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
对天气的观察,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日程和活动,还可以增加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进行了一些关于天气观察的总结和思考。
首先,我发现天气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循环性。
无论是一天之内,还是一年之内,天气都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
例如,在夏季,我们通常会经历炎热的白天和凉爽的夜晚;而在冬季,白天很短,气温则会较低。
这些变化是不断重复的,形成了一种天气的规律性。
通过观察并理解这种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天气条件。
其次,天气的变化与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带的不同,其天气状况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例如,沿海地区通常较为湿润,气温相对较稳定;而内陆地区则会有较大的温差和降水量差异。
因此,当我们进行天气观察时,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因素,并对照历史数据和气象预报进行参考。
另外,天气的观察能够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
通过观察云的形状、风向的变化、气温的变化等,我们可以对未来的天气进行一定的预测和推测。
尽管这种预测并不完全准确,但它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合理的安排,比如在天气较好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或者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
此外,天气的观察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界的变化。
借助对天气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自然界的生态环境是多样且复杂的。
例如,通过观察春天的气温升高和花开的情况,我们可以判断春天的到来;而秋天的到来则可以通过观察落叶和气温的变化来预测。
这种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环保环境。
最后,天气观察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种与大自然相连的感觉。
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天空、风的吹拂、阳光和雨水的变化时,我们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观察天气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行为,更是一种享受和感悟大自然的方式。
通过这种观察,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与自然的联系和依赖。
综上所述,通过对天气的观察,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天气的循环性和规律性,还能够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认识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探索自然界的变化,并且享受与大自然相连的感觉。
第7课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
1
9月8日 星期日
1
9月9日 星期一
1
9月10日 星期二 9月11日 星期三
1
9月12日 星期四
2
9月13日 星期五
2
9月14日 星期六
2
1
9月15日 星期日
1
9月16日 星期一
1 1 1 这段时间里,主要刮什么风? 风速的变化范围是怎样的? 9月17日 9月18日 9月19日 9月20日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9mm
9月8日 星期日 9月9日 星期一
8mm
9月10日 星期二
12mm
9月11日 星期三
15mm
9月12日 星期四
9mm
9月13日 星期五 9月14日 星期六
9月15日 星期日
你会画出气降水量统计表吗? 你会求出月平均降水量? 试一试画出1日-7日的降水量统计表! 9月16日 9月17日 9月18日 9月19日 9月20日
12mm 26°C
9月11日 星期三
2
29°C
9月14日 星期六
15mm 26°C
9月12日 星期四
9mm 27°C
9月13日 星期五
2 1
29°C
9月15日 星期日
1
29°C
9月16日 星期一
1
29°C
9月17日 星期二
1
30°C
9月19日 星期四
1
8.5mm 29°C
9月20日 星期五
1
9.5mm 29°C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8.5mm
9.5mm
9月21日 星期六
16mm
9月22日 星期日 9月23日 星期一 9月24日 星期二 9月25日 星期三 9月26日 星期四 9月27日 星期五 9月28日 星期六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首先,我们观察天气的方法主要包括目视观察和利用气象仪器观测。
目视观察
是最直接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云的形状、风向风力、气温和湿度等指标来判断天气情况。
而利用气象仪器观测则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取气象数据,包括气压、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指标,从而更加科学地分析天气情况。
在观察天气的内容方面,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气温变化、降水情况、
风向风力和云的变化。
气温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穿衣和生活方式。
降水情况则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利用,我们需要关注降水量和降水频率。
风向风力和云的变化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天气的变化趋势,为我们的出行和户外活动提供参考。
通过对以上观察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规律。
比如,我们可以
通过气温的变化来判断季节的变化,通过降水情况来预测干旱或者水灾的可能性,通过风向风力和云的变化来判断天气的变化趋势。
这些结论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天气变化,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总的来说,天气观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气候
变化和天气规律,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参考和便利。
通过对天气观察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天气变化,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重视天气观察,从中受益,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材与学情分析

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节课是在学完有关天气的各种信息以后,对近一个月内天气记录信息的整理、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天气的一些变化规律,并了解更多关于天气的知识。
使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与经历,使之拥有一定的统计、总结和分析的经验。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温度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教材上展示了一个小组学生进行交流统计的情境图,图中展示了一幅“日期一气温”柱状图。
下面的统计表格提示了统计的内容:找出在统计时间段内的最好气温、最低气温,计算这段时间内的平均气温。
情境图中的卡通语言暗示学生回忆这段时间内温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特别是温度过高或过低时的情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除了回忆近段时间气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外,还可以将回忆追溯到更久以前,使学生对气温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部分:云和风的统计与分析。
在这一部分中,教材通过展示卡通人物交流情境图讨论统计方法,然后用表格展示了统计的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具体的统计方法,然后让学生分工统计,然后再对这段时间里云和风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概括。
第三部分:统计和分析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教材首先利用表格说明统计的内容,然后展示了一个“降雨量变化柱状图”。
