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实验
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引言: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中基础而重要的一部分,准确地了解反应的进行以及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定量关系对于研究化学反应的性质和机理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化学家们发展了各种定量分析方法,用于测量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反应的速率和动力学等重要参数。
本文将介绍在化学反应研究中常用的几种定量分析方法。
一、摩尔比定量法摩尔比定量法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
它通过分析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来确定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适用于摩尔反应比已知的情况下。
具体分析步骤如下:1.确定已知物质的摩尔数:通过理论计算或实验测量来确定已知物质的摩尔数。
2.根据反应方程式,利用摩尔比例确定未知物质的摩尔数。
3.通过计算来确定未知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二、标准溶液法标准溶液法是一种基于溶液的定量分析方法,常用于酸碱滴定、络合滴定等反应研究中。
该方法利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反应,通过化学计量关系来确定待测溶液中化学物质的浓度。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标准溶液: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制备出来。
2.滴定反应:将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反应终点。
3.计算浓度: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以及已知的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待测溶液中化学物质的浓度。
三、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定量分析方法,常用于分子结构和浓度的测定。
该方法通过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程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测定光谱曲线:通过光谱仪器测定待测物质的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曲线。
2.确定浓度:根据已知浓度标准溶液的光谱曲线和待测物质的光谱曲线,利用比色法、荧光法等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四、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方法,常用于电极电势变化和电解质浓度测定。
该方法通过测定电化学反应中电流、电位或电荷的变化,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和电化学反应的速率。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定量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定量引言药敏试验是用来测试不同细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的一种常见方法。
药敏试验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本实验旨在了解药敏试验的原理,以及通过药敏试验来确定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细菌杀灭浓度(MBC)。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 不同药物的抗生素片剂- 丁氏琼脂平板- 数量相同的细菌培养物- 滴定架- 移液枪- 特定体积的加样针管实验步骤1. 将丁氏琼脂平板均匀铺平在实验台上。
2. 取一定体积的细菌培养物,将其均匀涂抹在丁氏琼脂平板上。
3. 将不同的抗生素片剂按一定浓度顺序放入一列小孔中,并按要求标记。
4. 将实验室培养的细菌可生长落入称量瓶中,根据实验需要取一定体积的细菌培养物。
5. 将从选择培养物中取出的细菌盘均匀涂抹于琼脂平板上。
6. 将标有抗生素的纸片粘贴到琼脂平板上。
7. 按照抗生素的浓度梯度顺序涂于琼脂平板上。
8. 将涂有细菌的琼脂平板放入孵化器在适当的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
9. 观察细菌在不同抗生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
数据处理和分析1. 根据观察结果,确定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2. 计算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细菌杀灭浓度(MBC)。
结果与讨论经过药敏试验,我们观察到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有所差异。
以细菌菌落的生长情况为判断标准,我们确定了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通过数据的分析,我们计算得到了每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细菌杀灭浓度(MBC)。
这些数据对于医生在治疗患者时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非常关键。
药敏试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医生可以选择最佳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不过,药敏试验的结果也可能受到实验条件、培养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药敏试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药敏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定量实验

第一部分:课本上的定量实验: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容量瓶唯一的用途就是确定溶液的体积(定容)。
不能用于溶解、存放溶液。
