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元夕》是朱淑真作的吗?

合集下载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

《词品》、《词综》作朱淑真词,《续萱草唐诗余》作秦观词,皆非,一般认为是欧阳修词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篇1原文: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泪湿:一作:满)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注释:1、元夜:元宵之夜。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

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2、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3、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载:“正月十五日元宵,……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由此可见当时元宵节的繁华景象。

4、月上:一作“月到”。

5、见:看见。

6、泪湿:一作“泪满”。

7、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赏析:明代徐士俊认为,元曲中“称绝”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来,可见其对这首《生查子》的赞誉之高。

此词言语浅近,情调哀婉,用“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两幅元夜图景,展现相同节日里的不同情思,仿佛影视中的蒙太奇效果,将不同时空的场景贯穿起来,写出一位女子悲戚的爱情故事。

上阌描绘“去年元夜时”女主人公与情郎同逛灯市的欢乐情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起首两句写去年元宵夜的盛况美景,大街上热闹非凡,夜晚的花灯通明,仿佛白昼般明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女主人公追忆与情郎月下约定的甜蜜情景,情人间互诉衷情的温馨幸福溢于纸上。

《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译文

《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译文

《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译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古诗文、作文大全、教学资料、试题大全、条据书信、公文素材、方案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ncient poem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test questions, letter letters, official documents, project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译文《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译文词作通过主人公对去年今日的往事回忆,抒写了物是人非之感。

朱淑真词评(380种历代词话诗话辑录)

朱淑真词评(380种历代词话诗话辑录)

朱淑真词集评朱淑真元夕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词则佳矣,岂良人家妇所宜邪。

又其元夕诗云:“火树银花触目红。

极天歌吹暖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经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长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与其词意相合,则其行可知矣。

案元夕词乃欧阳修作,见庐陵集卷一百三十一。

( 词品[明]杨慎撰卷二)断肠词一卷,宋朱淑真撰。

( 词徵[清]张德瀛撰卷四)会稽姜开元启赠歌者李郎秦楼月云:“天下李。

一般柯叶分仙李。

分仙李。

东西南祖,故家苗裔。

按赵郡李氏兄弟居巷东巷西,有东西南三祖,见唐书宰相世系表。

汉时有个延年李。

唐时有个龟年李。

龟年李,崔九堂前,岐王宅里。

”竹垞以醉太平书其后云:“支郎眼黄。

何郎粉香。

尊前一曲断肠。

爱秦楼月凉。

公羊谷梁。

自注:郑清之送新姜诗,公羊谷梁并出一人之手,其姓则姜,盖四字反切皆姜字。

鄱阳括苍。

词人试数诸姜。

自注梅山姜特立,括苍人。

算尧章擅场。

”按姜夔字尧章,鄱阳人。

运用典切,知倚声端须博览。

昔稼轩能学内传,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

易安能用世说,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以此视之,何多让也。

又海盐闺秀虞兆淑,字蓉城。

点绛唇云:“梅绽芳菲,垂杨烟外低金缕。

韶华小住。

生怕廉纤雨。

绣户凄凉,蝴蝶双飞去。

愁如许。

梦魂无据。

还在秋千路。

”竹垞有题虞夫人玉映楼词集,亦填此调云:“玉映楼空,镜台留得伤心句。

比肩人去。

谁忍修箫谱。

门柳风前,依旧飘金缕。

廉纤雨。

返魂何处。

莫是秋千路。

”味其词,李居士、朱淑真一流人欤。

然历考诸家词选所载,亦只此一首,疑本集久佚,即从曝书亭采摭者。

即李氏作注,亦不得详其生平。

然则集中附录他人之作,其功岂少哉。

姜开元词,述庵亦未采。

( 赌棋山庄词话[清]谢章铤撰卷十二)朱淑真生查子( 赌棋山庄词话[清]谢章铤撰卷十二)朱淑真以生查子一词,传者疑其失德。

然池北偶谈曰:是词见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三十一卷,然则非朱氏之作明矣。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1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古诗简介《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是宋代词人刘克庄的作品。

此词题为元夕戏作,实则抒发人生感慨。

上片概说元夕之夜,灯繁月明,鼓乐通宵,概括了元夕的繁盛,物色如旧而情味却别,不觉感慨系之,颇有悲凉之感;下片用典,写佳人西楼拜月,镜中画眉,待到乐止人散,却又渐入愁乡。

