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 学案

第2课时过滤、蒸发及SO2-4的检验

【学习目标】

1.掌握过滤、蒸发等实验基本操作及适用范围。

2. 通过粗盐提纯实验,掌握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除去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SO2-4检验的方法和试剂加入顺序。

【新知导学】

一、过滤和蒸发

1.过滤

(1)过滤的实验装置实验仪器的名称。

(2)在进行过滤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①一贴②二低③三靠

2.蒸发

(1)蒸发的实验装置实验仪器的名称。

(2)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__________不断搅拌,防止由于__________造成液滴飞溅;

②加热到蒸发皿中剩余____________时(出现较多晶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③热的蒸发皿应用________取下,不能直接放在________上,以免烫坏实验台或引起蒸发皿破裂。如果一定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放在________上。

【归纳总结】

过滤和蒸发两种分离方法的比较

(1)过滤是分离____________混合物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于除去液体中的__________固体。

(2)蒸发是指给液体加热,使液体受热汽化,从溶液中分离出________物质的方法。蒸发可得到________,也可用于浓缩溶液。

【活学活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下图中的操作有两处错误()

(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一定是由滤纸破损所导致()

(3)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

(4)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的目的是防止固体迸溅()

(5)实验完毕后,用手直接取走蒸发皿()

(6)过滤、蒸发过程中都会用到玻璃棒()

2.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A.硝酸钠、氢氧化钠B.氧化铜、二氧化锰

C.氯化钾、二氧化锰D.硫酸铜、氢氧化钙

二、粗盐的提纯

粗盐中主要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MgCl2、CaCl2以及一些硫酸盐等,除去这些杂质的主要步骤如下:

1.不溶性杂质的除去

粗盐提纯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1)上述各步实验操作的名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各步实验操作中均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述方法提纯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的杂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溶性杂质的除去

若要除去粗盐中的下列杂质,则应加入什么试剂?把试剂的化学式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入下表:

【归纳总结】

1.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原理

2.粗盐提纯时加试剂的先后顺序

为使杂质离子完全除去,要加入过量的试剂。后续试剂要能够将前面所加过量的试剂除去,由此可知Na 2CO 3溶液要在BaCl 2溶液之后加入,通常加入试剂的几种顺序 (1)BaCl 2溶液→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盐酸; (2)NaOH 溶液→BaCl 2溶液→Na 2CO 3溶液→盐酸; (3)BaCl 2溶液→Na 2CO 3溶液→NaOH 溶液→盐酸。 【活学活用】

3.依据粗盐提纯的原理,除去氯化钾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镁等杂质,可选用氢氧化钡溶液、稀盐酸和碳酸钾溶液三种试剂,按如图步骤操作:

溶液――→加过量A 滤液――→加过量B 操作Ⅰ滤液――→加适量C ――→加热

煮沸

纯净氯化钾溶液 (1) B 的化学式是________,C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加入过量A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过量B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SO 2-

4的检验

1.粗食盐中SO 2-

4的检验

(1)实验步骤:取少量粗食盐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_____,再加几滴__________。

(2)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粗盐中含有________。 2.问题讨论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检验某试液中是否含有SO 2-

4:

试液――→加BaCl 2白色沉淀――→稀盐酸

白色沉淀不溶解。 结论:试液中有SO 2-

4。

(1)该方案是否严密?________。

(2)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检验SO2-4的思维流程

【活学活用】

4.某溶液中含有MgSO4和Na2SO4两种溶质,选择适当试剂将溶液中的镁离子转化为沉淀或固体分离出来,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欲证明滤液中存在SO2-4、CO2-3,选用的方案是先取少量的滤液滴加过量的________,发现有气泡生成,再向其中加入________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SO2-4、CO2-3均存在。

(2)如何洗涤MgCO3沉淀?

(3)如何检验MgCO3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达标检测】

1.下列仪器用于过滤和蒸发分离物质的是()

①漏斗②试管③蒸发皿④天平⑤烧杯⑥研钵

A.①③④B.①②⑥C.①③⑤D.①③⑥

2.过滤实验中,有关仪器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玻璃棒用来搅拌溶液B.玻璃棒用来引流溶液

C.烧杯用来承接滤液D.漏斗用来制作过滤器

3.下图是关于蒸发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好铁圈,放上蒸发皿,再放酒精灯

B.给蒸发皿内所盛液体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

C.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而使固体迸溅

D.蒸发的过程中,用酒精灯一直加热到全部固体析出,没有水分

4.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A.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B.先加HNO3酸化,再加Ba(NO3)2溶液

