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组分固液系统相图的测定】
6.二组分固-液相图的测绘

Cd – Bi 二元相图的绘制
熔液全部凝固为Cd(s)和Bi(s)后,温度继续下降. 和 熔液全部凝固为 后 温度继续下降. f* = K - Φ + 1 = 2 – 2 + 1=1 的步冷曲线d情况相似 出先析出Cd. 含70%的Cd的步冷曲线 情况相似,只是转折点 出先析出 . 的 的步冷曲线 情况相似,只是转折点F出先析出 将转折点分别标在T-x图上. 将转折点分别标在 图上. 图上 (4)完成 系统的T-x相图 (4)完成Bi-Cd 系统的 相图 完成
二组分固二组分固-液相图的测绘
一,目的要求
液相图的基本特点; ★了解二组分固-液相图的基本特点; 了解二组分固 液相图的基本特点
★掌握二组分固 液相图的绘制方法; 掌握二组分固-液相图的绘制方法 二组分固 液相图的绘制方法;
★用热分析法绘制镉-铋二元金属相图. 用热分析法绘制镉-铋二元金属相图.
二1.0Bi
0.4Cd 1.0Cd 0.2Cd 0.7Cd b c d e a H A' A F C
实验五二组分金属固液相图的绘制

实验五 二组分金属固液相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 掌握步冷曲线法测绘二组分金属的固液平衡相图的原理和方法2. 了解固液相图的特点,进一步学习和巩固相律等有关知识。
二、实验原理二组分金属相图是表示两种金属混合体系组成与凝固点关系的图。
由于此体系属凝聚体系,一般视为不受压力影响,通常表示为固液平衡时液相组成与温度的关系。
若两种金属在固相完全不溶,在液相可完全互溶,其相图具有比较简单的形式。
步冷曲线法是绘制相图的基本方法之一,是通过测定不同组成混合体系的冷却曲线来确定凝固点与溶液组成的关系。
通常是将金属混合物或其合金加热全部熔化,然后让其在一定的环境中自行冷却,根据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来判断有无相变的发生。
图III-5-1是二元金属体系一种常见的步冷曲线。
tTTTB %图III-5-1 步冷曲线 图III-5-2两组分金属固液相图当金属混合物加热熔化后冷却时,由于无相变发生,体系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较大,冷却较快(1~2段)。
若冷却过程中发生放热凝固,产生固相,将减小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使体系的冷却速度减慢(2~3段)。
当融熔液继续冷却到某一点时,如3点,由于此时液相的组成为低共熔物的组成。
在最低共熔混合物完全凝固以前体系温度保持不变,步冷曲线出现平台,(如图3~4段)。
当融熔液完全凝固形成两种固态金属后,体系温度又继续下降(4~5段)。
若图III-5-1中的步冷曲线为图III-5-2中总组成为P 的混合体系的冷却曲线,则转折点2 相当于相图中的G 点,为纯固相开始析出的状态。
水平段3~4相当于相图中H 点,即低共熔物凝固的过程。
因此,根据一系列不同组成混合体系的步冷却曲线就可以绘制出完整的二组分固液平衡相图。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铂电阻 1支 纯锡(A. R.)金属相图实验炉(JXL —2) 1个 纯铋(A. R.) 微电脑控制器 1个 石墨粉 不锈钢套管 1个 液体石蜡硬质玻璃样品管7个托盘天平1台四、实验步骤1. 配制样品用最小刻度为0.1g的托盘天平分别配制含铋量为10%、25%、57%、70%、90%的铋~锡混合物和纯锡、纯铋各40g,装入7个样品管中。
实验5二组分固液相图的绘制

