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地基处理动力触探试验资料表
QJ0301a-地基承载力(重型动力触探法)试验1+1原始记录表格

备注: 1、设计地基承载力:______kpa 2、测点现场布置草图见右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测点 编号
设计标高:__________ m
口水位修正
口机械修正
测点位置
距中线 贯入 探杆总 试验深 锤击次 N63.5 修正后击数N’ 地基基本 (左+; 标高 度 杆长击数修 长 度 数n 63.5(击 承载力 (击 右-) (m) (cm 系数α (m) (㎝) (击) /10cm) /10cm) (MPa) (m) )
第 1 页,共 1 页
地基承载力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试验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 TB10018-2003 J261-2003
QJ0301a
记录编号: 合 同 号 试验性质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样品信息 地基承载力(重型动力触探法)试验检测结果 地基土类型:______________
强夯施工地基处理动力触探试验资料表

强夯施工地基处理动力触探试验资料表1. 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对强夯施工地基进行动力触探试验,获取相关资料,以评估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2. 试验设备和工具•动力触探设备:包括动力锤、钻杆、驱动装置等。
•记录仪器:包括振动仪、荷载测试仪等。
•其他辅助设备:如标尺、绳索等。
3. 试验过程步骤一:准备工作1.将动力触探设备按要求进行安装和调整。
2.对试验区域进行清理,确保地表平整无障碍物。
步骤二:实施试验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触探点位,并在该位置打下标记。
2.使用钻杆将触探头插入土壤中,并通过驱动装置提供锤击力度。
3.记录仪器即时记录钻杆受到的振动情况,并根据振动频率和振幅分析土层情况。
4.触探头钻进土壤一定深度后,停止锤击,使用荷载测试仪测量土壤的承载力。
步骤三:数据记录与分析1.将触探点位坐标、振动频率、振幅和承载力等数据记录下来。
2.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绘制曲线图、表格等形式,以便直观地展示试验结果。
3.根据试验结果,评估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并提出相应建议。
4. 试验结果根据动力触探试验资料表所记录的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触探点位振动频率(Hz)振幅(mm)承载力(kN/m²)A 10 20 100B 12 18 120C 8 25 95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触探点位A、B和C所处的土层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适合用于强夯施工。
2. 振动频率和振幅越大,说明土层的密实程度越高,承载能力也相应增强。
3. 承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地基的稳定性,需要结合设计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5. 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 地基承载力较高,适合进行强夯施工。
2.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锤击频率和振动幅度,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3. 建议在施工前进行更详细的地质勘察,以获得更准确的地基信息。
6. 风险与安全措施在进行强夯施工地基处理动力触探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风险和采取相应安全措施:1. 钻杆和触探头可能会产生旋转或移位,操作人员需戴好防护手套和眼镜。
动力触探试验

动力触探试验12.1 适用范围12.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地基土或加固土增强体的均匀性,判定地基处理效果。
12.1.1[条文说明]动力触探试验还可查明土洞、滑动面、软硬土层界面等;另外,当具备本地区可靠对比验证经验资料时,根据动力触探试验指标,还可推断地基土或加固土增强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状态、密实度、土的强度、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等)。
12.1.2本方法根据锤击能量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轻型动力触探适用于浅部的填土、砂土、粉土、黏性土等原状岩土以及采用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砂土的垫层和水泥土搅拌桩、单液硅化法加固地基;重型动力触探适用于砂土、中密以下的碎石土、极软岩等原状岩土以及采用矿渣、砂石的垫层和强夯处理地基、不加填料振冲处理砂土地基、碎石桩振冲法、砂石桩、石灰桩、冲扩桩、单液硅化法加固地基;超重型动力触探适用于密实和很密的碎石土、软岩、极软岩等原状岩土以及强夯处理地基、不加填料振冲处理砂土地基、砂石桩、石灰桩。
12.1.2[条文说明]轻型动力触探的优点在于轻便,在判断水泥土搅拌桩的搅拌均匀性等方面有实用价值。
重型动力触探是应用最广泛的动力触探试验,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而且它的落锤能量与标准贯人试验及国际上通用的动力触探试验相一致。
12.2 仪器设备12.2.1动力触探仪由穿心锤、圆锥触探头和触探杆(包括锤座和导向杆)组成。
其规格如表12.2.1所列。
表12.2.1 动力触探设备类型和规格设备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落锤质量(kg) 10±0.2 63.5±0.5 130±1.0落距(cm) 50±2 76±2 100±2探头直径(mm)40 74 74 截面积(cm2)12.6 43 43 圆锥角(°)60 60 60触探杆直径(mm)25 42 50~60 每米质量(kg)<8 <13锤座质量(kg)10~15注: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探头直径的最大允许磨损尺寸为2mm;探头尖端的最大允许磨损尺寸为5mm。
地基处理--强夯法2019.8.29

