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性格分析论文
性格自我剖析材料范文

性格自我剖析材料范文Personality self-analysis is often a challenging and complex task, as it requires an individual to reflect deeply on their thoughts, emotions, and behaviors. 性格自我剖析往往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的任务,因为它要求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进行深入反思。
It involves an exploration of one's strengths, weaknesses, values, and beliefs in order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oneself. 这涉及探索个人的优势、弱点、价值观和信仰,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
Personally, delving into my own personality has been a journey of self-discovery and growth, filled with moments of clarity, confusion, and revelation. 对我个人来说,深入了解我自己的性格一直是一段自我发现和成长的旅程,充满了清晰、困惑和启示的时刻。
One aspect of my personality that I have come to recognize is my introversion. 我已经意识到的我的一个性格方面是内向。
I naturally gravitate towards solitary activities and quiet spaces, where I can engage in introspection and recharge my energy. 我自然倾向于独自活动和安静的空间,我可以进行内省并恢复能量。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8篇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8篇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8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1【摘要】实践证明,大学的心理教育课程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各高校要充分的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养成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校;大学生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进入到转型期的阶段,社会压力逐步增大,社会结构大幅调整,这些都使当前的大学生们在毕业之后,感到各种压力交织增大。
致使有许多大学生会感到社会现实与学校学习生活反差太大,有了无所适从、茫然若失和倍感迷茫的心理反映。
对于适应环境、管理成才、人际关系、交友恋爱和求职择业等现实问题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心理困惑和矛盾会日益突出和递增。
所以,这些社会现实与学校的巨大反差,都在进一步的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由于我国的大学生群体基数较大,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重视。
在大学开设心理教育课也是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素质健康的时代发展需求,更是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性要求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有很大程度是要依赖于大学心理健康课程的质量,心理健康课程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和根本措施之一。
同时,开设心理教育课也是高校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和必要的途径之一。
在心理教育方面,许多高校都对心理教育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摸索出来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果。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心理教育也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其内容、形式、教学方法和目标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状态,并且在其中有许多的问题出现,使得心理教育的教育程度和目标都很难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大学生自我分析范文

大学生自我分析范文引言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群体之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大学生而言,进行自我分析,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个人背景、性格特点、学习能力、职业发展等方面展开,对大学生进行自我分析。
个人背景我是一名大学生,目前就读于XXX大学XXX专业。
我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家庭成员对我的教育非常重视,注重培养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我的家庭环境让我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努力的习惯和良好的道德观念。
性格特点性格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特质,对于大学生而言,性格特点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我个人性格开朗、乐观,喜欢与人交流和分享。
我善于与他人合作,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我对待事物细心严谨,做事有计划有步骤,不喜欢临时抱佛脚。
然而,我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时会过于追求完美,容易紧张和焦虑。
学习能力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他们在大学期间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依托。
我个人在学习上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我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其次,我擅长整理和总结知识,能够抓住重点和难点。
此外,我乐于接受新的挑战和知识,对于未知领域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然而,我也存在一些学习上的不足之处,比如在时间管理和压力管理方面还需加强。
有时,我会容易陷入拖延和浪费时间的状态,没有充分利用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而且,面对一些困难和挫折时,我容易感到压力过大,缺乏应对的方法和策略。
职业发展大学期间的职业发展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未来,我希望能够在自己专业领域找到一份与自己兴趣和能力相匹配的工作。
从目前的分析来看,我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这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无疑是一项重要的优势。
同时,我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在迅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这将成为我发展的有力支撑。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分析以及自我调适论文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分析以及自我调适论文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分析以及自我调适论文自卑心理是由于某些生理、心理或社会诱因引起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性格上的欠缺,表现为对个人的能力和品质偏低的评价,它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