C.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 D.先用盐酸酸化,若有沉淀,则过滤,滤液中再加BaCl2溶液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把适当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字母写在相应的横线上。A.加适量盐酸、过滤B.加适量水、过滤、蒸发

C.加适量水、过滤D.加热(高温或灼烧)

E.加适量盐酸、蒸发

F.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

(1)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__________;(2)氯化钾粉末中混有碳酸钾__________;(3)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__________;(4)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炭粉__________;(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食盐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新知导学

一、

1.(1)①玻璃棒②烧杯③漏斗(2)①漏斗内壁②低于漏斗低于滤纸③玻璃棒漏斗三层滤纸烧杯

2.(1)①玻璃棒②蒸发皿③酒精灯(2)①玻璃棒局部过热②少量液体③坩埚钳实验台石棉网

归纳总结

(1)固体和液体不溶性(2)固体晶体

活学活用

1.(1)√(2)×(3)×(4)√(5)×(6)√

二、

1.(1)溶解过滤蒸发(2)搅拌,加速溶解引流搅拌,防止液滴飞溅(3)可溶性的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等

2.

活学活用

3.(1)K2CO3HCl(2)除尽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3)除尽过量的钡离子(4)使氯化氢挥发

逸出(5)过滤

三、

1.(1)盐酸酸化BaCl2溶液(2)加盐酸无明显变化,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Na2SO4+BaCl2===BaSO4↓+2NaCl

(4)SO2-4

2.(1)不严密(2)如果该溶液中含有Ag+而不含SO2-4,溶液中的Ag+与Cl-反应生成的AgCl 也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归纳总结

稀盐酸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出现白色沉淀

活学活用

4.(1)稀盐酸BaCl2(答案合理均可)(2)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注入少量蒸馏水,使水刚好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没有洗净;反之,已洗涤干净(答案合理均可)。

达标检测

1.C 2.A3.4.D5.(1)C(2)E(3)D(4)B(5)F

最新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最新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学习目标】1.食盐提纯的基本操作 2.常用离子检验方法。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至P7 [思考与交流] 1、通过淘金录像,你能不能说出淘金者利用什么性质将金子从沙里分出来的? 2、如果有铁屑和铜屑的混合物,你能用哪些方法将铁屑分离除去? 3、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有哪些? 【合作探究一】过滤 1、仪器和药品的准备 2、操作步骤 3、注意事项 【合作探究二】设计方案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2 4 ?并且检验各离子是否除尽? 【本节小结】 【布置作业】教材P10 3、4 【随堂练习】一、选择题 1.限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别Na2S、Na2SO3、Na2CO3三种溶液,应选用 A.BaCl2 B.NH3·H2O C.Ag NO3 D.HCl 2.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3.某溶液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Fe2(SO4)3,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可供选择的操作有: ①加适量H2SO4溶液②加金属Na 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 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②⑥③ B.④⑥①③ C.④⑥③② D.②⑥①③⑤ 4.为实现我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 (KIO3)形式存在。已知溶液中IO- 3可以与I-发生如下的反应:IO- 3 +5I-+6H+====3I2+3H2O,据此 反应,可用试剂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试验,证明在食盐在存在着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是: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A.①③ B.③⑥ C.②④⑥ D.①②④⑤⑦ 二、填空题 5.Cu+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现有浓硫酸、浓硝酸、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学案(20200915091648)

学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 2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二、预习内容 (一) 1.钠、镁、铝的性质比较: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咼考总复习同步训练 导学案 初步了解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递而 (二)元素周期律 1. 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渐 _______ O 2.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渐 _______ O 3. 元素周期律 ( 从Na 从左 ? C1,金属性逐渐 ■?右,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 ,非金属性逐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能够理解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递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 3. 重点: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4?难点: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学习过程 (一)Na、Mg、Al和水的反应 (二)、和盐酸的反应 (三)()2的性质 (四) 3 的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元素周期律有什么新的认识?说说看。 四、当堂检测 7. 用元素符号回答原子序数 11?18号的元素的有关问题 (1) 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2)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3)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的是 (4)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形成气态氢化物且最稳定的是 U 8. 用廉子结构剂观点说明元素性质随.总干序数的递増而呈同期性变化的回因 答: 1.从原子序数11依次增加到 17,下列所叙递变关系错误的是 () 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B. .原子半径逐渐增人 C. 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 D. 从硅到氯负价从-4-1 2. 已知X 、丫、Z 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 弱是:HXO >HYO > HZO.则卜列说法正硝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X> HY > ZH B.非金属活泼性:Y v X V Z C.原子半径:X > Y > Z 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 Y=-(X+Z) 2 3.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A. 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C.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4.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2 元素X 的原子核外M 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元素Y 一的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则这 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 A. XW B . X 2Y 3 5. A 、B 均为原子序数1?20的元素,已知 A 的原子序数为 2 + 2 n , A 离子比B 离子少 8个电子,则B 的原子序数为 A. n + 4 B .■□+ 6 n + 8 D .n + 10 6. X 、丫 Z 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 X 、Y 位于同一族, Z 处于同一周期。X 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3倍。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 丫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Z V Y V X B. Y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HYO C. 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 Z 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Z > Y > X