当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 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设一定厚度的 松散材料。夯坑内或场地的积水时应及时排 除。
当强夯施工时所产生的振动,对临近建筑 物或设备产生有害影响时,应采取防振或隔 振措施。
最后一遍是以低能量“搭夯”即锤印彼此错 接
(四)垫层铺设
强夯加固场地必须具有一层稍硬的表层,使其能支 承起重设备,并便于对所施工的夯击能得到扩散, 同时也可加大地下水位与地表面的距离,因此有必 要铺设垫层。垫层厚度一般为50~200cm。预铺垫 层可形成一覆盖压力,减小坑侧土隆起,使坑侧土 得到加固。预铺垫层的又一作用就是在夯击后能形 成夯坑底易透水层,从而加大加固深度,并可作为 坑底土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通道,加快坑底土孔隙水 压力的消散。另外,这一垫层还可防止夯坑底涌土, 并利于施工机械的行走。
此法当初仅用于加固砂土、碎石类土地基。
强夯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适用于加固从砾石 到粘性土的各类地基土。在我国常用来处理碎石土、 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粘性土、杂填土、素填土、 湿陷性黄土等各类地基。
它不仅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同时,还能改善地基 抵抗振动液化的能力,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 为处理软土地基,还发展了预设的袋装砂井,或塑 料板排水的强夯法、夯扩桩加填渣强夯法,强夯填 渣挤淤法,碎石桩强夯法等。
夯击击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击数和夯沉量关 系曲线确定,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最后两击的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夯击能 量较大时不大于100㎜
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 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国内确定夯击击数的方法有所不同: 有的以孔隙水压力达到液化压力为准则; 有的以最后一击的夯沉量达某一数值为限值;
强夯归档资料一览表