这里展示的“降水量变化柱状图”只是一个模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根据各自所统计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 :综合分析。
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
并分析这段时间里,天气对我们的生活都造成了哪些影响。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完成了近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将每天的天气情况以“天气日历”的形式进行记录。
这些都是本节课进行统计与分析的基础。
同时,学生凭借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也对天气情况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只是平时没有注意统计与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训练学生的统计、分析与归纳能力,并使学生对天气变化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云的统计表
6
1
2
4
√
√
√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33℃ 东风 32℃西北风 29℃西 33℃东北风 28℃ 小雨 30℃雷阵雨 31℃ 晴
晴 积云 多云 积云 风阴 层 晴 积云 西风 层云 东风 积云 东北风
云
7mm 71mm
积云
Hale Waihona Puke 9.1731℃北 风晴 积 云
6、做测量时,每天测量的时间、地点要一致。
玻璃管 刻度 液面
液泡
西北 西 西南
北 东北
东
东南 南
这些问题你知道了吗?
1、风向是指( 风吹来 )的方向,如:北风、西风、东南 风、东北风。 2、风向标是 ( 测量风向 )的仪器。 3、风的速度是以风 ( 每秒钟行进多少米 )来计算。 4、风速仪是( 测量风速 )的仪器。 5、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个 )等级。
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的天 气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 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 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 我们通常通过(云量)、(降水量)、 ( 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 述天气。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日期和时间 )、(云量 )和(降水情况)、 (风向和风速)。
A 无风 B 微风 C大风
2、270C读作(C)
A 摄氏二十七度 B 二十七度 C 二十七摄氏度
3、“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这句谚语中的“城堡云”
就是( B)
A 积云 B 层云 C 卷云
4、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 C)小时的降水总量。
A 6 B 12 C 24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
首先,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天气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天气
变化的规律,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主要包括天气要素的观察、天气现象的描述和天气变化的预测等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天气观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其次,我们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实验法和讨论法。
在讲授法中,我们
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天气观察的基本知识;在实验法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天气要素的观察和记录,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天气观察的乐趣;在讨论法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最后,我们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和综合评价两个方面。
在日常表
现评价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天气日记和观察记录,评价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在综合评价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天气观察报告和展示活动,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的来说,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
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我们的教案能够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作业设计方案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天气是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无论是出门还是留在家中,我们都会被天气所影响。
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我们可以了解气候规律,培养孩子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观察能力。
因此,本次作业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天气、记录数据、总结规律的方式,加深对天气现象的认识。
二、设计目标:1. 能够观察天气变化,记录气温、湿度、降水等数据;2. 能够用文字、图表等形式总结所观察到的天气规律;3. 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
三、设计内容:1. 观察天气:学生每天在早上、中午、晚上三个时段分别观察天气情况,记录气温、湿度、风向等信息。
2. 记录数据:学生将所观察到的数据记录在专门设计的表格中,包括日期、时段、气温、湿度、降水情况等。
3. 总结规律:学生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分析天气的变化规律,学会用文字、图表等形式进行总结。
4. 作业要求:学生需要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天气观察过程及总结规律,同时要求设计一个简单的图表展示所得数据。
四、作业流程:1. 布置作业:老师在课堂上宣布本次作业内容,并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完成。
2. 观察天气:学生在家中按时观察天气情况,并记录数据。
3. 填写表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数据填写作业表格。
4. 总结规律:学生根据填写好的表格,总结天气观察的规律,并设计展示图表。
5. 交作业:学生将作业交给老师进行评阅。
五、评分标准:1. 观察准确性:是否按要求观察天气情况,并记录数据。
2. 数据完整性:是否填写完整作业表格。
3. 总结规律:是否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和总结。
4. 展示形式:图表设计是否简洁清晰。
5. 笔记规范:文字描述是否清晰明了。
六、作业反馈:1. 奖励措施:对于优秀作业,可以给予表扬或小奖励。
2. 提出建议:对于一般作业,老师可以提出具体改进建议,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观察和总结能力。
3. 老师点评:老师可以在作业反馈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进行点评,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参与。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气温
云量
总结 天气观察
风向风速
降雨量
1、整理、总结和分析记录的天气信息。 2、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 3、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总结天气观察
方案一:用自己记录的天气月历,分小组分别统计 方案二:用老师提供的样本数据,分项统计
9月5日 星期一
9月6日 星期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们的天气日历 时间:2011年9月5日~10月2日
晴 积云 多云 积云 阴 层云 晴 积云 西风 层云 东风 积云 东北风
7mm
71mm
积云
9.17 9.18 9.19 9.20 9.21 9.22 9.23
31℃北风 晴 积云
31℃东南风32℃ 南风 多云 层云 晴 积云
33℃东南风 晴 积云
30℃东南风 小雨 层云
31℃东南风 晴 积云
5mm
我们的天气日历
.