【合格考】2019-2020年高中化学合格考测试(合格性)合格演练测评(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解析版

合格演练测评(一)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姓名:班级:正确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使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答案:C 2.现有五种玻璃仪器:(1)试管;(2)烧杯;(3)量筒;(4)滴管;(5)漏斗。其中不能做反应容器的有() A.(1)(4)(5) B.(3)(4)(5) C.(1)(2) D.(2)(3)(5) 解析:本题考查仪器的使用。试管、烧杯常用作反应器,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体积,滴管用于滴加液体,漏斗用于分液或过滤。 答案:B 3.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节日期间,在任意场所燃放烟花爆竹 B.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配制稀硫酸 C.煤矿矿井,必须通风、严禁烟火 D.将点燃的火柴放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解析:A中节日期间,尽量少放烟花爆竹,要放应该在指定位置燃放;B中应

把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D中易发生爆炸。 答案:C 4.(2018·广州学考模拟)下列化学药品保存方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A.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B.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必须单独存放 C.易挥发、腐蚀类药品应分别密闭保存 D.药品只要分类摆放即可,不用作出特别规定 答案:D 5.下列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萃取操作必须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B.振荡试管中液体时,手拿住试管,用手腕甩动 C.用剩的药品应收集起来放回原试剂瓶中 D.称量物质时先取小砝码,再依次取较大的砝码 答案:B 6.(2018·惠州学考模拟)能依次按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NaCl和BaSO 4 B.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C.硝酸钠和氯化钾 D.水和醋酸 解析:NaCl和BaSO 4先加水溶解,BaSO 4 不溶,过滤除去BaSO 4 ,再蒸发让NaCl 结晶析出。 答案:A 7.做化学实验时,当需取用90 g蒸馏水配制溶液时,取用90 g蒸馏水最合适的仪器是() A.100 mL量筒 B.100 mL烧杯 C.托盘天平 D.50 mL量筒 解析:量取液体体积时,所用量筒规格应与所量取的液体体积较为接近,避免多次量取而造成较大误差或使用较大量筒量取较小体积液体造成较大误差。 答案:A 8.(2018·佛山学考模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下列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化学: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案(3)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2)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2).掌握物质过滤、蒸发操作的方法,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除杂质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 【学习重难点】 过滤、蒸发操作的掌握及应用。 【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将混合物分离的情况,如淘米是淘去米中的沙子,洗菜是洗去菜上的泥土等。自然界中的物质绝大多数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为了利用其中某一组分或研究其性质,常需要从混合物中将某物质分离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常用方法。 【思考与交流】(1)同学们都听过“吹尽黄沙始见金”,你知道淘金者是利用什么方法和性质将黄金从沙里分离出来的吗? (2)如果有铁和铜的混合物,你能用哪些方法将铁铜分离? (3)你还能举出几种生活中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例子吗?它们是怎么分开的? 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自然界的物质绝大部分是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将混合物中各物质经过物理(或化 学)变化,将其彼此分开的操作叫做物质的分离提纯。分离物质提纯的方法依据是各成 份性质的差别,可以是物理方法,也可是化学方法。 1、过滤和蒸发 【思考与交流】(1).粗盐的提纯所用到的仪器有哪些? (2).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粗盐的提纯实验的步骤是?每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4).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几次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小结: (1)过滤一般用来分离液体或溶液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沉淀)试样的混合物。 (2)蒸发一般用来分离溶液中可溶溶质试样的混合物。 【学生活动】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仪器: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 2、物质的检验 【思考与交流】:(1).若粗盐中除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外,还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等。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 (2).在水溶液中NaCl和各种杂质以什么形式存在? (3).如何检验Mg2+、Ca2+、SO42-?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2010—2011学年高一化学学案001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同学们知道,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做好化学实验,,并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实验者的安全,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我们在初中曾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如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以及一些基本仪器的使用等。现在就让我们来复习一下吧。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安全操作 化学实验操作中应当注意以下五防: 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_____、______、______)或用_____、______ 还原Fe2O3、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的_________。(检验气体纯度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暴沸: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时,要将密度大的_______缓慢倒入______中;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________。 防失火:实验室里的易燃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 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如_____、Cl2、SO2、H2S、NO、NO2)时,应在________中进行。 防倒吸:用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要注意熄灯顺序。 2.药品的安全存放 ①与空气中的O2、CO2、H2O接触变质的试剂应________保存。如NaOH、CaO等 ②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或挥发的试剂应盛在_______色瓶中,放置在_______处。如______、浓硝酸等。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的标准是:内壁上附着的水膜______,既不聚成_______,也不成股流下。 2.药品的取用和保存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应该_______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的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______mL,固体只需___________。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既不要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实验室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____。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或管壁上,要先将试管横放,将盛有药品的______(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有些块状药品可用_________夹取。

