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案

模块一基础气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模块一基础气动学习单元1 气动传动技术基础一、气压传动技术介绍二、气压传动技术的优缺点三、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四、气压传动技术常用物理量学习单元2 常用气动元件介绍一、气源二、常用气动执行元件三、常用气动控制元件四、气动辅助元件学习单元3 单缸气动回路设计与裝调一、气动时间控制元件二、控制回路分析学习单元4 气动逻辑控制回路设计与裝调一、逻辑元件二、快速排气阀三、典型逻辑回路介绍四、自锁回路讲解学习单元5双缸控制回路设计与裝调一、气动回路图和位移-进步图的绘制要求二、不带障碍信号的双缸控制回路设计方法三、带障碍信号的双缸控制回路设计方法模块小结模块检测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气压传动在工业中的应用,掌握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效,了解其优缺点,掌握常见的元件的作用、典型结构、工作原理及职能符号,学习气动回路的安装与调试以及回路设计,理解气动各种回路的原理及功能。
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应对本模块所涉及的气动基础技术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结构、功能、原理、应用),针对所涉及的气动元件及回路,进行原理参数分析和回路分析,通过课堂体验强化学生的认知。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常用气动元件的作用、典型结构、工作原理及职能符号;单缸气动回路的设计和装调以及回路分析;气动逻辑回路的安装及调试,逻辑回路的设计;双缸气动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双缸气动回路图的设计。
教学难点:气动回路图的设计以及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
解决办法:课堂教学结合实物、现场演示、课堂体验综合讲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实施直观导入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实物演示;教学板书;录像插件;电子课件。
教学资源:相关的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等。
教学板书模块一基础气动课程引入:气动的概念,气动的应用,气动的优缺点,。
学习单元1 气动传动技术基础一、气压传动技术介绍气压传动技术是一种比较低成本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以压缩空气为传动介质,传动动力以及控制信号,广泛应用与各种设备和机器上。
液压与气动技术 教案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案第一章:液压与气动技术概述1.1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1.2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历程1.3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1.4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优缺点分析第二章: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2.1 液压泵2.2 液压缸2.3 液压控制阀2.4 液压油2.5 液压系统的辅助元件第三章:液压系统的原理与操作3.1 液压系统的原理介绍3.2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与类型3.3 液压缸的工作原理与类型3.4 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与类型3.5 液压系统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第四章: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4.1 气源设备4.2 气动控制阀4.3 气动执行器4.4 气动辅助元件4.5 气动系统的连接与控制线路第五章:气动系统的原理与操作5.1 气动系统的原理介绍5.2 气动执行器的工作原理与类型5.3 气动控制阀的工作原理与类型5.4 气动系统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5.5 气动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第六章: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维护与管理6.1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日常维护内容6.2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定期检查与保养6.3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6.4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安全操作规范6.5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措施第七章: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7.1 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7.2 液压泵的选择与计算7.3 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7.4 液压控制阀的选型与计算7.5 液压油的选择与系统油液循环第八章:气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8.1 气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8.2 气源设备的选择与计算8.3 气动控制阀的选型与计算8.4 气动执行器的选择与计算8.5 气动系统的气动元件布局与线路设计第九章: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9.1 液压系统在机械加工领域的应用案例9.2 液压系统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案例9.3 气动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9.4 液压与气动系统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案例9.5 液压与气动系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第十章: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创新发展趋势10.1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前景10.2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创新技术10.3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行业标准与规范10.4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培训与教育10.5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解析:理解和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概念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典型气动系统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典型气动系统第一章:气动系统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气动系统的定义、组成和特点;2. 掌握气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3. 熟悉气动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气动系统的定义和组成;2. 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 气动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气动系统的定义、组成和特点;2. 演示:通过视频或实物展示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 案例分析:分析气动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气动系统定义、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气动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案例,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气源设备及处理元件教学目标:1. 掌握气源设备的种类和功能;2. 熟悉气动处理元件的作用和结构;3. 了解气源系统的设计原则。
