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分析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疗效及临床分析。
方法2010年03月至2012年0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等西药治疗)和观察组(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每组各30例,两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30例观察组患者中,21例治愈,4例显效,4例好转,1例无效;30例对照组患者中,10例治愈,7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
与观察组相比(8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6.7%),P <0.05。
治疗期间,两组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对于胃脘痛患者,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加减;胃脘痛;疗效胃脘痛主要是指胃脘部的胀痛、隐痛、刺痛、剧痛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或者同时伴有暖气、呃逆、痞满、大便干结等脾胃临床症状[1]。
在西医学中,胃脘痛也称之为慢性胃炎,或者消化道溃疡等疾病[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的发病机制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治愈的标准,也是彻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3]。
长期西药治疗往往会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正常的治疗和疗效,而中医药治疗却相对疗效更佳。
本研究中,2010年03月至2012年0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胃脘痛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03月至2012年0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符合中国中药学会中医内科学会脾胃专业委员会公布的《胃脘痛诊断标准》[4],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胃脘痛。
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1.5~67.8岁;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1.0~67.5岁。
2021胃脘痛采用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范文2

2021胃脘痛采用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范文 胃脘痛为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病因形成比较复杂,脾胃虚弱、肝气犯胃、饮食伤胃等均可能会诱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如何采取措施治疗胃脘痛疾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是当前临床治疗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本次研究中,给予胃脘痛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药物治疗,应用效果显着,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 例胃脘痛患者为我院从 2013 年 9月-2014 年 6 月确诊收治的,男 36 例,女 20 例,年龄为 19 ~61 岁,平均年龄为( 41 ± 1. 2)岁,平均病史为( 5. 0 ±0. 6)年,观察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情况,或合并胃灼痛、泛酸、恶心呕吐。
经胃镜检查,十二指肠溃疡 7 例,胃溃疡 8 例,胆汁反流性胃炎9 例,糜烂性胃炎 10 例,萎缩性胃炎 12 例,慢性浅表性胃炎 10 例。
56 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28 例,观察组 28 例,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P >0. 05,可用作分析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每次 20mg,一天 2 次,硫酸镁每次服用剂量为 0. 75 g,一天 3 次,西沙比利 100mg,一天 3 次。
观察组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该药物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大枣9 g,党参30 g,干姜 12 g,黄连 10 g,黄芩12 g,姜半夏 12 g,炙甘草6 g.具体用药时,根据寒热症状轻重,调整黄连、黄芩以及干姜的用量以及取舍。
严重疼痛者加白芍、延胡索、川楝子;久痛夹瘀,合并刺激疼痛者加五灵脂、丹参;胃阴不足者加石斛、麦冬、沙参;便血者加白及、地榆炭;胃脘胀痛波及到肋,合并嗳气者加佛手、香附、柴胡;胃脘冷痛、且大便稀溏者加白术与砂仁;酸者加煅瓦楞子、乌贼骨;体质壮实且合并胃脘灼痛、大便干结者加大黄以及枳实;夹食滞者加厚朴、枳实、麦芽、健曲、焦山楂;胃寒者,去除黄芩加吴茱萸、丁香以及陈皮。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分析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胃 脘痛; 中医药疗法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4 . 1 1 . 0 2 7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 8 9 1 4( 2 01 4) . 1 1 . 2 3 0 5 - 0 2
禀 赋不 足 、 外 感风 湿 热 或饮 食 生活 失 调 有 关 。慢 性 荨 麻 疹之 所 以反复 发作 , 风邪 之所 以缠 绵难 去 , 关键 在 于
他定 、 泼 尼松 等 药物 治 疗 , 短 期 效 果 尚可 , 但 常 常不 日
再发 , 遂 改投 中医 治疗 。就 诊 时症 见 : 头 晕 目眩 , 全身
光明 中医2 0 1 4年 1 1月 第 2 9卷 第 1 1期