自卑心理不仅给大学生本人及家庭带来痛苦,影响学业及发展前途,也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分析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增强其调适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现状分析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处于一个特定的生活环境和身心发展阶段,部分学生因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环境等方面遇到挫折而形成自卑心理,最终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据王建香教授调查的有关资料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九十年代上升到25%,今年以来已达到30%。
目前,因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占患病总人数的30%左右,远远高于其他疾病。
而在这些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中,因强烈的自卑而导致的心理障碍的现象比较突出。
据内蒙古财经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对2009年新生进行的《大学生UPI人格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选择“缺乏自信心”的占有心理问题学生的37.96%;选择“感到自卑”的占有心理问题学生的23.27%,。
这两个选项均反映出在大学生中所存在的自卑心理问题。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因个体差异、形式各异,主要有自我评价过低、回避行为、性格怪异、人际关系障碍等方面。
(一)自我评价过低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生活和心理特征的判断[1]。
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分析自己的能力,周围的人又总是对他持否定的评价,因而,产生一种强烈的与丧失信心相关联的消极的情绪体验,自己轻视自己,不敢参与任何竞争,不肯冒半点风险,既使遇到侵害也逆来顺受,采取逃避行为,过于敏感、处处退缩、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常把别人无意的言行视为对自己的轻视。
心理健康论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分析(6篇)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分析(6篇)第一篇: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分析【摘要】21世纪是尊重知识、注重人才素质全面提升的时期。
作为特殊社会群体的大学生在心理上处于不断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甚至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本文就新时期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现今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与挑战。
他们在对新环境的适应、自我意识的形成、人格的完善、人际交往的拓展、爱情的选择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很有可能发展成心里问题,甚至导致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这不仅会对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带来危害,还会对学校、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状况进行分析,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期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不具有某种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还要具有正常的智力,稳定的情绪,健全的人格,自我持有的肯定态度,对自我的客观评价,良好的情绪感受,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判定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应从心理健康的本质出发,依据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心理活动的系统性特点,从心理活动的各主要方面进行考察。
并且,它离不开个体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以及年龄、情景等诸多方面。
现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环境应急问题。
环境应急问题尤其突出表现在大一新生中。
现今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备受亲人的呵护。
步入大学校园后,他们离开了父母、亲人和朋友及熟悉的环境,在新环境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自己独立进行解决。
一些大学生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还不习惯,出现适应困难、失眠、紧张、焦虑、自信心降低、自卑感严重等问题,甚至导致神经衰弱。
2.自我认知问题。
由于大学生正值青春期,社会阅历尚浅,往往对一切事物都寄予美好的希望,过于理想化,且很大程度上与现实条件相脱离。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2000字大学心理健康范文三篇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2000字大学心理健康范文三篇自我成长分析报告2000字大学心理健康范文三篇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心理压力,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是如何看待内心深处的压力,通过什么途径去排解心理压力的。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自我成长分析报告2000字大学心理健康,欢迎大家参考!自我成长分析报告2000字大学心理健康篇1一性格我是一个很热情开朗、平时大大咧咧,很容易和他人交往的人。
平时会有点小幽默,其实幽默是一种自嘲,幽默很容易缩短与周围人的距离。
举个例子来说,初中的时候我们班的科学老师上课风趣幽默,而隔壁班的那个老师就比较严肃,课堂气氛就感觉很紧张。
所以在私底下我们与我们班科学老师的关系会比较亲密,像朋友一般。
老师偶尔几次走到教室后突然想起忘记带书了,想喝杯水了,我们都会很乐意去帮他做。
合作和适应的能力比较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
不会太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
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能和对方很聊得来。
在集体中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
情绪比较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
但遇到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能会有一些情绪波动,有时会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
能较好地协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
一方面,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不会固执己见。
通常活泼任性、轻松愉快,在集体中比较引人注目、受人欢迎、对人对事非常热心。
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
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
一般情况下,遵纪守法,对人对事都会负起自己的责任。
像大多数人一样,在通常的交际中,都能表现得比较轻松。
但有时在周围的人都不熟悉的情况下,也可能保持沉默。
一般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人是真诚、值得信任的。
但对有些人或事也会保持警惕,但当完全了解他人之后,会乐于接受和信任他们。
能较好地平衡理想和现实,既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会考虑现实可能性。
自我性格分析

个人喜好与习惯
