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浅谈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及其应用

3 . 应用 我 国G 2 6 规定它可用于糖果 、糕点 、饮料 ,按生产需 B 70 要适量使用 。
3安伞性 问题 。关 于在 饮料 中添加 咖s a
大豆异 黄酮I f v n足大 豆生 长的次生代谢产物。共 1 sl o s oa 2 种 , 为游 离型大豆甙元和结合 型糖 甙两类 。甙元 中的主要 分
对增加心脏 收缩力 ,改善心m管 系统功能有一定 功效 ; ( ) 5 对维持视觉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 。
有 极强 的抗氧化 ,消除体内 自由基 ,其 清除单线 态氧的速度 常数 ,是 目 常用抗氧剂V 的1 0 。能有效阻止低密度脂 前 E 倍 0
3应用 。尽 管在人 体 中,牛磺酸 可以 由蛋氦酸或半胱 氨 蛋 白 ( . 低密度胆 固醇 )的氧化 、防止皮肤受紫外线伤害 、抑
题,过去曾有过不 同的看 法。研究 表明 ,咖啡 充分溶于水
和脂质 中,能很快从 胃肠道 吸收并 分布到所有组织和器官。
然后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成各种化合物 。儿童比成人代谢速度 活性成分为染料木素 ( eet n gn s i )和大豆黄酮 ( a z i ); e di e d n 更快 。药理试 验证 明 ,摄人 咖 啡因 可减 少或 推迟 睡眠 ,轻 结合型糖甙 主要含的是染料木 甙 ( e i e 和大豆黄酮甙 g ns i t n) 度减少疲劳。从 饮料 巾摄入咖啡 剂量 ,所造成 的心血 管效 ( a z ),它们在 体内能酶解成染料木素和大豆黄酮 , di i dn 所 应是很微小 的 , 其程 度低 于 日常活动 中轻度体育锻炼所 引起 以同样具有较高的实用效果 。 感 ,能振奋精神减少疲 劳,但对身体健康无 害。 的变化 。经常性地摄入含 咖啡因的饮料 ,对人体有一种快慰 五 、叶黄素L t i u en 叶黄素广 泛存 在于绿色蔬菜和人体 的血浆 和眼球 中。它 不仅和类胡 萝 素相 似的抗氧化活性 ,而且对视 网膜色斑褪 =、牛磺 酸 1 . 。牛磺酸别 名氨摹 乙磺 酸 ,分子式C H N O3 概念 27S , 相对分 子量 15 5 2 .1 ,白色结晶或粉末 。牛磺酸在p 6 7 H .8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的应用(食品添加剂课件)

4.消泡剂使用标准
名称和代码 乳化硅油(03.001)
三、高岭土
3.高岭土
概述: 白陶土、瓷土,主要成分为含水硅酸铝。 性状 :纯净的高岭土为白色粉末,一般含有杂质,呈灰色
或淡黄色,质软,易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有滑腻感, 并有土味。 毒性: ADI不需要规定。 使用 :高岭土既有助滤、脱色作用,还可作为抗结剂、沉 降剂等,如葡萄糖的澄清。其使用方法同硅藻土。
2.甘油
应用 难溶于水的防腐剂、抗氧化剂、色素 等在添加于食品前,可使用甘油作为溶剂。 食用香精,除用乙醇作香精原料的溶剂外,有 时也配合使用甘油,如在有些食用水溶性香 精中约配用5%的甘油。
3.香花溶剂油
本品是馏程约为60~71℃的溶剂汽油。 性状与性能 无色、透明挥发性强的液体。
本品馏程为:初馏点60℃,98%馏出温度不 高于71℃,极易挥发着火。不溶于水,溶 于乙醇、乙醚和丙酮。
1.丙二醇
应用 (1)防腐剂、色素、抗氧化剂等食品添 加剂中难溶于水的物质,可先用少量丙二醇 将其溶解,然后再添加到食品中去。(2)食用 香精,除使用乙醇作香精原料的溶剂外,有时 也配合使用丙二醇。(3)丙二醇的水溶液不 易冻结,40%的丙二醇水溶液到-20℃仍不冻 结。对食品有抗冻作用。
2.甘油
3.常用抗结剂的特性与使用
(3) 二氧化硅
化学结构:SiO2 使用范围:抗结剂、消泡剂、澄清剂、助
滤剂和载体。 使用标准:蛋粉、奶粉、可可粉、可可
功能性食品中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分析

功能性食品中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很多公司开始将“功能性食品”销售给消费者。
这些食品被称为“功能性”是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比传统的食品更多的健康益处。
尽管这些功能性食品在引起消费者兴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功能性食品中的添加剂安全问题。
功能性食品中的添加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特殊功能而添加进去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包括甜味剂、色素、乳化剂、酸味剂、防腐剂等等。
在分类上,它们被分为营养素类、保鲜剂类和功能性物质类三大类型。
营养素类包括维生素、矿物质等对身体健康有益的物质。
保鲜剂类是用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变质腐烂。
而功能性物质类则包括那些能够增强某种特殊功效、比如抑制细菌生长、增进健康的物质。
然而,很多人在接受功能性食品时会担心其中的添加剂是否安全。
事实上,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很多添加剂在高剂量下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反应。
一些人会因为某种特殊的生物化学反应而受到影响,而另外一些人则因为存在上述群体之外的其他原因而受到影响。
