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武汉的脊梁——长江主轴远景概念规划

合集下载

武汉南城天桥规划方案

武汉南城天桥规划方案

武汉南城天桥规划方案背景武汉市是一座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中心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武汉市政府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方案,其中之一就是在南城区规划建造天桥。

目的武汉市南城天桥规划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南城区地面交通拥堵的问题,并且为市民提供更为便利、舒适的出行条件,在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市民的出行体验。

总体规划南城天桥的总体规划是从南北向覆盖武汉市南城区,桥长约12公里,总投资金额约为20亿元人民币。

天桥一侧设计自行车道,另一侧则是行人通道,整个南城天桥的设计构思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中央阻隔区和两侧挡板区。

中央阻隔区的设计中央阻隔区宽度将约为3米左右,采用环保材料,同时设置绿化带,以绿化方式营造自然舒适环境。

在阻隔区的下部还将设置灯光系统以及一些艺术装置,以提高城市夜间景观效果。

两侧挡板区的设计南城天桥的两侧挡板区总宽度为约28米左右,其中行人通道设计各有一个巨大的拱门,用于行人出入,大大增加了天桥的艺术感和视觉冲击力。

项目特点南城天桥规划方案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功能性强南城天桥的规划与设计在保证其艺术感以及美观性的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与功能性,完全可以满足市民出行以及休闲等多种需求。

结构简单而美观南城天桥的构建材料以钢筋混凝土和镀锌钢材为主,结构简单而美观。

整个设计以几何图形构建,无论是从近距离还是远距离观察,都显得非常具有艺术感和美感。

建设成本低武汉市南城天桥规划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普通建筑材料,而且大部分都是集成化的模块化组合,因此,它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总结南城天桥规划方案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南城区地面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市民的出行体验和城市交通效率,同时也将成为武汉市南城区的一大亮点,为该区域的城市形象提供一份美好的注脚。

五峰山长江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五峰山长江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桥梁建设2020年第50卷第6期(总第268期)Bridge Construction,Vol.50,No.6#2020(Totally No.268"文章编号!003—4722(2020)06—0001—07五峰山长江大桥主桥总体设计唐贺强,徐恭义,刘汉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摘要:连镇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1092m公铁两用钢桁梁悬索桥,按4线高速铁路+8车道高速公路设计,主缆跨度为(350+1092+350)m,加劲梁跨度为(84+84+1092 + 84+84)m$加劲梁采用大节段整体设计,由竖向、横向支座与纵向阻尼器支承,立面为华伦桁式,横断面为带副桁的直主桁形式,材质为Q370qE钢。

该桥采用双层桥面布置,上、下层桥面均为板桁结合正交异性整体桥面,顶板与U肋之间采用了双面焊全熔透焊接,铁路桥面道芹槽面板采用轧制不锈钢复合钢板。

主缆垂跨比1/10,直径1.3m,索股混编,采用钢结构锚固系统;索鞍为铸焊结合式,主索鞍纵向分3块制造$桥塔采用门式框架混凝土结构,塔顶设计为“五峰”造型,基袖采用桩基袖,其中南塔基袖为长短桩设计。