一般的规格为50 ml 、100 ml 、250 ml 、500 ml 、1000 ml 。
温度是常温(25℃)。
使用前一定要检验是否漏水(验漏)。
算、量、溶、冷、移、洗、定、摇、装误差分析:C==液质V n ; 分析溶质的量时,认为溶液的体积不变;分析溶液体积时认为溶质的量是不变的。
以配制NaOH 溶液为例。
1、称量时,NaOH 受潮2、称量时,指针偏向左边3、称量时间过长4、移液时,有液体溅到外边5、未洗涤溶解时使用的烧杯和玻璃棒6、未冷却溶液,就进行定容7、转移液体前容量瓶就有少量水8、定容时,液面超过刻线后,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的部分的液体9、定容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10、定容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11、摇匀后液面低于刻线,补充水至刻线※若配制240ml 1moL/L 的NaOH 溶液,需要NaOH 的质量是( )克。
二、中和滴定误差分析:中和滴定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的6个方面是:以氢氧化钠(标准液)滴定盐酸(待测液)为例:C 标 × V 标 == C 待 × V 待“C 标”与“V 待”是已知的、固定不变的数值。
所有的数据分析,都要转化为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多少上来。
与正确操作相比,用的多,则盐酸的浓度偏大,反之,则小。
1、洗涤仪器(滴定管、锥形瓶);(只能润洗测定管)①取盐酸时,用的酸式滴定管,洗涤而未润洗盐酸的浓度偏小②存放待测液盐酸的锥形瓶,洗涤而未润洗(加入待测液盐酸之前,锥形瓶就已经有少量水存在)盐酸的浓度不变③存放待测液盐酸的锥形瓶,洗涤后润洗盐酸的浓度偏大④装入标准液氢氧化钠的碱式滴定管,洗涤而未润洗盐酸的浓度偏大该操作会使氢氧化钠的浓度偏小,则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就会偏大。
2、气泡;①取盐酸时,用的酸式滴定管,放液前尖嘴有气泡,放液后尖嘴无气泡盐酸溶液少了,则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就会偏小。
定量分析实验

——1.3实验室安全常识
1.3.1 实验室用水安全
使用自来水后要及时关闭阀门,尤其遇突然停 水时,要立即关闭阀门,以防来水后跑水。离开 实验室之前应再检查自来水阀门是否完全关闭 (使用冷凝器时较容易忘记关闭冷却水)。
1.3.2 实验室用电安全
——1.3实验室安全常识
实验室用电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不能随意,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1分析化学实验用水
化学分析法中,除络合滴定必须用去离子水 外,其它方法均可采用蒸馏水。分析实验用的纯 水必须注意保持纯净、避免污染。通常采用以聚 乙烯为材料制成的容器盛载实验用纯水。
1.2 常用试剂的规格及试剂的使用和保存
分析化学实验中所用试剂的质量,直接影响 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根据所做试验的具体 情况,如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分析对象 的含量及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等,合理选择 相应级别的试剂,在既能保证实验正常进行的同 时,又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加热易燃试剂时,必须使用水浴、油浴或电 热套,绝对不可使用明火。 (3)若加热温度有可能达到被加热物质的沸点, 则必须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暴沸伤人, 实验人员不应离开实验现场。 (4)用于加热的装置,必须是规范厂家的产品, 不可随意使用简便的器具代用。
——1.3实验室安全常识
如果在实验过程发生火灾,第一时间要做 的是:将电源和热源(或煤气等)断开。起火 范围小可以立即用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但若火势有蔓延趋势,必须同时立即报警。
(1)所有电器必须由专业人员安装; (2)不得任意另拉、另接电线用电; (3)在使用电器时,先详细阅读有关的说明书及
资料,并按照要求去做;
——1.3实验室安全常识
(4)所有电器的用电量应与实验室的供电及用电 端口匹配,决不可超负荷运行,以免发生事故。 谨记:任何情况下发现用电问题(事故)时,首 先先关电源! (5)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如若遇触电事故, 应立即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拉下电源或用绝缘 物将电源线拔开(注意千万不可徒手去拉触电者, 以免抢救者也被电流击倒)。同时,应立即将触 电者抬至空气新鲜处,
高中化学四大定量实验

高中化学四大定量实验综观近几年高考,有关定量实验的考题时常出现在高考卷中,命题的方式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题型以填空、简答为主。
定量实验题不仅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还考查考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高中化学中最重要的定量实验有:①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②中和滴定;③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④中和热的测定等。
下面对这四个定量实验作简要的解读。
定量实验之一: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仪器]容量瓶、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药匙。
[实验步骤](1)计算:根据要求计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的体积;(2)称量或量取;(3)溶解:往小烧杯中放入溶质,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但用98%浓硫酸配制溶液时,一定要把98%浓硫酸沿烧杯壁倒入盛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4)转移:将溶解的溶液冷却至室温,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玻璃棒和烧杯2~3次,并将每次的洗涤液也倒入容量瓶中;(6)定容:向上述容量瓶继续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厘米,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蒸馏水,直到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7)装瓶:将溶液转入试剂瓶,贴好标签放在指定位置存放。