此外,一些添加剂也可能与其他化学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更多的不良反应,因此功能性食品中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尤为重要。
在评估添加剂的安全性时,研究人员通常会首先确定它们的上限用量。
这个用量一般被称为每日容许摄入量(ADI)。
ADI是根据每天摄入一个添加剂最小量的正确量的基础上,乘以人体最大收容量的百分比得出的。
人体最大容纳量是指一个人身体中可以容纳添加剂的最高水平。
通常,ADI被设定为每千克体重每天所允许的最大添加剂摄入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添加剂在消费者群体中的分布。
由于消费者的不同,他们对添加剂的敏感放在自然也是不同的。
因此,研究人员会进行一定的市场调研,以确定某个添加剂对某个特定群体的影响。
除了重视添加剂求食品的匹配性和安全性,人们也需要了解大量的科学知识来评估这些添加剂的真正质量。
了解添加剂的危险性质,需要全方位详细地了解成份,从添加剂进入食品过程的生物化学反应中找出可能有害的部分。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总结词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添加剂,如营养强化 剂、抗氧化剂等。
详细描述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能够补充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提高食品的 抗氧化能力等,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人 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纳米级食品添加剂
总结词
纳米级食品添加剂是指纳米级别的添加剂,具有高效、低用量等特点。
影响程度与个体差异
摄入量与种类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 度与摄入量和种类密切相关。不 同食品添加剂在人体内的代谢和
排泄机制也有所不同。
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对食品添加剂的敏感性 和耐受性存在差异,因此同样的 食品添加剂摄入量对不同个体可
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年龄与健康状况
年龄和健康状况也是影响食品添 加剂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 弱的人对食品添加剂的敏感性和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numer {01}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目录
• 食品添加剂简介 •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建议 • 新型食品添加剂的发展与展望 • 相关法规与监管
01
食品添加剂简介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01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 感官、营养、保存或加工等性能 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 成的物质。
公众监督
公众应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 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积极参与食品安 全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和曝光 。
THANKS
风险可能更高。
03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建议
选择少添加剂食品
尽量选择没有或少添加剂的食品 ,特别是对于那些含有大量添加 剂的加工食品,应尽量减少摄入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进展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进展摘要:由于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品种齐全,一些生产厂家宣传不含任何添加剂,绿色环保无污染等,以获取消费者信任和销售量,人们往往会误解添加剂作用。
因此,就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分类的同时,试析我国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进展。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进展中图分类号:TS202.3文献标志码:B食品添加剂是指改善食用食品的香味、色泽和品质及为保鲜、加工工艺和防腐另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物质和人工合成物质,可以增加食品品种、花色,便于食品操作和保存,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维持食品自身营养价值。