北锚碇采用大型沉井基袖,南锚碇采用不等深圆形地连墙基袖。

研究表明:大桥结构的静、动力性能满足高速列车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要求$关键词:公路铁路两用桥;悬索桥;总体布置;钢桁梁;主缆;锚碇;桥梁设计中图分类号:U44&25;U442.5文献标志码:AOverall Design of Main Bridge of WufengshanChangjiang River BridgeTANG He-qiang,XU Gong-yi,LIU Han-shun(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Reconnaissance&Design Institute Co.,Ltd.,Wuhan430056,China)Abstract:The main bridge of Wufengshan Changjiang River Bridge on Lianyungang-Zhenjiang High-speed Railway is a steel truss girder suspension bridge with a main span of1092m,which is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four high-speed rail tracks and eight highway lanes.The main cable suspends threespans,comprisinglengthsof350,1092and350m,andthesuperstructurecontainsfive spansof84,84,1092,84and84m.Warrentrussescanbeseenfromtheelevationview,while thecrosssectionofthesti f eninggirderincorporatessubsidiarytrussesandthemembersoftrusses are straight.The trusses are made of Q370qE steel.The bridge has two floors formed of integral orthotropicplates.Thetopplateand U-ribsareweldedbydouble-sidedfu l penetration welding, andtheba l asttroughplatesintherailfloorare madeofro l edstainlesscompositesteelplates.The main cable,which is1.3m in diameter,with a sag-to-main span ratio of1/10,contains hybrid strandsandisanchoredbysteelanchorages.Thecablesaddletakesform bycastingandwelding# which wasdividedinto3blockslongitudina l yfortheeaseofmanufacturing.Thetowersthatare supported by pile foundations are concrete portal structures with"five peaks"crowns,and the founda0ionof0hesou0h0owercon0ainspileswihdi f eren0leng0hs.Thenor0hanchorageismoun0edon largecaissonfoundaion#while0hesou0hanchorageissea0edoncirclediaphragm wa l founda0ion that consists of walls with different depths.Studies reveal that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收稿日期:2020—06—02基金项目: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幵发计划项目(2015G002—A)Pro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Railway Corporation(2015G002-A)作者简介:唐贺强,教授级高工,E-mail:tanghq@&研究方向:大跨度桥梁设计。

武汉天兴洲生态绿洲保护与发展规划

武汉天兴洲生态绿洲保护与发展规划

武汉天兴洲生态绿洲保护与发展规划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天兴洲位于长江二桥与阳逻河段江心,全洲长约11.5公里,平均宽约2.1公里,洲滩面积17.45平方公里,堤防保护面积9.7平方公里。

全岛面积约占武汉建成区面积的1/25,是长江上不可多得的生态瑰宝。

长期以来,长江上各岛都面临着防洪安全与潜在开发的平衡等一系列问题。

南京江心洲、长沙橘子洲、上海崇明岛均在寻求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以生态为主题的休闲旅游开发的可能性。

经由新加坡圣淘沙岛、加拿大多伦多岛、巴黎塞金岛等国际上知名岛屿开发的成功经验,武汉天兴洲的保护与利用尤其注重:建立健康的生态格局、创造宜人的亲水环境、多元的活动体验、实现不断的有机更新。

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天兴洲迎来开发建设的新契机。

规划紧密围绕“两型”社会建设主题,在生态建设、绿色环保、高新技术等方面进行自主创新,以“生态、运动、旅游”为核心开发理念,通过对洲上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将天兴洲建设成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岛。

一、遵循防洪安全、生态先导、旅游主导、配套集中的四大规划原则。

“防洪安全”,即规划中保障天兴洲行洪安全,确保旅游项目建设安全;“生态先导”,即规划突出“湿地园野”的生态特色,强化生态基质的维育、修复与提升,保障城市生态廊道的完整性;“旅游主导”,即规划以生态旅游、运动体验等项目为主导进行功能配置;“配套集中”,即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布局相对集中、集约建设。

二、主要规划策略规划以“生态旅游、园艺博览、体育运动、休闲游憩”为核心功能,通过对洲上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将天兴洲建设成为“两型”示范生态文明岛,打造“长江生态绿洲,活力创意乐岛”。

