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定理
MM定理

KA — 有负债公司的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KSU — 无负债公司的普通股必要报酬率。
公式表明:(1)企业价值V独立于其负债比率,即企业不能通过改变资本结构达到改变公司价值的目的;(2)有负债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KA与资本结构无关,它等于同风险等级的没有负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率;(3)KA和KSU的高低视公司的经营风险而定。
命题一认为,当不考虑公司税时,企业的价值是由它的实际资产决定的,而不取决于这些资产的取得形式,即企业的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命题一还认为,用一个适合于企业风险等级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将企业的息税前利润(EBIT)资本化,可以确定企业的价值。命题一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式中 : V —公司价值;
VL— 有负债公司的价值;
(4)所有债务都是无风险,债务利率为无风险利率;
(5)投资者预期EBlT固定不变,即企业的增长率为零,所有现金流量都是固定年金。
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分析了在无公司税时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及综合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其基本思想是: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和综合资本成本无关。
无公司税模型命题一
不论企业是否有负债,其价值等于公司所有资产的预期收益额除以适于该公司风险等级的报酬率。
MM定理
就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无论以负债筹资还是以权益资本筹资都不影响企业的市场总价值。企业如果偏好债务筹资,债务比例相应上升,企业的风险随之增大,进而反映到股票的价格上,股票价格就会下降。也就是说,企业从债务筹资上得到的好处会被股票价格的下跌所抹掉,从而导致企业的总价值(股票加上债务)保持不变。企业以不同的方式筹资只是改变了企业的总价值在股权者和债权者之间分割的比例,而不改变企业价值的总额。MM定理是在高度抽象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难免会遇到来自现实生活的挑战。因为税收的列支的先后、破产的可能性、对经理行为的制约、维持生活的挑战、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及企业控制权等几方面的因素表明:股权资本筹资和债券筹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不同,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市场的总价值。
MM定理

MM定理是指:在完善的资本市场的假设下(包 括无交易成本,信息充分自由,借贷平等, 资产任意分割,无破产风险等内容),(1)如果 不存在税收,则企业的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这 被称为MM定理Ⅰ,它说明企业无论债务融资 经营,还是权益融资经营,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是 无关的;(2)如果有税负存在,则企业价值与企 业债务呈线性关系,则债务越多,企业价值越高, 这被称之为MM定理Ⅱ,它说明企业应充分利 用债务资本的节税优势,企业应尽最大可能负 债经营,最好为100%负债融资.
பைடு நூலகம்
显然,这两种极端与现实相距甚远,因此被 称为资本结构之谜.(3)在股东认为投资于项 目的最低要求收益率的意义上,资本成本是 项目本身及其风险的属性,而不是用来为项 目融资的证券及其风险的属性.这三个定理 被归纳为"MM资本结构定理",并与"MM股 资本结构定理" "MM资本结构定理 利定理"相区别.MM股利定理是指公司可以 通过增加新负债来扩大财务杠杆, 通过增加新负债来扩大财务杠杆,并用由此 得来的收益支付股利,或者购回股票. 得来的收益支付股利,或者购回股票.实际 上,MM股利定理包含在MM资本结构定理之 中.