第二课时 学案

永和中学七年级下英语导学案课型:新授课备课人:黄微、单钟辉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时间:2013年3月 Section A 2a-Grammar Focus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记住并能够运用下列单词短语: one cup of yogurt(一杯酸奶),watermelon(西瓜),teaspoon(茶匙),honey(蜂蜜) 2.能熟练运用how many和how much来提问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3.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听力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how many+可数名词复数/ how much+不可数名词。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5 minutes 1. Warming up. 2. Review the process of making a banana milk shake. 3. Show the learning aims.(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 写出下列单词或短语:5 minutes 1.多少(接不可数名词)_____________ 2.多少(接可数名词复数)_____________ 3.酸奶_____________ 4.西瓜____________ 5.蜂蜜__________ 6.一杯酸奶_____________ (二)Students write the words and phrases on the blackboard, others check the answer. (三)教师领读单词 (四)重点句型:5 minutes 1.--How many bananas do we need? --We need three bananas. 2.--How much yogurt do we need? --We need one cup of yogurt. 三.合作探究: 5 minutes 1.How many 和How much 的区别是什么? 四.学生展示。10 minutes 1. Make a dialogue. 2c. 五.扩展提升10 minutes (一)听力: 1.Listening 1a and 2b. Then check the answers with your classmates. (二)教师精讲点拨: 1.how many +可数名词复数多少 how much+不可数名词多少 how much 多少钱 2. one cup of yogurt 一杯酸奶 3.可数名词:banana, apple, oranges, watermelon, teaspoon 不可数名词:yogurt, honey, 六.反馈交流,随堂检测:minutes 1. --__________ yogurt do we need? --One cup. A.How much B. How many C. How long 2.--_________ bananas do you want to buy? --Three. A. How many B. How much C. What 3. Please ___________ some water into my milk. A. cut B. pour C. peel D. Make 3.--________ do you make an apple milk shake? --First peel an apple. A.When B.What C.How 七.家庭作业: turn on 打开turn off 关闭,turn除了这两种用法外,还有哪些用法,请归纳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后反思:1.我的收获: 2.我的困惑:

高中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案教案

高中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学案教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1课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编制人:唐爱华审核人:赵星东编制日期: 2009-9-4 ★教学目标 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知识回顾] 一、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 的,不得尝任何药品的。 2、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少量取用:液体一般取,固体只 需。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更不要 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 二、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的安全注意事项 1、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另一只酒精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 里;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灭,不可用嘴去吹。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 2、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然后加热,对烧瓶、烧杯、锥形瓶等加热时还要加垫,以免容 器。 3、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不需要垫,但必须先进行,以免试管。如果试管里的药品是液体,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使试管以约倾斜,但切不可让试管口朝 着,以免液体喷出伤人。如果试管里的药品是固体,要使以试管约、管口朝倾斜,以免试管内有水倒流。 4、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冲洗,否则可能破裂。也不要直接放在, 以免烫坏试验台。更不要直接,否则手会被烫伤。 【教学过程】 一、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处理问题 1.遵守实验室规则。 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1)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放容器:材料(玻璃、塑料)、口径大小、颜色 存放条件:低温、冷暗、避光