[注意事项](1)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2)转移溶液要用玻璃棒引流;(3)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的容积的溶液,溶液温度需与标注温度相仿。
(4)配制好的溶液不能长期存放在容量瓶中,要及时倒入指定的细口瓶中。
(5)定容时,仰视读刻度,液面会看低,所加水量增大,浓度变小;反之,俯视浓度变大。
(6)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时,若液面过了刻度线,就宣布实验失败,重做实验。
[经典习题之一]医用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物质的量浓度是0.154mol/L。
现欲配制此溶液1L,请填写下列空白:(1)配制过程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和。
(2)如果转移过程中,不慎将烧杯中的溶液洒落于容量瓶外或加水超过刻度线,其处理方法为。
定量实验专题(一):定量实验常见类型

定量实验专题(一)——定量实验常见类型解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1.气体定量分析(1)将气体转化为沉淀,通过沉淀的质量得知气体的物质的量,若是将气体转化为沉淀质量或装置变化质量的话:往往需要反应前后赶气,作用且不一样。
反应前是赶杂质干扰气体,反应后是赶待测气体让残留在装置的待测气体吸收完全。
反应中赶气,可能是搅拌溶液或者将能溶于水的气体吹出(2)通过直接测定气体的体积(如量气管、或排水法量筒)(3)特殊物质的测定:不方便直接测定,需要转化为某个物质的方可测定。
比如尿素中氮元素不方便直接测定,可以将其转化为氨气,通过测定氨气以测定尿素。
类型一、分解后未知产物的计算1.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该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氧化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Ⅰ.某学习小组利用如下装置米探究FeSO4受热分解的产物。
(1)甲组同学利用“A接B接C”的装置来验证产物中含有SO2气体。
①连接好装置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硫酸亚铁分解的气体产物中除SO2外还有SO3;SO3的熔点为16.8℃,沸点是46.8℃,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然,易形成酸雾。
为此设计了“A接D接C”的装置验证产物中含有SO3。
①装置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BaCl2溶液不能用Ba (NO3)2溶液代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固体变为经红棕色,结合两组同学的实验,写出硫酸亚铁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硫酸亚铁样品18.20g,加热分解至恒重时测得固体质量为11.00g(假设杂质不反应),该硫酸亚铁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下同),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定量实验名词解释

定量实验是指利用数量与质量测量准确衡量某类因素对另一类变量的
影响,来分析相关物质之间的关系。
定量实验是将实验变量的值按照
定量的尺度测量,得出的数值可以衡量所比较物质的程度。
它可用于
研究物理变量和化学变量、生物分子和生物细胞等概念,从而获得有
关实验变量之间关系的定量证据。
定量实验流程大致如下:首先,确定实验的变量和预期结果;其次,
准备所需要的实验材料;然后,建立实验设计或实验方案;最后,测
量并记录关键变量,准备分析实验数据。
定量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精确的控制变量和测量变量来衡量
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对于实验原理的探索和把握,容易应用于实际
生产中,以获得优化结果。
因此,许多学科会大量采用定量实验来完
成研究并发现机器性能优化手段。
定量实验有其明显优势,它能有效地收集详细的数据,通过分析这些
数据可以指导后续的实验设计,克服反复实验中的效率低下和不稳定
性问题,并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实验结果。
此外,定量实验可以消除评
估的主观性,因此能够准确反映实验变量之间的真实关系。
定量实验可以用于各个领域,由教育界、科学界,到医院和工厂生产线,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用来进行
系统化的检测和汇总。
总之,定量实验以它的健全控制与测量流程,
为科学研究及现实生活中不同类型变量之间关系的发现提供了可能,
及定量关联研究,以及实时预测实验变量和结果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
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的确定方法

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的确定方法一、概述在药物分析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确定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是非常重要的。
方法检出限是指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仪器可以检测到目标物质的最小浓度,而定量限则是指在一定的信噪比下可以准确测定目标物质的浓度。
确定准确的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对于保障药物质量和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确定方法检出限的方法1. 实验样品的制备为了确定方法检出限,首先需要准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目标物质的纯品进行溶解,制备出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另外,也可以选择同质性好的实际样品进行稀释,得到各种不同浓度的实验样品。
2. 仪器分析条件的确定在确定方法检出限的过程中,需要对仪器的分析条件进行优化。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分析仪器,比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或者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