由于食品添加剂自身具备一定营养价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执行使用添加剂用量,易于人们身体健康,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简述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将很多具有功能性作用的天然提取物按照标准列入到GB2760使用卫生标准目录中。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是进行保健食品和强化食品的开发资源,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分类不同,种类繁多,其主要功能和特点也会有所不同。
2·列举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功效及其应用2.1甜味剂甜味剂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非营养性的高倍甜味剂;另一种非营养性的甜味剂。
其中,高倍甜味剂包括天然提取物和人工化学合成两种,天然提取物高倍甜味剂有罗汉果甜、甘草甜、甜菊苷和索马甜等。
已经被商品化、具有显著医疗功能的天然提取高倍甜味剂中,仅有甘草甜以及其甘草酸钾和甘草酸铵,在GB2760使用卫生标准中,甘草甜被纳入食品添加剂范畴中。
2.2防腐剂和抗氧化剂乳酸链球菌素也被称为乳链菌肽,经过发酵生成可用作食品原料的食用性蛋白质原料,人体机能对其能消化代谢,无毒无害,可视同为天然物,其不来源于天然物质。
乳酸链球菌能抑制住口腔中的糖类发酵,保护牙齿,还能够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滋生。
2.3天然色素在全球范围内,我国使用天然色素批准最多,在天然色素中,很多都具有保健、抗病功能,其生理活性明显。
天然色素提取于植物,使用量并不受到严格限制,举例如表1。
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

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随着工业化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食品添加剂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方式和口感观念,同时也不断促进了食品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这个领域中,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可以说是一个无限开拓的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研究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情况,并探讨它对食品产业的影响。
一、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新型食品添加剂是指那些创新的、性能更优越、更为健康和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目前新型食品添加剂主要包括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微生物发酵的添加剂以及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天然食品添加剂是从天然植物或动物中提取或合成的,主要包括天然色素、天然香料和天然营养物质等。
微生物发酵的食品添加剂是指利用微生物进行的一种发酵过程,目前主要是微生物发酵提取出来的酶。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则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类新型添加剂,它包括抗氧化剂、保湿剂、酸味剂等,在食品可溶性、保鲜、防霉、防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目前,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动态与需求十分繁荣,国内外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正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在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需要在现有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上,进行实验开发,寻求一条更为科学的道路。
1、天然色素的研究天然色素研究是新型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人们对非天然色素的顾虑不断增加,天然色素已被广泛接受。
对比传统的合成色素,天然色素成分更接近植物和食材的化学元素,对人体不会产生显著的危害。
科研人员主要从天然食材中提取色素,如葡萄皮色素、益智色素等等,这些植物色素不仅可以添加到食品中,同时还可以加工成高效的天然色素素材。
2、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主要在保鲜和调味方面发挥作用,是现代饮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加工工艺的复杂性和市场需求的巨大压力,研究人员需要不断开发新的保鲜剂、天然调味剂等,同时减少添加物的含量以达到更可行的保鲜效果。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二点 十五分。
