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以小组探究活动导入阅读课的实践和思考杨小红

合集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龚彩虹(2012年12月17日)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而且特别指出了教学合作和交流过程中的重要性。

所以,如何通过合作交流来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运用小组合作这一方式,以期通过群组交流达到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然而,如果没有充分的设计,合理安排小组任务以及恰当的评价小组合作,那么合作学习可能达到的效率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表明:若活动任务简单,表现优势行为,利用激励机制,他人在场时,个人能够全力以赴、展现自己、提高效率,反之,则会降低效率。

如何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合作效率,如何对小组合作的成果进行评价,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探索:一、分析教学内容,实施合理分组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不同的分组。

简单的对话,那只要work in pairs就行了,每节课的一些基础简单的问题,同桌两人讨论足矣,而涉及一些语法知识、实际应用的复杂内容时,适合多人以上的群体组合讨论,并让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合作任务。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采取四种方式进行组合:一是“强强联合”,讨论较难的题目,让优秀的学生充分发挥优势。

二是“弱弱相扶”,探讨一些较为容易的题目,以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

这两种组合,通常用于进行课文阅读的解析教学,优势学生组合讨论复杂问题,弱势组合讨论简单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就能靠自己解决多数遇到的问题。

这样要比问单个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三是“强助弱学”,让优秀学生和后进生组合,前者帮助后者,这种组合用在解决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句型变换等问题上,步骤是先将重点难点挑出来解决,然后通过这一种组合去解决后进生尚未解决的问题。

四是“就近原则”,即几个坐在前后左右的学生为一组,这种组合比较方便,适合用讨论一些日常话题。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的应用探析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的应用探析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的应用探析【摘要】这篇文章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的应用。

在介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和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重要性。

接着在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对英语阅读的影响、实施方式、优势和挑战,最后详细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

在总结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价值,并展望了未来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应用和发展这一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影响、实施方式、优势、挑战、应用、价值、发展、展望未来1. 引言1.1 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每个小组成员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和责任,通过协作、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使学习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有效性。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团队中相互学习、交流思想,共同成长,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重要性英语阅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阅读英语文本,学生可以了解英语表达方式、语法结构以及词汇使用,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英语阅读也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文本内容、分析和推理文章思想、进行语言运用等多个层面的能力。

通过阅读训练,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2021年09期总第553期ENGLISH ON CAMPUS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文/李丽娟【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改革的要求。

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少得到关注。

对于初中英语学习而言,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初中生日常英语阅读量非常少,而且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生词,所以会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并不会注重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只是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机械式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而且教学形式非常单一,学生很难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小组合作学习法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每个人的思维存在着差异,不同思维的碰撞能摩擦出更多样的火花,从而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正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改革;初中英语;小组合作【作者简介】李丽娟,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二实验中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知识和技能是学习英语的基础。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基础语言进行合理的运用。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于语言类学科而言,听说写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直接传授的技能。

但是阅读却不一样,阅读需要学生去主动进行,读在语言技能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所以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一味地追求高质量的课堂,但是追求高质量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能否适应这种高质量的课堂,是否对这种课堂保持着兴趣,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未取得更高的效率。

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就非常适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合理地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一、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非常单一,这样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这种传统而且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更容易融入教学中,而且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正好满足了新课改革的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大多是独立进行阅读,缺乏互动和合作的环节,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理解能力有限的情况。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从而为教师和研究者提供更多关于如何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推进英语教育的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总结其对学生的影响。

通过研究,我们旨在深入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和特点,探讨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方式及实施策略,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影响,同时也要客观地评价其存在的局限性。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学习,并进一步挖掘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潜力和价值,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 正文2.1 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和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点: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

学生在小组中可以互相讨论、分享想法和观点,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和同伴一起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分享知识和经验,还能够建立友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的动力。

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中,学生需要共同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引言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教育教学中备受重视的一种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协作和互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旨在为中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教学经验和启示。

1. 学习理论的支持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活动,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与互动来构建知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合作完成任务,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则认为学生通过互动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和技能,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能力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与他人共同学习和合作的平台,促进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提升。

2. 教学效果的证明大量的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分享并理解不同的阅读策略、表达观点、相互监督和鼓励,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制定合作学习任务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制定合作学习任务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

