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填空题
小学三年级湘教版数学上册填空题过关专项练习

小学三年级湘教版数学上册填空题过关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 练习本的纸,10张叠在一起大约厚1_____;1000张这样的纸叠在一起,大约厚1_____。
2. ◆⭕⭕⭕◆⭕⭕⭕◆⭕⭕⭕◆⭕⭕⭕◆⭕⭕⭕上图中⭕的个数是◆的(_______)倍。
3. 在横线上填“>”“<”或“=”。
325×8____8×325 0+23____0×23 8100克____8千克45×2×3____45×6 800×3____600×4 4000千克____4千克4. 上午去沛公园游玩的人数是83人,下午游玩的人数是上午的6倍。
下午大约有_____百人去游玩。
5. 一本台历的价格是5元,一盏台灯的价格比一本台历多4倍,台灯的价格为(_______)元。
6. 在○填上“>”“<”或“=”。
5厘米○50毫米 8厘米○1分米 15千米○1500米100毫米○1分米 700毫米○7米 40分米○4米7. 在括号里填“>”“<”或“=”。
34×16(____)43×16 85×3×4(____)85×1243+18×5(____)(43+18)×5 400÷8+30(____)400÷8-305200米(____)52千米 10时(____)100分8. 90毫米=____厘米4分25秒=____秒4千米-600米=____米24分米+6分米=____米87。
2米=(____)厘米 6000米=(____)千米700米+300米=(____)千米 9吨=(____)千克1吨-400千克=(____)千克 3600千克-600千克=(____)吨9. 上午8时10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__,16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10.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专项精选练习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 一头牛重500千克,4头这样的牛重(____)吨。
2. 一副羽毛球拍42元,一个羽毛球3元,买一副羽毛球拍的钱能买(____)个羽毛球。
3.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______。
计量物体质量的单位有_____,相邻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_____。
4. 2000米=(____)千米 7吨=(____)千克12分米=(____)厘米 9千克=(____)克5000千克=(____)吨 7000米=(____)千米5. 一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_____)个这样的学生体重之和正好是1吨。
6. 冬冬的身高是131(___),体重是29(___)。
7. 单位换算。
5吨=(____)千克 4000千克=(____)吨 6000千克=(____)吨(____)t=7000kg 13kg=(____)g 9000kg=(____)t 10000g=(____)kg 7009g=(____)kg(____)g8. 小强的身高是1米2分米,写成小数是(____)米。
9. 1厘米里有(____)个5毫米,有(____)个2毫米。
10. 度量物体的长度用______单位,度量物体的面积用______单位。
11. 在()里填上“>”“<”或“=”。
5吨(____)4900千克 6700米(____)7千米29吨(____)3000千克 2000米(____)20千米200-44-56(____)220-(44+56) 27×4(____)12×912. 2块砖重5千克,400块砖重(____)千克,是(____)吨。
13. 乐乐绕着公园里的草坪走了3圈,一共走了900米,草坪的周长是(____)米。
14. 算一算。
30厘米=(_____)分米 4米=(_____)分米2千米=(_____)米 6000千克=(_____)吨5000克=(_____)千克 7千克=(_____)克1吨-400千克=(_____)千克 6分米+24分米=(_____)米34毫米+46毫米=(_____)厘米 250克+750克=(_____)千克1米-20厘米=(_____)厘米=(_____)分米37厘米+63厘米=(_____)分米=(_____)米15. 一辆小轿车4小时能行驶240千米,照这样计算,从甲地到乙地需用时12小时。
三年级湘教版数学上学期填空题专项强化练习题

三年级湘教版数学上学期填空题专项强化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54(____)一支钢笔长约15(____)一个游泳池占地面积约300(____)一棵松树高约3(____)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是3(____)武广铁路全长约1069(____)2. 6吨=____千克 4000千克=____吨6吨60千克=____千克 7621克=____千克 ____克1吨-800千克=____千克 400克+600克=____千克3. 小宇和妈妈去外婆家,买两张火车票一共用去96元。
小宇的火车票票价是妈妈的一半,小宇的火车票票价是(_____)元,妈妈的火车票票价是(______)元。
4. 1吨+1500千克=(_____)千克 7080千克=(____)吨(____)千克85kg—4000g=(____)g 5m+50dm=(____)m5. 一个长方形长a米,周长是b米,宽是____米。
如果改围成一个正方形,边长是____米。
6.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00平方分米=(____)平方米 4平方分米=(____)平方厘米800平方厘米=(____)平方分米 7平方米=(____)平方分米7. 甲、乙两数共98,甲比乙少12,甲数是____,乙数是____。
8. 用4、5、7三张数字卡片能摆出(______)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分别是(______)。
9. 王老师花了75元买了3盒肥皂,每盒5块肥皂。
平均每块肥皂(________)元。
10. 填单位。