过度思考:我有时会过度思考一些问题,这会使我感到焦虑和不安。尽管我知道过度 思考可能不会带来任何积极的结果,但我仍然很难停止这种习惯
PART.3
个人喜好与习惯
个人喜好与习惯
喜欢阅读:阅读是我最喜欢的爱好之一。通过阅读,我可以扩展我的知识面, 了解不同的文化和观点。同时,这也帮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全面和深入
PART.4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自我性格分析,我 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优
点、缺点、喜好和习惯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继续 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
长
-
汇报完毕 感谢聆听
自我性格特点
缺点
情绪波动:有时我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情绪波动,这可能会影响我的判断和决策 。尽管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正在努力改进,但仍然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和情绪管理
时间管理:在时间管理方面,我有时会感到压力。尽管我尽力规划我的日程安排,但 仍然有时候会因为一些琐碎的事情而浪费时间。这可能会影响我的工作效率和计划
自我性格分析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
-
1 引言 2 自我性格特点 3 个人喜好与习惯 4 总结与展望
PART.1
引言
引言
PART.2
自我性格特点
自我性格特点
优点
积极乐观:我总是保持积极的态度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坚信没有 过不去的坎。这种乐观的态度也让 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时保持坚定 ,并且能够激励身边的人
大学心理自我分析范文

大学心理自我分析范文大学心理自我分析。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心理健康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在大学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因此,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自我分析,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一次自我分析。
首先,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
我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太擅长与人交流。
这在大学生活中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扰,因为在大学里,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需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此,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这种状态,我开始主动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努力与人交流,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社交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其次,我有一些焦虑情绪。
在大学里,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都很大,有时候我会感到焦虑和不安。
我意识到这种情绪对我的身心健康不利,因此,我开始学习一些放松和减压的方法,比如健身、听音乐、阅读等。
这些方法对我来说非常有效,我能够通过这些方式放松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
另外,我还有一些自卑情绪。
在大学里,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同学,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不如他们,会产生一些自卑情绪。
但是,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开始学会欣赏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我的自卑情绪也逐渐减少了。
最后,我发现自己比较容易失去动力。
在大学里,学习和生活中都需要有一定的动力和目标,但是我有时候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因此,我开始学习制定目标和计划,努力让自己保持动力和热情。
通过这些努力,我发现自己的状态有了一定的改善。
总的来说,通过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也找到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的心理状态更加健康和积极。
希望通过自我分析,我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性格解析及调试》结课论文性格与大学生的关系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任课教师:2014年6月4日目录:一、九型人格的概述二、人际交往与性格的关系三、大学生职业生涯与性格的关系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性格的关系摘要:不同的性格决定了我们会走不同的道路、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性格也让我们拥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情绪,这也就决定了当我们遇到相同的事情时会采用不同的方法。
每个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大学生活,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也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
这种不同与人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
“九型人格”将人类的性格划分为九类,每一类都有其对应的情绪以及处理事情时的态度。
关键词:大学生性格情绪大学生活人际关系人生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特殊群体,其压力日益增加,心理困扰日渐增多,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不和谐、社会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自我认知不完善、人格发展不健全、意志品质较弱等。
面对当代大学生的种种心理困扰,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辅导办法,但很少有学者提出把人格因素作为辅导的主要内容。
一、九型人格的概述九型人格是一种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它是一个近年来备受美国斯坦福等国际著名大学MBA学员推崇并成为现今最热门的课程之一。
国内外,许多高校已把九型人格选为MBA的必修课程。
在我国,九型人格已在学校管理中应用,并将其运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中。
在此希望通过对“九型人格”理论所做的分析来尝试性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九型人格”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主导的性格特征,这是性格的轴心,许多虚幻的性格内容都由此产生,如果知道了这种主导特征,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超越虚幻的性格。
九型人格着重研究人们行为背后的信念、动机和情感,分析人们行为内在的深层渴望和恐惧。
它可以帮助大学生领悟产生心理困惑的原因,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理解他人、适应社会,克服心理障碍、保证心理健康。
根据九型人格的类型划分,可以把大学生的性格分为九种类型,他们分别是:完美型、助人型、成就型、自我型、理智型、忠诚型、活跃型、领袖型、和平型。
“九型人格”认为每种性格的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优点,当然他们也有着致命的缺点。
有的人通过后天的学习渐渐地将这种缺点淡化,有的人却将这种不足愈演愈烈而毁了自己。
“九型人格”论的目标不是去征服人格,而是善待它,并利用它的警示,作为唤醒自我的呼声。
当你看到自己受困于某种行为模式,并且无力挣脱时,千万别告诉自己这样很不应该,因为你越与它抗争,它的影响力就越强。