通过功能注入、安全保障、水系营织、生态支撑、岛城互动等5大规划策略,对天兴洲进行规划布局。

1、功能注入,营建功能化的岛屿空间,凝集岛屿活力与人气。

天兴洲全岛目前以耕地等农用地为主,服务设施匮乏,景观特色不尽明显。

汉正街规划汇总汇报

汉正街规划汇总汇报

800
总量达到32.6万人次,较现状(约18.5万人次 600
现状
326
预测
400
)增加76%;机动化出行比例由现状的45.5%
185
200
提升到85%。
0 交通需求(千人)
建筑规模(万方)
汉正街中央服务区天际线(武昌滨江行人视角效果图)
(二)规划目标及策略
坚持“以人为本、公共交通优先、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规划理念,以突出轨道交
13号线主要途经古田二 路、广华路、新华路、友谊路 、武昌古城粮道街、丁字桥路 、南湖大道、高新二路,可有 效分流轨道2号线客流。
(三)轨道交通规划
天河机场
古田二路
汉口站
新汉阳站
国博中心
武汉站
规划新增轨道
武昌站
光谷中心
光谷八路
(三)轨道交通规划
2、轨道13号线走向方案
经多方案比选,规划推荐13号线在汉 正街内沿人字绿轴-金融岛绿轴-过江至武 昌,设站3处,全面覆盖银丰、金融岛等高 层建筑密集区,新增轨道运能约4-5万人次 ,线路方案已纳入新一轮武汉市轨道线网 修编。
2、汉正街老街改造规划
邀请伍德公司对汉正街老街 进行改造规划设计,尊重历史文 脉,结合时代精神,重塑汉正街 的繁荣。
二、交通市政规划
(一)交通发展需求
现状、规划建筑规模和交通需求对比
1200
需求预测:随着建筑规模提升、产业结构 1200
转型,预测汉正街地区远期高峰小时出行人员 1000
764.2
13号线 规划断面方案
新华路隧道
3号线 7号线
13号线
2号线 6号线
(四)快速通道规划
3、 汉正街隧道建设方案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概况及主缆防护涂装体系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概况及主缆防护涂装体系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概况及主缆防护涂装体系1 工程概况1.1项目概况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是《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的过长江通道。

桥址距下游长江大桥约2.0km,距上游规划杨泗港过江通道约3.2Km,距白沙洲大桥6.3km。

桥梁北接汉阳的鹦鹉大道,南连武昌的复兴路。

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全长3420m。

其中:主桥长2100m,采用200+2×850+200m三塔四跨钢板结合梁悬索桥;引桥长1320m(汉阳段595m,武昌段725m),采用35、5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

主缆横向布置两根,间距为36m,主跨矢跨比采用1/9。

每根主缆由114股索股组成,每根索股由127丝直径为5.25mm的镀锌高强钢丝组成。

主缆采用平行钢丝预制束股法制作,钢丝标准抗拉强度不小于1770MPa。

主缆缠丝采用直径为4mm的圆形镀锌钢丝,其技术性能指标满足《一般用途低碳钢丝》(GB/T 343-1994)要求。

鹦鹉洲大桥主缆设计有除湿系统,其中鞍室内处于封闭环境中,采用除湿系统保证鞍室内相对湿度小于50%(每个鞍室内布设了1台除湿机),南北锚碇前锚室内各配置1台除湿机,保证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50%,以防锚室内钢构件锈蚀。

除湿机的管线布设应满足所选定的产品的要求。

主缆防护除湿系统由主缆防护密封系统、空气处理设备、送气管道、主缆送(排)气索夹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1.2工程范围工作内容为:(1)主缆防护涂装(工作内容包括主缆防护及涂装设计图中包含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主缆缠丝区、主缆非缠丝区、主缆散索段、主缆索股锚杯、主缆缆套密封、主缆索夹密封、除湿系统进(排)气索夹密封、鞍罩顶密封,以及索夹、除湿系统进(排)气索夹螺栓与索夹及紧固件间的封堵,等;不含主缆缠丝)。

(2)主缆检修道、塔顶鞍罩(仅指外表面)、缆套(仅指外表面)、防水套(仅指外表面)等面漆防护。

1.3计划工期施工工期要求:根据设计图纸,主缆防护应在桥面铺装后进行,现场涂装工期暂定为2014年2月15日~2014年4月15日。

杨春湖城市副中心综合规划(含高清规划图)