旋转第2课时2011 学案

E B A C′ 第23章 旋转作图学案 班级 姓名 一、小测 1.如图,△ABC 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后成为△ADE BAC=28°,∠BAD=60°则旋转的角度是 A 28°B 60° C 32° D 88° 2.如图,用含45°的直角三角板△ABC 旋转一个角后与△DBC 重合,则旋转中心是点 ,旋转了 度 3.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BC 上一点,△ABD 经过逆时针旋转后到达△ACE 的位置,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2)旋转了多少度?(3) 如果点M 是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 到了什么位置? 4.将点A (0)绕着原点顺时针方向旋转45°角得到点B ,则点B 的坐标是 二.典型例题 例1如图,已知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0,0),(4,0),将△ABC 绕着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AB ′C ′(1)画出△AB ′C ′(2)写出点C ′的坐标 例2已知△ABC 如图所示,则 (1) 将△ABC 绕A 点顺时针旋转90°得△AB’C’ (2) 连结CC’,求CC’的长度 例3.如图,已知△AB C 旋转180度与△A ′B ′C ′重合,(1)找出旋转中心O (2)若∠A=25°,∠B ′=115°,求∠C ′ 三.课堂检测 1.如图,(1)将△ABC 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A ′B ′C ′,画出图形(2)将△ABC 绕着点C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11A BC

2.如图,在方格纸上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Rt△ABC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Rt△FEC ,则点A 的对应点F 的坐标是 ( ) A .(-1,0) B.(-1,1) C.(1,2) D.(2,1) 3. 如图是由若干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请在图 中作出将“蘑菇”ABCDE 绕A 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的图形(其中C 、D 为所在小正方形边的中点). 4.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为格点三角形(顶点都是格点),将△ABC 绕着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A ′BC ′,(1)在正方形网格中,作出△A ′BC ′(2)连结AA’ ,求AA’的长度 5. 如图,在1010?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将A B C △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A B C '''△ ,再把A B 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 ,得到A B C '''''△,请你画出A B C '''△和A B C '''''△(不要求写出画法). A B E C D A B C

高一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2.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让学生讨论一些实验问题来初步体会化学研究的方法。初中化学已经介绍了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天平的使用等基本操作,也介绍了过滤、蒸发等分离操作。本节选择粗盐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离子检验等基本操作。进而继续学习蒸馏和萃取等新的分离方法,使学生的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基于以上观点: 教学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3.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 从三维目标的层面上来看,掌握化学实验方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的方案,并在初步掌握溶解、过滤的基础上学习蒸馏、萃取的操作,可以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并可为选修课《实验化学》中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以上观点: 教学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二、学生分析 1.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学习较为主动,有学习动机和兴趣,能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与要求,积极关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2.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实验知识,本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对初中已有的有关实验知识的拓宽和提升。初中学生实验过程中已经涉及一些实验安全问题、分离的方法。已经初步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方法,蒸馏的简易装置。在本章中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巩固粗盐提纯的操作,掌握蒸馏的实验室正规的装置和规范的操作,学习新的分离提纯的方法——萃取,还要了解有关离子的验检。可以看到第一节中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在分离提纯的学习过程中纯盐提纯有关的操作学生比较熟悉,其学习的难度不大。但对于课本中提到的提纯后溶液依然存在的杂质如何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分离提纯,对