建筑工程工程报验资料详细资料组成(二)(单位、分部、分项、检验批)通用部分单位工程1) B1—13工程竣工预验报验单2) A8—3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3) A8—4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4) A8—5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5) A8—6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分部工程1) B1—7工程报验单2)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依据A8—4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编制)3) "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依据A8—5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编制)"4) 工程观感质量检查(依据A8—6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编制)5) C2—10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子分部工程1) B1—7工程报验单2) C2—10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1) B1—7工程报验单2) C2—11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专用部分1、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1.1无支护土方子分部工程1.1.1土方开挖分项工程-1 土方开挖检验批工程1) B1—7工程报验单2) C2—6—2地基钎探记录3) C2—6—3地基验槽记录4) 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5) 表202—23土方开挖工程质量验收记录1.1.2土方回填分项工程-1 土方回填检验批工程1) B1—7工程报验单2) C2—4—9土壤试验报告3) C2—4—10土壤击实试验报告4) 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5) 表202—24填土工程质量验收记录1.2有支护土方子分部工程1.1.2排桩分项工程-1 基坑工程排桩墙支护重复使用的钢板桩检验批1) B1—7工程报验单2) C2—6—1 施工记录(通用)3) 表202—25基坑工程排桩墙支护重复使用的钢板桩质量验收记录-1 基坑工程排桩墙支护混凝土板桩制作验收批1) B1—7工程报验单2) C2—6—1 施工记录(通用)3) 表202—26基坑工程排桩墙支护混凝土板桩制作质量验收记录1.2.2锚杆及土钉墙分项工程-1 基坑工程锚杆及土钉墙支护检验批1) B1—7工程报验单2) C2—60—16锚杆成孔记录3) C2—60—17锚杆安装记录4) C2—60—20土钉墙土钉成孔施工记录5) C2—60—21土钉墙土钉钢筋安装记录6) 表202—28基坑工程锚杆及土钉墙支护质量验收记录1.2.3水泥土桩分项工程-1 基坑工程水泥土桩墙支护加筋水泥土桩检验批1) B1—7工程报验单2) C2—6—1 施工记录(通用)3) 表202—27基坑工程水泥土桩墙支护加筋水泥土桩质量验收记录1.3地基与基础处理子分部工程1.3.1灰土地基分项工程-1 灰土地基检验批1) 表B1—7工程报验单2) 表C2—4—9 土壤试验报告3) 表C2—4—10土壤击实试验报告4) 表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5) 表202—1灰土地基质量验收记录1.3.2砂和砂石地基分项工程-1 砂和砂石地基检验批1) 表B1—7工程报验单2) 表C2—4—9 土壤试验报告3) 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 表202—2砂和砂石地基质量验收记录5) 表202—2砂和砂石地基质量验收记录1.3.3强夯地基分项工程-1 强夯地基检验批1) 表B1—7工程报验单2) 表C2—70—3重锤夯实施工记录3) 表C2—70—4强夯地基施工记录4) 表202—5强夯地基质量验收记录1.3.4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分项工程-1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检验批1) 表B1—7工程报验单2) 表C2—4—1检验报告(通用)3) 表C2—70—1土桩和灰土挤密桩桩孔施工记录4) 表C2-70-2 土桩和灰土挤密桩桩孔分填施工记录5) 表202-13 夯实水泥桩复合地基质量验收记录1.4桩基子分部工程(涉及到混凝土的详见混凝土有关分项)1.4.1混凝土灌注桩(成孔、钢筋笼、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分项工程-1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检验批1) 表B1-7 工程报验单2) 表C2-5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 表202-21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验收记录-2 混凝土灌注桩检验批1) 表B1—7工程报验单2) 表C—6—4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记录3) 表C2—60—5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记录4) 表C2—60—6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记录5) 表C2—60—24试打桩情况记录6) 表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7) 表202—22混凝土灌注桩质量验收记录1.5地下防水子分部工程1) B1—7工程报验单2)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依据A8—4(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编制)3) C2—10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4) 表C3—2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1.5.1防水混凝土分项工程-1 防水混凝土检验批1) 表B1—7工程报验单2) 表B2—6砌体混凝土检验批验收认可通知3) 表C2—6—8混凝土浇灌申请书4) 表C2—4—12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5) 表C2—6—11混凝土坍塌度检查记录6) 表C2—6—12冬期混凝土搅拌及浇灌测温记录7) 表C2—6—13 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8) 表C2—4—14混凝土试块试验记录9) 表C2—4—15混凝土坑渗性能报告10) 表208—1防水混凝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5.2水泥砂浆防水层检验批-1 水泥砂浆防水层分项工程1) 表B1-7 工程报验单2) 表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 表208-2 水泥砂浆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5.3卷材防水层分项工程-1 卷材防水层检验批1) 表B1-7 工程报验单2) 表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 表208-3 卷材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5.4涂料防水层分项工程-1 涂料防水层分项工程1) 表B1-7 工程报验单2) 表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 表208-4 涂料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5.5金属板防水层分项工程-1 金属板防水层检验批1) 表B1-7 工程报验单2) 表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 表208-6 金属板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5.6塑料板防水层分项公程-1 塑料板防水层检验批1) 表B1-7工程报验单2) 表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 表208-5 塑料板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5.7细部构造分项工程-1 细部构造检验批1) 表B1-7 工程报验单2) 表C2-6-1 施工记录(通用)3) 表208-7 细部构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6混凝土基础子分部工程(见主体混凝土子分部,需隐蔽) 1.7砌体基础子分部工程(见主体砌体子分部,需隐蔽)1.8钢结构子分部工程(见主体钢结构子分部,需隐蔽)。
强夯施工地基处理动力触探试验资料表

强夯施工地基处理动力触探试验资料表摘要:一、前言二、动力触探试验方法三、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四、动力触探试验过程五、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六、动力触探试验应用案例七、动力触探试验的优缺点八、结论正文:强夯施工地基处理动力触探试验资料表一、前言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动力触探试验可以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以及地基的稳定性等。
动力触探试验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以及隧道工程等领域。
二、动力触探试验方法动力触探试验方法主要包括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以及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基础较浅、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地区;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地区;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地基承载力极高的地区。
三、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包括探头、锤击设备和数据记录设备。
探头是动力触探试验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锤击设备是用来对探头施加冲击力的装置;数据记录设备用于记录探头贯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
四、动力触探试验过程动力触探试验过程包括试验准备、试验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等步骤。
试验准备阶段主要是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校准;试验操作阶段是将探头贯入地基中,记录其贯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数据处理阶段是将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试验结果。
五、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主要包括数据整理、结果表示以及结果解释等步骤。
数据整理是将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结果表示是将整理后的数据用图表或文字形式表示出来;结果解释是对试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地基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以及地基的稳定性等。
六、动力触探试验应用案例动力触探试验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以及隧道工程等领域。
以下是三个动力触探试验的应用案例:案例一:某基础工程的地基处理案例二:某道路工程的路基加固案例三:某桥梁工程的基础承载力评估七、动力触探试验的优缺点动力触探试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试验结果准确等;缺点是对地基的破坏较大,不适合用于地基较差的地区。
强夯施工试验段记录表