8.37元=8(__)3(__)7(__) 4.315元=4(__)1(__)5(__)0.324元=2(__)4(__) 9.336元=9(__)3(__)6(__)11. 在○里填上“<”、“>”或“=”5030米○5千米 600千克○6吨 5400米○5千米4吨○4100千克 8010千克○8吨 7吨300千克○7300千克12. 一辆小轿车4小时能行驶240千米,照这样计算,从甲地到乙地需用时12小时。
三年级湘教版上学期数学填空题专项过关题

三年级湘教版上学期数学填空题专项过关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 在()填上“<”“>”或“=”。
5吨(____)500千克 6800米(____)7千米 3000米(____)3千米50吨(____)600千克 2吨(____)3000千克 8吨(____)8000千克2. 妈妈每个月工资2042元,4个月大约收入(_____)元。
3. 学校开展“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只有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参加。
已知三年级参加的人数比四年级多206人,三年级参加活动人数是四年级的3倍,三年级有(________)人参加活动。
4. 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那么一个三口之家一年大约节约(____)吨水。
5. 1.25km=____m;432厘米=____米。
6. 在里填上“﹥”、“﹤”或“=”7分___80秒 3吨___4050千克 2千米___380米7. 3□×60≈2400,□里可以填____。
8. 冬冬的身高是131(___),体重是29(___)。
9. 小明去爬山从东坡上山有4条路,从西坡上山有6条路,现在小明决定从东坡上山,从西坡下山,则他共有____条路线可以选择。
10. 两个整数,和为37,较大个的一个比较小的大11,这两个整数分别是(____)、(____)。
11. 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从甲城出发开往乙城。
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拖拉机每小时行30千米。
出发后6小时汽车先到达乙城。
再过____小时拖拉机才能到达甲城?12. 在括号里填上“>”“<”或“=”。
8分米(____)80厘米 7平方厘米(____)600平方分米5平方米(____)50平方分米 900平方厘米(____)9平方米3400平方分米(____)4平方米 5米(____)100厘米100。
4平方分米=(____)平方厘米 2000平方分米=(____)平方米90厘米=(____)分米 4500平方分米=(____)平方米3米=(____)分米 5平方米=(____)平方分米13. 把一根3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_____)分米。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湘教版)试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湘教版)试题填空题(20分)
1、周一升旗时我们唱的是《国旗歌》,原名为《五星红旗》,我们应该用崇敬的感情去唱。
2、歌曲《卖报歌》的作者是高中木。
3、你所知道的乐器有钢琴、吉他、小提琴、萨克斯等。
其中你最喜欢的乐器是小提琴。
因为它的声音很柔美,听起来很舒服。
4、人声可以分为男声、女声、童声。
二、从低到高写出我们所学过的音阶。
(10分)
低音域:低C、D、E、F、G、A、B、高C
三、连线题(14分)
do-mi-fa-re-la-sol-si-la-mi-do-sol-mi
四、请将力度记号f,p,mf,mp按从强到弱的顺序排一排。
(8分)
ff-mf-mp-p
五、读谱,说节奏。
(8分)
1.1、2、1、2
2.1、2、3、4
3.1、2、3
4.1、2
六、节奏试唱(20分)
1、(口语)咚、咚、咚、咚、
2、(口语)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3、(口语)咚、咚、咚、咚、咚、咚、
4、(口语)咚、咚、咚、咚、。
三年级湘教版数学上册填空题专项复习

三年级湘教版数学上册填空题专项复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 一头牛重500千克,____头这样的牛刚好重2吨;学校操场跑道一圈长200米,跑____圈刚好1千米。
2. 在横线上填上“>”、“<”或“=”。
76﹣1_____67+1 270×8_____2500 36÷3_____24÷2300克_____3千克 480克_____480千克 1100克_____1千克3. 在横线上填上“>”,“<”、“=”8000克____9千克 4千克____4000克2分10秒____210秒320+110____600-3304. 在()填上“>”“<”或“=”。
300毫米(_______)30厘米 5厘米(____)7毫米18毫米(____)2厘米 2米(________)23厘米250毫米(_______)1米 2000毫米(____)2米5. 5千克=(_______)克(____)千克=4000克6. 在〇里填上“>”“<”或“=”。
6000克+7千克〇13千克 9分〇90秒 3000米〇5千米1分米〇100厘米 1吨〇900千克 1时40分〇100分7. 0.78米=_____厘米,45千米26米=_____千米。
8. 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
300厘米=_____米; 8米=_____分米;6000米=_____千米; 60分米=_____厘米。
9. 赵明家离学校2000米,合(_____)千米。
10. 在括号里天上合适的数。
3千米=(____)米;9千米600米=(____)米;3400千米=(____)千米(____)米;8千米-600米=(____)千米(____)米;7千米+4000米=(____)米=(____)千米。
11. 4.04元这个数左面的“4”表示(____),右面的“4”表示(____)。
12. 2米= (____)分米,5厘米 = (____)毫米,3km =(____)m,2060千克 = (____)吨(____)千克13. 在()里填上“>”、“<”或“=”5吨(_____)500千克 6吨60千克(_____)600千克4分米(_____)45厘米 644-328(_____)35058。
三年级语文上册选词填空提高班专项练习精编题型(含答案)湘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选词填空提高班专项练习精编题型(含答案)湘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选词填空。