�
mm定理应用

mm定理应用
MM定理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个特殊应用,它是用来解决多个物体在一维情况下相互作用的问题。
MM定理的表达式为:
m1v1 + m2v2 = m1v1' + m2v2'
其中,m1和m2分别代表两个物体的质量,v1和v2分别为它
们的初始速度,v1'和v2'分别为它们的最终速度。
应用MM定理可以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例如弹性碰撞、非
弹性碰撞等。
以下是一些MM定理的应用示例:
1. 弹性碰撞:两个物体在碰撞后分离,且能量守恒。
根据
MM定理,可以求解它们的最终速度。
2. 非弹性碰撞:两个物体在碰撞后合并成一个物体,能量损失。
根据MM定理,可以求解合并后物体的最终速度。
3. 弹簧振子:在弹簧振子系统中,可以利用MM定理计算弹
簧振动的周期和振幅。
4. 机械能守恒问题:当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可以利用
MM定理计算物体的位移、速度和重力势能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MM定理的过程中,需要将速度的方
向与坐标系的正方向保持一致,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同
时,MM定理只适用于质点系统,对于刚体系统,需要借助角动量定理等其他定律进行求解。
' mm定理

' mm定理
MM定理是一项经济学理论,它是由经济学家阿尔伯特·安格尔和威廉·莫尔斯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
MM定理的全称是“货币中性定理”(Money Neutrality Theorem),它认为在长期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不会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的总量,只会影响价格水平。
MM定理的核心思想是,长期来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只会影响价格水平,而不会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的总量。
这是因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人们会有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商品和服务,这会导致价格上涨。
但是,在长期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会逐渐调整他们的行为,以适应新的价格水平。
例如,企业会增加生产,以满足更高的需求,而个人则会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MM定理的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是,货币政策并不能永久地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的总量。
这是因为,当货币政策导致价格水平上涨时,人们会逐渐适应新的价格水平,企业和个人也会逐渐调整他们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因此,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内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的总量,而在长期的情况下,它只会影响价格水平。
然而,MM定理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在实际经济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能会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特别是在短期内。
例如,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企业和个人可能会增加投资和消费,以利用更多的货币。
此外,货币政策也可能会产
生长期的影响,例如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
总之,MM定理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它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只会影响价格水平,而不会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的总量。
然而,在实际经济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能会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特别是在短期内。
[讲解]mm定理
![[讲解]mm定理](https://img.taocdn.com/s3/m/b105580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2.png)
mm定理MM定理就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无论以负债筹资还是以权益资本筹资都不影响企业的市场总价值。
企业如果偏好债务筹资,债务比例相应上升,企业的风险随之增大,进而反映到股票的价格上,股票价格就会下降。
也就是说,企业从债务筹资上得到的好处会被股票价格的下跌所抹掉,从而导致企业的总价值(股票加上债务)保持不变。
企业以不同的方式筹资只是改变了企业的总价值在股权者和债权者之间分割的比例,而不改变企业价值的总额。
MM定理是在高度抽象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难免会遇到来自现实生活的挑战。
因为税收的列支的先后、破产的可能性、对经理行为的制约、维持生活的挑战、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及企业控制权等几方面的因素表明:股权资本筹资和债券筹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不同,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市场的总价值。
别称莫迪里亚尼-米勒定理,它表明:在具备完美资本市场的经济中,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它的资本结构无关。
编辑本段MM定理的无摩擦环境1、没有所得税2、无破产成本3、资本市场是完善的,没有交易成本,且所有证券都是无限可分的4、公司的股息政策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摘自《证券发行与承销》中国证券业协会编著编辑本段MM公司的税模型1.MM的无公司税模型l958年,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创建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这一理论又被称为资本结构无关论。
MM理论的应用具有严格的假设条件:(1)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用EBIT(息税前利润)衡量,有相同经营风险的企业处于同类风险等级;(2)现在和将来的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EBIT估计完全相同,即投资者对企业未来收益和这些收益风险的预期是相等的;(3)股票和债券在完全资本市场上进行交易,这意味着:没有交易成本;投资者可同企业一样以同样利率借款;(4)所有债务都是无风险,债务利率为无风险利率;(5)投资者预期EBlT固定不变,即企业的增长率为零,所有现金流量都是固定年金。
mm(modigliani-miller)定理

mm(modigliani-miller)定理mm(modigliani-miller)定理是现代公司金融理论中的重要定理之一,它主要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弗兰科·莫迪利亚尼(Franco Modigliani)和美国经济学家墨顿·米勒(Merton Miller)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
这一定理对于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和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也成为金融经济学和企业财务管理领域中的基本原理之一。
mm定理主要围绕着企业的价值、资本结构和股东财富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其核心思想是企业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即资本结构不会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简要介绍mm定理的核心内容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mm定理的基本假设1.平稳假设mm定理的核心假设之一是企业所经营的产业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不会发生市场垄断现象。
这一假设为mm定理的推导和结论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使得mm定理的结论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完美资本市场假设mm定理还假设资本市场是完美的,即在资本市场上不存在任何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可以充分自由地买卖证券,并且可以获得有关企业的一切信息。
这一假设为mm定理提供了理论前提条件,并使得mm定理的结论更加具有普遍适用性。
3.纳税假设mm定理还假设企业所面临的纳税情况是一致的,即不考虑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差异对企业的影响。
这一假设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mm定理的推导和分析,使得mm定理的结论更加清晰和易于应用。
二、mm定理的核心内容1.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mm定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企业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即企业价值不会因为改变其资本结构而产生变化。
这一结论为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也为投资者和管理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了理论依据。
2.资本成本与债务成本mm定理还指出了资本成本与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即企业的资本成本等于其债务成本与权益成本的加权平均。
简述MM定理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e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48,pp.261~279.