《劝学》学案(第2课时).doc

高一语文学案 课题:劝学 编 写: 审核人:__ 第六周 第二课时 编写时间: 班组:___ 姓名:___ 组评:__ 师评:___ 【学习目标】 1.掌握3-4段的文言现象,如多义实词、虚词(而)、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背诵全文。 【学法指导】 1、巧用工具书,准确理解文言实、虚词。、 2.熟读、勤记、多写 【自主学习】 1.复习感知 第一段: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 。 第二段:论述 。 第三段:论述 ,强调君子之所以能够超过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优于别人,而是 。 第四段:论述 。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 ,二是 ,三是 。 2.诵读3、4段完成 (1)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 须臾..之所学: 跂.而望矣 博.见: 闻者彰.: 假舆..马者 而致.千里 绝.江河 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不积跬.步: 用心躁.也 君子生. 非异也: (2)指出“而”“焉”的用法 跂而望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蟹六跪而二螯 圣心备焉 风雨兴焉: (3)指出活用现象并解释 非利.足也 非能水.也 登高.而招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积善. 成德 (4)指出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声非加疾.也: 假舆马者: 绝.江河: 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 爪牙..之利: 【合作探究】 3、4段都使用了一组比喻句,找出这些比喻句,说说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讨论并完成下表 【课堂检测】 翻译下列句子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无以至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定语后置虽然没有在《考试大纲》中单独列出,但考题上经常出现,因此这也是掌握文言文句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例如: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知识拓展】 勉励刻苦勤学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代颜真卿 《劝学》) 劝勉惜时的:“青春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乐府”诗《长歌行》)“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体会:“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提出治学的四个重要方面:多读、深思、虚心、躬行。)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知识点总结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知识点总结 1.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1.1 化学实验安全 A. 常见危险化学品 爆炸品:KClO3 KMnO4 KNO3 易燃气体:H2 CH4 CO 易燃液体:酒精乙醚苯汽油等自燃物品:白磷P4 遇湿易燃物品:Na Na2O2 氧化剂:KMnO4 KClO3 剧毒品:KCN 砷的化合物腐蚀品:浓H2SO4,浓NaOH,HNO3 1.1.2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A.过滤和蒸发(例如:粗盐的提纯) 过滤时注意事项:一贴(滤纸与漏斗内壁紧贴)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溶液边缘低于滤纸边缘),三靠(上面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蒸发操作步骤:1.放置酒精灯 2.固定铁圈位置 3.加上蒸发皿4.加热搅拌 5.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检验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的方 法:Na2SO4+BaCl2=BaSO4↓+2NaCl 在滤液中加入NaOH的目的:除去粗盐中混有的Ca2+,Mg2+主要是除掉Mg2+ 除掉Mg2+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 在滤液中加入Na2CO3的目的:除去粗盐中混有的Ca2+,Mg2+

主要是除掉Ca2+ 除掉Ca2+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检验SO42-离子为什么加盐酸酸化? 解答:溶液中的CO32-,SO32-等离子,与Ba2+反应生成BaCO3,BaSO3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但它们溶于盐酸,而BaSO4不溶于盐酸中,加入盐酸可以消除CO32-,SO32-等离子的干扰.同时,溶液中的Ag+离子与Cl- 反应生成AgCl 也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加入盐酸可消除Ag+ 离子的干扰.另外,SO32-能被强氧化性的硝酸氧化成SO42-离子,所以先用硝酸酸化是不妥当的. 问题探讨:能否将NaCl 中含有的CaCl2,MgCl2,Na2SO4等一一除去?写出实验步骤和操作. 解答:实验步骤,试剂与反应如下: ① 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除去硫酸根离子.注意:引入新的杂质BaCl2) Na2SO4+BaCl2=BaSO4↓+2NaCl ② 向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除去镁离子.但有引入一种新的杂质NaOH) MgCl2+2NaOH=Mg(OH)2↓+2NaCl ③ 向滤液中加入Na2CO3,过滤(除去钙离子和引入的新杂质钡离子.同时又引入新的杂质Na2CO3) ④ 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盐酸(除去OH-和CO32-离子) ⑤ 蒸发结晶.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设计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设计课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 (2)掌握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3)掌握SO2- 的检验方法 4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实验室安全知识,归纳实验安全操作及实验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2)通过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实验过程,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2)体验化学实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安全意识,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课时实验安全过虑和蒸发 一、初中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回顾 1.药品取用的安全知识 从安全性考虑:

(1)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试剂 (2)不能用鼻子凑近闻化学试剂的气味 (3)不能用口尝化学试剂的味道 从节约角度考虑: (4)严格按照规定用量取用试剂。如果没有规定用量,一般为少量。液体1-2 mL,固体以盖过试管底部为限。化学药品在化学实验中不是多多益善,用量过多不仅造成浪费,同时带来安全隐患。如金属钠与水反应时钠的用量过多可能发生爆炸。 从不污染药品角度考虑: (5)实验用剩余的试剂一般不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造成污染2.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1)粉末状药品的取用:用药匙或纸槽。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注意不能把药 品粘在试管壁上。 (2)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使用镊子。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快状固体放出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直立。 注意: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擦洗干净,以便再用,否则易导致污染。 3.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1)用量较少时,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先要提起滴管,用手指轻轻挤压胶头排出空气,伸入滴瓶放开手指吸入试剂,再提起滴管,用无名指和中指夹着滴管,悬空在接受容器口的上方,用大姆指和食指挤压胶头使试剂滴入容器中。 (2)用量较大量,直接倾倒。先将试剂瓶的瓶塞取下倒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另一只手握容器,使瓶口与容器口紧靠,将试剂缓缓倒入。眼睛看所倒入的试剂的量。 (3)定量取用液体试剂,用量筒 4.了解常用的安全措施 (1)火警电话:119 (2)浓硫酸粘在手上的处理方法 (3)浓NaOH溶液粘在手上的处理方法 (4)酒精灯着火的处理方法 (5)玻璃划伤手指的止血方法 5.常用化学危险品的分类 第一类爆炸品(炸药、爆竹、雷管)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PNG、CNG)