杨春湖城市副中心综合规划(含高清规划图)

(2008年3月写的)前言:放在几年前,大部分武汉市民可能都不清楚“杨春湖”在哪。

现在不一样了,“杨春湖”频频在媒体中出现,原因很简单,因为武汉新火车站正在杨春湖畔如火如荼的建设。

也许几年后,武汉市民去杨春湖的机会比去天河机场还要多。

根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杨春湖是三个城市副中心之一(另外两个是鲁巷、四新)。

以后杨春湖不仅仅是大家乘车路过那么简单,而是要发展成一个新的城市中心,会有大量的人口迁入。

考虑到武汉火车站明后年就可竣工,杨春湖地区的综合建设会紧锣密鼓的进行,用不了多久,这里的农田和水塘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杨春湖城市副中心综合规划》,是在5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方案的基础上,由市规划院在2006年底完成,2007年夏通过市政府审批,2007年底通过省政府审批。

本报告文字比较长,我就不全贴了,转贴长江商报的一篇报道,相当于本规划的一个纲要。

然后主要贴图片。

市政专项规划的内容我会抽取一部分在后面贴出来。

以下是长江商报2007年12月4日的报道:将成主城区东部经济发动机,可容10万人居住,社会资金将成主要资金来源杨春湖城市副中心将成为武汉未来新门户。

昨日,记者从武汉市规划局获悉,该副中心整体规划正式获得省政府通过。

杨春湖城市副中心位于武汉市武昌地区东北部,是在《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确定的,依托于京广客运专线武汉站的交通枢纽型城市综合服务中心。

该副中心将改变武昌、汉口、汉阳三足鼎立的传统格局,成为东部城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武汉的整个城市格局将显得更加合理。

主城区东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该副中心地处洪山区内,东临武钢工业区,西望武昌区,北接青山区,南抵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正好处于武汉主城区东部的核心地段。

武汉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胡忆东介绍,预计武汉火车站远期年旅客发送量达3100万人,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为9300人、站房最高聚集6000人。

杨春湖长途客运换乘中心为一级客运站,日客流量为6万人。

武汉长江大桥上拍摄的最佳角度是

武汉长江大桥上拍摄的最佳角度是

武汉长江大桥上拍摄的最佳角度是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不仅是武汉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历史文化的象征。

它横跨在长江之上,雄伟壮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那么,在这座大桥上,哪些角度才是拍摄的最佳选择呢?从武昌桥头堡向汉阳方向望去,是一个备受青睐的拍摄角度。

站在这个位置,可以将大桥的钢梁结构尽收眼底。

粗壮的钢梁纵横交错,展示出一种坚韧而有力的美。

夕阳西下时,金色的阳光洒在钢梁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光影的交织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层次感和立体感。

远处的黄鹤楼若隐若现,与长江大桥相互辉映,古老与现代在此交融,仿佛在诉说着武汉的过去与现在。

走到大桥的正中间,朝着江水的方向拍摄,也是一个绝佳的角度。

滔滔江水在脚下奔腾流淌,江面上船只穿梭往来。

远处的龟山电视塔矗立在岸边,与长江大桥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此时,以宽阔的江面为背景,能够突出大桥的雄伟身姿,让人感受到它的宏大与壮阔。

如果运气好,遇到蓝天白云的好天气,天空的湛蓝与江水的碧绿相互映衬,更为照片增添了一份清新与明快。

从汉阳桥头堡望向武昌方向,又是一番别样的景致。

这里可以拍摄到大桥的引桥部分,以及桥面上川流不息的车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桥面上的路灯和车辆的灯光连成一条明亮的光带,宛如一条流动的星河。