(不能重复)展示显示1.同学们轮流上台(______)自己的手工制作。
2.我们在购买食品前,要仔细看一看包装上(______)的生产日期。
准确正确确实3.老师告诉我们,大家都猜错了,只有小豆豆的答案是(______)的。
4.事实证明,蜜蜂(______)不是靠记忆来认路的。
5.这个钟表显示的时间很(______)。
二、选词填空。
朗读背诵1.孙中山能流利的(_____)前一天的功课。
2.三八节这天,小红为妈妈(_____)了一首诗歌。
详细仔细3.老师正在(_____)地批改作业。
4.先生讲的很(_____),大家听得很认真。
三、读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不重复)①聪明②高明1.大家都说王叔叔是位医术(______)的白衣天使。
2.我的小妹妹(______)又懂事,大家都很喜欢她。
①懒洋洋②颤巍巍3.老奶奶(______)地站起来,想到门口去晒晒太阳。
4.弟弟打了个大大的哈欠,(______)地走到阳台上。
①春暖花开②秋高气爽5.(______),一切都欣然地张开了眼,风儿如同温暖的手轻轻抚过大地。
6.(______),一切都变得晴朗起来,风儿吹过丰收的原野,给人们送去清凉。
四、选择合适的词。
辽阔广阔宽广1.他待人和善,胸怀(______)。
2.(______)的田野上,到处可见丰收的景象。
3.走进这(______)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不仅……而且……只有……才……因为……所以……4.(______)秋雨给大家带来了快乐,(______)我们都很喜欢它。
5.遇到困难,我们(______)坚持不懈,(______)能克服它。
6.秋雨(______)很凉爽,(______)很温柔。
五、选词填空。
忽然果然居然虽然1.(_____)天气很冷,但是来湖边冬泳的人还是很多。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选词填空家庭专项练习完美版湘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选词填空家庭专项练习完美版湘教版一、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继续陆续连续1.大雨(______)下了三天三夜。
2.他吃了点水果,又(______)工作。
3.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______)开放。
非常平常经常超常4.他是一个很(______)的人。
5.他有着(______)的记忆力。
6.这个学期,不知道什么原因,他(______)迟到。
7.这里的货物(______)便宜。
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宽阔辽阔宽广宽敞空旷1.我们学校新建了几间教室,每间都特别(_______)明亮。
2.在(________)的海面上,几只渔船在捕鱼。
3.当前,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外向经济,就会使我国拥有越来越多的(______)的国际和国内市场。
4.汽车在(________)的公路上奔驰。
5.厂房里一台机器也没有,显得非常(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热烈猛烈激烈1.开学初,一年级教学楼下拉起横幅,上面写着“_______欢迎新同学”。
2.当代社会竞争这么_________,每个人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3.风_________地摇动着路边的白桦树。
经常超常异常4.这次期末考试,他_________发挥,取得了全科满分的好成绩。
5.登上领奖台,我的心情_________激动,手心不停地出汗。
6.我________看到这位大哥哥带着猫罐头去公园喂流浪猫。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惊讶惊喜惊慌(1)明天是妈妈的生日,我准备给她一个(______)。
(2)我非常(______),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3)遇到危险情况要沉着应对,不能(______)。
因为……所以……不仅……也……(4)(______)父亲很善于观察,(______)他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5)这(______)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______)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
五、选词填空。
(填序号)①荡漾②漂荡1.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____)开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题第一单元1.(1831)年,(达尔文)登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环球考察。
2.经过(5 )年的环球考查,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3.(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于(1859年11月)写成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4.不要忘了带上纸和笔,随时记录自己的(发现)或(问题)。
5. 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顺口溜:眼耳鼻舌手,人人身上有,帮我认东西,是我好朋友。
6、观察的基本过程:观察、记录、提出问题(初步猜想、解释)。
7、达尔文寻宝的过程:认真观察----了解记录----采集标本----整理资料----分析研究。
8、指南车诞生于西汉初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总会指向南方。
9、我们把宝贝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物品三类。
第二单元1、李时珍,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经27年著成《本草纲目》,该书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
