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 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第8课时 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第8课时  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导学案

第8课时 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 学习内容 书第99页例3内容及10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8-10题编写人学习目标 1、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

2、体会转化思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重 难 点 重点:借助形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12 杯的12是多少杯?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导学流程 自主空间【独立自主学习】1、口算34 +14 79 -49 37 +57 715 -4151112 -512 617 +817 1721 -1321 914 +51421+31 91+101 41+71 51+81 21-31 91-101 41-71 51-81 2、折一折:取出一张长方形纸,涂色表示出12 和41 12 +41=42+41= 3、说一说:“喝了一杯奶的34 ”表示( )【合作互助学习】1、自学课本第99页例3: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

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

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2、阅读与理解 :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写在下面。

喝了 _____ 次纯牛奶。

思考:第二次喝的有牛奶也有水,第二次喝了多少牛奶呢? 12 杯的12是多少杯?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与解答因为:第一次喝完后剩( )杯纯牛奶,喝了( ) 杯;加满水,纯牛奶还是只有原来的( )杯。

又喝了加满水后的( ) ,也就是把( )杯的纯牛奶再平均分成2份,喝的纯牛奶就是其中的 1 份了。

把 ( )平均分成 2 份,可以把( ) 化成( ),其中 1 份就是 _____ 。

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是 _____ 杯,水是_____ 杯。

所以列式计算一共喝的纯牛奶是:__________ 杯 , 水是:__________杯。

回顾与反思可以怎样检验?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步骤利用了什么知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引导学习】1、完成教材第101页第8 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喝牛奶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喝牛奶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牛奶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分数加减法后,借助几何直观,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图示在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中的作用,学习用几何直观的方法分析问题,同时为后面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解决问题积累一定的方法和经验。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运用“数形结合”与“变中不变”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半杯水和牛奶混合物中有多少杯纯牛奶和多少杯水”。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都喝过牛奶吧,乐乐在喝牛奶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吧!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1、出示问题: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

他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

乐乐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谁愿意来读一读题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板书:第一次:喝了1/2杯牛奶。

第二次:兑满热水,又喝了1/2杯。

要我们求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计算乐乐喝了多少牛奶?多少水呢?2、自主学习请同学们把数学书翻到第99页,先自学“分析与解答”部分,再把你的答案填写在书上。

“分析与解答”12杯的一半是( )( )杯。

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是( )( )杯,水是( )( )杯。

一共喝的纯牛奶: 水:3、直观演示有的同学已经做好了,可还有一部分同学遇到困难了。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题目的意思,老师准备了一些教具。

(出示一瓶水,三个透明的量杯,其中1号杯装满牛奶,2、3号杯为空杯。

)想请一个同学用老师的教具来“演一演”。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两次喝掉的分别放入2号和3号杯中。

第一步:乐乐喝了半杯牛奶。

(将1号杯中的半杯纯牛奶倒入2号。

)第二步:喝了半杯后,注满水。

(将1号杯注入水,注满为止。

)不着急第三步,李老师还有问题想要问呢。

适时提问:这个时候,1号杯里装了多少牛奶?多少水?有分数表示也就是1/2杯。

第8课时 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

第8课时  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

第8课时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

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爱因斯坦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对联集锦》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

——泰戈尔
你是一个积极向上,有自信心的孩子。

学习上有计划、有目标,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学习状态挺好;心态平和,关心、帮助同学,关心班集体,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具有较强的劳动观念,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尊敬师长。

希望你再接再厉,不满足于现状,争取做的更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
【评价提升学习】
1、在括号填上适当的数
- = - = + = + =
2、找错误.
⑴ + = = = ⑵ + = + = =
⑶ - = - = ⑷ - = - =
学案整理:
本节课我学会了:
教学反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喝了_____次纯牛奶.思考:第二次喝的有牛奶也有水,第二次喝了多少牛奶呢? 杯的 是多少杯?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与解答
因为:第一次喝完后剩()杯纯牛奶,喝了()杯;加满水,纯牛奶还是只有原来的()杯.又喝了加满水后的(),也就是把()杯的纯牛奶再平均分成2份,喝的纯牛奶就是其中的1份了.把()平均分成2份,可以把()化成(),其中1份就是_____.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是_____杯,水是_____杯.所以列式计算一共喝的纯牛奶是:__________杯,水是:__________杯.
回顾与反思
可以怎样检验?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步骤利用了什么知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引导学习】
1、完成教材第101页第8题.
已知: ; ; ; .你能很快计算出 的和吗?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
2、分一分:把6个同样大小的苹果平均分给8个孩子,可以怎么分?每个孩子分得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教材第102页第9题)
+ + + +
- - - -
2、折一折:取出一张长方形纸,涂色表示出 和
+ = + =
3、说一说:“喝了一杯奶的 ”表示()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课时《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课时《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课时《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课时《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