而桥身的灯光装饰则将大桥勾勒得更加婀娜多姿,展现出武汉夜晚的迷人魅力。

在大桥的人行道上,以低角度拍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将相机贴近地面,可以捕捉到大桥栏杆上的雕花和纹理,展现出建筑的细节之美。

同时,利用栏杆的延伸感,可以营造出一种深邃的视觉效果,引导观众的目光向远方延伸,增加画面的纵深感。

此外,登上附近的高楼俯瞰武汉长江大桥,能够获得一个全景视角。

从这个角度拍摄,可以看到大桥如一条巨龙横卧在长江之上,将两岸紧紧相连。

周围的城市景观也尽收眼底,高楼大厦、繁华街道与长江大桥共同构成了一幅现代化大都市的画卷。

武汉南岸嘴概念规划

武汉南岸嘴概念规划

江城大道 京广铁路线
墨水湖北路 汉阳大道
墨水湖立交
至钟家村
至武昌
至四新新区
规划结构
公共服务设施轴 居住组团轴 商业节点
居住组团 商业中心 居住组团
商业节点
图例
公共服务设施轴 居住组团轴 居住组团区 商业服务区
交通条件分析
CBD
徐东商圈
汉口商圈 武昌滨江商务区 项目区位 汉街商圈
王家湾商圈 钟家村商圈 武汉四新新 街道口商圈 中南商圈 街道口商圈
光谷商圈
பைடு நூலகம்
交通条件分析
至汉口 规划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与汉口仅一桥之隔,是汉口向 汉阳拓展的重要地块。规划区北临京广铁路线、西临江城大 道、南临汉阳大道。江城大道是连接汉口和汉阳四新新城主 要通道,汉阳大道将王家湾商圈和王家湾商圈进行了贯通, 而规划区真好处在汉阳这两个商圈的中心。 地铁10号线和地铁4号线的换乘站,五里墩站设置在地块 的西南角。地铁换乘站点的建设将有效提升地块的商业潜力。 至王家湾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Chapter I 第二章 Chapter II 第三章 Chapter III 第四章 Chapter IV 第五章 Chapter V 第六章 Chapter VI 第七章 Chapter VII 武汉南岸嘴印象 Impression of Wuhan Nan An Zui 南岸嘴相关规划 Planning Related to Nan An Zui 中非大厦唤醒武汉南岸嘴的畅想 Imagination of Sino-Africa Building Evoking Wuhan Nan An Zui 南岸嘴片区新的定位 New Roles of Nan An Zui Area 核心功能策划 Core Function Planning 南岸嘴片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Nan An Zui Area 中非大厦概念设计 Conceptual Proposal of Sino-Africa Build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挺起武汉的脊梁——长江主轴远景概念规

全解读
每一个伟大的城市,都应有它独一无二的中轴线,长江就是这样一条轴线,是武汉的脊梁。

11月22日,长江主轴左、右岸大道远期方案审议通过(点击回顾),长江主轴开工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接下来的一个月,众规武汉将陆续推出“长江主轴”系列内容。

在此期间,工作组还将组织开展市民之家线下沙龙活动,集中展示规划方案,欢迎广大市民网友提出宝贵意见。

2017年1月,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规划优化武汉长江主轴,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

未来的长江主轴会是什么模样?家住长江边,每个人心中也
许都有一份不同的梦想。

现在,我们将长江主轴远景概念规划予以公布,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和建议。

敬请大家荐言献策,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一个伟大的城市,应该有它独一无二的中轴线。

万里长江,唯有武汉三镇,将长江作为自古以来的灵魂和轴线。

武汉大开大合的城市地理人文格局世界少有,江汉朝宗、龟蛇对望,是武汉乃至整个长江最为形胜之处。

因此,以长江为城市主轴,托起伟大城市梦想,是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长江主轴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让市民获得满满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建设的重点是主城段:顺长江而下,左岸滨江大道—晴川桥—沿江大道,右岸临江大道,上游达白沙洲大桥、下游至天兴洲大桥,江段全长25.3公里。