老师可以将一篇英语文章分成若干部分,要求每个小组负责阅读其中一部分,并提取关键信息,然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讨论,最后合并信息,共同完成一份完整的阅读报告。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任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 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合作学习活动形式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

初中英语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英语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英语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发表时间:2018-12-26T11:24:55.910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2月刊作者:杨红萍[导读] 在当前的教育理念下,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教学过程中,所有教师都要深刻思考的一个问题。

合作学习是由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我国已经广泛地得到运用了不仅仅是英语学科,其他学科,也是如此,并都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进行分组时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学习态度等等。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学杨红萍腾冲市第一中学 679100【摘要】在当前的教育理念下,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教学过程中,所有教师都要深刻思考的一个问题。

合作学习是由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我国已经广泛地得到运用了不仅仅是英语学科,其他学科,也是如此,并都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进行分组时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学习态度等等。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学生的思想发育还不够成熟,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给出的反馈积极的解决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探索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2-024-01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1.合作对象参与不均衡。

由于在初中英语教学开始以后,学生之间接受英语学科知识的能力略有不同,成绩优异和略显不足的学生之间的英语基础不够一致,所以在学习小组分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能力不均衡现象。

在这一现象里,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容易独断专行,大大压制了其他层次学生的自主发挥和内心表达。

这种不均衡的分配会导致小组合作学习不会很愉快的进行,并且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背道而驰。

对初中英语阅读课导入方法的思考与实践

对初中英语阅读课导入方法的思考与实践

对初中英语阅读课导入方法的思考与实践1. 引言1.1 初中英语课程的重要性初中英语课程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通用语言之一,掌握英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才竞争的一个重要标准。

初中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初中英语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在英语课程的设计和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英语,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导入方法的重要性导入方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个有效的导入方法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导入方法也是引领整节课程的关键,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课文的整体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接受能力也越来越快,因此导入方法的设计需要足够吸引学生,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快速投入学习状态。

导入方法的选择也是教师教学技能的体现。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多样化的导入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各种导入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导入方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够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们应该认真思考和选择适合的导入方法,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

2. 正文2.1 课前导入的方式选择在选择课前导入的方式时,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来确定。

可以采用问答方式进行导入,让学生根据提前准备好的问题来思考并回答,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参与度。

可以选择故事导入的方式,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还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导入,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以小组探究活动导入阅读课的实践和思考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以小组探究活动导入阅读课的实践和思考

初中英语以小组探究活动导入阅读课的实践和思考阅读课教学是英语课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而导入是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最根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堂课设计一个好的开头,有事半功倍之效。

虽然教无定法,导入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凭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观察,笔者发现阅读课教学常用的导入有如下几种: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图片导入法、实物导入法、音乐欣赏导入法和组织竞赛导入法等。

无可否认,这些导入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

但缺乏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教师既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运发动加裁判员。

在教师的操控下,按照预先的设计思路导入,学生按部就班,被动地参与教师设计的步骤,学生思想的火花难以迸发;教师在预设中生成,但很少有动态的生成,教师也难以在导入的过程中获得预设外的惊喜。

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往往束缚了教师的思维方式,使阅读教学模式难有质的飞跃。

随着合作学习理论(包括Group Dynamics等教学法)和交际法的兴起和推广,小组活动被频繁地使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但在阅读课的导入上却难见踪影。

一、小组探究式的导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1]〔1960〕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

〞所谓小组探究活动是教师在事先和学生商量,针对该单元的阅读课提出相关问题,由学生在课前分小组,以4-6人为一小组单位,优生和差生相结合的原那么,自愿选择或者由教师指派一个研究工程,查资料,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课堂上给与展示的过程。

为什么要采取小组探究活动导入阅读课呢?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初二下学期后,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同程度地降低,上课的参与度〔踊跃发言的人数〕明显减少,更习惯于教师说学生记,阅读课尤为枯燥。

而self-check阅读文章篇幅长,每篇阅读光单词量就有300-500个,相当于以前高中教材阅读量,初中学生刚进入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对长文章阅读望而生畏,容易失去兴趣;由于词汇量、固定搭配和各种语法现象较多,学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Go for it教材选择的阅读带有一定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常识,不为中国学生所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以小组探究活动导入阅读课的实践和思考摘要: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凭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观察,采用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图片导入法、实物导入法、音乐欣赏导入法和组织竞赛导入法等方法,使阅读教学模式有了质的飞跃。