• [2] Modigliani, Franco and Merton H. Miller,1963,
种可能状态下的收益完全相同:那么无论这两个 公司的资产负债比是否相同,他们都有相同的价 值。也就是:资本机构的无关性,因此MM定理也 叫无关性定理。
二、MM定理的经济原理
• 在消费者和公司的借贷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如果公司改变了它的资产债务比(杠杆比例), 消费者总可以通过适当调整持有的无风险资产量, 恢复他从前最优的杠杆比例。
• (三)Stiglitz(1969)则用破产风险和抵押贷款机 制对MM定理的影响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如果公司
存在破产风险,即使没有破产成本的情况下,是
无法利用无套利原则推出MM定理的结论。
•
但是如果存在抵押贷款机制,在存在破产风
险的情况下,如果允许个体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抵
押借贷,MM定理依然成立。在缺少上述抵押贷款
一、MM定理的表述
• (一)MM定理的一般化表述 • 假设:1.不存在破产风险;2.个体可以在无风险市
场上以市场利率借贷;.3不存在捐税;4.不存在交 易成本。如果经济中各公司的财务结构(,)构 成一个均衡,则对任何满足 的,财务结构(,) 也构成一个均衡。
• (二)MM定理表述更为通俗的一个结论 • 假设:上述定理的条件成立。如果两个公司在各
三、MM理论的修正
• (一)莫迪利亚所得税导入其理 论模型中,得出了负债融资有利,负债比 率越高越好,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有关的 结论。
MM定理介绍

定理一: 定理一:M&M Proposition Ⅰ
• 公司不管有無使用負債,公司的價值都等於其預期息前稅 前盈餘(EBIT)除以適用於其預期風險等級的報酬率。有 負債公司價值和無負債公司的價值是相同的。
V L = VU = EBIT EBIT = KU Ka
(11-1)
VL = 有負債公司(Levered Firm)的價值 VU = 無負債公司(Unlevered Firm)的價值 EBIT = 預期息前稅前盈餘,每年都固定不變為永續年金 KU = 無負債公司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Ka = 有負債公司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 公司資產必要報酬率
每年流向公司的現金流量L公司比 公司多了 每年流向公司的現金流量 公司比U公司多了 公司比 公司多了$2172 - $2100 = $72,這$72就是因為 公司使用負債而利息費用可以抵稅的稅 就是因為L公司使用負債而利息費用可以抵稅的稅 , 就是因為 盾效果,稱為利息「稅盾(Tax Shield)」。 盾效果,稱為利息「稅盾 」。
M&M資本結構無關論的假設 資本結構無關論的假設
3.公司事業風險的高低是利用每家公司未來所能產生的「息前 稅前盈餘」的標準差來衡量。如果公司的事業風險相同,則 它們所屬的風險等級也相同。 4.投資人對於每家公司在未來所能產生的息前稅前盈餘以及這 些盈餘的風險都有相同的預期。 5.「息前稅前盈餘」不受舉債的影響,且息前稅前盈餘每年均 不變,且全部發放給股東。股票為零成長股,具有永續年金 的性質。 6.負債的增加不會改變公司的事業風險。 7.沒有破產成本和其他代理成本。
• 定理一表示有負債公司的價值等於無負債公司的價值,都 是預期息前稅前盈餘除以適用公司風險等級的加權平均資 金成本。從這個式子中,也隱含了KU = K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定理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格里尼(Modigliani)和米勒(Mi11er)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无论以负债筹资还是以股权资本筹资都不影响企业的市场总价值。
因为,如果企业偏好债务筹资,债务比例相应上升,企业的风险随之增大,股票价格就会下降。
