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溃疡病菌拮抗链霉菌菌株23的鉴定

合集下载

防治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药剂筛选试验

防治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药剂筛选试验

防治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药剂筛选试验作者:刘淼来源:《现代农业·汉文版》 2019年第6期刘淼(朝阳市植物保护站,辽宁朝阳 122000)[摘要] 为验证不同药剂对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效,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

由实验可知,第一次用药后,番茄细菌性溃疡病防效分别达到了77.67%、69.00%、70.32%、59.95%。

其中以20%噻菌铜SC500倍液防效最好,其次是77%可杀得WP800倍处理,防效均大于70%以上。

第二次用药后,番茄细菌性溃疡病防效最高达到了79.01%,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其中20%噻菌铜SC500倍液防效明显高于其他药剂,3%克菌康WP800倍和77%可杀得WP800倍处理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药剂筛选;试验中图分类号:S436.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708(2019)06-056-01番茄溃疡病是番茄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番茄种植面积的增大,番茄细菌性溃疡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该文主要对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几种药剂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筛选有效药剂为蔬菜病虫害防治提出科学合理化的建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及供试药剂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试验地点在北票市五间房镇。

1.2 供试药剂试验药剂有20%噻菌铜SC500倍液、3%克菌康WP800倍、77%可杀得WP800倍、90%农用链霉素晶体800倍,清水对照(ck),共5个处理。

1.3 试验设计每个处理4次重复。

随机分配小区,小区面积20㎡。

每亩地按药液60 kg计算。

有害生物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喷药,施药2次,间隔期7 d。

施药器械为山东卫士牌WS-16型喷雾器。

1.4 调查内容定点定株定叶调查发病程度,每小区调查10株,每株调查5片叶,每次施药前和最后一次施药后7 d,按分级标准调查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安全性:施药后注意观察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有无药害产生。

番茄土传病害拮抗菌的筛选和鉴定

番茄土传病害拮抗菌的筛选和鉴定

番茄土传病害拮抗菌的筛选和鉴定梁雪杰;张婷婷;乔俊卿;杜艳;刘邮洲【期刊名称】《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年(卷),期】2015(000)003【摘要】目的是对番茄土壤传播疾病的生物控制筛选资源。

[方法]通过稀释电镀和对抗PDA平板上的抗体样品拮抗细菌,并从土壤样品中纯化,并在PDA平板上孵育,细菌分离株的抗触发谱和代谢分泌物是拍摄的通过用邻接方法建立系统发育树来鉴定物种。

[结果]来自60种土壤样品,59个拮抗细菌的10个反对R.Solanacearum的分离物,显示出抑制区直径> 25mm,4个抗F. oxysporum的4个菌株抑制率> 30%。

对14个分离物的抑菌性物质和抗菌谱分析表明,四种菌株N23-2,N58-2,NF59-3和NF61-1对致病性细菌和真菌具有良好的抗毒性。

12菌株产生CEL ULOSE,11个菌株产生蛋白酶,并产生6株产生的施胶团。

分子鉴定实验表明,四种菌株是佩贝尼尔美国的培养基,三种链霉菌菌株,三种菌株菌株,以及四种芽孢杆菌US菌株。

%[不合]筛选出对茄土有没有的生效[方法]该研以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番茄枯萎病菌(镰刀虫)为靶标菌,利用梯度梯度涂板法和平板对峙生法从中分量,筛选筛选分享对这抑制抑菌谱及拮抗测定,邻居,邻居加入方法构建系统从,neighbor拮抗细菌进。

[结果] 60份土样中分量出对对茄茄青枯病菌青枯病菌拮抗拮抗作用的细菌59株,其中抑菌圈直径> 25 mm的有10次;对番茄枯萎有没有作用的人30株,其中抑制率> 30%的有4‰。

上调14株菌株中,n23-2,n58-2,nf59-3,nf61-1更多种病原和病原真菌皆具体较较好的的拮抗作用;产纤维的是12株,产量率为11‰,产源铁素的菌株有6‰。