教学内容:1. 气源设备的种类和功能;2. 气动处理元件的作用和结构;3. 气源系统的设计原则。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气源设备的种类和功能、气动处理元件的作用和结构;2. 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气源系统的设计原则;3. 实操:演示气源设备和处理元件的安装与调试。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气源设备、气动处理元件的理解;2. 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在实操中对气源设备和处理元件的安装与调试能力。
第三章:执行元件及控制元件教学目标:1. 掌握气动执行元件的种类和特点;2. 熟悉气动控制元件的功能和结构;3. 了解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在气动系统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气动执行元件的种类和特点;2. 气动控制元件的功能和结构;3. 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在气动系统中的应用。
1. 讲授:讲解气动执行元件的种类和特点、气动控制元件的功能和结构;2. 互动:引导学生探讨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在气动系统中的应用;3. 实操:演示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的安装与调试。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元件的理解;2. 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在实操中对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的安装与调试能力。
液压与气动技术 教案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案第一章:液压与气动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理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优缺点及其比较。
教学内容:1.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与原理。
2.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组成: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油管和附件等。
3.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军事等。
4.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优缺点及其比较。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
2. 采用示教法,展示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教学评估:1. 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与气动技术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第二章:液压泵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泵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液压泵的性能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1. 液压泵的类型: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
2. 液压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 液压泵的性能参数:流量、压力、功率等。
4. 液压泵的选用原则及其维护保养。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压泵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 采用示教法,展示不同类型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液压泵在实际应用中的选用和维护保养。
教学评估:1. 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泵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计算液压泵的性能参数。
第三章:液压缸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缸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液压缸的性能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3. 理解液压缸的选用原则及其安装与维护。
教学内容:1. 液压缸的类型:单作用液压缸、双作用液压缸等。
2. 液压缸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 液压缸的性能参数:有效行程、负载能力等。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压缸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 掌握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维护方法。
3. 能够分析并解决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常见故障。
二、教学内容1.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概述液压传动的定义、特点及应用领域气动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应用领域2.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液压油的性质及作用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类型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及类型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及类型3. 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机械手的分类及特点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作用4. 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油的压力、流量和方向的控制机械手各部件的动作协调与控制5. 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的维护与故障分析液压油的检查与更换液压泵、液压缸和液压控制阀的维护与故障排除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常见故障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液压元件的作用及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2. 演示法:展示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及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的实际运行。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常见故障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应用及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的维护方法。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相关教材。