全词构思新巧,造语工丽,感情真挚,写景细腻,充分显示了词人的艺术。

翻译/译文元宵节的繁灯丽彩夺去了明月的光华,喧闹的戏鼓声一直响至天亮。

习俗风情与以前没什么两样,只是人到中年,情味有些凄凉。

像汉朝的张敞,对着明镜为佳人描眉,一起在楼中赏月,祈求天长地久。

欢乐的人们渐渐散去,街上如往常般寂静,而我的心情却渐渐感到有些忧伤。

注释⑴生查(zhā)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调见《尊前集》。

始见韦应物词。

双调,四十字,仄韵格,前后阕格式相同,各四句两仄韵,上去通押。

各家平仄颇多出入。

上下阕各与作仄韵五言绝句相仿。

单数句不是韵位,但末一字限用平声,在双数句用韵。

多抒发怨抑之情。

此词过片多两衬字,属别体。

又名“楚云深”“相和柳”“晴色入青山”“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风月”“绿罗裙”等。

⑵陈敬叟:刘克庄友人。

字以庄,号月溪,建安人。

⑶霁(jì)华:月光皎洁。

⑷明发:黎明阳光散开。

《诗经·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⑸物色:此指习俗风物。

⑹情味:犹情趣。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故其刚柔明畅贞固之徵,著乎形容,见乎声色,发乎情味,各如其象。

”⑺浅画镜中眉:用张敞画眉事,表现夫妻恩爱。

⑻深:深情。

⑼市声:街市或市场的喧闹声。

宋苏舜元、苏舜钦《地动联句》:“坐骇市声死,立怖人足踦。

《生查子·元夕》讲解及点评宋词《生查子·元夕》赏析

《生查子·元夕》讲解及点评宋词《生查子·元夕》赏析

《生查子·元夕》讲解及点评宋词《生查子·元夕》赏析这首欧阳修所创作的《生查子·元夕》,是一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生查子·元夕》作者:欧阳修去年元夜时①,花市灯如昼②。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注释①元夜: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这夜称为元夜、元夕。

②花市:繁华的街市。

《生查子·元夕》点评这首元夜恋旧的《生查子·元夕》是欧阳修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一说,出自朱淑真集。

词的上片回忆从前幽会,充满希望与幸福,可见两情是何等欢洽。

而周围的环境,无论是花、灯,还是月、柳,都成了爱的见证,美的表白,未来幸福的图景。

情与景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美的意境。

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成为记忆。

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时光飞逝如电,转眼到了“今年元夜时”,把主人公的情思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月与灯依旧”极其概括地交代了今天的环境。

“依旧”两字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上片的描写之中,月色依旧美好,灯市依旧灿烂如昼。

环境依旧似去年,而人又如何呢?这是主人公主旨所在,也是他抒情的主体。

词人于人潮涌动中无处寻觅佳人芳踪,心情沮丧,辛酸无奈之泪打湿了自己的衣襟。

旧时天气旧时衣,佳人不见泪黯滴,怎能不伤感遗憾?上句“不见去年人”已有无限伤感隐含其中,末句再把这种伤感之情形象化、明朗化。

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

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词的下片。

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

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泪满衣袖。

世事难料,情难如愿。

牵动人心的最是那凄怨、缠绵而又刻骨铭心的相思。

谁不曾渴慕,谁不曾诚意追索,可无奈造化捉弄,阴差阳错,幸福的身影总是擦肩而过。

娇痴不怕人猜,可惜,生错年代——记大才女朱淑真

娇痴不怕人猜,可惜,生错年代——记大才女朱淑真

娇痴不怕人猜,可惜,生错年代——记大才女朱淑真大概大家都听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脍炙人口的句子来源于《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关于词的作者到底是谁一直很有争论一说是北宋欧阳修所写一说是南宋朱淑真所写现在也不知道学界的结论是什么而学界的结论会否是错误的呢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们先聊聊这段公案文学史上的一段公案《生查子》这首词,在欧阳修的《庐陵集》和朱淑真的《断肠集》都有收录。