企业从债务筹资上得到的好处会被股票价格的下跌所抹掉,从而导致企业的总价值(股票加上债务)不变。
企业以不同的方式筹资只是改变了企业的总价值在股权者和债权者之间分割的比例,却不改变企业价值的总额。
这就是MM定理。
MM定理是高度抽象的理论推导,它面对来自生活的挑战,不同筹资方式的许多因素会影响到企业价值总额:如股票和债券筹资的纳税的先后、破产的可能性、对经理制约的程度、保持企业形象的效果、企业控制权的大小,等等。
距离《美国经济回顾》1958年六月发表MM定理的第一篇文章《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以及投资理论》已经30年了。
我已经被邀请庆祝或者说回顾当时我们所做的工作,并且估计经过了三十年的大量检验以及艰苦的争论后,在当前MM定理仍能适用的范围。
某些争论现在已经有了定论。
我们的定理I,即公司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公司债权/股权)无关,已经被认为是对完全资本市场均衡的一种表述。
当时我们对这个定理采用了新颖的套利证明方式,现在其正确性没有任何争论了,与这种套利本质相似的证明如今在我们整个金融领域里十分常见[5]。
这个定理,也就是大家经常说到的MM定理,已经扩展到公司财务以外的领域中,比如货币银行、财政政策以及国际金融。
[6]
很显然,定理I以及它的证明已经被经济理论所广泛接受。
然而MM定理I的价值不变性,在其产生的公司财务领域中还有待实证检验。
对于我们的不变性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产生怀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不论什么时候随便拿来一张金融类报纸,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内容,即当某公司进行资本结构重组后,其市值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虽然囿于从字面上理解资本结构无关的观点或者公司财务“不起作用”的观点时常还会归结到我们的头上(可能是源于我们对自己观点最极端的表达),但实际上这和我们表述关于定理在真实世界中应该如何应用相去甚远。
再回头看看,可能我们现在应该把重点更多地放到“不起作用”这枚硬币的另一面,也是乐观的一面:“不起作用”想法所暗含的意思,即什么是起作用的。
对于我们的不变性定理及其关于完全资本市场的假设来说,将其更一般化已经成为当今公司财务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在1958年我们不能使用这样的方法,因为这种分析和当时思考资本结构选择的方式差别太大。
我们首先要让人们确信(甚至包括我们自己!)在任何条件下,甚至在一个“无摩擦”的世界中,一家公司可以在法律、投资风险、债权成本和股权成本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无差别地发行证券。
要知道当时公司债务的利率是3到5个百分点,而市盈率——衡量股本成本的便捷方法——基本上是15到20个百分点。
而我们的定理II 解决了这个自相矛盾的观点,即认为融资成本巨大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
定理II 指出,在定理I 成立的前提下,股权成本随着债权与股权价值比率的上升而上升。
任何从看上去成本更低的债务中获得的收益都将会被更高的股本成本所抵消,因为股本的风险变大了。
我们的定理意味着一个公司的资本加权成本应该保持不变,而无论其在实际中选择了什么样的融资组合。
虽然和当时关于资本结构的流行观点相去甚远,我们的定理肯定不会和当时的实际情况无关。
我们把公司真实价值与其融资规模相区别的做法引起了很多争论,这些争论长期以来一直为讨论货币幻觉和货币中性等问题·的经济学家所熟知。
在公司财务的领域中,只有大卫·杜兰(David Durand)在1952年比我们更早地讨论了类似的想法(他也成为了我们理论的第一个批评者)[7]。
杜兰认为,在他所知道的两种流行的股票估价方法中,投资者往往会忽视公司当时的资本结构,而只是以其利税前的利润为其估价。
这样一来股价的制定就会从债券的价格中剥离出来。
但他拒绝将这种可能性发展到自己研究的其他课题中去,因为他更趋向于用真实世界中的普通方法去为公司股票估价。