因此,了解“九型人格”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积极的作用。
首先,九型人格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逐步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容易主观片面。
“九型人格”对不同型格大学生性格特点的描述,能够使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在面对各种心理困惑时,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其次,“九型人格”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
“九型人格”对于各种型格详细的描述,有助于大学生觉察自我的心理状态,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时,及时调整自己,向健全的人格发展。
最后,“九型人格”有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通过学习“九型人格”理论,可以了解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如果能积极发挥优势与特长,克服劣势与不足,每个学生将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人际交往与性格的关系人际交往与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
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几年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
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
大学生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
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
因此,青年期的大学生尤其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
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
许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
实际上在大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气氛中,应该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加强人际交往,这是每个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需要的矛盾,作者认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或方法来缓解或解除这些问题,从而使大学生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培养和增进接纳自己的意识,懂得完善自己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从而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要改善人际关系,就必须明确人际关系的原则。
从心理上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个人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就更重视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希望别人能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据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
对于真心接纳我们,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更愿意同他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
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其人际交往的基础只能是人格平等,以诚相待。
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别,但他们在交往中却都刻意追求平等,强者不愿被迎合,弱者不愿被鄙视。
因此,在学习生活工作特别是困难面前,互帮互助。
“善大,莫过于诚”,热诚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愿意了解、信任、倾诉、交心。
要学会帮助别人。
心理学家发现,以帮助与相互帮助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良好的第一印象容易确立,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迅速缩短,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
有许多具体的原则、警言可供我们参考、借鉴。
但是,掌握这咱艺术的关键是我们对人性的了解和掌握,是我们对自身的了解和把握。
了解他人需要什么,并满足这些需要,才有可能赢得他人;同时也要注意完善自我。
如果你努力朝这个方向前进,你就会发现一切正在悄然改变:朋友之间的不快荡然无存;能够畅言的越来越多;亲友间的深挚互爱。
你会过得充实愉快,觉得人际交往是一件自然与轻松的事,从而对学习生活持以乐观的态度,对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学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充满信心。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与性格的关系大学生职业生涯与性格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试验发现,个人职业生涯与人格类型之间存在着必然且重要的联系,因为能力、兴趣、价值观这几方面都是随时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一个人的基本人格类型自接近成年以后就有着良好的稳定性。
人们会被一种特定的人格类型所支配,人们在一生中都无法摆脱某一特定的行为方式与特点的影响和约束,而适合你的工作就是那些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你的人格中的天赋优势和才能的工作。
因此,根据人的天赋优势和才能进行职业选择和规划,才能使人的天赋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与发挥,人们才能在工作中获得深层的满足和由衷的快乐。
每一个人的个性当中,都具有一些先天所拥有的性格优势。
当我们在择业时,我们会自动化的根据我们个性当中的价值取向来选择;同时,在工作中,我们会根据自我的价值取向来区分对错是非。
如果所选择的事业环境当中,符合我们个性当中核心价值观的因素越多的时候,我们的工作状态就会越好,各方面都能发挥得更好。
反之,如果我们所处的工作环境中,与我们个性当中的价值观不符合的因素多的时候,状态则会不好,效率可能会下降,不能充分发挥能力。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性格的关系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个人的性格对于一个人的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
一个具有开朗性格的人患心理疾病的几率要比其他要小得多,因为这样的人要比其他人心胸开阔,也就是看的更开一些,自然心理承受能力也要强很多。
这是性格的轴心,许多虚幻的性格内容都由此产生,如果知道了这种主导特征,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超越虚幻的性格。
九型人格着重研究人们行为背后的信念、动机和情感,分析人们行为内在的深层渴望和恐惧。
它可以帮助大学生领悟产生心理困惑的原因,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理解他人、适应社会,克服心理障碍、保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
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
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
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参考文献:[1] (美)帕尔默著,徐扬译,《九型人格》华夏出版社2006-10-1[2] 詹姆斯著,桑标等译《情绪调节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7[3] 凡禹《人际交往的艺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11-1[4] 牧之《心理健康枕边书》新世界出版社 2004-9-1 200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