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林分调查小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合集下载

更新造林小班调查设计卡

更新造林小班调查设计卡

小班号:小班面积:权属: 一、小班调查:坡向坡度:海拔高:立地类型:合计工资苗木工具暗红壤土层厚度土质类型腐殖层厚度平均高覆盖度平均高度亩株数亩株数结实情况 二、更新造林设计原 有 地 类造林类型经营类型更新造林面积更新方法更新造林时间
林种树种混交比例初植密度
整地规格
种苗量
工资工具材料
调查时间:更 新 造 林 小 班 调 查 设 计 卡
工区:国 有
五、栽植作业费用预算:( 2013 年度 )工 序质 量 要 求单位作 业量定额00000土壤: 种类需工作 业 费 用 ( 元 )栽 植亩0.50000植被: 种类补 植亩0.5000幼树更新情况:主要树种合 计亩00.500母树情况:树种六、造林更新实测图:0(二).栽植:
种 苗 规 格(三).其它设计要求:
(一).林地准备:
整 地 方 式作 业 费 用 ( 元 )
合计劈 草
(四).林地准备作业费用预算:( 年度)
工 序质量要求单 位作 业
量定 额需 工挖穴整地
合 计调查设计人: 年 月 日开防火路
炼 山
清杂烧炼。

小班数据库

小班数据库

11.成土母岩 12.土壤名称 13.土层厚度 14.腐殖层厚度 15.植被总盖度 16.水土流失类型 17.水土流失强度 18.土地所有权 19.林木所有权 20. 林木使用权 21. 21. 面 积 (亩) 22. 22. 地 类
Hale Waihona Puke 调查值(或代码) 调查值(或代码)
6 小班数据输入操作说明
按‘开始输入’启动程序,数据输入 时用回车键将按因子表顺序输入, 输完一张卡片按‘逻辑检查’,根据 检查结果修改,然后按‘保存当前数 据’,按‘结束输入’时结束输入并 保存数据。
26.优势树种 27.平均年龄 28.龄 组
29.平均胸径 30.平均树高 31.郁闭度 32. 32.活立木总蓄积 33.林分蓄积 34.散生蓄积 35.四旁树蓄积 36.四旁树株数 37.杉类占% 38.松类占% 39.硬阔类占% 40.软阔类占% 41.枯立木蓄积 42.毛竹株数 43.幼龄毛竹株数% 44.壮龄毛竹株数%
当前记录号:
开始输入
7
逻辑检查
保存当前数据
结束输入
小班因子调查记录表数据输入
调查因子 1. 乡(镇、场) 2. 村(分场) 3. 小班号 4. 细班号 5. 流域名称 6. 地貌类型 7. 平均海拔高 8. 坡 9. 坡 10.坡 向 位 度 调查值(或代码) 调查值(或代码) 调查因子 23.林种 24.经营类型 25.起 源 调查值(或代码) 调查值(或代码) 调查因子 45. 杂竹株数 46. 工程类别 47.一大四小类型 48.公益林事权 49.公益林区位类型 50.公益林区域名称 51.群落结构类型 52.林层结构 53.树种结构 54.病虫害等级 55.火灾等级 56.其它灾害等级 57.森林健康等级 58.森林自然度 59.人工林生长等级 60.天然更新等级 61.用材林可及度 62.经营措施类型 63.亩平均株数 64.亩平均蓄积 65.散生木株数 66.宗地号

林业小班调查表及填写说明

林业小班调查表及填写说明

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阶段验收小班调查表调查员:调查时间:年月日1.省:小班调查原始记录表中填写实际名称,数据库中按代码输入。