长江主轴总体布局,串联起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

“历史之城”以长江、汉江交汇的南岸嘴为原点,以长江武汉段为蓝轴、龟蛇绵延山系为绿轴,建设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
区。

“当代之城”
推进长江两岸分层建设,按“长江水体—桥梁、码头与滩涂—江滩公园—堤防及道路—沿岸建筑”五个层次,建设功能丰富、复合立体的城市滨水空间。

根据规划,长江主轴将按照“五轴一体”的内涵,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的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

五轴包括
交通轴——融合长江绿道、沿江观光轨道、预留未来快速交通通道,联系一至五环,打造复合交通畅达之轴。

经济轴——串联两岸腹地的四新、汉正街、武昌滨江、二
七滨江、青山滨江等现代服务业功能板块,打造高端产业功能之轴。

文化轴——彰显汉正街传统商贸区、汉口历史风貌区、武昌古城、汉阳旧城等文化特色,延续历史脉络,打造引领时代精神的文明之轴。

生态轴——实施长江大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打造彰显自然生态宜居的绿色之轴。

景观轴——串联两岸多个城市景观节点,打造世界级城市名片的形象之轴。

“五轴一体”,交通先行,左右岸大道“颜值爆表”,按照国际惯例,以长江顺流而下,分为左右两岸,汉口、汉阳为左岸,武昌为右岸。

近期将实施左右岸大道示范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提升江滩景观、建设长江绿道一期、整治沿岸码头、美化桥梁和沿江城市界面等惠民工程,力争在2019年初见成效。

长江主轴远景八大亮点
1复合交通走廊
未来沿江交通走廊将采用绿道、轨道、快速路一体化集成
的形式,构建四层立体复合交通景观:顶层为机动车道;第二层为悬挂式轨道;第三层为架空自行车道;地面层为人行观景步道。

一条“城市飘带”沿着长江两岸,流光溢彩为你而来。

2城市阳台
在白沙洲、归元片区、中华路、汉正街、江汉关、月亮湾
、二七滨江、青山滨江、天兴洲,建设形态各异,类型丰富的城市景观阳台,看一江浩荡,享云卷云舒。

3生态江滩
实施引水入滩,提升长江水质,美化江滩景观,完善花卉配置,让长江之滨时时花香满径,岁岁春风十里。

4长江绿道
利用江滩腹地,建设沿长江自行车道,结合现有桥梁过江,形成跨长江绿道环线,使骑行者一揽江风,体验“大江、大湖、大武汉”的绚丽景致。

5水上乐园
将沿江部分码头进行改造,增加水上摩托、水中篮球、水上滑梯等活动设施,形成青少年水上活动中心。

将部分码头游船改造成水上咖啡屋、江畔酒吧、水上夜市。

6天兴水韵
对接长江新城,依托天兴洲优越景观资源,打造旅游休闲中心、水上度假中心及游艇码头俱乐部,塑造独具特色的“天兴水韵”。

7江畔船坞
把长江边现有的船厂改造为船厂酒店、港湾泳池,用一张旧船票串起昨天与今天,赋予更多水边的故事。

8七彩桥梁
武汉因水而有桥,因桥而成景,对桥梁实施“美化、彩化、亮化”改造,形成独具特色的集旅游、景观于一体的城市名片。

复合交通廊道
城市阳台:汉正——龙王庙阳台
水上乐园
江畔船坞
长江,是武汉城市格局之魂。

建设世界一流的城市主轴,是一曲迈向“长江时代”的雄壮序曲;更是一幅贯彻党的十九大精
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宏伟
蓝图。

大武汉,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这幅美好的蓝图,必将融入千万武汉市民的血脉,成为千万武汉市民共同的骄傲与憧憬。

我们将以长江为经,以初心为纬,绘制出最美的世界级城市中轴线,让梦想落地生根,扶摇万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