种属鉴定结果表明:有4次多重(Paenibacillus),3次属链霉菌(streptomyces),3株属假单胞菌(假单胞菌),4株属芽孢杆菌(芽孢杆菌)。

如何识别番茄溃疡病并有效防除

如何识别番茄溃疡病并有效防除
识别要点
注意区分溃疡病与其他病害的症状,如早疫病、晚疫病等。 同时,注意观察病情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02
识别番茄溃疡病的方法
叶片识别法
叶片症状
番茄溃疡病在叶片上表现为褪绿、黄化,并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白色或淡黄色褪 绿斑。随着病情发展,叶片边缘逐渐变为黄色或黄褐色,叶片背面出现淡黄色 褪绿斑并逐渐扩大。
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 施氮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 力。
加强田间管理
保持田间湿度适宜,避免过度 浇水,并及时清除病叶、病果
等病残体。
生物防治措施
使用生物农药
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生物农药,可有效防治番茄溃疡病。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在田间种植一些对番茄溃疡病有抗性的其他作物,以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注意事项
症状识别
番茄溃疡病的症状包括植株顶部枯萎,茎出现溃疡或裂纹 ,叶子发黄,果实表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溃疡斑等。需要 仔细辨别溃疡病与其他病害的症状区别。
避免传播
番茄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可以通过种子、土壤、水 等途径传播。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避免病害的传播。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的番茄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番茄溃疡病的发生。
使用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识别要点
注意观察叶片上的褪绿斑是否具有黄色边缘,以及叶片背面是否有淡黄色褪绿 斑。
果实识别法
果实症状
番茄溃疡病在果实上表现为果面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白色或淡黄色褪绿斑,随着 病情发展,病斑逐渐变为褐色或黑色。
识别要点

正确识别番茄溃疡病

正确识别番茄溃疡病

正确识别番茄溃疡病
番茄溃疡病又称为“鸟眼斑”,番茄幼苗期至结果期均可发生。

幼苗染病始于叶缘,由下部向上逐渐萎蔫,有的在胚轴或叶柄处产生溃疡状凹陷条斑,致病株矮化或枯死。

成株染病,病菌在韧皮部及髓部迅速扩展,病初下部叶片凋萎或卷缩,似缺水状,一侧或部分小叶凋萎;茎内部变褐,并向上下扩展,长度可由一节扩展到几节,后期产生长短不一的空腔,最后凹陷或开裂,茎略变粗,生出许多不定根。

湿度大时菌脓从病茎或叶柄中溢出或附在其上,形成白色污状物,后期茎内变褐以致中空,最后全株枯死,上部顶叶呈青枯状。

果柄受害多由茎扩展进去,其韧皮部及髓部出现褐色腐烂,一直可延伸到果内,致幼果皱缩、滞育、畸形和种子带菌。

有时引起局部侵染,萼片表面生坏死斑,果面可见略隆起的白色圆点,单个的病斑直径3毫米左右,中央为褐色木栓化突起,称为“鸟眼斑”,有时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的病区。

鸟眼斑是番茄溃疡病病果的一种特异性症状,由再侵染引起,不一定与茎部系统侵染同发生于一株。

1。

番茄青枯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番茄青枯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番茄青枯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鉴定作者:罗坤等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10期摘要[目的]筛选出番茄青枯病菌的拮抗细菌,为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从番茄青枯病发病田块中的无病植株根际土壤中筛选获得拮抗细菌,通过形态和培养特征的观察、生理生化的测定和16S rDNA系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地位,并通过盆栽试验验证其防效。

[结果]从湖南省张家界市采集的番茄田土壤在NA培养基中分离出104株细菌,有6株细菌对青枯病菌有拮抗活性,其中1株拮抗菌菌株88号对青枯病病原菌有较强拮抗效果,抑菌圈达7.2 mm,其发酵液温室盆栽防效达96.4%,该菌株初步认定为伯克氏属(Burkholderia sp.)。