11-北京 12-天津 13-河北 14-山西 15-内蒙古 21-辽宁 22-吉林 23-黑龙江 31-上海 32-江苏 33-浙江 34-安徽 35-福建 36-江西 37-山东 41-河南 42-湖北 43-湖南 44-广东 45-广西 46-海南 50-重庆 51-四川 52-贵州 53-云南 54-西藏 61-陕西 62-甘肃 63-青海 64-宁夏 65-新疆 81-内蒙古森工 82-吉林森工 83-龙江集团 84-大兴安岭林业公司 8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县、乡、村:填写实际完整名称,如**县、**乡;3.地区类别:1-年降水量400mm以上地区2-年降水量400mm以下地区 3-干旱半干旱地区 4-干热干旱河谷地区;4. 兑现流域类型:1-长江流域 2-黄河流域;5.原小班号:填写被验收单位原上报小班号;6.图幅号:填写验收图所编图幅号;7.坡度级:1-≤15° 2-16~25° 3->25°;8.计划年度:填写小班完成计划的年度,如1999;9.作业年度:填写小班实际造林年度,如2000;10.林地权属:1-国有 2-集体;11.林木权属:1-国有 2-集体 3-个人 4-其他;12.原兑现林种、省级全面验收核实林种、重点核查验收核实林种:1-生态林2-经济林;13.树种:按修改后的树种(组)及其代码表填写代码; 13.植被配置类型:1-乔木林 2-灌木林 3-乔灌混交林;13.上报面积:全面验收填写原计划完成上报面积,重点核查验收填写全面验收后上报的保存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14.保存合格面积:填写上报面积中达到保存合格标准的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15、保存基本合格面积:填写上报面积中达到保存基本合格标准的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16.未达到保存标准面积:填写上报面积中未达到保存标准的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17.不核实面积:指上报面积中不存在的面积;18.损失面积:指因工程建设、自然灾害、复耕已全部变为耕地等造成原退耕地块已损失的面积;19.郁闭度:植被配置类型为乔木林和乔灌混交林填写,以小数填记实际值,保留2位小数(乔灌混交林填写乔木的实际郁闭度);20.覆盖度:植被配置类型为灌木林和乔灌混交林填写,以整数记载百分数实际值(乔灌混交林填写灌木的实际覆盖度);21.株数保存率:乔木林、灌木林、乔灌混交林在郁闭度(覆盖度)达不到保存标准的小班填写,其中保存合格栏株数保存率对应以株数保存率确定的保存合格面积填写,保存基本合格栏株数保存率对应保存基本合格面积填写,未达到保存标准栏株数保存率对应未达到保存标准面积填写,株数保存率均以整数记载百分数实际值;22.新造林成活率:指原退耕地因各种原因在近三年(含核查当年和核查年度前2年)新造林的株数成活率;23.未达到保存标准原因:存在未达到保存标准面积的小班填写。

植被调查记录表

植被调查记录表
灌木种类
序号
灌木名称
平均高度(m)
生长状况
1
沙针
0.43
一般
2
3
4
优势草本植物
序号
优势草本植物名称
平均高度(m)
生长状荆泽兰
0.76
一般
3
4
群落形成原因:
对植被处理意见:
调查员:2013年10月9日
表3-2植被调查记录表
林班:2小班1:
面积:地点:2小地形:
海拔:坡度:6°坡向:西北
4
鬼针草
0.42
一般
群落形成原因:
对植被处理意见:
调查员:2013年10月9日
表3-2植被调查记录表
林班:1小班:4
面积:地点:2小地形:
海拔:坡度:11坡向:
土壤种类:红壤
群落名称:
复盖度:70%灌木:草本:
灌木种类
序号
灌木名称
平均高度(m)
生长状况
1
油茶
1.62
良好
2
小铁仔
0.78
良好
3
4
优势草本植物
灌木种类
序号
灌木名称
平均高度(m)
生长状况
1
2
3
4
优势草本植物
序号
灌木名称
平均高度(m)
生长状况
1
2
3
4
群落形成原因:
对植被处理意见:
调查员:年月日
表3-2植被调查记录表
林班:小班:
面积:地点:小地形:
海拔:坡度:坡向:
土壤种类:
群落名称:
复盖度:灌木:草本:
灌木种类
序号
灌木名称

xx市林木小班调查表

xx市林木小班调查表
xx市林地小班调查表
镇 小班名称 已统计上图 类别 地类 林种 坐标 权属 管护形式 森林类别 混交方式 是 □ / 否 □ 村 林班 小班 细班 林地面积 绿地面积
道路 □ / 河道 □ / 湿地 □ / 村庄 □ / 城镇 □ / 林果 □ / 小区 □ / 企业 □ 乔木林 □ / 灌木林 □ 防护林 □ / 经济林 □ / / 其它 □ 环境保护林 □ /
GPS 定位 △:
集体 □ / 个人 □ 统一 □ / 其它 □ 公益林 □ / 商品林 □ 混交 □ / 纯林 □
,
; 小班位置示意图
树种组成
平均树龄 平均胸径(cm) 平均树高(m) 造林密度(m) 造林日期 调查单位: 4 * 4 年 月 A E 调查人: B F 面积(公顷) C G 调查日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编号: (公顷) (公顷)
/ 林果 □ / 小区 □ / 企业 □
置示意图
(公顷) D H 调查日期: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因子调查表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因子调查表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因子调查表
填表说明:
1、林班号(村名)、林地落界小班号、林地权属、林地保护等级、林种、起源:抄录林地“一张图”相关因子记录。