C J G MC M N o v e m b e r 2 0 1 4 . V o l 2 9 . 1 1
・2 . ' 3 0 5・
个 月 。 患 者 先 后 经 多 家 医 院 使 用 扑 尔敏 、 赛庚 啶 、 氯 雷
治疗, 方药随症加减。治疗4周后,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 痊愈 2 3例, 有效 2 6例, 无效 6例; 临床总有效率为
8 9 . 0 9 %。对照组患者中, 痊愈 1 1 例, 有效2 7例, 无效 1 7例, 临床总有效率为6 9 . 0 9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 组患者( P< 0 . 0 5 ) 。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胃 脘痛疗效显著, 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1 资 料 与 方 法
3片 , 3次/ d , 吗 丁啉 1 0 a r g , 3次/ d , 4周为 一疗 程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李文红摘要: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诊治的78例胃脘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编号,1 78号,其中奇数号定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偶数号定为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对比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胃脘痛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作用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胃脘痛;中医药疗法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9.15.027文章编号:1003-8914(2019)-15-2341-03作者单位:佳木斯市中医医院腔镜室(黑龙江佳木斯154000)在临床上,胃脘痛十分常见,包含多种现代医学疾病,主要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及球部溃疡等[1],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胃脘部位疼痛、胀满、恶心呕吐、反酸等,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2,3]。
为了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案对胃脘痛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诊治的78例胃脘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详细研究情况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诊治的78例胃脘痛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编号,1 78号,其中奇数号定为对照组,39例,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1例和18例;年龄25 79岁,平均(49.35ʃ5.34)岁;其中急性胃炎11例、慢性胃炎9例、反流性胃炎8例、胃溃疡11例。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疗效观察

胃脘痛 即胃痛 ,属于 内科常见病症 ,是 指发生在 上腹脘部
与 心 窝 接 近 处 的疼 痛 病 症 _ 1 ] 。 胃脘 痛 因 诱 因不 同 ,可 表 现 为 不 同 的伴 随 症 状 ,常 见 症 状 有 嗳 气 吞 酸 、纳 呆 少 食 、呕 吐 、恶 心
 ̄ J l / d , 2次 / d , 1个 疗 程 为 1 4 d ,连 续 治 疗 1个 疗 效 。腹 胀 患 者 加用青皮 l O g与 枳 实 1 0 g ; 胃灼 痛 患 者 加 用 金 银 花 与 败 酱 草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a s g i v e n t h e F e n g l i a o Ch a n g we i Ka n g c a p s u l e ;a n o t h e r wa s g i v e n t h e Ba n x i a Xi e x i n
各 3 0 g :呕 吐、恶心 患者加 用丁香 5 g ,藿香 1 0 g与生姜 1 0 g ; 嗳 气患者加 用桂 枝 1 0 g与代 赭石 3 0 g :饮食 不规律 患者 加用 鸡 内金 1 O g与焦三 仙 3 0 g ;焦虑 患者加用 柴 胡 1 O g , 木香 1 O g 与香附 3 0 g 。
刘 慧云 ( 禹州 市 中心 医 院 ,河 南 禹 州 ,4 6 1 6 7 0)
中图分类号 :R4 4 1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8 6 0( 2 0 1 4 )1 9 — 0 1 2 1 . 0 2
证型 :I DB G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疗效分析

气、 呃逆 、 酸 、 反 痞满 、 呆 、 纳 大便 或 秘 结或 干 燥 等 脾 胃症 状 ,
胃气 虚 者 去黄 芩 加 党参 1 、 Og 白术 1 ; 胃 阳虚 者 去 黄芩 0g 脾
加 高 良姜 6g 香 附 9g 胃阴不 足 者加 黄 精 1 、 参 1 ; 、 ; 0g 沙 0g 胃气 上 逆 、 恶心 、 吐者加 大腹 皮 1 、 朴 6g 伴减治 疗 ,对 照组 3 6例采 用 西药 治疗 ,0d 1 疗程 ,治疗 3 疗程 后 评价 疗效 。结果 :治 疗组 总 有效 率 为 1 为 个 个
9 _%, 照组 总有 效率 为 7 .%。 论 : 23 对 78 结 半夏 泻心 汤 加减 治疗 胃脘 痛疗 效较 好 , 于 一般 西药 治疗 , 得 进一 步研 究 优 值
t i a n rc p i
Z HANG ia Huk i Gato neoo y De at n , eT sre trlg p rme tTh CM s i lo e g h u C t , e g h u 4 0 0 , i a Ho pt f a Zh n z o iy Zh n z o 5 0 7 Chn
以及 神疲 体倦 、 乏力 、 面黄 肌瘦 、 肿 等全 身症 状 , 水 病程 迁 延 ,
处 不 移 , 有 瘀 血 者 加 三七 粉 ( ) 、 兼 冲 3g 生蒲 黄 1 ; 0g 胃痛 游 走 功窜 胸肋者 去 干姜 加木 香 6g 川楝 子 1 : 少 纳差 者 加 、 0g 食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观察