3、世界上单朵最大的花是霸王花。
4、自然界中的动物种类很多,大约有150万种。
5、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第三单元土壤1.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2. 砂质土:含砂较多。
颗粒大,渗水快,保水性差,透气性好。
黏质土:含黏土较多。
颗粒小,渗水慢,保水性好,透气性差。
壤土: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
颗粒居中,渗水居中,保水性居中,透气性居中。
3. 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壤土。
4. 早在(宋代),我国就有了无土栽培的尝试。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栽培蔬菜等作物,而是直接给作物提供营养液。
5. 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土壤)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土壤)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使用(肥料)来改良土壤。
他们把野草割来(焚烧)或是(用水沤)让它腐烂后变成肥料,改良土壤。
6.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在许多地方它正受到人为的破坏。
7. 2000多年前,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管子)中描述了不同土壤的颜色、黏度、含砂量等特性,还记录了各种土壤在不同地区所适宜种植的植物。
8. 土壤成分有:小石子、泥土、沙、腐烂物、水等。
9.分离土壤的方法:沉淀法、筛选法、挑拣法。
第四单元水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无固定的(形状)。
2、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水磨。
这一发明对长时间从事(碾米)劳动的人们来说,上一个大大节省劳力的装置。
(说明了流动的水有力量)3、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加快溶解的方法: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4、地球上的咸水约占(97%)淡水约占(3%)。
如果把地球的总水量平均分成100份,海水大约占97份,在不足3份的淡水中,冰又占去了2份,可利用的淡水还不到1份。
5、(水)把大自然装扮得更加美丽。
(水)使大自然变得生机勃勃。
6、地球可供利用的(淡水)是非常有限的,我们要(节约用水)。
7、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就是水的(浮力)作用。
8、测量水的体积用(量筒)或(量杯),量筒上的单位是(毫升),用符号(mL)表示,使用量筒时,要轻拿轻放,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齐平。
9、地球表面上水比陆地多。
10、自然界中原本就有水的地方,统称为自然水域。
第五单元空气1、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2、中国民间很流行的走马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作为动力,它的原理和近代燃气轮机是一样的3、人体吸入(过量的灰尘)会引起(咳嗽)及(咳痰)等症状,大量吸入(矿物质)粉尘会伤害人4、我们都离不开(空气),却很少注意他5、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所以能被压缩,因为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不能无休止的被压6、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他的应用有(充满气的皮球一拍就能跳起来)。
7、空气能够流动,热空气会上升,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8、空气中有灰尘,不同环境里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不同。
减少空气中灰尘的办法:多栽花草树木等。
六单元材料1、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材料分为(天然材料:棉花做成的布)和(人造材料: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3、在常见的材料中,如(煤)(棉花)(木材)是天然材料,(塑料)(玻璃)(桌凳)是4、(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1900多年前由东汉(蔡伦)发明。
5、蔡伦造纸的原料是(破布)(旧鱼网)(麻头)和(树皮)。
6、蔡伦用抄纸器将纸浆捞起,吸干水分(压平)(晒干)一张纸造好了。
7、宣纸、新闻纸、牛皮纸吸水性最强的是(宣纸)。
8、把下列用木材机械化造纸的流程编号按造纸的生产过程排列②④⑤⑦①③⑥①漂白纸浆②剥去树皮③沥干水分④将木头切成小片⑤将木头煮烂成浆⑥烘干水分压成9、人类生产技术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发展,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0、我国商周时期,青铜是(用量)最多,(用途)最广泛的合金材料。
11、春秋战国时期,(铁)被广泛地应用在农田耕种,砍伐开采等工作上,大大地加速了人类社会的进12、20世纪中叶开始,(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电脑-------13、制造太空船需要各种特殊合金,有的要能耐(高温)而不(熔化),有的要很(坚硬)。
14、地球上可供人们利用的(材料)大部分是有限的,我们要尽量使用可再生的材料。
15、我们身边的物体是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的。
