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一学期完整教案
幼儿园视唱练耳的教案

幼儿园视唱练耳的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视唱练耳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视唱练习,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记忆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听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选择适合幼儿的简单歌曲或儿歌。
2. 音乐播放设备。
3. 教具:简单的打击乐器或节奏器材。
4. 教室环境: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以便幼儿集中注意力。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通过教师的引导,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环境,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 引导唱歌: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简单的歌曲或儿歌,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视唱练习:播放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视唱练习,教师可以使用手势或简单的音乐符号辅助幼儿理解音乐。
4. 练耳训练:教师可以使用简单的音乐节奏器材或打击乐器,让幼儿模仿音乐的节奏,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5. 表演展示:鼓励幼儿在音乐结束后,进行小规模的表演展示,让幼儿展现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视唱练习和练耳训练中的表现,包括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把握能力。
2. 鼓励幼儿进行表演展示,评价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
3.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表现,对幼儿的音乐能力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延伸:1. 在日常活动中,鼓励幼儿参与唱歌和跟唱的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
2. 创设多样化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完善教学方案,以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
大学视唱练耳课教案

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对音乐旋律的感知能力,培养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感。
2. 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音乐素养。
3. 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内容:1. 视唱:C大调音阶、简单旋律视唱2. 练耳:音程听辨、节奏听辨3. 音乐鉴赏:古典音乐作品赏析教学重点:1. 视唱:准确演唱C大调音阶,熟练视唱简单旋律。
2. 练耳:准确听辨音程、节奏。
教学难点:1. 视唱:音准把握、节奏感培养。
2. 练耳:音程、节奏的准确听辨。
教学方法:1. 感受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美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引导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视唱练耳的技巧。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首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2. 提问:同学们喜欢音乐吗?为什么?二、视唱练习1. 演唱C大调音阶,要求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
2. 演唱简单旋律,引导学生把握旋律的起伏和节奏。
三、练耳练习1. 音程听辨:教师弹奏不同音程,要求学生准确听辨。
2. 节奏听辨:教师弹奏不同节奏,要求学生准确听辨。
四、音乐鉴赏1. 赏析一首古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生平等。