教材通过喝牛奶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在运用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解决喝牛奶问题,掌握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掌握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与喝牛奶问题相关的图片、卡片等教具。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记录和绘制数形结合的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幅喝牛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如果小明每天喝2杯牛奶,小华每天喝3杯牛奶,那么他们一个月(假设30天)一共喝了多少杯牛奶?”2.呈现(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让学生画出小明和小华一个月喝牛奶的图形,然后计算出他们一共喝了多少杯牛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第8课时 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第8课时  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教案

第8课时 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 学习内容 书第99页例3内容及10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8-10题编写人学习目标 1、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

2、体会转化思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重 难 点 重点:借助形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12 杯的12是多少杯?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导学流程 自主空间【独立自主学习】1、口算34 +14 79 -49 37 +57 715 -4151112 -512 617 +817 1721 -1321 914 +51421+31 91+101 41+71 51+81 21-31 91-101 41-71 51-81 2、折一折:取出一张长方形纸,涂色表示出12 和41 12 +41=42+41= 3、说一说:“喝了一杯奶的34 ”表示( )【合作互助学习】1、自学课本第99页例3: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

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

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2、阅读与理解 :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写在下面。

喝了 _____ 次纯牛奶。

思考:第二次喝的有牛奶也有水,第二次喝了多少牛奶呢? 12 杯的12是多少杯?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与解答因为:第一次喝完后剩( )杯纯牛奶,喝了( ) 杯;加满水,纯牛奶还是只有原来的( )杯。

又喝了加满水后的( ) ,也就是把( )杯的纯牛奶再平均分成2份,喝的纯牛奶就是其中的 1 份了。

把 ( )平均分成 2 份,可以把( ) 化成( ),其中 1 份就是 _____ 。

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是 _____ 杯,水是_____ 杯。

所以列式计算一共喝的纯牛奶是:__________ 杯 , 水是:__________杯。

回顾与反思可以怎样检验?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步骤利用了什么知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引导学习】1、完成教材第101页第8 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精品教案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精品教案导学案

第8课时 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 学习内容 书第99页例3内容及10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8-10题编写人 学习目标 1、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

2、体会转化思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重 难 点 重点:借助形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12 杯的12是多少杯?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导学流程 自主空间【独立自主学习】1、口算34 +14 79 -49 37 +57 715 -4151112 -512 617 +817 1721 -1321 914 +51421+31 91+101 41+71 51+81 21-31 91-101 41-71 51-81 2、折一折:取出一张长方形纸,涂色表示出12 和41 12 +41=42+41= 3、说一说:“喝了一杯奶的34”表示( ) 【合作互助学习】1、自学课本第99页例3: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

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

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2、阅读与理解 :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写在下面。

喝了 _____ 次纯牛奶。

思考:第二次喝的有牛奶也有水,第二次喝了多少牛奶呢? 12 杯的12是多少杯?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与解答因为:第一次喝完后剩( )杯纯牛奶,喝了( ) 杯;加满水,纯牛奶还是只有原来的( )杯。

又喝了加满水后的( ) ,也就是把( )杯的纯牛奶再平均分成2份,喝的纯牛奶就是其中的 1 份了。

把 ( )平均分成 2 份,可以把( ) 化成( ),其中 1 份就是 _____ 。

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是 _____ 杯,水是_____ 杯。

所以列式计算一共喝的纯牛奶是:__________ 杯 , 水是:__________杯。

回顾与反思可以怎样检验?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步骤利用了什么知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引导学习】1、完成教材第101页第8 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喝牛奶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喝牛奶问题教学设计

喝牛奶问题教学目标1.体会图示在理解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习用几何直观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

2.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和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运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运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喝牛奶的吗?众所周知,牛奶是一种高钙的饮品,多喝牛奶对身体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喝牛奶问题”。