[结论]菌株88号在防治番茄土传病害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番茄青枯病;拮抗细菌;筛选;鉴定中图分类号S436.41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171-02Abstract [Objective] Antagonistic bacteria against tomato bacterial wilt were screened out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trol of tomato bacterial wilt. [Method] Antagonistic bacteria against tomato bacterial wilt were obtained from the soil samples of tomato fields, and identified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tection of physiologybiochemistry and 16S rDNA analysis, and the control efficiency was verified by pot experiment. [Result] A total number of 104 strains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Zhangjiajie City, Hunan Province on Nutrient Agar Plate, and there were six strains against tomato bacterial wilt. Among them, one bacteria was found to be strong antagonistic effect against the Ralstonia solanacearum, with the inhibition zone of 7.2 mm, and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fermentation liquid reached 96.4% at greenhouse experiments. The strain 88 was identified as Burkholderia sp.. [Conclusion] The strain 88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controlling potato soil borne disease.Key words Ralstonia solanacearum; Antagonistic bacterial; Screen; Identification番茄青枯病是由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长期以来威胁着番茄的生产[1-2]。

如何识别番茄溃疡病并有效防除

如何识别番茄溃疡病并有效防除

传播途径
风雨传播
病原菌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或伤口 侵入植物组织。
昆虫传播
农事操作传播
在农事操作过程中,如修剪、移栽等 ,如果工具或手接触过病株后未经过 消毒处理,再接触其他植株,也可能 传播病原菌。
某些昆虫如粉虱和蚜虫可以携带病原 菌并传播。
02
番茄溃疡病的发病规律
发病条件
温度条件
番茄溃疡病在温度12℃30℃的条件下均可发生, 最适温度为25℃-28℃。
如何识别番茄溃疡病并有效 防除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番茄溃疡病的识别 • 番茄溃疡病的发病规律 • 番茄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 番茄溃疡病的预防措施 • 番茄溃疡病防治案例分析
01
番茄溃疡病的识别
症状识别
01
02
03
叶片症状
番茄叶片出现黄色或褐色 的斑点,边缘不明显,后 期叶片萎蔫、下垂,部分 病叶发黄。
05
番茄溃疡病防治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
成功识别
01
某农户在种植番茄时,定期检查植株,及时发现并诊断出了番
茄溃疡病。
有效防治
02
该农户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包括使用生物农药、加强水肥管
理、改善土壤环境等,有效控制了病情的蔓延。
防治效果
03
经过一段时间的防治,番茄植株恢复健康,产量和质量均得到
提高。
成功案例二
种植管理
总结词
科学的种植管理可以有效预防番茄溃疡病的发生。
详细描述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有利于控制病害发生。同时,科学 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总结词
建立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番茄溃疡病的 发生和蔓延。

番茄煤霉病生防融合子的鉴定及拮抗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番茄煤霉病生防融合子的鉴定及拮抗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番茄煤霉病生防融合子的鉴定及拮抗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番茄煤霉病是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病害,不仅能直接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还可引起田间病害的传播,其防治常常具有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常用的主要是化学农药进行病害的防治,但长期使用会对环境、健康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急需开发安全、高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物制剂可以很好地进行作物病害的防治,且对环境和人体均无毒害性。

生物防治技术中的拮抗根际微生物是一种重要的防治手段,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能够有效地控制若干种作物病害,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研究旨在从拮抗根际微生物的角度出发,分离并鉴定番茄煤霉病生防融合子,并研究其与番茄煤霉病病原菌之间的拮抗性,为番茄煤霉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可为拮抗根际微生物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从番茄健康根区分离得到拮抗番茄煤霉病的根际微生物,并通过生理生化及 molecular 生物学鉴定其种属和亲缘关系。

同时,利用发酵和筛选等方法,从众多菌株中筛选出拥有优良拮抗作用的生防融合子,并研究其拮抗性能。

主要方法如下:1.分离根际微生物:采取分层萃取法、平板分离法对番茄健康根区中的细菌群进行分离、筛选出拥有良好生防效果的细菌种类。

2.菌种的鉴定: 采用生理生化指标和 molecular 生物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明确其种属和亲缘关系。