2. 分析作品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C大调音阶、简单旋律视唱。
2.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音程听辨、节奏听辨。
二、视唱练习1. 演唱难度更高的旋律,要求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
2. 演唱二声部合唱,要求学生把握和声效果。
三、练耳练习1. 音程听辨:教师弹奏更复杂的音程,要求学生准确听辨。
2. 节奏听辨:教师弹奏更复杂的节奏,要求学生准确听辨。
四、音乐鉴赏1. 赏析一首古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
2. 分析作品的音乐结构、表现手法等。
教学评价:1. 视唱:学生能否准确演唱C大调音阶、简单旋律。
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视唱练耳教案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其中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
视唱练耳指的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辨别和演唱出乐谱上的音符。
视唱练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音乐理解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份视唱练耳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概述在开始进行视唱练耳之前,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知识的概述。
这包括音符的名称和音高的表示方法。
可以通过展示音符的图像和演示不同音高的声音,让学生对音符和音高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第二部分:音程的练习音程是音乐中两个音符之间的距离,对于视唱练耳来说非常重要。
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播放不同音程的声音,让学生辨别出它们的差异。
然后,可以给学生一些练习题目,让他们用唱的方式来表达出不同的音程。
第三部分:旋律的练习在掌握了音程之后,学生可以开始进行旋律的练习。
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一段简单的旋律,然后让他们用视唱的方式来演唱出来。
可以逐渐增加旋律的难度,让学生挑战更复杂的旋律。
第四部分:节奏的练习除了音程和旋律,节奏也是视唱练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敲击节拍器或者播放节奏声音的方式,让学生辨别不同的节奏。
然后,可以给学生一些节奏练习题目,让他们用口型或者手拍的方式来表达出不同的节奏。
第五部分:综合练习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音程、旋律和节奏之后,可以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练习。
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旋律,然后让他们用视唱的方式来演唱出来,并且同时保持正确的节奏感。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将之前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并且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六部分:听力训练除了视唱练耳,听力训练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部分,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然后让他们用听的方式来辨别出其中的音符、音程和节奏。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总结: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辨别和演唱出乐谱上的音符。
视唱练耳一学期完整教案

视唱练耳一学期完整教案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和音乐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本学期完整教案将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视唱能力的提高。
以下是一学期的教学安排:第1-2周:音乐音高的感知和练习-引导学生听辨不同的音高,如高音、低音等;-教授简单的数字音高记号,并与声音对应练习;-安排学生进行基础的音阶练习,包括上行和下行。