2.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概述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主要强调利用食品添加剂 的特殊生物活性增强营养性能的功能,在提 高食品质量、丰富食品种类、发展新型功能 食品方面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潜力。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二点 十五分。
国内也有很多以红曲米生产的降血脂药物和保健品。
用万寿菊提取的叶黄素,由于近年发现高量摄人叶黄素 能减少发生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和白内障危险,受到 广泛关注。
2000年德国法兰克福欧洲健康食品展会上,叶黄素也 是热点产品之一。
目前我国年出口万寿菊提取物达千吨。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二点 十五分。
其次是天然提取物包括天然色素、香料、甜味剂、水溶胶 等。
用石油化工原料纯化学合成的产品,如糖精、甜蜜素、合 成色素等产量不到10万吨。
谷氨酸、柠檬酸、乳酸等用发酵法生产的品种,由于其化学 结构产量不到10万吨。
谷氨酸、柠檬酸、乳酸等用发酵法生产的品种,由于其化学 结构和天然提取的完全一样,在人体中能吸收和代谢,有一 定的营养功能,国际上也称为视同天然物。
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农业部最近联合发布的全 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我国食品添 加剂发展的方向是天然营养多功能且安全可靠。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二点 十五分。
目前我国生产的食品添加剂,按生产方法分类,有化学合 成、生物合成(酶法和发酵法)、天然提取物三大类。
从我国2001年生产200多万吨食品添加剂来分析,生物合成的如 谷氨酸钠、柠檬酸、维生素C、酵母等达150万吨。
随着国际上对环境和健康间题的日益重视,回归大自 然,崇尚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潮流。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主要成分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主要成分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其主要成分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是由淀粉分子和辛烯基琥珀酸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复合物,具有优异的增稠、稳定和乳化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领域。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在食品中的主要作用是增稠、稳定和乳化。
在饮料中添加适量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可以增加其粘度和口感,使饮料更加浓稠醇厚。
在乳制品中添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可以增加乳制品的稳定性,防止乳制品分层、凝固或失水。
在沙拉酱、调味汁等调味品中添加适量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可以使调味品更加均匀、稳定,口感更加细腻。
除了食品中的应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还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药品等领域。
在化妆品中,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可以用作增稠剂、乳化剂和稳定剂,可以使化妆品更加细腻、易于涂抹、持久。
在药品中,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可以用作缓释剂、稳定剂和增稠剂,可以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口感。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根据国际食品添加剂法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其使用量也受到限制。
在食品中使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应严格按照法规规定的使用量进行,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增稠、稳定和乳化。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法规规定的使用量进行,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食品添加剂概述