2. 课件: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及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的图片、图表。
3. 液压元件实物:液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阀等。
4. 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模型:展示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的实际运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故障分析练习:分析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常见故障,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及机械手液压传动系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安排1. 课时:40分钟2. 教学活动:10分钟:讲解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案

模块一基础气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模块一基础气动学习单元1 气动传动技术基础一、气压传动技术介绍二、气压传动技术的优缺点三、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四、气压传动技术常用物理量学习单元2 常用气动元件介绍一、气源二、常用气动执行元件三、常用气动控制元件四、气动辅助元件学习单元3 单缸气动回路设计与裝调一、气动时间控制元件二、控制回路分析学习单元4 气动逻辑控制回路设计与裝调一、逻辑元件二、快速排气阀三、典型逻辑回路介绍四、自锁回路讲解学习单元5双缸控制回路设计与裝调一、气动回路图和位移-进步图的绘制要求二、不带障碍信号的双缸控制回路设计方法三、带障碍信号的双缸控制回路设计方法模块小结模块检测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气压传动在工业中的应用,掌握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效,了解其优缺点,掌握常见的元件的作用、典型结构、工作原理及职能符号,学习气动回路的安装与调试以及回路设计,理解气动各种回路的原理及功能。
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应对本模块所涉及的气动基础技术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结构、功能、原理、应用),针对所涉及的气动元件及回路,进行原理参数分析和回路分析,通过课堂体验强化学生的认知。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常用气动元件的作用、典型结构、工作原理及职能符号;单缸气动回路的设计和装调以及回路分析;气动逻辑回路的安装及调试,逻辑回路的设计;双缸气动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双缸气动回路图的设计。
教学难点:气动回路图的设计以及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
解决办法:课堂教学结合实物、现场演示、课堂体验综合讲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实施直观导入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实物演示;教学板书;录像插件;电子课件。
教学资源:相关的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等。
教学板书模块一基础气动课程引入:气动的概念,气动的应用,气动的优缺点,。
学习单元1 气动传动技术基础一、气压传动技术介绍气压传动技术是一种比较低成本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以压缩空气为传动介质,传动动力以及控制信号,广泛应用与各种设备和机器上。
液压与气动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动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液压与气动的基本原理,掌握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2. 学生能描述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3. 学生能解释液压与气动系统中压力、流量、速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液压与气动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2. 学生能设计简单的液压与气动系统,进行系统的搭建和调试;3. 学生能运用相关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液压与气动技术产生兴趣,认识到其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重要性;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工程素养;3. 学生在探索液压与气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的基础知识,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对流体力学有一定的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技术和新知识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原理:-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 液压与气动原理:压力、流量、速度的关系,帕斯卡定律,伯努利定理。
2. 系统组成与功能:- 液压系统: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控制阀等元件的原理与功能;- 气动系统:气源装置、气动执行元件、控制阀、气缸等元件的原理与功能。
3. 应用案例分析:- 液压与气动系统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系统设计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
4. 实践操作:- 液压与气动元件的识别、安装、调试与维护;-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搭建、调试及故障排查。
5. 教学大纲:- 第一周:流体力学基础,液压与气动原理;- 第二周:液压与气动系统组成,元件原理与功能;- 第三周:应用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指导;- 第四周:实践操作,成果展示与评价。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液压控制阀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案液压控制阀一、教学目标1. 理解液压控制阀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液压控制阀的分类和结构特点3. 学会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4. 能够分析并解决液压控制阀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二、教学内容1. 液压控制阀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液压控制阀的定义解释液压控制阀在液压系统中的重要性2. 液压控制阀的分类和结构特点分类: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等结构特点:阀芯、阀体、弹簧、密封件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液压控制阀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特点分析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2. 演示法展示液压控制阀的实物样品演示液压控制阀的工作过程和操作方法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作中液压控制阀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控制阀基本概念的理解评估学生对液压控制阀分类和结构特点的掌握2. 