第3-4周:音乐节奏的感知和练习-教授音乐的基本节奏形式,如2/4拍、3/4拍、4/4拍等;-引导学生通过体验音乐的节奏感,感知不同节奏形式;-安排学生模仿敲打乐器,练习简单的节奏。
第5-6周:视唱练耳的基础训练-教授音乐的基本记号符号和休止符号;-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视唱练习,感知并模仿乐谱上的音高和节奏;-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视唱练习,如简单的乐曲或练习曲。
第7-8周:音乐节奏的练习和变化-教授更复杂的节奏形式,如8分音符、16分音符等;-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节奏练习,如边敲打鼓边唱等;-安排学生练习较为复杂的视唱练习,如短小的歌曲或乐段。
第9-10周:音程的感知和练习-教授音程的概念和不同的音程类型,如纯一度、纯五度等;-引导学生通过听辨和模仿,感知和练习不同音程的高低差异;-安排学生进行音程练习,如简单的上行和下行音程练习。
第11-12周:视唱练耳的进阶练习-教授更为复杂的音高记号和休止符号,如变调符号、附点符号等;-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视唱练习,如带有变调和附点的乐曲或练习曲;-安排学生进行乐曲的小组合唱,综合运用视唱和练耳的能力。
第13-14周:节奏和音程的综合练习-安排学生进行综合的节奏和音程练习,如将不同的音程按照给定的节奏进行演唱;-引导学生按照节奏和音高的要求进行视唱练习,如较长的乐曲段落;-安排学生进行合唱练习,练习合唱团队中的视唱和练耳能力。
第15-16周:乐曲学习和表演准备-安排学生学习并准备一首较为复杂的乐曲,学习乐曲的音高、节奏和歌词;-指导学生进行乐曲的合唱练习,综合运用视唱和练耳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乐曲的表演准备,包括舞台表演、声音的连贯和效果的呈现等。
《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word版第一章:视唱练耳基础知识1.1 音的基本概念音的定义音的分类:乐音与噪音音的高低:音阶、音域音的长短:音符、休止符1.2 节奏与拍子节奏的定义拍子的分类: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节奏的划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1.3 音符与音高的表示五线谱的基本结构音符的表示:音高、音长音高的标记:音名、音高字母第二章:简谱与视唱2.1 简谱的基本知识简谱的定义与特点简谱的记谱方法:数字、线谱简谱的读谱技巧2.2 简单旋律的视唱练习视唱的基本要求练习方法:听唱、模仿、记忆练习曲目:简单的旋律片段第三章:音程与和弦3.1 音程的定义与分类音程的定义音程的分类:大小音程、纯音程、增减音程音程的度数与名称3.2 和弦的定义与分类和弦的定义和弦的分类: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和弦的构成:根音、三音、五音等3.3 音程与和弦的练习音程的练习方法:音程跳动、和弦转换和弦的练习方法:和弦伴奏、和弦转位练习曲目:包含音程与和弦的简单旋律第四章:节奏与节拍4.1 节奏的分类与变化节奏的分类:平稳节奏、跳动节奏节奏的变化:加速、减速、装饰音等4.2 节拍的分类与变化节拍的分类:单节拍、复节拍、混合节拍节拍的变化:转换节拍、变换节奏4.3 节奏与节拍的练习练习方法:拍子练习、节奏模仿、节拍转换练习曲目:包含多种节奏与节拍的旋律片段第五章:视唱练耳的应用5.1 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器乐教学中的应用5.2 视唱练耳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合唱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乐队协作中的应用5.3 视唱练耳的综合练习练习方法:听唱、模仿、即兴创作练习曲目:综合运用视唱练耳技巧的旋律片段第六章:旋律分析与视唱6.1 旋律的基本结构旋律的定义与特点旋律的组成部分:主题、过渡、高潮等旋律的进行:上升、下降、波动等6.2 旋律分析的方法分析旋律的节奏、音高、和声等要素识别旋律的类型:抒情、欢快、激昂等6.3 旋律视唱练习练习方法:听力训练、模仿演唱、音乐想象练习曲目:不同风格和结构的旋律片段第七章:和声分析与视唱7.1 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声的定义与作用和声的基本要素:和弦、和声进行、和声功能7.2 和声分析的方法分析旋律中的和声结构识别和声进行的类型:平行和声、逆行和声等7.3 和声视唱练习练习方法:和弦识别、和声演唱、和声配合练习曲目:包含丰富和声变化的旋律片段第八章:视唱练耳的进阶技巧8.1 变化音与视唱变化音的定义与分类:升降音、半音等变化音的视唱技巧8.2 装饰音与视唱装饰音的定义与分类: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的视唱技巧8.3 复杂节奏与视唱复杂节奏的定义与分类:复合节奏、自由节奏等复杂节奏的视唱技巧第九章:视唱练耳的实战应用9.1 视唱练耳在合唱中的应用合唱中的视唱要求与技巧合唱视唱练习的方法与步骤9.2 视唱练耳在乐队中的应用乐队中的视唱要求与技巧乐队视唱练习的方法与步骤9.3 视唱练耳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音乐创作中的视唱作用与技巧视唱练耳在音乐改编中的应用第十章:视唱练耳的评估与提高10.1 视唱练耳的评估方法评估视唱准确度、速度、表现力等方面制定个人视唱进步计划10.2 视唱练耳的提高策略增加视唱练习的难度与多样性10.3 视唱练耳的辅助工具与资源使用音乐软件与应用程序辅助视唱练习参考专业视唱练耳教材与指导书籍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音的基本概念:理解乐音与噪音的分类,以及音的高低和音长的定义。