1.1 食品添加剂定义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 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 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009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 安全法》中的定义。 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 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 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 值,改善食品感观性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延长食品保藏期,便于食品加工和提高原料 利用率等作用。
我国较早列人使用卫生标准的辛葵酸甘油酯, 是一种乳化性能优良的乳化香精用食品添加剂。 可应用于饮料、冰淇淋、糖果、巧克力、氢化 植物油中,最高使用量不限。 可按生产需要适量添加。 经FDA确认为GRAS物质。在肠道内极易水解 吸收,吸收速度比一般油脂快4倍,并在肝脏 和身体内不积累。 由于它的粘度低、耐氧化性、低凝固点以及和 各种溶剂、油脂、维生素的相容性好。 在食品中尚有抑制微生物繁殖的防腐功效。故 在食品工业中是一个多功能的食品添加剂。
我国已将很多具有功能的天然提取物列入国 家 GB2760使用卫生标准目录,只是没有将 具功能性的添加剂专门单列。 但很多企业利用其功能,将已经批准的食品 添加剂,申报了保健食品,有的批准为药物。 例如 北京市场普遍销售的准字号降脂药物 及保健品血脂康、 脂必妥、东方情、秋源 等,其主要成分多为红曲。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是开发强化食品和保健食 品等功能 食品的必要资源,进行功能评估 的添加剂种类繁多。
3.常见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应用与功效
3.1 天然色素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批准天然着色剂最多的国 家, 很多天然色素具有生理活性,具有防病 抗病、促进健康的功能。
天然色素主要从植物中提取,并且很多天然 色素的使用量不受限制。
近十多年来,经国家批准使用的天然着色剂品种,从20多种 增加到40多种,是目前世界上批准天然着色剂最多的国家。 很多具有防病抗病功能,其中如: 姜黄有抗癌作用; 红花黄有降压作用; 辣椒红有抗氧化作用; 菊花黄有抗氧化作用; 高梁红有抗氧化作用; 玉米黄有抗癌、抗氧化作用; 红曲米有降血脂作用; 沙棘黄有抗氧化作用; 桑堪红有降血脂作用; 花生衣红有凝血作用; 葡萄皮红有调脂作用; 紫草红有抗炎症作用; 茶绿素有调血脂作用等。
2.1 开发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
开发具有防病抗病的天然提取物作为功能性食 品添加剂,目前已知具有某些生理活性的食品 添加剂如茶多酚、甘草抗氧化剂、红曲米、葡 萄皮红、紫草红、甘草甜、胡萝巴胶、海藻酸 钾等。 它们大多具有抗氧化、 抗癌、抗病毒、抗菌、 抗辐射、降脂、降压、防龋齿、消臭、护肝、 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功效。
目前我国生产的食品添加剂,按生产方法分类,有化学合 成、生物合成(酶法和发酵法)、天然提取物三大类。 从我国2001年生产200多万吨食品添加剂来分析,生物合 成的如谷氨酸钠、柠檬酸、维生素C、酵母等达150万吨。 其次是天然提取物包括天然色素、香料、甜味剂、水溶胶 等。 用石油化工原料纯化学合成的产品,如糖精、甜蜜素、合 成色素等产量不到10万吨。 谷氨酸、柠檬酸、乳酸等用发酵法生产的品种,由于其化 学结构产量不到10万吨。 谷氨酸、柠檬酸、乳酸等用发酵法生产的品种,由于其化 学结构和天然提取的完全一样,在人体中能吸收和代谢, 有一定的营养功能,国际上也称为视同天然物。 而天然提取物,相对合成而言,更为安全。且有很多天然 提取物,具有生理活性和健康功能。
各种研究报告指出,它们均具有促进健康的功能, 而且有的对使用量不受限制。 红曲米和叶黄素是天然色素中发展较快的品种,红 曲米虽然是食用着色剂中古老的品种,由于发现它 含有调节血脂功能因子洛佛他丁,国际也给予重视。 目前红曲米出口量在400吨左右。其中尚有一部分洛 佛他丁含量0.4一0.8%的产品。 国内也有很多以红曲米生产的降血脂药物和保健品。 用万寿菊提取的叶黄素,由于近年发现高量摄人叶 黄素能减少发生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和白内障危 险,受到广泛关注。 2000年德国法兰克福欧洲健康食品展会上,叶黄素 也是热点产品之一。 目前我国年出口万寿菊提取物达千吨。
2.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概述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主要强调利用食品添加剂 的特殊生物活性增强营养性能的功能,在提 高食品质量、丰富食品种类、发展新型功能 食品方面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潜力。
随着国际上对环境和健康间题的日益重视,回 归大自然,崇尚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潮流。 因此十多年来,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提出了 大力开发“天然营养多功能性添加剂”的发展 方针。 至今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各省、市、区 广大企业和科教单位研究开发和选择课题的重 点。 国家经贸委也把天然营养功能性的食品添加剂, 列人“十五”新产品开发指南。 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农业部最近联合发布 的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我 国食品添加剂发展的方向是天然营养多功能且 安全可靠。