关于此词究竟属欧阳修还是朱淑真作,自明朝就争论不休。

明朝杨慎的《词品》在品词评人物的时候,说是朱淑真所写,当然,在卫道士的眼里,写出这样描述男女夜间约会的女人,不是良家妇女。

小编对杨慎此举,不耻之极,谈词就谈词作好坏,谈论人家人私生活和人品,太没气度。

同样的男欢女爱,男人书写是风流,女人写就是品行不端。

朱淑真元夕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词则佳矣,岂良人家妇所宜邪。

《词品》清朝《四库全书》编写的时候,认为是北宋欧阳修所写。

说杨慎是为了诬陷人家妹纸品行不端,用这首词作为伪证。

就这点而言,给当时的编辑点个赞,至少没有在朱淑真的身上继续抹黑。

“此词今载欧阳修《庐陵集》第一百三十一卷中,不知何以窜入朱淑真集内,诬以桑濮之行(指男女幽会)。

慎收入《词品》既而不考……《四库全书总目》卷百九十九直至现代,争论尚未平息。

季工著文说《生查子·元夕》词为朱淑真作,而胡云翼、俞平伯、姚奠中等人则认为是欧阳修所作。

这场“官司”不知打到何时方能结束!额外说两个小故事,佐证一下这个争端这首词,邓丽君认为是朱淑真所做百度汉语,认为作者是欧阳修生错年代的文艺女青年那首名传千古的《生查子》,是谁所写的,争议很大。

但,说朱淑真是文艺女青年,估计没人会提出异议她是现存作品最多的,唐宋两朝的女作者,足有185首朱淑真(约1135~约1180)年轻时候嫁给一个小官吏新婚的时候,有过浓情蜜意有个小故事作为佐证有一次,朱淑真的丈夫出差在外。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泪湿:一作:满)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注释:1、元夜:元宵之夜。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

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2、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3、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载:“正月十五日元宵,……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由此可见当时元宵节的繁华景象。

4、月上:一作“月到”。

5、见:看见。

6、泪湿:一作“泪满”。

7、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赏析:明代徐士俊认为,元曲中“称绝”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来,可见其对这首《生查子》的赞誉之高。

此词言语浅近,情调哀婉,用“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两幅元夜图景,展现相同节日里的不同情思,仿佛影视中的蒙太奇效果,将不同时空的场景贯穿起来,写出一位女子悲戚的爱情故事。

上阌描绘“去年元夜时”女主人公与情郎同逛灯市的欢乐情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起首两句写去年元宵夜的盛况美景,大街上热闹非凡,夜晚的花灯通明,仿佛白昼般明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女主人公追忆与情郎月下约定的甜蜜情景,情人间互诉衷情的温馨幸福溢于纸上。

从如昼灯市到月上柳梢,光线从明变暗,两人约定的时间又是“黄昏”这一落日西斜、素来惹人愁思的时刻,皆暗示女主人公的情感故事会朝着悲剧发展。

下阕写“今年元夜时”女主人公孤独一人面对圆月花灯的情景。

【精】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

【精】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

【精】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精】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

《词品》、《词综》作朱淑真词,《续萱草唐诗余》作秦观词,皆非,一般认为是欧阳修词作。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泪湿:一作:满)译文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

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注释元夜:元宵之夜。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

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月上:一作“月到”。

见:看见。

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鉴赏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

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柔情密意溢于言表。

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

“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

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湿”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与唐朝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生查子元夕》是朱淑真作的吗?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生查子。

元夕》词,写的是夏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的景象,抒发的却是对自由结合的爱情的追求。

它在写法上和唐人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一样,运用自然而有力的今昔对比,传达出词人幽怨抑郁的感情。

它的语言平实,风味隽永,体现了真实、朴素与美的统一,是两宋词中难得的佳作。

《生查子。

元夕》的作者是谁?文学史上有两种互相争论的意见。

一说是欧阳修作,一说是朱淑真作。

说《生查子。

元夕》为朱淑真所作的,首推明代杨慎。

杨慎《词品》中的《朱淑真〈元夕〉词》条,详细论说了这首词为朱淑真作的见解:“朱淑真《元夕。

生查子》云云,词则佳矣,岂良人家妇女所宜邪?又其《元夕》诗云:”火树银花触目红,极天歌吹暖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长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与其词相合,则其行可知矣“。

杨慎站在封建卫
道士的立场上,以朱淑真的诗证《生查子。

元夕》词为朱淑真所作,且攻击朱淑真”其行可知“,”岂良家妇女所宜“。

杨慎在明代声誉很大,他这一说法对当时和后世很有影响。

明代出版的朱淑真《断肠集》收有《生查子。

元夕》词。

此外,认为《生查子。

元夕》词为朱淑真作的还有明末藏书家毛晋。

毛晋在汲古阁《宋名家词》跋语中,即有关于朱淑真《生查子》词的记载。

《情史》、《游览志余》和许多清人笔记,也都认为此词为朱淑真作,并仿效杨慎对朱淑真进行污蔑攻击。

认为《生查子。

元夕》词为欧阳修所作的则有清代的王士禛、陆以湉、况周颐等人。

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四说: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