§第1节 平均数(第2课时) 导学案

子洲三中 “双主”高效课堂 数学 导学案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 组名: 使用时间2014年 月 日 年 级 科 目 课 题 主 备 人 备 课 方 式 负责人(签字) 审核领导(签字) 序号 八(3) 数学 §第1节 1.平均数(第2课时) 乔智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加权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实际情境中的加权平均数。 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学习过程】 活动1:感受权对平均数的影响 1.某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比赛打分包括以下四项: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每项满分10分)。其中三个班级的成绩分别如右表。 (1)各班四项成绩的算术平均数分别是多少? (2)若将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0%、20%、30%、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广播操比赛成绩,那么哪个班的成绩最高? (3)你认为上述四项中,哪一项更为重要?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评分方案,并确定哪一个班的广播操比赛成绩最高,与同伴进行交流。 交流?反思 2.(1)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计算加权平均数时,分母是怎样确定的? 3.加权平均数中“权”的差异对平均数有怎样的影响? 活动2:权的观点认识生活中的平均数 1.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时。 (1)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1小时,然后又步行了1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2小时,然后步行了3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交流?反思 2.你能从权的角度理解平均速度吗? *3.生活中很多平均数,都可以用权的观点理解。试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均数,从权的角度加以解释,并与同伴交流。 服装统一 进退场有序 动作规范 动作整 齐 一班 9 8 9 8 二班 10 9 7 8 三班 8 9 8 9 “权”的差异对结果 的影响巨大,给出不 同的“权”,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

高中化学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必修1

高中化学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 必修1 第2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课前预习学案 一. 预习目标 结合初中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知道过滤和蒸发操作的操作要领 二. 预习内容 (一)基本操作 1.过滤 (1)过滤:利用物质的可溶性不同分离难溶物与可溶物 (2)过滤操作 “一贴”,滤纸紧贴,中间不留有气泡(操作时要用手压住,用水润湿) “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里的液体液面低于 “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口要紧靠,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靠接液。 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2.蒸发 (1)蒸发:利用溶液沸点不同加热使溶剂挥发,分离溶质与溶剂 (2)蒸发操作 ①蒸发皿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②加热时,用不断搅拌 ③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利用蒸干 ④取下未冷却的蒸发皿时,要放在上 3.实例演练 以“粗盐提纯”为例练习基本操作 分析: 1.粗盐的成分: 2.适合用哪些操作 3.所用主要仪器有哪些? 思考 这样提纯的食盐纯净吗?怎样检验?

(二)物质的检验 1、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检验(实验1-2) 2、可溶性氯化物的检验(实验1-4) (三)物质的提纯(除杂) 食盐溶液中存在的Ba2+ , Ca2+ ,SO42- 应用哪些试剂除去,,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溶解,过滤,蒸发操作的操作要领 2. 学会离子检验的方法及除杂问题的基本原则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 1、不溶性的泥沙与盐分离是哪一步骤? 2、过滤后,烧杯内的物质可能是哪些? 3、蒸发过程利用的是物质的什么性质? 4、蒸发后得到的盐的成分可能是么? 5、P6:思考(3) 探究二: 如何除掉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硫酸盐?

课题3 学案(第二课时)

第2课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气体的装置分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会简单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z 收集装置; 2.熟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自主学习】 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药品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信息,填空。 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密度比空气的大 或小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 氧气高锰酸钾______ 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 ____________ 密度____于空气________溶于水氧气的制取装置确定 气体发 生装置 图 A B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_______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_______ 气体收 集装置 图 C D E 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一:学生讨论。 1.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主要考虑因素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若药品为固态,且反应需要加热,则选择装置_________,若药品为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加热,则选择装置__________。 2.收集装置主要考虑因素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则可使用向下排空气法(如图_______)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则可使用向上排空气法(如图_______) 若气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则可用排水法(如图_______) 检验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阅读教材P45,讨论。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时应先_________,然后用_____焰加热,并将灯焰集中在_______部位。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出现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收集完毕后,应先________ 后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实验室制取气体,应根据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收集装置。如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所选仪器和装置的编号为

