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挫折 心理课教案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会正确面对挫折。
2. 培养学生合理归因的能力,调整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挫折的普遍性及其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2.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3. 积极面对挫折的态度和行为。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避免消极情绪。
2. 如何培养学生合理归因的能力,克服困难。
3.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面对挑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挫折的普遍性、影响以及合理归因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归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 情境模拟法: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面对挫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包括挫折的普遍性、影响、合理归因方法等。
2. 收集一些典型挫折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准备一些关于积极心态和人生观的名言警句,用于激励学生。
4. 准备相关情境模拟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挫折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挫折的普遍性及其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归因。
4. 方法讲解:讲解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6. 情境模拟: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面对挫折。
7. 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8. 布置作业:布置一道有关合理归因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还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作业设计1. 请举例说明你曾经遇到过的一次挫折,并说明你是如何应对的。
2. 学习本节课后,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对挫折?请提出你的建议。
心理辅导教案——正确面对挫折

心理辅导教案——正确面对挫折第一篇:心理辅导教案——正确面对挫折正确面对挫折——学会从挫折中奋起青岛定陶路小学【辅导目标】教育学生遇到挫折不要屈服,而要正确认识挫折,善于吸取教训,从挫折中奋起,以更大的信心迎接新的挑战,从而形成能够经受挫折考验的健康心理。
【辅导重难点】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善于吸取教训,从挫折中奋起,从而形成能够经受挫折考验的健康心理。
【辅导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老师想请摔过跤的站起来,谁能说说摔跤的滋味。
2、揭题在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走一条平坦的路,但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境,也有逆境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失败,乃至遭受不幸。
这时候,你是被挫折吓倒,一蹶不振,还是以顽强的意志走向成功呢?老师想请同学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哪里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
二、主题活动:(一)、辩析事例导出问题1、讲述两个故事故事一:一个11岁的小男孩,他同桌同学手表丢了,那位同学告诉老师手表可能是他偷走了,老师找他了解一下情况,并没有认定是他偷的,但他承受不了这个刺激,竞上吊自杀了。
故事二:一个年仅10岁的小男孩,在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后,还顽强地与死神博斗,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坚持接受化疗。
更感人的是,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化疗,其他时间坚持上学,而且学习成绩良好。
2、讨论:你赞成哪个男孩的做法?为什么?3、小结这两个故事,前者,在小小挫折面前,主动地放弃了生的机会何等脆弱!后者,在生与死的考验下,仍然努力奋发向上,是何等的刚强!这两故事给我们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当我们面对挫折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板书:面对挫折)(二)、听录音故事,激发学生讨论。
1、学生听录音故事——《牛顿——受辱发奋》牛顿小时候很聪明,但读书并不用心,都把心思用到做手工、想问题上了,所以在老师、同学的心目中,他是一个笨孩子。
有一次,他自己做了一架小风车带到学校。
同学们都围拢过来看。
心理辅导教案正确面对挫折

一、教案主题:正确面对挫折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的心态。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挫折。
三、教学重点:1. 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正确面对挫折的心态。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2. 如何让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挫折。
五、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故事、案例等)。
3. 小组讨论指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正确面对挫折。
2. 提问:什么是挫折?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挫折?二、讲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10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讲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举例说明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挫折并不是个别人的问题。
三、正确面对挫折的心态(10分钟)1. 讲解正确面对挫折的心态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消极心态对应对挫折的负面影响。
3. 分享一些积极的心态调整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求帮助等。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小组讨论指南。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应对方法。
3. 鼓励学生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互相借鉴。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强调正确面对挫折的重要性。
3.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遇到挫折的经历和应对方法的作文。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面对挫折的方法。
教师也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挫折。
六、教学案例分析(10分钟)1. 向学生提供几个关于不同年龄、背景的人在遇到挫折时的不同应对方式的案例。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个案例中应对挫折的策略是否有效,并解释原因。
3.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出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七、情绪调整技巧(10分钟)1. 介绍几种情绪调整技巧,如深呼吸、冥想、运动等。
心理学教案~~直面挫折

心理学教案——直面挫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的定义和普遍性,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3. 引导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抗挫折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互相支持和帮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挫折的定义、挫折的普遍性、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和抗挫折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挫折的定义、挫折的普遍性和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挫折案例,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和解决挫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面对挫折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挫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应对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包含挫折定义、案例分析、应对方法和技巧的课件。
2. 视频:准备一些关于挫折和成功克服挫折的励志视频。
3. 纸张和笔:用于学生做笔记和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遇到过挫折吗?能举个例子吗?b. 引导学生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并激发他们对挫折的兴趣。
2. 讲解挫折的定义:a. 介绍挫折的定义,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什么。
b.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挫折的产生和影响。
3. 讲解挫折的普遍性:a. 阐述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挫折不是个别现象。
b.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培养积极的心态。
4. 讲解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a. 分享成功应对挫折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借鉴和应用。
b.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各自应对挫折的方法和心得。
5. 总结与反思:a. 让学生写下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点和心得体会。
b.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面对挫折,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
6. 作业布置:a. 请学生课后搜集一个关于挫折的励志故事,下节课分享。
b.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a.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内容。
挫折教育教案优秀5篇