老师的友善与辅导作为,对学生产生正面的效果,同时将共处学习的时间,变成师生成功与圆满学习的泉源。

关键词:阅读能力;导入法;体验阅读乐趣;激发阅读兴趣;阅读课教学是英语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而导入是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堂课设计一个好的开头,有事半功倍之效。

虽然教无定法,导入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凭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观察,笔者发现阅读课教学常用的导入有如下几种: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图片导入法、实物导入法、音乐欣赏导入法和组织竞赛导入法等。

无可否认,这些导入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

但不足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教师既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运动员加裁判员。

在教师的操控下,按照预先的设计思路导入,学生按部就班,被动地参与教师设计的步骤,学生思想的火花难以迸发;教师在预设中生成,但很少有动态的生成,教师也难以在导入的过程中获得预设外的惊喜。

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往往束缚了教师的思维方式,使阅读教学模式难有质的飞跃。

随着合作学习理论(包括Group Dynamics等教学法)和交际法的兴起和推广,小组活动被频繁地使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但在阅读课的导入上却难见踪影。

一、小组探究式的导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1960)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

”所谓小组探究活动是教师在事先和学生商量,针对该单元的阅读课提出相关问题,由学生在课前分小组,以4-6人为一小组单位,优生和差生相结合的原则,自愿选择或者由教师指派一个研究项目,查资料,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课堂上给与展示的过程。

为什么要采取小组探究活动导入阅读课呢?据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初二下学期后,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同程度地降低,上课的参与度(踊跃发言的人数)明显减少,更习惯于教师说学生记,阅读课尤为枯燥。

而self-check阅读文章篇幅长,每篇阅读光单词量就有300-500个,相当于以前高中教材阅读量,初中学生刚进入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对长文章阅读望而生畏,容易失去兴趣;由于词汇量、固定搭配和各种语法现象较多,学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Go for it教材选择的阅读带有一定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常识,不为中国学生所了解。

此外,《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英语阅读的要求是:能通过不同信息渠道查找所需信息;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0万词以上。

鉴于此,笔者认为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上好阅读课的关键,把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体验阅读的乐趣,享受阅读的过程。

二、具体案例笔者认为,阅读文章题材广泛,教师要顺利实现阅读教学目标,就要针对不同题材的文章,结合学生生理特点,精心设计思路,构思好哪几个需要学生事先准备好的话题和资料,当然也可以和学生讨论,在阅读课上让学生发言。

不同的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不同的小组活动。

案例一:八下Unit 3 笔者认为,这篇阅读课围绕着Martin Luther King被杀的影响和历史重大事件展开,所以,可以让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准备。

1. Martin Luther King的背景资料和他做出的贡献,英语程度较差的学生可以多收集他的图片、视频或英文材料,英语程度好的组员可以在收集的材料之上整合或以自己的语言改写,再发挥小组整体的力量制作成演示文稿。

其优点是,1.学生不知Martin Luther King为何许人也,对于一个足够做祖辈级的外国人物的了解更少,更谈不上他被杀的缘由;2. 整篇文章就是以Martin Luther King为中心,需要学生在课前对此人足够了解。

2. 因为课文中举的例子不多,即使举的例子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遥远的事,所以,请学生收集更多的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例如:Hong Kong returned to China,SARS, bird-flu, Shen-zhou Spaceship, Beijing Olympics, Sep.11th,2001, Sichuan Earthquake以及2009年最新的新闻,如Obama U.S.A. president等等。

案例二:八下Unit 2 这篇文章脉络非常清晰:提出现象—指出现象背后的问题—该问题的弊端—解决问题,当然学生是很难在阅读过程中发掘这些的,这就需要教师提前构思想到,而且这篇文章难度大,有些句子学生不容易理解。