(板书课题:喝牛奶问题)二、多层次探究问题1、情境铺垫,用画图的方式突破一半的一半就是师:李老师的女儿小月亮在喝牛奶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请大家来帮我解答一下。

ppt出示题目:小月亮在喝一杯牛奶时,第一次喝了半杯,第二次又喝了剩下的一半,请问她一共喝了多少杯牛奶?师:请一位同学把题目大声地读一读?指名生读。

师:你能解答吗?生回答:+=+=(杯)生边说师边板书。

师问其他同学:有没有什么疑问?生如果没有,师追问:这个是表示什么?你能有什么方法表示一下吗?请在你的本子上写一写。

生在本子上画一画表示,并请代表上去展示师:能明白吗?生:明白2、深入研究,新授例题师:后来,她做了一件这样的事情,请看屏幕!(出示视频)ppt出示题目:一杯纯牛奶,小月亮喝了半杯后,不是很喜欢,就兑满了草莓汁,混合均匀。

她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

小月亮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草莓汁?(1)读题,整理信息师:我将它整理成文字,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板书:读题)师:你从中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集体交流,全班展示。

ppt展示:喝了两次,第一次喝了杯,第二次又喝了杯。

(用蒙层擦除)师:你觉得哪些词很关键?(板书:找关键词)生:半杯,也就是杯。

生边说,师边标记。

师:要解决什么问题?生: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草莓汁?(在题目中标记).(2)小组合作,理清数量关系师: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先听清楚要求,请学生来读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时喝牛奶问题——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
春到四月,如火如荼,若诗似画,美到了极致,美到了令人心醉。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喜欢才女林徽因歌颂四月之美的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她将四月的万种风情描摹得淋漓尽致,读来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四月之美,美在清明。

时光刚刚跨入四月的门槛,清明就如期而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是一种传承了数千年的古老文化,是一场活着的人祭奠逝去的祖先的亲情style。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每到清明,人们不会忘记在天堂的祖先,都会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即便远离故土,也会怀揣湿漉漉的心事回到乡下,挑拣一个最宜祭祀的日子,赶往祖先墓地,虔诚地献上一捧鲜花,点上几支香火,烧上一些纸钱,将祖先的坟墓装扮一新,以表达对已逝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清明时节,最容易勾起与已逝亲人一起度过的那些美好岁月的回忆,让人深刻体悟到亲情的可贵。

于是,亲情跨越了时空,泪水模糊了双眼。

在莹莹泪光中,就让活着的人好好活着,让已经逝去的人在天堂感到欣慰。

四月之美,美在祭祖的哀思,美在人间传递着的温情。

四月之美,美在谷雨。

“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清明过后,雨水增多,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

因此,谷雨是春播春种的关键时期。

在乡间,一到谷雨时节,村民们便忙了起来,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处处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处处嘹亮起劳动的号角,处处律动着劳作的喜悦。

他们将生活的希望播撒,将幸福的种子栽种,早出晚归,乐而不疲,笑容满面。

他们洒下的是一粒粒咸涩的汗水,成就的将是整个秋天旷野上丰硕的果实。

累了,他们举头仰望绽开在湛蓝天空上多情的太阳;倦了,他们想一想等待在前方的耀眼金秋。

春风,贴着他们的身影吹过,将灼热的期盼和梦想带向遥远、遥远……他们劳动的姿势,仿佛在大地上书写一首生活的真爱长歌;他们奔忙的步伐,舞动出四月美妙和谐的韵律;他们洋溢在
嘴角的笑意,仿佛闪烁在阳光下的一朵朵桃花。

四月之美,美在他们的不辍劳作,美在他们孜孜不倦地创造甜蜜生活的那颗淳朴心灵。

四月之美,美在花繁草盛。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四月,千芳竞放,姹紫嫣红,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相斗妍,好不热闹。

桃花,在多情春风的表白下双颊绯红,欲语还羞;梨花,一束束一簇簇,洋洋洒洒,热烈、雪白而纯情;樱花,怀揣粉红的梦想,轻轻摇落一地的深情。

地上的小草也不敢示弱,纷纷抬起挂着剔透露珠的绿色脑袋,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诱人的光泽。

四月的小草,已不再是初春时那样遥看近却无了,山坡、谷底、河畔、溪边,到处一派翠绿,尽情释放着勃勃的生机,大地好像悄悄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四月,无论伫立在哪个位置,抬眼,花枝摇曳春风中,群芳嫣然若笑脸;闭眼,馥郁的芳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直钻心底;低头,满目尽是绿色小草在招摇。

四月之美,美在百花盛开,美在绿草如茵。

最美人间四月天。

四月之美,美在娇燕呢喃着在天空画出的一道道优美弧线;四月之美,美在败落的花朵已经悄然被青涩的果取代;四月之美,美在孩子们放风筝时撒落在草地上的一串串清脆的笑声……就让我们在这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抛开烦恼和忧愁,紧跟春天的步伐,用心感悟尘世的万般美景,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