《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word版教案章节:一、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视唱练耳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音阶、节奏和音程的基本知识;3. 学会使用乐谱和音符进行视唱。
教学内容:1. 视唱练耳的定义和作用;2. 音阶的构成和命名;3. 节奏的分类和表示方法;4. 音程的定义和分类;5. 乐谱的基本结构和符号。
教学活动:1. 讲解视唱练耳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通过示例教授音阶、节奏和音程的知识;3. 练习使用乐谱和音符进行视唱;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练习;5.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资源:1. 教案文档;2. 乐谱样本;3. 音符和节奏的示例;4. 练习用的乐谱和音符。
作业:1. 学习音阶、节奏和音程的知识;2. 练习视唱乐谱和音符;3.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教案章节:二、音阶练习教学目标:1. 掌握各种音阶的构成和命名;2. 学会使用音阶进行视唱;3. 培养音阶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1. 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的构成;2. 音阶的上升和下降;3. 练习音阶的视唱;4. 培养音阶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活动:1. 讲解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的构成;2. 练习音阶的上升和下降;3. 使用音阶进行视唱练习;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练习;5.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资源:1. 教案文档;2. 音阶练习的乐谱和音符;3. 音阶的示例;4. 练习用的乐谱和音符。
作业:1. 学习和掌握各种音阶的构成和命名;2. 练习音阶的上升和下降;3. 使用音阶进行视唱练习;4.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教案章节:三、节奏练习教学目标:1. 掌握各种节奏的分类和表示方法;2. 学会使用节奏进行视唱;3. 培养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1. 节奏的分类和表示方法;2. 练习节奏的视唱;3. 培养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活动:1. 讲解节奏的分类和表示方法;2. 练习节奏的视唱;3. 使用节奏进行视唱练习;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练习;5.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视唱练耳教案》

《视唱练耳教案》word版第一章:视唱练耳基础知识1.1 音乐的基本概念音高、音长、音色、音量音符、休止符、附点、延音线1.2 五线谱与简谱的识别与运用五线谱的构成与线谱、间谱的表示方法简谱的表示方法与转换1.3 音阶、调式与和弦大小调式、和声小调式、五声调式音阶的构成与练习和弦的构成与识别第二章:音高与节奏练习2.1 音高练习音阶练习音程练习和弦练习2.2 节奏练习拍号的认识与练习节奏图的识别与练习节奏变化的练习第三章:旋律练习3.1 旋律的构成与分析旋律的线条与形状旋律的节奏与音高旋律的发展与变化3.2 旋律练习简单旋律的演唱与练习复杂旋律的演唱与练习旋律的即兴创作与练习第四章:和声练习4.1 和声的基础知识和弦的构成与识别和声进行与和声功能和声的听觉训练4.2 和声练习和弦的进行与连接和声的分析和演唱练习和声的即兴创作与练习第五章:视唱综合练习5.1 视唱练习简单曲目的视唱练习复杂曲目的视唱练习视唱的技巧与方法5.2 练耳练习和弦的听辨与分析旋律的听辨与分析和声的听辨与分析第六章:节奏视唱练习6.1 节奏视唱基础知识节奏视唱的概念与重要性节奏视唱的技巧与方法节奏视唱的练习方法6.2 