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
后浇带质量控制要点

搭接 焊未 满焊
未双 面焊 接
焊接 质量 差焊 渣未 清理
5.5、后浇带两侧封堵不严,混凝土流入后浇带采用双层钢丝网封堵或快易收缩网 5.6、后浇带部位必须进行独立支撑并做标识,禁止封闭前提前拆除、拆除后回顶;
未设置独立支撑
封堵不到位浇筑质量差
5.7后浇带浇筑前设置标高点控制后浇带标高,避免出现后浇带与 两侧现浇面出现偏差; 5.8、浇筑前彻底进行凿毛、清理,浇筑后及时养护并进行覆盖
3.3、后浇带施工缝凿毛不彻底 原因分析:后浇带止水钢板下不宜操作;凿毛后未清理干净;交底不清楚浇筑前的检查验收、工序交 接不到位 防治措施:在后浇带处底板在后浇带断开,凿毛时可以在板底进行凿毛;凿毛时,交底针对性要强,检查 验收要重点控制;梁凿毛在两侧侧模未支设前凿毛并冲洗千浄。板凿毛清理可在板底预留吹扫下料 口,方便清理;浇筑前的检验验收、工序验收进行重点控制。 3.4、后浇带浇筑完毕,表面不平整,施工缝接茬粗糙 原因分析:后浇带施工缝处凿毛不彻底,上边缘不顺直;混凝土浇筑完毕未收面;后浇带与两侧现浇面 标高出现偏差。 防治措施:后浇带施工缝应彻底凿毛,混凝土浇筑前应有技术人员验收;混凝土浇筑前,在后浇带上边 缘两侧最外范围处,钉15π厚的模板条,拉线调直混凝土浇筑完毕收面应同现浇面收面标准;后浇带 模板应独立自成体系,不得出现二次支设。
2、后浇带砼浇筑后的质量检查
◆砼的浇筑应密实,成型应精确,应特别注意新旧砼界面处的砼密实度 ◆后浇带浇筑完毕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当日平均气 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严禁后浇带处有渗漏现象
3、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措施 3.1、后浇带模板支撑未独立自成体系、模板拆除过早 原因分析: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过程缺少检查验收;后浇带模板与周围支体系未断开; 防治措施:应严格按照集团总工办制定的《后浇带模板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术交底;后浇带模板支设过程应 进行跟踪检查,支设完毕应进行验收,对未按术交底进行施工的一律返工 3.2、后浇带两侧模板封堵不严,混凝土流入后浇带 原因分析:后浇带两侧封堵不严,方法不当;后浇带上口未封闭 防治措施::后浇带支设工艺严格按照集团后浇带模板安装工艺执行;梁头封堵方法:1)梁侧模在后浇带处断 开,宽度同后浇带宽度;2)梁头封堵采用钢丝网与模板条封堵,模板条两头定在梁侧模竖向方木上;板后浇带封 堵首先沿后浇带处内侧安装15m厚(同钢筋保护层)止浆板,板后浇带立面封堵当后浇带细部构造采用止水 钢板时,采用钢丝网片封堵。当后浇带处无止水钢板时,采用梳子形模板封堵;后浇带支设完成后上部用废旧 模板封盖,上标高同混凝土;筏板后浇带底部抹同筏板底部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埂台封堵,立面采用双层钢丝 网封闭。
建筑后浇带的质量控制要点

【 揭德萍,彭德潭. l 】 浅谈公路隧道 的防治水对策
【. J湖南交通科技,20 (1 1 02 O ) 【 高勤生,陕国宏. 2 ] 浅谈温家 山隧道渗蒲水的防 治【 . 】髓渗科技 , 0 2 ( ) 1 20 0 3
【1 3 卢志敏. 隧道防水及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初步
研究t . 交通大 学出 M1 重庆t 版社;2o 04
交通 2D 。3
t薯
保持五屋 的支撑体 系,如遇 冬季施 工,必须根 的排 除和新砼的结 合 ,不易产生施 工缝 ,剪 力 墙 板 ,竖向后浇带 每层浇筑完毕后 ,应停止2 4 据 同条件 养护试件的 强度报告来进行 计算 ,立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J7, 0[1 4 】 T0 i 03S 2
。 R丁 N w 。 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
目
建筑后浇带的质量控制要点
高 杰 中城建第六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后 浇带按使用功能 分为 :一是用于 解决地 杆 间距应 经过计算来 确定。对于后 浇带的支模 小时左右 ,等砼沉降稳定后 ,再浇筑其上部水 基不均匀差异沉 降的称为沉 降后浇带 ,主 要用 和拆模 ,不管采用 何种施工工艺 ,都应进行计 平 后浇带 ,防止 连续浇筑 引起砼沉 降而导致裂 于高层建筑为解 决与裙房之 间的沉降差设 置 ; 算 ,确保 模板及支撑具 有足够 的承 载力 、刚性 缝 的产生 。高层建筑后浇带施 工处 理一般 由上 二是 用于解决结 构由于温差而 引起 收缩变形的 和稳定性 。 而 下,逐层进行 。浇筑要确保振捣 质量,提高
后浇带施工质量主要控制要点

后浇带施工质量主要控制要点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的质量控制要点:
1.合理的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
混凝土的配比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2.良好的模板安装:模板的安装必须牢固并满足设计要求,承重能力要符合要求。
模板表面应平整、无渗漏现象,确保混凝土浇筑时形成良好的工作面。
3.合理的浇筑施工工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合理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避免出现冲击和过快硬化导致质量问题。
同时,还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或受到过度水分蒸发的影响。
4.及时的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养,保持适度的湿润,避免混凝土干燥过快。