挫折教育教案优秀5篇挫折教育教案篇一一、活动背景:当困难一来,事情一多,期望一高时,学生丝毫也没有信心去面对每一件事。
具体表现在:对什么事都不敢尝试、害怕竞争、害怕失败……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自己的实力产生怀疑,原先所具备的自信心正在慢慢消失。
可见,培养学生们的抗挫折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尤为重,所以借这节班会我们来就“善待挫折”展开活动。
二、活动目的:(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挫折在人生路上的不可避免性;提高挫折的承受力,掌握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
(2)让学生树立信心,让挫折成为自己向上攀登的垫脚石。
遇到挫折时,能善待挫折,努力战胜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3)通过讨论发言,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提高抗挫能力,掌握正确对待挫折的办法。
三、活动实施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故事。
故事一:北京申奥形象大使、曾经的体操冠军桑兰,当她在一次比赛训练中不幸摔伤瘫痪时,所有的人都为她叹息。
但当她始终微笑着面对伤痛、面对世界时,所有的人都被“桑兰微笑”感动了。
人们记住了桑兰,不是因为金牌,而是因为她在挫折面前勇敢的微笑。
故事二:偏远山区落后贫穷,学生没有宽敞的教室、没有干净的本子、没有漂亮的书包、没有漂亮的铅笔橡皮,但是他们依然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
(出示图片)老师:谁来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汇报交流)。
老师:在生活中,并不是事事顺心,事事如意。
在现实中,每一个人的生活道路都不可能是一条笔直、宽阔、平坦的大道,总是布满坎坷与荆棘。
坎坷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存在着,只不过或大或小罢了,它们就是我们平时所遭受的挫折。
让我们一起善待挫折(出示课题)。
让我们自己成长的更加坚强。
下面我们用掌声欢迎主持人上场。
(二)“善待挫折”主题班会开始。
1、了解挫折主持人1:挫折,是我们变得更坚强。
主持人2:挫折,使我们变得更勇敢。
主持人1:挫折,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生动精彩。
主持人2:那么,谈谈同学心目中的能算得上“挫折”的事例2、分析挫折可能产生的原因。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正确对待挫折-》教案设计及反思

第1周
星期一
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
年级
六
班级
1
授课内容
正确对待挫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执教者
心理老师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当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2、引导学生绕下列问题思考:
(1)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如果你是教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4)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二、拿“镜子”照自己。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教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
3、点拨三:看录象激起兴趣。
1、播放录象。
2、学生阅读材料。
3、学生讨论。
三、总结。
小结: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能够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提高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反思
让学生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每个人都应当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小学生心理辅导课教案面对挫折

小学生心理辅导课教案面对挫折一、理解挫折是成长过程的一部分小学生心理辅导课教案面对挫折挫折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失败。
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和处理挫折。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引导小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并从中成长。
二、接纳情感与关怀需求1. 倾听和共情在小学生遇到挫折时,首先需要我们主动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并表达出真实的共情。
这样做可以让他们感觉到被重视和关心,有安全感,并且激发他们分享问题和寻求帮助的勇气。
2. 确认情绪合法性当小学生面临挫折时,可能会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如失望、愤怒等。
我们应该告诉他们这些负面情绪是正常的反应,并帮助他们明确这些情绪不是错,而是自然而然的情绪反应。
同时,也要教导他们如何正确表达和释放这些情绪,以避免负面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1. 调整心态在面对挫折时,我们应该鼓励小学生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
帮助他们认识到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通过挫折可以获得更多经验和教训,以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生遇到困难或失败时,我们不应立刻为他们解决问题,而是引导他们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指导他们制定目标、分析问题、寻求策略等步骤,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建立支持体系1. 鼓励互相支持与合作在班级和家庭中建立一个互相支持与合作的氛围对于小学生面对挫折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组织同学间互相分享经验和成功案例,并在团队活动中鼓励彼此合作,帮助他们意识到团队合作可以增强彼此的能力和凝聚力。
2. 寻求专业支持如果小学生面对的挫折超出我们自身的能力范围,我们应该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
可以与学校心理辅导员或儿童心理专家进行沟通,共同制定更有效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确保孩子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关注。
五、激发内在动力和自我肯定1. 鼓励兴趣培养在小学生面对挫折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寻找并培养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正确对待挫折与困难心理健康教案

正确对待挫折与困难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和困难的普遍性,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的态度,增强心理韧性。
3. 引导学生运用积极心理策略,克服挫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挫折和困难的定义及其普遍性2. 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的态度3. 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心理策略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或故事引入挫折和困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挫折和困难的定义及其普遍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和困难。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人士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积极心态和应对策略。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可以采取的心理策略。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态度和行为。
2. 评估学生运用心理策略的能力。
3. 收集学生对挫折和困难认识的反馈,以改进教学。
五、教学资源1. 成功人士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案例资料。
2. 心理策略的相关书籍或资料。
3. 讨论小组所需的道具或器材。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挫折和困难。
2. 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挫折观。
4.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使他们学会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挫折和困难。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遭遇挫折的人和给予支持的人,通过对话展示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和应对方式。
2. 心情日记:鼓励学生在课后记录自己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的感受和应对措施,以提高自我认识。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提高心理韧性。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学理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和困难。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人士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
一、设计理念: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
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
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三、活动准备:
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小测试题。
心理专家的牌子夹
3、学生带好笔。
学生奖品
4、相应材料(4*55)
5、小花50朵,大花1朵
四、活动过程:
(一)快乐篇(学生绘画,背景音乐一)
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学生拿起老师为他们各自准备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
(老师拿起花)师: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
(老师放下花)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
2、(点击课件,快乐篇):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要有花开过程的动感美)
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
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
(点击课件,返回到主界面)
师:人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风雨”,那如何让我们这一朵朵小花在风雨后绽放得更美丽呢?
3、揭示主题: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教师口述课题,贴大花)师:把我们的心交给这句话,和老师一起慷慨激昂地说,……(教师手指课题)
【设计意图:让孩子知道小花就是我自己,我是美丽的。
同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形成自我欣赏和期待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