3.生防融合子的培养:利用不同培养基,对拮抗细菌株的生防融合子进行大量培养,获取高活性菌种。

4.拮抗性能研究:采取 in vitro 筛选和 in vivo 田间拮抗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探究生防融合子与番茄煤霉病病原菌之间的拮抗关系。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获得的成果有如下几个方面:1.从番茄健康根区中分离并鉴定得到一系列拮抗根际微生物;2.筛选得到拥有优良拮抗作用的生防融合子;3.研究拮抗根际微生物和煤霉病病原菌之间的拮抗性能;4.探讨生防融合子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推广应用到番茄生产中。

山东省番茄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山东省番茄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S-23-G14) 作者简介:苏晓梅(1988—),女,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番茄遗传育种研究。E-mail:sxm198846@126.com 通讯作者:侯丽霞(1970—),女,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番茄遗传育种研究。E-mail:houlx2006@126.com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2020,52(5):100~104 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0.05.019
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
山东省番茄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苏晓梅1,刘淑梅1,李嘉琦2,王施慧1,侯丽霞1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山东省设施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 / 农业部黄淮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山东 济南 250100;2.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2.CollegeofHorticulture,Jili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chun130118,China)
Abstract Inthisexperiment,theincidenceoftomatobacterialcankerdiseasewasinvestigatedindiffer entareasofShandongProvince.Thediseasedsampleswithclassicalsymptom werecollected,andthenthe pathogenwasisolatedbytissue-isolationmethodandthe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molecularidentifica tionandpathogenicitytestwereconducted.Theresultsshowedthatfourstrainswereobtainedfromtheinvesti gatedareasinShandongProvince.AlltheybelongedtoCmmwithdifferentpathogenicity.Thisresearchcould providereferencesfortheidentificationandcontroloftomatobacterialcank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 。 目前 , 生 防链 霉 菌 的代 谢 产 物 如 “ 农抗 1 2 0 ” 、 武夷霉 素 、 井 冈霉 素 、 多效 霉素 、 春 日霉 素等 已在 生
产上广 泛应 用 。本研 究从 生物 防治 角度 出发 , 从 大
量 链霉 菌 中筛选 出一 株 对 番茄 溃 疡 病 菌 表现 强拮
张 维 宏 ,杨 文香 ,孟 庆 芳 ,刘 大群 ,张 汀