2、使用林地地块(小班)序号:指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范围内的林地地块自行编排的序号。

3、地类:分别乔木林地、竹林地、特殊灌木林地、一般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宜林地、其他林地填写。

4、森林类别:填写国家级一级公益林地、国家级二级公益林地、国家级三级公益林地、省级公益林地、市县级公益林地、重点商品林地和一般商品林地。

对于地方公益林地没有划分省级公益林地与县级公益林地的,可直接填写地方公益林地。

5、使用林地类型分为:防护林林地、特种用途林林地、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苗圃地和其他林地。

其中,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均包含其采伐迹地。

6、重点生态区域:对于涉及使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重点生态区域林地的,填写相应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的具体名称,并注明国家级、省级等级别。

有重叠的,可以增加一栏。

7、使用林地性质:包括永久性使用林地和临时占用林地,不包括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使用林地。

8、建设内容:根据不同建设项目填写具体建设内容。

9、建设项目变更使用林地调查,应分别新增、减少使用林地生成使用林地因子调查表。

10、各省可根据本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需要,自行增加其他调查因子,细化调查因子数据库结构。

项目使用林地小班主要因子一览表(2008.03.19)文本内用

项目使用林地小班主要因子一览表(2008.03.19)文本内用
20 成 58 0 0 793 0 0 0 0 515 63 0 242 70 202 0 0 720 0 603 0 0 0 0 0 0 0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单位:公顷、立方米、株 重点 风景 是否 生态 保护 森林 基干 保护 名胜 为城 公益 是否 区级 公园 林带 备注 野生 区级 市规 林地 动工 别 级别 地否 动物 别 划区 级别
面积
0.3777 0.3878 0.0340 0.0937 0.4626 0.1717 0.0348 0.0622 0.1616 0.0466 0.1224 0.1282 0.0338 0.4001 0.2278 0.4021 0.8761 0.3246 1.1781 0.0327 0.6060 0.9231 0.0862
地类
竹林地 林分 宜林荒山荒地 灌木林地 林分 竹林地(防) 竹林地(防) 经济林(防) 竹林地(防) 竹林地(防) 竹林地(防) 林分 林分 竹林地(防) 林分 竹林地(防) 林分 林分 林分 宜林荒山荒地 林分 林分 林分
亚林种
毛竹林 一般用
林权 单位
国有 国有 个体 集体
优势树种
毛竹 杉木
小班 龄 小班竹 珍贵 总蓄 组 株数 树木 积
项目建设征用林地现场核查一览表
表一
乡镇 (场)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贡五镇
永安市 村(工 区)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集天村

林业小班调查表

林业小班调查表

林业小班调查表
林业小班调查表是一份用于收集有关林业小班数据的表格。

以下是林业小班调查表的基本结构和示例数据。

表头:
小班编号
小班名称
地理位置
面积
优势树种
生长状况
郁闭度
林龄
森林类型
森林状态
土壤类型
海拔
坡度
坡向
灾害情况
管理措施
建议措施
示例数据:
小班编号小班名称地理位置面积优势树种生长状况郁闭度林龄森林类型森林状态土壤类型海拔坡度坡向灾害情况管理措施建议措施
S1 红松小班1 XX林场 50公顷红松良好 50年针叶林成熟林黄壤土 1200米 30度南坡无灾害未管理建议更新造林
S2 红松小班2 XX林场 30公顷红松、云杉一般 30年针叶林中龄林黄棕壤土 1300米 40度西坡无灾害未管理建议加强抚育管理
S3 杨树小班1 XX林场 20公顷杨树、柳树、桦树等混交林种。

一般以下以下 15年以下阔叶林幼龄林砂质壤土 1100米以下 25度以下北坡无灾害未管理建议加强幼林抚育管理,促进生长。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林业小班调查表可能包含更多的细节和信息,具体取决于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林分调查小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调查人员:调查日期:年月日注:⑴本表适用于马尾松、国外松、杉木、桉树、杨树、针阔混和其它7个主要树种(组)分龄组的21个调查类型
⑵灾前基本情况根据二类调查或档案更新材料或其它区划材料中相关因子最新的数据填写。