:
注: 与对 照组 比较 , P< 0 . 0 5
1 . 1 临床资料 选取 我院于 2 0 1 2年 3月 一2 0 1 3年 4月诊治 胃脘痛患者 7 4例 , 其 中男 4 1 例, 女3 3例 ; 年龄 2 3— 5 9 ( 4 8 . 3±
2 . 4 ) 岁; 病程为 1 个 月 ~l 6年 , 平 均为 ( 3 . 5±1 . 2 ) 年; 所 有 患
胃脘痛 主要症状 为上腹 胃脘处 隐有疼痛且痛处喜按 , 空腹
者主症均为 胃脘痛 。经钡 餐造影 及 胃镜 检查诊 断为 十二指 溃
疡伴 胃窦炎 4例 , 十二指肠 溃疡 1 1例 , 胆 汁反流性 胃炎 4例 , 萎 缩性 胃炎 l 3例 , 浅表性 胃炎 4 2例 。将 7 4例 患者 随机分 为
采用辛 开苦 降法 , 而半夏泻心汤 可实现顺 升降 、 补泻、 和 阴阳功
效, 可 有 效 调 节 患 者 胃 脘 痛 症 状 。半 夏 泻 心 汤 基 本 方 药 中 , 半
夏与干姜可发挥 散寒 温辛之 功 , 黄连 与黄芩 可苦寒 清热 , 两两
每天 2次 ; 硫糖铝 0 . 7 5 g口服 , 每天 3次 ; 西 沙比利 1 0 m g口服 , 每天 3次 , 1 个疗程 为 1 4 d , 连续治疗 2疗程 。 1 . 3 疗效 判定标准 治愈 : 患者 胃脘痛症状完全消失 , 胃脘部
胃脘痛 属于 临床 常见症 状 , 多 发生 于 胃及 十二 指肠 溃疡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表1 2组临床疗效 比较
组别 例数 观察组 治愈 显效
症、 急慢性 胃炎 、 胃神 经功能症 中, 在胆 石症 、 胃下垂 、 胃黏膜脱 垂 等疾 病 中发生 率 也较 高… , 患者 通 常具 有 胃脘 部刺 痛 、 隐 痛、 胀痛 、 剧痛、 嗳气等表 现。我院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胃 脘 痛取 得了较好效果 , 现报道如下。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效果研究

・
1 3
中 医 中药 ・
半夏 泻 心汤 加 减治 疗 胃脘 痛 的效 果研 究
李 秀和
( 成都市 龙泉 驿 区中医医 院 四川 成 都 6 1 0 1 0 0)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分 析 用 半 夏 泻心 汤 加 减 治 疗 胃脘痛 的 临床 效 果 。 方 法 : 选取 2 0 1 5年 3月 至 2 0 1 6年 3月 间我 院 收 治 的 胃脘 痛 患者 i 8 0例 作 为研 究 对 象 ,采 用 盲选 法将 其 分 为对 照 组 ( 9 0例 )和 观 察 组 ( 9 O例 ) ,使 用 三 九 胃泰 颗 粒 为 对 照 组 患 者 进 行 治 疗 ,使 用 半 夏 泻 心 汤 加 减 为 观察 组 患 者 进 行 治 疗 ,然 后 比较 两组 患 者 的临 床 疗 效 。 结 果 :经过 一 段 时 间 的 治疗 , 两组 患 者 的临 床 症 状 积 分 均 有 明 显 下 降 ,且 观 察 组 患 者 临床 症 状 积分 的
Ma rc h 2 0 1 6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1 8 0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e p i g a s t r i c p a i n 8 . 8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 u s i n g b l i n d m e t h o d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c o n t r o l ro g u p a n d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7-07-18T17:01:04.19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作者:何新华[导读] 胃脘痛为临床上多发的疾病,主要是指人体上腹部以胃脘胀满、嗳气、反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湖南省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422000 【摘要】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取我院90例胃脘痛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20日直至2016年4月20日,并将胃脘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结果:观察组胃脘痛患者治疗后复发率11.1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脘痛患者症状好转时间(5.36±1.46)d、住院总耗时(10.47±1.36)d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胃脘痛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具有降逆消痞、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等作用,
能减少复发率、缩短患者住院总耗时、症状好转时间,能促进患者疾病较快康复。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加减;胃脘痛;临床效果
胃脘痛为临床上多发的疾病,主要是指人体上腹部以胃脘胀满、嗳气、反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患者常伴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情况,易对患者自身造成严重影响,胃脘痛为消化道疾病,其主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炎易以及反流性胃炎,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方式治疗十分重要[1-2]。
因此,我院将90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治疗,见本次研究中描述。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收取我院90例胃脘痛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20日直至2016年4月20日,并将胃脘痛患者分为两组。
纳入标准:①90例患者经过检查后均确诊为胃脘痛,(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上消化道钡透、纤维胃镜检查等),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