(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河北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T程技术研 究中心 , 保定 0 7 1 0 0 1 )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n o f St r e pt o my c e s s t r a i n 2 3 a ga i n s t Cl a v i b a c t e r m wh i ga n e n s i s s u b s p. mj C hi ga ne n s i s Z H AN G We i — h o n g,Y AN G We n — x i a n g ,ME N G Q i n g — f a n g。L I U Da . q u n 。Z H A NG
( SE M. 8 5 0 0 X】
菌 圈直径 。 1 . 4 链霉 菌发 酵滤 液抑 茵 能力 测定
供 试链 霉 菌菌株 2 3为 河北农 业 大学植 物保 护
学 院生 物 防治实验 室从 土壤 中分 离得 到 。
番 茄 溃 疡 病 菌 (C l a v i b a c t e r m i c h i g a n e n s i s s u b s p .mi c h i g a n e n s i s , C mm) 由 中国农 业 科 学 院植
根据 多相分类 原 则, 综 合考 虑菌 株其 巾菌株 2 3对 C mm 表
现 了极 强 的 拈 抗 活 性 , 其 抑 茁 圈 大于 4 0 c m. 该 菌株 抑 菌 活 性 能 稳 定 遗 传 , 续 代培养 】 0代 以 上
物保 护研 究所 提供 。
1 . 2 培养 基
改 良5 2 3培 养基 ( 蔗糖 1 0 . 0 g 、 酵母 膏 1 0 . 0 g 、
K2 HPO4 2. 0 g、 Ca CO3 5. 0 g、 Mg SO4 ・7H2 O 0. 3
无 化学 药剂 可控 制 其 危 害 。 国外 已对 番 茄溃 疡 病
定 手册》 。
推荐 的培养撼 , 将 链霉菌 菌株 2 3于
2 . 3 链霉 菌 菌株 2 3 的 生 理 生化 特性
2 8 ℃培养 7~ 1 5 d , 录气牛 菌丝 f A M) 、 基内茼丝 ( S M) 的生长状况 和可溶性 色 素( S P) 的颜色.利
用 光 学 微 镜 和 电 子 显 微 镜 观 察 曲丝 形 忐 1 . 5 2 生 理 生 化 特 性 的 观 察 对 陔 前 株 进 行 明 胶 液化 、 牛 奶 凝 固 与 脒 化 淀粉 水解 、 纤 维素 的利用 、
s 的产生 、 黑色素形 成、 硝酸盐还原以 及碳源利用 等几方面的测定 , 按《 链霉菌鉴定 于册》 进行
1 5 3 1 6 S r DNA 序 列 测 定 按 常 规 方 法提 取 链 霉 菌 菌株 2 3的 总 D NA. 采 用 细 陌通 用 引 物 进 行 1 6 S r DNA的 P CR扩 增 , 引 物 没 计 如下 :
培养基均参照《 链霉菌鉴定手册》 配制。
1 . 3 链霉 菌 平板抑 茵 能力 测定 采用 Vi d a v e r 的方 法 , 略有 改 进 。在燕 麦 培 养
抗能力 的链霉菌菌株 2 3 , 并根据其形态培养特征 、
生理生 化 特性 以及 1 6 S r DN A 序列 分 析 , 对该 菌株 进 行 了初 步鉴定 。
通讯作者 :刘大群 , 教授 , 主要从事分子植物病理学 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 ; E . ma i l : l d q @ma i l . h e b a u . e d u . c n 。
维普资讯
∞ 卷
1 % 的接 种 鞋 接 入 链 雄 茼 株 2 3种 子 培 养 液 , 3 O ℃、 2 0 t )#r ai n振 荡 培 养 5 d 将 发酵 液 离 心 .I
2. 2 链霉菌菌株 2 3的 形 态 特 征 与 培 养 特 征
菌株 2 3孢子趁细长 , 顶端略 圈卷, 拖子表面光 滑 ( 图1 ) , 泫菌株在所选 用的 5种培养基 上均能
F i g .1
Sp o r e s o f St r e pt o my c e s s t r a i n 2 3
相 似 陲为 9 9 4 4 %, 相 差 8个碱 基 将 Ge n B a n k中
P C R产物 交上 海牛 工牛物 1 程技 术服 务有限 公司 测 序 将测 得的 1 6 S r D N A 序列 与 G e n B a n k 数据 库 中 序 列进 行 B L A S T 分 析. 并利用 D N A . MA N软件掏 建系统进化树