必修一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案

必修一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案 第一课时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实验室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 a.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b.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若无用量说明,一般应该按照少量取用:液体 1~2mL,固体只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c.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准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 容器内。 2、防爆炸: a.实验室中防爆炸主要是在点燃以前要验纯,如、、CH4。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时,体积分数在一定范围内点燃会发生爆炸。 在做用H2或CO还原CuO实验时先让通一会儿,将装置内后再加热,防止H2或CO与空气混合受热爆炸。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1)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 a.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另一盏酒精灯。 b.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酒精。 c.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熄,不能用嘴吹灭。 d.万一洒出的酒精着火,不要惊慌,应该立即用湿抹布铺盖 e.使用前检查灯内是否有酒精,酒精占容积1/4 到2/3。 (2)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的安全注意事项: a.如果被加热的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加热。对烧瓶、烧杯、锥形瓶等加热还要垫石棉网, 以免容器炸裂。可直接加热的: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b.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不要垫石棉网,但要先进行预热,以免试管炸裂,若为液体时,则不超过1/3,试管口 倾斜,管口不;若为固体,应平铺底部,管口略向,以免水蒸气冷凝倒流炸裂试管。c.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更不能直接用手拿。 (3)胶头滴管的使用:胶头滴管正常使用时,应该垂直悬空于试管正上方。 二、过滤与蒸发 1.过滤——适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 (1)主要仪器:、烧杯、、铁架台、滤纸等。 (2)在进行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过滤时,将滤纸折叠好放 入漏斗,加少量,使滤纸紧贴。滤纸边缘应 略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滤纸的边缘。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相接触。以上就是平常所说的“一贴”“二低”“三靠”。 2.蒸发——适于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 (1)主要仪器:、、酒精灯、玻璃棒。 (2)在进行蒸发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不断搅拌,防止由于造成液滴飞溅; b.加热到蒸发皿中剩余时(出现较多晶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c.热的蒸发皿应用取下,不能直接放在上,以免烫坏实验台或遇上引起蒸发皿 破裂。如果确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垫在上。 课后练习: 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抹上硼酸溶液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鉴别食盐和芒硝晶体,可用口尝药品的味道,有咸味者,则为食盐晶体 2.现有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甲做完实验,将余下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中 B.乙在无用量说明时,取用稀盐酸2 mL用于实验 C.丙在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立即用大量水来冲洗 D.丁在量取50 mL水时,俯视读数 3.使用下列仪器进行加热操作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是() A.试管 B.烧瓶 C.锥形瓶 D.蒸发皿 4.下列说法中,有关药品取用和仪器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白磷必须用镊子夹取,且在水中切割 B.加热烧瓶时,如外壁有水珠,可不必擦干 C.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来节约使用 D.熄灭酒精灯火焰,不可用嘴吹,应该用灯帽盖灭 5.下列混合物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A.汽油和水 B.食盐和蔗糖 C.泥沙和食盐 D.铜粉和铝粉 6.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A.玻璃棒、滤纸、烧瓶、漏斗、铁架台 B.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 C.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滤纸 D.烧杯、酒精灯、试管、铁架台、漏斗 7.过滤时正确操作为() A.将待过滤的物质搅拌后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B.将待过滤的物质静置后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C.将待过滤的物质静置后先倒出上层清液,再将沉淀倒入过滤器中 D.对待过滤的物质沿着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玻璃棒下端应靠在三层滤纸处 8.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A.②③④⑤①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 9.粗盐的成分:主要为NaCl、并有CaCl2、MgCl2以及Na2SO4等。 (1).除杂试剂及反应原理。 (2).结论: 根据溶解性表,除去SO42-一般用,使之生成沉淀而除去,根据食盐的成分,应选择作试剂;除去Mg2+一般选择,使之生成沉淀而除去,根据除杂而又不引入新杂质的原则,应选用 除Mg2+;除Ca2+应用作除杂剂,使之生成沉淀而除去,根据除杂原则应用。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所加入的试剂往往是过量的,而过量的试剂又引入了新的杂质离子,这就要求除杂剂在除去杂质离子的同时,又要除去新引入的杂质离子,故试剂的加入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在本次实验中,加入除杂剂的顺序应满足在之前,操作应放在加之前的条件。滴加试剂的顺序可以是. (1)(2);(3)。 加入试剂杂质化学方程式 NaOH溶液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盐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