必要时可以采取覆盖保护措施,避免紫外线、风吹日晒等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
5.合理的收缩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入适量的膨胀剂、缓凝剂等控制收缩剂,使混凝土的收缩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6.定期的质量检测:通过对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抗渗性等性能指标的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必要时可以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质量评估,提供参考意见。
7.安全施工: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安全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并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以上是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要点。
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设计要求等因素进行具体操作和调整。
最重要的是施工过程中,在每个环节上都要保持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后浇带的质量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后浇带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

后浇带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为使建筑工程的后浇带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施工规范,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确保结构受力安全和后浇带处无渗漏现象,避免不可预见因素对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影响,杜绝后浇带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做法。
一、技术要求1、后浇带砼施工的时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要求。
若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为施工后40-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沉降基本完成后进行。
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浇筑砼14天后进行.2、确定施工方案,针对后浇带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现场情况,编制满足设计规范和工艺要求的施工技术措施。
3、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其主要内容为: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应注意的事项和操作要求、细部构造及技术质量要求。
4、后浇带砼浇筑应留置砼强度检验试块及抗渗强度检验试块(设计有抗渗要求),后浇带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其两侧砼,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同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5、后浇带处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若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接头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并应按设计要求设附加钢筋.6、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处模板支撑架必须独立搭设,在后浇带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前,不得将模板支撑拆除,以免梁板因悬臂而变形。
7、后浇带砼未浇筑前宜有保护钢筋的措施,可用模板盖住钢筋;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以免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处的钢筋被污染、堆积垃圾。
为防止地下室大梁和设备基础后浇带处有积水锈蚀钢筋,应将后浇带位置垫层标高下降50—100mm,以便处理施工缝、清除垃圾和排除积水.8、后浇带的留置做法节点图1、后浇带砼浇筑前的质量控制1)后浇带两侧砼面上的浮浆、松散砼应予凿除,混凝土表面凿毛,并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地下规范要求。
3)模板必须稳固、密封、平整,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以确保砼的成型几何尺寸,且应保证砼施工后新旧砼没有明显的接搓。
4)设置止水条时,应固定牢靠、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确保位置准确。
施工阶段监理对后浇带质量控制要点

少表而裂缝产生。 2 5防渗 漏 措 施 .