节奏视唱练习简单节奏视唱练习复杂节奏视唱练习不同风格节奏视唱练习第七章:和声视唱练习7.1 和声视唱基础知识和声视唱的概念与重要性和声视唱的技巧与方法和声视唱的练习方法7.2 和声视唱练习简单和声视唱练习复杂和声视唱练习不同风格和声视唱练习第八章:旋律与和声的综合视唱练习8.1 旋律与和声的综合视唱基础知识旋律与和声综合视唱的概念与重要性旋律与和声综合视唱的技巧与方法旋律与和声综合视唱的练习方法8.2 旋律与和声的综合视唱练习简单旋律与和声的综合视唱练习复杂旋律与和声的综合视唱练习不同风格旋律与和声的综合视唱练习第九章:视唱练耳的应用9.1 视唱练耳在乐曲演奏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独奏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合唱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乐队演奏中的应用9.2 视唱练耳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作曲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改编中的应用视唱练耳在即兴演奏中的应用第十章:视唱练耳的进阶技巧与方法10.1 进阶视唱技巧与方法高音与低音的视唱技巧快速视唱技巧多声部视唱技巧10.2 进阶视唱练习高音与低音的视唱练习快速视唱练习多声部视唱练习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音高与节奏练习:学生需要掌握音高、音长、音色、音量的基本概念,以及音符、休止符、附点、延音线的表示方法。
中职-视唱练耳教案-(高教版)

中职-视唱练耳教案-(高教版)第一章:音的基本概念1.1 音的产生与特性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如声带的振动、乐器的发声等。
介绍音的物理特性,包括音高、音长、音量、音色等。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音高的标记,如五线谱、简谱等。
1.2 音阶与调式介绍大调和小调音阶的构成,包括七个音级及其关系。
讲解调式的概念,包括调号、调性等。
通过视唱练习,让学生熟悉不同调式的音阶。
第二章:节奏与拍子2.1 节奏的认知与练习讲解节奏的基本概念,包括节拍、节奏型等。
通过拍手、敲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不同节奏。
练习节奏感,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奏和唱出给定的节奏。
2.2 拍子的变化与实践介绍不同拍子的概念,如2/4拍、3/4拍、4/4拍等。
讲解拍子的变化规则,如切换拍子、复合拍子等。
通过实际演奏和视唱练习,让学生熟悉不同拍子的感觉和表现。
第三章:音符与记谱3.1 音符的认知与书写介绍音符的基本概念,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讲解音符的书写规则,如音符的形状、连线等。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音符。
3.2 简谱与五线谱介绍简谱和五线谱的构成与表示方法。
讲解简谱与五线谱之间的转换规则。
通过视唱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简谱和五线谱。
第四章:视唱练习4.1 单音视唱给学生发放单音视唱练习材料,要求学生准确地唱出给定的音高。
通过听音、模仿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准感。
4.2 简单旋律视唱给学生发放简单的旋律视唱练习材料,要求学生准确地唱出给定的旋律。
通过听音、模仿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旋律感。
第五章:和弦与和声5.1 和弦的认知与分析介绍和弦的基本概念,包括三和弦、七和弦等。
讲解和弦的构成原理,如根音、三音、五音等。
通过分析和练习,让学生熟悉不同和弦的构成和特点。
5.2 和声的实践与应用介绍和声的基本概念,包括和声进行、和声伴奏等。
讲解和声的编配原则,如和弦的选择、和声的平衡等。
通过实际演奏和视唱练习,让学生熟悉和声的感觉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案
视唱练耳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课
授课对象
11 音乐表演、 11 音乐学 2 班
周四 5、6 节
授课时间
周五 3、4
节
周次及课 时安排
第 1 周,2 课时
感受法、引 教学方法 导法、合作学习
法
1. 准确的演唱 C 大调音阶,形成基本良好的音高概念。
2. 了解 C 大调音阶的音高结构。
教学目的
4、准确听辨大小二度音程。 1、2~3 度音程的听辨。
教学重点、 难点
2、培养、建立 C 大调调式感; 3、养成视唱时分析乐谱调式、情绪、速度、强弱的演
教学目的
2. 了解 C 大调音阶 2 至 3 度之内的音程的音高结构。 3. 掌握八分音符与八分休止符的相对时值。
4. 具有良好的二声部合唱能力。