实验7
二组分固-液相图的绘制
物理化学研究室
何广平
实验目的
(1)学会用热分析法测绘Sn—Pb二组分金属 相图,了解固-液相图的基本特点。 (2) 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及热电偶的 校正方法。 (3) 了解热分析法测量技术。
实验评注与拓展
绘制固液二组分相图的方法通常有溶解度法和热分析法。
溶解度法
指在确定的温度下,直接测定固液两相平衡时溶液的 浓度,然后根据测得的温度和相应的溶解度数据绘制相图, 这种方法使用于常温下易测定组成的体系,如水-盐二组分体 系等。 热分析法 适用于常温下不便直接测定固液平衡时溶液组成的体系(如合 金和有机化合物凝聚体系),通常利用相变时的热效应来测定组 成以确定体系的温度,然后根据选定的一系列不同组成的二组 分体系所测定的温度绘制相图.此种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对 于一些二组分金属体系,若挥发的蒸汽对人体健康有害,则 可采用热分析法的另一种差热分析(DTA)或差示扫描( DSC)法绘制相图。
提问与思考
(1) 对于不同组成混合物的步冷曲线,其转折点与水平 段有什么不同? (2) 步冷曲线上为什么会出现转折点?纯金属、低共熔 混合物及合金的转折点各有几个?曲线形状有何不同? 为什么? (3)试从实验方法比较测绘气-液相图和固-液相图的 异同点。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实验编写组编.物理化学实验.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2)复旦大学等编 庄继华等修订 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傅献彩 沈文霞 姚天扬编 .物理化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4 (4) McGRAW HILL, 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 7thed. 2003
二组分固-液相图的测绘

实验步骤
5. 根据所测数据,绘出相应的步冷曲线图。 再进行铋、镉二组分体系相图的绘制。注 出相图中各区域的相平衡。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 实验步骤 演 示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步骤
试验数据记录表
质量分数 0%
平台温 度/℃
20% 40% 60% 80% 100%
拐点温 度/℃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 实验步骤 演 示 注意事项 思考题
数据处理
1. 找出各步冷曲线中拐点和平台对应的温度值。 2.从热电偶的工作曲线上查出各拐点温度和平 台温度,以温度为纵坐标,以组成为横坐标,绘出 Pb—Sn合金相图。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 实验步骤 演 示 注意事项 思考题
谢谢了解!
2004年9月24日
第14页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 实验步骤 演 示 注意事项 思考题
仪器试剂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 实验步骤 演 示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步骤
1.配制铅的质量百分比为0%、20%、38.1%、60%、 80%和100%的铅锡混合物各100克,分次装入到硬 质试管中,再加入少量石腊油,以防金属加热过 程中接触空气而发生氧化。 2.按实验装置连接示意图,将SWKY数字控温仪 与KWL-08可控升降温电炉连接好,接通电源。将 电炉置于外控状态。
学会用热分析法测绘pbsn二组
LOGO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 实验步骤 演 示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 实验步骤 演 示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 实验步骤 演 示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 实验步骤 演 示 注意事项 思考题
第4节 两组分固-液系统相图

4、溶解度法
常用于水盐系统相图的测定。
*热分析法测定液-固系统相图
首先将某一定组成二组分固相系统加热熔化,记录冷 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即步冷曲线
当系统有新相凝聚,放出相 变热,步冷曲线的斜率变小
出现转折点
出现水平线段
据此在T-x/(T-w)图上标出对应的 位置,得到二组分低共熔温度-组成图
一 形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液固系统相图
Cd-Bi二元相图的绘制
t/s
一 形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液固系统相图
纯Bi的步冷曲线
1. 加热到a点,Bi全部熔化 P = 1 f *= C -P+1= 1
温度可以下降 2. 冷至A点,固体Bi开始析出
P = 2 f *= C -P+1= 0 温度不能改变,为Bi熔点 3. 全部变为固体Bi后 P = 1 f *= C -P+1= 1 温度又可以下降
*相图的实验测定
相图的实验测定常用的方法有:
1、蒸气压(组成)法 测定一定温度下蒸气的压力及各相的组成。这 种方法通常用于气液平衡系统p - x 图的测定。
2、沸点组成法
在一定压力下测定溶液沸腾温度及各相的组成。
在双液系T - x 图的测定中通常使用该法。
3、热分析法
该法的要点是:配制不同组成的一系列样品加热 到熔化温度以上,然后让其缓慢而均匀地冷却, 测定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画出温度-时间关系曲线, 称为冷却曲线或步冷曲线(cooling curve)。当系统 内有相变化时步冷曲线上将出现拐点或平台。
一 形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液固系统相图
图上有4个相区:
1. AEH线之上, 熔液(l)单相区 f *= 2
2. ABE之内, Bi(s)+ l 两相区 f *= 1
物化实验 二组分固液相图的绘制