实操考核学生动手操作液压控制阀评估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五、教学资源1. 教材: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材2. 课件:液压控制阀的图片、图表、动画等3. 实物样品:液压控制阀的实物样品4. 操作视频:液压控制阀的工作过程和操作方法的视频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液压系统的基本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液压控制阀2. 讲解液压控制阀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使用PPT展示液压控制阀的图片和定义讲解液压控制阀在液压系统中的重要性3. 讲解液压控制阀的分类和结构特点使用PPT展示不同类型的液压控制阀图片和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理解各类液压控制阀的功能和差异4. 演示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使用实物样品或模拟设备演示液压控制阀的工作过程讲解液压控制阀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5. 案例分析给出实际工作中的液压控制阀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七、课堂练习1. 液压控制阀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请学生回答液压控制阀的定义和作用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2. 液压控制阀的分类和结构特点请学生列举不同类型的液压控制阀并描述其结构特点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八、拓展知识1. 介绍液压控制阀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讲解液压控制阀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展思维2. 探讨液压控制阀的发展趋势介绍当前液压控制阀的技术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思考液压控制阀的未来发展方向九、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液压控制阀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提醒学生关注液压控制阀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问题解决2. 布置课后作业发放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十、教学反思1. 评估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结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适2. 改进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案例,提高教学质量3.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重点和进度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液压控制阀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理解液压控制阀的定义以及其在液压系统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一基础气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模块一基础气动学习单元1 气动传动技术基础一、气压传动技术介绍二、气压传动技术的优缺点三、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四、气压传动技术常用物理量学习单元2 常用气动元件介绍一、气源二、常用气动执行元件三、常用气动控制元件四、气动辅助元件学习单元3 单缸气动回路设计与裝调一、气动时间控制元件二、控制回路分析学习单元4 气动逻辑控制回路设计与裝调一、逻辑元件二、快速排气阀三、典型逻辑回路介绍四、自锁回路讲解学习单元5双缸控制回路设计与裝调一、气动回路图和位移-进步图的绘制要求二、不带障碍信号的双缸控制回路设计方法三、带障碍信号的双缸控制回路设计方法模块小结模块检测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气压传动在工业中的应用,掌握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效,了解其优缺点,掌握常见的元件的作用、典型结构、工作原理及职能符号,学习气动回路的安装与调试以及回路设计,理解气动各种回路的原理及功能。
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应对本模块所涉及的气动基础技术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结构、功能、原理、应用),针对所涉及的气动元件及回路,进行原理参数分析和回路分析,通过课堂体验强化学生的认知。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常用气动元件的作用、典型结构、工作原理及职能符号;单缸气动回路的设计和装调以及回路分析;气动逻辑回路的安装及调试,逻辑回路的设计;双缸气动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双缸气动回路图的设计。
教学难点:气动回路图的设计以及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
解决办法:课堂教学结合实物、现场演示、课堂体验综合讲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实施直观导入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实物演示;教学板书;录像插件;电子课件。
教学资源:相关的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等。
教学板书模块一基础气动课程引入:气动的概念,气动的应用,气动的优缺点,。
学习单元1 气动传动技术基础一、气压传动技术介绍气压传动技术是一种比较低成本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以压缩空气为传动介质,传动动力以及控制信号,广泛应用与各种设备和机器上。
二、气压传动技术的优缺点三、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气源、空气调节处理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以及辅助元件。
四、气压传动技术常用物理量常用的物理量包括压力、流量、湿度。
问题与思考学习单元2 常用气动元件介绍一、气源提供一定的质量、流量和压力的压缩空气。
二、常用气动执行元件常用气动执行元件分为气缸、摆动气缸、气马达。
三、常用气动控制元件常用的气动控制元件包括压力控制元件、流量控制元件、方向控制元件三类。
其中方向控制元件分为换向型方向控制阀、单向型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元件包括减压阀、溢流阀、顺序阀;流量控制元件包括节流阀、固定节流阀、可调节流阀、单向节流阀和带消声器的排气节流阀。
四、气动辅助元件气动辅助元件有分水过滤器、消声器、管件与管接头问题与思考学习单元3 单缸气动回路设计与裝调一、气动时间控制元件1.延时换向阀结构:由单气控二位三通换向阀、单向阀、节流阀及气容等元件组成。
2.延时换向阀工作原理。
3.延时换向阀职能符号二、控制回路分析1.直接控制回路2.间接控制回路3.典型的回路分析问题与思考学习单元4 气动逻辑控制回路设计与调试一、逻辑元件常见的逻辑元件包括:“或”门元件、“与”门元件。
二、快速排气阀三、典型逻辑回路介绍1.双手操作回路2.多信号“或”、“与”逻辑回路四、自锁回路讲解问题与思考学习单元5 双缸控制回路设计与调试一、气动回路图和位移-进步图的绘制要求气动系统回路图绘图要求:能源元件位于左下方;控制元件按控制信号传导的顺序从下往上、从左往右、主控阀居中;执行元件位于上部,按数量从左向右排列。
二、不带障碍信号的双缸控制回路设计方法1.完成位移—步进图2.结合位移-步进图设计双缸控制回路三、带障碍信号的双缸控制回路设计方法消除控制障碍信号的方法:延时阀消除障碍信号;可通过式行程开关消除障碍信号;换向阀消除障碍信号。