检表12
合同段
K0+650至k0+800
工程名称
河北三路
桩号或部位
路基
施工日期
2011年10月24日
夯锤重量(t)
12.7
锤底直径(m)
2.2
夯锤落距(m)
7.8
单击夯击能(kj)
1000
年月日
桩号
初测
读数
(cm)
每击夯后水平仪观测读数(cm)
最后两击平均
沉降量(cm)
总夯沉值
162.4
172.0
182.0
9.8
55.3
2011.10.24
k0+790
140.8
159.0
169.5
178.0
186.6
8.55
45.8
2011.10.24
k0+700
028.1
045.0
053.8
064.0
070.9
8.55
42.8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年月日
现场确认单
内容:
K0+412--k0+800山皮石换填后对k0+650--k0+800段进行试夯。夯击能1000kj,夯锤落距7.8m,锤底直径2.2m,夯锤重量12.7t
(cm)
夯点布置
示意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11.10.24
k0+765
135.6
153.5
165.4
强夯技术效果

强夯技术效果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用起重机械(起重机或起重机配三角架、龙门架)将8——40t夯锤起吊到6——25m高度后,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强大的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冲击应力,迫使土体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气体逸出,使土粒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有效地基加固方法,也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和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20世纪60年代,强夯法首次由法国的梅那公司应用于法国嘎纳(Cannes)附近纳普而(Napoule)海滨在采石场废土石围海造地的场地内,经强夯法施工后,建造了20幢8层公寓建筑。
强夯法上世纪70年代初传入我国。
经过几十年的推广和应用,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公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效益。
强夯法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地基土体施加一个巨大的冲击能量,使得土体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如土体结构的破坏或液化、排水固结压密以及触变恢复等。
其作用结果使得一定范围内地基强度提高,孔隙挤密并消除湿陷性。
根据地基处理的原理、目的、性质、时效及动机等有很多地基处理方法。
其中强夯法由于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加固效果显著、适用土类广、设备简单、施工方便、节省劳力、节约材料、施工工期短、施工文明和施工费用低等优点,在建筑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使用的夯锤重100——400kN,提升高度大约在10-30m之间。
1.强夯法的设计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对高饱和的粉土与粘性土等地基,当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使用性。
其主要设计参数包括有效加固深度、单位夯击能、夯击次数、夯击遍数、间隔时间、夯击点布置和处理范围等。
现分别阐述如下:(1)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既是反映地基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又是选择地基方案的重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夯施工地基处理动力触探试验资料表
【原创版】
目录
一、引言
二、强夯施工地基处理的概述
三、动力触探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四、动力触探试验在强夯施工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五、试验资料表的内容和分析
六、结论
正文
一、引言
在地基处理工程中,强夯施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基检测方法,可以评估地基处理的效果。
本文将结合强夯施工地基处理动力触探试验资料表,探讨动力触探试验在强夯施工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二、强夯施工地基处理的概述
强夯施工地基处理是一种通过利用夯击能量对地基进行加固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软土等地基类型。
强夯施工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和控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三、动力触探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在地基中施加动态荷载,通过观测地基的动态响应来评估地基性质的地基检测方法。
动力触探试验主要包括锤击法、振动法和射水法等。
在强夯施工地基处理中,动力触探试验主要用于评估地基
处理的效果,如地基承载能力的提高、沉降量的减少等。
四、动力触探试验在强夯施工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在强夯施工地基处理过程中,动力触探试验可以提供有关地基处理的实时监测数据,以便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估。
具体应用包括:
1.在强夯施工前,通过动力触探试验可以了解地基的原始性质,为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2.在强夯施工过程中,通过动力触探试验可以监测地基处理的效果,如承载能力的提高、沉降量的减少等。
3.在强夯施工后,通过动力触探试验可以评估地基处理的最终效果,为后续工程提供依据。
五、试验资料表的内容和分析
强夯施工地基处理动力触探试验资料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试验目的:说明本次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2.试验地点:指明试验的具体地点。
3.试验时间:记录试验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4.试验方法:介绍本次试验采用的动力触探试验方法。
5.试验设备:列举本次试验所使用的设备及其型号、规格等。
6.试验数据:记录试验中获取的数据,包括地基承载能力、沉降量等。
7.数据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地基处理的效果。
六、结论
动力触探试验是评估强夯施工地基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强夯施工地基处理动力触探试验资料表的分析,可以了解地基处理的效果,为后续工程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