⑶灾后调查情况由现地调查得出,或根据现地调查结果推算,推算方法见实施方案。

⑷“34.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指因受灾郁闭度下降至0.2以下而损失的面积。

只有等于调查地块面积或0两种结果。

⑸“35.可燃物增加比例”按照受灾后调查地块可燃物相比常年增加的比例确定。

⑹“36.现发生的病虫种类”填写主要的病虫种类名,填写1-2种
⑺面积单位为亩,蓄积单位为立方米,均保留1位小数。

⑻坐标通过GPS现测或查地形图获取,记载到“米”,采用北京54坐标系,X值保留带号。

(正面)
标准地林木记录表
调查人员: 调查日期: 年月日
表2 竹林调查小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注:⑴灾前基本情况根据二类调查或档案更新材料或其它区划材料中相关因子最新的数据填写。

⑵灾后调查情况由现地调查得出,或根据现地调查结果推算,推算方法见实施方案。

⑶“31.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填写因受灾株数密度达不到竹林标准而损失的竹林面积。

只有等于调查地块面积或0两种结果。

⑷“32.可燃物增加比例”按照受灾后调查地块可燃物相比常年增加的比例确定。

⑸“33.现发生的主要病虫种类”填写主要的病虫种类名,填写1-2种
⑹面积单位为亩,保留1位小数;株数单位为株。

⑺坐标通过GPS现测或查地形图获取,记载到“米”,采用北京54坐标系,X值保留带号。

竹林标准地调查记录表
调查人员: 调查日期: 年月日
注:⑴受损类型按相应级别画“正”字计数
⑵竹种按“1-毛竹、2-其它竹”代码填写
⑶标准地如混有林木,则在备注栏填写其总株数及受损株数情况
附:标准地位置图
表3 经济林调查小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注:(1)灾前基本情况根据二类调查或档案更新材料或其它区划材料中相关因子最新的数据填写。

(2)灾后调查情况由现地调查得出,或根据现地调查结果推算,推算方法见实施方案。

(3)“30.调查地块经济林减产比例”等于小班株数损失比例。

(4)“33.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指因受灾郁闭度下降至0.2以下或株数达不到经济林林分标准而损失的面积。

只有等于调查地块面积或0两种结果。

(5)“34.可燃物增加比例”按照受灾后调查地块可燃物相比常年增加的比例确定;保留整数。

(6)“35.现发生的主要病虫种类”填写主要的病虫种类名,填写1-2种
(7)小班面积单位为亩,保留1位小数;株数单位为株。

(8)坐标通过GPS现测或查地形图获取,记载到“米”,采用北京54坐标系,X值保留带号。

经济林标准地林木记录表
调查人员:调查日期: 年月日
注:⑴生产期按“1-产前期;2-初产期;3-盛产期;4-衰产期”代码填写
⑵受损类型按相应级别画“正”字计数
⑶树种按一类调查代码填写
⑷标准地如混有非经济林树种,则在备注栏填写其总株数及受损株数情况
附:标准地位置图
表4 未成林造林地调查小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注:⑴灾前基本情况根据二类调查或档案更新材料或其它区划材料中相关因子最新的数据填写。

⑵灾后调查情况由现地调查得出,或根据现地调查结果推算,推算方法见方案。

⑶“30.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指因受灾林(苗)木保存株数下降,达不到未成林造林地标准而损失的面积。

只有等于调查地块面积或0两种结果。

⑷“31.可燃物增加比例”按照受灾后调查地块可燃物相比常年增加的比例确定。

⑸“32.现发生的主要病虫种类”填写主要的病虫种类名,填写1-2种
⑹小班面积单位为亩,保留1位小数;株数单位为株。

⑺坐标通过GPS现测或查地形图获取,记载到“米”,采用北京54坐标系,X值保留带号。

未成林造林地标准地记录表
调查人员: 调查日期: 年月日
注:⑴受损类型按相应级别画“正”字计数
⑵树种按一类调查代码填写
附:标准地位置图
表5 苗圃地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注:⑴调查地块受损类型、灾害损失程度等级、调查地块损失株数由标准地调查结果推算,推算方法见方案。

⑵“3.调查类型”按“1-苗圃”代码填写
⑶坐标通过GPS现测或查地形图获取,记载到“米”,采用北京54坐标系,X值保留带号。

苗圃标准地记录表
调查人员: 调查日期: 年月日
注:(1)受损类型按相应级别画“正”字计数
(2)树种按一类调查代码填写
附:标准地位置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