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准时间研究表5
时间研究

▪ 作业要素的划分(操作单元)
✓划分作业要素前应先熟悉作业情况 ✓要素区分点应选有响声或手臂转向处 ✓作业时间最短2.4秒,最长20秒 ✓手动与机动作业分开测定 ✓尽可能使每一操作动作为基本动作 ✓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应分开 ✓规则单元、间歇性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
例:站起来走到黑板前写字
站步 起行
✓随机表法(乱数表法)
▪ 观测方法
✓观测路线:路线一定,起点和巡视方向可不
固定。
✓观测要领:瞬间性,记录WS
观测结果整理分析
✓根据WS观测记录表得出
统计表 开动状况 巴雷特图
计算标准作业时间
标准作业时间=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正常作业时间
总工作时间作业率修正系数 总工作量
作业率
实作业次数 总观测次数
X
2 i
429
N
40
10429652 65
2
24.6 25
已测了10次,需再测15次
✓列线图法
先将某一单元任测若干次
每4个单元的值为一组,求每组的和 (S)、平均值(X)及全距(R) (R=X最大-X最小) 求平均总和及平均总全距
总和 观测次数
X
;
总全距 组数
R
由列线图求N
ED S
X
R
N
平直路上以4.8Km/h速度行走。
➢分扑克牌:在起终点距离80~230mm距离内,
30秒内将52张扑克牌分成4堆。
230mm 80mm
230mm 80mm
评比方法
➢速度评比法:凡观察速度与理想速度完全相同的给60
或100分,大于理想速度给60或100以上的分数(反之 以下)
评比 正常=60 正常=75 正常=100
IE手法之时间研究

准 备 与 结 束 时 间 T准
作 业 时 间 T作
布 置 工 作 地 时 间 T布 辅助时间T辅
休 息 与 生 理 需 要 T休
非 生 产 时 间 t非
非操作 者原因 造成的 停工时 间t停
操作者 原因造 成的停 工时间 t工停
基本时间T基
技术性的T技布
组织性的T组布
机动时间
手动时间
机手并动时间
工时消耗分类细述
四个评比系数
超佳 优 良 平均 可 欠佳 ①熟练度(skill) A1 +0.15 A2 +0.13 B1 +0.11 B2 +0.08 C1 +0.06 C2 +0.03 D 0.00 E1 -0.05 E2 -0.10 F1 -0.16 F2 -0.22
②努力度(effort) A1 +0.13 超佳 A2 +0.12 B1 +0.10 优 B2 +0.08 C1 +0.05 良 C2 +0.02 平均 D 0.00 E1 -0.04 可 E2 -0.08 F1 -0.12 欠佳 F2 -0.17
工时消耗分类细述
(2)布置工作地时间(T布):工人在工作班中用于 照看和保持工作地的正常状态所必须消耗的时间。 (3)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T休):指工人在轮班中 用以恢复体力、视力和生理需要所消耗的时间。 (4)准备与结束时间:指工人在工作班内为完成一 项生产任务,事先进行准备和事后结束工作所必须 消耗的时间。 2、非定额时间(t):是指在一个工作班内因停工而 损失的时间,或执行非生产性工作所消耗的时间。
几种评比方法简介---平准化法
2、平准化法(Leveling)又称西屋法 (Westinghouse system),为美国西屋电气公司 首创,后来又为劳雷(Lowry)、曼纳特 (Maynard)和斯太基门德(Stegemerten)完成 整个体系。 此法应用最为广泛,它将熟练、努力、工作环境和 一致性四者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评比因素,每个 评比因素再分为超佳(理想)、优、良、平均、 可、欠佳6个等级,如下表:
工业工程第九章时间研究和标准时间的制定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资源优化配置
时间研究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各个生产环节所需的时间,从而更合理地配置人力、设备等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在生产控制中的应用
监控生产进度
通过时间研究,企业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瓶 颈问题,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调整生产计划
当实际生产进度与计划存在偏差时,企业可以根据时间研究的成果及时调整生 产计划,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确定标准时间
根据测时和评比结果,确定标准 时间。
确定作业范围和作业要素
明确需要制定标准时间的作业范 围和作业要素,并进行详细分析。
验证与调整
在实际生产中验证标准时间的适 用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3 时间研究的应用
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
制定生产计划
通过时间研究,企业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生产所需的时间,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进度符合预 期。
02 标准时间制定
标准时间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
标准时间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一 个作业或一组作业所需的时间,它是 经过测时和评比后确定的。
作用
标准时间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安排 生产进度、进行生产控制和评价生产 效率的重要依据。
标准时间的计算方法
测时法
通过对作业的详细测时,了解作业中各个作业要 素所需时间,然后加权平均得到标准时间。
时间研究的分类
秒表时间研究
使用秒表或计时器对作业过程进 行详细计时,适用于作业时间不 稳定、受操作者影响较大的情况。
标准工时和计算标准管理规范(含表格)