采 用适 合 丁程 特 点 的 后 浇 带 接 缝 形 式 和 其 与 两侧 混 凝 土接缝防水做法是做好防渗漏措施 的关键, 常应采取企 口 通 缝 或 阶 梯 缝 , 选 择 接 缝 中 部 设 置 止 水 条 或 止 水 带 的 组 合 做 并
中 产 生 细 小 裂 缝 ; 浇 带 需 超 前 止 水 时 . 浇 带 部 位 混 凝 土 后 后
应 局 部 加 厚 , 增 设 外 贴式 或 中 埋 式 止 水 带 : 浇 带 应 采 用 并 后 补偿收缩的微膨胀混凝土 . 度等级应提高一级。 强
2. 成 品保 护 措 施 6半
为 了地下 室底 板后 浇带混 凝土 浇筑 之前 的清理 方便 . 后 浇带 的 沟 槽 向 两 侧 做 泛 水 , 在 后 浇 带 排 水 端 头 部 位 砌筑 并 集 水井 , 来 清 理 后 浇 带 中 的垃 圾 及 积 水 。两侧 集 水 井 应 及 用 时抽水 , 持后浇带 处于 无积水状 态 , 低钢筋 锈蚀 程度 ; 保 降
法 ; 采 用 钢 板 止 水 片 防 水 , 钢 板 止 水 片 接 头 必 须 为 搭 接 如 则
焊 接 , 接 长 度 应 ≥5 l , 接 必 须 四个 方 向 焊 接 , 接 中 搭 0In 焊 l I 焊 必 须 饱 满 , 夹 渣 、 肉 、 泡 ; 内 墙 、 棚 后 浇 带 接 缝 处 无 咬 气 在 顶 用 柔性 弹 性 腻 子 涂 刷 两 遍 , 避 免 在 结 构 的沉 降及 伸缩 过 程 可
持 湿 润 , 刷 水 泥 浆 ; 浇 带 混 凝 土 浇 筑 时 的 温 度 应 尽 量 低 并 后
程 师通知 单及 回复 单, 理 丁作联 系单 , T音像 资料 , 监 施 其
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现浇混凝土是指混凝土在施工现场直接浇筑、凝固成型的方式。
现浇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水利工程等领域。
后浇带施工是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的介绍:1. 后浇带的定义:后浇带是指混凝土结构在主体结构完工后,为了满足特定要求而进行的再次浇筑施工,通常用于加固、扩展或修补结构的某些部位。
2. 后浇带的施工时机:后浇带的施工时机要在主体结构完全硬化之后进行,以免对主体结构的施工和养护造成不利影响。
3. 后浇带的施工准备:在进行后浇带施工前,需要先对主体结构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表面干净无杂质。
还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4. 后浇带的浇筑方式:后浇带的浇筑方式有两种常见的形式,即悬浇和接浇。
悬浇是指后浇带与主体结构之间留有一个空隙,后浇带与主体结构之间不产生粘结。
接浇是指后浇带与主体结构之间直接相接,后浇带会与主体结构产生粘结。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浇筑方式。
5. 后浇带的混凝土配合比:后浇带的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具体施工要求确定。
其配合比应能满足工程强度要求,并具备良好的可泵性和流动性。
6. 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常见的施工方法有人工浇筑、泵送和喷射等。
施工时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浇筑,以避免产生空洞或裂缝。
7. 后浇带的养护措施:后浇带在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到28天不等,养护期间应做好水养护和温度控制。
8. 后浇带的验收标准:对于后浇带的验收,需要检查其施工质量和强度。
检查项目包括混凝土的密实性、外观质量、强度、硬化度等。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六要点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六要点1.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之前,要对浇带的位置进行清理,移除可能存在的障碍物,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同时,还需要检查施工现场是否有明显的地下设施,如电缆、管网等,以避免损坏。
2.浇带围护在进行浇带施工前,首先要进行浇带围护。
浇带围护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溢散、扩散,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形状。
常用的浇带围护材料有钢模板、膜材料等。
在围护的同时,要确保围护材料的密封性,防止水灰浆渗漏。
3.混凝土浇注在浇带施工中,混凝土浇注是一个关键步骤。
在进行混凝土浇注前,要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准确,并确保混凝土拌和均匀。
在浇注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充实度,以确保浇注部位的密实性。
同时,还要注意浇注速度,避免出现冲击或积淀现象。
在浇注完毕后,要进行表面养护,以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
4.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浇注完毕后,需要进行振捣处理,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振捣方法可以采用机械振动器或手工振捣器,根据施工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振捣过程中,要注重振捣时间和力度的控制,避免对结构造成损坏。
5.施工污水处理在浇带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污水。
为了保护环境和地下设施,必须对施工污水进行处理。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过滤、沉淀、搅拌、净化等。
处理完毕后的污水可以进行回用,或者进行排放,但需要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6.安全施工在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警戒线,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总之,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六个要点包括施工前准备、浇带围护、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振捣、施工污水处理和安全施工。
通过合理的施工操作和管理,可以确保浇带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现浇混凝土是指在施工现场按照设计要求,将混凝土原材料直接倒入模板中,然后现场浇筑成构件的施工方法。