二组分固-液相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步冷曲线法测绘二组分金属固液平衡相图的原理和方法;2. 应用步冷曲线法测绘Sn-Bi二组分体系的相图;3.了解采用热电偶进行测温、控温的原理和装置。
二、实验原理用几何图形来表示多相体系的体系中各组分的状态、组成以及他们随温度、压力等变量变化之间关系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图。
二组分固-液相图是描述体系温度与二组分组成之间关系的图形。
由于固液相变体系属凝聚体系,一般视为不受压力影响,因此在绘制相图时不考虑压力因素。
绘制相图的方法很多,其中之一叫热分析法。
它是将某种组成的样品加热至全部熔融,再均速冷却,测定冷却过程中样品的温度–时间关系,即步冷曲线。
根据步冷曲线上的温度转折点获得该组成的相变点温度。
a曲线是纯物质A的步冷曲线。
在冷却过程中,当体系温度到达A物质凝固点时,开始析出固体,所释放的熔化热抵消了体系的散热,使步冷曲线上出现一个平台,平台的温度即为A物质的凝固点。
纯B步冷曲线e的形状与此相似。
图1 步冷曲线b曲线是由主要为A物质但含有少量B物质样品的步冷曲线。
由于含有B物质,使得凝固点下降,在低于纯A凝固点的某一温度开始析出固体A,但由于固体析出后使得B的浓度升高,凝固点进一步下降,所以曲线产生了一个转折,直到当液态组成为低共熔点组成时,A、B共同析出,释放较多熔化热,使得曲线上又出现平台。
如果液相中B组分含量比共熔点处B的含量高,则步冷曲线形状与此相同,只是先析出纯B,如图中曲线d。
c曲线是当样品组成等于低共熔点组成时的步冷曲线。
形状与A相同,但在平台处A、B同时析出。
配制一系列不同组成的样品,测定步冷曲线,找出转折点温度及平台温度,将温度与组成关系绘制在坐标系中,连接各点,即得二组分固液相图。
三、仪器与试剂锡(化学纯),铋(化学纯),6个硬质试管四、实验步骤1. 配制样品配制不同质量百分数的锡、铋混合物100g(含量分别为100%、80%、60%、42%、20%、0%),分别放入6个硬质试管中,样品上覆盖一层石蜡油以防止加热时金属氧化。
Bi Cd二组分固液相图的测绘

. .
化
心
学实验教
中 学
Ⅲ实验内容
1
纯Bi :Tf = 271.4℃,纯 Cd:Tf = 321℃。三相
点温度约140℃~150℃,测量温度范围在 130~280℃
之间的步冷曲线。最低共熔物组成:Cd 40 %、Bi 60 %。
2
实验实测含Bi 20 %、40%、60%、80% 四条步
冷曲线.
. .
化
心
学实验教
中 学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
Bi-Cd 二组分固液相图的测绘
化
心
学实验教
中 学
Ⅰ 实验目的
1. 了解固- 液相图的基本特点;
2. 用热分析法测绘Bi-Cd 二元金属的相图。
. .
化
心
学实验教
中 学
Ⅱ 实验原理
热分析法是相图绘制工作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按 一定比例配成均匀的液相体系,让它缓慢冷却。以体系温 度对时间作图,则为步冷曲线。曲线的转折点表征了某一 温度下发生相变的信息。
. .
化
心
学实验教
中 学
2 讨论
1)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各步冷曲线的降温速率是 否得当?
2) 试用凝固点降低理论估算各样品的新相生成 温度并与实验结果比较。
. .
化
心
Hale Waihona Puke 学实验教中 学Ⅴ 实验延伸
1 测定铅- 锡二元金属相图。
. .
化
心
学实验教
中 学
Ⅵ 参考文献
1)复旦大学等编 物理化学实验. 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5;1993。
.
.
化
心
学实验教
中 学
实验7 二组分固-液相图的绘制

