,红色光偏折程度最小,紫色光偏折程度最大。
2.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拓展: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称为单色光,光的色散分解出的七色光都是单色光;复色光:由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称为复色光。
3.光的色散现象:彩虹日晕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三原色光本身是不能用其他的色光混合而成的。
等量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白光。
光的三原色颜料三原色拓展: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其他颜料的颜色可以由这三色颜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
光的三原色的应用:手机、电视屏幕手机、电视屏幕是由若干个像素点组成的,每个像素点都由红、绿、蓝三色发光点组成,这些发光点在电路的控制下发出不同强度的三原色光,从而产生不同的色彩。
三、物体的颜色1.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的透明体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2.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的物体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四、光能光具有能量。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光能转化为电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把光能转化为内(热)能。
【易错点】1.月亮等自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光的物体不是光源。
《多彩的光》知识点整理

多彩的光§1光的反射一:光源1.概念:正在发光的物体2.分类:天然光源(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等)二:光的直线传播(光路是可逆的)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实像,倒立,可放大、缩小或等大,如树下的光斑)3.应用:射击瞄准、根据影长测高度、激光准直4.小孔成像:(1)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相对于物体)(2)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孔的距离有关(3)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三: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1)定义: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1)基本概念:一点、三线、两角①入射点(O)入射光线在物体表面上的投射点②入射光线(AO)射到物体表面的光线③反射光线(OB)从物体表面再次射出的光线④法线(ON)过入射点,与物体表面垂直的直线⑤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⑥反射角(y)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写反)(1)先有入射才有反射,叙述时要先说反射后说入射(2)反射光线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光滑物体表面,其反射光束仍然平行,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漫反射:平行光经反射后,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四:光速1.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C=3*108m/s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可视为C3.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小4.光年: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2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精品资源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实验目的】
研究不透明物体反射光的颜色.
【实验内容与现象】
取几块不同颜色的小布块,如红的、蓝的、绿的等等.从每种色布上裁下一小条,剩下的一块大小要能包住手电筒的玻璃.以小条做实验观察物,将手电筒换上新电池,在黑暗的屋子里做这个实验.将红布条放在一张白纸的中间,分别用各种色布包住电筒玻璃,然后打开手电,在手电光下观察红布的颜色.会看到只有在红光下,红布是红的;其余的光下它是黑的;白纸则随不同的色光变成与光相同的颜色.换用蓝布条、绿布条,仍是同一个规律.这表明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本身颜色一致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的物体可以反射各种颜色的光.黑色是因为它能吸收各种色光.实际上,这正是我们在白光下能分辨物体颜色的原因,因为白光里含有各种颜色的光.它照到不透明物体上,物体做出了有选择的反射.
欢迎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二章 第4节 光和颜色

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1)教材第65页活动:透明体的颜色让太阳光透过纸板的圆孔,照到白纸上,先后将红、蓝、绿三种透明的塑料薄膜蒙在纸板的圆孔上,观察白纸。
现象
红色的塑料薄膜通过的光呈红色
D
[解析] 太阳、篝火、烧红的铁丝都是自身发光,属于光源,而放电影时观众看到的银幕反射了其他光源发出的光,银幕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知识点2 光的传播 重点
1.教材第62页活动上:探究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分析总结
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4节 光和颜色
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知道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千米/秒。
3.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及单色光和复色光;能分析物体所呈现的颜色。
4.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
知识点1 光源
光源的概念
(2)月食:当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在阴影部分的月球不能反射太阳光。如图所示,当月球在Ⅰ区域时我们能看到月全食,当月球在Ⅰ区域和Ⅱ区域之间时,我们能看到月偏食。
辨析比较
影子和小孔成像的异同
相同点不同点Fra bibliotek影子形成的原因都是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点3 光速
1.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
介质
速度
光
真空
千米/秒
空气
约为 千米/秒
水
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更小
光的色散 知识讲解(基础)

光的色散(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利用色散知识解释常见现象;2.了解光的混合,知道光的三基色;3.了解透明物体的颜色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要点梳理】要点一、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经水折射后的太阳光照射到屏幕上,变成了一个彩色的光斑(色光)。
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光的色散2.白光由色光混合而成: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要点诠释:1、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色光混合而成的。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2、一束太阳光照到三棱镜上,然后从三棱镜射出的光分解为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光线由空气进入三棱镜后,发生了折射,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
要点二、色光混合及物体的颜色1.光的混合:由三棱镜分解的七色光再通过另一个三棱镜后,七色光又复合成了白光,这种现象叫光的混合。
2.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3.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的混合规律:4.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
5.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此物体颜色相同的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因此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要点诠释:1.三基色光混合一般是由光源直接发出的。
多一种颜色就使光线更加明亮,所以复色光的亮度要大于单色光的亮度。
如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的色彩,就是由三基色光混合而成。
2.无色:如果透明物体通过各种色光,那么它就是无色的,如:空气、水等能通过各种色光,它们是无色的。
3.白色、黑色:如果不透明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那么它是白色的,如:白纸、牛奶、白色光屏等反射各种色光,它们是白色的。
如果不透明物体几乎吸收各种色光,那么它就是黑色的,如:黑板、黑色皮鞋等吸收各种色光,几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
【典型例题】类型一、光的色散1.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1/4
3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能透过该物体的色光 的颜色所决定的。
透明色纸
如:红色眼镜能让红色 光透过而不能让其他颜 色的色光透过。
2018/11/4 4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黑色物体能把照到它上面 的所有色光都吸收。当自 然光照射到它上时,被它 全部吸收而没有可见光反 射进入眼中,因此呈黑色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它所能反射的色光的颜 色决定的。
如:红色物体是因为自然光照 射它上后,橙、黄、绿、蓝、 青、紫六种色光被吸收而红色 色光被反射进入眼中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