抱着如何上好这堂课的出发点,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又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笔者以调查研究学生学习负担为切入点,提前安排学生研究以下事项:Team 1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ime Schedule after School in a WeekTeam 2 After-school Activities including weekendsTeam 3 Survey of Students’ Pressure in our classTeam 4 Why do students have so much pressure?pressureReason 1 Reason 2 Reason 3 Reason…Team 5 The Disadvantages of thisTeam 6 What to do to List en Students’ Pressure三、理论依据笔者的设想与案例设计与Group Dynamics(群体动力)英语教学法不谋而合。

Group Dynamics就是利用群体互动与互助的模式,让学生参与有组员相助的学习活动,激发其语言潜能。

同时,让学生们亲自感受到Practice makes perfect的学习法则。

根据知名的英国诺丁汉大学语言学习心理教授Zoltán Dörnyei 的研究,团体动力可以培养出崭新的学习能量。

Zoltán Dörnye, 这种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实境历练的教学法更多用于阅读文本后操作与实践,只不过笔者尝试着把它运用在阅读的导入过程中,有了理论基础,给笔者的实践带来莫大的动力。

四、实践效果案例一效果:一组学生用所学的英语介绍其生平: Martin Luther King was born in Atlanta, USA on January 15, 1929. His father was a pastor and his mother was a teacher. Martin Luther King was also a pastor. He died on April 4th, 1968. 这组学生用课件展示Martin Luther King照片和美国亚特兰大的图片,并把生词写在黑板上,用中文解释。

而且还提问其它同学: How old was he when he died? 学生听得格外仔细,对他所处的年代有所了解,和德国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相区别开来:反应快的学生略经思索就回答出了上述这个问题。

生生之间形成互动,效果也比教师一味地讲要好得多,而且学生充满疑惑,充满好奇,Why did he die so young?另一组学生介绍Martin Luther King被刺杀及其生前所从事的事业:Martin Luther King was murdered on the balcony of his motel room in Memphis, Tennessee. He was the head of Civil Rights Movements. 该组学生和上组学生一样对新的单词解释,并在地图上指出Memphis具体位臵,又用中文对Martin Luther King民权运动详细介绍。

学生也就了解其被刺杀的缘由,这是教材中所未提到的。

如果学生不知道这一点,也就不会明白阅读文章中学校停课,学生哀悼的原因了。

有些资料如果学生很难看懂或用学过的语言表达,我也支持他们用中文表达。

毕竟,这些做法为课文的理解铺平了道路,也能身临其境的理解“What were they dong when Martin Luther King waskilled”, 这也就是文章的中心。

学生在介绍时就已经提到了阅读材料中生词,如murder, kill, Memphis,这也为学生的while-reading减少了阅读上的障碍,还增加了学生不少的单词量。

其它组又补充另外内容。

有一组组员还展示了Martin Luther King的著名演讲“I have a dream”的视频,还能模仿Martin Luther King语调,背诵其中的最后两句,当时令我大感意外和惊喜,学生们被他的探究精神所折服,静静地聆听着;还有一组提到Martin Luther King的民权运动对现在美国的影响,那就是奥巴马这位普通黑人竟能当选美国总统,这组学生的补充内容拉近了学生与Martin Luther King这位历史人物的距离,加深了对他事迹的了解。

当最后一组出场时,全班热烈的气氛达到最高潮,他们让其它小组抢答重大事件和对应的时间,如“When did Sichuan earthquake happen?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at time?”虽然只要短短4-5分钟时间,但学生自己组织的brainstorming 却集中了大量他们感兴趣的信息量,学生踊跃发言,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迸发出来,不仅顺利地完成了阅读课的导入,还为while-reading做好了铺垫。

案例二效果:根据第一、二组在课堂上对调查活动的反馈,学生普遍反应学习很辛苦,每天早起晚睡,作业量大,很少有after-school activities,只有周末才可放松片刻。

不管哪组学生,都能用流利的英语说下来,因为这在七下第一单元就学过,学生用起来得心应手,不仅起到了复习的作用,还引出pressure 话题,在听的学生深有感触,这比阅读课中The Taylors例子更形象,更具体,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也拉近了学生和阅读材料的距离。

另三组围绕着pressure主题, 调查学生的压力,产生的缘由及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小组一致得出结论:Most students are under too much pressure, 并能理性的分析学生压力的来源:competition from students, complaint from parents and pressure from teacher,最终总结出来自于社会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