其次是确定仪器的分析条件,包括进样量、柱温、流速、检测器的信噪比等参数。
3. 实验测定在实验条件确定后,可以开始进行测定实验。
将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或者实验样品进样,测定仪器的响应值。
一般来说,响应值与浓度之间应该呈线性关系。
4. 数据处理和计算通过实验数据,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
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准备多重标准曲线、计算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等。
最终得到方法检出限的数值。
三、确定定量限的方法1. 信噪比的确定在确定定量限时,需要首先确定信噪比。
信噪比是指在一定信号强度下的噪声水平。
可以通过在空白样品中测定一系列次,得到多次测定的标准差作为噪声水平,然后再测定一系列不同浓度标准溶液的信号强度,计算信噪比。
2. 定量限的计算一般来说,定量限是信噪比乘以方法检出限的数值。
在确定了信噪比和方法检出限后,可以将两者相乘得到定量限的数值。
3. 定量实验的确定为了验证定量限的准确性,可以选择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进行测定并计算出浓度值。
然后与实际浓度进行比较,得出定量限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大, 且溶液红色变浅, 说明青蒿素与_______( 填字母)具有相似的性质。
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葡萄糖
84.8% 。 (8)此法测得 w(Na2CO3)=________
1.(2017· 全国卷Ⅰ)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 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 H3BO3===NH3· H3BO3;NH3· H3BO3+HCl===NH4Cl+H3BO3。
cV 1 000
mol , w(N) =
cV mol×14 g· mol-1 1 000 1.4cV ×100%= m %。C2H5NO2 的相对分子质 mg 1.4cV 75 7.5cV 量为 75,w(C2H5NO2)= m %× = m %。 14
【反馈练习】
【2015福建理综节选】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 总量(4)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为:使用右图 装置,加热15.0ml饱和氯水试样,测定产生气体 的体积。此方案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不考虑实验装置及操作失误导致不可行的原因)
【思考】 硫酸亚铁铵又称为摩尔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组成 可表示为 (NH4)xFey(SO4)z •nH2O(式量为392)(已知:硫酸 亚铁铵晶体受热时,200℃以下只失去结晶水且200 ℃时失去 全部结晶水)
讨论:为测定X、Y、Z、n的值从而确定其组成,你有何方法?
分小组完成:
1.试画出简要的实验装置(包括药品、试剂)表示测定NH4+
△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 m 克进 行测定,滴定 g 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 为 c mol· L-1 的盐酸 V mL, 则样品中 1.4cV 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样品的纯 m 7.5cV 度≤______% 。 m
解 析 : n(N) = n(NH3) = n(HCl) =
酸的体积平均值为 20.00 mL。
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6)量取 25.00 mL 配制好的溶液,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来完成。
溶液由红色突变为无色,且 30 s 不恢复 。 (7)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大 (5) 若撤去导管 a ,使测得气体体积 ________( “偏大”“偏小”或
“无影响”)。
方案三:滴定法。量取 25.00 mL 配制好的溶液加入锥形瓶中,滴加 2 滴酚酞试剂,摇匀,用 0.200 0 mol· L 1 的盐酸滴定到终点(已知终
- - - 点时反应 H++CO2 ===HCO 3 3 恰好完全)。重复此操作 2 次,消耗盐
因存在Cl2的重新溶解、HClO分解等,此方案无法测算试样含氯总量 (5)根据下列资料,为该小组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 资料:i.次氯酸会破坏酸碱指示剂; ii.次氯酸或氯水可被SO2、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
量取一定量的试样,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加热除去过量的H2O2, 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称量沉淀质量
(4)仪器清洗后,g 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 d 注 入 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 d,关闭 k3,d 中保 留少量水。打开 k1,加热 b,使水蒸气进入 e。 液封,防止氨气逸出 ①d 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NH4 +OH =====NH3↑+H2O ②e 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保温使氨完全蒸出 e 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沉淀法 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 2.测气体体积法 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 3.测气体质量法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 收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4.滴定法 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获得 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 5.热重法 只要物质受热时发生质量变化,都可以用热重法来研究物质的组成是在控制温度 的条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方法。通过分析热重曲线,我们可以知道 样品及其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的组成、热稳定性、热分解情况及生成物等与质量相 联系的信息。