观察组;患者年龄均在30~58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21±1.27)岁,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20例,病程在8-12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9.21±1.34)月。
对照组;患者年龄均在31~58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03±1.18)岁,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19例,病程在8-11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8.17±1.45)月。
上述两组胃脘痛患者各项资料无明显的差异,能够实施对比(P>0.05)。
1.2方法对照组-45例胃脘痛患者实施基础治疗(给予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609)、每日两次、每次20mg)。
观察组-45例胃脘痛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灸甘草、大枣、党参、干姜、黄连、黄芩、半夏为基本方,若患者伴有苔厚腻情况,加用佩兰、藿香,若患者疼痛剧烈、则加用延胡索,若患者反酸、则加用乌贼骨,若患者嗳气、则加用香附、柴胡等,若患者大便干结、则加用大黄、枳实等,若患者食滞、则加用焦山楂、神曲、麦芽、枳实、厚朴等,若患者久痛夹瘀、则加用五灵脂、丹参等,将上述药物采用温水煎服,告知患者分早晚两次服用,20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1.3 观察指标对比胃脘痛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复发率、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总耗时)。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2
2.0软件,每组胃脘痛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总耗时进行相关统计处理,研究中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采用P<0.05代表两组胃脘痛患者对比具有差异,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具有意义。
2 结果2.1对比复发率观察组胃脘痛患者治疗后复发率11.11%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3典型病例万某、女、21岁、农民,自身上腹胃脘部反复疼痛1年,曾进行胃镜检查证实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曾服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但是疗效均不显著,其诊断为湿热内蕴、脾胃虚弱,给予其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其中厚朴15g、赤芍15g、佩兰16g、藿香17g、白术16g、大枣5g、灸甘草15g、党参11g、干姜12g、黄连15g、黄芩20g、半夏10g,患者实施上述药物治疗后,其饮食增加、精神好转、嗳气显著减轻,继服上述药方30天后,再行胃镜检查,其结果显示胃镜病变均消失、随访12个月复发情况较少[3]。
3讨论
研究显示,胃脘痛为临床上多发的胃肠道疾病,其与六淫侵袭、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劳倦久病密切相关,易导致人体发生气机紊乱、胃气逆乱、胃失和降等情况,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湿热内蕴、脾胃虚弱、寒热并见为主要病机[4]。
半夏泻心汤主治疗“客气上逆、胃中虚”等症状,其主要包含灸甘草、大枣、党参、干姜、黄连、黄芩、半夏、佩兰、藿香、延胡索、乌贼骨、香附、柴胡、大黄、枳实、焦山楂、神曲、麦芽、枳实、厚朴、五灵脂、丹参等多种中药,再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进行加减用药,方中黄连具有清热燥湿解毒功效、半夏具有降逆消痞、辛温开结等功效,大枣、甘草、人参具有扶正补虚,为寒热并用,诸药合用,具有显著效果[5]。
而根据临床现代药理研究中,黄连、黄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具有显著抑菌、杀菌作用,而大枣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多糖等,具有调节内环境、增强免疫、调节免疫、促进患者脏器修复功能等作用。
因此,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现如今已经成为胃脘痛患者的首先用药方式[6-7]。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胃脘痛患者治疗后复发率11.1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脘痛患者症状好转时间(5.36±1.46)d、住院总耗时(10.47±1.36)d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胃脘痛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具有降逆消痞、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等作用,能减少复发率、缩短患者住院总耗时、症状好转时间,能促进患者疾病较快康复。
参考文献:
[1]于坤.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9):108-109.
[2]袁霞.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不同证型胃脘痛100例[J].中国药业,2014,5(16):112-113.
[3]周德君.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4):270-271.
[4]李秀和.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131-132.
[5]朱永辉.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110例[J].光明中医,2013,28(2):283-284.
[6]薛艳芳.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6,5(47):33.
[7]辛恒.120例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5,2(10):24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