前节知识回顾
1、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 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详见书本) 3、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靠近地球 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 云。 4、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 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5、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 成四份,把看到的运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运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 晴天;如果运量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如果运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 圆面,就是阴天。 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天上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7、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平均气温
分析云量的变化
云的统计表
各种天气状况 晴天( )天;阴天( )天; 多云天( )天;其他( )天;
晴天□ 多云天□ 阴天□ 其他□
常见的天气 出现过哪些类型的云
积云□ 层云□ 卷云□
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 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28℃ 小 32℃西北 33℃ 东 29℃西风 33℃东北 雨 西风 风多云 积 风晴 积云 阴 层云 风晴 积云 层云 云 7mm 30℃雷阵 31℃ 晴 雨东风 积 东北风 积 云71mm 云
9.17 9.18 9.19 9.20 9.21 9.22 9.23
气温
总结 天气观察
云量
降雨量 风向 风速 1、整理、总结和分析记录的天气信息。
2、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
3、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总结天气观察
方案一: 用自己记录的天气月历,分小组分别统计
方案二: 用老师提供的样本数据,分项统计
天气月历样本数据
统计气温数据
气温统计表
时间和次数 从 月 日至 月 日,共计算 次
6、同一时间,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温度一定 是相同的。( × ) 7、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 √ 8、风速的等级只能用风速仪来测量。(× ) 9、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 云。( √ ) 10、黑压压的乌云实际上就是卷云。( ×)
1、在我们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1表示(B ) A 无风 B 微风 C大风 2、27℃读作(C ) A 摄氏二十七度 B 二十七度 C 二十七摄氏度 3、“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这句谚语中的 “城堡云”就是( B) A 积云 B 层云 C 卷云 4、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 C )小时的降水总量。 A6 B 12 C 24
31℃东南 30℃东南 31℃东南 30℃东南 31℃北风 32℃ 南 33℃东南 风多云 层 风小雨 层 风 晴 积 风 晴 积 晴 积云 风晴 积云 风晴 积云 云 云5mm 云 云
分析降水量的变化
每周的降水总量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降水量 (毫米)
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某月降水量情况记录表 日期
综合分析
小小气象员播报厅
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这一段时间里的气温、降水量、风和 云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课堂作业 要认真 要仔细
1、利用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可以准确地观测天气。 (√ ) 2、在天气情况的记录中,用不同的天气符号表示 不同的天气。( √ ) 3、利用天气日历,我们可以方便地分析一段时间 的天气变化。( √ ) 4、根据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我们可以推测一年的 气候变化。( × ) 5、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 要的记录数据。( √ )
云的统计表
各种天气状况
晴天( )天;阴天( )天; 0 多云天( )天;其他( )天;
常见的天气
出现过哪些类型的云
4 7 √晴天□
1
多云天□
阴天□ 其他□
√积云□
层云□ √ 卷云□
分析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风的统计
风的统计 (方位) 风速范围 (0.1.2) 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 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周次 降水量(毫米) 1 2 3 4 合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4
15
78
10 127
分析降水量的变化
降水量(毫米)
1日-7日
20
8日-14日
15
15—21日 22日-28日
30 10
降水量 80 75 (毫米)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日期
降水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4 15 3
0
0
0
5 14 5
0
0
0
0 15 0
0
0 12
日期
降水量
1 2 2 16 17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29 30 8 3 8
26 40 0 0 0 0 5 0 5 0 0 0 0 0 0 1、本月中,下雨天共有(9)天,其中小雨( 4 )天,中雨( ) 3 天,大雨( 2 )天,暴雨( )天,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天 0 0 2、本月中,每周降水量统计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