my c 。 e s 。 H 的 特 征 完 全 1 f { 1 ; 符、
清液用 0 . 2 2 m 孔 的细菌过滤器 过滤陈菌 采
f } J 滤纸片法测定尤菌发酵液对 C a r m 的抑蒲沂r 1 . 5 链霉菌菌株 2 3的鉴定
1 . 5 . 1 形 态及 培 养 特 性 的 观 察 采 垌 《链 霉 菌 临
维普资讯
植 物病 理 学 报 A C T A P HY T OP A T HO L O GI C A S I N I C A 3 5 ( 5 ) : 4 5 9 - 4 6 2 ( 2 0 0 5 )
番茄溃疡病菌拮抗链霉菌菌株 2 3的 鉴 定
较好地 生长 . 特 别是在葡萄特 天f J 冬索 和燕麦培养 基L 牛长最 好, 其气 蒲筵灰白色 , 基内阿丝无色, 小产 生可溶 r E 色素, 后期气生菌蝗 变为灰黑 色( 表 1 ) 泼菌 株形 态 受培 养 特 征 与 《 链 霉 茼 档定 于 册》 和《 怕杰纽 『 鉴定手册》 。 。 所描述 的 S t r e p t o
的生物 防 治 展 开 研 究 , 但 国 内研 究 较 少 。链 霉 菌是一 类 重要 的生 防菌 , 能产生 多种 抗生 素 和蛋 白
g 、 琼脂 1 7 . 0 g 、 蒸馏 水定 容至 1 0 0 0 mL) 用 作番 茄
溃 疡病 菌 的培养 ; T r y p t i c s o y b r o t h ( Di do公 司 ) 用 作链 霉 菌发酵 种 子 培 养 基 , 1 % 黄 豆 浸 汁 培养 基 用 作发 酵培 养 。 链 霉菌 培 养 特 征 以及 生 理 生化 特 性 测 定所 用
F: 5 AGAGT T T GA TC CT GGC TC AG一 3 ;
R:5 ・ AAGGAGGTGATCCAGCCGCA一 3
2 . 4 链霉菌菌株 2 3 1 6S r DNA 序 列分 析
扩增后 获得菌株 2 3 1 4 4 0 b p的 1 6 S r D N A片 段. 将 测得 的序列 与 G e n B a n k数据 库 中已注册 的 】 6 S r D N A序列 用 B L A S T程序进行 比较分 析。菌 株2 3 的1 6 S r D N A序 列与 S . 打 ’ “ 的相似性 高达 9 9 . 8 %. 仅相差 6个碱基 ; 与S . c h a t t a n o o g e n s i s 的
收 稿 日期 :2 0 0 4 ・ 1 1 — 1 0 ;修 回 日期 :2 0 0 5 - 0 3 4 ) 4 基 金 项 目 : 国家 “ 八六三” 资助 项 目( 2 0 0 3 AA 2 4 1 1 3 0 )
每5 0 0 m L三 角瓶装 入 5 0 m L发 酵 培 养基 , 以
T i n g ( C o l l e g e o f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H e b e i , B i o c o n t r o l C e n t e r o f P l nt a D i s e a s e s a n d P e s t s o f H e b e i
对菌株 2 3利用葡 萄糖 、 蔗糖 、 阿拉 们糖 、 棉子 糖、 木糖 、 肌醇 、 鼠李糖 、 果糖 、 麦芽糖 、 甘露糖 1 O种 碳源 的情 况以及其它 生理 生化特性进 行了测试 , 结 果见 表2 该菌株 除 能 利用麦 芽糖 外, 可利用其 余9种 碳源 生理 乍化特性测 定表明 , 菌株 2 3能 使明胶液化 、 牛奶凝固 . 能够 水解淀粉 , 但不产l 牛 黑 色素 . 且无硝酸盐还 原反应.这些 特 性电与 S i n g h 等 鉴定的一 株 S O 的特 相一致
基平 板上 放 人直径 0 . 6 c m 的滤 纸 片 , 其 上 点待 测
1 材料与方法
1 . 1 供试菌 种
链霉 菌 菌 株 的 孢 子悬 浮液 , 2 8 ℃培养 3 d后 取 出 , 氯仿 处理 , 然后 再 向培养 皿 中加 入一层 改 良 5 2 3培 养基 , 涂布 C mm 菌悬 液 , 2 8 ℃培 养 3 d后 , 测 其 抑
抑菌圈 直径仍在 4 . 5 c m左右. .
菌株 2 3经 发 酵 培 养 以 后 . 其 无 莆 发 酵 滤 液 对
C mm的抑菌圈直径为3 . 5 c m 可见. 发酵液的活性
与 其 活菌 菌株 的 活 件 还 存 在 一 定 的差异, 为达到最
佳的抑菌效果 , 还需对发酵 疗法做进一步的凋整。
P r o v i n c e , B a o d i n g 0 7 1 0 0 1 , C h i n a ) 文章 编 号 :0 4 1 2 - 0 9 1 4 ( 2 0 0 5 ) 0 5 - 0 4 5 9 - 0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