3.2 甜味剂
甜味剂分为非营养性的高倍甜味剂和营养性甜味剂 两类,高倍甜味剂又分化学合成和天然提取物两类。 天然的高倍甜味剂有甜菊苷、罗汉果甜、索马甜、 甘草甜等。天然高倍甜味剂中,已确认并实际商品 化兼具医疗功能的,只有甘草甜,包括甘草酸铵和 甘草酸钾, 甘草甜作为食品甜味剂,已经列入我国 GB2760使用卫生标准多年。 研究证明用甘草提取的甘草甜,具有明显的解毒功 能。2001年日本山口大学报告:甘草甜能抑制艾滋 病毒,有可能成为防治艾滋病的良药,引起了国际 广泛关注。 营养性甜味剂中的糖醇,包括山梨醇(甜度为蔗糖 0 .48,热量2.6kcal。以下同样表达)、麦芽糖醇 (0 .79,2.4)、甘露醇(0.55,1.6)、乳糖醇(0.4,2) 均系六元醇,普遍具有防龋齿和不影响血糖值的功 能,可作糖尿病人的食糖替代品。
一般糖醇均有一个缺点,就是人体耐受性差, 吃多了会肠鸣腹泻。(属于物理性,停止食用 症状自然消失)因此国外开发了耐受性较好的 异麦芽酮糖醇和赤鲜醇,我国均已试制成功。 每人每次摄人40一50g,不会导致腹泻。 但应指出,异麦芽酮糖醇有一定的热量,属于 营养性甜味剂,而赤鲜醇,作为一种四元醇, 虽然能很好吸收,但人体缺乏代谢四元醇的酶 系,所以吸收后很快被排出体外。 因此赤鲜醇恐怕不能称作营养性甜味剂。
所以近年来这类产品的比例逐渐上升。不仅 是天然物提取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增加,而且 原来用合成法生产的品种,也转而开发从天 然物中提取。 如归一胡萝卜素,过去市场上主要是合成的, 但近年天然物提取的p一胡萝卜素比例有所 增加;又如觅菜红过去以合成法为主,后来 又推出天然提物; 再如维生素E,其生育酚功能相同,但其抗 氧化功能高于合成维生素E,目前我国浙江、 江苏、北京等地建成的天然维生素E的装置 能力超过千吨。
天然高倍甜味剂中,已确认并实际商品化 兼具医疗功能的,只有甘草甜,包括甘草 酸馁和甘草酸钾,它们的甜度为蔗糖的 200倍左右。 作为食品甜味剂,已经列人我国GB2760 使用卫生标准多年。
在食品中使用的有西南地区的甘草甜的蜜饯、凉果。 内蒙有甘草柠檬茶和甘草口乐。过去由于甘草原料均系 野生,无节制地采掘,会破坏植被,所以发展甘草甜有 一定限制,不能大力推广。 卫生部于2001年9月发出通知,禁止在保健食品中以野生 甘草提取物作配料,但有证明采用人工种植者除外。 近年在国家扶植下,人工种植甘草获得成功。像天山制 药有2万亩甘草种植基地,正扩大至10万亩。除西北各省 区均在布署甘草人工种植外,内蒙地区也在结合退耕还 草,绿化荒漠,发展甘草人工种植。有的规划投人数千 万元,种植甘草百万亩。 研究证明用甘草提取的甘草甜,具有明显的解毒功能, 常用于草药配方和止咳片,这些早为人知。 最近日本和我国开发了可用以防治肝炎的药物。 国内市场的甘利欣是国家医药监督局审定并为劳动保障 部批准为防治肝炎的指定药物。 甘利欣的药物成份就是甘草酸。
由于辛葵酸甘油酯是中碳链脂肪酸甘油酯,作为 脂肪代用品在体内吸收代谢速度快,不会引起肥 胖,可用作调节脂肪代谢紊乱症,且能降低胆固 醇。又可作为预防和治疗高血脂和脂肪肝的药物。 由于它的口感近似脂肪,所以远胜于过去的变性 淀粉或菊粉原料制取的脂肪代用品。 有些类同于美国科特公司生产的低卡脂肪 Benefat,是一种长链脂肪(硬脂酸)和短链脂肪酸 (丙酸丁酸)混合的甘油酯,有一定的热量。 很多乳化剂除了能改变食品的结构、性能和口感 外,均兼具抑菌作用。例如蔗糖脂肪酸酯、木糖 醇脂肪酸脂、辛酸甘油酯等。
这些甜味剂不能全部代谢,只有一定热量,欧美广泛用于无 蔗糖口香糖。 五元醇,在所有糖醇中有最高甜度和热量,不仅能防龋齿、 不升血糖,且具有护肝功能的品种。 木糖醇为医药主管部门批准为辅助治疗剂,是糖尿病人首选 的营养性甜味剂。木糖醇不仅能防龋齿,不升血糖,且具有 护肝功能,这是糖醇中独有的品种。 通过临床试验,大致每人每天服用50克,GPT、Trl,均有下 降。特别是降低GPT十分明显。 此外,由于国内近年流行双歧杆菌增殖因子低聚糖类,考虑 到一般微生物难以利用木糖醇,而有可能双歧菌能利用木糖 醇。 动物试验证实,每日服用木糖醇和低聚异麦芽糖一样,也具 有双歧杆菌的增殖功能。 木糖醇、麦芽糖醇、山梨醇、乳糖醇这四种糖醇,JECFA认 定为ADI值无须规定;2000年6月,被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通过 “在食品中可以按正常生产需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3.4 乳化剂
食品乳化剂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能使互不相溶的液 体(水与 油)形成稳定乳浊液的添加剂,主要以脂肪酸多 元醇酯及其 衍生物产品和天然乳化剂大豆磷脂及深加工 产品为主。 用量最大的是单脂肪酸甘油酯,其他还有司盘(Span)、吐温 (Tween)、丙二醇酯、木糖醇酯、 甘露醇酯、硬酯酰乳酸钠 和钙、大豆磷脂等20多个品种。 其中蔗糖脂肪酸酯、木糖醇脂肪酸酯、辛酸甘油酯等具有改 变食品的结构、性能和口感的功能和抑菌作用。 如辛葵酸甘油酯易吸收黏度低、耐氧化性、凝固点低,与各 种溶剂、油脂、维生素的相溶性好,并可抑制微生物繁殖, 所以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并经FDA 确认为GRAS物质。 此外近期国外研究发现,辛葵酸甘油酯还有对癌细胞的杀伤 作用,并不影响正常肝细胞,可应用于治疗肝癌。 新型乳化剂月桂酰乳酸钠乳化性能优异,易吸收并有助于食 品防腐,可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加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