标准工时和计算标准管理规范(ISO9001-2015)1、目的规范标准工时制定与以及相关算法,使标准工时更具完整性,使相关系统和管理运行更加顺畅合理。
2、范围安公司3、职责质量部对于本文件的受控实施和监督执行。
4、程序4.1.定义:4.1.1标准工时:4.1.1.1标准工时: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普通熟练工作者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正常的速度完成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必需的时间。
4.1.1.2宽放时间:宽放时间是用于补偿个人需要、不可避免的延迟以及由于疲劳而引起的效能下降。
增加宽放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a).作业宽放由来:通常如果工作能以最快的速度永不停歇的进行下去,这样的产出将是最高效的。
但即便是机器设备也必须进行适当的保养、维护才能确保使用寿命和工作稳定。
b).作业宽放目的:劳动者在任何工作环境下作业,都必须适当予以宽放时间用来补偿个人需要,才能与实际作业所需时间相吻合,更趋人性化。
4.1.1.3标准速度:没有过度体力和精神疲劳状态下,每天能连续工作,只要努力就容易达到标准作业成果的速度。
4.1.2员工定义:4.1.2.1直接人员:指生产产线上从事生产操作人员。
包括装配、调整、检查检测和不良品维修人员。
他们是生产线上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员。
4.1.2.2间接人员:指不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人员,此处包括车间班长,物料配送人员、设备保养人员、工具保养人员。
间接员工虽然不从事直接的生产操作,但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
4.1.3时间定义:4.1.3.1正常作业时间:指以每天8小时为基准的作业时间,其单位为分钟。
正常作业时间包括“前准备时间”和“净作业时间”。
4.1.3.1.1前准备时间(95分钟):a).早会(早会,交接班)10分钟b).清洁(工治具、设备、车间、更衣)30分钟c).中餐时间15分钟d).间隙时间(上午15分钟,下午15分钟)30分钟e).首检时间10分钟4.1.3.1.2净作业时间:指对作业对象作业的内容,规则地、周期性地重复进行的作业部分的时间。
作业时间与计件工资标准表

作业名称
修订日期
1
2
3
4
5
6
7
编
作业单元及说明
调整系数
时间
计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间
计件
时间
计件
时间
计件
时间
计件
时
计件
时间
计件
号
1
2
工资
工资
工资
工资
工资
间
工资
工资
表格说明(使用时删除):
1、该表格主要用途包含不局限于学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主要针对对象为白领、学生、教师、律师、公务员、医生、工厂办公人员、单位行政人员等。
2、表格应当根据时机用途及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该表格作为使用模板参考使用。
3、表格的行列、文字叙述、表头、表尾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工序作业标准书格式

成果及结论:
标准修订:
会 部门 审 签名
技术部
生技部
品管部
No.
日期:
起讫时间 配合人员
核示
说明:1.针对工程问题点进行改善; 2.运用改善手法。
四 G07 改善提案表
No.
案由
提案日期
年月日
改善部门
希望完成日期
年月日
类别
提案依据
现 状 □效率底 品质不稳 不安全 浪费大 □
对
策
预期效果
节省人工: 其他:
审核
四 G02 作业标准书(B)
编制 No.
品名
工序
工序名称
使用机器
标准规格
工模夹具 环境条件:
1.说明 2.空气 3.室温 4.卫生
程序 作业名称
①
标准规格
标准作业时间 产品略图
操作程序 作业方法
设定参数
注意事项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批准
审核
编制
说明:1.作业标准书(SOP)每工序均应制订;
2.随产品设计、作业方法、机器设备变更而修订。
四 G01 工序作业标准书(A)
产品名称: 1 工序名称: 2 工序号码: 3 机械编号: 4 刀具: 5 工装夹具 标准适用范围: 左手 转速 进刀 说明 R.P.M mm/次
No.
6 工具:
7 一次加工量:
8 标准作业时间:
分
9 单件标准时间:
分
10
转速 进刀 右手 R.P.M mm/次 说明
批准/ 日期
⑥
⑦
合计
主管: 说明:1.本表适合机械业使用;
作业测时---作业测定的时间研究