除去装置左侧通入的空气中的 CO2 和水蒸气,在装置 F 后加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防止空气中的 CO2 和水蒸气进入 F 的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回答下列问题:
避免 b 中压强过大 。 (1)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b 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防止暴沸 ____________ 。 f 的 名 称 是
直形冷凝管 。 ____________
(3)清洗仪器:g 中加蒸馏水;打开 k1,关闭 k2、k3,加热 b,蒸气 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 k1 , g 中蒸馏水倒吸进入 c ,原因是 c 中温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负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开 k2 放掉水。 重复操作 2~3 次。
3.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 和苯中,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 156~157 ℃。青蒿素是有效的 抗疟药。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 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增大青蒿素与乙醚的接触面积, (1)对青蒿进行干燥剪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碱石灰
碱石灰
【小结】
气体法测定物质含量: 1.原理:将物质中某种成分转化为气体并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 量(如体积、质量)从而计算样品中某成分的含量 2.关键点:要使被测成分完全转化为气体 若用吸收法测气体的质量:应使生成的气体(包括溶液中溶解
的部分及仪器的其它空间)充分被吸收
1.该方案中关键之一是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 如何确认已完全沉淀? 2.沉淀必须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如何确认沉淀是实验的原理并用流程图表示。
3.简要说明测定Fe2+及H2O的量的实验的原理。
c 1、量气管中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 填选项字母)。 a.水 b.饱和NaHCO3溶液 c.CCl4 2、乙方案中收集完气体并恢复至室温,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上下移动量气管(滴定管),使左右两边液面相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测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w(Na2CO3), 称取此混合物 5.0 g, 溶于水中, 配成 250 mL 溶液。 - - 方案一: 沉淀法。 利用化学反应把 HCO3 、 CO2 3 完全转化为沉淀, 称量干燥沉淀的质量,由此计算混合物中 w(Na2CO3)。 (1)量取 100 mL 配制好的溶液于烧杯中,滴加足量沉淀剂,把溶 - - D 填字母)。 液中 HCO3 、 CO2 应选用的试剂是___( 3 完全转化为沉淀, A.CaCl2 溶液 B.MgSO4 溶液 C.NaCl 溶液 D.Ba(OH)2 溶液 取少量最后一次 (2)过滤, 洗涤沉淀, 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洗涤液,滴加 Na2SO4 溶液,如无沉淀,则沉淀已洗净,反之则未洗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将所得沉淀充分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 m g,由此可以计算 w(Na2CO3) 。 如 果 此 步 中 , 沉 淀 未 干 燥 充 分 就 称 量 , 则 测 得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w(Na2CO3)________(
已干燥?
【小结】
沉淀法测定物质含量:
1.原理:将物质中某种成份转化为沉淀并提纯、干燥、称 量沉淀从而计算样品中某成份的含量 2.关键点: 要使被测成份完全转化为沉淀; 准确称量沉淀;
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将晶体配成100ml的溶液,分别取25ml
该溶液用浓度为a mol/L的KMnO4酸性溶液进行3次平行滴定。测
三、定量测定型实验题
常见的定量测定型实验包括混合物成分的测定、 高考 常考点 物质的纯度测定以及化学式的确定等,这类试题 常与物质的称量、气体体积的测定、物质的分离 提纯、中和滴定等基本实验操作融合在一起命制
熟知沉淀质量、气体体积、中和滴定等化学实验
备考 数据的测量方法和基本操作,正确处理实验获得
的数据并进行加工处理,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
过滤 ,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 蒸馏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 。
(3)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青蒿素的分 子式,将 28.2 g 青蒿素放在硬质玻 璃管 C 中充分燃烧: ① 装 置 E 中 盛 放 的 物 质 是 (或其他合理答案)。 无水 CaCl2(或 P2O5) _________________ , 装置 F 中盛放的物质是碱石灰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该实验装置可能产生误差,造成测定含氧量偏低,改进方法 是
方案二:量气法。量取 10.00 mL 配制好的溶液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 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 20 ℃、1.01×105 Pa)的体积,由此 计算混合物中 w(Na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