问题与思考模块小结模块检测课后记模块二电气气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模块二电气气动学习单元1 元件介绍一、手动电器开关二、中间继电器三、时间继电器四、行程开关盒接近开关五、电磁换向阀学习单元2 单缸电气气动控制回路设计与装调一、执行元件与电磁换向阀的类型匹配二、典型电气气动回路学习单元3 双缸电气气动控制回路设计与装调一、双缸控制系统与单缸控制系统比较二、不存在障碍信号的双缸回路设计三、消除障碍信号的方法模块小结模块检测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让学员掌握各元件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表示符号,执行元件与电磁换向阀的类型匹配,用电磁换向阀控制的典型电气气动回路,不存在障碍信号的双缸回路设计方法;认识双缸控制系统与单缸控制系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应对本模块所涉及的电气气动元件详细的讲解(包括结构、功能、原理、应用),针对所涉及的单、双缸电气气动控制回路,进行设计与装调的讲解,通过课堂体验强化学生的认知。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各种继电器、换向阀和开关的工作原理;执行元件与电磁换向阀的类型匹配,各电气回路的工作原理;各电气气动回路的设计与装调;单、双缸电气气动控制回路的优缺点。
教学难点:单、双缸电气气动回路的设计与装调,消除障碍信号的方法。
解决办法:课堂教学结合实物、现场演示、课堂体验综合讲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实施直观导入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实物演示;教学板书;录像插件;电子课件。
教学资源:相关的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等。
教学板书模块二电气气动课程引入:电气气动元件介绍,单、双缸电气气动回路设计与装调,单、双缸电气气动回路的优缺点。
学习单元1 元件介绍一、手动电器开关用于发送控制信号的电器,是由操纵机构加触点构成。
二、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是电磁驱动的开关元件,被用于控制电路和防护装置。
三、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作为继电器的一种,可以延时接通或断开它的触点,达到对控制电路的时间控制。
四、行程开关盒接近开关行程开关和接近开关常用于与行程有关的顺序动作控制,通过感应气缸活塞或活塞杆的位置形成转换动作的条件。
五、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是指利用电信号作为驱动信号来改变流体流动方向的阀。
问题与思考学习单元2 单缸电气气动控制回路设计与装调一、执行元件与电磁换向阀的类型匹配执行元件包括气缸、摆动气缸、气马达和吸盘四大类。
气缸又包括单作用气缸和双作用气缸两大类,气马达分单向旋转和双向旋转两种。
二、典型电气气动回路包括单往复运动电气气动回路,连续循环运动的电气气动回路,具有自锁功能电气气动回路。
问题与思考学习单元3 双缸电气气动控制回路设计与装调一、双缸控制系统与单缸控制系统比较二、不存在障碍信号的双缸回路设计按照设计步骤图以及电路图进行讲解。
三、消除障碍信号的方法按照设计步骤图进行讲解。
问题与思考模块小结模块检测课后记模块三基础液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模块三基础液压学习单元1 液压传动基础一、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应用、工作原理及组成二、液压传动系统的优缺点三、液压流体力学基础学习单元2 常用液压元件介绍一、液压泵二、液压泵的选用三、液压执行元件四、液压控制元件五、液压辅助元件模块小结模块检测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液压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应用,液压传动的优缺点,液压元件的连接方式、控制方式及各自特点;掌握液压系统的组成以及各液压元件在液压回路中的作用,液体动力学基础知识,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职能符号,各类液压元件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应用场合。
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应对本模块所涉及的液压传动元件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结构、功能、原理、应用),针对所涉及的液压传动的应用以及相关的流体力学知识概念,进行原理分析和控制方式分析,通过课堂体验强化学生的认知,结合图示讲解各种元件的分类、功能、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液压传动的应用、组成以及优缺点;液压流体力学基础;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以及分类,各种泵的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液压执行元件的分类和结构和工作原理,各种阀体的工作原理。
各液压辅助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各种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
解决办法:课堂教学结合实物、现场演示、课堂体验综合讲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实施直观导入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实物演示;教学板书;录像插件;电子课件。
教学资源:相关的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等。
教学板书模块三基础液压课程引入: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及应用,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元件。
学习单元1 液压传动基础一、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应用、工作原理及组成二、液压传动系统的优缺点三、液压流体力学基础流体静力学基础中的压力、液压力以及力的传递过程;流量连续性定律、流体能量守恒方程以及压力损失;液压油的性质。
学习单元2 常用液压元件介绍一、液压泵按液压泵中运动构件的形状和运动方式来分,有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和螺杆泵等。
二、液压泵的选用液压泵的选择依泵的额定压力、流量和结构类型来确定。
液压泵的额定压力和流量经计算后按系统的实际需要选取。
三、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缸、摆动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是主要的液压执行元件,分别用于直线往复运动、小于360°角度的往复摆动运动和连续的旋转运动。
四、液压控制元件液压控制元件是用于控制系统液流的压力、流量和流向,包括方向控制元件、压力控制元件和流量控制元件。
五、液压辅助元件1.蓄能器:重锤式蓄能器、弹簧式蓄能器、充气式蓄能器。
2.滤油器:按照滤油器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网式滤油器、线隙式滤油器、纸质滤油器、烧结式滤油器和磁性滤油器。
按照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吸油滤油器、压油滤油器、回油滤油器和旁油路滤油器。
3.油箱。
问题与思考模块小结模块检测课后记模块四电气液压系统装调及典型回路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模块四电气液压系统装调及典型回路分析学习单元1 电气液压系统装调一、电磁换向阀二、执行元件与电磁换向阀的类型匹配三、压力继电器四、电气控制原理介绍学习单元2 典型液压回路分析一、压力控制回路二、方向控制回路和锁紧回路三、液压传动速度控制回路四、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五、压力机液压系统模块小结模块检测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让学员掌握液压传动控制系统常用的电磁换向阀,行元件与电磁换向阀的类型匹配,压力继电器工作原理,基本电气控制回路的设计,各种液压回路的控制方法和适用范围。
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应对本模块所涉及的电气液压系统以及典型液压回路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结构、功能、原理、应用),针对所涉及的各种回路,进行原理分析和回路讲解,通过课堂体验强化学生的认知。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电磁换向阀的种类及工作原理,执行元件如何与电磁换向阀进行匹配,压力继电器的结构以及特点,各种控制回路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