而在普通的方法中,投资者的资本通过公司的利税后净收入决定,唯一放松的条件就是对资本结构中不同程度的杠杆比率进行相应调节。
MM定理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奠基石。
该理论有3个模型。
虽然,现在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的模型无论是实用性还是复杂性,早就超越MM 理论了,但是对于个人投资而言,还是可以从MM理论中获取一些养分,就像那些基金公司的先进模型一样。
由于现在中国还没有开征资本利得税,但是有印花税和个人所得税。
所以,需要综合考虑三个模型。
现简单的说说三个模型的结论。
1、无公司税的MM模型。
任何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不管有无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预期息税前收益除以适用其风险等级的报酬率。
2、有税的MM模型。
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同一风险等级中某一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税盾效应的价值。
负债企业的风险成本等于相同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加上一笔风险报酬。
极端的情况是,当负债100%时,企业价值最大。
3、米勒模型。
个人所得税的存在,会在某种程度上抵消债务利息的税盾效应,然而,在正常税率条件下,负债的税盾不会因此而消失。
二、启示
1、如果把个人的投资组合当作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多了企业的所得税,但是也多了税盾。
这个给人以提示,投资看有没有可能用企业的名义,比如自己开一个小理财公司之类的。
这样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减免也大有好处。
前提是专业做理财的,如果不是专业做理财的,如果已经有私人的公司,也可以用公司的名义。
2、借钱投资的问题。
在学习投资的时候,老师一直在强调,不要借钱投资。
不过这个定理却给了我不同的视角。
借钱投资就是利用财务杠杆,如果所有的钱全部借的,那么我的这个投资组合的价值最高。
如果亏损,继续借到钱的可能性比借不到钱的可能性还要高很多。
我的看法到不是绝对的排斥借
钱,而是借钱如果能产生正的现金流,借钱投资也是可以的。
比如用信用卡买货币基金,对帐日前回帐,不是空手套白狼?又没有什么风险。
3、投资组合的最优求解问题。
这个定理告诉我们说,其实投资国债不一定就比投资股票差。
不要被
表面的高收益蒙蔽了。
如果风险投资的报酬率被预期税前收益除了之后大于国债,这样的投资才是优于投资国债的,其差为风险溢价。
如果有借款,不影响投资组合的收益。
借款一定要是用于投资,而不是消费。
这是重点。
MM理论揭示了“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的资本结构和企业的价值无关”。
它有两大基石:
1。
在有效金融市场的上,一个公司的价值是有其资产的增值能力决定的,而与该公司的融资方式及股本结构无关。
这给公司的提示是:要注重公司的资本项,不必过于关心企业的负债项目,即企业的资金来源。
2。
资金成本取决于对资金的运用,而不是取决于资金的来源。
这给企业的提示是:企业应该多多关心企业对资金的运用效果,并把精力放在创造价值上。
MM定理是一项划时代的发现,其意义就在向我们揭示了:融资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或称“finance doesn't creat value"。
公司的股价应该是由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所决定的,而该企业的融资活动不应该对股票的价格产生任何影响。
因此,任何有关公司的融资方面的投资
银行活动,无论其具何种程度的创造性,这种融资行为本身都不能直接创造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