实验评注与拓展
绘制固液二组分相图的方法通常有溶解度法和热分析法。
溶解度法
指在确定的温度下,直接测定固液两相平衡时溶液的 浓度,然后根据测得的温度和相应的溶解度数据绘制相图, 这种方法使用于常温下易测定组成的体系,如水-盐二组分体 系等。 热分析法 适用于常温下不便直接测定固液平衡时溶液组成的体系(如合 金和有机化合物凝聚体系),通常利用相变时的热效应来测定组 成以确定体系的温度,然后根据选定的一系列不同组成的二组 分体系所测定的温度绘制相图.此种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对 于一些二组分金属体系,若挥发的蒸汽对人体健康有害,则 可采用热分析法的另一种差热分析(DTA)或差示扫描( DSC)法绘制相图。
定压下将体系熔融后,使之从高温逐渐冷却,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 度,作温度对时间的变化曲线,即步冷曲线。
当熔融体系在冷却过程中无相变化时,其温度将连续均匀下降并得到一 条光滑的步冷曲线;若冷却过程中体系发生相变,则体系中产生的相变热将与 自然冷却时体系放出的热量相抵偿,步冷曲线会出现转折点,转折点所对应 的温度即为体系发生相变的温度。 测定一系列组成不同样品的步冷曲线,利用步冷曲线所得到的一系列组 成和所对应的相变温度数据,以横轴表示样品的组成,纵轴表示开始出现相 变的温度,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可绘制出金属相图。
数据处理
(1)用已知纯Pb、纯Sn的熔点及水 的沸点作横坐标,以各纯物质相变 点的热电势为纵坐标,画出热电偶的 T-E工作曲线. (2)找出各步冷曲线中拐点和平台对 应的热电势. (3)从热电偶的工作曲线上查出各拐 点温度和平台温度,以温度为纵坐 标,以组成为横坐标,绘出Sn—Pb 二元金属相图. (4)从所得相图中求出低共溶点的温度 以及低共溶混合物的组成
提问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____二组分固液系统相图的测定___姓名:_________李健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1251654___________合作者:________靳凯___________院系:______材料科学与工程________专业班级:___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级2班___实验日期:________2014/5/6__________
一、摘要:
本实验采用热分析法来绘制铅-锡相图。
将系统加热熔融成均匀的液相,然后让系统缓慢冷却,得到时间对温度的步冷曲线,曲线的转折点温度和系统组成可确定相图上的一个点,本实验通过测定十个不同组分系统。
二、关键词:
热分析法、步冷曲线、相变点温度、系统组成、相图
三、内容简介:
本实验测定含锡百分数为0、10%、15%、20%、35%、50%、62%、80%、95%、100%的铅锡混合样品的步冷曲线,读取步冷曲线上的相变点温度,以组成比对相变点温度作图得到相图。
四、实验原理:
二组分固-液相图是描述体系温度与二组分组成之间关系的图形。
若二组分体系的两个组分在固相完全不溶,在液相可完全互溶,一般具有简单低共熔点,其相图具有比较简单的形式。
根据相律,对于具有简单低共熔点的二组分体系,其相图可分为三个区域,即液相区、固液共存区和固相区。
绘制相图时,由步冷曲线法可以根据不同组成样品的相变温度(即凝固点)绘制出这三个区域的交界线—液相线,即图1(b)中的T1E和T2E,并找出低共熔点E所处的温度和液相组成。
步冷曲线法又称热分析法,是绘制相图的基本方法之一。
它是将某种组成的样品加热至全部熔融,再均速冷却,测定冷却过程中样品的温度–时间关系,即步冷曲线。
根据步冷曲线上的温度转折点获得该组成的相变点温度。
(原理图)
五、仪器和试剂
SWKY-1型数字控温仪、KWL-09可控升降温电炉、Pt-100热电阻温度传感器、配套软件、样品管(含试样)
六、实验步骤:
1、设置控温仪:打开控温仪、设置温度为380o C;
2、计算机系统就绪:启动数据采集软件,设置参数:温度区间为50-350o C,
采样时间为60mins;
3、测定装置组装和调试:按装置要求连接好各部件,调节输出电压为3V。
4、样品管加热:取四号样品管,将温度传感器插入温度计插孔,试验样品管
插入熔融炉管,加热到380o C,恒温10mins
5、样品管冷却:样品管取出,置于降温炉管,加热补偿功率调节为0,降温
风扇功率调节为3V。
同时同步骤四中加热8号样品管。
6、步冷曲线的绘制:数据采集系统开始通讯,设置样品信息,完毕后保存数
据。
7、重复:同上述步骤依次测定1-10号样品管的步冷曲线
8、相图绘制:读取步冷曲线上的相变温度点,组分对相变温度点作图得相图。
9、结束:整理装置,清理仪器药品。
七、实验结果
(1)数据记录
步冷曲线:
(图为1、2号样品的步冷曲线)
(2)数据处理:
根据1-10号样品步冷曲线,找到相图上对应的10个点
组成X/%01015203550628095100温度T/o C326.6298178.5181.1181.7183.2180.8183.8183.7245.9
绘制相图如下
(3)结果分析:
实验条件下测得最低共溶点的温度为181.8o C和组成为0.78.误差分析:所
得实验数据组偏少,读取数据产生的误差等导致了最终相图绘制的偏差和最低共
熔点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