16、工业革命后,钢铁、(合成纤维)(塑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器、飞机、汽车-----第一单元1.()年,()登上()号军舰,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环球考察。
2.经过()年的环球考查,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3.()经过()研究,于()写成了科学巨著(),提出了()。
4.不要忘了带上纸和笔,随时记录自己的()或()。
5. 观察的基本方法:( )6、观察的基本过程:( )7、达尔文寻宝的过程:8、( ) 诞生于西汉初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总会指向南方。
9、我们把宝贝分为( ) ( ) ( ) 三类。
第二单元1、李时珍,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经27年著成( ),该书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 )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
3、世界上单朵最大的花是( )。
4、自然界中的动物种类很多,大约有( )种。
5、蚯蚓适宜生活在( )、( ) 的地方。
第三单元土壤1.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 )。
分为()三类。
2. ( )土:含砂较多。
颗粒大,渗水快,保水性差,透气性好。
( )土:含黏土较多。
颗粒小,渗水慢,保水性好,透气性差。
( ):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
颗粒居中,渗水居中,保水性居中,透气性居中。
3. 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 )。
4. 早在(),我国就有了无土栽培的尝试。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栽培蔬菜等作物,而是直接给作物提供营养液。
5. 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使用()来改良土壤。
他们把野草割来()或是()让它腐烂后变成肥料,改良土壤。
6. 土壤是人类()的基础,但是,在许多地方它正受到人为的破坏。
7. 2000多年前,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中描述了不同土壤的颜色、黏度、含砂量等特性,还记录了各种土壤在不同地区所适宜种植的植物。
8. ( )成分有:小石子、泥土、沙、腐烂物、水等。
9.分离土壤的方法:( )( )( )第四单元水1、水是一种()()()的液体,有一定的()但无固定的()。
2、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水磨。
这一发明对长时间从事()劳动的人们来说,上一个大大节省劳力的装置。
3、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加快溶解的方法:( )( )( )4、地球上的咸水约占()淡水约占()。
如果把地球的总水量平均分成100份,海水大约占97份,在不足3份的淡水中,冰又占去了2份,可利用的淡水还不到1份。
5、()把大自然装扮得更加美丽。
()使大自然变得生机勃勃。
6、地球可供利用的( )是非常有限的,我们要()。
7、物体在水中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就是水的()作用。
8、测量水的体积用()或(),量筒上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使用量筒时,要轻拿轻放,读数时视线要与()齐平。
9、地球表面上水比陆地多。
10、自然界中原本就有水的地方,统称为( )。
第五单元空气3、空气存在于我们的(),空气是一种没有()、没有()、没有()、()、4、中国民间很流行的走马灯是利用()上升作为动力,它的原理和近代燃气轮机是一样的3、人体吸入()会引起()及()等症状,大量吸入()粉尘会伤害人4、我们都离不开(),却很少注意他5、因为空气()所以能被压缩,因为空气()所以不能无休止的被压6、压缩的空气有(),他的应用有()。
7、空气能够流动,热空气会上升,风是()流动形成的。
8、空气中有灰尘,不同环境里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不同。
减少空气中灰尘的办法:多栽花草树木等。
第六单元材料3、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
材料分为()和()4、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等3、在常见的材料中,如()()()是天然材料,()()()是4、()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1900多年前由东汉()发明。
5、蔡伦造纸的原料是()()()和()。
6、蔡伦用抄纸器将纸浆捞起,吸干水分()()一张纸造好了。
7、宣纸、新闻纸、牛皮纸吸水性最强的是()。
8、把下列用木材机械化造纸的流程编号按造纸的生产过程排列②④⑤⑦①③⑥①漂白纸浆②剥去树皮③沥干水分④将木头切成小片⑤将木头煮烂成浆⑥烘干水分压成9、人类生产技术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发展,材料的()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0、我国商周时期,青铜是( )最多,()最广泛的合金材料。
11、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地应用在农田耕种,砍伐开采等工作上,大大地加速了人类社会的进12、20世纪中叶开始,()材料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电脑-------16、制造太空船需要各种特殊合金,有的要能耐()而不(),有的要很()。
17、地球上可供人们利用的()大部分是有限的,我们要尽量使用可再生的材料。
18、我们身边的物体是用各种各样的()制作的。
16、工业革命后,钢铁、()()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器、飞机、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