模特法实例某厂有一条汽车用发电机的装配生产线。
现介绍如何用作业测定的方法确定该流水生产线的标准时间并对其进行改善。
该发电机装配主要包括:前盖、轴承、轴承盖、定子、压块及螺钉、转子、后盖总成(包括后盖和整流桥)、皮带轮、调节器、硅脂、集电环保护套、黑罩盖和一些装配件。
第1工位动作因素分析双手操作程序作业内容上料定位工位号 1 工作地布置位置MOD数139 时间秒 17.931 定员 1 单元左手时间右手动作叙述分析式次数MOD 次数分析式动作叙述 1 从工位器具中拿取前盖并判断型号M4G1E2D3 1 102 将前盖放置于随行板上 M4P2 1 63 从工位器具中拿取定子并判断型号M4G1E2D3 1 104 将定子放入前盖M4P5 1 9 5 校正定子位置M2R2 1 4 校正定子位置6 校正引出线M1R2 3 9 3 M1R2 校正引出线7 取压板M3G3 4 24 4 M3G3 取螺钉8 组合压板与螺钉M3P5 4 32 组合压板与螺钉9 32 4 M3P5将组合件插入前盖镙孔 10 按下绿色按钮放行M3G0 1 3 1 M3G0 按下绿色按钮放行总计139 UT通过对这八个操作单元的10次观测,得到每个操作单元的平均操作时间。
单元1,2,3,5,6,8的评比系数为110%,而第4,7操作单元的评比系数为100%,以第1单元为例,(宽放率为15%)则:正常时间观测时间X 评比系数0.143 X 110% 0.157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 X(1+宽放率)0.157 X 1+15% 0.181 如此类推,将各单元的标准时间之和求出后,即得组装手电筒的作业时间。
感动中国人物――蓝领专家孔祥瑞天津港(集团)煤码头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高级技师。
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
武汉理工大学杰出校友。
他先后主持开展技术革新项目150多个,获多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创效近9600万元,成为人人敬佩的“知识型产业工人”。
标准工时测定

A1
+0.15
A2
+0.13
超优
A1
+0.13
A2
+0.12
B1
+0.11
B1
+0.10
优
优
飞翔
B2
+0.08
B2
+0.08
C1
+0.06
良
C2
+0.03
C1
+0.05
良
C2
+0.02
平均
D
+0.00
平均
D
+0.00
E1
-0.05
可以
E2
-0.10
E1
-0.04
可以
E2
-0.08
F1
-0.16
劣
F2
4. 平准化评比
飞翔
影响速度的四大原因﹕ 熟练程度 努力程度 工作环境 一致性
熟练度﹕工作进行的順畅性
努力度﹕工作的意愿
工作环境﹕如溫度﹑ 湿度﹑ 通风﹑ 光线等等此影响较小﹐不考慮。 一致性﹕同一作业单元的测时值是否非常接近,不考慮。
► 4. 平准化評比系数检查表
熟练度调整系数
努力度调整系数
超优
注:测量完成后,数据请保留备份。
4.1.4 秒表测时的步骤
1. 确定测时对象(工件)与目的
2. 確定工作方法与工作环境
飞翔
3. 预先观测并建立作业单元并确定观测次数
4. 实地观测并记录单元时值
5. 基本的时值整理(剔除异常值)
6. 计入评比与宽放
4.1.5 划分作业单元的理由与技巧
理由﹕ 1. 为了正确的给予评比 2. 明确作业细节﹐提示改善 3. 作业条件、 方法改变时的局部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