5. 练习二声部节奏,为多声音乐思维打下基础。
6. 用正确的方法听记旋律。
1. 判别大二度、小二度音程的音响差异;a 到 5123 的
教学重点、 各音程的音响差异,音准问题。
3. 认识 2/4,3/4,4/4 拍子,具备基本的节奏感。 4. 具有基本的二声部合唱能力。
5. 掌握 5 度以内的单音听记,以及旋律音程的听记。
6. 掌握基本节奏的听记能力,以及音程的性质的分
辨能力。
教学重点、
1. C 大调音阶视唱。
难点
2. 音程的听记。
教学内容: 1. 视唱:C 自然大调 2~3 度音程练习,1-7——1-16 的视唱曲。 2. 练耳:单音、音程听记。 教学过程: 一 .介绍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 做几个小测验,检测一 下新生的程度。 1. 弹一组单音让学生齐唱出唱名(C 大调音阶以内) 例 1. 1,3,6,#5,7,#6,b5,3,2,#1 2. 在黑板上写一组 4 小结左右的旋律让学生视唱。(以 C 大调为主) 例 2. 3. 让学生模唱一组 3 小结左右的节奏,测试他们的节奏模唱能力。 例 3. 三.测验结果。 四.开始授课,内容: 1. 模唱标准音“拉”。要求下次上课时,学生能够尝试背住此音。 2. 模唱标准音并找出中央 C 的音高。
3. 翻开课本第 6 页,齐唱 C 大调音阶。要求气息连贯、音色统一。 4. 课间休息 5. 抽查个别学生的 C 大调音阶,并要求他视唱出“二度音程” 6. 大家齐唱“二度音程” 7. 让大家将练习本拿出来听记大小二度(C 大调以内) 8. 大家在教师的伴奏下共同视唱课本第 8 页 7 至 16 条。 10. 教师分别弹大小两组音程让学生熟悉大小音程的音响。 11. 尝试让学生听辩大小二度音程性质。 12. 听记 14 页的节奏练习。(可用音符或 хх 来表示) 13. 将全体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卡农第 10 页的 15、16 条,可先分声部 唱再合。 五. 布置作业: 1. 复习本次课的所有内容,下次抽查。 2. 课本第 12 页的二度音程构唱练习,第 3 页的节奏练习唱熟。 3. 练习 C 大调单音音程性质的听辩。 4. 每人分别编写 2/4、3/4、4/4 的节奏各 2 条。 5. 背唱标准音。
难点
2. 带入音高的二声部节奏练习,音准和强弱的把握,
二声部的协调与稳定。
一、教学内容
一)回顾上堂课的教学内容,检查作业。 二)比较大小二度与纯五度、纯八度音程与纯四度音程的音响差异;构 唱-向上或向下、听唱-旋律音程和和声音程。 三)练习二声部节奏例 11、例 12;带入音高的例 11、12 二声部节奏练 习。 四)听记五声调式旋律。 二、教学过程
六.小结 回顾本次课的全部内容,简单的温故知新。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视唱练耳
授课题目(章 节)
第二课
授课对象
11 音乐表演、 11 音乐学 2 班
授课时间
周四 5、6 节 周五 3、4 节
周次及课 时安排
第 2 周,2 课时
感受法、引 教学方法 导法、合作学习
法
1. 准确的演唱 C 大调乐曲,形成基本良好的音高概念。
(一)简要回顾上堂课的教学内容(5 分钟)
(二)检查作业(10 分钟)
1、请 5 位同学打击第 3 页的例 10、例 13 等。纠正不足之处,记录学 习效果。
2、另请 6 位同学视场,用卡农手法二声部唱第一课的 15、16 条。 (三)导入 d 音(10 分钟) 1、导入 d 音,练习大二度、小二度、纯八度音程,并作比较(在钢琴上 任意弹两音关系为大二度、小二度、纯八度的音程,让学生用“啊”在心里 默唱,判别它们之间音色的差异,说出音程性质)。 2、用唱名练习音程,即 C 到 2、3、4、5、6、7 的音程(构唱-向上或向 下、听唱-旋律音程和和声音程)。 例 5,例 6 (四)二声部节奏练习(10 分钟) 1、练习 P14-例(11)(12) 1)左手下/右手上;左脚下/右脚上。(注意协调) 2)注意节奏平稳。 2、带入音高的例(11)二声部节奏练习。 1) 上下声部带入音高 do 和 mi,体会音程。 2) 让一位学生上台划拍子指挥其他同学分声部演唱(男女生互换声
部)或让一部分学生击 4/4 拍子或以固定节奏 do sol sol sol 伴奏(演唱要求 注意音准和强弱,相互倾听他人声部,尽可能做到具有美感)。
(五)大家在教师的伴奏下共同视唱课本第 16 页 4 至 18 条 (六)听记旋律(15 分钟) 1、介绍五声音阶 12356(宫、商、角、徵、羽)。 2、听记旋律 p16,第 3 条。具体要求:a、明确告诉学生旋律弹遍数为 3 遍,要求注意力集中;b、第一遍让学生用心记,不让动笔;c、要求第二遍记 出,暂且不弹第三遍,下去巡视学生的情况;d、弹出第三遍。 布置作业: 1、作业:以 P14 例(12)二声部节奏练习 4/4 拍子(下节课抽查) 2、作业:构唱例 5,例 6,及本课视场曲,下节课抽查。
课程名称
课程教案
视唱练耳
授课题目(章
第三课
节)
授课对象
11 音乐表演、 11 音乐学 2 班
授课时间
周四 5、6 节 周五 3、4 节
周次及课 时安排
第 3 周,2 课时
感受法、引 教学方法 导法、合作学习
法
通过该课的学习,1、使学生掌握 4/4 拍子的指挥图
教学目的 示,2、具备稳定的节奏感 3、能分辨不同节拍的乐曲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