这种施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质量可靠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下面是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1. 后浇带的设置:后浇带是为了解决构件连接处的温度、收缩和混凝土施加荷载而设置的。
后浇带通常沿构件的水平方向设置,一般要求宽度不小于100mm。
在设置后浇带时,要考虑后浇带与原浇筑的混凝土的粘结性,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
2. 后浇带的材料选择:后浇带的材料选择应与原浇筑混凝土的材料相同,以确保两者的粘结性。
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材料进行后浇带施工。
3. 后浇带的施工时机:后浇带的施工时机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来确定。
一般要求后浇带施工时,原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且温度和收缩的变形已经趋于稳定。
4. 后浇带的露面处理:在施工后的一段时间内,后浇带的露面应进行适当的保湿处理,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导致裂缝的产生。
保湿处理可以采用喷水、覆盖湿布等方式,持续时间一般为3-7天。
5. 后浇带的质量控制: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密实性和露面质量等方面。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的抗渗性和强度满足要求。
浇筑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密实,避免空隙和缺陷的产生。
露面质量的控制需要保证后浇带的平整度、垂直度和表面光洁度符合要求。
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包括后浇带的设置、材料选择、施工时机、露面处理和质量控制等。
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确保后浇带的质量和性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使建筑工程的后浇带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施工规范,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确保结构受力安全和后浇带处无渗漏现象,避免不可预见因素对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影响,杜绝后浇带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做法。
一、技术要求
1、后浇带砼施工的时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要求。
若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为施工后40—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沉降基本完成后进行。
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浇筑砼14天后进行。
2、确定施工方案,针对后浇带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现场情况,编制满足设计规范和工艺要求的施工技术措施。
3、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其主要内容为: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应注意的事项和操作要求、细部构造及技术质量要求。
4、后浇带砼浇筑应留置砼强度检验试块及抗渗强度检验试块(设计有抗渗要求),后浇带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其两侧砼,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同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5、后浇带处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若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接头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并应按设计要求设附加钢筋。
6、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处模板支撑架必须独立搭设,在后浇带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前,不得将模板支撑拆除,以免梁板因悬臂而变形。
7、后浇带砼未浇筑前宜有保护钢筋的措施,可用模板盖住钢筋;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以免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处的钢筋被污染、堆积垃圾。
为防止地下室大梁和设备基础后浇带处有积水锈蚀钢筋,应将后浇带位置垫层标高下降50—100mm,以便处理施工缝、清除垃圾和排除积水。
8、后浇带的留置做法节点图
二、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后浇带砼浇筑前的质量控制
1)后浇带两侧砼面上的浮浆、松散砼应予凿除,混凝土表面凿毛,并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时不得有积水。
后浇带施工缝两测的混凝土应提前24h浇水湿润2)后浇带处的钢筋应进行除锈,弯曲变形的钢筋调整平直,位置正确,绑扎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模板必须稳固、密封、平整,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以确保砼的成型几何尺寸,且应保证砼施工后新旧砼没有明显的接搓。
4)设置止水条时,应固定牢靠、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确保位置准确。
2、后浇带砼浇筑后的质量检查
2)后浇带浇筑完毕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3)严禁后浇带处有渗漏现象。
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